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租车的社会经济效益

2.为什么我国不能也用乙醇汽油混合燃料这种技术?

3.快递行业分析(六)——顺丰的全业务覆盖

出租车的社会经济效益

鄂州汽车油价调整最新消息_鄂州汽车油价调整

近年来,随着经济市场化的逐渐形成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出租车行业的经济效益与过去相比空间越来越小。这一客观存在使得出租车行业的经营者对现实十分不满,矛盾十分突出,容易诱发行业不稳定,进而影响社会安定,这与党中央大力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不相适应。如2003年,我市市民强烈要求调整出租车租价,让利于民。市通过召开听证会等合法程序制定出调整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经营者却闹出不大不小的罢市风波,使这个方案的推行十分困难。再如,我市一出租车司机凌晨被抢劫遭,部分经营者却聚众闹事围攻市等等。这些的发生,虽然有他们客观原因,但通过我们调查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出租车行业经营者与我们管理者的向心力、凝聚力越来越远,对立情绪越来越大,行业越来越不稳定。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一个城市的窗口行业,要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行业形象就无从谈起。

如何拉近我们管理者与经营者的距离,打造一个和谐的出租车行业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我们经过对全市出租车行业现状和经营者的思想状态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仅靠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规范行业行为是远远不够的,这仅仅是 “堵”,还应该有亲和政策来“疏”。疏堵结合才能打造和谐行业。为此我们大力开展了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出租车行业”的主题活动,同时建立相应的配套政策,推进主题活动的开展。

一是建立重大事故的补助政策。在市的支持下我处从出租车经营权有偿出让金中拿出5%的资金,设立“鄂州市城市出租汽车交通事故安全基金”。对家庭十分困难,经济上无法承受的重大事故给予相应的补助。 2005年11月我市一出租车司机被抢劫遭后,由于家庭特别困难,我们就从基金中拿出5000元,所属公司也拿出5000元补助受害者家属,不仅缓解了受害者家庭的经济困难,也体现了对出租车行业的关爱和温暖。

二是建立奖励政策,重奖文明诚信出租车经营者。从2003年开始,我们大力开展“十佳文明诚信出租车”创建活动。市文明委、市交通局联合制定下发《十佳文明诚信出租车考核评分标准》和《十佳文明诚信出租车奖励办法》。“办法”规定对连续三年获得“十佳文明诚信”出租车称号的车辆重奖一万元。经过三年的考核、筛选最终有4辆出租车被评为“十佳文明诚信出租车”。我们准备召开全行业表彰大会,兑现承诺。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我市出租车行业的积极性和服务热情,为构建和谐行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通过上述亲和政策的实施,我市出租车行业文明诚信和服务质量大大提高,行业的和谐和稳定得到进一步加强,管理者与经营者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具体表现在:

——市场意识不断增强。去年以来,随着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不断上涨,出租车的成本不断增加,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大幅下降。我市对每辆出租车给予一次性油价补贴400元。但出租车经营者不是象过去那样找,而是找市场。从提高服务质量上找效益,从节约上要效益。全行业自发行动,由单一用汽油改为双燃料使用。截至目前止,我市出租汽车已有85%以上使用天燃气,不仅减少了城市环境污染,而且单车每天降低成本50——70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促进了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服务意识、诚信意识不断增强。过去我市出租车行业宰客、甩客现象时有发生,经营者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现在文明诚信服务蔚然成风,拾金不昧,助人为乐已成为全行业的一种时尚。2005年5月一出租车司机拾到一乘客掉在车上的现金物品等价值70多万元,主动联系失主,如数送还。失主十分感动,当即掏出100元酬谢,被司机婉言谢绝。这一举动在全市产生了较大震撼。市委书记、亲自批示要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同时该司机被评为年度感动鄂州的风云人物。因服务质量而引起的投诉案件逐年减少。2003年因服务质量而引起乘客投诉的185件,2004年104件,比上一年减少81件,减少四十三个百分点;2005年64件比上年减少40件,又减少三十八个百分点。较好地展现了鄂州出租车行业的精神风貌。

——行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过去我们管理部门与经营者之间似乎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在没有了,过去管理部门与经营者的心总想不到一起,劲总使不到一处,现在关系日益密切,交流和沟通日益频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真正形成了共同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良好氛围。去年在市总工会的支持下,我们组建 “鄂州市出租汽车联合工会”这一群众性的组织,广大出租车经营者不象过去那样漠不关心,而是涌跃参与,积极投票选举,顺利为我市出租车行业搭建了交流与沟通的又一平台。

为什么我国不能也用乙醇汽油混合燃料这种技术?

中国的燃料乙醇产业是有的,而且做得不错,之所以不为人知是因为国情不同。2001年开始国家就已经在9个省市进行乙醇汽油试点工作。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广西6省全面使用;其它省市包括巴彦淖尔市、乌海市、江苏省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6市;山东省济南、枣庄、济宁、泰安、临沂、聊城、菏泽7市;湖北省武汉、襄樊、荆门、随州、孝感、十堰、宜昌、黄石、鄂州9市;河北省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沧州、衡水6市。同年批准成立燃料乙醇试点企业。2005年时产量达到50万吨,对燃料乙醇的生产和应用跃居世界第三。2006年的时候产量达到160万吨,与2001年的3万吨相比增长超过50倍。问题在这个时候开始显现。当时我国是借鉴美国经验,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使用玉米。玉米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之一,在温饱问题刚解决不久的中国,这种需要消耗大量粮食,占据大量耕地的生产方式是行不通的,所以在2006年的12月发改委取一系列措施限制使用企业生产,现在中国燃料乙醇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从非粮作物中炼制生物燃料。这里要说明一下为什么燃料乙醇在巴西能得到如此重用。巴西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是甘蔗。巴西是世界最大的甘蔗生产国和出口国,甘蔗供远大于求,大量炼制燃料乙醇可以消耗多余的甘蔗,增加财政收入,减少废气,对巴西显然利大于弊,当然大量发展。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在偏远落后地区依然严峻,通过消耗粮食来生产当下并不迫切需要的燃料乙醇,在很多人看起来就是浪费,也不符合国情。可用于生产乙醇的非粮作物包括甜高粱,木薯,甘蔗,秸秆,废弃木料以及某些城市垃圾。中国目前主要集中于秸秆炼制燃料乙醇的项目上,目前秸秆主要用于田地天然施肥,用途较窄,国家一直在推行秸秆利用多样化,将秸秆炼制燃料是一条好出路。但秸秆中的有用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制乙醇工业化难度较大,效率低且污染较大,所以一直未能广泛推广。不过这个状况可能会得到转变,2014年华东理工大学在这方面的研究就有了重大的突破,提出干法炼制木质纤维素,乙醇占比达到9%,且污染比较少。目前已经取得专利并和一家公司达成合作,开始批量生产。未来中国的燃料乙醇事业会怎样,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快递行业分析(六)——顺丰的全业务覆盖

背景

顺丰具有最全面的业务线,虽然其利润主要来源是快递业务,但其业务覆盖并不止于快递。所以我们打算先从顺丰入手,在深入了解快递的具体盈利模式同时,也能感知顺丰从快递行业延伸到其他运输服务方向的发展情况,为后面介绍其他物流行业企业提供一些基础。

顺丰目前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四大的快递物流综合服务商。公司从时效快递服务起家,通过内生+外延并购,在快递领域构建起时效件与经济件互补的分层快递业务体系。同时以时效大网为基础,在大物流领域横向多元化拓展,打造快运、冷链、同城、供应链等新业务,形成覆盖国内外的综合物流生态体系。

当前的顺丰具备快递物流行业最完善的业务线,与其他各个公司的业务覆盖对比情况如下图所示,快递方面,主要竞争对手是三通一达,但整体竞争形势是差异化的,顺丰占据了中高端市场的主要份额。其他方面,顺丰的主要竞争对手可以暂且简单认为是京东物流和菜鸟网络。

从营收的角度来看,顺丰当前时效快递大约1000亿,经济快递大约300亿,同城大约50亿,快运大约250亿,冷链大约100亿,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大约也是1000亿。因此当前来看,顺丰的快递业务和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是其最主要的营收来源。

通过下面的分析和不负责任的猜测,预期在2023年,顺丰通过降低成本,快递业务的增速依旧能高于快递行业平均值(1000+300+50+250+100)*115%,加上国际电商的发展,供应链及国际业务也会带来较大增长1000*110%。

顺丰成立于1993年,最初经营进出港商务快件为主,奠定了其以寄递文件为主的服务基础和对“快”时效的基本要求。19年,顺丰开始从华南地区向全国扩张,并于2002年从最初的加盟网络向直营网络转型,确立了其商业模式与通达系的区别。2009年,顺丰航空完成首航,并助力2010年展开国际业务,也为后续顺丰时效件奠定了航空履约能力基础。到2012年,顺丰快递通过其直营模式加航空履约能力在中高端快递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2012年电商件已经占据快递市场份额的一半。在电商件的份额争夺中,顺丰这种高时效,高成本的模式并不具备什么优势,因此为了分享电商市场增长红利,顺丰在2013年也开始尝试经济件,主要的思路是与直营的时效件复用部分,降低成本,与通达系竞争。

在13年开始,顺丰除了加入快递业务低端市场的竞争,同事也陆续推出快运、冷链、同城等多元业务板块,在大物流范围内横向多元化发展,从单一快递服务提供者向综合供应链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型。

2017年,顺丰在A股上市,同时也开启了并购扩张之路,各项业务都开始走向成熟。2018年,顺丰收购了广东新邦物流和夏辉集团的中国冷链业务,分别扩充了快运和冷链的版图。2019年,顺丰收购了DHL中国供应链业务,强化了国内本土供应链能力。2021年,顺丰收购了全球领先的综合物流服务商嘉里物流,整合其强大的国际物流以扩大顺丰的全球网络布局。

2021年以来,随着监管介入价格战,各家快递公司盈利开始恢复,顺丰的发展模式也从兼并扩张转换成精细化运营,接下来我们展开分析顺丰当前各个业务线的情况。

快递业务

快递业务主要可以分为中高端的时效快递和中低端的经济快递。当前,顺丰的营收和利润主要是来自时效快递业务。

时效快递转向消费类与工业类

对时效快递来说,业务主要服务于个人物品及工商文件流转、中高端消费以及生产流通环节的高效响应需求。其收入增速在过去与GDP增速呈现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从需求侧来看,消费类和工业类时效需求崛起,消费类取代文件类成时效快递最大需求与增量来源,工业类时效件蕴含长期增长潜力。当前时效快递业务主要的需求来源有文件,工业类时效件以及消费品。文件类的快递由于当前企业大都朝着无纸化办公的方向发展,所以逐年下降。2019-2022H1 文件类时效件件量占比从 42%迅速下降至 28%,收入占比从 31%下降到 21%。2022H1 文件类收入增速同比-4%。工业及其他类时效件主要聚焦于工业零件、工业用料、仪表仪具和农业生产等的寄递需求,主要服务于制造业和农业生产的寄递。工业类的时效快递需求主要来自于临时需求和常规需求,一方面工业品供应链精细化和复杂化导致临时需求的上升,另一方面工业品电商B2B业务的发展也带来了常规需求的增加。

消费品方面,主要来自电商行业对中高端快递的需求,在线上消费中高端商品或生鲜商品时,对快递服务的时效要求相应也会较高,这一部分的增长也带来了顺丰时效快递方面的需求增长。

因此,总体来看,顺丰的时效快递业务中文件类占比逐渐缩小,同时消费类和工业及其他类占比上升。

经济快递策略调整开始盈利

顺丰经济件聚焦电商快递市场,用直营网络“顺丰速运” +加盟网络“丰网速运”双品牌运营的策略。针对中高端电商市场, 主打“速度+温度”的服务口碑,以“顺丰速运”品牌的直营优势,全面提升电商件时效及竞争力,优化客户体验。针对中低端电商市场, 顺丰则以“丰网速运”加盟制网络的运营模式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服务,逐步扩大下沉市场份额。顺丰经济件将主要通过与时效大网冗余产能的峰谷协同,提高快递网络整体经济效益。同时,随着经济件产品结构调优升级,单价提升+边际成本控制,将推动经济件盈利能力逐步兑现。当前,由于抖音,快手等直播电商的兴起,低端电商快递不再被阿里系所垄断,顺丰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加入经济快递的角逐之中。

在经济快递的初期,由于定价较低且占用较多直营,导致经济快递利持续亏损。2021年,顺丰转变经济快递策略,明确时效件与经济件的时效、服务、客群及定位划分,开启结构调优之路。2021 年顺丰通过产品优化将原经济件中的标准陆运产品升级为时效快递中的“顺丰标快”,同时逐步下调特惠专配在经济件中的占比,重点做优做强电商标快。顺丰将电商标快入网签约单价提升至 7 元以上,同时放松了单个客户的签约件量门槛,带动经济件单票盈利质量上行,毛利逐步改善。在这一系列调整之下,顺丰直营经济件单票毛利已于 2021 年 Q4 扭亏为盈,并连续 3 个季度保持正毛利水平, 盈利能力开始兑现。

其中,直营体系的顺丰持续推进四网融通建设,通过跨业务在场地、操作、线路、末端的融通,22 年节省成本达到 8.5 亿元。剔除嘉里影响后,22 全年人力成本占收入比上升 1.8pcts,运力成本占比下降 4pcts,其他经营成本占比提升 1pcts。运力方面,22 年公司总部直营运力招,数智化升级陆运场景,用甩挂模式节约配置,利用智控平台监控车效车价,虽然在高油价影响下同比单公斤运力持平,但剔除油价影响后,公司单公斤运力同比下降 5%。23 年随着油价逐步企稳,公司运力成本降幅将更好的从经营侧向财务侧体现。中转方面,公司进行设备及工艺创新、提升分拣格口精细度,自动化分拣能力持续提升,22 年小件自动化分拣率提高 8pcts,单发件自动化分拣率提高 21pcts,推动小件中转场人均效能提升 8%,全网小件中转场日常处理能力提升 12%。末端方面,公司推进直分直发模式,涉及传统网点 4800+个,新增面客终端站点 9800 个,改善低效益网点 1045 个,低效益网点占比下降 6pcts。23 年随着四网融通向多网融通深化,叠加疫情和油价影响消减,公司持续释放更多成本改善效益。23Q1 在价格端总体平稳的情况下,成本端成为盈利改善的主要贡献力,推动顺丰整体毛利率从22 年的 12.5%提高至 23Q1 的 13.9%,23Q1 单季毛利率同比+1.6pcts,为全年盈利兑现打下坚实基础,全年成本改善效益可期。

供给侧壁垒

在供给侧,顺丰时效快递有着明显速度上的优势,当用户对快递有速度要求时,基本只能选择顺丰。这一优势当前主要来源于顺丰足够的自有货运飞机数量,随着鄂州机场的投入运营,在时效方面的壁垒进一步扩大。

同城配送

同城急送目前在顺丰营收中只占比很小一部分,但也是当前一个较高速增长的业务。之前在看外卖行业的时候有提到,抖音入局外卖行业,其主要难点在于同城配送的运力和时效,而有一部分则是与顺丰进行合作。

从需求来看,即时配送服务持续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速,并且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订单渗透率也在持续上升。

顺丰在同城配送中除了提供高时效的服务,也为同城配送提供了多样的解决方案,覆盖各种场景。

2021 年顺丰同城实际平均配送时长约 30 分钟,针对时效要求高的餐饮外卖场景,同城服务的平均配送时间进一步缩小到 26 分钟。截止 22H1 顺丰时效达成率维持在 95%以上,时效达成稳定,波动率不超 3%,订单接起率超 99%。高效、稳定的时效履约能力为其建立了优质、保证性强的品牌形象,使其高价值品牌客户数不断增长,其累计服务的品牌客户数从 2021 年度的 2300 家进一步增长至 22H1 的 2900 家。从当前的增速来看,同城业务由于规模较小,还是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快运业务

零担是物流运输中使用的一个名词,指货主需要运送的货不足一车,作为零星货物交运,期间会产生高额运输费用。零担是相对于整车而言。在实际的市场操作中,对于零担和整车的划分,基本上是以能否装满一车做为区别。通常解决方案是承运部门将不同货主的货物按同一到站凑整一车后再发运的服务形式。零担运输需要等待凑整车,因而速度慢,为克服这一缺点,已发展出定线路、定时间的零担班车,也可利用汽车运输的灵活性,发展的零担送货运输。例如日本现在大量使用的“宅配便”等就属于这种形式。而共速度针对企业的这一需求,发展了多条零担班车线路。以分布在主要城市的不同区域的营业网点作为就近服务的零担货物收货点及零担货物送货点,大大方便了货主的零担业务需求。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零担市场, 2020 年市场规模已达 1.5万亿元,艾瑞咨询预计到2025年,零担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0万亿元。

目前国内的零担市场呈现高度分散的局面,因为其规模效应并没有快递那么明显,但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市场也会逐步向头部集中。

相比于其他快运公司,顺丰的主要优势在于直营的时效优势,单价收入相比于其他加盟企业也会更高。另外通过直营+加盟得分运营方式也能覆盖更多场景。

冷链物流

生鲜电商发展+医药供应链升级带动冷链物流需求增长。 2016-2021 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从 2210 亿元攀升至 4184 亿元,冷链物流需求总量从 1.25 亿吨攀升至 2.75 亿吨,翻倍增长。随着生鲜电商蓬勃发展带动冷运需求增长、药企供应链升级激发医药冷运发展潜力,国家发改委专家预测到 2025 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还将增长至 80 亿元,对应 2023-2025 年复合年增速为 18%。目前食品冷运占比约 90%,其余 10%主要来自医药物流。

虽然说看起来冷链市场又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但与快递明显不同的是行业较为分散,虽然市场的集中度也在不断上升过程中, CR100(按营收计)已从2015 年的 9.7%提高至 2020 年的 18.1%。

顺丰控股和京东物流在其直营模式下,凭借卓越的服务和时效性,在 2019-2020 年分别位列“中国冷链物流百强榜” 第一和第二, 与此同时, 加盟制的中通快递和韵达股份也开始拓展全国冷链物流网络。顺丰控股在冷链板块推出了三大服务,分别是生鲜寄递,食品冷运和医药物流。依托多元化的产品、优质的网络和全面的服务,预期顺丰在冷链业务领域的领先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

国际及供应链业务

顺丰在上市后,通过收购DHL国内供应链业务和嘉里物流成功整合,使得国际及供应链业务成为了自己的第二大业务。

国际业务

国际业务方面,主要受益于跨境电商业务的增长,国际业务近年来有较大增长。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传言准备上市的菜鸟网络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国际业务,这里可以等我们有更详细的信息之后再展开对析。

一体化供应链业务

一体化供应链业务主要是针对商家提供从原材料到消费者手中完整的端到端运输服务,目前比较大的竞争对手可以认为是京东物流。但市场上营收集中度也不是很高,可以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竞争主线。

当前这个市场看来,增速还是比较可观,虽然没有大热的直播电商等行业火爆,但平均规模的增速依然是高于GDP增速的,因此也是一个有发展空间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