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页岩油价是多少_美国页岩油价是多少钱一吨
1.美国的页岩气到底什么情况?
2.千万吨原油价值多少元?
3.国际油价深夜暴跌8%,对投资者来说是机遇还是风险?
4.国际油价为什么连续下跌 阴谋论
5.原油价格战升级!沙特阿美与俄罗斯之间的较量会对全球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美国的页岩气到底什么情况?
美国探明的可开页岩气的储量约1275万亿立方英尺。页岩油在全速开的情况下基本可以完成自给。(中国储量更大,但开也更难)
页岩气开技术从上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应用,但真正蓬勃发展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美国因为页岩气产气量大增全世界都看在眼里了,俄国自然也明白。
因为美俄两国对峙历史悠久,美国的能源进口基本不依赖俄国,而是和波斯湾诸国比较密切。所以乌克兰闹事和页岩气生产关系应该不大。
您不妨注意一下最近油价暴跌的问题,刚出现油价下降、卢布贬值的时候曾经有人就提出这可能是欧盟和俄国两大能源集团故意为之,借以打压美国新崛起的页岩气工业的。最近又有新闻称美国有页岩气、油公司因开始进入破产模式。从结果来看,当时的分析不无道理。
千万吨原油价值多少元?
1千万吨原油价值56亿美金
计算公式:1吨约等于7桶,1000万吨等于7000万吨,现在是1桶80美金,则7000千万乘以80美金=56亿美金
(1如果油质较轻(稀)则1吨约等于7.2桶或7.3桶)
美国石油的价格跟普通商品一样是由市场决定的,这个交易市场就是纽交所和芝加哥商品。在那里,石油是通过证券合同买卖双方进行交易。从1983年起,美国市场的交易标准价格,就不是国际上通用的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而是美国本土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在奥克拉荷马州库欣交货的价格,也称为WTI原油价格。尽管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比布伦特原油含硫量低、碳氢组分高、品质更为优良。但是,由于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增加,使得WTI油价一般要略低于布伦特油价,不过,两者几乎是同步的走势,会有相同时期的大幅度起伏,这给从事原油买卖的商家带来了许多的风险和机会。
自从2003年以来,大量的投机商家进入了美国的商品,进行石油的买卖交易。基本上可以把原油交易分为了两类,一类为套期保值的HEDGERS,出售或购买未来期货原油,以消除不确定价格变化的影响;另一类是原油买卖的投机商家SPECULATORS,不是原油商品的生产或使用者,只是专门通过油价变化,在买卖之中获利为目的。由于石油是所有商品中,市场价格的起伏变化最大的商品,原油投机商已经成为了美国的主要买卖商家,他们的买卖决定了美国油价的涨跌,但是,大多数商家都是进行理,一般根据三个基本方面来判断他们的交易行为,一是现有原油的供应,二是未来石油的供给,三是美国对石油的需求。
原油是要经过炼制加工成为成品油才能消费,中间要经过从油田运输到炼油厂的中转储运环节,所有的储运及炼油加工都是有限度的,受实际条件所限。对于美国炼油加工企业,现有原油的供应可以是美国本土也可以是国外进口,国产与进口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因此,掌控世界原油供应百分之四十的欧佩克,自然对现有原油的供应有极大的影响,他们的产量增减直接反映到WTI油价的变化。产量与价格在美国遵循市场经济原则,产量的增加就会导致价格的下跌,产量的下跌就会促使价格上涨。
国际油价深夜暴跌8%,对投资者来说是机遇还是风险?
国际油价深业暴跌8%,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更多的是风险机遇算不上。因为现在油价整体的趋势是下降的。我们国内的燃油价格变化的反应是有延迟的,跟国际油价的变化并不是完全同步的,但是现在国际油价整体趋势是下降。
如果是搞期货的确实是有空间,但是搞期货的怎么着都有空间,因为他要么做空要么做多。要么买看涨期权,要么买看跌期权,他总是能赚钱的,就是看他有没有这个勇气了,如果是正常的燃油交易市场与燃油相关的股票燃油价格下降之后,他们本身的市场价值自然会受到影响,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值钱了。现在投资入手不是一个特别好的时候,因为燃油价格都便宜了,燃油相关的企业股票它还能坚挺吗?
燃料价格下降这是好事情啊,对于普通群众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消息,就算是真正到大家手里,一升的需求可能便宜的两毛钱到三毛钱,但是一次两次三次的调整不就便宜一块钱了吗?加一次汽油50升,那可能会省几十块钱一个月能省个100块钱左右,对于普通的驾驶者来说这钱不多也不少了。虽然对于那些燃油企业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有风险的观察,但是有风险就有机遇,就看敢不敢去做。
投资上就没有是绝对的机遇,没有绝对的风险,比如说就算燃油价格下跌买看跌期权,以前买的,那他肯定也赚钱了呀,买期货反向交易,他同样也赚钱上涨和下跌,都意味着一些市场机遇。只不过大部分人对于这些东西的操作模式不了解,而且他风险很高,赚钱有可能是赚的盆满钵满,但是亏钱也有可能是亏得倾家荡产。
国际油价为什么连续下跌 阴谋论
主要是为了打击俄罗斯经济,以惩罚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据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国际油价大跌,美国汽油0.73美元/L,而水1美元/L,油比水贱。美国大妈的幸福时刻似乎到来了。
从今年夏天开始,国际原油价格狂泻30%至4年来最低点。截至北京时间17日晚21时,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在每桶78.4美元上下徘徊,较前日继续下跌。分析师们仍在喊: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甚至有专家预测,此轮下跌将探至50美元/桶。
当地时间11月13日,纽约商品1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74.21美元,跌破每桶75美元关口,为2010年9月以来最低。1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77.92美元,也跌至四年来最低。
国际油价的“跌跌不休”传导至美国国内,美国成品油自2010年以来首次跌破每加仑(约3.8升)3美元。
经济学家们分析,本来这轮美国经济增长已经几乎走到了顶点,海外需求的放缓拖累了出口,可能会让经济转而向下;但突如其来的汽油大降价却可能是刺激国内消费的一个大利好。《纽约时报》预计,过去几周内汽油价格的陡降,会在马上开始的消费季给美国带来数十亿的额外零售收入。
分析称,对于那些中低收入的美国消费者来说,汽油价格的下降尤为重要。这部分人群还没有从过去几年的经济复苏中恢复元气。虽然近年来就业市场有所改善,但大部分工人在这几年获得的工资增长简直微乎其微。至于那些经济上最为拮据的群体,更是能从此次汽油降价中稍微松一口气,并将花费转移到其他日常生活或者服务开支上。
目前美国人每天花在汽油上的开支是10亿美元。汽油降价将让美国消费者们在今年11月和12月比去年同期总共省下84亿美元。按照一户典型的美国家庭每年购买1200加仑(约4542升)汽油计算,现在的汽油价格将让他们每年至少省下400美元。同时家用燃油的价格也比去年同期下跌了15%,这是另一笔会因为油价下调而带来的额外节省。
事实上,美国并不缺油。上周四美国能源部出具的当周库存报告显示,美国原油产量已经上升到了29年来的最高水平:每日900万桶。按照这个产量计算,美国已经快要追平日产量960万桶的沙特阿拉伯。
报道称,美国石油产量的攀升和新型能源科技的应用密不可分:页岩层中抽出了成百上千万吨的油气;几条关键输油管更新升级,重新布流了从美国中部平原向墨西哥湾的石油输送,这个变化让现在墨西哥湾附近冶炼厂们仓库里几乎塞满了原油库存。美国已经终结了从尼日利亚等西非国家进口原油的时代。
但火上浇油的是,面对此轮油价下跌,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并未减产,利比亚石油产量的恢复加剧了供过于求;同时,虽然伊拉克局势依然动荡,但该国的石油出口已经创下了自伊拉克战争之后的最高纪录。
欧佩克成员国甚至趁机大打价格战,沙特阿拉伯日前就下调了向美国出口原油的官方售价,这一举动触动了争夺市场份额的敏感神经。但曾经“呼风唤雨”的OPEC正在丧失对原油的定价能力。约翰·科尔德福认为,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伊朗都把希望押在了中国和亚洲其他的原油大客户身上,但亚洲同样竞争激烈,今年9月,美国阿拉斯加北坡油田所产原油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往韩国。
一边是供应超预期增长,另一边却是需求却越发疲软。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低于预期,国际能源署10月份发布的报告将2014年和2015年的全球原油需求日均增长预测值分别下调了25万桶和9万桶。此外,美联储10月底宣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美元新一轮走强,美元指数已于近期刷新5年高位,以美元计价的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受到打压。
而到了明年3月,美国石油产量可能会进一步上升到950万桶/日甚至更高,随着届时寒冬逝去,全球石油消费市场亦会陷入萎靡,随之而来的是油价继续探底。上周五俄罗斯总统普京称,俄罗斯已经准备好面对油价“灾难性”下跌。
油价的底在哪儿?左右油价的因素是哪些?
据华夏能源网的分析,目前能够左右国际油价的因素不外乎五个:
1、欧佩克的产量
自6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开始步入下行通道。其中具体来源有三:第一,OPEC增产约60万桶/天,其中主要来自于利比亚,其余国家大体增减相抵;第二,美国原油增产近30万桶/天;第三,三大能源机构持续下调需求预期,下调幅度约30万桶/天。而供应过剩造成的油价下跌,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出口国,尤其是欧佩克。
因此,近段时间原油市场关注度最高的消息层面均指向于欧佩克的产量动向。11月27日欧佩克会议将召开,但目前市场言论不一,最终是否会减产尚无定论。
而目前国际油价已经导致欧佩克大多成员国财政出现问题,因此,分析认为欧佩克最终限产保价可能性偏高。即使欧佩克不对3000万桶/天的产量配额进行下调,只需要求成员国严格遵守该配额同样也可达到减产效果。因为目前欧佩克整体产量约为3080万桶/天,超出配额近百万桶。
如果欧佩克11月会议上宣布限产,原油市场供应过剩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长期压制原油的一座大山将移除,国际油价将会迅速反弹,有望重返90美元/桶上方。
2、美国页岩油的产量
从原油生产成本角度来看,非常规油气资产属高成本之列。其中美国页岩油开的平均成本约为65美元/桶。但对于一些中小型页岩油公司而言,成本可高至75-80美元左右。因此,美原油价格跌破80美元/桶,将会令部分生产公司面临经济性考验,随之而来的则是减产问题。
3、欧美对伊朗的制裁
11月24日将迎来伊朗核谈的最后期限,双方将继续围绕核问题展开交锋,以决定双方是否相互作出让步。但近日表示“分歧依然很大,恐怕达不成目标”。此前,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朗实施四轮制裁,欧美也单方面对伊深化制裁,目前欧美允许伊朗日均出口不多于100万桶的石油。而谈判结果达成最终成果的可能性不大。
4、期货市场的动作
近五个月来,由于原油市场利空消息不断释放,期货市场看空氛围也随之不断升温,并出现了罕见的做空浪潮。以美原油期货为例,自7月份开始,交易商在美原油期货和期权中持有的净多头寸减少53%,其中多头头寸减少32%,而同期空头头寸暴增111%!虽然目前原油期货市场看空氛围仍未有得到实质改观,但有一现象需要警惕。
5、产油国的局势
俄乌军事冲突,ISIS中东暴力行径以及利比亚内部等地缘紧张局势依旧活跃于石油市场。俄乌双方关系陷入拉锯战,而且随着冬季来临,天然气供应问题将为俄罗斯增加谈判筹码,领土及能源贸易争端预计仍难以根除;近来,虽然中东紧张气氛有所缓和,但ISIS仍在间断性的挑动市场神经,其潜在的风险因素不容忽视;利比亚内乱问题趋于长期化,内部分裂势力干扰下该国油田及港口频繁开与关,致使产量增长仍面临较大挑战。
油价大跌、领土纠纷、内乱等因素存在令上述地缘风险大范围升级的可能。一旦局势升级,原油期货价格将会迅速反应。不过,由于市场供应整体相对过剩,将弱化地缘局势紧张所造成的供应紧张的担忧,所以,其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阴谋论流行:美国和沙特要把俄罗斯“弄死”
石油行业内发生的任何事情,很多都可以用阴谋论来解释。最近油价暴跌也不例外。
据凤凰财经的报道,最近《纽约时报》社论刊登了汤玛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讨论阴谋论的文章。这位前中东记者最近一篇专栏中发问:“这是我的幻想?还是一场全球石油战真的已经爆发?一方是美国和沙特阿拉伯,另一方是俄罗斯和伊朗。”接着他自问自答:“是的”,并认为美国和沙特阿拉伯正试图将主要依赖石油收入的对手伊朗和俄罗斯置于死地。与此同时,阴谋论这一观点在俄罗斯也很流行。
俄罗斯《真理报》的重要新闻就是:《希望沙特摧毁我们的经济》。
事实上,沙特是剩余产能最多的产油国,历来都是左右石油市场的力量。油价出现泡沫,沙特就增产遏制价格升势,价格下跌就减产支撑市场。今年夏天结束时油价开始暴跌,市场普遍预期沙特如往常一样减产。但事与愿违,沙特上月宣布将致力“维持市场份额”,不会减产支持油价。
虽然人们不禁会从政治角度去解读沙特的做法,但它这个战略也可以多个经济理由去解释。最明显的理由就是,对沙特来说,美国不再是一个极度尴尬的政治盟友了。以往,美国一直大量进口沙特原油,但现在出现“叶岩油革命”了,美国从沙特的大客户变成了主要竞争对手。
由于叶岩油的生产成本高于沙特油成本,应对竞争的战略之一就是压低油价,迫使叶岩油生产商退出市场。目前,沙特一直不能使用这一战术,因为基于许多供应和政治因素,油价一直高于叶岩油生产成本。就在最近几个月,全球石油市场供应意外大增,但需求锐减。从6月份以来,油价已经下跌大约25%,上周更跌破每桶80美元。
如沙特现在减产支撑价格,美国就可以扩大叶岩油生产攻其要害,阿拉伯半岛势必落得原油收入减少的下场。沙特目前可以用的战略,就只有迫使美国成为另一个原油供应国。若这个说法是对的,它的意义将非常重大。这意味着油价下跌不会是昙花一现的现象,而全球两大原油供应国之间将爆发频繁的价格战,成为全球石油市场的基本格局。
当然,也有人表示所谓的阴谋论之说有些牵强附会。
据网易财经的报道称,很多人自然相信金融与政治格局的关系深厚,但供求关系的变化才是所有因素的最终落脚点,经济复苏不力以及世界对原油能源的依赖度下滑才是其步步跌向80美元/桶的推手。
报道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周将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期由3.4%调低到3.3%,经济疲软之势依然明显;国际能源署(IEA)10月14日将今年石油需求日增长预期由70万桶调低到20万桶,为五年来最低。但需要看到的是,较低的能源价格带来的不会仅是负面影响,在经济复苏困难期,能源成本的降低对工业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技术发展,目前世界对原油的依赖程度远没有上世纪石油危机时那么重要,加之各国开能力的提升和替代能源的飞速发展,以及美国长期投资开发的页岩石油开始进入产量高速增长期,导致今年美国日均原油产量同比上涨13%至9月份的880万桶,即将超过沙特成为世界第一大原油生产国,因此OPEC对全球油价的垄断控制能力早已大打折扣。数据显示,目前非OPEC国家生产的原油占世界原油贸易的比重超过50%,而在10年代只有不到30%。此外,不仅是OPEC与非OPEC国家难以协调行动,OPEC内部成员也经常意见相左。
众所周知,俄罗斯财政对石油收入十分依赖,俄罗斯向国际市场出售原油720万桶/天,构成俄罗斯财政收入的45%,其财政盈利线约为102美元/桶。如果原油价格维持在90美元/桶,2015年俄罗斯财政收入将因此减少1.5%,油价下跌的伤害确有体现。但据85美元/桶的美国页岩石油成本来看,美国的页岩石油生产企业陷入亏损几乎是必然的,受到牵连的还有200万人的就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并不是愿意看到的。
油价八连跌给百姓带来哪些实惠?
受国际油价持续大跌影响,发改委昨日再次宣布下调成品油价格。自今年7月22日起,国内油价实现罕见的“八连跌”。本次调价落实后,7月22日以来90号汽油和0号柴油零售价格每升累计分别降低了1.11元和1.25元,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普遍回落至“6元时代”。
那么,“八连跌”能给百姓带来哪些实惠?
1。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私家车油耗成本明显下降。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8L为例,本次调价后私家车主每月将减少23元左右的用油成本。如果综合“八连跌”累计降幅计算,每月出行总油耗累计降低185元左右。
2。降低物价,刺激消费。低油价使出租车、航空、旅游等行业都深受其益,减少普通消费者的出行成本,间接刺激消费。
3。国家原油进口成本降低。纽约每桶油价创下2011年10月以来的收盘新低;伦敦布伦特每桶油价创下2010年9月以来新低。2013年10月,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据专家分析,国际原油年平均价格每下降10美元,中国就将节省200亿美元进口成本。
4。间接刺激经济增长。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之际,油价下跌可以降低经济运行成本,进而刺激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
原油价格战升级!沙特阿美与俄罗斯之间的较量会对全球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全球经济在这次较量下不再风平浪静,类如好处是驱动工业生产加快,贸易经济有所回暖;坏处是挤压其他动力进出口行业,某些进出口经济下滑危在旦夕,尤其是美国的页岩油。
石油价格低价?加快工业生产,促进贸易经济回暖。
石油是工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但是由于石油生产被几个中东国家垄断,造成价格失去市场规律的控制,起伏不定。国家工业发达与否,是评判国家发展程度的量表。因此为了工业的发展不受到石油价格的控制,很多国家都在寻找石油的可代替能源,现如今就发掘了电能、核能、地热能等。沙特也因此想要再进一步控制住是石油价格,进一步提高价格,毕竟不能走量了得走价。
可是沙特和俄罗斯都因为自身利益原因,石油协议谈判破裂,造成价格战爆发,对于工业生产来说是大好事,毕竟石油依然是工业的核心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能被其余代替的,能有物美价廉的石油,谁还需要其他代替呢?
石油量产多?其余能源开发生产市场被压缩。
美国在近年来因为成功开发页岩油,因为其价格低深受到工业国家的喜爱,页岩油的进出口量也很大。但是这次沙特和俄罗斯的较量,一不小心波及到了美国的页岩油贸易,就好像如果能买到高质量的石油,还费力去进口页岩油吗?有过?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情感,大约就可以理解了。
美国的页岩油出口只是被影响最大的那个,但是对于中东地区其他生产石油的国家,这次也将少赚很多钱,毕竟石油大佬都一降再降价了,自己这做?小老弟?的如果不降价,石油还能卖出去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