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历史最高油价是多少

2.过年时的油价最高可能会达到多少?

3.油价又涨了!中石化却在加油站卖新车“帮补家计”?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

上海历史最高油价是多少

2019年油价零售一览表_2019油价破8元

92号汽油 8.33元,95号为8.87元,为历史最高。

最高的时候,发生在2012年。2012年3月20日,国家发改委上调国内汽柴油价格600元/吨,国内各地93号汽油零售价基本都已超过8元/升,创下了历史新高。从破七到破八,仅用了一年多。油价的涨幅已经大大超越物价指数的涨幅。2012年11月左右。油价一度达到8.06元(中石油)。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城市,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6340.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237.85平方千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2487.09万人。

上海地处中国东部、长江入海口、东临东海,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界于东经120°52′-122°12′,北纬30°40′-31°53′之间。战国时,上海是春申君的封邑,故别称申。晋朝时,因渔民创造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称为“扈渎”,后又改“沪”,故上海简称“沪”。

过年时的油价最高可能会达到多少?

逢年过节涨油价好像在人们心中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了,好多人可能都不习惯这一轮油价的“五连跌”,按实际情况来看,今年过年的油价不会很高,而且很有可能会比现在还要低一些,距离春节还有2次调价窗口,分别是2019年1月14日24时和2019年1月28日24时,根据目前的原油走势,春节前油价应该还会保持在6元-6.4元之间。

刚刚经历了油价五连跌,在新窗口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截止12月28日,原油变化率为-3.66,预计下调幅度150元/吨。目前这个数据还不能作为预测的依据,但是国际原油的价格最近几天一直在上下小幅震荡,2019年的原油走势,实际上还得看美国的意愿,从目前看,美国EIA库存虽然连续4周下滑,但是美国的页岩油钻井数并没有下降,反而新增了2座,并且美国国内的原油产量较上一周还上涨了10万桶/日,从这个迹象看,美国没有减产迹象,也就意味着,美国仍然希望油价降低。同时根据美元走势来看,在上周五的外汇市场上,美元指数呈探底回升走势,预测2019年初美元会以多头为主,那么相应的也会抑制原油价格的上涨。

而从OPEC的情况看,1月份将开始为期6个月的减产周期,合计减产规模达到120万桶/日,但是实际情况如何还要看后续的执行情况,从2018年12月的期货市场反应来看,投资者对OPEC组织的减产并没有信心,并且在减产初期,这种规模也无法改变几个月以来高产出量造成的供过于求的局面。

个人看法,目前OPEC对原油走势的影响力确实越来越小,原油市场开始逐渐让美国成为主导,看美国最近的产油量,国际原油短期内仍然会是小幅度下降,过年有希望加到6块钱的油!

2018年12月28日,国内的油价迎来了史上超级罕见的五连跌!纵观2018年国内的油价走势,前十个月真的是在让你胆颤心惊中一路上扬,一直到十月底才开始夭折,一下子跌破了年初的油价水平。

既然能迎来五连跌,不少人就在期盼在2019年会不会继续迎来六连跌,七连跌,甚至在春节前,可不可以油价破六,重回五元的时代。

油价的调整机制

我国的油价目前是每十个工作日调整一次,本年度的春节为新历2月4号,因此春节之前,我们的油价还有两次调整机会(1月14日及1月28日)。按照国内油价的调整规则,当国际油价变动超过50元/吨时,国内的油价会进行调整,低于50元/吨则不做调整。

截止12月31日,国际原油变化率为-3.9%,预计下调幅度170元/吨,按照这个趋势而言,1月14日油价实现六连跌的可能性相当大,当然由于原油波动频繁且幅度大,而调价是依据最终调价日(1月14日)之前的每日的原油价格数据来决定的,因此,目前这个数据不能代表最终的数据。关键还是要看未来的国际油价走势,那么2019年国际原油的趋势会怎么样呢?

2019年的国际原油走势,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美国态度;二是OPEC的减产影响,这是对国际油价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两极。

美国的态度

从目前看,美国依然是对原油保持着加大的趋势,其仍然是期待继续打压国际油价,这点从美国EIA原油库存连续下滑,但页岩油钻井数却没下降,反而新增即可看出。

目前美国的原油产量已创新高,原油产能高达1170万桶/日,曾作为全球第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从石油进口国,变成出口国,目前每日出口量达到320万桶,这对于国际原油市场整体的格局影响深远!

OPEC的减产

2018年12月6日-7日,OPEC组织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宣布从2019年1月开始,将实施为期6个月的减产周期,减产规模为120万桶/日,这则消息仅在公布当日及次日引起国际油价的小幅回调,后续则继续走低。这也说明了 OPEC对原油走势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减小,自美国的页岩石油技术问世以来(美国日产1170万桶原油,其中超800万桶为页岩石油),对国际原油市场的影响逐步增加,再加上美国自身的经济强势主导地位来看,2019年的国际油价走势最终还是主要看美国的态度。

总结

从美国近期仍在加大的产油量来说,预计201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仍然会有所下调,如果说到1月28日,国际原油价格的下降额累计能达到400元/吨,那么在春节时,或许我们就有望在加到久违的5元油价,不过这也是极端值了,再低就不可能实现了,因为按照我国的油价调整机制,当国际原油的价格低于40美元一桶后,国内的油价不再做调整,一直维持在40美元/桶的水平。

2019年的油价个人认为是先跌后涨的趋势。国内油价升降的趋势已经随着国际油价的随波逐流,也不能独善其身了。目前石油的价格还是跌的,但是不会一直跌下去,原油这两年就是跌跌涨涨的,一会儿跌,一会儿涨,没有一个稳定的趋势和规律可循。

导致原油下跌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国际原油生产过剩。虽然美国对伊朗和委内瑞拉实施了经济制裁,但是美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三国在原油产量上大幅度增加,抵消了制裁两国的影响。比如非欧佩克石油产出国日均产量190万桶,比预期估计多了10万桶,今年世界经济整体不景气,全球原油需求量日均只有140万桶而已。

第二,美国制裁伊朗禁运石油,但是以中国为首的十几个国家依然可以进口伊朗石油。很多国家追随美国的禁运政策,但是中国一贯不追随大国强权政策,喜欢独立自主,而且伊朗在遭到美国封锁的情况下,原油价格已经下调了不少,有利于中国国内油价的下跌趋势。

第三,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减少了原油消费。我国对于新能源的开发还是相当扶持的,招商引资、大力倾斜人力物力,对风能、太阳能、锂电等新能源进行研发和应用,下一阶段逐步替代原油这样的不可再生的作用。

不要以为国内油价就这样一直跌下去,石油正在面临着枯竭的危险,美国页岩的石油开技术成本消耗非常大,一旦世界经济复苏,马上油价就会迎来一个涨价的高峰。 预计2019年布伦特原油均价每桶54.47美元,预计2019年WTI均价每桶46.22美元。

12月28日,国内成品油价格首次年内形成“五连跌”的格局!而2019年2月5日,即将迎来传统春节,在此之前,国内油价的走势如何,是否能跌破6元大关,值得期待啊!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

要想知道国内油价是否能继续下调,关键是要看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情况! 而自12月14日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虽说在平安夜(25日)报复性回涨了8%,但是并不能改变油价整体弱势的趋势, 未来,至少短期内来看,国际原油价格还会继续走低 !

因此,看空油价的因素依旧存在,短期内国际原油价格极有可能还是会以下跌为主!

国内油价或将继续下调

今天过后,国内油价“五连跌”,汽油供应价格下跌370元/吨,92#油价将跌至每升6.42元。 而2019年1月份,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开启两次,分别是1月14日及28日!按目前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来看,国内汽油或将累积下调超过200元/吨,92#油价或有可能会再下跌﹣0.20元/升,在2019年春节前跌至6.22元/升!

总之,2019年春节前,国内92#油价或将下跌至6.22元/升!让我们期待低油价时代的到来吧!

这下完犊子了,一家伙亏了好几十亿美元,对于一个一直亏损的企业要命啊,还是让它涨5块钱的油,不能倒闭了。

现在人们对油价涨落的关注度已经疲软了。涨价是必然、降价是偶然!无能为力,那就只能顺其自然!

首国内原油期货2月份合约已经跌破380元/桶,未来大概率还是震荡下跌或者小幅度反弹。根据国家油价定价规则,如果上下浮动在50元之内,则不作调整,所以个人认为春节前油价在此次下跌后不会有太大变化。

关于油价怎么也是长的多,降的少买起车烧不起油!

估计在8块之上,春节赚他一把

10000元吧。不然中石化咋办?那么优秀的央企,500强排名还那么靠前。

油价又涨了!中石化却在加油站卖新车“帮补家计”?

7月10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次上调?!预计92号汽油上涨调0.08元/升,95号汽油上调0.08元/升,柴油上调0.09元/升,如果加满一箱容积50升的92号汽油,则要多花4元。

(来源:央视财经)

这也是今年油价的第十三次调价,也是紧接6月29日以来的第二次上涨,当时茶哥就在文末提醒大家,7月份油价的走势会成震荡上升之势,与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钩的国际油价,也一直处于40美元/桶的“地板价”上,但仍有上涨的趋势。截止到7月9日,即调价的第九个工作日,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收报于43.29美元/桶,而六月轻质原油期货收于40.90美元/桶。

诚然,在下一轮调价窗口7月24日到来之前,国际油价小幅上升的几率是相当高的,撇除这因素,踏入夏天车用空调使用频繁,国内市场刚需也加大,未来车主用车成本负担更大是必然的了。而就在国内油价慢慢回涨时,有人发现,中石化易捷盯上了卖车业务,很快你就在加油站旁边看到展示着一台刚上市的新车,可能还打着“买车送5千元油卡”。

6月30日,中国石化官方发布信息称,中石化易捷正面向社会车企、经销商集团进行汽车销售业务合作招商,合作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汽车销售合作、汽车广告合作、场地合作和会员权益合作。外界则解读这是中石化正式切入汽车销售市场的信号。

不过,你以为中石化以前就没卖过车吗?其实2019年易捷全年就卖出了6000辆车,相当于一个小城市单一品牌全年的销量。难怪在油价低迷的今年,中石化高调挥棒旗下的易捷便利店,做起新车销售的生意。

其实加油站卖车,有着4S店、车展不具备的优势,就是天然贴近汽车消费群体,这点对豪华品牌、中大车型的推广和销售尤其重要;以前常年通过网络找增购换购的客户群体,好像还隔了一层纱,现在可好了,大量的有车人士就在你家新车隔壁加油,如果再拉不动车主来围观,再拉不动销量,可就是新车的问题。

但也有不少人质疑,加油站场景营销的实际效果如何。易捷虽然天然贴合消费群体,但每个来加油站的车主,加油才是最终目的,展示车嘛可能就瞄几眼,就算对新车有兴趣,也大概率后续去4S店了解及试车,从这点说来,易捷似乎更适合展示,引导车主在加油站买车,改变传统的消费喜欢,似乎还任重而道远。

不过,易捷卖车的“途径”还多着呢,比如场地租赁、经销代销、线上线下引流、制定汽车团购的形式来和车厂车商们合作,可谓“全覆盖”潜客人群。有一点不提大家可能忽略的,2018年易捷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连锁便利品牌,全国一共有2.7万多家门店。所以,如此庞大的销售网络,摆着不用得多浪费。

话虽如此,正因为易捷门店多,在2018年前汽车销售市场最景气时没卖车,现在整体销量滑坡大家都喊车难卖才高调进入,这或多或少透出无奈吧,莫非真是今年上半年低油价惹的祸?

从中国石化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成绩单来看,确实是长期“地板油”拖了后腿,其第一季度营收5555亿元,净利润亏损1.8亿元,而2019年同期盈利147.63亿元;其中占最大头的炼油业务,经营亏损更高达258亿元。而其在报告里表示影响业绩的主因,一是油价暴跌产生高价原油库存损失,二是疫情直接影响油品和化工产品消费。

不仅中石化,“三桶油”今年第一季度都在过苦日子。中石油第一季度营收5090.98亿元,同比下降14.4%,净利润亏损则亏损162.3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58.4%;而中海油则好一些,第一季度营收415.79亿元,同比下降6.3%。今年以来,国际油价已经下跌超过60%,虽然7月中旬油价在低位爬升,但相较2018、2019年高位油价,全靠卖油赚利润肯定没那么滋味,何况受疫情影响导致的需求低迷,要完全恢复正常,也要多待一段时间。

可见“三桶油”勒紧裤头的苦日子相当长,他们也渐渐明白,不能把全盘心思都在炼油卖的事情上,近期一连串的动作,似乎宣告他们在转型:中海油探索海上风力发电,中石油就推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而中石化除了文章说的开启卖车业务外,还卖口罩、做“无接触生鲜零售”,加上去年就开始的卖咖啡茶饮业务,似乎想凭借易捷布局广的优势,切入新零售市场。

诚然,今年茶哥一直在追踪国内油价走势,发现当中最大的矛盾点在于,即便到了“地板价”水平,车主们还是嫌油价太高,现在可好了中石化切入新车销售,来个卖车送5000元-1万元加油卡?还是说在易捷买的车,都有VVVIP车主身份,凭证油价再打个折?毕竟在易捷的车主是中石化的忠实粉丝啊,买车、加油都都围绕你家转。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

文?|?李一帆

8月30日,中石化公布了上半年财报,显示营业收入1.03万亿元,同比下降3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亏损228.82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313.38亿元。

提早三天披露业绩的中石油与之何其像,上半年营业收入9290.45亿元,同比下降22.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亏损299.83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284.23亿元。

也就是说,“两桶油”在今年上半年“扭盈为亏”,合计亏损528.65亿元,平均每天亏3亿元。

对应到股民心情,就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

结果可想而知,“两桶油”遭遇了铺天盖地的谩骂和质疑,理由是:上半年原油单价都跌破40美元(约合人民币273元)了,居然还没赚翻?垄断行业,怎么可能亏损?必有妖,必有妖,必有妖。

这就是典型的“怀油其罪”,是拍脑袋的民间经济学。

油价下跌,垄断行业,就能躺着数钱?账不是这么算。

我们不妨来算算,第一笔账,错期账。

“两桶油”做的石油生意,和咱日常低买高卖股票完全不一样,咱赶上谷底入手,翻红一点就卖出去,不过一两天的时间。但石油没这么快,它从运输到炼油再到出厂,每个环节都需要时间。

就说“两桶油”进口的原油,从中东到国内需要30~50天时间运输,所以炼厂加工时厂里拿到的原油价格,至少是30天前的。再加上将原油炼成成品油的时间,可以说一桶油从中东原油变成中国成品油,至少有2~3个月的时间差。更别提石油这种重要战略物资,为了安全平稳生产,必须事先保持一定时期加工量的原油库存。

但价格不等人,就像市场不景气全行业都在折扣时,没人管你当初多少进货价,成品油的定价只看当期原油价。

也就是说,咱们现在加到的成品油,甭管油价多少,成本都是两三个月前就定了的。

比如2020年1月之前,包括2019年的整个第四季度,国际原油价格都在60美元(约合人民币410元)/桶上下,这是你的进货价。但2020年3月,货到了,国际油价也一口气跌破了35美元(约合人民币239元)/桶,这时候无论如何,你只能按35美元/桶的价格卖。里里外外,至少每桶亏损25美元(约合人民币171元)。

这也是为什么仅仅今年上半年,美国申请破产、倒闭的油气公司就达到了20家。

有人说“两桶油”不是有40美元(约合人民币273元)/桶的保护价吗?

但这个地板保护价,40美元以下的差价并非归属于“两桶油”,而是要上交国家。国家为保障石油安全和油品质量,设立了风险准备金专项账户。

今年上半年,中石油的平均实现原油价格只有39美元(约合人民币266元)/桶,与去年相比几乎腰斩。

而这一切几乎难以避免,因为我国70%的原油都需要进口,尤其中石化90%的原油都是进口获得。

所以“两桶油”的财报表现有不少区别,但却有一个共性很明显,就是上半年中石油炼油板块亏损136.44亿元,中石化炼油事业部亏损317亿元。这就是时间差惹的祸。

第二笔账,需求账。

供求关系,是一切经济问题的基石。

“两桶油”上半年的另一困境,就是消费端疲软,需求量大幅下降。

整体而言,上半年我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15,386万吨,同比下降6%。而且注意,这只是表观。

仅以我们日常最相关的汽车加油站来看,根据隆众资讯的数据,2月中旬以前,将近60%的加油站销量仅为去年同期的10%~20%;3月上旬,全国加油站销售量达到了去年同期的70%左右;4月中旬,达到了85%左右;5月底,达到了95%左右;6月底,近88%的加油站销售量才恢复至100%。

再随便举几个其它石油下游相关行业的例子。

比如,航空煤油相关业务。上半年交通运输业有多惨淡不用我说,具体到航空,我们只要看看几家上市航空公司的财报即可,海航控股、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四家上市航空公司,上半年业绩分别净亏损118.23亿元、94.41亿元、85.42亿元、81.74亿元……

比如,纺织服装相关业务(化学纤维来自石油工业和炼焦工业)。上半年全国纺织服装类零售总额5000亿元上下,同比下跌19.6%。

再比如,涂料总产量上半年同比下降5.4%,塑料制品总产量同比下降9.6%,合成橡胶总产量同比增长0.1%,等等。总之石油下游产业链上,没有特别好看的产量数据。

更何况还有一记重锤,就是今年上半年,东风裕隆累计销量不足百辆,据称纳智捷品牌将退出大陆市场。(手头)

凡此种种,都是“两桶油”的需求压力,中石化成品油的日销量最差一度只有去年的20%。所以两家的亏损也主要集中在第一季度,比如中石油,财报显示其销售业务板块前两季度分别盈利-166亿元和37?亿元,很大原因就是成品油需求在一季度骤降,而二季度回暖。

第三笔账,责任账。

“两桶油”的业务远不止是给咱的车加油,他们经营的是覆盖整个石油上下游的产业链。

先说上游。

为什么中国的原油需要大量进口?因为中国的石油开难度和成本与中东相比差距巨大。个中原因暂不赘述,总之,进口石油比自己挖井开划算得多。

但前面也说了,石油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绝对不能全靠进口,所以出于战略安全考虑,“两桶油”还必须承担开重担,确保国家自给自足的能力。

中石油在原油开方面比中石化发展得早、定位也更加偏重,这也是中石油进口原油比中石化少的原因。但正因如此,原本并不擅长自原油的中石化由于也要出于责任自行开,所以开发业务亏损严重,比如今年上半年其勘探及开发事业部就亏损了60亿元。

再说下游。

就拿我们最熟悉的加油站举例,截至2019年底,中石化在全国约有3万座加油站,2.7万家便利店;中石油约有2.2万座加油站,2万家便利店。遍布全国是不是?

但在这些数字背后,我们必须看到的是,不同于私营油企可以灵活的选择优势地区去经营,“两桶油”因为背着社会责任,所以即使再偏远的地区,明知是笔亏钱买卖,需要你投建也必须投建,保证偏远地区的成品油供应。因为“两桶油”在偏远地区也建有大量加油站和门店,而且越是偏远,运输和维护费用越贵,亏损越严重。

更何况石油下游的产业链那么多,而“两桶油”,就是我国帮助这些下游企业规避价格波动的减震阀——这都是“两桶油”不得不承担的公共服务。

不然你想想天然气的到岸价,再想想我们手上的价格。

所以,量价齐跌,还要兼顾社会责任,“两桶油”的2020上半年,你给我一个好过的理由?

当然“两桶油”自身存在的问题也非常之多,尤其国企弊病一个不少,但这不妨碍我们有一说一。

今年以来,面对量价齐跌的压力,“两桶油”其实已经开始了迟来的成本控制。

比如上半年,中石化经营费用为1.05万亿元,同比下降了27.2%,其中购原油、产品及经营供应品及费用同比下降30.6%,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4%,职工费用同比下降0.9%;中石油经营费用为9350.88亿元,同比下降了16.9%,其中购、服务及其他费用同比下降21.2%,员工费用同比下降6.6%,勘探费用同比下降13.8%,销售、一般性和管理费用同比下降8.6%。同时,“两桶油”的资本性支出也全部呈下降趋势。

大约就是,能省则省,能砍则砍。

而且,他们也开始在寻找其它增长点。

比如2020年2月,中石化易捷在全国多地上线了蔬菜销售业务,与盒马鲜生联手,直播卖菜、送菜上门等等相关业务多措并举;几乎同一时间,中石油也上线了“油卖菜”,切入蔬菜业务。

按照中石化易捷的规划,接下来他们还要引入旅游、保险、快餐、汽服、家电、美妆、数码、广告等多种服务业态,多元化布局。

所以上半年财报里,“两桶油”的非油业务反而成为其中为数不多的增长点,中石化非油业务收入166亿元,利润20亿元,同比增加1亿元;中石油非油销售收入96.13亿元,同比增加3.2%。

他们都在尽己所能扭亏为盈。

其实随着第一季度过后市场经济的稳步恢复,“两桶油”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比如中石油的二季度亏损较一季度已经环比收窄,中石化更是已在二季度扭亏为盈。再之后的油价时间差,对“两桶油”而言更是利空变利好的存在。

所以对于“两桶油”最终的2020年度财报,我个人仍然比较看好。

不过抛开他们今年到底亏损与否,其实即便在过去,“两桶油”高垄断、高营收,利润率却也一直很低,甚至远低于A股的平均水平,根本不是大家想象中财大气粗的央企模样。所以质疑之前请先自疑,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两桶油”的这条路,并不好走,却也没法回头。或许唯一的希望,就是复活纳智捷哦?百公里三个加油站,守护你的石油能源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