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今日行情_宁德最新油价消息
1.净利预增的挺多:国科微、中兴通讯
2.长安、华为、宁德时代联合造车,阿维塔11能否称为自主可控天花板?
3.宁德新能源上岗证考不过会降级嘛
4.原油暴跌,政策退坡,看似危机四伏,难道新能源市场要凉了?
净利预增的挺多:国科微、中兴通讯
《松塔 财经 》 最及时有效、中立客观的 财经 公告和公开讯息解读。
1、天华超净
公司与宁德时代共同投建10万吨碳酸锂冶炼产能项目。
概述
松塔 财经 获悉,天华超净(300390.SZ)1月28日公告,公司与宁德时代于2022年1月28日签署《关于10万吨碳酸锂产能之合资经营协议》,拟与宁德时代或其全资子公司共同以现金在宜春市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合资公司”),由合资公司投建10万吨碳酸锂冶炼产能项目。
科普
碳酸锂从锂矿中提取,是锂电池产业链最上游的原材料。
天华超净拥有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医疗器械产品和新能源锂电材料三大业务领域。目前公司锂电材料产品营业收入占总营收的8成,医疗器械产品占总营收2成。旗下控股子公司天宜锂业是一家专业从事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及销售的企业,产品主要用于生产新能源 汽车 用动力电池的三元正极材料。
解读
天华超净携手宁德时代能有效整合双方优势,未来公司锂盐业务有望充分受益。天华超净子公司天宜锂业此前主要产出氢氧化锂,但国内国外目前缺的是碳酸锂,设立合资公司投建碳酸锂项目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出。
天华超净目前已经拥有电池级氢氧化锂产能2万吨/年。本次协议设立合资公司,宁德时代占股9成,天华超净占股1成。该协议规划建设碳酸锂产能10万吨,预计于一年内达产5万吨,2023年底完成剩余5万吨产能。项目达产后,天华超净的收入或将大幅增长。
碳酸锂是新能源上游的黄金赛道,未来长期景气。随着新能源 汽车 的普及和渗透率的不断提升,碳酸锂需求日益增加。民生证券认为,预计未来全球锂供应紧张将长期持续,高锂价中枢将是未来行业常态。当前锂价下,板块估值性价比凸显,把握自给率高+业绩兑现高两条主线。
据百川盈孚数据跟踪,截止到1月28日,国内工业级碳酸锂(99%)的市场主流成交价格35.1-35.5万元/吨之间,国内电池级碳酸锂(99.5%)市场主流报价区间在37.5-38.6万元之间,均价涨至38.04万元/吨,目前市场供应紧张。
中研普华在近期出具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未来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平均价格仍将较2021年上涨,其中碳酸锂2022年将上涨16.3%至21000美元/吨;此外,其还指出,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将达到20%,对应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824万辆,对应新能源商用车销量71万辆,合计碳酸锂需求100.2万吨,预计2025年碳酸锂需求将暴增3.6倍。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天华超净2021年三季报营业收入23.22亿元,同比增加118.2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03亿元,同比增加139.51%。
2、国科微
公司2021年净利同比预增253%-323%。
概述
松塔 财经 获悉,1月28日,国科微(300672.SZ)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2.5亿元-3亿元,同比增长252.83%-323.40%。随着集成电路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AI编解码系列芯片的出货量高速增长,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了公司的市场地位。公司营业收入不断提升,并于2021年度突破23亿元。
科普
国科微主要产品是固态存储系列芯片。
解读
国科微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2.5亿元-3亿元,不及机构预期。最近2家机构对国科微2021年归母净利润的一致预测值(即算术平均数)为3.38亿元。
国科微2021年利润大增的原因包括:在全球半导体产品供不应求,公司获得补助。
固态存储系列芯片在2021年上半年贡献了93.31%的收入和71.11%的利润,是国科微最核心的产品。
2021年,全球集成电路行业产能紧缺,生产交期大幅延长,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行业呈现供需两旺的局面。在全球半导体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国科微的多个产品实现的收入和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
固态储存芯片用于固态储存硬盘。根据智研咨询统计,2020年我国固态存储硬盘需求量约3900万片,到2025年,我国固态存储硬盘需求量将达到约6700万片,复合增长速度将达到10%以上。
从竞争格局来看,目前固态存储控制芯片行业呈现着多极化的格局,目前行业并未出现垄断企业。国科微算是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固态存储芯片厂商。
另外,国科微近年来持续获得高额补助。2021年11月,公司收到补助1.5亿元,增厚2021年利润6127.71万元。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1年第三季度,国科微实现营收9.25亿元,同比增长404.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783.27%。
3、中国国航
“预亏王”诞生?中国国航预计2021年净亏损145亿元-170亿元。
概述
1月28日,中国国航公告, 预计2021年净亏损145亿元-17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44.09亿元。2021年国际航线投入持续受限,国内客运市场流量大幅波动,公司经营效益改善难度日益加大。油价攀升,汇率波动等因素进一步增大公司经营难度,同时主业相关投资企业亦受到严重影响。
截至目前,中国国航是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亏损最多的。
科普
中国国航从事国际、国内定期和不定期航空客、货、邮和行李运输业务;国内、国际公务飞行业务;飞机执管业务;航空器维修;航空公司间业务代理。
解读
中国国航巨亏大超机构预期。中国国航预计2021年净亏损145亿元-170亿元,最近17家机构对中国国航2021年归母净利润的一致预测值(即算术平均数)为亏损105.5亿元。其中,最为悲观的华创证券认为中国国航2021年要亏142.82亿,中国国航业绩预告比悲观更悲观。
2020 年全球航空旅客人数相比2019年大降60%,2021年有所恢复,但仍然只有疫情前约 5 成。这种程度的需求崩塌在 历史 上看是前所未有的。国际航线占比大的中国国航亏损最为显著。
作为航空公司,2022年能否回暖,首先要看疫情能否得到控制,其次要看国际油价情况。
招商证券认为:
国际线的开放根本上取决于疫情的发展,而疫情有望在 2022 年出现缓和。国际线开放预期在提升。1月20日,院印发《“十四五” 旅游 业发展规划》,其中提出及时研判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国际环境发展变化,科学调整有关人员来华管理措施,适时启动入境 旅游 促进行动。这表明在扩内需的主线下, 旅游 业的复苏被提上日程,而与入境 旅游 息息相关的航空国际线开放也可能被摆上日程。
国际油价方面:对未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市场分歧很大。
日前,欧佩克内部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22年原油供应持续过剩,全球原油库存将在未来一年内不断增加,几乎补足2021年消耗的所有库存量。
原油“大多头”高盛则表示,在疫情继续威胁需求和投资之际,全球石油市场尤其可能吃紧。油价可能在2023年达到100美元。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国航单季度主营收入1.94亿元,同比上升5.2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5.36亿元,同比下降427.17%。
4、中兴通讯
公司预计2021年净利同比增52.59%-69.02%,不及预期。
概述
松塔 财经 获悉,1月28日,中兴通讯(000063.SZ)公告,2021年公司预盈65亿元-72亿元,同比增长52.59%-69.02%。2021年营业收入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其中,三大业务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2021年资产减值损失预计约14亿元,其中第四季度单季度资产减值损失约11亿元,主要由于全球芯片供应紧张情况下,公司对关键物料提前备料,考虑到公司备料及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与前期政策保持一致,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科普
中兴通讯主要业务包括运营商网络、政企业务、消费者业务三块。
解读
中兴通讯2021年业绩不及机构预期,2021年公司预盈65亿元-72亿元,最近32家机构对中兴通讯2021年归母净利润的一致预测值(即算数平均数)为73.4亿元。
按照公告说法,2021年中兴国际出现14亿资产减值,其中第四季度减值11亿,主要原因是芯片供应紧张。展望2022年,芯片供应将有所缓解,但整体仍然处于略为紧张的市况。
中兴通讯专注于通信芯片的设计环节,不涉及芯片的生产制造领域,此前,中兴通讯曾表示,“目前全球半导体行业产能供应紧张,产业链的伙伴或多或少受到一定影响。”
中兴通讯在芯片领域取的是“Fabless”模式,即无晶圆制造,只进行芯片设计。晶圆制造供不应求导致中兴通讯“缺芯”。
2021年缺芯,引发晶圆制造扩产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认为,各大晶圆代工厂宣布扩建的产能将陆续在2022年开出,新增产能集中在40纳米及28纳米制程,预计现阶段极为紧张的芯片供应将稍为缓解。然而,由于新增产能贡献产出的时间点落在2022下半年,届时正值传统旺季,在供应链积极为年底节庆备货的前提下,产能缓解的情况有可能不太明显。2022年晶圆代工产能将仍然处于略为紧张的市况,虽部分零部件可望纾解,但长短料问题仍将持续冲击部分终端产品。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1年第三季度,中兴通讯单季度主营收入307.54亿元,同比上升14.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7.74亿元,同比上升107.58%。
免责说明
信息和数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长安、华为、宁德时代联合造车,阿维塔11能否称为自主可控天花板?
从上个月开始油价三连降,连锁反应再一次将消费者买车的欲望推上了高潮。长安、华为、宁德时代联合造车,2022 年智能电动 SUV 市场的又一重磅车型?阿维塔 11 上市了。售价 34.99 万起,最高 40.99 万,有五座、四座版本;支持 750V高压充电,最高功率 240 kw,也就是十分钟补能 200 KM,全系标配双电机,最大输出功率 425KW、最大扭矩 650牛.米、零百加速最快 3.98s,电池包容量 90/116Kwh,CLTC 续航 555/680 公里。
阿维塔11能否称为自主可控天花板?
1、阿维塔 11 的颜值在线,尤其是尾部有个性;内饰做工精良,座椅的软硬度、贴合性以及后排空间等等,也是前排水准,尺寸最大 。
2、动力,0-100加速3.9秒,三者最快。
3、大轮圈,阿维塔11起步就是21寸大轮圈,而Model Y和蔚来EC6只是19寸轮圈。
4、华为鸿蒙系统,这套车机已经上市,好评很多,特别是如果用华为手机。
5、智能驾驶标配,不仅硬件更为领先,而且高速领航免费。阿维塔 11 所有的车内传感器,都加了可开关的物理隔绝 。
同时也有两点缺失。
1、过于重视设计牺牲了实用性。阿维塔11是三个车里设计感最强的,体现在前排的扶手箱上。
2、充电补能效率低,蔚来有换电,特斯拉电池小,充电网络多。阿维塔最低配也要90kwh电池,三者中能耗应该是最高的,技术而言,宁德时代在这块电池上做了许多创新。总的来说,35万起的阿维塔11,价格上是非常的有诚意的。?
宁德新能源上岗证考不过会降级嘛
不会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培训时间,第一天进厂简单的面试,第二天做一个简单的培训,培训完了就签合同,第三天有个上岗前的培训,也就是培训一些,基本操作,和安全生产方面的,总的加在一起需要3天。
原油暴跌,政策退坡,看似危机四伏,难道新能源市场要凉了?
今日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下降60.2%和56.4%。全球疫情蔓延、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国家补贴政策退潮等等原因,都导致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下跌。
当前经济衰退各行各业都步入寒冬,新能源汽车产业更是如此,唱衰新能源汽车的声音比比皆是。
但销量的不景气除了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品牌自身定位不准品质不过硬也是重要原因,政策补贴比例降低,让纯电车失去了价格优势,虽然面临巨大挑战,但机遇并存,仍有破局之道。
钴等原料面临供应中断风险
受疫情影响,动力电池原材料锂的重要生产国澳大利亚、智利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矿勘探公司、协同的企业单位,都严格限制出行,原材料钴的主要生产国刚果也面临停产问题。原料供应链和产品价格的不稳定,赣锋锂业和华友钴业股价明显下跌,前者是LG化学和特斯拉等公司的的供货商,而后者则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提供原材料。受此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巨头特斯拉股价盘中暴跌。
随着技术的逐步发展,低钴乃至无钴电池的出现让钴不再是制约电池发展的因素。比亚迪不含钴的刀片电池已经进入量产阶段,特斯拉也官宣将自造无钴电池,不仅能降低成本、提升电池容量,同时还能提升电池安全性。另外,电池成本基本上占纯电车成本40%,如果电池成本能大幅度降低,那么纯电车的售价也有望和燃油车降到相同的水平线上。
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
近日四部委发布的新能源补贴政策也让各大车企议论纷纷,新能源补贴延长两年固然是好,但30万元的补贴门槛也是让很多定位中高端的纯电SUV略显尴尬。有人说这是在帮特斯拉对抗国内造车新势力,有人说这是让国产电动车有了一点价格优势。但总的来说也是国家救市、鼓励消费者购买热情的一项扶持政策。
而在北京等摇号购买燃油车的城市,对于有购车用车需求的人来说,在过渡期更可能想抓住新能源补贴的尾巴及时下定。对于购买30万元以下纯电动车的潜在消费者来说,影响也基本可以忽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纯电车也是时候脱离国家政策保护伞,依靠自身实力征服市场了。近几年国家对新能源车型的补贴也是其迅猛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成熟的产业不能永远依靠国家政策的扶持,首先要让自己的产品品质过硬,才能和传统汽车扳手腕,真正的让电动车进入大众的视野。
原油价格下跌
近日国际油价的低迷,让2020年本就不景气的新能源车市又蒙上一层阴云。原油价格的下跌导致油价降到了一个夸张的水平,国际油价跌到40美元以下则会促使中国触发地板价,“水比原油贵”的调侃已成为现实,不少因为油价原因考虑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重新把目光投向了传统汽车。相较于燃油车,纯电车的优势在于用车成本较低,这么一看似乎新能源车型不再有优势。
但油价从来都不仅仅是影响新能源市场的主要因素,不用说储油量大的高油价低电价的国家,从初衷来看,发展新能源汽车立足点本不是为了省油或省钱,而是逐渐严峻的环境问题要求我们降低碳排放。
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长期规划,各大车企制定的燃油车退出市场的时间表也印证了这一点,例如宝马暂停传统燃油发动机的研发,转向电驱动和电池;奔驰也官方宣布2022年前旗下的传统燃油车将全部停产停售,所有生产的车型只提供混合动力版或者纯电动版车型。仅凭原油价格下跌就判了新能源行业的可以说相当狭隘。
但原油价格下降对新能源行业有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毕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从来都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当燃油车的用车成本降低到和电动车差不多的水平时,大家肯定更青睐。当然,我们都知道,原油价格下跌与今年疫情密切相关,国内疫情虽基本消除的情况下,国外状况却不甚乐观,带来了石油消费的大幅减少,引起油价变动。长期来看,油价不会一直走低,至少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时,油价必然会回升。
但谁能说这不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种驱动力呢?新能源汽车的短板一直都是续航里程的问题,油价下跌也会给各大车企带来危机感,加快出新车、提升续航里程的脚步。技术从来都是在竞争中发展,对手往往是最好的催化剂。
当然还有国家在从中斡旋。本月中旬国家电网公司宣布启动新一轮充电桩建设,安排充电桩建设投资27亿元,新增充电桩7.8万个,覆盖多达24个省市。这一举措也是在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带动产业链发展。未来四年,南方电网也将在充电设施上投资251亿元,建成大规模集中充电站150座,充电桩38万个,为现有数量的10倍以上。
虽然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面临种种挑战,但总的来说还是有破局之道的。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的两年延长也证明这个行业还是相当有潜力的。再加上当下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动车的电池也在不断地突破创新。结束了蜜月期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需要证明自己在市场上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如今新能源汽车对大众来说已经没有了新鲜感,看得见的优势才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硬道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