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价信息:国际油价大涨后急跌隔天就是三连涨,国内油价下调无望

2.沙特可能再度发动价格战!负油价危机卷土重来?

3.国际石油价格走势

4.油价冲高后迅速回落,涨到头了?市场已变得更复杂,或影响粮价

油价信息:国际油价大涨后急跌隔天就是三连涨,国内油价下调无望

印度现今油价走势_印度汽油价格

前几日国际油价出现了“三连跌”,这个星期又出现了上涨势态,国际油价坐上了过山车的道路,不过未来几天预估将会有大的行情波动出现,但是国内油价调整大概率处于搁浅状态。

近日国际油价上涨的因素

1.墨西哥湾风暴可能导致油田关闭也支撑石油市场气氛,国际油价转而上涨

2.投资者仍对今年夏天燃料需求的复苏持乐观态度,因为欧洲和美国的疫苗接种计划将允许更多的人外出 旅游 ,将会导致油端的需求增加,油价逐步上升。

近日国际油价下跌的因素

1.印度发现的变异病毒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出现传播,疫情的不确定性依然是国际油价下跌的因素

2.伊朗石油将可能陆续入市的消息导致石油陆续增加,将会继续限制油价上涨

油事通根据 《石油价格管理办法》 所得,目前国内成品油还是处于 “搁浅” 状态,调价变动没有超过 50元/吨 ,未来三天国际油价继续呈现出 下跌状态 ,那么5月28日将会出现国内2021年首次“ 二连跌 ”。

虽然按照目前的预测下调30元/吨的幅度,但是按照 《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成品油定价机制将会做出价格不调整状态,在我国当汽油、柴油价格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车主们认为未来三天油价会继续下跌吗?是否会迎来国内成品油油价二次下调?

下面我带大家看看全国各地加油站92汽油、95汽油及柴油最新油价!

2021年5月26日全国各省市汽油、柴油价格表:

沙特可能再度发动价格战!负油价危机卷土重来?

全球石油市场的持续疲软似乎正在加剧欧佩克+内部的紧张局势,其领导层内部的分裂现在也迫在眉睫。

与之前的评估相比,预计2020-2021年第四季度全球石油和石油产品需求不会出现 健康 增长。全球石油储备水平仍然很高,国际交易员公开质疑目前欧佩克+向市场投放额外石油的举措, 因为目前对这些油没有需求,现在印度成为疫情重灾区,欧洲局势不妙,单日新增已超过美国,甚至还是可怕的指数增长,不得不重回封锁,所以全球原油消耗的中坚力量印度和欧盟的需求水平远不及疫情前,甚至随着冬季来临还会持续下滑。

而对于OPEC+的产油国而言,石油就是命,其中的绝大部分经济体其GDP完全依赖能源出口,所以,眼前最重要的不是把产品卖个好价钱,而是卖出去!

按此前OPEC+达成的减产协议,2021年1月,之前减产约1000万桶/日(2020年5月)将降至600万桶/日。正如5月份所说,即使是现有的削减也不够,削减的放松只会延长目前疲软的市场状况。

可是对于OEPC的领头羊沙特而言,目前油价太低,无法维持沙特政府的战略。沙特政府预算的最新报告基于每桶50美元的假设,现实情况是目前的油价处于40多美元的低位。

随着国内经济压力和失业率的增加,如果合作不能带来必要的回报,新一轮油价战的旧选择并非不可想象。

上一次低油价之战,引发世界上首次出现负油价,致使世界能源三巨头的美国受创惨重,数据显示,截至10月4日,美国今年申请破产的较大规模企业达504家,超过2010年以来任何可比时期的破产申请数量。申请破产企业中, 消费、工业和能源企业占了大头。包括鼎鼎有名的巨头 惠廷石油(Whiting Petroleum),切萨皮克能源公司(Chesapeake Energy)。

一旦打价格战,毫无疑问将是整个产业链危机。受创的不仅仅是卖方,还有买方。例如,有人猜测作为买方是否可以借机囤货,从而赚得盆满钵满。

以中国市场为例,2 020年半年度 财报显示,中石油实现营收9290.45亿元,同比下滑22.3%; 净亏损299.83亿元 ,同比下滑205.5%;中石化上半年盈利6.09亿元人民币,按年跌24.3%;中海油上半年的油气销售收入达663.4亿元,同比下降近三成;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下降65.7%。

印度石油公司第四季度一次性损失1130亿卢比,甚至连印度最大国有炼油公司也不得不卖身保命。就在6月份, 纳亚拉石油公司(Nayara)一个价值高达90亿美元的石化项目50%的股权被卖给荷兰石油巨头壳牌。

所以,无论是低油价还是高油价都是一把双刃剑,极端的价格战终将引发恶性混战。

国际石油价格走势

一、未来国际石油价格走势与合理价格区间

从长远看,国际原油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未来几年,国际原油价格仍将高位运行,主要集中在40~60美元之间。如果没有发生重大的突发事件,如伊朗核危机升级等,油价达到100美元的可能性不大。

世界主要产油区原油成本均在15美元以下,仅个别地区达到24美元,因此,原油价格在25~45美元之间较为合理,在这个区间内,石油公司有可观的利润,消费者能够承受,替代产品利润微薄,对石油公司发展最为有利。

二、影响国际石油价格走势的因素

不稳定因素还存在,不可预见因素还会突然出现,产生重大影响。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的因素有:美国、中国、印度等经济发展迅猛,导致了石油需求的快速增加;欧佩克的“限产保价”;地缘政治、局部地区不稳定因素,自然灾害的影响;国际投机资本的炒作;中国、印度、韩国等不断增加石油储备等。

制约国际原油价格下降的因素主要有:全球性经济滞胀或经济危机;替代产品开发利用的成熟;天然气的大量开发利用会影响石油的价格;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全球变暖。

三、投资的影响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的多少,与需求因素、价格因素、储采比因素有关。在石油需求强劲、价格居高、储采比较低的情况下,石油勘探开发投资会稳定增长,这对探明储量的增长起到了保障作用。而对于天然气而言,目前储采比很高,需求增长不快,价格偏低,石油公司为减少勘探资金的占压,投资热情较石油要低。

油价冲高后迅速回落,涨到头了?市场已变得更复杂,或影响粮价

原创出品,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最近大家讨论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关于油价的上涨。

国内成品油价格在上一次调价后,部分地区95号汽油已经突破了10元大关。

油价不断上调的主要原因是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

在6月中旬的一周,国际油价涨至120美元/桶附近,相比之前的百美元/桶有了不小的提升,因此拉高了国际油价的整体水平。

但是进入本周后,国际油价突然在冲高后迅速回落,甚至出现了单日波动幅度超过了10美元以上的情况。

那么,油价为何突然下跌了呢?

一、油价为何突然跌了?

油价下跌主要受3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在油价上涨时,不少投资热钱进入到原油市场炒作,使得原油及成品油市场变得更加火热。

但是随着美联储75基点的加息措施来袭后,使得投资者的预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金融市场多个产品被抛售,盘面全线下跌,而原油市场自然也会跟着下行。

二是油价持续上涨是全球通胀不断高企的必然结果,但是美国却认为,正是因为油价上涨所以才引发了高通胀,并且在美国国内通胀不断创新高的情况下,美国于近期推出了一系列为油价“降温”的措施,其中包括继续抛售战略储备原油,以及约谈石油公司要求下调汽油等产品的价格等。

于是在这种政策性的宏观利空下,美油领跌市场。

三是随着战略原油的持续投放,全球原油的商业库存出现了回升。

各大机构也纷纷对原油市场的库存变化趋势进行了推演,得出的结论是,虽然原油市场仍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但是整体已逐渐进入到了累库的阶段。

这对整个市场来说,也算是一个缓和局面的消息了。

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及叠加影响下,国际油价在冲高后迅速回落。

二、油价涨到头儿了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之前也说到过,我们的判断是,当前油价下跌大概率只是暂时性的回落,而油价上涨的大趋势并没有改变,或者说原油市场整体的供需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一方面,俄罗斯原油因制裁供给下降,而全球几个石油生产大国却并没有要大幅增产之意。

其中有部分国家由于地缘政治冲突以及设备老化等原因,增产难度较大,有心而无力;而更根本的原因则是,谁也不希望去盲目增产而破坏这难得的高利润窗口。

因此增产的计划要远远小于市场的缺口。

另一方面,当前北半球夏季来临,而今年多个地区出现了异常的高温天气,如印度、欧洲以及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高温热浪,进一步加剧不稳定的供给与旺盛的需求之间的不均衡态势。

所以从供需层面来看,当前的油价的回落大概率只是暂时性的回调。

换句话说,油价不仅没有到“顶”,而且恐怕今年内都很难扭转上升的局面。

三、高油价助推高粮价

油价与粮价的关系十分密切。

我们之前说过,当国际油价超过75美元/桶时,玉米、豆粕等作为生物燃料就是有利可图的,而当前国际油价已经远超75美元/桶的价格,这意味着生物燃料的需求也在不断上涨。

当前来看,粮食市场的波动主要还是集中在小麦上。

因为小麦是口粮,而俄乌两国又是小麦出口大国,因此冲突发生后,引发全球对于口粮的担忧,从而推动了小麦价格的上涨。

不过近期也有一些利好的消息:

一是俄罗斯小麦预计将创纪录的丰收,其出口量也有望大幅提升;二是澳大利亚小麦丰产局势基本已定,今年收成有望创历史新高;三是近期美国冬小麦开始收获,目前来看,主产州的小麦蛋白含量较高,而春小麦的播种进度也渐渐提升接近往年的均值水平。

到下半年后随着各国的积极储备及应对,预计小麦行情将渐渐企稳,市场会有所缓和,但大概率仍在高位震荡。

而随着油价持续攀升,玉米等生物燃料需求将持续增长。

为了快速给油价“降温”,意味着更多的玉米将要被“烧掉”。

因此,上半年来看,玉米似乎没有出现太大的风头,但是到了下半年或有发力的契机,值得收藏。

更多内容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