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价格飞涨_食用油价格跌了吗现在
1.4月和5月,我们生活中必需的6种东西恐怕会“,4涨2跌”,早准备
2.豆油为何这几天日日跌2022年3月17日期货
3.又变了!全球最大植物油出口国政策再次生变,明松暗紧?市场懵了
4.食用油涨价?
4月和5月,我们生活中必需的6种东西恐怕会“,4涨2跌”,早准备
相信最近几年大家都有个共同的感受就是钱真的“不值钱”了,以前去一趟超市100块钱能买一车东西,现在两三百都感觉买不到什么东西,这种感觉在今年尤为强烈。
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同国际混乱的形势有关,另一方面就是同疫情有关,交通运输受阻,企业开工率下降,很多东西供不应求价格迎来上涨,而大家的收入却没有明显得提高,就会感觉钱不够花了。
有个不太好的消息是,在接下来的4月和5月,我们生活中必需的6种东西恐怕会有“4涨2跌”,而这关乎到每个人的钱袋子,希望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一、肉类价格将上涨
由于生猪产能过剩,猪肉消费又处于低谷,生猪价格一直低位运行,白条肉的批发价格也在10元左右,分割肉价格基本咋13-15元/斤。
后面,可能大家就吃不到这么便宜的猪肉了。
1、由于养殖成本太高,生猪出栏体重下降,市场会出现不缺猪但缺肉的情况;
2、养猪户看好后市,补栏后备母猪,减少了生猪出栏量;
3、从去年9、10月份开始母猪存栏开始下降,反馈到肥猪上就是4、5月份;
4、猪肉消费将会逐渐好转,尤其是各地封控解除之后,还可能会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
5、物流运输成本增加导致的生猪屠宰成本增加,最终也会传导到消费者身上。
不仅仅是猪肉价格将会迎来上涨,牛、羊肉的价格恐怕也会随之上涨,现在的羊肉35元一斤,牛肉39元一斤,后面将会更高。
一方面是因为猪价上涨后,部分消费会转为牛羊肉,另一方面疫情稳定后,各地消费得以恢复有助于提升整体需求量,再加上本身我国的牛羊肉供应就偏紧张,预计后续两个月牛羊肉的价格上涨。
二、食用油的价格上涨
据报道,欧洲部分国家已经出现了食用油抢购热潮,即使价格明显上涨,依然是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
而国内食用油主要是以菜籽油和花生油为主,据媒体统计,从2月下旬以来国内食用油的价格一路上涨,葵花籽油和豆油的涨幅都在50%以上。
如果国际食用油供不应求的状态无法改变,那国内的食用油价格也势必会持续保持高位,甚至进一步上涨。
三、成品油的价格上涨
不仅是“吃”的油会涨价,“行”的油也会涨价,4、5两个月的时间内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可能会迎来进一步的上涨。
我国成品油的价格是以近10个工作日的成品油的价格为依据进行定价的,所以很多时候市场会出现原油降价,但是成品油涨价的现象。
据媒体统计,截至到4月5号,国际油价在短时间下降后再次迎来上涨,这将会带动国内油价的继续上涨,目前一些地区的95号汽油已经涨破10元,98号高达11元,最便宜的92号也在9.5元以上,随着这波国际油价的上涨,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势必会继续上涨。
所以,有车一族要密切收藏成品油的价格变化幅度和时间,根据自己的情况订好将油箱加满的,将油价上涨带来的行车成本上涨控制在最低。
四、卫生纸的价格上涨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因为人口众多,依然有很多东西需要进口,除了进口大豆、玉米等谷物,猪肉、牛肉等肉类之外,每年我国还要进口大量的纸浆,目前我国纸浆进口依赖度在60%以上,所以国内生活用纸(包括卫生纸)的价格同国际纸浆价格的涨跌关系密切,受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和经济波动的影响,进口纸浆的价格已经大幅上涨,这就意味着4、5两个月的生活用纸价格将会迎来上涨。
据了解,最近一个月,太阳纸业已经将生活用纸的原料纸价格上调了500元/吨了。
五、水果、蔬菜的价格将下跌
在3月份的时候,受运输成本的增加,以及物流运输受阻,产销两地脱节等原因的影响,我国的蔬菜和水果的价格都迎来了大幅上涨,不少蔬菜水果的价格甚至可以媲美春节期间的价格,纷纷吐槽“菜比肉贵”。
好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蔬菜和水果的价格将会持续下降:1、温度升高后,蔬菜和水果的产量将会增加,上市的种类也会不断增加;2、各地封控解除后,交通运输会变得顺畅,产销通道将会被打通。
不过,考虑到成品油价格较高,水果和蔬菜又对运输时间有严格的要求,预计运输成本还将会维持在较高水平,虽然水果蔬菜有降价的动力,但下降幅度可能有限。
六、米面的价格将下降
先说“面”,近日小麦价格已经明显下跌,部分面粉企业小麦收购价已经跌破1.5元,而且后续随着我国新麦的上市,俄乌关系的缓和,临储、国储小麦的不断投放,以及面粉需求进入淡季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加,小麦价格有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届时面的价格也会随之下降。
再说“米”,要说粮食价格中最稳的就是稻谷了,靠着我国稻谷的充足储备,国际粮价对稻谷的影响微乎其微,这才能让大家在国际粮价大涨的情况下依旧吃到便宜的大米,接下来的两个月会陆续有新稻谷上市,届时国内大米的价格也会进入震荡偏弱的走势。
豆油为何这几天日日跌2022年3月17日期货
3月17日,大连豆油期货高开,随后震荡趋弱,盘终收跌。
食用油的频繁降价,缘于中国食用油与国际的接轨。“自从中秋节过后,食用油的原材料价格就一路走低。”国际原油、大豆及塑胶价格下跌是导致食用油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据了解今年三四月份的时候,豆油期货曾涨至每吨11000元以上,豆油批发价也跟着一自路大涨,最高曾达8.2元每斤。然而此后便一路回调,7月以来更是出现大跌。
根据粮油饲料行情方面,这个没有固定的,随时改变的。你想对天下粮仓豆油价格方面影响主要几点以下会影响豆油价格,第一:美豆的变化也会影响豆油,第二:美股、第三:原油、第四:美元的变化也会影响豆油期货,甚至一些国家临时政策面的因素,也会影响豆油。
又变了!全球最大植物油出口国政策再次生变,明松暗紧?市场懵了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除了粮食、能源市场以外,我们收藏到植物油市场的变化也一直起伏不断。
我们之前说过,今年以来,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在一季度时一直呈上涨之势,从分类来看,植物油指数的上涨幅度均较大,从而也助推了整体食品价格指数的上涨。
而在4月份时,食品价格指数出现了环比下滑(但相比去年同期仍然高出了29.8%),而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植物油价格指数出现了较大回落,4月的指数下跌了5.7%,较3月的涨幅回撤了近1/3,原因正是因为全球最大的植物油出口国印尼对于棕榈油的出口政策的改变。
4月底时,印尼突然宣布自4月28日起,停止该国“所有食用油和食用油原材料”出口,当即引发全球植物油市场巨震,国际油脂品种价格大幅上涨,国际棕榈油最高涨幅达到了15%,豆油最高涨幅达到了10%,菜籽油最高则涨了6%。
但到5月19日时,印尼再次表示,将从5月23日起解除对棕榈油的出口禁令。
也就是说,从4月28日开始至5月23日,印尼的棕榈油出口禁令仅维持了25天就结束了。
不过,这还并没有结束,紧接着印尼又表示,将对食用油实施国内市场义务(DMO)政策,以确保国内存有1000万吨食用油。
这是什么意思呢?
即强制要求该国的棕榈油出口贸易商必须完成在国内销售1000万吨棕榈油的任务,其余的部分才可以出口。
而从去年数据来看,印尼国内的食用油消费总量约为900万吨,其中棕榈油的消费在780万吨左右,显然达不到1000万吨这么多。
所以,有人认为,与其说是取消出口禁令,不如说是变相削减了出口数量,明松暗紧。
所以,在此影响下,市场认为棕榈油出口并非全部恢复,而是减少了出口量,因此全球油脂价格继续上扬。
但是短时间内政策如此多变,也使市场有些发懵。
1、为何一变再变?
其中最令人匪夷所思就是印尼的棕榈油政策为何一变再变呢?
其实早在禁令宣布之初,市场有部分观点已经认为禁令恐难长久。
事实上,该禁令也仅维持了25天,并且此前禁令的目标是将国内食用油价格从1.98万印尼盾(折合人民币约9.9元)降至1.4万(折合人民币约7元)左右,但实际情况则是自禁令实施以后,国内食用油价格降至了1.72-1.76万印尼盾(折合人民币约8.6-8.6元)。
显然,未达到预期便解除了禁令。
原因一方面是印尼是棕榈油生产及出口大国,其产量的60%都用于出口,如果全面禁止出口,也就意味着生产的这些棕榈油将全部进入国内库存。
据该国棕榈油协会此前表示,如果全面禁止出口的话,仅一个月的时间所有食用油储藏设施都将存满。
而一旦库容告急,则会导致加工厂无法再加工,大量的棕榈果将腐烂坏掉。
如果按上述这个时间来算的话,25天也正好将近一个月,因此解除禁令似乎也是必然之举。
另一方面,出口禁令实施后,精炼减少,使得国内棕榈果供给过剩,价格开始大跌,这使得许多工人和农民的生计均受到了影响。
于是在5月中下旬,印尼多地出现了农民抗议。
第三,就在印尼对棕榈油出口实施禁令的时候,全球第二大棕榈油生产国马来西亚却正在大力鼓励出口,并拟把出口税从8%调减到4%-6%,预计最快在6月份就能实施。
因此,为防止市场被侵占,印尼也不得不匆忙解除禁令。
2、全球油脂市场变化
当前全球油脂市场波动剧烈,而这种波动来自于多方面原因。
既有全球疫情导致的供需错配,也有货币超发带来的通胀高企,还有俄乌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的供需格局的改变这其中也包括政策端的影响。
从市场反映来看,油脂市场对于政策端的反映较明显,但是这种明显主要表现在短期的波动上,或是供需波动,或是价格波动,抑或是市场节奏变化等,但是长期来看,对于油脂市场的大趋势却并没有太大改变。
而从总体来看,全球油脂市场供应仍然趋紧,美国新作大豆及加拿大油菜籽正在播种中,而受俄乌冲突影响,乌克兰葵花籽油出口大幅下降,旧作库存紧张,而新作又受天气影响进展缓慢,因此油脂市场仍然表现十分坚挺。
3、对中国有啥影响?
相较于我国粮食产量连年丰产,但在油脂油料方面相对薄弱。
虽然棕榈油不是我国主要的消费品种,但是其引发的对其他油类产品的影响并不容忽视。
而且从影响上来看,印尼政策的变化对我国市场的短期影响相对明显,例如在禁令刚实施后,国内部分船期延后,使得5月到港量不及预期,价格出现明显上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明松暗紧”的政策恐怕也并非一成不变,后续如果政策再度改变,可能仍将影响后续到到货船只,进而再度引发市场波动。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食用油涨价?
食用油开始新一轮调价潮 部分品牌涨10%-15%
福临门最低涨10%;本月中下旬卖场将调价完毕
记者昨日从国内两大食用油生产商福临门、金龙鱼获悉,12月伊始,食用油开始了新一轮的涨价。其中福临门大豆油、调和油、菜子油等油品涨价幅度在10%-15%;金龙鱼旗下大豆油、菜籽油的提价幅度在6%-6.5%。
涨价涉及全系油品
福临门所属的中粮集团相关负责人昨日透露,从12月1日起,开始陆续向全国终端零售商发布福临门的提价通知,“此次提价涉及的油品范围比较广,大豆油、调和油、菜子油等几乎全系列的油品品种都在提价范围之内。”该负责人说,这次提价的幅度在10%-15%。
金龙鱼方面昨日则表示,提价是从这两天开始的,旗下每个油品的提价幅度都不太一样,两大主力油品大豆油和菜子油,提价幅度在6%-6.5%。如金龙鱼5L一级大豆油每桶从45.9元涨至48.9元,5L一级菜籽油每桶从48.9元涨至50.9元。
此外,昨日有消息称,金龙鱼调和油上涨10%-12%。
本月中下旬落实到位
关于终端卖场方面何时提价,中粮集团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预计本月中旬或下旬终端商超方面会把价格调整完毕。”
金龙鱼方面昨日表示,“预计从这两日开始陆续向卖场发布涨价信息到最终的落实到位,需要两周的时间。但是有些卖场的库存量会比较大,面临着消化库存的问题,因此可能没有这么快就涨价。”
11月底,在北京批发市场,大豆油的批发价已经开始上涨,金龙鱼、福临门大豆油每桶批发价较11月初涨了2.5元左右。当时市场上就有人预测称,食用油批发价的上调必然会殃及到终端零售市场。
上述中粮集团负责人表示,食用油这一轮提价,主要是受到国际行情的影响,目前原料的涨幅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了企业设定的食用油价格涨幅。金龙鱼也称,“面临的原料成本压力很大”。
物美集团公关总监富宇昨日接受记者访时表示,还没有接到厂家的涨价通知。另一家北京超市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几天前收到了厂家的口头提价通知,但是具体的涨价通知单还没有收到。本报记者 李静
- 专家分析
“食用油涨价不会引发通胀”
食用油价格的新一轮上涨是否成为引发通胀的诱因?
昨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刘福垣分析称,食用油的价格上涨是由其本身的周期决定的,和原料的涨幅及市场的供求有关,而通货膨胀是货币发行量增多造成的。
“食品等商品价格因为自身周期或原料等原因导致的价格上涨都是由市场规律自身调节的、属于正常现象。市民不用担心这会引发通货膨胀。”刘福垣说。
据了解,最近一两天,国际大豆的到岸完税价从3500多元/吨涨到了3900元/吨,而东北大豆由于年初的旱灾而减产,农民又对国家托市收购价格有一定预期,惜售心理严重,使得国产大豆价格攀升。(新京报)
相关报道:
食用油下周起价涨一成 一批小老板提前备油
鲁花率先发出花生油涨价通知 福临门跟进
各地情况:
金龙鱼5升调和油涨5元 杭州食用油全面提价
广州食用油集体提价10% 为今年第三波涨价
湖北食用油价格全线上涨 多个品牌上涨10%
北京花生油价格将上调 鲁花通知提价10%
延伸阅读:
专家称国际粮商操纵致我国食用油价大涨大跌
全国蔬菜食用油肉类等价格趋涨
水电成品油等民生产品接连上涨加剧通胀预期
成思危称中国存在通胀危险 将成明年经济隐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