1.中欧基金

2.听说中欧基金出了新基金叫中欧精选?中欧精选怎么样?

3.南下资金散户多还是机构多

4.中欧创业板基金基金经理许文星,介绍介绍吗?

5.中欧基金刘明月什么职务

中欧基金

中欧基金价值策略组_中欧基金价值策略组织架构

权威评级机构对隆巴达和皮埃蒙特银行的最新评级

穆迪(Moody’s):A2

惠誉(Fitch ratings):A

标准普尔(S&P):(A-)

经营历史悠久 业绩骄人

意大利银行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曾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隆巴达和皮埃蒙特银行由两家具有百年经营历史的布雷西亚农业信贷银行(Credito Agrario Bresciano,CAB,1883年成立)和布雷西亚圣保罗银行(Banca San Paolo di Brescia S.p.A,1888年成立)于1998年合并成立。百年来的银行管理经验,使得隆巴达和皮埃蒙特银行具有了深厚的历史底蕴。

作为意大利排名居于前列的上市银行(于米兰上市),隆巴达和皮埃蒙特银行具有非常鲜明的经营特色--专注于中小企业客户,深深植根于优势区域,加之丰富绵长的管理经验,使其成为意大利境内银行中风险控制最佳、盈利能力最强的银行。即便面临着当前欧洲经济增长凝滞的环境,隆巴达和皮埃蒙特银行的各项业务增长指标仍远远超出同行业的水准。

隆巴达和皮埃蒙特银行以其出色的盈利能力、过人的风险管理水平,低于1%的银行坏帐率,被国际权威信用评级组织穆迪、标准普尔、惠誉(Fitch Ratings)分别给予了A2、A-和A的高信用评级。近十年来隆巴达和皮埃蒙特银行发展速度非常惊人,目前,隆巴达和皮埃蒙特银行有800左右分支网点和7600名员工,提供着包括商业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托管业务、证券业务、及其他多种金融服务。截至05年三季度末,隆巴达和皮埃蒙特银行集团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超过了260亿欧元,可以说,资产管理业务是隆巴达和皮埃蒙特银行的优势业务之一。

公募基金管理经验丰富

隆巴达和皮埃蒙特银行,其所在国家--意大利的资产管理行业非常发达,截至2003年底其公募证券投资基金资产规模超过1万亿欧元,在欧洲大陆仅次于法国居第二位。多年的资产管理经验,使意大利一些金融机构的投资管理和风险控制达到世界一流水准,隆巴达和皮埃蒙特银行旗下的Capitalgest资产管理公司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隆巴达和皮埃蒙特银行集团有着丰富的公募基金管理经验,旗下5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着从最传统到最创新的全系列的基金产品。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基金公司是Capitalgest SGR S.p.A.,管理资产总规模近200亿欧元,是意大利公认的最优秀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其管理的许多基金被美国晨星基金评级机构评为四星或五星基金。

目前,Capitalgest共有20多万名客户投资于该公司发行的25只共同基金产品,这些基金产品广泛投资于全球的主要股市和债市,产品类型齐全,其中大部分基金都获得了国际知名基金评级机构晨星公司的较高评级。Capitalgest公司被公认为意大利最优秀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作为实施积极投资管理策略的资产管理公司,Capitalgest近年来在意大利乃至整个西欧地区经济步履蹒跚的环境下,凭借其先进的资产管理和风险控制技术,始终保持管理资产规模的稳定增长,充分展示了其作为一流资产管理人的实力和信誉。

稳健运作 重视成本控制和风险控制

隆巴达和皮埃蒙特银行非常注重成本控制和风险控制,这种严格的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理念共同造就了隆巴达和皮埃蒙特银行的优良业绩。作为商业银行,隆巴达和皮埃蒙特银行的不良率始终保持在低于1%的水平,在意大利国内银行界首屈一指。

高度重视中国市场 成功经验跨国移植

早在2003年年初,隆巴达和皮埃蒙特银行董事会就已经做出决定,将未来业务的重点放在亚洲,尤其是创造了并正在继续创造巨大经济增长奇迹的中国。

意大利作为发达国家,尽管其经济发达程度远高于中国,但在发展证券投资基金业的主要因素方面与中国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例如,意大利的经济规模与中国非常接近,意大利和中国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传统,人民注重储蓄和稳健投资,这与中国广大老百姓的性格特点是高度一致的。针对意大利投资者的这些需求特性,隆巴达和皮埃蒙特银行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在长期的运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公募基金投资和销售经验,这些宝贵经验的成功移植,势必将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创新发展做出贡献。隆巴达和皮埃蒙特银行将充分借助旗下五家资产管理公司的人力和技术为中欧基金提供支持。隆巴达和皮埃蒙特银行认为,其未来的资产管理业务逐步将拓展重点转移到中国的合资公司,预计未来的十年间,中欧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将很可能超过该银行下属的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Capitalgest的资产管理规模。为此,为实现这一目标,隆巴达和皮埃蒙特银行将不遗余力地贡献以推动合资公司的业务发展。

福布斯06年全球上市企业2000强排名:1072

名称: Banca Lombarda Group 巴第·皮埃蒙特银行

国家:Italy

行业:Banking

销售额(亿美元):27.1

利润 (亿美元):2.1

资产(亿美元):453.6

市值 (亿美元):53.6

听说中欧基金出了新基金叫中欧精选?中欧精选怎么样?

中欧基金的中欧精选很好的,金牛基金经理曹剑飞加盟中欧基金后首度出击新基金,中欧精选混合基金于3月11日发行。该基金引入业绩新高法,基金管理人与持有人利益一体,让投资者以千元公募门槛就能享受私募服务品质。据悉,该产品作为一只混合基金,股票仓位为0%-95%,将重点关注在中国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或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成长型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

同时,该基金实施业绩新高法,要求基金经理用绝对收益思路操作,且收入与业绩挂钩,将最大限度提高投资效率。虽然操作与专户类似,但中欧精选仅需千元起购,管理费从私募普遍用的2%/20%降低至1%/15%。

此外,该产品掌舵人为公司成长策略组投资总监曹剑飞,其作为该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将投入巨资跟投产品,真正将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持有人等多方利益归于一体。中欧基金也将以自有资金跟投,并承诺三年内不退出,倡导长期投资

南下资金散户多还是机构多

罗佳明,自下而上的长期价值投资者。香港大学应用物理系本科和硕士,香港注册会计师,在香港生活18载,拥有11 年的国际化港股投研经验,超6年投资经验。中欧基金价值策略组核心干将,港股投研工作负责人。代表产品中欧丰泓沪港深,中欧丰泰港股通混合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目前经济基本面仍处于相对底部的位置。港股正处于怎样的历史阶段,在经济复苏可能的转折点上,如何看待港股的投资机会?

文章1

对话基金经理丨罗佳明

Q1、2022年上半年港股表现仍旧不乐观,港股市场正在经历怎样的挑战?

罗佳明:2022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在经历了2021年深度调整后,再次由于全球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而下跌。具体主要体现为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体现为上市公司的盈利由于国内疫情封控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持续受到较大下行压力,另一方面在流动性方面则受到美联储加息缩表和“俄乌冲突”导致权益风险偏好下行的影响持续吃紧,从而影响公司估值。

Q2、作为深耕港股投资的基金经理,如何看待“南下资金”?

罗佳明:大家知道南下资金其实大部分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整体来说,南下资金或者原来的外资和一些本地资金,其实也都是以机构为主,所以这个市场本质上,还是一个机构在互相切磋的一个市场。

南下资金以险资和公募基金占比最高,我们从港交所发布的《现货市场交易研究调查》报告可以看出。过去几年,南下资金里面机构占比大概从23%提升到现在超过50%,个人投资者占比从60%下降到30%。截至2021年底,南下资金里公募资金市值占比是33.2%,这个比例我们预期还会持续提升。总结来说,南下资金其实都是非常专业的机构投资者,而且专业程度还在持续提升。

Q3、A股已经有4000多家公司,为什么机构还要离开本土A股市场南下去港股市场做投资呢?

罗佳明:事实上,我们发现港股的一些行业跟A股的行业,共同拼成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各行各业。那也就是说港股的里面的一些优秀的公司和 A 股优秀公司,是共同组成了中国经济里的所有的优秀公司。

所以,我们认为在港股大家应该更专注地去考虑那些A 股市场我们找不到的行业里的优秀公司,比如说像一些我们说的新经济里面有些新兴消费,包括一些互联网企业,新能源车中新势力的一些企业,随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一些比如高端的物业公司等等。港交所也是一个非常勤奋的机构,过去也做了很多变革,比如二次上市、同股不同权政策,包括像一些生物医药企业,甚至还没盈利仍在研发阶段的优秀药企,也能在香港上市。

现在港股市场逐渐沉淀了一些我们认为可能是中国未来有希望走向世界的生物药企业,对于我们投资者而言,这些公司的配置的角度是需要重视的。

Q4、关于港股投资,您有遇到的一些经验或者教训分享吗?

罗佳明:我们在港股,其实也踩过很多坑,尤其是港股的坑,每次踩起来都深不见底。所以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

首先我们可能比较特别的一点,我们会先找各行业里最强的人,就是各行业里的“智者”,就是有句话叫做与智者同行。我觉得这个方法在港股是非常有效的,就是我们可能到产业里面去问各行业里的公司,你们觉得这个行业里最强的企业家、最强的团队、最好的企业文化是哪些公司,并且我们开始跟他们接触之后,去跟踪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下面的反应。比如今年,这个经济压力很大,他们是怎么去调整?成本是节约的还是扩张的,去理解他们选择背后的原因,和他们选择带来的结果。所以这是我们对于人这方面的一个考虑。

另一块,港股其实是一个相对投资难度比较大的市场。我们对企业的商业模式能否持续、能否长大,会有一个非常严格的要求。这样对商业模式的判断是基于多年研究的积累,每一个生意的商业模式都不一样,但总得来说我们更加强调自由现金流,就是说它能够持续的不断的有现金流,能够不断地流向这个公司,而且尽量不要向它们的投资人,向股东过多的索要资本。

整体来说,我们就是看人和事,好人做好事,有空间,有壁垒,大概总结就是这四点。在这几点里去选各行列的好公司,如果讲到投资组合的话,我们相对来说在各行业是比较分散的。有一些可能只有我们才会买的行业,也可能跟主流的投港股的公募基金选择不太一样的,也都是出现在我们的组合里面,实际上在历史上也都能够给我们组合做出一些贡献。

不过今年可能整体来说,宏观压力比较大,那港股这个市场,这些公司的盈利是跟着中国经济走,但是它们的估值有时候跟着美联储的政策,或者跟着全球货币流动性走,今年这两方面都有比较大的压力,不过这时候可能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一个布局时间点。

Q5、港股投资未来可能遭遇什么样的风险,做投资要如何避免?

罗佳明:对于我们专业投资者来说,首先我们不能选错公司,如果一个公司不好或者不足够好,就不应该买或者说不应该买很多仓位。另外一方面,经济没有完全出现一个非常大的向上阶段,美联储的政策没有非常明确什么时候结束,这一轮的紧缩的时候,我们还是要相对谨慎一点。我们在资产上的选择,更多是从现金类角度或者确定性更高角度去做一些布局。

其次,我们要观察中国经济接下来有没有新的变化,比如房地产是否能够缓和起来,或者其他我们对于一些行业结构上调整是否会有更大时效,一旦发现有清晰脉络,很可能在持股和行业配置上就会做一些调整。

此外,如果美联储结束加息,我们可能更多的会把这个持仓从偏防守、偏股息、偏确定,可能转向更多的是偏成长、然后偏未来现金流的这方面的一个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除了去观察这些变化之外,还会珍惜这一次机会,我们会去找哪些公司反而做得更好,在这个逆境中能够做得更好的公司,才是在顺境我们更应该去紧紧抱住的一些资产。

Q6、像今年这样的市场,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做好投资?

罗佳明:首先,今年很可能是过去十几年以来最艰难的港股市场阶段,这一轮下跌从2021年2月到现在,其实是港股2008年以来最深的一轮下跌和最长的一次下跌时间,所以这个阶段大家觉得没有信心、觉得很痛苦都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距离上一次这么痛苦已经过去14年。

其次,我们还要对中国经济里面最优质的企业家,和中国经济里面最优质的的商业模式,要有一些长期信心。只要中国新经济、优质企业和这些卓越的企业家、勤奋的老百姓能够继续创造价值,那么不管这个公司是在港股还是A股上市,都一样能够给股东带来价值。我们做投资还是要基于价值投资有这样的信仰。

展望未来,我们对中国经济于下半年触底回升抱有期待,我们持有的优质公司的盈利或亦将环比改善。同时,我们认为下半年或将逐渐看到美联储此轮货币紧缩的终点,压制港股市场估值的最大因素也将随之减弱。

中欧创业板基金基金经理许文星,介绍介绍吗?

许文星是中欧成长策略组的,风格比较鲜明。他目前在管的中欧电子信息、中欧养老产业的业绩都很不错!他比较擅长科技、医药领域,原本就是交大计算机专业的,主攻机器学习、AI方向,挺专业的。另外,他比较注重行业均衡配置,通过逆向投资获得超额收益。

比较看好他,这次他的中欧创业板基金也准备跟一点,期待2年后!

中欧基金刘明月什么职务

1,刘明月目前为中欧基金投研策略组负责人。

2,中欧明睿新起点的基金经理刘明月,中欧明睿新起点是刘明月跳槽到中欧的第一个公募基金。

3,中欧中小盘,中欧睿达、中欧明睿这几只都是中欧基金旗下的基金,中欧中小盘股票型基金,中欧睿达定期开放混合型的基金,比较稳定;中欧明睿,今年的新基金值得期待,中欧基金在公募行业算是创新型公司,活力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