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油田最新油价表图_利比亚油田最新油价表
1.利比亚修复原油管道,利比亚的石油分布在哪里?
2.利比亚军事打击
3.利比亚战争
4.为什么美国 法国 等打利比亚
利比亚修复原油管道,利比亚的石油分布在哪里?
凤凰国际iMarkets讯 北京时间周日(12月31日),据路透社报道,一名工程师透露,利比亚原油管道的修复工作已经在当地时间周六展开。
利比亚石油剩余探明可储量为415亿桶(折合56.81亿吨),居世界第9 位和非洲第一位 ;天然气剩余探明可储量为14908.91亿立方米,居世界第21位)。
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锡尔特盆地(Sirt) ,探明的石油储量占利比亚总储量的80% ,石油产量占利比亚总产量的90% ,拥有Samah 、Beida 、Ra 即ba、Dahra一Hofra和Bahi大油田。储量超过10亿桶的大型、特大型油田有12个。此外利比亚石油具有油质好、含硫量低、开成本低的特点。
根据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的估计,管道爆炸导致Es Sider油港原油装运量减少7-10万桶/日。修复后将进行测试,但尚不清楚需要多长的时间恢复正常运作。运营这一管道的Waha石油公司称爆炸是“恐袭”导致的,但没有透露具体情况。
飓风、中东冲突、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美国页岩油之争,经历凡此种种的油价继续从二三十年来最严重的崩盘中反弹,势将连续第二年以全年上涨收官。
基准原油期货合约在今年9月进入了牛市,全年涨幅已超11%。OPEC与俄罗斯等盟友减产缓解了全球市场的供应过剩,推动油价上涨,中东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以及北海、加拿大、利比亚等地油管中断也推波助澜。
总结: 2018年投资者的一大关注点是,美国产量是否会削弱OPEC减产的效果。市场猜测,随着油价上涨,美国油企将增加开产能,2018年美国原油供应料创纪录最高水平。
利比亚军事打击
美国国防部表示,美军已应北约的要求将参与对利比亚空袭行动的时间延长至4日。美军原于2日将空袭任务完全转交给英国和法国执行。
利反对派处下风
据悉,美方将继续动用A-10“雷电”攻击机和AC-130“空中炮舰”这两种可低空慢速飞行飞机来有效打击利比亚军的地面目标。
北约2日宣布,由于过去几天的天气状况不佳,联军在未来48小时需要出动更多战机来轰炸利比亚军地面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请美军参与实施轰炸任务才能确保攻击效果。北约希望能通过未来48小时的猛烈空袭活动,帮助利比亚反对派击退军的不断反攻。
利比亚反武装成员在接受西方记者访时也表示,他们在过去几天军事上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官兵装备差,训练不足,外加缺乏统一军事指挥。分析人士推测,卡扎菲军队的前高官们在投靠反对派后,可能因争夺领导权产生内讧,结果造成反武装陷入混乱状态。
目前,利比亚反对派虽然得到了西方各国空军的大力支持,但依然在与军的较量中明显处于下风。双方正在东部石油重镇布雷加展开反复拉锯战:城市被军控制,反对派在该城东北部的高速公路上集结兵力。北约期望能在未来48小时内帮助反对派占领这座重镇。多名美国国会议员指出,白宫必须首先弄清楚利比亚反对派的组成情况,然后再决定是否给予其军事援助。
卡扎菲特使访问希腊
希腊外交部长德鲁察斯4日证实,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3日晚间在雅典会见了利比亚***卡扎菲的特使、代理外长奥贝迪。
希腊外交部长德鲁察斯说,奥贝迪转达的信息是,“完全遵守和执行联合国决定,立即停火,结束暴力和敌对,尤其是针对利比亚平民的活动”。
促停火是多国部队军事打击利比亚的目标之一。利比亚官方先前两次宣布停火,都没有得到长时间维持。
德鲁察斯说,利比亚当局正寻找化解当前危机的途径。奥贝迪打算离开希腊后,前往土耳其和马耳他。
德鲁察斯说,希腊一直支持通过外交和政治途径解决利比亚问题。
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连日来相继与英国首相卡梅伦、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哈马德和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通电话,就利比亚局势等问题交换意见。
奥贝迪1日说,利比亚方面试图与美国、英国和法国等讨论化解危机的途径。
(综合新华社、中国日报稿件)
利比亚战争
更多经济金融智慧问题,请搜索“未来银行家”
地缘政治
利比亚位于地中海南岸,与埃及、突尼斯等国相邻,大部分国土是沙漠。1912年,它成为意大利殖民地。此后,法国曾控制利比亚南部地区长达数年。1951年,利比亚获得独立,成为一个王国。18年后,卡扎菲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夺取,建立了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从地缘政治上来说,利比亚对法国的意义十分重要,其与欧洲隔海相望,周围又是四个讲法语的国家。很多法国的政治家都将利比亚视为一个对本国而言的特殊国家,法国当局自然不能袖手旁观。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法国因为石油利益,只能先同在利比亚首都黎波里的卡扎菲断交,后又承认了利比亚反对派,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这就可以理解为何法国高调宣称要参与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因为法国在利比亚主要的石油设施,都集中于利另外一大城市班加西中(反武装控制范围内)。
经济因素
截至2010年10月,在利比亚经营的法国公司已经从2008年的18家增至32家,主要投资于能源领域。据美国网站报道,法国的石油企业在利比亚有着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央视评论认为,对法国而言,如果利比亚稳住了局势和统治地位,前者将付出沉重的政治和经济代价。反之,如果帮助反武装上台,法国无疑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欧盟之疾
去年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让欧盟成员国遭受重大经济打击。好不容易通过半年多时间的调整,慢慢步入恢复阶段之时。国际油价,特别是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一路狂飙,使得大部分使用北非石油的欧洲国家,面临着输入型通胀的风险。这在我《中纤财评:石油/棉花 美国操控下的资本大挪移》中以有所介绍。
美国从经济角度上考虑,战略目的非常明确,搅乱北非局势之后对欧洲输入通胀,然后打压欧元提振美元。以德法为首的欧盟自然不甘示弱,在对付美国“软刀子”的同时,一方面欧洲银行积极构筑金融防火墙,另一方面也在利比亚局势上借着美国战略“顺水推舟”,干脆推翻卡扎菲,扶持利比亚反对派上台,届时法国在利比亚将大幅提升能源方面的利益。
本来日本大地震,暂时打压了国际油价,对欧盟真还算是利好。没想到华尔街分析师们,没隔几天竟然视日本大地震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不顾,调转笔头一致对准利比亚局势,强行拉涨国际石油期货价格。加上美国为应对日本盟友的大地震“殚精竭虑”,无暇顾及卡扎菲同志,致使利比亚军大有重新掌控局面的趋势,为此利比亚战局又一次陷入了僵局之中。看起来欧盟又被美国摆了一道。作为欧盟两巨头之一,德国肯定是不会率先出兵干预(二战战败国),因此法国没办法了只能被逼出头和利比亚现撕破脸皮。
美国——“软实力”终极体现
美国之疾
日本9级大地震之后,最急的莫过于美国。为什么?当然他不是为日本着急,而已由于美元指数横盘过久,好不容易找到在76一线做底反弹的机会,一次超级大地震导致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从而又一巴掌把美元打了下去。急得美国昨天强组西方七国集团(G7)召开紧急磋商,联合干预日本汇市。有趣的是英国财政部和法国央行昨日先后承认干预了日元,德国也央行证实在干预市场,而欧洲央行却拒绝置评,这很值得玩味一下。
而在利比亚问题上,美国则含糊其辞。这和美国外交一向跑在最前面的强硬对外政策相左。为什么?很简单,利比亚无论是军胜,还是反对派赢了,对美国都无利可图。只有让利比亚局势、北非局势继续乱下去,才会对美国有利。别看美国军舰20日对利比亚发射了100多枚“战斧”,人家主要是先“清库存”,然后拉动一下国内制造业的内需而已,就业岗位就是这么被创造出来的。
他美国人就从未指望利比亚局势能立马搞定。因为美国的石油利益在中东、在沙特、巴林这些国家(沙特、巴林最近发生反示威活动,美国马上力挺沙特出兵镇压,沙特“剿匪”那是相当的给力),而不在北非。且利比亚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3%主要供应欧洲,且近几年产量都在回落。
因此,目前美国在利比亚没有明确的利益目标存在,相反利比亚不过是美国人的一步楔子,对付欧盟的楔子。所以,看似以欧美为主流的国际社会,都支持军事上打击利比亚的行动。而背后的实质和西方集团不同利益诉求,必将让后期利比亚局势更加复杂化。
为什么美国 法国 等打利比亚
利比亚局势,卡扎菲可能获胜
最近,利比亚局势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局势何去何从?众说纷纭。目前来看,大国都在跃跃欲试,利比亚正在上演四国演义。中俄欧美四大强,就利比亚内乱问题,在持续角力。美英开始想军事介入,高调排兵布阵,后又想设立所谓的“禁飞区”,为反对派提供空中保护;法国今天在新闻说,承认反对派,要求卡扎菲下台;德国、意大利等与利比亚亲密的国家,似乎还没有表态;中俄阿盟等,反对外国势力介入利比亚内乱,要求确保利比亚主权和领土完整。加上利比亚国内的信息比较混乱,所以局势的走向,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反正俺闲着也是闲着,俺就利比亚局势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还是那句话,俺说得对的,请大家给点支持,说错了,朋友们也别怪,拍砖轻点。哈哈。
俺就利比亚局势走向,分成三个问题来分析:一是利比亚的战略地位和价值。二是决定利比亚局势走向的主要因素。三是我的预测。
一、利比亚的战略地位和价值。
1.利比亚具有丰富的石油。
利比亚是20世纪60年代崛起的北非重要的油气生产国,其生产的油气主要出口欧洲,特别是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利比亚是北非重要石油生产国。石油及其产品出口占利比亚出口总值的95%以上。石油是利比亚的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而且,利比亚的石油公司是国家控制,这意味着石油收入的财富,掌握在卡扎菲手里。
2.利比亚是地中海、欧佩克、非洲重要国家。
利比亚在非洲、欧佩克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欧盟提出的所谓“地中海”,实质是将地中海国家纳入自己的经济势力范围,进行经济上的整合。从这次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亚的内乱来看,欧盟并没有这个能力去军事整合地中海,因为地中海的制海权,掌握在美国手中。
3.利比亚是伊斯兰国家。
利比亚人大多是阿拉伯人,是伊斯兰国家。利比亚大约有600万人口,是北非最富裕国家。从利比亚的国内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卡扎菲执政40年,总体上还是得人心的。
二、决定利比亚局势走向的主要因素
1.大国因素是关键。
利比亚是地中海国家,目前地中海制海权被美国所掌控,欧盟无能为力。利比亚是原意大利的殖民地,其石油出口也主要是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所以这次利比亚内乱中,这三个国家没有正式表态。
利比亚内乱,已经造成了两个层面的分裂:一是欧美分裂。欧美在如何对付利比亚局势问题上,已经有战略上的分裂。因为利比亚等北非国家,离欧盟最近,是欧盟传统的势力范围。美英想武力干涉利比亚,甚至想设立“禁飞区”,对利比亚的反对派进行支持。二是欧盟内部的分裂。与利比亚关系密切的国家,大多没有正式表态,说明对美英法目前的做法,持保留甚至反对意见。这势必造成欧盟内部的分裂,不利于所谓的地中海的发展。
利比亚内乱,油价高涨,俄罗斯是乐见其成的,但俄罗斯未必愿意看到美英控制利比亚。利比亚是一块肥肉,那是因为石油,俄罗斯是一个卖油国家,利比亚这块肥肉,是针对欧美中印日等需要买油的国家而言的。
作为美国来说,把利比亚内乱当成一次登陆非洲的机遇。利比亚一直是反美国家,而且反以色列。卡扎菲也一直被美国所打压和遏制,甚至美国1986年对利比亚进行了“黄金峡谷”行动。同时利比亚内乱,可以打击欧元,分化欧盟,为美国压服欧盟提供了可能。
大国在利比亚局势上的博弈,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联合国的政治层面上,获得主导权。目前联合国通过了对利比亚的制裁,但如何实施还是一回事。因为联合国不具有实质的约束力,大国是各行其是。关于授权 动用武力和设立禁飞区,在联合国获得通过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利比亚牵涉到各大国的战略利益。二是地中海制海权的争夺上。利比亚是靠石油收入,靠进口粮食的国家,该国人口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里。所以,地中海的制海权,关系到利比亚格局的走向。当然,如果利比亚能够获得非洲国家的支持,开辟陆地的补给线,那么稳定国内局势就有了更大的胜算。三是利比亚国内力量的支持上,进行博弈,需要真刀真枪干了。
2.地区国家的态度。
阿盟对利比亚的意义不大,因为阿盟难以做出实质性的行动,影响利比亚国内局势。但是非盟和利比亚的接壤国家,倒是可以对利比亚的国内局势有深刻影响。比如为利比亚国内力量提供武器、粮食支援,甚至兵力支援,都是可能发生的。在这方面,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乍得、苏丹、埃及,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为他们都很容易为利比亚国内力量提供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线。
3.利比亚国内力量对比。
其实,卡扎菲还真有点水平。在欧美的腹心地盘,敢于举起反美大旗,而没有被灭掉,就凭这一点,卡扎菲就不容易。从卡扎菲执政四十年来看,利比亚的经济发展不错,石油收入全部归国有,有点类似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利比亚人民生活水平不错,是非洲最发达国家,看来卡扎菲还是得利比亚人民民心的。目前所谓的反对派,并没有卡扎菲内部人物当头,而且是一盘散沙,这和埃及的态势类似。
利比亚共有600万人口,大多居住在城市。其中首都的黎波里就有200万人口,进出口占利比亚的60%;班加西有100万人口,进出口占利比亚经济的30%。目前的态势是,卡扎菲牢牢掌控了军队和首都的黎波里。反对派则占据班加西。的黎波里与班加西相距1000公里左右,班加西能够被夺取,在于利比亚鞭长莫及,而且有外国势力介入,支持反对派的结果。
随着乱局的持续,利比亚人民的生活水平会急剧下降,反对派能否掌控局面,获得占领地的民心,就是一个未知数了。美英等国想军事介入利比亚,是掠夺财富来的,是扛着枪炮来的,不是来救世的。这个在伊拉克就已经证明了这点,相信利比亚人民不会愿意过伊拉克人民的苦难日子吧。所以,时间越拖,对反对派只能是越不利。
三、我的预测
我的预测:卡扎菲能够平定乱局。
原因在于四点:一是卡扎菲执政四十年,把石油从殖民者手中收归国有,提高了利比亚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还是把利比亚治理得不错,在利比亚还是得人心的。随着内乱时间的持久,反对派的窘境就会越来越凸显,民心的作用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二是卡扎菲在位四十年,一直是在美国的打击和制裁中生存下来的,对军队、对国内政局的掌握力比较强,如果不强也早垮台了。在逆境中生存下来的,往往是枭雄。而且,卡扎菲执政四十年,一直掌控着利比亚的石油财富,这个是卡扎菲有控制局面的财富资本。三是美英把富裕的伊拉克折腾成那样,这必然让乱局中的利比亚人民反思,难道他们想过现在伊拉克人民的生活吗?如果想,那么就让美英军事入侵;如果不想,那么就该起来反对美英的外国势力干预内政。四是利比亚不缺大国支持,因为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大国利益的不一致性,决定了利比亚不缺大国支持,获得可靠支持的重要原因。
当然,大国因素还存在变量。一是美英会不会强行军事介入,如果强行军事介入,那么世界舆论将一片哗然。因为美英已经违法入侵伊拉克失败,难道再次绕过联合国违法入侵利比亚?二是美英会不会建立禁飞区?为反对派提供保护,并用科索沃模式打击卡扎菲?如果这样的话,北约如果不面临瓦解,那么欧元将失去发展根基,地中海将不得安宁,我们的海军看来不得不去地中海护航了。三是中俄欧会不会联合,在利比亚问题上形成合作?随着态势的改变,欧盟联合中俄抗美将成为必然。
局势在发展变化之中,我们边看边评论吧。
勇当缩头乌龟,这是我对中国的预言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