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机制问题及对策建议_油价机制问题及对策
1.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 "十个工作日一调"原则是什么意思
2.运价油价联动机制
3.国内油价调整机制是什么?
4.为什么院要出台完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和有关意见的通知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 "十个工作日一调"原则是什么意思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 "十个工作日一调"原则,即国内成品油的价格根据国际油价价格的走势,每十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在十个工作日日,国际油价累计是上涨的,国内油价就上涨调整一次,在十个工作日日,国际油价累计是下跌的,国内油价就下跌调整一次。
但当汽、柴油的涨价或降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折合到每升调价金额不足5分钱,为节约社会成本,零售价格暂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扩展资料
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原因
1、调价时间滞后,未能及时灵敏地反映市场变化
现行国家确定的成品油销售中准价,是要在国际市场三地价格加权平均变动超过一定幅度时才作调整,每次调整至少也在一个月以上,有时几个月不动。特别是国际市场变化并不完全反映国内市场,按其确定国内油价则难以反映国内市场的真正需求,既误导生产也影响销售。
2、机械接轨,扭曲了市场的正常需求
1)定价水平忽高忽低,每次调价吨油在200元上下并不鲜见,致使提价要么过高,实际价格达不到,所定价格形同虚设;要么降价过低,达不到促进生产的目的;要么调价滞后,所调价格时过境迁,使得国家指导价起不到指导作用。
2)世界各地成品油消费结构、习惯及季节变化等,与国内市场不尽相同,而且国内各地市场的需求情况也不尽相同,按照国际市场油价制定国内价格,同国内市场的实际状况必然有出入。
3、透明滞后的定价机制,刺激投机,干扰正常的经营和市场秩序,使定价异化,没有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带来经营者不平等的市场机遇
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与国际市场变化滞后一个月,给投机经营预留了较大空间,刺激囤积居奇等投机行为。
4、原油价格与成品油价格接轨不对称,影响了成品油生产经营的正常安排
原油完全按照国际油价变动情况,每月1日进行调整,而成品油价格调整则有一个稳定的区间。因此,往往形成原油大幅度提价,成品油价格不提,原油降价,成品油不降,生产企业原油进价与成品油销价不匹配,不利于产销衔接。
百度百科-成品油定价机制
运价油价联动机制
报导很清楚啊!
上海建出租车运价油价联动机制:通过两公式操作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4 月18 日 | 文章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4月17日消息:在今天的听证会上,公布了两个公式,运价油价联动机制今后将通过两个公式来操作。
第一个公式用于调整出租车起步费。按照这个公式,如果油价平均提高一元,根据前期调研,单车每天消耗汽油43.75升,日均载客34次,代入公式,每车起步价需要提高1.29元。
第二个公式用于调整超过起步价后的出租车公里单价。按照这个公式,如果油价每升平均提高1元,每车每天行驶350公里、载客率61%、起步价外公里占总公里数的64%,与公里油耗无关的加价计时等营运附加收入系数0.15,计算后可以发现每公里运价需要提高0.27元。
今后,这两个公式将配合使用,调整起步价和单价,体现多乘多支出,少乘少支出的原则。按照这两个联动公式,在目前的市场营运状况下,如果起步费从10元调整为11元,公里单价从2元调整为2.1元,调价幅度大约在6.7%左右,对乘客来说,每次用车平均多支出多1.43元。行业管理部门表示,将建立计算公式中有关营运数据统计分析和定期公布的制度。并检测油价波动幅度,考量一定时期内油价上涨对行业影响程度,跟踪运价调整后市场供求等主要运营指标变化动态,以保证联动机制的有序运行。
上海现行的出租车运价是1993年制定的,1998年做过微调,起步费为3公里10元,超起步里程后每公里2元,超过10公里以上的部分加收50%空驶补贴费。出租汽车因路堵及因乘客要求临时停车,每5分钟按2元计算。近几年来,燃油成本上升迅速,90号汽油价格已经从98年每升2.13元上升到了目前的4.13元,是98年的1.95倍。此外,维修成本、车辆保险费等也有不同程度上涨。
国内油价调整机制是什么?
国内油价调整机制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以下是关于成品油定价机制的知识介绍:1、简介:将现行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的定价机制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而最高零售价格是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上流通环节差价来确定。2、拟定背景:国家发展改革委拟定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将现行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的定价机制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同时新方案提出将原允许企业根据指导价格上下浮动8%降为4%左右折成额度取整确定。
为什么院要出台完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和有关意见的通知
院出台《完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和有关意见》主要有以下原因:
1 石油价格形成机制配套改革是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保持一致的需要。首先由于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之间的调整不同步,那么等发改委参照制定出中准价以后,国内价格的上升或许要更高。其次,石油运输成本的变化,也是影响石油价格的主要因素。第三,每逢电力紧张时,企业启动自备发电机,也将导致对柴油需求的飙升。例如,由于电力的影响,预计2007年国内水运客运周转量将增加8%左右,货运周转量将增加12%左右。但是,由于油价持续高涨将促使更多水运船只转向燃料油等替代燃料,而且内河港口还将受到铁路、公路、管道等其他运输方式激烈竞争等原因,水运柴油需求增加将继续有所放缓。结合燃料油替代情况估计,2007年水运柴油需求量增长2,5%~3,5%。最后,中国的油耗较高,单位GDP的石油消耗高出美国30%,高出日本2倍以上,这些都会对国内石油价格爬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 石油价格形成机制配套改革是适应石油的赋存条件和石油工业发展现状的需要。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石油生产量的不断增长已不能满足石油消费量的增长。从表面上看,中国1993年开始已变为石油净进口国,目前原油进口量已超过4000万吨,占国内原油总加工量的20%左右,而且进口量呈逐步扩大的趋势。据专家估计,在未来十年内,中国石油产量将维持在1,75亿吨左右。在排除中国石油进口的前提下,到时原油缺口会超过亿吨,也就是未来原油供给将有40%左右依(原作者:谭洪生)赖进口。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有利于引导石油、石化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保证市场供应。
3 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改革是适应加入WTO的客观环境的需要。中国加入WTO后,将逐步取消或降低原油或成品油关税,开放国内成品油批发和零售市场,允许国外跨国公司参与国内油品市场经营。这种发展趋势客观上要求中国油价与市场接轨,使国内企业与国外石油公司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展竞争。
4 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改革是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竞争力的需要。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有利于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素质,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竞争力。石油是重要的战略物质。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从保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石油、石化企业必须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壮大自身实力。
希望你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