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沙特最新油价-沙特美国石油战
1.美俄关系的200字论文
2.俄罗斯,为什么不敢卖先进武器给伊朗?
3.为什么会出现负油价
美俄关系的200字论文
浅析美俄紧张关系
摘要俄罗斯毫无疑问是一个世界大国,美国是不愿意看到这样一个有着前苏联继承者身份的国家发展并崛起的。普京的上台、石油价格的反常跳水都似无声的硝烟在说明对抗的程度。究其根源,这仍是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所奉行地缘政治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当下,全世界都在热切关注乌克兰问题,能否能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一致,或对美俄关系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
关键词地缘政治;北约;乌克兰
一、俄美的紧张关系
俄罗斯具有超常的世界大国因素。其标志是拥有与美国相当的核武库,拥有世界上22%左右的丰富(仅贝加尔湖淡水就占世界四分之一),拥有世界第一的版图。这样一个大国,尤其是被视为是苏联解体后的继承国家,其对有着充当“世界警察”角色和霸主情结的美国是有着显而易见的威胁的。
普京的言行常常令美国震惊和反感。如上台之初《世纪之交的俄罗斯》一文,明确提出不走欧美道路;接着高呼“给我二十年,还给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随后指出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悲剧。美国和西方一些大国必欲置普京于倒地而后快。
2014年12月11日,国际市场石油单价跌破60美元,卢布兑换美元比价自年初以来下跌40%。俄罗斯在确定2014年预算时估计的基准油价是93美元。俄罗斯怀疑,这是美国和某些中东国家的阴谋——增产压价,升值美元,打击俄罗斯经济,就像当初里根为搞垮苏联而与沙特合谋压低油价那样。
二、紧张的根源
要论美俄关系,离不开一个关键词——北约。众所周知,虽然现在的北约或许不再是美国的一家之言,然其在该组织里的地位仍然是举足轻重的。美俄关系紧张,追溯历史可以发现,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在冷战后欧洲的战略利益与考虑同床异梦。
美欧与俄罗斯对冷战结束意义和战后格局的设想十分不同。冷战的结束并无国际法意义上的“战败国”,但美欧都将冷战终结视为“以和平方式战胜专制”的胜利,抱有将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视为“失败者”的心态。俄罗斯国内外政策与影响力虽与苏联大不相同,但北约以“共同价值观”作为立盟根本和判断与他国关系亲疏的准绳,对俄罗斯并不完全认同,最多视其为或可改造的对象。索拉纳谈及冷战后处理与俄关系原则时,表示“协助俄罗斯在欧洲新框架内找到合适位置”,似乎释放对俄的善意,但就双方间“我主你从”的意识和监管、规范俄罗斯的意图却显露无疑。
进而言之,俄罗斯的领土与实力虽大为缩减,但其固有的独立发展意志在后冷战时期有增无减,并未失去大国地位追求。俄罗斯组建独联体后,致力于发展欧亚合作机制以维系传统影响,在中东地区等国际热点事务中有着特殊的发言权,一心发展可与美国一争高下的核武库威慑力,并不听命于西方对其政治取向的指点和安排。这大大违背了西方对冷战后俄罗斯地位的设想,双方关系中竞争因素高于合作可能。北约与俄罗斯之间难有切实的、延续的互信与尊重,分歧演化成矛盾争执的概率甚高。
三、地缘政治
冷战结束后,中东欧国家大都意图“回归欧洲”,要求靠近、参加北约和欧盟,开辟不同于冷战时期的发展道路。北约据此声称“东扩是回应申请入约国的要求”,但压制俄罗斯战略势力也是北约东扩的一项根本目的。实际上,北约对于东扩给俄罗斯造成的影响和俄罗斯的抗争心知肚明。
同时,北约扩员只为满足申请国愿望而无其他目的的辩解更是难以自圆其说。近期,美欧围绕乌克兰危机联手对俄罗斯实施的强硬对策,就没有被北约一些新成员国完全认同,表明这些国家虽愿参加北约,但并无与北约共同遏制俄罗斯的用意冷战后,北约首批发展的波兰、捷克、匈牙利三国曾被视为阵营转换的典范,而当前捷克、匈牙利就与北约在对俄罗斯强硬立场上保持了距离。捷克总统泽曼坚持赴俄罗斯参加纪念二战生理活动,打破了西方一致行动孤立、打击俄罗斯的意图。美国驻捷克大使无理、无礼地予以指责,泽曼反唇相讥,两国关系一度掀起风波。由此看出,北约对新入盟成员国的愿望并不完全尊重,除非它们无条件地同意一致抗俄。
四、争夺乌克兰
乌克兰、格鲁吉亚被俄罗斯视为抵御北约的最后一道防护墙,因而拼尽全力护卫。北约则不破墙而决不罢休,双方争斗短兵相接。北约把乌克兰、格鲁吉亚两国列为重点发展对象,竭尽拉拢之能事。以与乌克兰关系为例,早在19年7月北约冷战后首次扩员时,就盯上了对俄战略意义更重的乌克兰。北约与乌克兰建立关系之出就高调签署《特别伙伴宪章》,赋予该项合作与众不同的意义。1999年4月,北约与乌克兰举行首次首脑会晤,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双方全面合作及乌克兰“加入欧洲——大西洋结构”的决心,并成立了北约——乌克兰委员会等常设合作机制。北约以帮助乌克兰改革为名,为拉拢乌克兰花了大力气。
2013年11月2日,时任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决定暂缓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虽然这一举措有考虑俄罗斯要求的因素,但远未跳出其一直以来在接近欧盟与维系对俄合作中保持平衡的政策。早已渗入乌克兰的外国势力操纵国内亲西方力量以此为借口发动激烈抗议,亚努科维奇很快被广场暴力推翻。美国高官无所顾忌的直接插手乌克兰新的组成,大力促推乌克兰敌俄、向西政治的发展。俄罗斯不会听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乌克兰旁落西方,也相继取支持乌克兰东部对当局的反抗行动、收回克里米亚等大手笔对策。冷战后美欧与俄之间的首场政治、军事、经济全面对抗爆发。
俄罗斯,为什么不敢卖先进武器给伊朗?
俄罗斯和伊朗之间的恩恩怨怨难以讲清,第一个就是在近代时期,在俄罗斯的扩张过程中,为了争夺更多的,俄罗斯和伊朗在高加索地区产生了大量的冲突。
之后就是二战时期,苏联入侵伊朗,在其北部建立了傀儡妄图肢解伊朗。但是在这中间被西方干涉导致并没有真正的肢解成功,但是依旧让伊朗丧失了许多石油利益。
伊朗目前奉行的政策仍然是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的政策。但是关于伊朗核问题,美国和伊朗已经形成了针锋相对的态势。上一个与美国针锋相对的就是隔壁的伊拉克,伊拉克的下场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到。
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伊朗只能选择敌人的敌人俄罗斯作为盟友。但是实际上这个组合也是积怨颇深。而且俄罗斯也反对伊朗的核问题相关提案。
虽然美国反对的俄罗斯就要支持,但是俄罗斯也明白伊朗并不是一个真的值得自己付出并支持的国家。当伊朗和美国的关系缓和之后,伊朗站在谁的立场上真的就是一个两说的事情了。
万一俄罗斯将自身先进装备给伊朗之后,伊朗又和美国站在同一阵线上了,俄罗斯先进装备的各项参数和秘密都将被泄露在美国面前。
综上所述,对俄罗斯来说,伊朗顶多算是战略伙伴,根本称不上盟友,这样的关系下,怎么可能将自身的先进武器卖给伊朗呢?
为什么会出现负油价
4月20日这个日子,不少人应该都会记住这一天,因为在这一天,原油期货价格居然出现了负数。简单理解就是当你去买原油的时候,原油商还会倒贴你钱,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现象呢?为什么会出现负油价?负油价的出现有三点原因:第一是世界上原油的仓储量已经近乎储备满的状态,所以一边生产不停,一边无人消费,负油价就出现了。第二是美国石油期货5月合约是4月21日到期交割,所以这对于多头来说是最后的卖出机会,因而恐慌性抛售导致负油价。第三是美国操纵的结果,在此之前美国芝商所清算所在4月15日已经修改了软件系统,即出现零或者负价格,交易也可进行。在全世界原油体系中,沙特的原油成本近乎5美元一桶,而俄罗斯则是10多美元一桶,只有美国是达到了40美元一桶,因此在本轮石油战开始后,原油长期保持20美元一桶的情况下,只有美国是亏损的。对此,美国石油商数千亿的石油企业债就存在着集体爆仓的风险,所以负油价本质上是一种测试俄罗斯和沙特的操作行为。当然,我们能发现4月20日除了5月的原油期货达到了负值,其余的布伦特原油等合约都是保持20美元一桶附近。这种不正常的表现恰恰也是说明了一些问题。因此,本次负油价一方面是疫情影响下,世界需求急剧减少导致的,另一方面是美俄沙特三方石油大战引发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