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石化副总经理马永生委员谈石油供给上怎么说?

2.为什么国内油价总是跟着国际油价上调,但很少有随之下跌的时候?

中石化副总经理马永生委员谈石油供给上怎么说?

中国石化回应油价涨跌表_中国石化回应油价涨跌

中石化副总经理马永生委员:? 石油供给上 ,中国曾3次被"卡脖子"。

3月9日消息, “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逼近70%,国内非常规油气给力的时候到了。”出席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副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如此大声疾呼。

马永生在接受记者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屡创新高:2017年石油表观消费量达到5.9亿吨,增速为2011年以来最高;国内产量则降至1.92亿吨,连续第二年低于2亿吨;全年石油净进口量达到3.96亿吨,同比增长10.8%;石油对外依存度升至67.4%。预计2018年石油表观需求量将首次突破6亿吨,达到6.15亿吨,对外依存度将逼近70%。

他由此谈到,在石油供给上,我国曾有3次被外国“卡脖子”的历史教训。20多年“走出去”的经验,也充分证明国内石油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础。因此,一定要坚持“立足国内、开拓海外、多元供给”的方针。这方面,“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马永生介绍,为了实现“能源独立”,美国几十年来无论油价高低,对外依存度达到60%以上,始终支持、鼓励开发本土,尤其是针对低品位(含非常规)给予长达30年的财税激励,最终改变了世界能源版图。

马永生指出,尽管我国油气剩余总量较大,但要实现效益开发却面临严峻挑战:一是剩余品质总体降低、劣质化加剧,导致油气勘探对象日益复杂,发现难度、产能建设难度加大。二是现有技术和装备难以满足大量低品质效益开发的需要。

鉴于此,马永生建议:首先,国家通过财税政策激励,使企业敢于向未知领域进军。经预测,2025年以后,我国油气新增储量的主体为致密油气、页岩油气和煤层气等非常规,这类规模大、经济效益差,需连贯性的财税政策支持来刺激其产量快速上升。其次,建议国家聚焦以下关键技术研究,给予持续支持:复杂对象勘探技术瓶颈、提升经济可储量技术、提高收率技术等;同时针对数量庞大的已探明未开发储量,建议发改委等推动边际储量竞争性出让机制,加快盘活未动用储量、低品位储量。

为什么国内油价总是跟着国际油价上调,但很少有随之下跌的时候?

2021年初,国内油价连续五轮上调后,第六轮成品油调价传来好消息!由于原油市场对欧洲各地新案件激增的担忧日益加剧,实物市场也出现明显疲软迹象,上周国际市场油价创下今年以来最差周表现。同时,本轮国内汽柴油调整有望迎来2021年首次下调!

本月底3月31日,国内加油站油价将出现今年以来的首次下跌!

根据调价期间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测算,此次汽柴油每吨降幅已接近300元,这相当于实施下跌调价后,主要考虑到不同类型成品油的品种和地区差异,全国加油站汽柴油零售价每升下跌0.18元至0.21元。

国内油价调整后,车主去加油站加满一个50升的私家车油箱,可以省12元左右。具体调价时间定为月底3月31日24时,还剩6天时间。预计下周三国内加油站油价迎来年内首次下跌后,上海、天津、内蒙古、宁夏、陕西、河北、湖南等地部分地区95号汽油价格将回落至6元时代。

近期国际市场原油上涨受阻。即使反弹,也没有持续。这主要是因为推动原油市场的主要因素不好。一方面,欧洲新的防疫限制和缓慢的疫苗接种可能会减缓燃料需求的恢复。另一方面,产油国石油供应充足,使得原油价格缺乏动作性。

小编提醒广大车主,国内油价调价窗口打开后,油价调整的结果是由整个调价期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变化所决定的。因此,预计目前汽柴油降幅不会保持不变。如果下半周期统计时间,国际市场原油均价进一步下跌,那么国内成品油调价降幅将再次继续扩大,最终汽柴油降幅将延续,汽油、柴油降幅甚至将超过300元/吨。

最新原油市场基本面分析:利空消息持续,跌势可能延续。

在当今原油市场的供应方面,小编注意到,有消息称产油国原油供应充足,沙特阿美石油设施遭到袭击并未影响石油供应,从而导致油价下跌的风险。需求方面,近几天,许多国家的疫情可能再次上升。一些欧洲国家实施了新一轮封锁,降低了经济快速复苏的可能性。然而,疫苗接种的缓慢恢复将推动燃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