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孚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2.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3.阿拉伯之春是什么

美孚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油价大国谋略石油_国际油价大涨受益股

美国。

埃克森美孚公司是世界领先的石油和石化公司,由约翰·洛克菲勒于1882年创建,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爱文市。埃克森美孚通过其关联公司在全球大约2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拥有8.6万名员工,其中包括大约1.4万名工程技术人才和科学家。是世界最大的非油气生产商和是世界最大的非天然气销售商;同时也是是世界最大的炼油商之一,分布在25个国家的45个炼油厂每天的炼油能力达640万桶;在全球拥有3.7万多座加油站及100万个工业和批发客户;每年在150多个国家销售大约2800万吨石化产品。

公司连续85年以上获得3A信用等级,是世界上保持这一记录为数不多的公司之一。在《财富》杂志本年度美国最大上市公司排名名单中,暴涨的能源价格把埃克森-美孚推到了2006财富500强的首位。?

前身介绍

1859年,美国人德雷克在宾夕法尼亚州打出了第一口工业性油井后,偏僻的泰斯维尔小镇一时人口剧增,地价飞涨,石油公司纷至沓来,油价瞬息万变,在那强手如林的石油狂潮中,精明的洛克菲勒没有随波逐流。他发现卖一加仑煤油所得等价于卖2桶原油。于是,他果断地从石油行业的下游入手,1865年收购了与他合伙的英国人克拉克的炼油厂,获得了大量资金,在石油上站住了脚根。19世纪70年代美国和欧洲资本迅速发达,急需石油时,他又清醒的意识到,谁控制了石油运输,谁就控制了石油。于是,他通过各种关系,笼络铁路运输人员,降低成本,甚至取一些不道德行为,逐步垄断了美国石油加工和经销业。正当他在炼油上春风得意时,由于石油市场的扩大,竞争日趋激烈,油价剧烈暴跌,炼油业开始陷入困难。

1867年,洛克菲勒从一位破产商人发迹中领悟到,在难以预测的市场变化中,走“合作经营”道路可以减少风险。1870年,他创立了美孚石油股份公司(也叫标准石油公司);到1871年,经营环境继续恶化,炼油上陷入一片恐慌,令人焦虑的时刻,他又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实现炼油业的更大联合,实现了炼油业和铁路运输的联合体“南方改良公司”;到1870年,洛克菲勒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炼油集团的主人。后来,有位传记作家写到:“在所有美国工业家们想出来的办法中,这是最残酷、最致命的。”

洛克菲勒通过他过人的经营运筹才能和对市场发作的预测和谋略,不断战胜各种经营和技术的外界冲击,冲破一些石油商人和垄断资本家对他不正当经营手段的诉讼。最后终于实现了从原油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一整套发展的石油生产经营系统。到19世纪末,美孚石油公司的经营触角,已伸到了世界各个角落,洛克菲勒及其高层次决策者,坐在当时纽约百老汇大街26号的一幢9层大厦的总部里,指挥部看到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石油王国” 洛克菲勒以其在公众中低下的形象,在现代资本主义和商业发展中的巨大成就,被载入现代石油工业发展的史册。洛克菲勒成为全美国最富有的人,他登上了美国石油工业的巅峰。

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投资美国房市,因为美元下跌和次贷危机,所以赔钱了,就这么简单。。。不是2500万亿,而是3000亿人民币,中国去年GDP才20万个亿人民币,如果2500万亿,那我们现在都成原始人了。

说美国人盖房子中国出钱,属于调侃的说法。实际上受到次贷影响,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危机更大。简单来说,中国投资美国房产失败,所以亏损了n亿人民币。

具体发生的情况如下: 首先你要了解美国次级的意思,是指给那些信誉不好的人发放的用来买房。也就是说,把钱给收入低或者无保障人士。在国内,目前还没有次贷市场,但是很多也把门槛降低了很多,类似次贷。至于为什么次贷会爆发危机,主要是因为克林顿时期美国经济发展很快,于是提出要每一个美国人都拥有一套住房,后来次贷行业蓬勃发展,到后来04年,甚至把定为0首付,也就是谁都能贷。因此后来n多人买房,接下来美国联邦储蓄局突然上调了利率,因此n多人突然还不起,机构只好收回房屋,偏偏又赶上美国房市低迷的时期,因此房子卖不出去,所以无法及时兑现。。导致美国欠了一屁股债。而这些机构的钱,哪里来的呢?就是从欧洲的很多投资商包括中国外汇局吧。。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局。。。结果,这些帐目全变成死帐,坏账。。。两家大的次级机构破产,银行损失惨重。。。而后,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美国为了把自己的债务降低,推行弱美元政策,美元不断下跌,导致以美元交易的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比如石油。因为石油价格飞涨,导致很多石油进口国(包括中国)发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而中国也是如此。除了通货膨胀,因为人民币不断升值,而作为中国最大外贸出口国美国经济低迷,导致了中国南部很多靠外贸出口生存的中小加工制造商倒闭,裁员,这当然又导致了很多社会问题。。。

简单来说,美元的低迷,油价的上涨,是中国目前物价如此高,通胀如此厉害的诱发原因。

日本经济低迷,有很多原因,不是因为这次次贷造成的,日本已经低迷快20年了。。至于首相福田下台,主要还是因为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加上日本人喜欢不停的换首相造成的。他是自己下台,不是被赶下来,而他辞职的原因是为了在他的所在党完全失去民心之前离开,为了明年大选作准备,不然他可以撑到明年,只不过到时候大选他的党派必定失败而亦。这也是政治家的谋略吧。。。

阿拉伯之春是什么

从突尼斯开始的民众上街推翻的运动席卷了阿拉伯世界,被国内外众多媒体欢呼为‘阿拉伯之春’。但为什么这场运动能在一夜之间兴起,到目前为止产生了什么后果,分析清楚这两点对判断这场运动背后是否有阴谋是很有帮助的。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

‘阿拉伯之春’从地理上看可分为两个地区,北非地区和海湾地区。在这两个地区运动产生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北非三国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原没能控制住局势,或者下台或者暴发了内战;而海湾地区巴林、沙特、伊朗局势总体上看对现都是有惊无险,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我们试做分析。

欧盟以法国为主曾提出过一个‘欧盟——地中海合作伙伴’。北非历史上曾是法国长期的殖民地,影响至今犹存;今天利比亚的石油对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甚至德国都是最便利的能源保障;苏伊士运河对欧洲能源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更是至关重要;开发地中海地区既可以使欧洲的产品市场进一步扩大,又可以使欧盟向中东、印度洋、中国的发展获得坚实的基础。当然这一切都要以北非国家的稳定为前提!

北非三国的动荡产生了五个后果

第一:‘合作伙伴’已经‘胎死腹中’,环地中海经济圈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第二:在欧盟主要国家(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能源供应上占有巨大比重的利比亚成为了一个陷入内战的国家,欧盟最便利的能源基地丧失了;

第三:北非三国的动荡很可能继续波及到阿尔及利亚,一个动荡的北非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该地区伊斯兰宗教势力的兴起和以基地组织为代表的极端势力的进入,将让欧洲的发展时刻处于威胁之中;

第四:欧盟发行的欧元必将因此受到极为负面的影响,而与欧元竞争的美元则得到了相应的加强;

第五:欧盟向中东、印度洋、中国方向发展的咽喉通路‘苏伊士运河’处于动荡之中;

那么谁能从欧洲的损失中得到好处呢?答案是很明显的,美国!

利用突尼斯、埃及人民对执政者贪污腐化的不满,利用利比亚部落间利益分配上的矛盾,美国成功地在北非点起了燎原烈火!这把火烧的就是在‘对苏冷战’结束后与美国离心离德而且日益成为美国竞争对手的欧盟!

海湾地区的运动为什么会有惊无险?

海湾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美国的盟国如巴林、沙特、也门;另一种是美国的敌国如伊朗、叙利亚。对这两种国家美国当然会取不同的策略。

对以沙特、巴林为代表的盟国,美国必然力挺其执政者,这就决定了这些国家的不会被推翻。但在力挺的同时,美国也施加了一定压力,要求这些‘国王、酋长、埃米尔们’作出一定亲民的让步以便改善形象;不过这些所谓‘亲民’的让步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让‘亲美派’获得更大的权力。

对‘伊朗、叙利亚’这样的敌国,美国当然希望这次所谓的‘民主运动’能将反美的执政者一举推翻,除掉中东地区国家层面上最主要的反美。但在伊朗,内贾德拥有极为坚实的群众基础,‘亲美派’一触即溃;而如果在叙利亚发动,则将面临叙利亚以‘镇压美以间谍’为名义的坚决打击,成功可能性渺茫。

‘美元增发’与‘油价暴涨’

‘阿拉伯之春’发生的时间与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增发六千亿美元的时间是高度吻合的,这很可能不是巧合!

将‘华尔街公司的金融债务’转为‘美国国债’是‘美联储’这一私人银行的既定方针,要完成这一方针就需要大量增发美元。但汹涌而来的美元已经使全球陷入了通货膨胀,美元信誉急剧下降。这一问题是美国统治者必须解决的!因为石油是以美元结算的,所以油价涨得越高全球对美元的需求就越大,美元就能获得新的支撑;此时通过‘阿拉伯之春’将全球主要产油区陷于一片混乱,以便使石油价格迅速暴涨就会成为美国统治者的选择。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海湾地区的‘运动’处于美国的可控范围之内,不会造成对美国的真正损害。有限的‘运动’将使那些‘国王、酋长、埃米尔们’更依靠美国,将他们从高价石油上获得的美元老老实实地去买美国人宣传的‘最安全资产’——‘美国国债’,从而实现美元的‘对美国回流’。

‘阿拉伯之春’是一场‘一石多鸟’的高超谋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看到更多的真相。

不过还需指出,这一谋略是有极大风险的,稍一操作不慎对美国的不利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当然,如果真能这样也是我们中国人乐于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