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块矿冶金价值评定法_高炉冶炼技术经济指标有哪些
1.球团矿在炼铁中起什么作用
2.***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系教授)详细资料大全
3.土法炼铁的原理及工艺流程
4.球团矿生产的意义与特点
5.sp10块是什么块矿
球团矿在炼铁中起什么作用
球团是人造块状原料的一种方法,是—个将粉状物料变成物理性能相化学组成能够满足下—步加工要求的过程。球团过程中,
物料不仅由于滚动成球相粒于密集而发生物理性质,如密度、扎隙率、形状、大小相机械强度等变化、更重要的是发生了化学和物理化学性质,如化学组成、还原性、膨胀性、高温还原软化性、低温还原软化性、熔融性等变比,使物料的冶金性能得到改善。 球团的基本任务除利用精矿和粉矿制成球状冶炼原料外,还可生产用于直接还原的金属化球团矿以及将其应用于综合利用回收有用金属。
个人认为最主要的是有了一定强度,到高炉里不会压碎,这样有空隙,还原气体能通过,热量也能对流辐射到内部。所以球团矿的小球要求有足够的抗压强度。
***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系教授)详细资料大全
*** ,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本介绍 中文名 : *** 性别 :男 职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学校 :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 人物经历,教学科研,教育教学,科研方向,主要成就,论文著作,科研业绩,发明专利,获奖记录, 人物经历 1980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炼铁专业后,在上海第一钢铁厂任高炉工长。 1983年~1986年在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钢铁冶金专业攻读硕士学位,获工学硕士学位后在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任助教、讲师。 1988年获日本 *** 奖学金赴日本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攻读博士学位, 1991年获日本东北大学博士学位后在日本神户制钢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3年学成回国后,先后任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受聘于日本TOHOKU University客座教授、宝钢集团铁区专家委员会委员和首席研究员等。 教学科研 教育教学 本科课程 钢铁冶金学I(炼铁学),冶金环境工程与循环利用,铁矿粉造块原理与工艺,铁矿石高效冶金方法研讨、冶金工程概论、现代钢铁生产导论 研究生课程 冶金高效利用,矿物学原理及套用,冶金工程科学前沿 科研方向 1. 铁矿石高效冶金技术研究 2. 铁矿粉造块理论与新技术研究 3. 高炉炼铁理论以及新技术研究 4. 熔融还原炼铁工艺新技术研究 5. 钢铁企业节能及环保技术研究 社会职务: 1. 中组部院士专家咨询团成员 2.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 3.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评审专家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申请项目评审专家 5. 中国钢铁协会 冶金科学技术奖炼铁专业评审组委员 6. 日本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客座教授 7. 江西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8. 宝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铁区专家委员会委员 9. 宝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10. 建龙重工集团特聘教授 11. 《梅山科技》编委会委员 主要成就 论文著作 《钢铁冶金学(炼铁)》,第二版(2000年),参编; 《钢铁冶金学(炼铁)》,第三版(2013年),副主编。 科研业绩 在科研工作方面,围绕“铁矿石高效使用技术”、“大气污染物过程控制技术”、“高炉炼铁新技术”、“熔融还原炼铁新技术”等学科方向,进行开拓、聚焦、深化及套用的科学研究工作,主要涉及“高效利用”、“过程环境控制”、“造块及炼铁新技术”等科研领域,相继提出了“烧结过程NOx生成的自动抑制”、“铁矿粉烧结基础特性”、“基于铁矿粉自身及互补特性的最佳化配矿”、“高炉内含铁炉料的高温互动反应性”、“基于高炉最佳化配矿的块矿多量使用”、“高炉富氧方式的最佳化”、“高利用系数高炉的煤气通道最最佳化”、“最佳化烧结熔剂结构”、“COREX熔融还原炉料结构及煤气流最佳化”等新概念、新技术,这些独创性科研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具有较大科学价值以及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国内外该领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先后承担了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包钢、马钢、济钢、上钢、石钢、沙钢、南(昌)钢、新钢、昆钢、莱钢、邢钢、兴(澄)钢、韶钢、宣钢、石(横)钢、杭钢、华菱湘钢、八钢等的多项科研项目,以及接受日本、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相关企业委托,进行了多项国际合作项目。 发明专利 1. 富氧熔融气化炉直接还原新工艺,国家发明专利,CN94118268.1 2. 汽车尾气氧化氮净化用催化剂,国家发明专利,CN96114309.6 3. 一种铁矿石气孔特征检测方法,国家发明专利,CN200710175305.6 获奖记录 1.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2012) 2. 宝钢优秀教师奖(2012) 3. “基于学科前沿的钢铁冶金课程群建设”——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2) 4. 《钢铁冶金学》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2009) 5. “‘大材料’试点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2001),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 6. 北京科技大学第五届师德先进个人(2012) 7. “北京科技大学2006-2009年度先进工作者”称号(2009) 8. 在校级“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优秀的老师”评选中,获得首届(2000)、第九届(2008)、第十届(2009)、第十一届(2010)、第十二届(2011)奖,并获得“金质奖章”(2011) 9. 北京科技大学第六届本科教学优秀奖一等奖(2011),第五届本科教学优秀奖二等奖(2009),第一届本科教学优秀奖二等奖(2001) 10. 北京科技大学第五届“研究生教育奖”——研究生论文指导优秀奖(2011),第三届“研究生教育奖”——研究生论文指导优秀奖(2007) 11. “钢铁冶金学课程改革及教学互动开放平台建设”——第25届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2) 12. “钢铁冶金学I(炼铁学)课程的形象教学法研究与实践”——第24届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0)土法炼铁的原理及工艺流程
化学原理
高炉生产是连续进行的。一代高炉(从开炉到大修停炉为一代)能连续生产几年到十几年。生产时,从炉顶(一般炉顶是由料钟与料斗组成,现代化高炉是钟阀炉顶和无料钟炉顶)不断地装入铁矿石、焦炭、熔剂,从高炉下部的风口吹进热风(1000~1300摄氏度),喷入油、煤或天然气等燃料。装入高炉中的铁矿石,主要是铁和氧的化合物。
在高温下,焦炭中和喷吹物中的碳及碳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的氧夺取出来,得到铁,这个过程叫做还原。铁矿石通过还原反应炼出生铁,铁水从出铁口放出。
铁矿石中的脉石、焦炭及喷吹物中的灰分与加入炉内的石灰石等熔剂结合生成炉渣,从出铁口和出渣口分别排出。煤气从炉顶导出,经除尘后,作为工业用煤气。现代化高炉还可以利用炉顶的高压,用导出的部分煤气发电。
基本流程
高炉冶炼是把铁矿石还原成生铁的连续生产过程。铁矿石、焦炭和熔剂等固体原料按规定配料比由炉顶装料装置分批送入高炉,并使炉喉料面保持一定的高度。焦炭和矿石在炉内形成交替分层结构。
炉前操作
1、利用开口机、泥炮、堵渣机等专用设备和各种工具,按规定的时间分别打开渣、铁口(现今渣铁口合二为一),放出渣、铁,并经渣铁沟分别流入渣、铁罐内,渣铁出完后封堵渣、铁口,以保证高炉生产的连续进行。
2.完成渣、铁口和各种炉前专用设备的维护工作。
3、制作和修补撇渣器、出铁主沟及渣、铁沟。
4、更换风、渣口等冷却设备及清理渣铁运输线等一系列与出渣出铁相关的工作。
高炉基本操作制度:
高炉炉况稳定顺行:一般是指炉内的炉料下降与煤气流上升均匀,炉温稳定充沛,生铁合格,高产低耗。
操作制度:根据高炉具体条件(如高炉炉型、设备水平、原料条件、生产及品种指标要求)制定的高炉操作准则。
高炉基本操作制度:装料制度、送风制度、炉缸热制度和造渣制度。
扩展资料
发展过程
我国炼铁始于春秋时代。那时候的炼铁方法是块炼铁,即在较低的冶炼温度下,将铁矿石固态还原获得海绵铁,再经锻打成的铁块。冶炼块炼铁,一般用地炉、平地筑炉和竖炉3种。
我国在掌握块炼铁技术的不久,就炼出了含碳2%以上的液态生铁,并用以铸成工具。 战国初期,我国已掌握了脱碳、热处理技术方法,发明了韧性铸铁。战国后期,又发明了可重复使用的“铁范”(用铁制成的铸造金属器物的空腹器)。
西汉时期,出现坩埚炼铁法。同时,炼铁竖炉规模进一步扩大。15年,在郑州附近古荥镇发现和发掘出汉代冶铁遗址,场址面积达12万m2,发掘出两座并列的高炉炉基,高炉容积约50m3。西汉时期还发明了“炒钢法”,即利用生铁“炒”成熟铁或钢的新工艺,产品称为炒钢。
同时,还兴起“百炼钢”技术。东汉(公元25~220年),光武帝时,发明了水力鼓风炉,即“水排”。我国古代水排的发明,大约比欧洲早1100多年。
汉代以后,发明了灌钢方法。《北齐书·綦母怀文传》称为“宿钢”,后世称为灌钢,又称为团钢。这是中国古代炼钢技术的又一重大成就。
据〈中华百科要览〉记载:中国是最早用煤炼铁的国家,汉代时已经试用,宋、元时期已普及。到明代(公元1368~1644年)已能用焦炭冶炼生铁。在公元14~15世纪之际,铁的产量曾超过2000万斤,折合约为1.2万t。西方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约晚两个世纪,才达到这个水平。
总的来看,中国古代钢铁发展的特点与其他各国不同。世界上长期用固态还原的块炼铁和固体渗碳钢,而中国铸铁和生铁炼钢一直是主要方法。由于铸铁和生铁炼钢法的发明与发展,中国的冶金技术在明代中叶以前一直居世界先进水平。
19世纪下半叶清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制造枪炮、战舰,大量输入西方国家生产的钢铁。1867年进口钢约8250t,1885年约9万t,1891年增加到170万担(约13万t)。进口钢逐渐占领了中国的市场,使传统的冶铁业难以维持生产,而国内钢铁消耗量又不断增加。因此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起就成为时代的需要。
1871年(清同治十三年),直隶总督李鸿章、船政大臣沈葆桢请开煤铁,以济军需,上允其请,命于直隶磁州、福建、台湾试办。1875年,直隶磁州煤铁矿向英国订购熔铁机器,因运道艰远未能成交。此事表明,当时已开始注重举办新式钢铁事业。
1886年,贵州巡抚潘蔚创办青厂,先用土炉,后从英国订购炼铁、炼钢设备,1888年安装完毕。终因清廷腐败,缺乏资金、煤和铁矿石,加上不善管理,无人精通技术,而于1893年停办。这是兴办近代钢铁厂的一次尝试。
球团矿生产的意义与特点
《中国冶金报》的记者曾说“中国钢铁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氧化球团工业的发展,在铁矿石进入到低价的新的常态下,球团工业作为核心,必然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炼铁所需要的原料会越来越大,但可直接供入炉的富块矿却越来越少。我国的铁矿储存量在世界排第五位,当中的含铁50%以上的富矿却仅占已探明储量的4%左右,其中绝大部分都含有一些有害杂质的贫矿,这些矿石必须要经过细磨精选过后才能加入护冶炼。截止到目前,欧美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铁矿石进入选比在83%-93%,而高达95%以上在我国的铁矿石要先进行选矿。因此,造块矿产量和高炉熟料率会逐年呈上升趋势。
球团矿的造团方法大致可分为烧结、球凹和压团三类;其中压团是最早发展的一种造块方式。并且过程简单,可以直接把这个产品团块拿来使用或者经过热处理后再使用。团块的冶金性能很好,可是加工成本比较高。除此之外,与需要造块的铁棺矿的巨大数量相比,它的生产能力有所限制。所以在钢铁业中铁矿石并没能得到发展。
球团矿是形状规则8~16mm的球团,其比烧结矿粒度均匀,微气孔多,还原性好,常温强度好,易于储存,有利于强化高炉生产。
其原料从磁铁矿扩展到赤铁矿、褐铁矿以及各种含铁粉尘,化工硫酸渣;可以制造常规氧化球团,还可以生产还原球团、金属化球团等。
球团矿主要依靠矿粉颗粒的高温结晶固结的,不需要产生液相,热量由焙烧炉内燃料提供,混合料中不加燃料。 球团生产工艺已成为当今世界钢铁工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sp10块是什么块矿
sp10是含铁量59--59.5%的铁矿粉。
铁矿粉,是由铁矿石(含有铁元素或铁化合物的矿石)经过选矿、破碎、分选、磨碎等加工处理而成的矿粉。铁矿粉的种类主要分为磁铁矿粉;赤铁矿粉;褐铁矿粉;菱铁矿铁的硅酸盐矿粉;以及硫化铁矿。铁矿粉是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常应用于冶金行业,建筑行业,造船业,机械行业,飞机制造等对钢材需求量大的行业。进口的铁矿粉品味比较高,也叫铁精粉,要经过烧结或球团才可以进入高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