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油价最大赢家_负油价中国银行损失
1.为什么只有中行的原油期货被收割,而工行等其他银行没有被收割?
2.中行为原油宝兜底买单!究竟什么是原油宝?
3.负37美元最后原油给谁了
4.中国银行原油宝,散户是不是受害方?之后会如何发展?
为什么只有中行的原油期货被收割,而工行等其他银行没有被收割?
其实目前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规则上还是非常非常稚嫩的(具体的大家可以去看眉山论剑陈平教授对国内金融机构的完整分析——《中国有没有可能抢占世界金融制高点》)。另外对于稚嫩这点,我们还可以从中行的官微上得到验证,原油宝是一个期货合约,学过金融的应该都知道,期货是金融衍生品中风险最高的产品之一,但是在中行2018年的官微上,对于原油宝的推广竟然写到:“对于没有专业金融知识的投资小白,是否也有好玩有趣又可以赚钱的产品推荐呢?当然有啦!那就是原油宝”,说句实在话,我一个学金融经济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金融方面工作的人,到现在我也就敢触碰一下基金、股票。对于外汇、期货、期权、贵金属这些根本不敢去碰,因为风险太大,特别是加杠杆的操作,但是中行竟然建议投资小白参与原油宝,真的是为了赚手续费,啥都不管不顾了。
其实这次上,工行、建行只不过是运气好一点而已,因为按照其与客户签订的协议,工行和建行是在4月14日–4月15日进行交割的,此时芝加哥尚未启用新规则,而中行原油宝在最后时刻的20日晚上22点交割,因为当时市场上已经没有对手,最终只能以–37.63的价格交割。如果工行和建行的协议晚一个礼拜,那么结局可能也和中行一样。
不过这次的收割,中行和投资者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美国就算要收割你,也要在规则的范围之内,规则不允许就调整规则,4月3号芝加哥修改IT系统代码,首次允许负油价申报和成交,并于4月5日生效。4月15日CME清算所修改交易规则,新规适应新合约,并适用存量合约。两次的规则调整上,如果有点警觉性,应该都会嗅得其中的带有的阴谋性了,但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中行都没有在意规则的变动,所以最终出现了绝无仅有,历史首次的-37.63美元的交割价格。
总结
我国的金融业长期处于政策的保护之中,依靠政策即可获得不菲的利润,缺乏创新,缺乏进取(当然这也与创新有可能被监管处罚有一定的关系,国内创新相对较多的也就之前的兴业银行,在同业业务方面有过很多新举措),所以我国金融行业的整体风险意识、创新意识及对于新兴业务、对于金融规则理解上存在很多的不足,所以说我国距离成为一个金融强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综上所述,工行等其他银行之所以没有被美国收割,主要是因为移仓日期较早跑得快,而中行跑得慢了,被空头针对性爆仓了一把,才会一下子亏损那么多。
中行为原油宝兜底买单!究竟什么是原油宝?
原油宝其实就是银行推出的一种与原有期货挂钩的理财产品,交易的过程和期货交易差不多。这次历经几个月的调查,银保监终于给予了原油宝的最终调查结果,对银行机构处罚5000万,相关的四名高管也各自处罚40万-50万,相关的原油期货业务也全部暂停了,这也算是给这起事情画上了一个句号了。事情来源于今年四月份,由于疫情影响,原有期货跌至负值,结算价为-37.63美元/每桶,这种情况还是历史上的第一次。而更悲催的是,与原有期货挂钩的原油宝受影响更大,不仅配光了资金,还让投资者负债十几万,这让不少投资者难以理解。
虽然相关政策显示负油价是合理的,但原油宝的相关责任人显然没有完全披露这款理财产品可能面临的风险,所以在风险控制上面,中国银行的交易员是有问题的。所以这次银行也承担责任也是情理之中。在银保监的处罚公告公布之后,中国银行也表示,坚决接受此项处罚决定,并且会落实整改。中国银行也随后发布公告,会和原油宝的用户积极沟通,在双方都能接受的情况下,进行协商和解,目前已经有超过80%的投资者与银行达成了和解,只有少部分投资者还在和解过程中。
中国银行也表示,如果最终无法和投资者达成和解,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争议,中国银行也会按照法院的判决,进行执行。
虽然这次中国银行表示穿仓负债部分,由银行承担,但投资账户的本金只能退回20%,但还是有不少投资者表示不满意,他们认为原油宝这款产品设计得就有问题,所以银行必须赔偿用户所有损失。
负37美元最后原油给谁了
被华尔街的金融大鳄统统拿去了。原油宝的交易,一般都会在交易截止日期前7—10天进行强制平仓,这种其他银行都取的制度,有效防止了交易截止日期的非理性价格波动。但只有中国银行没有取这种防范措施。 还有,中国银行在22:00结束交易之后,再也没有交易,应该按照当时的价格11.7美元/桶进行报价结算;就算是22时之后还有交易,依然有一条保护性措施,那就是合约中所谓“跌至20%保证金时强平”,但中国银行的客户们,实际上跌至史无前例的—300%以上,依然没有被强平,每人都亏欠银行大把资金。 结果就是,投资者在付出高达24%的交易佣金之后,还要为银行操作人员的无脑操作埋单。 最根本的是,中国银行其实并没有任何储存和操作石油的实际操作,他们只是把石油作为一种“纸石油”、“金融衍生品”,只是用在账面上进行炒作,而不是真的能以—37美元的价格来接下这些美元。
1.最终,他们还是要付出惨重代价,把这些美元加倍送给真正有实力接盘的石油商。这个低价,很多人只看了期货交割与否的部分,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期货的价格基础之上,背后是大量的期权和金融衍生品,这些期权和金融衍生品的数量是一个未知数。现在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大量的是金融对冲交易,造成了金融衍生品损失,美国不监管金融衍生品市场,不提供公开的数据和账户信息,其中谁有了损失是外界看不到的。同时也没有全部显示实物交割的详细情况,其中的利益输送,是外界也难以看到的。那就是作为地球上消费规模最大的商品之王“石油”,在周一凌晨居然跌到了负40美元,最后以负的37美元收盘。 纽约油价20日早盘低开,盘中持续走低,尾盘加速下跌,收盘时罕见跌入负值,跌幅超300%。
2.当日尾盘,即将于21日到期的纽约商品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罕见跌为负值。纽约商品6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也大幅下跌18.37%,收于每桶20.43美元。 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55.90美元,收于每桶-37.63美元,跌幅为305.%。但是,目前6月交易价格仍处于20美元以上。 全球基准布伦特原油交易价格目前也仍以超过25美元的价格交易。6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51美元,收于每桶25.57美元,跌幅为8.94%。
中国银行原油宝,散户是不是受害方?之后会如何发展?
中行的原油宝可以说是近期有名的社会了,很多投资人亏损一大笔钱,有网友问散户都是受害方吗,事情如何发展呢?
关于散户
投资原油宝的人类型多样,有专门的投机分子,目的是想要抄底赚一些钱,也有日常投资理财的人,其实还有一些人是被银行的柜员忽悠买原油宝,一些真实性的案例可以说明。散户的类型有很多,甚至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能算得上中产阶级,其实也是无产阶级的一种,因为没有生产资料。曝光以后,很多人发生,从亏损300亿元的事情可以看出参与的散户人数非常多。
关于受害
参与购买原油宝的用户有很多,其中不乏投机分子,这些人认为原油宝的价格已经跌到一定程度,于是选择抄底并打算大赚一笔,最终没想到华尔街的资本家为了割韭菜连底线都没有,直接更改规则到价格负数尚可交易。所以这些人本以为可以顺利抄底,结果打赔了一笔。但那些被忽悠购买的人甚至是老年人还真的很无辜,这些人真心不了解期货这种东西,甚至员工为了业绩各种忽悠的行为都在做,挺糟糕的。
但无论是哪一类人,都是无辜的受害者。在这件事情上除了中行其他国有银行都关闭了原油宝这个虚拟的期货,银行方面的负责人已经知晓规则改变,但并没有做出任何介绍与反应,事情太过分。不仅如此,甚至在交易当天没按照规则提醒用户,关闭通道。经受这样的对待,用户确实是受害方。
关于后续发展
中行先先是发表了一个似是而非的道歉声明,大意是没有催用户还债。在这件事情发酵之前,购买原油宝的用户其实不但亏损了本金,并且要赔付银行三倍的本金,催债短信已经发布到用户的手机中。当然这件事情的受害者太多了,引起的关注也不少,这个说法显然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甚至在很大一个程度上损害公信力。
再过了几天,中行表示用户不用赔亏损的金额,银行方面不计较,并且用户可以得到本金的20%。举个例子,设某个散户花了300万买原油宝,原本散户还要再支付900万左右的?债?给中行,但是现在还能那会60万附近,剩下的240万是投资的亏损。但对于投资超过1000万的用户,没有这个权利,因为认定其为专门的投资者,要承担杠杆损失。
写在最后
中行原油宝这个事情很难看,希望有关人员可以以这件事情为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越来越好,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