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剧情反转搞笑_油价涨了微电影
1.为什么原油价格上涨这么快?
2.尿素、汽油、猪肉、淡水鱼,持续降价,咋回事?
3.鸡价3天涨1元,猪价降至“新低”,羊价跌了不起,油价“又涨了”
为什么原油价格上涨这么快?
周四,欧佩克+(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宣布将石油减产协议延长至4月底。听到减产的消息,不仅国际油价先涨为敬,而且高盛甚至给出了三季度油价突破80美元/桶的预判。
还记得大约一年前,国际油价一夜暴“负”,闹出了中行原油宝的大乌龙。也就不到一年时间,国际油价的天怎么说变就变?
原油不仅是大宗商品之王,也是股市里的重要题材。本文将从聚焦3个维度,来探讨油价V型反转背后的机会:
前因后果对策
一. 前因
石油在需求端,与国际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因此,当一年前疫情席卷全球、股市暴跌之时,在悲观的经济预期下,石油的需求自然是萎靡不振。
而在供给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出口国不到20个。如果这些国家能够步调一致,从理论上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油价的。而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富得流油的沙特做起了带头大哥,带领各产油国成立了意在通过限产来涨价的欧佩克。(在经济学概念中,像欧佩克这样的组织被称为卡特尔)
数字人民币系列之三:王座下的阴谋(3/6)
菠菜的
· 1699 播放
尽管看起来能在原油市场呼风唤雨,但实际上欧佩克面前要面对3座大山:
1.欧佩克成员国内部的矛盾
只有当欧佩克所有成员国都认真履行减产协议,国际油价才能出在高位。但问题是,减产也意味着有价无市,所谓的高油价只不过是直面富贵罢了。所以,站在博弈的角度,每个成员国都有动机在他国减产之时,自己偷偷增产,赶紧把直面富贵落袋为安——可是如果所有成员都这么想,所谓的减产协议就只不过是一纸空文。
另外,作为产油主力的中东国家虽然都有着相同的信仰,讲着同样的语言,但是彼此之间却是谁也不服谁。且不说沙特、伊朗分别拉起了逊尼、什叶两大山头,甚至沙特都无法摆平自己阵营里的小弟。比如卡塔尔早就看不惯沙特,于是在2019年初退出了欧佩克。
2.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矛盾
非欧佩克产油国,以前主要是俄罗斯。
尽管俄罗斯已从世界霸主堕落成一个靠出卖过活的二流国家,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地大物博,且还武力值爆表,俄罗斯仍然是欧美重点提防的对象。
所俄罗斯并不怕沙特来硬的,毕竟后者只不过是一个表面镀金的封建国家。俄罗斯不是欧佩克成员国,也就没有义务遵守减产协定,所以,欧佩克减产让油价上涨,俄罗斯反而占了便宜。
更要命的是,现在不仅是沙特和俄罗斯划江而治的问题了,而是沙特、俄罗斯、美国三足鼎立的局面。
3.页岩油的冲击
页岩油可以简单理解为品位不高的原油(此处不是学术很严谨,需要有油页岩)。然而,技术进步和油价上涨,会让曾经没有开价值的,变得有利可图。
实际上,美国自身的石油并不少,近在咫尺的墨西哥湾里,就有不少大油田。后来,页岩油又极大的增加了石油的供给,再加上美国制造业外流,导致石油需求的下降——美国从石油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
页岩油动了传统产油国的奶酪,沙特和俄罗斯早就对页岩油不爽了。不过,页岩油在成本上是处于劣势的。页岩油根据开条件不同,其成本大致在每桶30美元至50美元,要比沙特、俄罗斯的油成本高出不少。
于是,大约在去年这个时候,沙特拿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觉悟,大量增产,并以跳楼价甩卖原油,意在挤垮美国的页岩油。结果这招真的奏效了,去年二季度,美国页岩油钻探的先锋,切萨皮克能源公司市值暴跌超90%,申请破产保护,成了行业近5年来最大的破产。
二. 后果
沙特的目标初步达成,萨勒曼亲王高调表示:“(美国页岩油)钻井的时代,已经永远结束了。”
终于可以限产涨价了——信心爆棚的沙特,甚至同意俄罗斯小幅增产。但沙特可能高兴得有点早,有两个逻辑会在暗中侵蚀其自信的根基:
1. 随着油价的进一步攀升,页岩油可能卷土重来。毕竟只是山姆大叔那边只是公司在财务上破产,但是技术还在,就算是破产后无法东山再起,接盘的公司仍然可以用页岩油钻井技术赚钱。尽管美国页岩油井数量还没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已经从2020年的低点开始回升;
2. 油价上涨无疑是在给光伏、风能等替代能源,以及新能源车送助攻。按照经济学的规律,一种商品涨价,会刺激其替代品的需求上升。如果重回高油价时代,充满电没公里只要5分钱的“人民神车”五菱宏光mini EV不是更香吗?
三. 对策
尽管欧佩克很努力地想控盘,但国际油价仍然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
国际油价大涨,无疑直接利好“三桶油”——中国石油(601857)中国石化(600028)中海油(美股代码CEO)。但是从股价长期走势来看,尤其是中石油、中石化,没有成长性也就算了,但是连周期股波段机会都不给这就过分了,直接走走成一路阴跌的大熊股,说多了都是泪。
其实精于消费股的巴菲特,也买周期股。股神就曾在十几年前在港股抄底中石油,爆赚了一笔。只不过,巴菲特持有了3年就开始清仓了,也就是说股神只是因为中石油超跌才参与,并不是看好长期前景。
但如果把眼光拓展到整个油气板块,甚至是传统工业领域,实际上还是有一些机会可以关注的。
例如2020年7月,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收购了一批天然气管道公司,交易总额约100亿美元。
来源:澎湃新闻
在股神的启发下,我们对于油价上涨的对策,可以关注以下2个投资逻辑:
1. 在碳中和的大题材下,化石能源中,碳排放量更低的天然气,将因为需求激增而扩张产能。BP(英国石油公司)就曾在报告中预测,到2035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能从自然界中直接利用)中的消费占比将接近25%,仅次于石油。由于油气的价格是正相关的,油价上涨也会带动天然气涨价;
2. 管道是天然气运输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加强天然气管网建设,三桶油已经将管道资产剥离并转移至管网公司。而且我国管网建设现在仍处于建设期,因此管道材料的供应商将迎来需求的改善。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星空财富”(ID:xingkongcaifu1)
尿素、汽油、猪肉、淡水鱼,持续降价,咋回事?
最近几天,包括尿素、汽油、猪肉还有淡水鱼的价格都在下滑,其中尿素已经连续降价几天时间。
汽油继上一次降价后,12月5日调价时有望迎来最近半年以来最大的降幅。
猪肉价格已经连续下降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各地降幅都在2成左右。
淡水鱼的价格相比上周每斤下降了0.5-1元。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东西都在降价呢?
尿素价格持续回落
尿素价格在经历了一个多星期的持续上涨后,最近几天持续回调,每天回调幅度基本都在20-40元/吨。
当前,山东地区的中小颗粒主流出厂成交参考2750-2800元/吨,安徽地区的小颗粒主流出厂报价参考2780-2850元/吨左右,广东地区中小颗粒主流市场价格2850-2880元/吨左右。
此前尿素价格在复合肥工厂备货,终端冬储开启,贸易商入市购,以及出口数量增多等几个方面因素的刺激下迎来上涨行情。
近期价格走低的逻辑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山西晋城部分尿素装置复产在即,尿素日常将会明显回升。
2、物流不畅,尿素错配,短期供需存在差异。
3、尿素涨价后,贸易商谨慎看待,以观望为主。
4、下游对高价抵触心理较强,冬储放缓,农业购趋向谨慎。
随着尿素市场供需关系的发展,短期将会处于供强需弱的状态,预计尿素价格将会持续呈现阶段性回调行情。
汽油降价,12月5日有望迎来半年最大降幅
对于汽油价格,国内车友们可谓意见颇多,大家都在收藏一个点,为什么几年前国际原油价格80美元一桶时,我国油价5、6元,现在还是80美元一桶,价格却涨到了7、8元。
这是因为国内油价的定价策略并不是根据当天的国际油价定的,而是根据10个工作日国际油价的综合变化来定的。
就拿最近几天的油价来说,虽然11月30日和12月1日国际油价都是上涨的,但受此前几个工作日国际油价下降的影响,国际油价综合变化率呈负数,所以预计国内油价下调,而且还有希望迎来最近半年以来最大降幅,预计12月5日,国内汽柴油的价格会下调430元/吨,折合升价下调0.33-0.39元。
此前三周,受世界主要经济体衰退风险升级,市场担忧原油需求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持续回落,但随着美国原油库存大幅减少,以及美元显著走弱等因素的影响加深,国际油价连续上调上涨,好在之前几个工作日降幅够大,最近两个工作日的上涨还改变不了油价下降的趋势,就让我们静静得等待12月5日油价下调的到来吧。
猪肉降价两成
最近有买过猪肉的朋友应该知道,对比10月猪肉最高价,当前的猪肉降价幅度已经达到两成了,各种猪肉价格降幅普遍都在5-7元/斤。
进入6月份之后,市场猪肉价格随着猪价的上涨而不断上调,在10月下旬时达到了最高水平,猪价的上涨主要还是因为养殖端过度看好后市价格,集团化猪场缩减出栏量,散养户非理性压栏,叠加部分二次育肥养殖户入市,使得市场生猪供应下降,猪价和肉价上行。
进入11月,随着此前压栏大肥到了出栏时间,而养殖户期盼的腌腊利好又因为温度偏高迟迟未能开启,疫情反复又影响了餐饮消费,叠加储备肉投放调控猪价,生猪供需关系发生反转,猪价下跌的同时带动猪肉降价。
业内预测,随着大肥存栏量的减少,以及养殖户恢复理性出栏,再加上疫情好转后猪肉消费的恢复,猪价很可能会在12月15日前后止跌反弹。
对于消费者而言,当下正是准备腊肉、腊肠最好的时间段。
对于养殖户而言,可以根据猪群情况,合理安排出栏,也可以稍微等等,但要时刻收藏市场猪肉消费情况,倘若猪肉消费持续低迷,那么早日卖猪方是上策。
淡水鱼价格有望继续走低
据媒体报道,国内淡水鱼的价格已经连续两个月呈下跌之势了,调整后,武汉地区的鳊鱼8元,鲫鱼8.5元,草鱼6.5元,相比一周前各种鱼的价格下降了0.5-1元。
当前正处于南方腌鱼腌肉需求高峰,淡水鱼的需求量增加,但淡水鱼价格却回落,主要还是淡水鱼供应量增加。
据专家介绍,今年秋季白天的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气压不大,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淡水鱼的生长。
而今年夏季因为高位,淡水鱼生长缓慢,使得部分鱼类集中在最近几个月上市,虽说需求量增加,但供应端增幅更大,这波降价还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不过春节前淡水鱼的价格依然有一定的支撑:
1、第一波集中上市之后,养殖户的起水量会根据行情进行调节,供应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2、天气转冷,烤鱼、鱼汤等需求量将会增加。
3、居民和食品加工企业腌鱼、制作鱼丸等会带动淡水鱼消费需求。
4、酒楼饭店等会为了年夜饭、跨年饭等集中大量购。
鸡价3天涨1元,猪价降至“新低”,羊价跌了不起,油价“又涨了”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各地“阳康”人数的增多,消费市场有所恢复,鸡价、猪价、羊价等都有不同的变化。
其中鸡价3天涨了1元,快大类、中速类和慢速类国鸡全线上涨,生猪价格降至“新低”,羊价依旧低迷不前,养殖户亏损加剧。
汽油价格也进入上行“新通道”。
一、鸡价三天涨一元
据报道,快大类国鸡在12月底触底之后近日整体快速拉升,3天涨幅超过1元,全国均价涨至5.77元。
中速类国鸡涨至6.09元,重回盈亏平衡点。
慢速类国鸡平均价格涨至7.28元。
国鸡价格的触底回弹,一是因为随着各地感染高峰的结束,“阳康”人员逐渐增多,各地消费整体向好,拉动价格的回升。
而是中速类、快大类国鸡跌至成本线以下,养殖端亏损加剧,头部企业为了扭亏为盈,把握住消费好转的机会拉涨鸡价。
三是因为阳康人员返岗之后,屠宰企业的生产陆续恢复,带动养殖端的销售和鸡价的提升。
四是元旦到来和春节临近,市场家禽交易量环比上涨。
不过,对于后续鸡价,业内普遍并不看好。
有机构表示,目前市场上鸡源供应依旧偏多,虽然部分地区感染高峰已经过去,但是更多的地区还未进入高峰,预想中的报复性消费难以出现,刚刚拉升的鸡价仍有回调的风险。
活禽批发市场负责人表示,预计肉鸡消费市场需要等到感染高峰期结束之后,企业复工,学生开学才会恢复,鸡价的彻底反转需要等到2023年的3月,甚至清明节。
广东鸡苗销售企业负责人同样表示,考虑到疫情余波的影响,市场还要将之前积压的产能消耗掉,鸡价的好转需要等到2023年3月。
二、猪价降至“新低”
猪价在经历了最近几天的回调之后,之前的涨幅不仅已经完全“回吐”,甚至降到了新低。
全国生猪均价降至8.225元,具体到各个地区,其中华东区猪价降至7.9-8.7元,华中区猪价降至7.7-8.4元,华南区猪价降至8.1-9.7元,华北区猪价降至7.7-8.3元,东北区猪价降至7.408元,西南区猪价降至7.3-8.4元。
猪价的持续回落,离不开这么几个逻辑:
1、各地疫情放开之后,感染人数不断增多,市场生猪消费需求不增反减。
2、养殖端大肥仍有存栏,随着春节的临近,养殖端出猪意愿增强,猪价承压。
3、腌腊需求结束,消费支撑力减弱。
4、居家人员增多,居民收入受影响,消费者囊中羞涩,猪肉消费不及预期。
据猪贩子介绍,当前屠宰企业大肥较少,市场标猪也不缺,目前标猪的价格在8-8.2元,大肥价格在7.2-7.3元,大肥和标猪的价格差在1元钱左右,说明市场并不缺大肥,预计短期猪价还将会继续回落。
对于2023年猪价,有机构分析认为,当前猪价的持续低迷,有助于刺激养殖端加速出猪,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产能的进一步恢复,春节之后的第二季度,各地阳康人员增多,市场有望出现疫情稳定之后的报复性消费,叠加学生开学,企业复工,猪价有希望一改往年的低迷状态而迎来上涨行情。
到了三季度,猪肉消费继续向好,叠加三季度对应的母猪产能是当前的低迷状态,猪价有希望进一步上涨。
综合分析,预计2023年猪价有希望好于2022年猪价。
三、羊价跌了不起
据统计,当前河北唐县小尾寒羊串12/斤,细毛羊串12.3元/斤,新民羊12.6/斤,河南安阳绵羊淘汰母羊11元/斤,山东盐窝小尾寒羊串12.1元/斤,细毛羊串12元/斤,新民羊13.3/斤。
安徽涡阳育肥湖羊16元/斤。
今年的活羊价格相比去年同期,整体要低8-10元/斤,羊价低迷,一跌不起,一是因为之前养羊利润相对较高,市场上羊的产能大幅提升,羊肉供应处于高位。
二是因为当前的羊肉价格依旧在四五十一斤,而猪肉价格仅十六七元一斤,猪肉价格优势明显,羊肉消费受到冲击。
三是因为受到疫情影响,终端餐饮消费需求持续低迷,羊价支撑力有限。
从目前的供需情况来看,春节之前羊价供需关系难变,羊价上涨难度较大。
不过春节之后,羊肉消费有希望随着企业复工,以及各地疫情感染高峰结束后出现的报复性消费的刺激下,明显上涨,原本业内预计的5、6月份羊价回暖有希望提前到2023年的3、4月份。
四、油价“又涨了”
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油价要上涨的新闻报道,根据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1月3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将开启2023年的首次调整,而且是“出师不利”,第一次调整就将会迎来上涨。
据机构测算,截至12月30日第九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均价为79.46美元/桶,综合变化率为3.51%,对应的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将会上调240元/吨。
油价的上涨主要有这么几个逻辑:
1、临近年末,各地感染高峰陆续结束,返乡人员增多,汽油需求向好。
2、美国宣布回购战略石油储备。
3、极端天气影响美国石油产量。
4、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下降。
虽然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行,但多个市场机构认为,2023年初可能出现的疫情反弹和经济衰退,将会给2023年初的油价带来较大的压力。
不过大家也不要对2023年油价抱有太大的希望,从目前的市场来看,2023年油价大概率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