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便宜到怀疑人生_油价便宜了该怎么发说说
1.五菱宏光MINI马卡龙怎么样,值得买吗?
2.堵车心情说说
3.买混动车划算吗?算一笔账,答案能让你怀疑人生......
4.开过国产车再开合资车,会有哪些区别呢?
5.公交车司机工资高吗?这工作怎么样?好干吗?适合女生吗?
五菱宏光MINI马卡龙怎么样,值得买吗?
这款车尽管看上去并不大,可是内部结构却很开阔。我就是一米七的个子,一百四十斤。我老公一米八二,一百八十斤。一个儿子2岁,一个女儿六岁。大家一家四口坐进去尽管觉得不太宽阔,却也感觉不好挤。平常一家出来吃个饭,走走亲朋好友之类的也很方便。次之在便利性上这款车不用找专业的充电桩充电。由于我们家是一楼,每次都是停在家里餐厅厨房外的住宅小区道路上,从厨房插座通插排掉电池充电的。mini里程有2款,一款是120千米的,也有一款是180千米的。我就是120千米的,大部分只需电池充电六个小时上下就能充斥着。用电量大部分是充三十分钟大概一度电。
最终在驾驶体验上,我认为大部分驱动力还能够,速率一般维持在一小时四十公里比较合适,最大还可以调到八十,可是这种感觉车很遭罪。平常开冷气或是暧风对驱动力危害较小,可是可行驶里程可能降低百分之三十上下。关键或是看要求,最先这辆车远途那肯定是不太行了,近途出行间距在50千米之内的或是能选一下的,我做过觉得还好,不太适合晚间交通出行,特别是不太适合晚间没什么道路路灯的地区发生,它远近光灯实际效果很差,晚间交通出行较为不安全的。有些人说这类车安全隐患非常大,我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由于如是在城市开的较慢得话,不容易出什么问题撞击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如是哪些大型货车这类的,你觉得这类小轿车跟大一点的越野汽车有什么不同并没有什么区别。
有些人考虑到到安全隐患,我都真的觉得安全性问题是什么问题,终究挡不住的换一辆好一点的车,正常的车子也抵挡不住,没什么必需考虑到。并且事实上我讲便是在城市近途开一开开的慢一点,没什么问题,并且益处多多,因为它充足的小,在城市这类土地金贵的地区,他很容易寻找停车场。此外便是要充电较为不便,并且并没有快速充电,要是没有什么适合充电的地方,那样这辆车我就是不太考虑到的。五菱宏光mini是十分顺利的一款新能源车,也就是所说的电动车,推动源为电磁能,这款车五菱生产厂家做成功了,就想当年的510发售之后,销售量变成那时候的潜力股。五菱宏光mini也一样,五菱生产厂家成功了,新能源车层面,五菱宏光mini成功攻占了新能源车江山半壁。
不太出城区,170千米为例子,得预埋百分20(30公里,缺电非常容易毁坏充电电池)具体充斥着130千米上下可以用往返,其实就是交通出行65千米比较远,再久就得选高续航力了!家中有地区电池充电,170千米从0到满得9个钟头,每一次没有用完,具体7个小时左右,提前准备有充足的时间来电池充电,这个是硬性条件,务必有,不然每天外边汽车充电桩充会使你奔溃!安全系数总体稍低,尽量减少开快车,这一仅仅概率大伙儿心中有数就可以了!120千米版本号,充电充到开始怀疑人生,在网上很多二手车大部分这一版本号,图便宜着手的许多,后悔了,这一版本号不上电池充电经常并且电池充电次数使用寿命大幅度降低!最主要或是跑很近!在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发狂一样三连增,不着急提议再等等,等石油下跌之后不容易减价!再这石油价格大飙涨的情况下,显而易见电动车生产厂家也不傻。
堵车心情说说
1、大桥天天堵啊,哪天开车上班,不堵车,顺利上桥,那真是**中了大奖啊!
2、在堵车面前更加凸显了人生的无奈与悲哀。
3、我能想到最幸福的事就是国庆节在家陪你一起看各地堵车。
4、高速公路,求求你收费吧!
5、每天有一万个路口八千种方式。
6、堵了我,一个多小时,厉害了,在北京打车多贵啊,你还给我来个堵车。
7、起大早,开车出门,数小时后仍然没有走出你最爱的城市。
8、全球最年夜车展——中国高速公路车展,品种最齐备,参展数目最多的奢华车展。
买混动车划算吗?算一笔账,答案能让你怀疑人生......
买纯电动还是插电混动?这对很多消费者来说,确实是个问题。
相比于纯电动,混动车没有续航里程的焦虑,也能享受绿牌和补贴,因而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
那么,开混动车到底是一种感受?和汽油车有啥区别?谁更划算?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混动是汽车迈向电驱化进程中较好的过渡方案。
纯电动的能量来源则是完全依赖于电池,电池没电就必须要充电,续航里程可以做到700km,优势就是用车成本较低。
而插电混动就是一辆可以充电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通常纯电续航里程可以50-100km,因此的优势就是有电的时候用电,没电的时候用油。
在此,我诚恳地建议:
家里如果已经有一台燃油车,第二台车可以倾向纯电动车,它使用成本低、不限行,非常适合在城市通勤。
如果要选择一台新能源汽车,既要上下班,又要出远门,那不妨多考虑一下插电混动,没有续航里程焦虑,城市通勤也比较省油。
当然,还有很多人出于对纯电动车的不信任,最后买了混动。
这里还要说一个认知误区,那就是混动省钱。
必须要承认的是,既然是混动车,省油是杠杠的,百公里油耗基本在5L左右,一箱油相对于燃油车来说能跑得更远。遇到堵车再也不心烦了,开空调再也不心痛,简直是爽歪歪。
但是,混动车未必是真划算。
虽然混动车的油耗比较低,相当于0.2-0.3元每公里,但购车成本贵不少,再加上购置税和保险,差价大致在1.5-3万元。
那么,开多久能把差价赚回来呢?
以卡罗拉为例,燃油版百公里油耗在7L左右,混动版百公里油耗4.3L。按照92号汽油5.5元每升的油价计算:
15000÷5.5=2727L,
7-4.3=2.7L,
2727÷2.7×100=101000公里。
也就是说,要想省回这1.5万元,你至少需要开10万公里。10万公里是什么概念?按家用车1年1万公里计算,大概要十年。当然,这只是简单的计算,实际用车还要考虑到保养、通胀等多方面的因素。
不难看出,从经济性的角度来看,想靠混动来省钱,其实并不实在。如果你眼中的混动只有省钱,那么混动可能不适合你。换句话说,想靠省油赚回差价就只能跑出租了。
而且,混动最大的优势是在城市道路,因为在走走停停时,发动机长时间处于效率较低的状态,所以油耗更高一些。但是,如果在长期中高速环境下,燃油车的效率还是比较高的,混动车的优势体现不算太明显。
其实,混动车不仅仅是省油那么简单,还有动力响应、平顺性、静谧性方面的明显优势,驾乘体验非常出色。
简而言之,自从开上混动车,很多人不仅不用常去加油站,堵车时也不再焦虑油耗往上升,或者积碳影响发动机寿命了。夏天坐车里等人或睡觉,空调更是随便开了,冬天也可以提前热车,上车就有暖风。
另外,燃油车发动机的噪音很是折磨,特别是低速时那种突突突的声音很难受。但是,混动车基本上是安静的,感觉车子没有启动,只要电量足够,纯电模式可以通过接近2公里的严重拥堵而不用启动发动机;等电量不足的时候发动机会启动,同时给电池充电。
混动车开起来也比较舒服,动力输出线性、直接,踩多少有多少,越开越想开,而且城市道路下是真安静,总是无意间想开快,开回燃油车的话。可能要适应一段时间。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属性,非常舒适,不再焦虑。如果把这些隐性价值放进去的话,混动和燃油版的差价不过是一分钱一分货。
综上所述,我认为买混动车划不划算,主要看你的用车环境。当地限牌而车主又是刚需,那肯定属于合算的了。如果充电条件方便,还是可以考虑纯电动车,更划算。如果你追求起步快、加速顺畅、低速静音、少进加油站,买混动就对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开过国产车再开合资车,会有哪些区别呢?
首先说下开过的合资车,帕萨特B5,高尔,福克斯1.6,朗逸1.4T,雅阁2.4,2.0天籁,飞度GK5,1.5T思域,阿特兹2.5,以上车型都开过,除了思域天籁阿特兹开过两次其他的几款都开过有段时间,对了还开过一次奥拓。
再说说开过的国产车,吉利金刚,哈弗H6,吉利熊猫,风云2两厢版,长城c30,比亚迪唐,五菱宏光,这些车只有H6跟唐开过两天,其他的基本就开过一到两次。
质量咱就不说了,合资国产都有毛病,谁要说合资比国产好那特么是扯蛋,家里第一辆车帕萨特B5烧机油烧到怀疑人生,国产车毛病也是一大堆,我不评论这些耐用性跟质量之类的,因为好多车都是朋友的,开过一两次不好评价,,,,
目前开国产车跟开合资车给我最大的感觉差别就是动力响应跟变速箱挂挡这块,国产车的动力是硬伤,有电的唐除外,最能直接能体验到的就是手动挡车型挂挡时的感觉跟手感,拿福克斯1.6手动挡,思域1.5T手动挡,对比哈弗H6 的手动挡,那挂挡的手感H6根本没法比,两款合资车挂挡时吸入感平顺性很好,再挂H6 的挡那是相当不好用,硬邦邦的直给直怼的感觉,一点吸入感平顺性都感觉不到,,也不是所有的合资车挂挡都如此,开过的那一次奥拓挂挡就跟H6有一拼,,,动力上就不说了,都知道有差距,但合资车也有动力不行的,1.6福克斯,1.4T朗逸,2.0天籁,动力也不行,,,真心希望国产车能造出 思域的动力,福克斯的地盘,飞度的油耗,天籁的大沙发
国产跟合资只要钱花到位内饰设计豪华程度都能满足你,唐就是一辆国产车里比较牛的车,内饰豪华,动力猛,油耗低,就是价格有点贵,另外唐还有个最致命的弱点,没电时跟有电时完全就是两辆车的驾驶感受,没电了噪音变大,油耗特别高,加速跟H6有一拼,看来混动必须有电才行。
国产车跟合资车差距越来越小,能看到国产车的进步,但国产车企不把三大件的问题解决了是很难讲超越的,因为中国人越来越懂车,不是那个看外观看内饰的年代了
有一辆吉利远景和大众新桑塔纳,都是入门级别的轿车,简单说一下,希望会对你有帮助。吉利远景2年多点3万8千公里了,中间除了导航坏过一次给免费换了个新的别的没啥大问题。新桑3年,行驶4万7千公里中间因为缺过一次防冻液,我直接加的纯净水导致水泵起碱老漏水(远景就从来没缺过防冻液)更换花了200多吧。别的也没啥大问题!下面说下驾驶感受,吉利远景感觉隔音非常差,开起车来吵的不行,减震也比大众差很多,而且冬季水温上升很慢,打开暖风要很久才能热起来。还有空调的前挡风玻璃出风口设计非常的反人类,极其不好用,而大众在以上这些方面都比远景强很多。我觉得差距最大的要数变速箱了,远景现在开起来挂档不平顺顿挫感觉很强烈,有时候都需要挂两次才能成功。而大众就完全没有这种感觉,挂档非常顺滑,提速响应也不错。另外就是发动机了,大众每天早上打着火的时候过一会就会有水从排气筒里滴出来(听老司机说这样证明发动机性能好,我也不懂哈)而我的远景,从来没有过这种现象。整体来说,大众的开起来舒服,保值率高。远景配置比新桑稍高,很多功能很方便使用。远景好像自重比较大,开起来很平稳。(我没有看过数据就是自己的感觉)新桑感觉轻,开起来有点漂(时速100以上)如果正常速度国道或者市区行使反而感觉得心应手。单就驾驶感受而言,我认为还是大众要强过远景很多很多。谢谢
再补充一下油耗,说实话没仔细算过,远景公里表显示6个,但是实际感觉应该会高点,目前的油价100块钱能跑个250公里吧!(主要是国道,少进市区)大众没有显示,算过一次忘记多少了,反正是比吉利省油。我觉得主要是怠速不一样,远景热车正常怠速在800转多一点,大众转速在600转多一点,由于在外地回头补充怠速照片,谢谢!
怠速照片已补,最后两张,前面的是远景后面的是桑塔纳
能看见不少喷子。
这个题目本身就是一个挑事的题目,国产车和合资车的比较?什么价位的比较?什么年代的比较?什么品牌的比较?------看热闹不嫌事大啊。
我想大多数喷子都没有开过多少车,甚至都没开过车,仅仅就是看着网上各家的段子、车评媒体的文章就大放厥词:粗浅点的就是谈所谓的质量、稍微懂一点的就是开始谈地盘调教、变速箱、发动机功率--------问句伤人的话,您坐车您能感受到个P的区别?
首先跑出来一个问题,国产车的定位问题。
目前国产车并没有豪华品牌,不过是哈弗、吉利、奇瑞等等车型,主打的都是家用经济性用车,车价大多数都是在20W左右、甚至是15W以下。
试问,在这种价格追求的是什么?驾驶感?豪华性?不,就是经济性,谁省油、谁性价比高、谁耐用就销量好。
您谈变速箱匹配,谈先进,呵呵,同样的一款手自一体变速箱是有优劣之分,但区别有多小您知道吗?您以为还是当年小孩和大人大家一样一眼就能看出来?-------要这么大的区别国产车还卖个球?再者,您所谓的先进在哪里?日系车先进吗?自然吸气用到底先进吗?德系车新技术用的是够多,但是小毛病有多少?-----烧机油到现在还是有人在喷。
回到题目上来说,车辆之间的驾驶感有不同么?
当然有,但不是国产和合资之分,就是价格之分,越贵的车就是开起来越舒服,很简单的道理。
国产车有好的吗?每年阅兵的红旗车您开过吗?比思域、飞度开起来如何?孰好孰坏?领克01和捷达谁开起来舒服?
所以,十几万的车开起来都差不多,真正要谈的,是各品牌的主打方向不同而产生的驾驶差异罢了。比如前置后驱和前置前驱的区别;SUV和轿车、轿车和跑车的驾驶区别罢了-------不然就是谈车价就问题了:
麦弗逊悬架肯定没有双叉臂好,因为双叉臂贵;
前置前驱就没有全时四驱开起来舒服,因为全时四驱贵;
好的车高速方向盘稳因为助力系统更好;
车辆动力好就是发动机功率大,还是价格更高;
说地盘调教、发动机变速箱匹配,这些确实能影响驾驶感,比如丰田的VVTI和本田的VTEC和有区别,进而导致丰田加速感低;本田高速动力好、低速动力差---但能感觉到的人并没多少。
至于说维修-------维修和您的驾驶感不同有个什么关系?
首先,豪华品牌咱们就拿众泰和一系列进口做对比,毕竟众泰神一般的存在你要承认,在安全驾驶的前提下,驾驶过程中动力加速度不如进口,底盘有点硬, 科技 感不那么突出确实少了那么一点控制力,说实在的很多按钮百分之九十都没用过。日常行驶都很好。开宝马坐奔驰,保时捷轻量化做的确实不错,别的太高级没坐过更别说开了。别喷我以抄袭模仿为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谁离得开谁呀,哪个不是边抄袭边改进,别拿知识产权说话,ni告我呀!
其次就是经济适用品牌了,这个品牌众多,各有各的特色。一一列举。
奇瑞对应德系美系,硬朗的底盘很有行驶质感,满足代步之外还有很好的高速,长途行车体验,动力同排量美系稍好。而且跟美系一样非常善于运用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过时的直接砍掉,非常的霸气。而德系各方面比较稳定够用就行。陷于人民生活压力大没兴趣体验这些,所以不被理解!
比亚迪长城长安很有战略眼光,很会去发掘市场,对比目前所谓的SUV通过性很好,性能稳定,开起来很舒服,唯一缺少高端四驱。比亚迪新能源对比特斯拉我想两者的角逐很快会到来,目前因为众所周知的人民币问题和使用方便性大家很保守!
上汽吉利一汽东风韩系拉到一起,显然韩系的外观,吉利的内饰巧胜,乘坐质感品控韩系稍好,都是老技术就看谁颜值高,能开就行。
日系就自己给自己比吧,低端就买买菜,很省油,耐用。
好了,个人观点,经济实力和用途不一样,看问题的出发点也不一样,喷吧。最后再说一遍,要正视问题,别总说用一点外国技术就说外国很厉害,动不动这个标准那个标准,都是人定的。
说到开国产车和合资车的区别,我觉得应该有个时间界限。那就定在2014年之前吧,因为之后的车型如上汽,广汽,吉利,奇瑞等具有代表性的国产厂家已经很接近合资车的平均水平了。
以下我从几个方面说明在我维修试驾过程中感受到的国产车和合资车的区别,主要是负面的。外形设计就不做探讨了,车主已经选择过了,就和题目无关了。
1.动力
国产车发动机和变速箱一直以来都是硬伤,无论是材料,做工,匹配,测试都不及合资车水平。主要体现就是动力弱,功率低,油耗高,换挡顿挫感强,动力衔接不均匀不连续。之前一直靠价格优势参与竞争,所以普遍排量偏小,动力较弱。合资车中往往都是半个世纪以上的积累,技术先进,匹配经验成熟,能做到排量大,油耗低,动力好,匹配舒适。真正让人感觉到动力随脚而动,随传随到,动力衔接顺畅,超车有信心。
2.悬挂
大部分都在抄袭模仿别人成熟的构架设计,并未完全适应中国路况。在抄袭过程中画虎不成反类犬,核心的东西和经验的积累并没有学到。某些关键部分因为一个缺口,一个螺丝的不同可能带来的就是不同的感受。而悬挂的性格表达不像发动机可以直接用数据展现,有些时候甚至感受挺主观的,所以造成很多用户并不适应它的性格,厂家也不好去改进调整。就我开国产车而言,要么悬挂偏硬,要么悬挂特软,很难在中间找个平衡。而大品牌的合资车悬挂却能做到软硬适中,性格明显。偏硬的悬挂在急弯中也能保持强有力的支撑性,偏软的悬挂在起伏路面又能给人以不太明显的抖动感。
我认为家用车好的悬挂系统,不能让人有坐船冲浪的感觉,急弯变道给车要有一定的支撑,要让人有信心敢变道,敢急转,过碎石坑洼路面要过滤掉轮胎琐碎的抖动,这是我对家用车的要求。
3.行驶品质及舒适性
有人喜欢德系车稳重,有人喜欢日系车轻盈灵动。但到了国产车这里又变成了极端,要么笨重,要么飘飘然。转向不精确,高速车飘都是长期以来的弊病,甚至有些低档次的国产车连循迹性都不敢恭维,要它一路跑直线都不容易。
由于市场定位价格档次的差异,很多车的乘坐舒适性,静音性能都未完全考虑。座椅,空间,储物盒,控制按钮都有很多不方便的设计。
想要沙发的舒适,不给你公交车的坐姿就不错了。
4.耐久度和完整性
正常使用4,5年后,感觉车况大不如前,新车驾驶,转向轻盈,离合轻巧,动力轻快。开2,3年后,各种重,各种异响就出来了。拉线离合还可以打油调高低,有的液压离合又没法调,要换呢,使用又没问题。
很多经典合资车型,开10年都感觉和新车区别不大,但是国产车达不到。3,4年后就不再年轻了。
底盘很多部件都要靠胶套缓冲和固定,很多车迅速就能把胶套磨损开裂。应该不是是使用问题,因为挺普及的。换上新胶套能改善,但是寿命不长,也回不到当年,这和换胶套比较勤的德系车大不一样。德系车换了底盘上的胶套又会散发青春的光芒。我感觉很多国产车整个车架的钢材不好,容易变形。
5.维修和故障
千万别买小众车,那个众泰朗悦是要整死人的。好像模仿的菲亚特还是哪家的车,全身都是问题,配件还不好买,贵死人,堪比豪华车的配件价格,上次买个压缩机都还得是意大利的。很多东西还修不好,或者换配件,故障还是莫名其妙的来。买国产车也要选赚钱的大企业,和市场销量高的。
我之前就一直看不起哈佛H6(对车不对人),主要觉得他傻大个,动力弱,匹配不好,油耗高。但是正因为销量惊人,迅速给长城带来了改进的信心,发展的资金和设计创造的动力,没有它,哪来wey。
总结,合资车不是无懈可击的,优势比我们大,而国产车从无到有,必然会经历抄袭,然后才有创造。蹒跚学步的过程中,有国人的一路陪伴。到今天国产车具有代表性吉利,长城,奇瑞,上汽,广汽也是经历这些尴尬过往后突飞猛进的迎来明显的改变。
2014年以后我感觉整个国产车行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技术都能够自主研发自主生产了,值得期待。
我最感动的是奇瑞,一直专注的技术研发,高效能发动机,无级变速等都是国内独一份,世界上也排的上名号。
最让人震惊的,还是吉利和上汽的爆发,他们,资金,人才都很有优势。
最让人失望的还是一汽和华晨。两个牌子的国产品牌都是东拼西凑的感觉,而且质量也差。
2017,国产车已经赶上,期待你们的超越。期待我心中的奇瑞,吉利,上汽。
比亚迪,一个固执的企业,我也不知道他是在 探索 方向正不正确。电池技术没有突破性解决,电动车就只是过渡产品。
我还是期待氢动力电池或者氢动力车型。
业余浅见,任君糟蹋!
本人是老司机,我要回答的是开过合资车,再开国产车什么感觉。由于单位专职司机不够,所以公司指定几个驾龄长记录良好的几个员工可以开公车,因此,接触车型较多。一、关于驾驶操控感受。主要涉及转向机构及其助力机构类型,悬挂系统调校,车身重心高低,车重,轮胎,变速箱平顺性等因素关系较大。要进行比较,就要有一定的前提。不可以国产几万的入门车跟合资二十几万比。个人直接感受就是国产车价格相对真是良心价,促使合资车不得不降价,而老百姓得到实惠的最大贡献者是以比亚迪、吉利等民营企业,而不是那些不思进取的国企,即使本人也在国企。本人第二辆车是国产比亚迪S7(2015版),给我的第一感觉,太他妈值了。我的同事买了汉兰达,无论尺寸,重量,安全性,油耗,动力都不输汉兰达。但是,你以汉兰达乞盖版6成价格买到旗舰版的S7。我同事又花了好多钱加装设备。如果你是个技术控,剔出家人对你施加的影响,以及自已的虚荣心作梗。你一定会理智选择S7而不会选汉兰达。如果各位不服,可以开着乞盖版汉兰达跟我彪车,互撞也行,看谁死的惨。
因为从事二手车这个行业,主流的自主品牌 汽车 和热销的合资车二手车都有所接触,个人认为二手车在市场的表现一直都是一辆车好不好的试金石。
为什么呢?因为新车在同级别同价位的车型无论是合资车还是自主品牌的 汽车 ,肯定是有区别,但是仅限于那些经常开不同车型的人,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大多数就只有机会开自己的车或者是最多朋友的几辆车,讲真,别矫情,你真的开不出什么!
比如你开吉利的帝豪和大众的新捷达,他们新车有多大差别呢?没有多大差别,隔音都不是好,无非就是帝豪用料做工配置更好,捷达配置更低一些。
但是一旦开的超过了3-5年,也就是这些车目前在二手车市场的表现,他们开着的感觉和新车相比主要的差别就出来了,就是底盘悬架的松散程度,整体的油耗还有市场的保值率就慢慢拉开了。
驾驶感受来说,因为都是汽油机,都是机械产品,他们开了3-5年后,作用到轮上的马力值,也就是动力本身没有太大的衰减,但是底盘的质感,隔音的情况确实是明显能感受到很大的差别。
不是自主品牌不好,而是发展需要一个过程,盲目的觉得爱国精神,认为买国产车就是最大的爱国,个人觉得才是不理智的表现。承认合资的优点,认识到自主的缺点,努力就是了,早晚会超越的,但不是现在!
国产车也有高端和低端,目前国产高端车型的驾驶品质已经很不错了,比如领克品牌旗下的几款车型,与以往车型相比,在整体的品质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很多低端车型的整体感受仍然不敢恭维,有些朋友会说:同价位的国产车比合资车配置高。首先我觉得,靠堆砌配置来赢得销量,绝对是下策。而且,国产车如果配置不高,还有啥优势么?难道要跟合资车比品牌影响力和整车三大件?
我曾经开过一段时间产某国产品牌的SUV车型,因为有个朋友需要出国一段时间,所以这辆车就先放手里开。具体名字我就不提了,以免有招黑的嫌疑。但是可以透露一下,价格落地10万出头,有经典款和新款,车标有蓝色和红色两种,大家应该能猜到是什么车了吧!我开的是经典款,2年车龄,跑了3万多公里,有剐蹭,无大事故,车况良好。但是,开过几天之后,我就再也不想开了。
这辆车的空间还不错,价格比较便宜,除此之外其他方面实在不敢恭维。变速箱的反应总感觉慢半拍,换挡平顺性也不是很好。最主要的是,底盘感觉非常松散,整体性很一般。遇到连续颠簸的路面,悬架对于震动的过滤也不太尽如人意。
随后我一个朋友的大众POLO准备出售,想让我帮他找个下家,于是我试驾了一下他的车,5年车龄,跑了7万公里,买的时候也是10万出头,车况不错,有钣金修复,没有大事故。两辆车虽然价位差不多,但是这辆POLO给我的感受却比那台国产SUV好很多。底盘依然非常扎实,悬架、车身、以及底盘都没有多余的震动和异响,虽然配置比较低,空间比较局促,但是驾驶感受还不错。
岩哥的观点:可能有些朋友又会拿销量说事,但是我觉得,销量好可能只是因为那辆国产SUV比较便宜,车身尺寸大,空间大而已。如果您对此有疑问,您可以拿一台价格相同的合资车去实际比较一下,结果自然明朗。
您这个提问太笼统了,现在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车型的差距并没有你想象中大,至少在自主领先品牌中是如此。比如长城推的WEY品牌、吉利推的领克品牌,都有着不输于于同级合资品牌的驾驶感受。
不过就“开车/驾控感一般水平”这个角度看,合资品牌整体水平是要好于自主的,前者底盘的紧致感和稳定性要更好,毕竟底盘系统需要日积月累的功力,不太能快速提升。
而且就发动机和变速系统来说,二者也存在差距。我们拿2017年J.D. Power的研究来看,包括2017年在内往前很多年,自主品牌在在手动变速系统不易入档及齿轮摩擦这一问题上表现不然合资品牌。
以上我们是从狭义的“开车”来聊二者的区别,在不清楚具体对比项目的情况下,我觉得我们的讨论应该更发散一些,讨论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不同的使用体验可能会更有意义。
如果要讨论这方面的差别,从造型、配置、操控、质量做工和安全性这五个角度考量会比较能说明问题。
造型设计这些年大家都看到了,自主领先品牌的表现有目共睹,虽然有些车型依然摆脱不掉借鉴的悬疑,但整体是向上的。比如吉利的涟漪式格栅、BYD的龙颜等等都还是很不错的。如果摘掉车牌,其实同级车型之间,在设计水平上的差距已经不大了。无非是哪一边先推出新的设计理念,引领潮流而已。
内饰设计也是如此,我们知道内饰设计除了高档感外,最重要的就是人机工程,一个是面子一个是里子嘛。就此而言,自主在早前是犯过怵的,但现在已经要好了不少,特别是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借此之势,与同级合资品牌不会拉开差距,反而因为用料更好、配置越多,还要讨喜一些。
至于配置就不多说了,这本就是自主品牌的优势项目,现在不少合资品牌已经顶不住开始价格下探了,也间接说明其实他们还是有利润空间的。
其实如若是用来家用,大部分用户不会特别纠结操控,但质量做工和安全性就不得不考虑了。而要说这二者,自主对比合资还是有一定差距。对于质量做工,我们借去年J.D. Power公布的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来说明这个问题。
该研究衡量的是拥车期在30至48个月之间的中国车主在过去12个月中遇到的问题,包括8个问题类别(车身外观、驾车经历、配置/操控/仪表板、音响/通讯/ /导航、座椅、空调系统和车身内装、发动机/变速系统)的177个问题症状。
总体可靠性由每百辆车出现的问题数(PP100)来衡量,分数越低表明质量越好。
2018年研究发现:
1)自主品牌(167个PP100)与国际品牌(137个PP100)的差距依然存在:这两大细分市场的差距为30个PP100,与2017年一致。
2)自主品牌在所有问题类别中几乎都处于落后地位:在研究涉及的八大问题类别中,自主品牌在七个问题类别中均逊于其他品牌原产国,仅在音响/通讯/ /导航类别略优于韩国和日本品牌。
而就安全性而言,整体水平上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尚有差距,毕竟 汽车 安全性是基础学科,考验的不仅是用料、制造工艺,还考验白车身设计等。当然啦,这只是从平均水平来说,但如果你看过2018年度C-NCAP第四批车型的测评结果(C-NCAP最新版、也是最严的一版),你会发现与想象中又不一样了。
在参与评选的7款车型中(6款传统汽油车型,1款插电混合动力车型),有四款车型(上汽荣威RX8、中华V7、比亚迪唐DM、Jeep大指挥官)获得五星成绩,两款车型(别克昂科拉、一汽大众高尔夫)获得四星成绩,一款车型车型仅获得二星(东风风行T5)。
总结以上聊到的,就造型、配置、操控、质量做工和安全性这五个角度考量。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还有差距,但领先品牌之间的差距明显在缩小,甚至超过了。如果您想要知道某几款车之间的差别,建议您可以从这五个角度考量。
大家好,因为我家在农村,亲戚比较多,几乎每个亲戚的家里面都买了车,然后我在买车之前几乎把自己亲戚的车都体验了一把,其中有很多国产车,也有很多合资车,对于国产和合资车的优劣,我深有感触。
我觉得国产车也有很优秀的品牌,比如说宝骏,比如说吉利,比如说奇瑞。尤其是宝骏,我说一下开宝骏的感觉,开宝骏之前我开了很多合资车,比如说本田丰田,大众之类的,后来开了宝骏,几个车之后感觉宝骏的底盘扎实变速箱吸入感很强,而且发动机很给力,比如说宝骏310,宝骏510,宝骏560,宝骏630,宝骏730等我都开了一下,感觉空间大,性价比高,卖的便宜,很实惠,特能装,而且很不容易坏,所以这也是很多农村人选择宝骏品牌 汽车 的原因,所以宝骏 汽车 品牌推出的几款 汽车 销量排行榜上长期位居前5,前10的行列。
再说说合资车,我感觉合资车也要分类别,到底是SUV,还是轿车。这还不够,还要看是哪一个国家的?是日韩的还是欧美的?还是要看就车论车。
我来说一下我的体会,日韩车普遍皮比较薄,然后日本车尤其明显,所以它的轻重量比较轻,比较节油,但是日本车不经撞,日本车开起来发飘,日本车的外形确实太丑了。等车的性价比巨低,价格很贵,一个最小的,一个丰田致炫都要七八万,才能买到自动挡,一个本田飞度,小小小吃,都要七八万才能买到自动挡。
性能上来说,韩国车比日本车要差一些的,是韩国车外观设计的很靓丽很好看,所以韩国车的销量也很不错,各方面的综合性能比国产车要高一点点,但是韩国车的动力不行,也不太节油。这性价比一般。
最后说说大众,代表着欧美车型,欧美车型的典型特点就是动力充沛,但是不节油,他们的底盘很扎实,变速箱也很扎实,就是小毛病比较多,有的时候天窗会漏水,有的时候雨刮器会坏,所以欧美 汽车 也有自己的缺点。
当然欧美车也有自己的长处。欧美 汽车 的特点有一些相似性,就是他们的安全性要好一些,耐超耐撞。
但是费油,性价比较低,最小的一个polo,买下来也要八九万才能买到自动挡。
对于想买车的朋友来说,不论是二手车还是新车,买车之前一定要多看,不要片面,相信网上的一面之词,不要相信神车言论,他人的一些说法一些言论可以作为参考,但是一定不要迷信品牌,一定要自己自己去看,自己去驾驶,自己去体会。
最后,买车还是应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去买自己喜欢的车型,去买自己能够经承受的车型,不要一味的追求好看,也不要我一味的追求性能,也不要一味的去追求空间大,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把自己能够买到的,切合自己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好车买到,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回报!
公交车司机工资高吗?这工作怎么样?好干吗?适合女生吗?
女人我觉得没必要去,没去的总觉得公交公司薪水高待遇好,告诉你真实的,公交公司不管哪的都很缺人,以前车便宜油价低待遇高不缺人,现在车贵油贵待遇大幅度下降所以辞职也多就缺人,女人做这职业久坐不说起得早睡的晚更别说照顾家庭!清晨代谢严重紊乱!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干这行干个几年你绝对怀疑人生,吃饭也是没规律!我之前是驾校做教练,觉得压力太大换来干公交,想着不用每天在教学员只管开车,听着待遇都好,等我进来了才知道我进了个坑!压力没减还翻几倍,5点起晚上8点回家,生活直接乱了一塌糊涂,待遇极差!公司制度各种扣钱是你无法想象的,真心劝想进公交的人干别的都别进去,他们有没有说公司制度?有没有说每月的交通事故?有没有说压力有多大甚至连乘客都不把你当人看!出了压力就是压郁!说句难听话,什么是责任?责任就是出事你死也要保护乘客安全,乘客死一个你活着生不如死!我劝大家想去公交的换个职业吧,珍惜生命,身体重要没了身体就算给你1000W你也没那命花!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