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美尔润滑油价格_美国德尔润滑油排名
1.车的变迁
2.红酒的定义
3.国产的廉价啤酒,还算啤酒吗?
4.世界上有名的蛋糕有哪些?
5.中国使用铅笔的历史
车的变迁
车在人类的进步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关于史前时代车的材料,主要有三类:实物,模型(陶制的及铜制的),图案(包括岩画)。就目前而言,世界上最早的车出现在中东地区与欧洲。
在中东的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在乌鲁克文化时期(约公元前3500-公元前3100年)进入文明时代。在乌鲁克文化时期的泥版上,出现了表示车的象形文字。从这些文字来看,当时的车是四轮的。
14年,在叙利亚的耶班尔?阿鲁达(Jebel Aruda)发现了一只用白垩土做的轮子模型,直径8厘米,厚约3厘米,其年代也为乌鲁克文化时期。轮子两面都有突出的轮毂。从整个模型来看,它应当是车轮的模型,这也是中东地区最早的车轮模型。此模型现藏叙利亚阿勒颇(Aleppo)的考古学博物馆(Archaeological Museum)。此外在土耳其东部的阿尔斯兰特坡(Arslantepe)也出土过一只用泥土做的车轮模型,直径约7.5厘米,时代相当于乌鲁克文化时期。这个车轮模型的两侧同样有突出的轮毂。
1989年,在德国的夫林班克(Flintbek)发现的一座墓冢中,有三道车轮的印辙。从车轮的这些印痕上来推断,两个车轮之间的距离为1.1米至1.2米。这些车轮印痕的校正年代为公元前3650年~公元前3400年,属于欧洲新石器时期的漏斗颈陶文化时期(Funnel Beaker Culture)。
在波兰南部的布洛诺西(Bronocice),发现了一只高约10厘米的残破陶器,时代约为公元前3530-公元前3310年,也属于漏斗颈陶文化。这些车的式样相同,都是四轮,独辕,辕呈Y形。
在匈牙利,出土了两只被做成车形状的陶杯,其时代均为公元前4千年代晚期到公元前3千年代初期。其中一只陶杯是在瑞杰圳顿(Szigetszentmarton)的古墓中发现的,高约8厘米,正方形,下面安有四只车轮,杯底上还做有车轴。另一只陶杯发现于布达卡拉兹(Budakalasz)的第177号墓中,式样与前者基本相同,不过杯柄已残断,四个车轮上描有车毂,但杯底上没有车轴。
当时拉车的主要是牛。在德国洛纳(Lohne)的一块史前墓石上,有两头牛正在拉车的场面。这两头牛被套在轭上,轭又与辕相连,辕的末端则是D形的车箱。此图的年代约为公元前4千年代后期。在斯洛伐克的拉多西那(Radosina),发现了一只同一时代的水槽形陶器,宽约10厘米,残长也为10厘米左右。此器表示两头牛在拉车。在波兰的克拉兹尼克?杰拉(Kreznica Jara),还发现了一只陶制的把手,年代在公元前4千年代后期。这只把手被做成一对上了轭的动物形状(可能是牛),它们所拉的也应是车。
从上可知,欧洲早期车的基本式样是四轮,独辕,拉车的为双畜。这种属于公元前4千年代后期的车轮模型在欧洲的匈牙利等地也有。
总之,在两河流域、中欧及东欧都发现了公元前4千年代后期的车,这也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车。
车的最初发源地,大多数人认为,最早的车大概发明于上述地区内的某个地点(特别是两河流域),然后向四周传播。也有少数人认为,车是在欧洲及两河流域分别独立发明出来的。
但是没有中国的相关记载。
最早的汽车 l770年法国人尼古拉斯古诺
汽车诞生之前马车就是人类最好的陆上交通工具。l770年法国人尼古拉斯古诺(1725-1804)将蒸汽机装在板车上,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板车,这是世界上第一辆利用机器为动力的车辆。
1769年,瑞士军官普兰捷尔也造出一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可自由行驶的板车干是有人将普兰捷尔也认定为汽车的始祖之一。
1860年 法国人艾蒂安.勒努瓦发明了一种内部燃烧的汽油发动机。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奔驰(1844一 l929)在曼海姆制成一顾装有0.85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德国另一位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姆勒(1834一l900)年)也同时选出了一辆用 1.1马力汽油发动机作动力的四轮汽车,这便是现代意义上的汽车。他们俩被公认为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现代汽车的发明者,1886中1月29日也被公认为汽车的诞生日。
马车型汽车
从l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上相继出现了一批汽车制造公司除戴姆勒和奔驰各自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汽车公司外,还有美国的福特公司、英国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法国的标致和雪铁龙公司、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等。当时的汽车外形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造型。因此当时人们把汽车称为的“马车”。
1890年德国奔驰公司生产的维洛牌车首先开始用橡胶充气轮胎。维洛牌小客车(1894年) (VELO)是奔驰公司初期著名的小客车。
l889年法国的标致研制成功齿轮变速器、差速器,并在1891年首先园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1891年摩擦片式离合器也在法国开发成功。
1898年法国的雷诺l号车 用密闭箱式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中齿轮主减速器。l902年法国的狄第安用了流传至今的狄第安后桥半独立悬梁。由于法国人的不断改进使早期汽车的性能大大提高。其次德国在1893年发明了化油器,1896年英国首先用石棉制动片和方向盘等,也为汽车的改进作出了贡献。美国农民出身的亨利.福特(1863-l947年),在1896年选出第一辆福特车。1908年福特公司开始生产一种“T”型汽车以其结构紧凑、坚固耐用、容易驾驶、价格低廉而受到欢迎并以产量之高而著称于世。福特还首先用“流水作业”。 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并为今天的汽车生产所继承。
箱型汽车
马车型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中生产出一种新型的福特T型车,这种车的车室部分很象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人们把这类车称为“箱型汽车”。
早期的箱型汽车以美国的福特T型车最为著名,年产量达到30多万辆,占美国汽车总产量的70%-80%。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雪佛莱部看准用户多样化的要求,于1928年制造出在散热器罩、发动机通风口和轮罩上增加豪华装饰的汽车从而博得了用户的欢迎。
随看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车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使汽车跑得快,有两条主要途径,一是增大功率 二是减小空气阻力。因此人们开始降低车的高度减小空气阻力。随着车顶高度的降低,前窗玻璃不断变窄,影晌前方的视野,乘员感到十分憋闷。后来放弃了降低高度提高速度的办法, 转而通过提高功率的办法来克服空气的阻力。这样一来,发动机由单缸变成四缸、六缸、八缸,而且气缸是一列排开的,因而发动机罩也随之变长。典型的例子就是意大利 1931年生产的阿尔法.罗密欧牌汽车的外型。
红酒的定义
葡萄酒是指用纯葡萄汁发酵,经陈酿处理后生成的低酒精度饮料。全世界葡萄酒品种繁多,一般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葡萄酒的分类:
(一)按酒的颜色
1.红葡萄酒:葡萄带皮发酵而成,酒色分为深红,鲜红,宝石红等,近几年来桃红葡萄酒在国际市场上也颇流行,桃红葡萄酒色泽介于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之间。
2.白葡萄酒:用白葡萄或红葡萄榨汁后不带皮发酵酿制,色淡黄或金黄,澄清透明,有独特的典型性。
(二)按酒内糖分多少
1.干葡萄酒:亦称干酒,原料(葡萄汁)中糖分完全转化成酒精,残糖量在0.4%以下,口评时已感觉不到甜味,只有酸味和清怡爽口的感觉。干酒是世界市场主要消费的葡萄酒品种,也是我国旅游和外贸中需要量较大的种类。干酒由于糖分极少,所以葡萄品种风味体现最为充分,通过对干酒的品评是鉴定葡萄酿造品种优劣的主要依据。另外干酒由于糖分低,从而不会引起酵母的再发酵,也不易引起细菌生长。
2.半干葡萄酒,含糖量在4—12克/升之间,欧洲与美洲消费较多。
3.半甜葡萄酒,含糖量在12—40克/升之间,味略甜,是日本和美国消费较多的品种。
4.甜葡萄酒:葡萄酒含糖量超过40克/升,口评能感到甜味的称为甜葡萄酒。质量高的甜酒是用含糖量高的葡萄为原料,在发酵尚未完成时即停止发酵,使糖分保留在4%左右,但一般甜酒多是在发酵后另行添加糖分。我国及亚洲一些国家甜酒消费较多。
(三)按含不含二氧化碳
1.静酒:不含CO2的酒为静酒。
2.气酒:含CO2的葡萄酒为气酒,这又分为两种:
(1)天然气酒:酒内CO2是发酵中自然产生的,如法国香槟省出产的香槟酒。
(2)人工气酒:CO2是用人工方法加入酒内的。
除了以上的分类方法外还有葡萄蒸馏酒(一般称白兰地)和加香(添加芳香性植物)葡萄酒如“味美思”。
对什么样的人喝没有要求~
一.葡萄酒的起源
关于葡萄酒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的说,起源于古埃及,或古希腊,抑或希腊克里特岛(ciete)。而据现有的葡萄酒档案资料来研究分析,确切地说,应是一万年前我们共同的祖先酿造了葡萄酒,从而随着葡萄酒文化流传到今天。
据史料表明,葡萄栽培和酿造技术,是随着旅行者和新的疆土征服者,从小亚细亚(AsiaMinon)和埃及,在到达希腊及其诸海岛之前,先流传到希腊的克里特岛,再经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北非的利比亚和意大利,从海上到达法国濒临地中海东南的瓦尔省(Var)境内靠海的普罗旺斯地区和西班牙沿海地区;与此同时,通过陆路,由欧洲的多瑙河河谷进入中欧诸国。
不管说法如何,我们的祖先,在上述最早的发源地,在生活和劳动中,偶然发现了在大自然中早已生长着的野生葡萄,从而酿造出最原始的饮料,日后称之为葡萄酒。人类随着火的发现和应用,而进入、、家畜饲养和农业的时代。在此漫长的岁月中,谷物和葡萄苗木或葡萄蔓藤一起流传于世,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据考古记载:
在古埃及,特别在尼罗河河谷地带,从发掘的墓葬群中,考古学家发现一种底部小圆,肚粗圆,上部颈口大的盛液体的土罐陪葬物品;经考证,这是古埃及人用来装葡萄酒或油的土陶罐;
在希腊,在考古发掘中,在一座古墓窟里,发现墓壁上有一幅公元前二世纪的浮雕;希神阿波罗(Apollon)和胜利女神(Victoire)共向造物主(God)敬献葡萄的景观;
在埃及十八代王朝时期的纳黑特(Nakht)古墓中,发掘出一幅壁画(fresco),上有一站着面略向左侧一方而穿一白色服装的贵夫人,从其左脚跟起,经头部向右脚跟,用一串葡萄蔓藤叶饰物围着,而在其两侧,左为一狼头人身,而右则为一美丽年轻的仕女,他们各擎一长圆形酒杯似向女主人从头上浇葡萄酒之状。
据史料记载:
约离现今,耶稣基督诞生4000年时,由于海陆交通,缩短了时空距离,酒文化通过文人笔下的文章或诗歌流传开来。此时的埃及,虽然它的农业。手工业和航海已很发达,但其进步的曙光才刚刚露头……。但到公元前1085年左右,相传埃及神话中的地狱神的奥西里斯(Osiris)被公认为葡萄树(Vines)和葡萄酒(wines)之神;
在新石器时代,濒临黑海的外高加索的安纳托利亚(Aratolia )(古称小亚细亚)、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已成为部落的群居区。这是由于当时这些地区,气候温和与土地肥沃,所以远离该地区的原始部族人,纷纷迁移至此定居。在绿树成荫的山丘地带种植葡萄,而在平原地区的广阔田野,从事农业生产。从而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日渐向远方流传。
至于对法国而言,从历史的长河中,这与邻国的意大利,日后成为世界四大陆上,栽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最发达的国家,并从中得益非浅。当然,法国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都在不同的程度上,适宜葡萄的生长。从8月开始的三个月中,从南向北,整个法国处于喜悦的葡萄收获期。在此期间,法国的葡萄产区,沉湎于品尝葡萄新酒的醇美的欢乐之中。
至于对法国而言,从历史的长河中,这与邻国的意大利,日后成为世界四大陆上,栽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最发达的国家,并从中得益非浅。当然,法国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都在不同的程度上,适宜葡萄的生长。从8月开始的三个月中,从南向北,整个法国处于喜悦的葡萄收获期。在此期间,法国的葡萄产区,沉湎于品尝葡萄新酒的醇美的欢乐之中。
据法国两位名画家的作品中显示出:
公元1574年到1665年,法国画家尼古拉·普森(Nicolas Poussin)画的一幅画:秋天,一群从巴勒斯坦来的打工者,正在法国葡萄园中摘串串成熟的葡萄放入附近的箩筐中;
公元1789年至1863年,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斯(Eugere Delocrcix)所作的一大型壁画:希神巴克科斯(Bacchus)正在把一大陶盆中盛放的葡萄酒喂一头大狮子。
此外,法国学者在墓葬中发现公元前一世纪的一幅浮雕,上有一酒贩正在出售葡萄酒给一位消费者的场景。
综观上述史话,葡萄酒为全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饮料,也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幸福的源泉。至于葡萄酒的起源说,已并不重要,让它留待史学家们继续去挖掘和研讨的学术问题;而对于现代人来说,饮葡萄酒,尤其是名贵的葡萄酒,这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并为人类创造了一份不小的财富。
二.葡萄酒历史巡礼
考古学家证明,葡萄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起源不太明确的葡萄的酿造技术从没有停止过改进,而实际上这又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
多少世纪以来,葡萄酒曾是一种保存时间很短的手工作坊产品。今天的大型商业化的葡萄酒产品应归功于一些发明创造,如高质量的玻璃和密封的软木瓶塞,以及19世纪法国药物学家巴思特有关发酵的微结构的发现。
葡萄酒的演进、发展和西方文明的发展紧密相衔。葡萄酒大约是在古代的肥沃新月(今伊拉克一带的两河流域)地区,从尼罗河到波斯湾一带河谷的辽阔农作区域某处发现的。这个地区出现的早期文明(西元前四千至三千年)归功于肥沃的土壤所致,也是酿酒用的葡萄最初开始茂盛生长的地区。随着城帮的兴盛取代原始的农业部落,怀有领土野心的古代航海民族――从最早的腓尼基(今叙利亚)人一直到后来的希腊、罗马人等――也广泛地将葡萄树种与酿酒的知识散布到地中海,乃至整个欧洲大陆。
当罗马帝国于在西元五世纪灭亡以后,分裂出来的西罗马帝国(法国、意大利北部和部分德国地区)里的基督教修道院详细记载了关于葡萄的收成和酿酒的过程。这些巨细靡遗的记录有助于培植出在特定农作区最适合栽种的葡萄品种。西元768年至814年统治西罗马帝国的查理曼大帝,其权势也影响了此后的葡萄酒发展。这位伟大的皇帝预见了法国南部到德国北边葡萄园遍布的远景,著名布根地(Burgundy)产区的“可登-查理曼”顶级葡萄园(grandcru Corton-Charlemagne)也曾经一度是他的产业。
大英帝国在伊莉莎白一世女皇的统治下,成为拥有一支壮大的远洋商船船队的海上强权。她的海上贸易将葡萄酒从许多个欧洲产酒国家带到英国,英国对烈酒的需求,亦促成了雪莉酒、波特酒和马德拉白酒类的发展。
在美国独立战争的同时,法国被公认是最伟大的葡萄酒盛产国家。汤玛斯·杰佛逊(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曾热心地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论及葡萄酒等级,并且也鼓吹将欧陆的葡萄品种移植到新大陆来。这些早期在美国殖民地栽种、收葡萄的尝试大部分都失败了,而且在本土美国的树种和欧洲的树种交流、移植的过程中,无心地将一种危害葡萄树至深的害虫给带到欧洲来,其结果便是十九世纪末的葡萄根瘤蚜病,使绝大多数的欧洲葡萄园给毁于一旦了。不过,若要说在这一场灾变中有什么值得庆幸的事,那便是葡萄园的惨遭蹂躏启发了新的农业技术,以及欧洲酿制葡萄酒版图的重新分配了。
自本世纪开始,农耕技术上的利多发展使得各地酿制葡萄酒的业者,都可以保护作物免于遭到像霉菌、动物虫害等常见的侵害。葡萄的培育和酿制过程逐渐变得科学化。同时本世纪也广泛立法来鼓励制造信用好、品质佳的葡萄酒。今天,葡萄酒在全世界气候温和的地区都有生产,并且有数量可观的不同葡萄酒类可供消费者选择。 从早期的农业社会一直到现在,葡萄酒酿造的进展历程可说是一篇令人着迷不已的史;也披露出葡萄酒在西方文化中的根本意义。
三.葡萄酒大家族
葡萄酒的种类很多,风格各异,但其主要生产工艺和主要成分却大致相同。按照不同的方法可将葡萄酒分为若干类。
按颜色分类
红葡萄酒 用皮红肉白或皮肉皆红的葡萄带皮发酵而成,酒液中含有果皮或果肉中的有色物质,使之成为以红色调为主的葡萄酒。这类葡萄酒的颜色一般为深宝石红色、宝石红色、紫红色、深红色、棕红色等。
白葡萄酒 用白皮白肉或红皮白肉的葡萄经去皮发酵而成,这类酒的颜色以**调为主,主要有近似无色、微黄带绿、浅**、禾杆**、金**等。
桃红葡萄酒 用带色葡萄经部分浸出有色物质发酵而成,它的颜色介于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之间,主要有桃红色、浅红色、淡玫瑰红色等。
按含二氧化碳压力分类
平静葡萄酒 也称静止葡萄酒或静酒,是指不含二氧化碳或很少含二氧化碳(在20℃时二氧化碳的压力小于0.05MPa)的葡萄酒。
起泡葡萄酒 葡萄酒经密闭二次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在20℃时二氧化碳的压力大于或等于0.35MPa。
加气起泡葡萄酒 也称为葡萄汽酒,是指由人工添加了二氧化碳的葡萄酒,在20℃时二氧化碳的压力大于或等于0.35MPa。
按含糖量分类
A.对于平静葡萄酒?
干葡萄酒 干葡萄酒是指含糖量(以葡萄糖计,下同)小于或等于4.0g/L的葡萄酒。由于颜色的不同,又分为干红葡萄酒、干白葡萄酒、干桃红葡萄酒。
半干葡萄酒 半干葡萄酒是指含糖量4.1~12.0g/L的葡萄酒。由于颜色的不同,又分为半干红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干桃红葡萄酒。
半甜葡萄酒 半甜葡萄酒是指含糖量12.1~50.0g/L的葡萄酒。由于颜色的不同,又分为半甜红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半甜桃红葡萄酒。
甜葡萄酒 甜葡萄酒是指含糖量大于或等于50.1g/L的葡萄酒。由于颜色的不同,又分为甜红葡萄酒、甜白葡萄酒、甜桃红葡萄酒。
B.对于起泡葡萄酒?
天然起泡葡萄酒 含糖量小于或等于12.0g/L的起泡葡萄酒。
绝干起泡葡萄酒 含糖量12.1~20.0g/L的起泡葡萄酒。
干起泡葡萄酒 含糖量20.1~35.0g/L的起泡葡萄酒。
半干起泡葡萄酒 含糖量35.1~50.0g/L的起泡葡萄酒。
甜起泡葡萄酒 含糖量大于或等于50.1g/L的起泡葡萄酒。
按酿造方法分类
A.天然葡萄酒 完全用葡萄为原料发酵而成,不添加糖分、酒精及香料的葡萄酒。
B.特种葡萄酒 特种葡萄酒是指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在摘或酿造工艺中使用特种方法酿成的葡萄酒,又分为?
利口葡萄酒 在天然葡萄酒中加入白兰地、食用精馏酒精或葡萄酒精、浓缩葡萄汁等,酒精度在15%~22%的葡萄酒。
加香葡萄酒 以葡萄原酒为酒基,经浸泡芳香植物或加入芳香植物的浸出液(或蒸馏液)而制成的葡萄酒。
冰葡萄酒 将葡萄推迟收,当气温低于-7℃,使葡萄在树体上保持一定时间,结冰,然后收、带冰压榨,用此葡萄汁酿成的葡萄酒。
贵腐葡萄酒 在葡萄成熟后期,葡萄果实感染了灰葡萄孢霉菌,使果实的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用这种葡萄酿造的葡萄酒。
按饮用方式分类
开胃葡萄酒 在餐前饮用,主要是一些加香葡萄酒,酒精度一般在18%以上,我国常见的开胃酒有“味美思”。
佐餐葡萄酒 同正餐一起饮用的葡萄酒,主要是一些干型葡萄酒,如干红葡萄酒、干白葡萄酒等。
待散葡萄酒 在餐后饮用,主要是一些加强的浓甜葡萄酒。
四.葡萄酒的品种
英国葡萄酒作家罗宾森夫人(J.Robinson)在其所著的《酿酒葡萄》(Vines, Grapes and Wines)一书中指出,葡萄酒的香味及特性有百分之九十由其用之品种所决定。足见对各主要品种的认识是喜爱葡萄酒的朋友们相当重要的课题。
在分类学上,所有的酿酒葡萄品种都属於VinS属,在其所属四十多个种中,以原产自高加索山的Vitis vinifera种最为重要,在第三纪(七千多万年前)以前即已存在,几乎所有酿酒品种皆由此种西传后慢慢发展而来,新大陆发现后又将其传至全球各地。目前全世界有八千多酿酒品种,但常被使用的却仅有一百种左右。本章列举26种最重要品种提供参考,并于各产地介绍中简介各地特有品种。
由于各品种有其生长特性及必须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质、日照等等,各产酒区对品种的选择决非偶然,有时亦搀杂传统及市场因素。例如乾燥炎热且常刮强风的法国隆河谷地南部正是耐乾热及强风的格那希(Grenach)种的主要产地。但早熟且性喜寒冷气候的黑皮诺种(Pinot Noir)就决不会种植於炎热的地中海型气候区。相反地,常有霜害的夏布利(Chablis)产区却选择了发芽早的夏多内种(Chardonnay,较易受春霜的威胁),主要还是为了传统和品质的缘故。
在欧洲传统产区,主要以该区葡萄酒的独特风味为吸引爱好者的指标,即使用IOO%的单一葡萄品种,其所用品种并不被特别突显,如勃根第(Bourgogne)、薄酒来(Beaujolais)等。亦有许多产区或为了酒的均衡,或为使酒更丰富,经常混合多种以上品种,如波特酒(Port)及教皇新城(Chateauneuf-du-Pape)常混合十几种品种以求最佳的和谐。相反地,各新兴产酒区由於葡萄种植历史短,对市场反应亦较敏感,所以葡萄品种常被视为最重要的诉求,也多以生产单一品种葡萄酒为主。
五.葡萄酒的类别和酿造过程
葡萄酒若以颜色区分,可分为白酒、红酒和玫瑰红酒,但无论是红葡萄或白葡萄所压榨出来的果汁都是没有颜色的,所以白酒可以用红葡萄酿造,红酒是由于在酿造时连葡萄的皮一起发酵,吸收红葡萄皮所释放出来的色素而成为有颜色的红葡萄酒,如将红葡萄皮提早分开,让酒的颜色变淡,即成为玫瑰红酒。每家酒厂的玫瑰红酒由于葡萄皮与酒接触的时间长短不一,故颜色的深浅也不一致。白葡萄皮因没有色素效果,故酿造时并没有连皮一起发酵。
葡萄在成熟后便含有果糖、果酸,所谓酿造葡萄酒,简单来说,只是把葡萄压榨后的果汁,在发酵过程中将果糖转换成酒精,如果果糖全部转成酒精,则我们称这些为不甜或乾(dry)的酒,如在转换个程中,提前终止发酵,保留多一点糖份,便变成甜酒。
葡萄在发酵过程时,并同时产生热能和二氧化碳(汽泡),通常一般葡萄酒会让汽泡跑掉,但如把汽泡保存于葡萄酒中,便成为汽泡葡萄酒(Sparkling wine),香槟便是名闻世界之代表作(只有在法国香槟产区依规定酿制之汽泡酒,才能命名香槟,法国其它地区或世界各地之酿制,只能称作汽泡酒)。
葡萄酒是有生命的,因酒在开瓶前,酒中的四个主要元素:丹宁(Tannin)、酸(Acid)、糖(Residual Sugar) 、酒精(Alcohol)尚在运作,互相结合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新气味,颜色也同时产生变化作用,当这四个主要元素达到均衡点时,便是葡萄酒的适饮期。红酒会因其丹宁柔顺后变得醇和馥香,白酒变得酸度适中而更能领略其果香和醇美,各种葡萄品种会因其特性各异而有不同的成熟期(Mature)。
红酒中的丹宁主要来自葡萄皮,木桶陈年(Barrel Aging)时亦会增加酒之额外丹宁,是维持红葡萄酒生命的主要支柱,白酒中之酸亦有同样功效,但无丹宁持久性。
无论白葡萄酒、红葡萄酒或玫瑰红(Rose),都可归类于日常餐酒和法定产区葡萄酒或品种葡萄酒。
日常餐酒:为供应日常一般饮用之餐酒,并无限定某一产区或葡萄品种混调而成,当然也可能是单一品种的葡萄酿制而成,品质口味会因酒厂用的葡萄和酿制方法而不同,一般来说,只要求酒之基本性能和口味认可便成。日常餐酒宜尽早饮用,不宜贮藏。
法定品种或产区葡萄酒:法定产区(法)或品种(美)是本文主要介绍重点之一,是由单一或主要葡萄品种调配酿制而成,是所有葡萄酒饮家之最爱和讨论之所在。因每种葡萄都有其本身特性(香味),加上产区、气候、土壤和酿造方法差异,生产出琳琅满目,数不胜数之品牌。但如将世界上最常见、最受欢迎之葡萄酒编列于葡萄品种之下,则不外是十馀种,或进一步数十种而已。所以如能了解各葡萄品种之特性,则更容易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及体会不同风格的情趣。
六.葡萄酒的年份
天气的变化每年不同,产出来的葡萄酒自然也不同。天气变化比较规律稳定的地区,不同年份间的差别自然很少。如阿根廷的蒙多萨(Medoza)位於沙漠区,雨量稀少,仅靠雪水灌溉,天气稳定,年年都有好收成,可惜少了年份的变化。
位於气候温和的产区,好的年份需要俱备充足的阳光(特别是在春季和八月初时),温暖的气温,同时秋季收成时天气必须乾燥,不能下雨。总之,提高葡萄的成熟度,保持葡萄的健康,不受病菌感染,是好年份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天气酷热,日照充足的产区,则反而需要比平均温度低一点的天气,以保有葡萄酒细腻的品质。
红酒和白酒对天气的要求并不相同,秋季收成时的高温有利红葡萄的成熟,但过度的高温,却常让白葡萄的酸度不足,酿成的白酒柔弱无力,失去特性。1949年勃根第的酷暑和秋老虎,造就了特优的红酒,白酒却相对地失去均衡细致的品质。
此外,即使位於同一产区,天气变化对葡萄酒的影响却不见得相同,不同的葡萄品种,不同排水性和吸热性的土质,加上各种小区域气候的变化等等,都让年份好坏的评定,无法完全类推适用於整个产区。以波尔多区为例,圣艾美浓产区以种植美露种为主,相较於以卡本内一苏维浓种为主的上梅多克产区,自然不会对同一年份的天气产生相同的影响。
有许多产区依循年份的变化,制造不同类型的葡萄酒,一些特殊的葡萄酒只有在当年气候条件适合时才会生产。例如葡萄牙波特酒产区的特优年份波特酒,德国的trockenbeerenauselese等级的贵腐甜白酒,匈牙利 Tokaji产区的aszu贵腐甜白酒以及阿尔萨斯的迟摘葡萄酒(vendange tardive)和贵腐甜白酒(S.G.N.)等等,都是只有特殊年份才生产的难得佳酿。
从17世纪末葡萄酒开始被装在玻璃瓶中销售后,葡萄酒的年份就开始具有商业上的价值。现在几乎所有品质佳的葡萄酒都标有年份,唯一例外的,只有无年份的香槟和经多年橡木桶培养的酒精强化葡萄酒。特优年份的葡萄酒价格常常比平庸的年份多出数倍。以波尔多近十几年来最著名的 198 2年份为例,Mouton-Rothschild城堡酒厂82年法国市价含税价格约1600法郎左右,相较於81年的400法郎,整整高出三倍之多。较优年份的酒通常较浓郁、丰富且较耐久存,但这也意味着需要较长的时间以达到成熟期,若於太年轻时即饮用,可能反而比不上正值成熟期、且价格低廉的平庸年份。选择年份除了考虑好坏,是否成熟也要一并考虑,以免花钱而享受不到酒的香醇。
七.葡萄酒的三种状态
根据酿造方式的不同,葡萄酒可以分为静态葡萄酒、气泡葡萄酒和加烈葡萄酒三类。
静态葡萄酒
我们一般常说的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即静态葡萄酒。这类酒是葡萄酒的主流产品,酒精含量大约占8%—13%。静态葡萄酒又称无气泡葡萄酒,这是由于它排除发酵后产生的二氧化碳。依其葡萄品种和酿制方式的不同,又分为白酒、红酒和桃红酒。
白酒只将葡萄的汁液发酵,且培养期通常在一年以内,所得到的口味较清爽,单宁含量低,还带有水果香味及果酸味。红酒是将葡萄的果皮、果肉、等与果汁一起发酵,且培养期在一年以上,所得到的酒口味较白酒浓郁,多含单宁而带涩味,但因发酵程度较高,通常不甜。但由于酒性比白酒稳定,通常拥有数年甚至达数十年的保存期。所谓桃红酒是形容它的色泽,可经由在白酒中搀入红酒而得,或是以缩短红酒浸皮的时间来酿制,口味介于红酒和白酒之间。
气泡酒
这类酒因装瓶后经两次发酵会产生二氧化碳而得名。酒精含量占9%—14%。气泡酒以法国香槟区所产的“香槟”最负盛名,被用以统称所有的气泡酒,其他如意大利的司普曼特酒、德国的谢克特酒也属于气泡酒,
加烈葡萄酒
加烈葡萄酒是在发酵过程中或发酵后添加其他高浓度的酒,导致酒精含量较前二类高,约占15%—22%。这类酒通常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培养期,而且混合不同年份及产区的酒而成。酒性较稳定,可保存较久。葡萄牙的波特酒及西班牙的雪莉酒都是此类酒中的佼佼者。
八.葡萄酒小常识
香槟-Champagne
香槟这个专有名词是有版权的,必须在法国香槟地区,以[瓶内二次发 ]这个特殊方法(也称做香槟法)酿造,还要符合其他相关法规,这样酿造出来的含有气泡的葡萄酒才能叫做[香槟]。
葡萄酒中的[王]与[后]
波尔多地区(Brodeaux)所产的葡萄酒,口感柔顺雅致,仿佛是风情万种,温柔婉约的女性化葡萄酒,被誉为[葡萄酒之后];布艮地地区(Burgogne)所产的葡萄酒,则是构架坚韧,独具个性,颇似豪迈的侠式,被誉为[葡萄酒之王]。这一王一后,恰恰代表法国两个颇负盛名,风格各异的葡萄酒产区。
葡萄酒的标签
葡萄酒的标签有如酒的一样,会标示着产国,登记,酒精度,容量和年份等资讯。当购买一定等级以上的优质酒款,可于开启软木塞后核对瓶塞与标签上的年份是否一致,因为年份不同,有时会有相当的差价。
怎样的葡萄才能酿酒?
其实,酿酒的葡萄与日常实用的葡萄是截然不同的。好吃的葡萄(皮薄多汁,甜度高)是无法酿出高品质的葡萄酒的;而品质好的葡萄酒所用的葡萄通常都不适合使用,应为酿造葡萄酒的葡萄,尤其是红葡萄,通常外皮都比较厚(这是单宁的来源),水份含量也没有一般实用的葡萄高,酸度也比较高。
品酒杯的选择
不适当的酒杯是无法品出葡萄酒的特质,选择适当的品酒杯,才能将葡萄酒的特色完全发挥。品酒时所用的酒杯以郁金香型或缩口的透明酒杯为上选,可以将酒的香气集中于杯口附近,便于嗅闻判断;但不要有雕花或是其他颜色,以免对葡萄酒颜色产生错误的判断。
好年份
所谓好年份,并不是指该年份的酒需要陈年很久,而是指那一年葡萄生长的时候,气候及各方面均有显著的好表现。
酒越陈越香
虽然是好年份的葡萄酒,却并非是越陈越香;过了葡萄酒陈年的高峰期,只有每况愈下,就象美人也有迟暮之时,之后就人老珠黄,迈入退化期。所以好年份的葡萄酒也需要在适当的时间饮用,才能品尝出它最巅峰的风味。
九.饮用葡萄酒的艺术
使用大小适当而且上部微微有些收口的杯子。这种式样的杯子叫做郁金香型,它能保持酒的香味。杯子用水晶或无色的玻璃制成,不要雕琢和装饰,以便于更好的看到酒的颜色。从来都是选用高脚杯子,这样当转动酒杯观察时不会由于手的温度影响杯中的酒。
酒杯用要温水清洗,不用或少用洗涤剂,认真的擦拭干净。擦干的杯子立放或挂起来,不要染上其他气味。
各种酒的最佳饮用温度是不相同的,最理想的是:
利口酒,香槟酒,及有气泡的酒在摄氏6-9度
干型,半干型白葡萄酒在摄氏 8-10度
桃红酒和轻型红酒在摄氏10-14度
鞣酸含量低的红葡萄酒摄氏15-16度
鞣酸含量高的红葡萄酒摄氏16-18度
专业人士常常选用双金属的“瓶起子“,家常使用的是那种握在手里感觉好,式样简单,能快速打开瓶塞的。但是,后一种的缺点是把瓶塞穿透了。在开瓶前要去掉瓶塞上的包装和擦一下它的上部。
如果没有完全取出瓶塞或者它卡在了瓶口, 就必须更深的向下转动“瓶起子“的螺旋部分。避免晃动酒瓶,慢慢地拉出瓶塞。
因为香槟和带气的酒有压力,开启要格外小心。当固定瓶塞的铁丝箍那掉后,瓶塞要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上。可以使用一条餐巾保护手,以防万一。
1. 去掉瓶塞外的包装和铁丝箍,取一条餐巾为第二步做准备.
2. 握住瓶子的底部,转动左手,直至目前,瓶塞还在原位上
3. 瓶子的转动,瓶塞慢慢被旋出,
4. 拔除瓶塞时不要有声音,
5. 盖住流出的酒.
对于年轻的和鞣酸含量多的红葡萄酒,通气可能是有好处的:与空气接触后,更有利于酒香的散发喝起来更惬意。要喝利口酒和白葡萄酒时,习惯上提前一小时左右打开。红葡萄酒,(除了陈酿的酒)提前一个半小时打开。打开的酒有时会有一股不好的气味儿或味道,这很少是因为酒的酿造原因所至。通常是因为瓶塞发霉,并且把这种不好的味道传给了酒,俗称“瓶塞味酒”。在餐馆用餐时,这种酒是可以拒绝接受的,在家里,这种酒
国产的廉价啤酒,还算啤酒吗?
怎么说呢?我觉得既然长期大范围存在就有它的意义和影响力。虽然在啤酒爱好者眼中,这类的不认为是正宗的啤酒。尤其德国人,他们的观念是这类啤酒就是些工业品,兑水的饮料而已,只有按他们的啤酒纯度法下生产的才算。
我说一下个人观点,你看到的国内啤酒如青岛,雪花,珠江,燕京等确实算啤酒,严格的来说算是工业拉格淡色标准啤酒,这种啤酒的特点就是要工业化大量的生产,为了产量、成本和质量可控性,会选择加入一些辅料来降低周期和控制相应的指标,这时候出现了几种辅料,糖浆,淀粉,玉米,大米,酒花浸膏等。我解释一下:
糖浆、淀粉、玉米、和大米都是为酵母提供糖(淀粉是由葡萄糖分子聚合的),说白了,原麦汁浓度的糖分不够,这些来凑,大幅减低成本,也影响口感。
那些用糖浆(用玉米淀粉制作的)的厂家简直是简单粗暴,生产出来的啤酒可谓是廉价的代名词。
玉米呢,由于淀粉含量较高,百威英博的旗下大都在用,我喝后口感还不错,有点杀口。
大米呢,以青岛啤酒为代表,成本高于玉米,口感比哈啤或百威顺,比较清爽一些。
酒花浸膏,这东西也是为了降低成本来代替啤酒花(蛇麻子)的,啤酒花的作用是:1、增加苦味来平衡麦芽的甜味。2、增加啤酒的口感和香味。3、增加啤酒的保质时间和稳定性。可谓天然防腐剂,啤酒花浸膏虽然也是蛇麻子的萃取物,但是这好比压缩饼干和正常的饼干区别,工业生产省成本和周期真是化繁为简。
综上所示,还是成本问题,虽然这些酒不乏口感好的,比如青岛1903,但总归没有全麦汁酿造的啤酒风味更好。也不是一点好处没有的,不仅仅为了占领市场和应对竞争,让广大人群能 及时 喝到 2-5元价位 的啤酒也算是受益,这就是它们存在的 社会 价值。
相对比国外优秀的标准工业拉格淡色啤酒例如荷兰的喜力,丹麦的嘉士伯等,它们会用全麦芽酿造啤酒,并且会用新鲜的啤酒花,喝起来清爽,苦味稍重,尽管还是被德国人认为是工业产品,但我认为口感确实很不错,这是一种风格。这类酒的成本就高一些,很少低于5元/瓶/330ml。
德国啤酒中一般小麦啤酒最受欢迎,酒精度一般在5°左右,用不过滤酵母的方式,泡沫丰富,麦香浓郁,确实很受欢迎,喜欢这个风格的人再喝标准的过滤啤酒的话会觉得跟水一般,其实是风格的原因。
以上都算拉格类啤酒,下面简单说一下精酿界啤酒:
比利时啤酒,以修道院风格的最受欢迎,喝惯了德国啤酒,你会发现拉格啤酒的风格几乎一致。但比利时啤酒强调酵母的应用,本身属于艾尔上层发酵,时间长,产量少,加上瓶内二次或三次发酵技术的运用,真可谓是酿造工艺的集大成者,确是我的最爱,感兴趣的可以查看我的文章关于比利时啤酒的推荐。
其他类型的啤酒,例如IPA,世涛等一些追求苦味或者味觉刺激的啤酒,精酿啤酒越苦越畅销源自人类良性自虐心理。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风格,例如美国角头鲨IPA啤酒,英国的黑啤健力士,英国的酿酒狗,或许爱朋克的人一定不能错过。
你问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国产啤酒并不是廉价啤酒。青岛优质大8元,青岛优质小8元,青岛纯生12元,哈尔滨淡爽6元,哈尔滨白啤8元,百威8元,雪花天涯6元,雪花原汁麦7元,雪花(瓶盖拉环的)8元,金士百纯生6元。以上是饭店常备的啤酒。进口啤酒 范佳乐8元。对比麦芽浓度,酒精度数。国产啤酒并不廉价,价格与国际接轨了,品质依然很低。同样的道理,如果把品质做成同等的,价格会高出不止一节。有人会问范佳乐8元哪里有卖,那么我告诉你,在我们本地大润发超市,亚太超市,卖5.X元。上面的价格 我增加了30%多的利润,你别告诉我超市是平来平走。平均利润都在50%。所以,我们日常消费的啤酒并不是廉价,而是同等消费水准 甚至稍高。
有本事别复制粘贴,我是纯手工写,不写一句废话!青啤,趵突泉,崂山,我天天喝,你猜对了,我是山东人!哈尔滨也喝过一段时间,成箱买在30到45之间不等,都是老百姓价格还能接受!到时我们山东省德州平原县生产的山寨纯生之类的还是不要喝了,易拉罐装的,酒瓶塑料包装10到15.真它妈难喝!颜色是深褐色的那种,所以回答完了,以后希望大家注意鉴别!百威之类的, 场所也喝过,说实话,和青啤纯生差不多,但价格太贵了,20一小瓶,有啥意思呢。只为看妹子呢!
老司机观点:
有人说德国啤酒才正宗,也有人说中国啤酒行业,其实也不然。只是它们之间的工艺不同,价格不同,风格不同。国产的啤酒更适合中国人的口感需求。
啤酒起源于苏美尔,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包括南美索布达米娅和古巴比伦城,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地区。并且在欧洲,在德国发扬光大。我们知道在这些地区是以大麦小麦为主要的作物的。
近五百年来德国啤酒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是他们一直坚守着传统啤酒的血统,成为了纯正啤酒的代名词。在500年前,德国就颁布了《德国啤酒纯酿法令》严格规定了制作啤酒的主要原料只能是:大麦芽、啤酒花和水。
法令颁布主要是用于调控啤酒价格,也是避免在小麦和裸麦的价格上与面包店引起竞争,一定程度上也是保证了吃与喝供应的平衡,所以必须限定啤酒用什么原料,不能用什么原料。随着 科技 不断进步, 社会 的丰富下,法令也进行了一些修改,比如后期在原料中允许加入酵母和小麦。
但是不论德国啤酒怎么变到今天 ,它依然是以麦子为主,不论是大麦,还是小麦。所以请各位记住这点:啤酒的风味最主要的酒是麦子带来的。
虽然,德国现在有些啤酒厂家想突破或者正在突破,不只被限定在这个法规内。但德国人一直认为啤酒就应该是《德国啤酒纯酿法令》这块基石之上的。也正是因为这种限制,他们能不断地在这条路上走得更优秀,出产更多让世人惊艳的德国啤酒。
就像苏格兰起源的麦芽威士忌到了美国就成了波本威士忌(玉米为主要原料),啤酒在美国也同样加入了玉米,谁叫人家美国玉米多呢。且玉米的加入让啤酒的味道清淡、柔和。于是不同风格的啤酒出现了,跳出了德国啤酒的种种限制。
啤酒在中国也是一种舶来品,不知道是口味原因,还是啤酒工艺的原因,中国消费者更习惯清爽的啤酒。更或者来说,中国的物产更多样性。所以啤酒在中国没有拘泥于德国的标准了。
我们国家的啤酒更偏向清淡,清爽的啤酒。这种啤酒在行内称为“工业淡啤”。名字不好听,是因为它的生产更经济实惠,更快捷。这种啤酒更符合大众的口感,尽可能的“淡”。清爽、清淡成了啤酒给消费者的一种爱好,“工业淡啤”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原料中有大米、玉米、淀粉等,加入了这些的并不是就是不好的啤酒,只是非正统起源的大麦芽啤酒而已。啤酒的原料一般只有四种,即水、麦芽、啤酒花、酵母,加入大米、玉米这些原料,一是成本更低,二是口感更淡,更能最大范围的适应大众口味。
其实,这只是啤酒的一种本土风格化,无可厚非的事情。当然它会少了很多正统啤酒的麦子带来的风味。不过真要中国普通消费者一口气怼一瓶浓郁的德国啤酒估计还不容易。
这种廉价的啤酒在中国法规体系下还是啤酒,并不是德国的标准就是神圣的不可以更改的。啤酒在我国本土化后是允许添加玉米,大米等原料,所以,它还是啤酒,可能应该叫中国啤酒吧。
至于它廉价还是怎么,只是看你选择了,你想几块钱喝瓶啤酒,你就别要求是最正统德国标准的啤酒了。
那我们日常怎么区别它们呢?想区分它们也很简单,只要看看啤酒的配料表就好了。
探讨下我了解的知识点:
1,1516《纯净啤酒法》里准许使用的只有大麦、啤酒花和水。
2,那以后啤酒的 历史 就是大麦及其替代品的 历史 ,脉络就是:大麦→小麦→大米→糖浆→淀粉。光荣属于中国酒商和中国国家标准。
3,1516之前有很多方法可以消减大麦发酵残余的糖分,巴伐利亚公爵指定必须啤酒花是因为他对啤酒花征税能征收得到,这样他就控制了啤酒的税收,其他杀口方法都是私酒他征不到税。追逐啤酒花的风味是后来的事情。
4,酒曲也是巴斯德发现微生物之后的事情,所以不在《纯净啤酒法》内。
5,说完1516那个,说说现在的。
6,看配料表,有大米的就是中国啤酒(shui),酿造专业的老师告诉我,啤酒用大米,白酒用玉米,都是因为出酒率高所以成本低,所以他不喝国产酒。
7,看配料表,有啤酒花浸出膏的,那是用化学试剂萃取的,和化学萃取大豆油是类似的,买油只买物理压榨的你会怎么买?
8,食用油行业还有很多厂商喊出“物理压榨”的卖点,啤酒行业全部失声是因为全部沦陷,良心做酒的都已倒闭被收购。不止华润包括很多进口品牌,你只需要看一眼配料表。
9,很多进口啤酒趁机大举入侵,大超市小酒铺1升不到10元我都看过,配料表真的只有大麦和啤酒花。
10,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不给无良奸商机会,从我做起,不喝化学啤水。
什么样的啤酒算是“国产的廉价啤酒”?
这个按照我们的生活体验来说,基本上很多大排档、撸串的地方提供的啤酒,差不多都在此列,基本特征就是价格低廉,一般3到5元钱、配料中基本总能看到大米、玉米、淀粉之类的东西以及滋味寡淡,喝起来水水的这三条。
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些地方在酒桌上对于一起喝酒的人比较“失望”的说法就是“唉,实在不行你就喝啤的吧。”,那么啤酒就是这么“不受待见”的存在吗?其实不是这样的。
那么啤酒是怎么来的?
啤酒虽然是19世纪末才进入我国的,但是它的诞生已经十分久远了,早在公元前6000年苏美尔人用大麦芽酿造了最初原始的啤酒;啤酒一经出现就广受欢迎(虽然那个时候的啤酒很原始,跟现在的不是一回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也出现了歌颂啤酒女神宁卡西的圣歌,啤酒的酿造技术也随之传播开来;直到公元前2100年古巴比伦王颁布了人类第一个法典的时候,已经就有了关于酿酒师的规定,可见啤酒的影响。
后来啤酒通过希腊这个中东跟欧洲的“中转站”慢慢传入欧洲,直到公元4世纪已经传遍欧洲大陆,在这期间以及之后,啤酒的风格也不断被丰富,比如混入蜂蜜的蜂蜜酒、英国有些地方出现的黑啤酒、爱尔兰人自酿的跟现在淡色啤酒很像的啤酒等等。
可见啤酒从诞生开始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的酿造技术和原料都在不断的变化 , 所以我觉得国产的廉价啤酒不管好不好喝,它们确实也能算是啤酒 。不过自从1516年巴伐利亚大公威廉四世颁布了《纯正啤酒法》规定只能使用啤酒花、麦芽、酵母和水来酿造啤酒之后,之后德国依然保持,经过这数百年的时间德国啤酒的品质和鼎鼎大名已经快到“无人不知”的程度了,而很多国产廉价啤酒使用大量辅料(玉米、大米、糖类)等来酿造短短100年也收获了“水啤”的称号,可见老百姓已经用口味做出了“投票”了。
所以综上所述,从理论上来说国产廉价啤酒当然算是啤酒了,只不过对于啤酒爱好者来说,可能喝起来跟喝水也差不多了。不过国内还是有不少优质的好啤酒的,只不过肯定不廉价就是了。
当然算啤酒,只不过味道跟原先的不大一样。
都知道过去的啤酒,主要材料是大麦芽和啤酒花酿造的。上世纪末大麦改做小麦,大幅度减少了成本,也还叫啤酒,只是味道淡了些。那时啤酒生产企业开始股份制改造,全民成了民营股份。大麦换成小麦,就是赶着了这个风口。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国的啤酒生产行业进入快车道,市场供应量成倍的增长。主要是大环境,市场开放,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啤酒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场面应酬当酒当饮料,消耗量大了起来。
为了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啤酒生产企业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全部的整合。由数不清的大小酒厂,收购集约成了为数几家的企业集团,对于产品质量管理、保障市场供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啤酒的质量有保证,但是生产主要材料由大麦换成小麦,最终换成淀粉。人们普遍感到口味不如以前, 社会 上就有了很多说法。真实情况不是传言那样的弄虚作,而是三个决定因素:①居民消费水平;②啤酒消费群体;③产品内容质量。我国啤酒消费群体是普通老百姓,只愿意承受几元一瓶的价格。按照当前原材料价格、生产和营销成本,还是大麦和啤酒花,要卖到几十元一瓶,老百姓消费不起。可是还要喝,于是,两权相害取其轻,难为了酒厂,只能用廉价的淀粉,再配些味剂。也就是说,啤酒还是啤酒,只不过味道不再是过去的味道。但是却能让人们喝到便宜啤酒。
正如题主所说的“啤酒中居然没有麦芽,直接用淀粉发酵,这还是啤酒吗”。严格来说,这种没有麦芽的东东,根本不能称之为啤酒。
啤酒好不好喝?什么是好啤酒? 绝对取决于麦芽的质量和含量, 我想喝了多年啤酒的年轻朋友都不一定知道,说真的,大多数人把大口豪饮啤酒当成饭桌上的道具,就像大多数人不知道什么是好的红酒一样,只知道大喊:来,走一个,一口闷。
国内的廉价啤酒,比如冰纯,超纯,清爽,超爽,冰酷等 , 只要含有这几个标签的啤酒,都属于质量不高的啤酒, 因为商标上已经说明了原麦汁浓度很低,单位体积酒精含量也在2.5-3.3之间。
老王看了这个话题答问,都回答的很专业很棒!啤酒组成是什么?当然离不开构成它的物质:水,麦芽,啤酒花,酵母。 其中麦芽是啤酒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必须有,而且比工艺重要。
评判啤酒好不好?老王在之前的问答中也说过, 好啤酒倒出来,白色泡沫要细腻,不在短时间内消失化水,泡沫挂壁时间长,透过玻璃能感受到酒体有浓郁感,不稀薄。随着二氧化碳气体,有明显的麦芽香升腾,喝一口,口感浓郁,杀口感强,这种杀口感就像你打开可口可乐,喝第一口的感觉。这样的啤酒,久违中国市场至少18年以上。
国产啤酒的风格,无论生啤熟啤,都属于淡啤,这也是咱国人民的饮啤习惯,当你喝到一罐纯进口的欧洲黄啤或小麦啤酒,你会惊讶于那样的厚重口感,惊讶于啤酒泡沫经久不消,惊讶于粘在自己嘴唇的一圈泡沫。这才是啤酒应有的本色,喝上一口,整个背部都舒坦了。
啤酒资本大佬全国各地控股异地啤酒厂,最差的做法就是复制自己的模式,贴牌不说,还让各地啤酒特色消失,且口感极差,这无疑是对特色文化的杀戮,朋友,你说呢?
啤酒成本一升真的不到一块钱,只是现在厂商搞噱头,迎合人们追求高档的心理,搞暴利搞出几十块甚至上百上千一升的啤酒,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小麦收购价一毛八到两毛一,散装啤酒零售价八分每升,用搪瓷罐在供销社销售,那时的价格是比较合理的,都是严格一级一级的按照利润率算出来的,还有那时的啤酒都是全麦的制麦芽和酿酒用同一种小麦。后来为了降低成本引入了玉米糖浆大米和淀粉。而现在小麦两元左右一斤,啤酒一升的成本应该到不了一元,还要排除技术进步产量提高的因素。所以没有廉价啤酒只有高价啤酒。现在很多酒厂为力提高产品的身价,用什么进口麦芽,进口酒花,其实啤酒生产中,使用新发的鲜麦芽酒最好喝,但是生产过程不好控制,所谓的进口麦芽都是干麦芽,只是为了方便生产,对酒的品质并无益处。至于酒花是调味品用量很少。基本不影响啤酒成本。
世界上有名的蛋糕有哪些?
世界上有名的蛋糕有很多,比如:
1、西班牙果仁糖蛋糕
位于安达卢西亚地区的这个小镇生产出来的果仁糖,是西班牙最为著名甜点,它最早是在十六世纪从阿拉伯传来的。阿拉伯人运用其制作蛋糕的特殊技艺,将糅合了砂糖、坚果碎密密实实的交织在一起。
2、法国慕斯蛋糕
慕斯的英文是mousse,是一种奶冻式的甜点,可以直接吃或做蛋糕夹层,通常是加入奶油与凝固剂来造成浓稠冻状的效果。慕斯是从法语音译过来的。慕斯蛋糕最早出现在美食之都法国巴黎,最初大师们在奶油中加入起稳定作用和改善结构,口感和风味的各种辅料,冷冻后食用其味无穷,成为蛋糕中的极品。慕斯与布丁一样属于甜点的一种,其性质较布丁更柔软,入口即化。
3、意大利提拉米苏
Tiramisu在意大利原文里,“Tira”是“提、拉”的意思,“Mi”是“我”,“Su”是“往上”,合起来就是“带走我”的意思
关于它的由来说的是一个意大利士兵即将开赴战场,可是家里已经什么也没有了,爱他的妻子为了给他准备干粮,把家里所有能吃的饼干、面包全做进了一个糕点里,那个糕点就叫提拉米苏。每当这个士兵在战场上吃到提拉米苏就会想起他的家,想起家中心爱的人
4、美国波士顿派
5、德国黑森林蛋糕
黑森林蛋糕(Schwarzwlder Kirschtorte),又名“黑森林樱桃蛋糕”,发源于德国南部黑森林地区,融合了樱桃的酸、奶油的甜、巧克力的苦、樱桃酒的醇香,是德国著名的甜点代表之一
6、奥地利沙河蛋糕
沙河蛋糕是奥地利著名甜点,是巧克力蛋糕的一种,它不仅仅表面是素裹着很多很多的巧克力,而且蛋糕胚里面也会杂糅进去很多各种各样的巧克力,可以说从头到尾一口下去层层分明
7、日本长崎蜂蜜蛋糕
蜂蜜蛋糕起源于荷兰古国,十七世纪葡萄牙传教士和商人远渡重洋来到长崎,蜂蜜蛋糕普及开来,演化为长崎蜂蜜蛋糕。拥有香甜气息与滑细的口感。
中国使用铅笔的历史
提供2篇文章供参考:
铅笔为现代人们文化生活中主要书写工具之一。
木杆石墨铅笔在16世纪时起源于英国。17世纪德国建成世界第一家铅笔制造工厂。18世纪法国人研究改革铅芯制造工艺取得成功,对提高铅笔使用价值得到重大突破,为近代铅笔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俄、日、美等国家相继建立铅笔制造工厂。19世纪末,德、日、美等国家的铅笔先后输入中国,霸占了中国的铅笔市场。
中国铅笔制造工厂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1932年香港九龙由国人投资将英商经营的铅笔厂改建为大华铅笔厂,是为中国第一家铅笔厂。1933年又相继出现了北京中国铅笔公司和上海华文铅笔厂,这两家工厂都不是全能制造厂。并且由于生产技术落后,都未能立足发展起来。
1933年吴羹梅留日归国,满怀实业救国的理想,发起集资筹建铅笔厂。他在场艺术中大声疾呼:“铅笔在各种文具品中占重要之位置而与小学生关系又切。查海关贸易报告,去年(1932)年铅笔输入我国者,达150万金单位之巨,区区铅笔一物,每年亦竟耗我国人之财富达数百万元之巨。吾人所惕者在此,觉有从速创办此种工业之必要者亦在此”。“虽九龙已有我国唯一之大华铅笔厂创设,然持此一厂,抵制外货,力当未逮,此种工业实大有提倡发扬之必要”。吴羹梅和章伟士、郭子春等几个志同道合者一起,艰难地筹措得5万元资金,坚毅地解决了厂房、技术设备、原材料等等难题,于1935年在上海创建成中国第一家能够自己制造铅芯、铅笔板、笔杆及外观加工的全能铅笔制造工厂。
在旧中国,国产铅笔要同外货铅笔竞争,挤进市场,困难重重,吴羹梅不畏缩,不气馁,顺应当时国人反日爱国情绪,全国广泛掀起提倡国货的潮流,将工厂定名为“中国标准国货铅笔厂股份有限公司”(1942年公司改组更名为“中国标准铅笔厂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铅公司”)。宣称工厂的产品是“中国技师、中国原料、中国资本”制造的。同时将“中国人用中国铅笔”八个字印在铅笔上,以激发同胞的爱国热情,促使国人使用国产铅笔。再国人爱国热忱的支持下,中国标准国货铅笔厂的产品逐步挤进外货铅笔霸占的铅笔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后又经过多方努力,将铅笔摆进了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上著名的永安、先施、大新等三大百货公司的文具柜台,提高了产品的身价和知名度,建立了产品信誉,销路日增,不仅在上海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而且逐步扩大了销售区域。远至云南、陕西、新疆等边远地区以及南洋(东南亚)泰国等地区也都有产品的足迹。
1937年国内外风云突起,“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火很快蔓延到上海、爆发了中国军民奋起抗击日军侵略的“八·一三”淞沪抗战,铅笔厂地处国界,沦于炮火之下,被迫停工。为了不让呕心沥血所创建的企业沦于敌手,吴羹梅在职工们的赞同支持下,响应国民经济部工厂内迁的号召,决定将工厂全部拆迁内地大后方。工厂职工在敌人炮火威胁下全力以赴,首迁到武汉。1938年再迁到宜昌。1939年三迁重庆,川江水流湍急,装运机器的民船遇险,有十分之二的器材沉没于江底。三次迁移,艰苦危难,几濒绝境的铅笔厂终于在重庆立足生产,成为大后方唯一的铅笔厂。在重庆期间,工厂两次被日机轰炸,炸毁车间、仓库,损失惨重。全厂职工在敌人*威下,没有卑下道、压垮,奋力抢修,坚持生产,承担起大后方独此一家铅笔厂应尽的责任。抗战八年中,制造了完全国货的铅笔5141.4万支,行销大后方各地,缓解了后方急需文化书写用品的燃眉之急。同时附属的中国标准锯木厂制造了大量抗敌前线急需的军用木箱,附属的中和化工厂生产大量军工所需的化工产品,为直接支持抗战事业尽了力量。
1945年抗战胜利结束,吴羹梅当年就回到上海进行复厂筹备工作,1946年上半年即建成开工生产,为上海的内迁工厂首批从重庆返回上海复厂的企业之一。
复厂初期,面临美国铅笔大量倾销的严重威胁,又受到原在上海的长城铅笔厂和上海铅笔厂两大强大对手的剧烈竞争,致使工厂的生产经营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1948年社会动荡不安,通货膨胀,物价无限飞涨,工厂卖出成品转瞬间补不进原料,只得饮鸠止渴,高利,维持生产,形成了恶性循环,债务越来越重,入不敷出,难以为继。至1949年工厂已陷于半停工状态。工厂职工们在重重的苦难下,承受了痛苦和煎熬,顽强抗争,终于把工厂完整地保存下来,为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铅笔工业奠定基石。
雄鸡一唱天下白,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不久,中铅公司在中国***和人民领导下,为新中国发展铅笔工业尽心尽力。1949年9月积极响应人民号召,将一套月产能力2万罗的铅笔制造设备作为投资与黑龙江省“公私合营哈尔滨企业公司”合资建立“公私合营哈尔滨中国标准铅笔公司”。这是上海第一家私营企业与外地公私合营企业合资建厂,在当时的上海引起轰动,上海《商报》曾专门对此作了报道。哈尔滨中国标准铅笔公司至今仍是全国铅笔行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
1950年7月,中铅公司被国家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正式批准公私合营,成为上海轻工系统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从此企业进入崭新的发展时期,开始了新的历程。
合营后,职工们的社会主义觉悟有了显著提高,看到国家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工程设计制图用的绘图铅笔需要量大大增加,而就中国从来没有规格齐全,品质过硬的国产绘图铅笔,因此大量使用的还是价格昂贵的美国“维纳斯”牌绘图铅笔等舶来品。职工们心潮迭起,立志要改变这种局面,试制高质量的绘图铅笔。经过数以百次的试验--改进--再试验--再改进,终于在1954年3月制造成规格齐全的高质量的“中华”牌101绘图铅笔。上市后深受消费者欢迎,美、德、日等国的绘图铅笔就此在我国市场上绝迹。“中华”牌101绘图铅笔是中国唯一能与国外绘图铅笔一争长短,国内产品无与匹敌的产品,在中国铅笔工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54年10月,上海铅笔工业合营合并,中铅公司改名“公私合营中国铅笔公司一厂”。1955年6月再改名为“公私合营中国铅笔一厂”(简称中铅一厂)。1956年1月国家将“公私合营中国铅笔三厂”(原创建于1937年的长城铅笔厂)并入中铅一厂。其后又并入“五华五金文具制造厂”和8家小业主单位。通过行业改组,扩大了企业规模,生产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产值、产量成倍增长。1957年工业总产值(按1957年不变价格计算)452.7万元,,笔1950年增长2.2倍;铅笔产量12188.98万支,增长2.18倍。企业规模成倍扩大,1957年固定资产(原值)82.8万元,比1950年增长3.55倍;职工人数691人,比1950年增加306人。合营前企业亏损。1950年3月企业负债总额高达人民币45亿元,资金周转极为困难。合营后,逐步还清债务,扭亏为盈。1957年利税总额达163.9万元,利润140.7万元。
1958年--1965年,连年不断开展各项政治运动和群众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打乱了企业管理和生产秩序。产品质量时好时差,经济效益时上时下,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势头,但生产经济总体还是增长的。1965年主要经济指标与1957年比较:工业总产值(1957年不变价格计算)1316.2万元,增长1.9倍;铅笔产量32277.53万支,增长1.64倍;利税总额580.3万元,增长2.5倍;固定资产(原值)195.7万元,增长1.36倍。
这期间,还取得了两项显著成果:一是从50年代中期开始持续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和向国外引进技术设备,对旧设备、旧工艺进行了全面性的改革改造。1956年改革用回转筒烘芯机代替落后的手工烘芯工艺;60年代革新成功磨头,刨杆联合机等数以百计的技术革新项目接连投产。再加上1956年从日本引进三色印花机为样本消化翻版革新为四色印花机;1958年从西德引进200吨液压芯机等等先进设备,改变了原来技术设备落后的面貌,大批量出口"长城"牌铅笔和定牌铅笔。1959年申请注册专用于出口产品的“象”牌商标,大批量生产出口“象”牌铅笔,扩大了出口数量。到1965年出口产品交货量达到1.13亿支,占铅笔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为我国原是铅笔进口国转变为铅笔出口大国起了支柱作用。
1966年--16年的“文化大革命”,给中铅一厂带来了灾难,党组织一度瘫痪,一连串的所谓“斗、批、改”行动,不但让许多人遭到不公正的对待,更搞乱了人们的思想,使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受挫。1968年所谓“精简机构”,废除了原有行政管理机构,彻底打乱了管理体制和工作秩序,造成了生产混乱,经济停滞不前的严重后果。
19年中铅一厂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走上历史性的改革步伐,坚定地向前迈进。1981年至1983年经过恢复性整顿和建设性整顿,基本上治愈了“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企业管理上的创伤。
年在巩固企业整顿成果的基础上,加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培育和弘扬“谦虚、朴实、进取、向上”的企业精神,增强职工主人翁责任感,提高了职工队伍素质。全厂干群齐心协力,扎实工作,治理了“脏、乱、差”,厂容厂貌焕然一新,同时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了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双提高,获得了“年度局级文明单位”光荣称号。全厂职工步子满,不停步,瞄准“三新”目标(设备进一步更新,产品进一步翻新,效益进一步刷新),“三美”活动(生活设施美,厂区绿化美,职工心灵美),继续向上攀登,取得成效。1986年开始连年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1985年8月推行厂长负责制以后,全厂职工坚决贯彻党中央提出的“企业要积极改革内部机制”的精神和要求,推进改革,努力工作,使企业进入飞跃发展时期。
其一、确立以市场信息为导向的产品开发体系。按照高档次、大市场、新技术的经营思想,组建产品开发中心,充分发挥工艺、技术装备以及专业人才的综合优势,投入少量资金,除了开发高档次、高附加值的热转印铅笔、镭射铅笔、荧光铅笔等外,1986年重点开发“爱丽丝”牌系列化妆笔,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只经过短短的四年时间,就成为企业的第二大“拳头产品”。成为国内唯一生产系列笔型化妆品的企业。
其二、确立以国际市场竞争为主攻方向的营销体系。把竞争的最终目标定位在国际市场,取巩固工贸关系,依靠主渠道出口;探索代理制,寻求新的出口渠道;在珠海经济特区办厂发展多品种出口等手段,千方百计扩大各类中高档产品出口,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到欧美、中东、中南美、非洲、东南亚、香港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额最高达到600万美元以上,在全国制笔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其三、针对老企业薄弱的生产技术装备,抓紧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陆续从西德等国引进技术设备30余台(套),使铅笔生产的每道关键工序都有国际八十年代初先进水平的关键专业设备,单机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在引进改造生产设备的同时,有的进行“细铅芯车间扩建”、“化妆笔中试车间”、“树脂细芯工艺设备引进翻版”等生产基础设施的改造和重点扩张项目建设,对改善现有生产条件,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能力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四、在立足本厂,巩固大本营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跨地区、跨行业、不同体制的横向经济联合,发展了全民联营、国集联营、中外合资有限公司等三种不同体制的联营形式,提高了企业自我适应、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能力,发展了生产,增加了出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中铅一厂积极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本实现了“产品结构由单一木质铅笔向多种产品”、“经营机制由生产型向经营开拓型”、“营销观念以生产为中心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销售渠道由单渠道向多渠道”等四个重点转移。形成木制铅笔14个规格,年生产能力5.3亿支;化妆笔2个系列,37个品种,年生产能力2000万支;活动铅笔3个系列,10个品种,年产能力500万支;细铅芯2个系列,20个品种,年产能力10抑制四大系列产品共同经营的多门类、多品种的综合性生产企业。
1990年全厂占地面积15194平方米,建筑面积20566平方米。拥有各类设备562台(套)。固定资产(原值)1571.6万元,净值1209万元。年末职工人数988人。工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6693.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70158元/人,年利税总额2000万元,利润1304.5万元,人均利税突破2万元。主要经济指标始终列于全国铅笔行业之首。成为全国铅笔行业中规模最大,产量最高,品种最多,效益最好,声誉最佳的企业;也成为全国轻工重点骨干企业。1990年核定为铅笔行业唯一的国家一级企业。
企业并不因获得国家一级企业的称号而自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积极探索深化企业改革,加速企业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效途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思考比较,择优选择,决策将国营企业转换为股份制经营机制。经过认真筹备,积极工作,1992年5月,上海市人民批准中国铅笔一厂改制为中外资金融合的"中国第一铅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进入了又一个奋发腾飞的新时期。
中铅一厂半个多世纪以来,在风风雨雨的历程中,充满着艰辛与灾难,拚搏与奋斗,挫折与成功。中铅一厂的创始者与广大职工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用智慧,用心血为发展中国铅笔工业,创出了一个个伟绩,铸成了一座座丰碑。中国铅笔一厂的光辉将永远闪耀在中国铅笔工业史册中。
穿梭时空 风起于青苹之末
中国是个笔的大国,这不光是说我们用笔的绝对人数之众,还应该看到,我们的先民用毛笔来书写,至少在1500年以上了。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玩意儿因为仍具实用价值而被人沿用至今,甚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反观也有千年历史的鹅毛笔,如今除了被收藏做古董之外,谁还拿它派用场?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于此可见一斑。在城市,油灯被电灯消灭,日晷被钟表消灭,马车被汽车消灭,柴草被油气消灭……这是高低效率、效益对决的结果。
比较成熟的铅笔的历史,迄今不过二三百年;钢笔的历史也不长,才一百多年;圆珠笔的历史更短,仅仅走了半个世纪。钢笔革了铅笔的命,圆珠笔又革了钢笔的命,从结果来看,铅笔的功能并没有被完全取代,它依然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书写工具而被广泛使用;圆珠笔的崛起,基本上把钢笔的功能覆盖了,但它对铅笔却表示了尊重。这是很值得关注的、有趣的现象。
一段时间以来,学术界倾注了很大热情来讨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问题。由于现代化的标志很难用某种单一的事物来定义或考量,所以,需要有一系列的代表件作为有力的旁证,其中尤以能深刻影响中国人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的为最有力。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是上海工业整体起步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也是具有“现代化”意味的时期,中国铅笔工业的兴起正在其中。铅笔虽小,但它的影响力,特别是对于市民阶层的影响力,绝不在造船工业、化学工业之下,比如在学校等处,铅笔成了一时之选。因此,铅笔应该成为指标之一,就像拉链的出现,被认为是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一样。
有人说:一切事情都是从铅笔开始的,无论是时装设计师在衣服上做符号,一个战役的,还是一个核理论的论证,都是如此。我想,世界铅笔年销售总量达140亿支这个事实,足以使我们对这个曾被人用来指代“不起眼”“微不足道”的事物的东西,肃然起敬。
◆剑箫
耳闻目睹 明天会更好
我18岁进铅笔厂做学徒。首先来到专门将石墨和粘土按不同比例加水混合制成笔芯的制芯车间。上头安排我当油芯工下手,帮着捆扎经机器挤拉和电炉烘焙过的笔芯,再人工(现在用机器)将笔芯浸入油脂中以使笔芯书写润滑。由于笔芯含石墨乌黑,上班干活一出汗脸便黑一道白一道的,那时年纪轻,觉得弄张大花脸很好玩。
后来因专门制作笔杆的制杆车间人手紧张,暂时借我去学开创杆机。一棵几人合抱粗的大树,通过锯、切等加工,制成五指宽的铅笔板,接着在板上开槽放入笔芯,最后把另一块铅笔板粘合上去,用创杆机将铅笔板割成一支支成型铅笔。
再以后调入成品车间操作油漆机,专给自然木材原色铅笔上五颜六色油漆。当时工厂虽已公私合营,但铅笔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仍很低,一部油漆机得配两个工人:一人站在机头控制机器添油漆;另一人守在机尾用手抱起大把大把铅笔放到对面传送带上(一支铅笔要漆十几遍方可出厂)。一个班头近百次抱下来腰酸背痛累得要命。就这样我整整当了两年下手。直至上世纪60年代,科技人员技术革新将老式油漆机改成转盘式使铅笔自动调头,才解放了一半劳动力。
油漆好的铅笔或印上各种花样或直接装上橡皮头、打上商标。如此,石墨、木材等原材料经过三个车间、几十道工序,终于制成一支支外观漂亮,能用来写字的铅笔了。
我在铅笔一厂工作了四十多年,亲眼目睹铅笔产量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上千万支发展到今天的十多亿支;当年的单层平房翻建成如今的五层楼房;人员从200余人扩大为2000人。我仅看到铅笔厂昨天的尾声,但我经历了铅笔厂的今天,我相信铅笔厂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闻勇(71岁)
过眼烟云 上海铅笔工业的昨天 依赖进口 洋笔风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识文断字,非得用笔。清末,“废科学、办学堂”等运动兴起,铅笔一类舶来文具开始出现在国人面前。那时候不重视铅笔工业,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缺乏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则瞧不起这种几个铜板一支铅笔的小买卖。结果,大量外国货毫无顾忌乘虚而入,其中数德国货最早、最多,施德楼(鸡牌)铅笔在19世纪末即已风行全国各地。然后日本货和美国货相继输入。至1925年前后,日货超过德国货居首位。据《海关中外贸易统计年刊》统计,从上海进口的铅笔数量每年至少以10%以上速率递增,仅1931年,进口铅笔花费的外汇达到949316元海关金单位(海关金单位为海关内部贸易结算货币,不流通市场)。1919年的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以及1925年的反帝和抵制外货提倡国货“五卅”运动,对我国民族铅笔工业诞生起到一定催化作用。
上世纪30年代初,上海的机械工业、造船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均已略有基础,唯规模不大,只有纺织工业和面粉工业比较发达,经营范围较广。至于铅笔工业则处在萌芽阶段。1932年英商成立九龙大华铅笔厂;同年,天津卢开瑷在北平开设了中国铅笔公司;后来上海也开设了一家华文铅笔厂。北平和上海这两家铅笔厂都是从德国或日本购进铅芯、木杆和半成品铅笔,在国内加工成品。因缺乏技术力量,无力与洋货竞争,被迫于开工不久先后陆续停产倒闭。
铅笔制造 国内首家
1928年,抱着实业救国理想远赴日本横滨高等工业学校攻读应用化学的江苏武进人吴羹梅,纵观日本铅笔工业发达以及国人对铅笔工业忽视乃立志献身这一事业。他大声疾呼:“区区铅笔一物,每年亦竟耗我国人之财富达数百万元之巨。吾人所惕者在此,觉有从速创办此种工业之必要者亦在此。虽九龙已有我国唯一之大华铅笔厂创设,然持此一厂,抵制外货,力当未逮。此种工业实大有提倡发扬之必要”。为此,吴羹梅1932年毕业后直接到日本真崎大和铅笔株式会社实习,悄悄学会制造铅笔的全部诀窍和办厂知识。
1934年,吴羹梅与同窗、福建龙溪人郭子春,携手毕业于北平财商学院专攻经济的江苏常州人章伟士,在上海斜徐路(今日晖东路)1176号创办铅笔厂。经过一年多艰苦努力,1935年10月8日,中国第一家自己能够制造铅芯和笔杆的铅笔企业——中国标准国货铅笔厂正式开工生产,粉碎了日本人“即使到吴鼎(吴羹梅学名)二世,也造不出中国自己的铅笔”的预言。该厂生产的低档“好学生”、“小朋友”铅笔,中档“航空救国”铅笔,高档“鼎牌”铅笔在全国人民高涨的反日爱国情绪和轰轰烈烈的“提倡国货”运动中初步打开销路。接着乘胜追击,将当时上海教育局长潘公展书写的“中国人用中国铅笔”印在铅笔上,并制成广告,广为宣传,以进一步激发同胞们爱国热情。
当年上海各大书局各大文具店所销铅笔,几乎十之八九都向中国标准国货铅笔厂定制。此外交通部所辖之各邮电局、铁道部所辖之各铁路局,也均向该厂定制大批铅笔。1936年教育部通令全国教育厅教育局及各学校,一致用该厂出品,而各校学生也都乐于购用。
民族工业 雏形初具
1937年5月,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的江苏江阴人张大煜等,在上海长寿路635号创办了长城铅笔厂。该厂生产“长城牌”铅笔,营业蒸蒸日上。
“八一三”全面抗日军兴以后,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中国标准国货铅笔厂甘冒战火危险,不惜拆运损失,经历长途跋涉,三迁至大后方重庆生产。
1939年,章伟士、郭子春与吴羹梅分道扬镳,同一部分留在上海的股东及天津的工商界人士,在上海徐家汇路548号筹备上海铅笔厂。异军突起的上海铅笔厂称得上当初国内设备最完善的铅笔制造企业。日本三菱铅笔厂面对广受欢迎的“三星牌”铅笔恨之入骨,取威胁利诱手段进行要挟,均遭到上海铅笔厂拒绝。
至此,上海内迁到重庆的中国标准国货铅笔厂、上海的长城铅笔厂和上海铅笔厂,构成中国民族铅笔工业雏形。
抗战胜利,吴羹梅返沪在东汉阳路296号复建中国标准铅笔厂。恢复生产后,上海三家铅笔厂产品畅销全国,远销南洋。铅笔充当国货输出海外市场先锋,实乃中国民族工业之荣耀。
1949年8月,吴羹梅积极响应***号召,以公私合营方式联合创办了哈尔滨中国标准铅笔公司,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家公私合营工厂。1950年7月,中国标准铅笔厂正式批准公私合营,成为上海轻工系统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1954年10月,经上海市人民地方工业局批准,上海铅笔工业合营合并,中国标准铅笔厂为公私合营中国铅笔公司一厂;上海铅笔厂为公私合营中国铅笔公司二厂;长城铅笔厂为公私合营中国铅笔公司三厂。1955年6月,成立上海市制笔工业公司,原三家厂名中的“公司”两字去掉。1956年,铅笔三厂并入铅笔一厂。
从此,上海铅笔工业翻天覆地,跨入一个崭新、飞跃时代。 ◆徐鸣
相关链接 铅笔小史
古人以铅书字,谓之铅笔(民国24年5月第二版《辞源》)。而现代铅笔则由笔芯(石墨、粘土合成)、笔杆(木材制)组成。
公元1564年,英国人发明石墨矿。1565年英国人开始从石墨矿中精选石墨薄片,用木片夹起来使用,这算是最早的石墨铅笔了。因为用石墨代铅做成笔芯,其颜色较铅更浓黑。又石墨的外观有些像铅,故直到今天仍习惯称铅笔。
到1801年,德国出现世界上最早的机械生产铅笔厂。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