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油行业发展前景

2.中国石油的发展前景 要具体的 不用提股票

3.国际原油为什么涨价?

4.油价年内第五次下调,你觉得国际油价的前景如何?

石油行业发展前景

未来石油价格前景如何_未来的石油价格

全球的石油化工工业产品销售额可达每年2.9万亿美元,远高于全球市场上的石油销售额,而且虽然需求量高度集中在成熟的市场,但在新兴经济体中也得到了强劲的增长,石油化工市场已真正实现了全球化(非洲的情况可能是个例外,那里的需求量仅仅占全球需求量的3%)。石油化工产品已成为工业与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且无法替代的组成部分,直接产品有塑料包装袋、农用化学品、涂料,这些产品占化工产品总量的80%以上。一些尚未被人们熟悉的产品有飞机制造(10%)、房屋用品(20%)、制药设备(30%)。化工产品的用途日益广泛是新兴经济体的关键因素,从基础建设到工业包装、消费者产品领域都得到了发展。乙烯本身的直接应用并不多(如在西班牙,人们将乙烯用于西红柿的催熟,但应用得并不广泛)。同样,乙烯也有许多衍生物,如塑料(聚乙烯、聚氯乙烯)和纤维(聚对苯二酸盐和聚醋)。在美国,约70%的终端利用是非耐用产品,包括管材、汽车部件和电器部件。许多广泛的用途都集中在基本经济活动上,如包装业与建筑业。石油化工工业与GDP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产品与区域之间的GDP变化主要取决于它们的成熟程度。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在中国与东南亚所出现的经济高速增长已经导致亚洲(日本除外)乙烯的需求量增长率高达75%,世界其他地区的增长率则仅为3.2%。随着GDP构成的多重性,这种增加可以扩大在整体经济增长中这些变化的影响程度,进而导致库存物资的大规模流通,对于可储存的下游产品来说,这种特征更加突出。暂时的短缺对价格的影响更大,涉及消费者与储备供应两个方面,由于较高的利润会刺激较高的工业发展,对此,生产与供应就会表现出某些灵活性。然而,更难保证的就是那些潜在的需求中任何额外的增加而不是暂时的供给中断,原因在于国际制裁与消费主流中的长期交付期,以及新增的产能。

过多的利润会促使过度投资,几乎与此同时发生的是生产能力过剩与利润的大幅度下跌。即使在过去的10年中出现了一些合并,乙烯工业依然保持着相对的分散性,对任何天然气市场机遇的限制都会导致由减产引起的投资减少。由于高密度资本的投入与大量石油化工产品与市场的高度融合,获利的生产者感到有必要继续生产,即使他们已经受到损失也在所不惜,因为他们要稳定价格,或者在出现一个循环的低迷时期,生产者也会努力保住自己的领先地位。石油化工工业的极速增长,曾经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工业化国家中。对于当代的石油化工工业来说,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需求的增长与现有的生产能力之间的失衡,这与需求增长或生产的价格优势严重脱节有关。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生产能力再次增加,开始开大量便宜的天然气,而欧洲人则致力于将石脑油作为满足当地需求的最便宜。这两种方式现已无人纳,新兴的市场既可满足需求也可供给充足的生产原料,这可以体现竞争优势。这种失衡的解决可能会使这些生产者感到痛苦,但却可为那些善于把握的人们提供重要机遇。

影响需求、供给、利润和价格的原因是什么?石油化工生产能力的新浪潮还有空间吗?如果没有,会有赢家吗?或者仅剩输家?正是它的重要性,使得乙烯工业显得极其有效------它是整个石油化工工业关键的驱动力的标志。

中国石油的发展前景 要具体的 不用提股票

个人感觉还是不错的。

第一,从公司目前的状况来看,公司的任何环节都非常的良好。下面是公司季报里对公司目前形势的介绍。

勘探与生产业务继续高度重视加强石油勘探,突出天然气勘探。在华北、鄂尔多斯、塔里木、青海等主要探区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储量增长高峰期工程成果明显,基础更加巩固。

海外油气业务有序发展,重点合作项目稳步推进,海外上游业务实现量效齐增,对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贡献持续增加。

二零一一年前三季度,本集团生产原油670.1百万桶,同比增长4.8%;生产可销售天然气17,348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5.9%;油气当量产量959.3百万桶,同比增长5.1%,其中海外油气当量产量92.9百万桶,同比增长22.6%。二零一一年前三季度勘探与生产板块实现经营利润人民币1,607.91亿元,比上年同期人民币1,145.23亿元增长40.4%。

炼油与化工业务突出市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加强生产运行管理,实施节能降耗措施,实现规模有效、安全平稳运行。二零一一年前三季度,本集团共加工原油725.2百万桶,同比增长10.3%,生产汽油、柴油和煤油6,430.2万吨,同比增长11.3%。

受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及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力度加强影响,二零一一年前三季度炼油与化工板块经营亏损人民币384.03亿元,其中炼油业务亏损人民币415.39亿元,化工业务实现经营利润人民币31.36亿元。

二零一一年前三季度,本集团销售汽油、柴油和煤油10,724.7万吨,同比增长18.0%。 二零一一年前三季度销售板块实现经营利润人民币180.21亿元,比上年同期人民币112.94亿元增长59.5%。

天然气与管道业务强化产运销衔接和生产经营受控运行,油气战略通道和骨干管网建设有序推进,天然气销售量保持快速增长。西气东输二线干线工程建成投产,与多条已建管道联网,形成了公司主干天然气大动脉,辽河、华北等一批地下储气库项目开工建设,显著提升了天然气调配能力。二零一一年前三季度天然气与管道板块实现经营利润人民币132.33亿元,但受进口天然气亏损增大的影响,比上年同期人民币159.68亿元降低17.1%。

第二点:关于炼油亏损的想法

个人感觉那只是一个利润的输送而已,不必放在心上。

总之,公司依然会保持10%左右的增长;特别是油价不控制的情况下,公司可能取得更多的利润。不过,这些利润是否会表现的报表中,就很难说了。

国际原油为什么涨价?

这篇文章分析的还不错。

国际石油市场近年来强势震荡,诸多因素互动突出,油市前景扑朔迷离。继2003年、2004年和2005年连续大幅上涨后,2006年9月份起,国际原油价格突然持续下跌到60美元左右。2007年1月份,油价一直保持在50美元左右,油价的巨幅变动,对我国经济安全具有巨大影响。本文从影响油价长期走势的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以及对油价造成冲击的短期因素三个方面对影响油价的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以供参考。

一.影响石油价格的供给因素

影响石油价格的供给因素主要包括世界石油储量,石油供给结构以及石油生产成本。

石油产量必须以石油储量为基础。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石油探明的储量一直在持续增加,2005年底世界石油探明可储量约为12007亿桶,20年间增加了4303亿桶,增长了55.8%。虽然产量的增长速度大于已探明储量的增长速度,但2005年底全球石油储量与产量之间的比例为40.6年,可以预见,至少在未来10年不会出现全球范围内的石油供给短缺现象。但是,由于石油的不可再生性,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世界石油产量将在2015年以前达到顶峰,全球石油供给逐步进入滑坡阶段。

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特点也对石油供给具有重大影响。目前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方主要包括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国家。opec拥有世界上绝大部份探明石油储量,其产量和价格政策对世界石油供给和价格具有重大影响。而非opec国家主要是作为价格接受者存在,根据价格调整产量。但2002年以来,受强劲的世界石油需求和高油价刺激,opec产量激增,原油剩余产能从2002年的560万桶/日急剧下降到2006年的140万桶/日左右,产能利用率高于90%,通过增加产量平抑油价的能力减弱。迫使市场参与者通过构建商业库存作为应对风险的缓冲,而库存需求反过来又刺激油价上行。

美欧跨国石油公司在世纪之交通过资本运作发起的新一轮兼并联合使得世界石化产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随着石化巨头对全球石油、技术和市场的控制力的进一步增强,世界石化产业的发展和竞争以及石油价格的波动带来了深刻影响。

此外,石油生产成本也将对石油供给产生影响。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其生产成本会影响生产者跨时期的产量配置决策,进而影响到市场供给量,间接地引起石油价格波动。世界石油价格的下限一般主要由高成本地区的石油生产决定,而低成本地区的石油决定了价格的波动幅度。

二.影响石油价格的需求因素

石油需求主要由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变化,替代能源的发展和节能技术的应用决定。

全球石油消费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正相关。全球经济增长或超预期增长都会牵动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出现上涨。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强劲增长也使得对原油的需求急剧增加,导致世界原油价格震荡走高。其中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带动了全球石油消费增长的1/3。而反过来,异常高的油价势必会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又会影响石油需求的增加。

替代能源的成本将决定石油价格的上限。当石油价格高于替代能源成本时,消费者将倾向于使用替代能源。而节能将使世界石油市场的供需矛盾趋于缓和。目前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这势必将对石油价格的长期走势产生影响。

三.影响石油价格的短期因素

短期影响因素是通过对供求关系造成冲击或短期内改变人们对供求关系的预期而对石油价格发挥作用的。

1. 突发的重大政治

石油除了一般商品属性外,还具有战略物资的属性,其价格和供应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势力和政治局势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生产国际化的发展,争夺石油和控制石油市场,已成为油市动荡和油价飙涨的重要原因。

2. 石油库存变化

库存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一个缓冲,对稳定油价有积极作用。oecd的库存水平已经成为国际油价的指示器,并且商业库存对石油价格的影响要明显强于常规库存。当期货价格远高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倾向于增加商业库存,刺激现货价格上涨,期货现货价差减小;当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倾向于减少商业库存,现货价格下降,与期货价格形成合理价差。

3. opec和国际能源署(iea)的市场干预

opec控制着全球剩余石油产能的绝大部分,iea则拥有大量的石油储备,他们能在短时期内改变市场供求格局,从而改变人们对石油价格走势的预期。opec的主要政策是限产保价和降价保产。iea的26个成员国共同控制着大量石油库存以应付紧急情况。

4. 国际资本市场资金的短期流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石油市场的特征是期货市场的影响显著增强,目前已经形成了由期货市场向现货市场传导的价格形成机制。尽管国际原油市场的投机活动不是油价上涨的诱发因素,但由于全球金融市场投资机会缺乏,大量资金进入国际商品市场,尤其是原油市场,不可避免地推高了国际油价,并使其严重偏离基本面。

5. 汇率变动

相关研究表明,石油价格变动和美元与国际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存在弱相关关系。由于美元持续贬值,以美元标价的石油产品的实际收入下降,导致石油输出国组织以维持原油高价作为应对措施。

6. 异常气候

欧美许多国家用石油作为取暖的燃料,因此,当气候变化异常时,会引起燃料油需求的短期变动,从而带动原油和其他油品的价格变化。另外,异常的天气可能会对石油生产设施造成破坏,导致供给中断,从而影响油价。

7. 利率变动

在标准不可再生模型中,利率的上升会导致未来开价值相对现在开价值减少,因此会使得开路径凸向现在而远离未来。高利率会减少资本投资,导致较小的初始开规模;高利率也会提高替代技术的资本成本,导致开速度下降。

8. 税收政策

干预会使得市场消耗曲线凸向现在或未来。跨时期石油开模式的税收效应依赖于税收随时间变化的现值。例如,税收现值随时间减少会改变开顺序的决策。和不征税相比,税收最终还是会减少任意时点上的净收益,也就减少了相应时期开的积极性。而且税收会降低新发现储量的投资回报。

油价年内第五次下调,你觉得国际油价的前景如何?

最近国际原油价格大跌,可国内油价却没怎么降,很多朋友对此表示不解。其实,国内油价并不是随时都跟国际油价挂钩的。比如,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决定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调控上下限。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直白点就是,国际油价高于130美元时,国内油价可以不涨,同样,当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时,国内油价可以不降。正常情况下,当国际原油价格在40美元到130美元之间时,国际油价涨,国内油价可能调价跟涨,国际油价跌,国内油价可能调价跌。但是现在国际油价跌倒了30美元以下,那么根据国内成品油调控上下限机制,30美元大幅低于40美元,国内油价自然不用跟随调降了。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以实际油价为准。

应答时间:2021-08-2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s://b.pingan.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