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近安哥拉的经济和生意好做吗

2.世界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有哪些?

3.目前最有潜力再生项目

最近安哥拉的经济和生意好做吗

滨海石油油价查询最新_滨海石油油价查询

安哥拉曾经属最不发达国家。实行市场经济,有

安哥拉海岸外石油钻井平台

一定的工农业基础,但连年战乱使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毁坏,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2002年内战结束后,将工作重点转向经济恢复和社会发展。安哥拉现已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三大经济体和最大引资国之一。石油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6年12月,安哥拉加入石油输出国组织。随着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攀升,安石油出口收入大幅增加。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1-2010年安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1.1%,居全球第一。通胀由2003年的76.6%降至2011年的11.4%。根据安2009-2013年发展规划,安将继续把国家重建、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作为主要任务,提出新建100万套经济住房,创造32万个就业岗位。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安经济增速明显放缓,2009年经济增长2.4%。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加之国际油价回升趋稳,安经济开始复苏。2010年、2011年经济分别增长3.4%和4%。2012年,安哥拉启动了“安哥拉制造”。2012年10月,安宣布成立主权财富基金。2013年安将发行新版宽扎货币,新版货币与现行货币等值兑换,新版货币增加多项防伪技术,将逐步取代现行货币。预计2013年安哥拉经济增长率为7.1%,通胀率为9%,外汇储备超过400亿美元。[1]

安哥拉经济为世界成长最快速的经济体之一,但在15年至2002年的安哥拉内战破坏后,现今仍在重建中,虽然有大量的石油及天然气、钻石、水力蕴藏及耕地,但安哥拉依然贫困,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以农业维生。于2002年,在27年的内战结束后,开始修复基础建设、政治及社会机构。近年来,因国际油价上涨及产油量增加,使安哥拉经济成长迅速,但由于贪腐、国营事业管理不当,尤其是石油产业最为严重,而此产业占了安哥拉国内生产总额的50%,90%的出口总额及80%的收入。

虽然有大量的天然,但人均所得仍然为世界最低之一,有85%的人口以农业赖以维生,石油产业则为经济的重心,占45%的国内生产总额及90%的出口总值,快速的经济成长完全因上涨的油价及每天超过140万桶的产能,石油生产控制权由Sonangol集团所垄断,此集团则为安哥拉所有,随着从石油大量的收入,开始执行道路、基础建设的建造。

在殖民时期的最后10年,安哥拉为非洲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然现今几乎所有粮食却须依赖进口,由于战争局势,乡村地区埋设许多地雷,使得农业活动近乎停滞。部分重建已执行,然而,在渔业最为显著。于15年之前,咖啡生产足以供国内使用,并能外销,由于内战,现已荒废。钻石则为Jonas Simbi的UNITA借由非法交易取得收入。其他如金矿、渔业、铁矿、咖啡及水果等皆有待开发。

安哥拉经济以农业为主,产木薯、谷类、香蕉、大蕉、棉花、木材、玉蜀黍、棕榈油、蔬菜、麻、咖啡及烟草。矿产则有钻石、铁、石膏、沥青、盐、石灰石、磷酸盐及锰。有炼油工业,主要分部于卡宾达的滨海地带,产品占近年出口收益的75%以上。亦有食品加工、造纸、纸浆、水泥及纺织工业。 在安哥拉的沿岸共蕴藏了80亿桶石油,内陆也有出产钻石。経济潜力非常高。内战终结后、毎年在贸易上共取得30亿美元以上的盈利。

安哥拉地大物博,未开发的十分丰富,且为葡萄牙属地,因而有“非洲的巴西”之称。

2012年主要经济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 1207.69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7.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购买力平价计算) 7045美元

货币名称 宽扎(Kz)

汇率 1美元=95.83宽扎

通货膨胀率 9%

失业率 20%

外汇储备 334.14亿美元

外债总额 217.78亿美元

工业

石油和钻石开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主要工业还有水泥、建材、车辆组装和修理、纺织服装、食品和水产加工等。为非洲第二大产油国,2011年原油产量6亿桶,平均日产165.9万桶。2011年石油天然气产值占安国内生产总值的45.9%。2012年原油产量为170万桶/日,石油业产值占安国内生产总值的43%。预计2013年原油产量为184万桶/日。2012年,安扎伊尔省索约液化天然气项目投产,年产520万吨。安正在本格拉省洛比托市兴建大型石油炼化厂。2008~2011年,安哥拉地质矿产业年均增长11.8%,钻石生产年增长2.5%。2010年原钻产量为836.2万克拉,2011年为833万克拉,为世界第五大钻石生产国。[7]

农业

安哥拉土地肥沃,河流密布,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良好。安哥拉独立前,粮食不仅自给自足,还大量出口,被誉为“南部非洲粮仓”,其剑麻和咖啡出口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三和第四。但长达数十年内战给安农业生产体系造成严重破坏,近一半的粮食供给依赖进口或援助。全国可开垦土地面积约3500万公顷,截止2014年耕地面积约为350万公顷。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65%,人均耕地面积0.18公顷。北部为经济作物产区,主要种植咖啡、剑麻、甘蔗、棉花、花生等作物。中部高原和西南部地区为产粮区,主要种植玉米、木薯、水稻、小麦、土豆、豆类等作物。截止2014年农业产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4%,主要农作物平均单产低,玉米为500千克/公顷,水稻为1000千克/公顷,大豆为200千克/公顷。粮食尚不能自给。2011年粮食产量总计140万吨,蔬菜产量为1600万吨。2011年农产品产量较2010年增长8%,畜牧业产品产量增长29%。2011年全国缺粮约200万吨。2011年安哥拉咖啡产量为1740吨。[7]

渔业

渔业丰富,渔场作业条件好,风浪小,可全年作业,多数中、小渔业公司已私有化。盛产龙虾、蟹、各种海洋鱼类。渔业为安重要产业,从业人员约5万人。独立前,量达100万吨/年。2012年渔业总产量为35.45万吨,全年进口量为6万吨。[1]

畜牧业

安牧场面积5400万公顷,南部为传统畜牧饲养区。截至2011年8月,牛、猪、羊圈养数分别为537.8万、212.7万、792.1万头,家禽1412.3万只。畜牧业可满足安国内50%左右的牛羊肉和鸡肉供应。[1]

旅游业

2010年,访安游客为42.5万人,比上年增长16.1%,旅游业收入约5.5亿美元。游客主要来自欧洲(40%),美洲(19.5%)和非洲(18.1%)。酒店数量增至145家,平均入住率89%,酒店业投资已超过10亿美元。安哥拉建立了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如罗安达省奎卡玛国家公园、莱多角旅游区,马兰热省卡兰杜拉旅游区,宽多库帮戈省奥卡万戈旅游区,莫西科省卡米亚国家公园等。安哥拉与赞比亚、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建立了跨境自然环境保护区。大黑羚羊(Black Antelopes)是安哥拉独有的动物,也是安哥拉国家的标志和象征。[1]

建筑业

安哥拉正处于战后重建时期,基础设施、民用住房等建筑业市场容量巨大,使建筑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世界各国的建筑承包商云集安哥拉,主要包括安哥拉当地企业Maboque、Somague、葡萄牙的Mota-Engil,SoaresdaCosta、TeixeiraDuarte,Edifier和Escom、巴西的Odebretch、CamargoCorrêa等。中资企业则有中信建设、中水电、CMEC、中国港湾、中国路桥、中电子、中铁四局、中铁建十三局、中铁建二十局、中铁国际、江苏国际、葛洲坝、山东高速、广西水电、广西建工等。随着大量外国企业涌入,安哥拉建筑市场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8]

财政金融

2013年2月,安哥拉国民议会通过2013年国家财政预算。总额6.64万亿宽扎(约663.6亿美元),收支基本平衡,其中社会领域支出占33.5%,公共管理支出占24.6%,购及服务支出占17.8%,国防和公共安全支出占18%。安将通过加大对非石油产业扶持,推动国民经济各领域均衡发展,加强经济多元化,实现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将继续调控通货膨胀,实施稳健的债务和货币政策,规范金融行业,维护宏观经济稳定。

截至2012年底,安哥拉22家银行共开设了1155家分支机构。主要银行有:储蓄和信贷银行(BPC),国际信贷银行(BIC),安哥拉发展银行(BFA),安哥拉投资银行(BAI),太阳银行(Banco Sol),千禧银行(Banco Millenium)等。[1]

对外贸易

2013年外贸总额为0亿美元。近几年对外贸易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出口

337

444

639

408

506

673

692

709

进口

110

137

210

227

167

202

229

261  

差额

227

307

429

181

339

471

463

448

2012年,产品主要出口到中国(占安当年出口总额的45.8%)、美国(13.7%)、印度(11%)、南非(4.1%)、其他地区(25.4%);进口产品主要来自中国(占安当年进口总额的20.8%)、葡萄牙(19.5%)、美国(7.7%)、南非(7.1%)、其他地区(44.9%)。

主要出口石油、钻石、天然气、咖啡、剑麻、水产品及其他养殖产品、木材、棉花等,主要进口机电设备、交通工具及其零部件、药品、食品、纺织品等。[1]

外国资本

主要集中在石油工业、钻石开、液化天然气、公共工程、建筑、渔业和加工工业等。安哥拉是吸引外资最多的非洲国家之一。主要投资国有美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英国、葡萄牙、德国、西班牙、日本、巴西、南非、韩国等。首都罗安达是外资最集中的投向地,此外北宽扎、南宽扎、、威拉、扎伊尔和卡宾达等省也吸引了较多外资。至2010年底,外国对安哥拉累计直接投资915.5亿美元,安哥拉对外投资48.83亿美元。预计2011年外国对安哥拉直接投资148.5亿美元,较2010年的99亿美元增长50%。2012年1-5月,安哥拉共吸引外资约8亿美元。

2011年5月,安哥拉颁布新的私人投资法,提高了最低投资额,不再区别对待本国和外国投资者;重点鼓励有利于国家经济均衡发展的投资,特别是向经济落后地区的私人投资;根据每个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将公路、铁路、电力、农业、加工业、社会住房等确定为优先发展领域

不过要小心这个国家,说乱也乱,是非洲著名的黑三角区域,艾滋病,枪战,在那里很多

世界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有哪些?

一、海洋石油钻井技术特点

1.作业范围广且质量要求高

移动式钻井平台(船)不是在固定海域作业,应适应移位、不同海域、不同水深、不同方位的作业。移位、就位、生产作业、风暴雨雪等复杂作业工况对钻井平台(船)提出很高的质量要求。如半潜式钻井平台工作水深达1500~3500米,而且要适应高海况持续作业、13级风浪时不解脱等高标准要求。

2.使用寿命长,可靠性指标高

高可靠性主要体现在:(1)强度要求高,永久系泊在海上,除了要经受风、浪、流的作用外,还要考虑台风、冰、地震等灾害性环境力的作用;(2)疲劳寿命要求高,一般要求25~40年不进坞维修,因此对结构防腐、高应力区结构形式以及焊接工艺等提出了更高要求;(3)建造工艺要求高,为了保证海洋工程的质量,用了高强度或特殊钢材(包括Z向钢材、大厚度板材和管材);(4)生产管理要求高,海洋工程的建造、下水、海上运输、海上安装甚为复杂,生产管理明显地高于常规船舶。

3.安全性要求高

由于海洋石油工程装置所产生的海损事故十分严重,随着海洋油气开发向深海区域发展、海上安全与技术规范条款的变化、海上生产和生活水准的提高等因素变化,对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安全性能要求大大提高,特别是对包括安全设计与要求、火灾与消防及环保设计等HSE的贯彻执行更加严格。

4.学科交叉,技术复杂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结构设计与分析涉及了海洋环境、流体动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钢结构、船舶技术等多门学科。因此,只有运用当代造船技术、卫星定位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机电与液压技术、现代环保与防腐蚀技术等先进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方能有效解决海洋石油开发在海洋中定位、建立海上固定平台或深海浮动式平台的泊位、浮动状态的海上钻井、完井、油气水分离处理、废水排放和海上油气的储存、输送等一系列难题。

二、总体历程

海洋石油钻井的特点决定了它的难度,随着技术的进步,钻井平台也得到快速发展。

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海洋钻井平台作为海洋石油开的必备装备,从一开始就与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同步发展着。18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Summerland滩的潮汐地带上首先架起一座76.2米长的木架,把钻机放在上面打井,这是世界上第一口海上钻井。那是人类海洋石油开发的开端,也是海洋钻井平台发展的伊始。图34-12是海洋石油平台发展历程简图。

纵观世界海洋钻井平台的发展历史,自1887年世界上最早的海上石油勘探开发工作起源以来,直到50多年以后,也就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海上石油工程才开始有了起色,并发生了较大变化。当时世界范围内共有3个国家能够从事海上石油开发工作,所用的平台都是固定式平台,且结构和钻井方式均比较简单,平台适应水深的能力只有几十米。但随着装备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石油的战略意义和石油本身带给人们巨额利润的诱惑,致使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60年来,尤其是近20年来,以美国、挪威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海洋勘探开发水平已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无论从钻井平台本身而言,还是从钻井装备能力、控制技术及适应性而言,均为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一方面钻井平台的数量剧增,品种多样;另一方面,适应水深和钻深的能力越来越强。据统计,目前世界上仅移动式钻井平台数量已接近700台,最大适应水深能力已超过3000米,钻井深度已超过12000米。不仅如此,世界范围内具备从事海洋勘探开发能力的国家和海洋油气开量也同样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全球范围内能够从事海洋勘探开发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100多个,所开发的油气产量已占全球总油气产量的35%左右,其发展速度非常迅猛。

图34-12 海洋石油平台发展历程简图

1887年,世界上最早的海上石油勘探。

20世纪40年代末,海上石油工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

50年前,全世界只有3个国家进行海上石油开发,所有平台都是固定式平台,可钻井水深只有几十米。

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海上石油工程作业;海上石油产量约占全世界总产量35%左右;全世界有近700台移动式钻井平台工作;工作最大水深已超过3000米。表34-2为1950—1980年30年间钻井装置发展情况。

海洋钻井平台是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平台装钻井、动力、通信、导航等设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施,是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手段。开发海洋石油,首先从浅水海域开始,然后逐渐向深海发展。

表34-2 1950—1980年世界钻井装置发展情况

海洋钻井平台经历了由浅海到深海、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图34-13)。

图34-13 随水深增大的钻井平台的发展

三、详细历程

世界现代石油工业最早诞生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泰特斯维尔村。一个名为乔治·比尔斯的人于1855年请美国耶鲁大学西利曼教授对石油进行了化学分析,石油通过加热蒸馏分离成几部分,每部分都含有碳和氢的成分,其中一种就是高质量的用以发光照明的油。1858年比尔斯请德雷克上校带人打井,1859年8月27日在钻至69英尺时,终于获得了石油。从此,利用钻井获取石油、利用蒸馏法炼制煤油的技术真正实现了工业化,现代石油工业诞生了。

随着人类对石油研究的不断深入,到了20世纪,石油不仅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源材料,而且其五花八门的产品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现代工业的血液”,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现代文明的进程。高额的石油利润极大推动了石油勘探开活动,除了陆地石油勘探外,对于海洋石油的开发也日益深入。

18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Summerland滩的潮汐地带上首先架起一座76.2米长的木架,把钻机放在上面打井,这是世界上第一口海上钻井。

18年,在世界上第一口海上钻井的旁边,美国人威廉姆斯在同一个地方造了一座与海岸垂直的栈桥,钻机、井架等放在上面钻井。由于栈桥与陆地相连,物资供应就方便多了。另外,钻机在栈桥上可以随意浮动,从而在一个栈桥上可打许多口井。在海边搭架子,造栈桥基本上是陆地的延伸,与陆地钻井没有差别。

1920年,委内瑞拉搭制了木制平台进行钻井。

1932年,美国得克萨斯公司造了一条钻井驳船“Mcbride”,上面放了几只锚,到路易斯安那Plaquemines地区“Garden”岛湾中打井。这是人类第一次“浮船钻井”,即这个驳船在平静的海面上漂浮着,用锚固定进行钻井。但是由于船上装了许多设备物资器材,在钻井的时候,该驳船就坐到海底了。从此以后,就一直用这样的方式进行钻探。这就是第一艘坐底式钻井平台。同年,该公司按设计意图建造了一条坐底式钻井驳船“Gilliasso”。1933年这艘驳船在路易斯安那州Pelto湖打了“10号井”,钻井进尺5700英尺。以后的许多年,设计和制造了不同型号的许多坐底式钻井驳船,如1947年,Johnhayward设计的一条“布勒道20号”,平台支撑件高出驳船20多米,平台上备有动力设备、泵等。它的使用标志着现代海上钻井业的诞生。

1936年美国为了开发墨西哥湾陆上油田的延续部分,钻成功第一口海上油井并建造了木制结构生产平台,于1938年成功地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油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木制结构平台改为钢管架平台。

1953年,Cuss财团建造的“Submarex”钻井船是世界第一条钻井浮船,它由海军的一艘巡逻舰改装建成,在加利福尼亚州近海3000英尺水深处打了一口取心井。1957年,“卡斯一号”钻井船改装完毕,长78米,宽12.5米,型深4.5米,吃水3米,总吨位3000吨,用6台锚机和6根钢缆把船系于浮筒上。用浮船钻井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由于波浪、潮汐至少给船带来三种运动,即漂移、摇晃、上下升沉,钻头随时可能离开井底,钻井液返回漏失,钻遇高压油气大直径的导管伸缩运动而不能耐高压等。这样就把防喷器放到海底。该船首先使用简易的水下设备,从而把浮船钻井技术向前推进了一步。浮船钻井的特点是比较灵活,移位快,能在深水中钻探,比较经济。但它的缺点是受风浪海况影响大,稳定性相对较差,给钻井带来困难。

1954年,第一条自升式钻井船“迪龙一号”问世,12个圆柱形桩腿。随后几条自升式钻井平台,皆为多腿式。1956年造的“斯考皮号”平台是第一条三腿式的自升式平台,用电动机驱动小齿轮沿桩腿上的齿条升降船体。1957年制造的“卡斯二号”是带有沉垫和4条圆柱形桩腿的平台。由于经济原因,自升式钻井平台开始兴起,滨海钻井承包商们认识到在40英尺或更深的水中工作,升降系统的造价比坐底式船要低得多。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腿是可以升降的,不钻井时,把腿升高,平台坐到水面,拖船把平台拖到工区,然后使腿下降伸到海底,再加压,平台升到一定高度,脱离潮、浪、涌的影响,得以钻井。

1954年提出张力腿式钻井平台(TLP)设想,英国北海Hutton油田首次于生产中使用此平台,1983年安装,年投产。

随着钻井技术的提高,在一个钻井平台上可以打许多口井而钻井平台不必移动,特别是近海的开发井。这样,固定式平台也有发展。固定式平台就是建立永久性钻井平台,大都是钢结构,打桩,然后升出海面;也有些是水泥结构件。

1962年,壳牌石油公司用世界上第一艘“碧水一号”半潜式钻井船钻井成功。“碧水一号”原来是一条坐底式平台,工作水深23米。当时为了减少移位时间,该公司在吃水12米的半潜状态下拖航。在拖航过程中,发现此时平台稳定,可以钻井,这样就得到了启示,后把该平台改装成半潜式钻井平台。1964年7月,一条专门设计的半潜式平台“碧水二号”在加利福尼亚州开钻了。第一条三角形的半潜式平台是1963年完工的“海洋钻工号”,第二条是1965年完工的“赛德柯135”。

随着海上钻井的不断发展,人类把目光移向更深的海域。半潜式钻井平台就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海况恶劣的北海,更是称雄,与之配套的水下钻井设备也随之发展,从原来简单型逐渐趋于完善。半潜式钻井平台一般都是用锚系定位的,而深海必须使用动力定位。第一条动力定位船是“Cussl”,能在12000英尺水深处工作,获取600英尺的岩心。以后出现了动力定位船“格洛玛·挑战者号”,它于1968年投入工作,一直用于大洋取心钻井。世界上真正用于海上石油勘探的第一条动力定位船是11年建成的“赛柯船445”钻井船,工作水深在动力定位时可达600米以上。

1950—10年,由于石油钻技术的迅速发展,陆地和近海勘探发现大量油气储,石油产量剧增,工业发达国家纷纷弃煤用油,加上汽车工业特别是家用汽车迅猛发展,大量耗油促使产油和炼油大增。

11—1980年,由于中东战争等因素,油价攀升至每桶约32美元,促使海洋石油工业展,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设计建造数量从15年的304艘增至1985年的772艘。由于油价从1981年开始下跌的延后效应(最低下跌至每桶不足16美元)。

1981—1996年,海洋石油钻井油陷入不景气的低谷,投入海上勘探开发钻井逐年减少,1996年海洋钻井平台减至567艘,各石油设备制造厂商也大幅度萎缩或合并,海上新平台建造也较少,多数将旧平台更新改造,用以适应钻井水深和钻井深度向深部推进的需求。

19—2004年,由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的诸多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中东伊拉克对科威特战争和相随而至的两次美伊战事等原因,油价又逐渐上升,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从1996年的56艘增至2002年的670艘。2003—2007年,各年依次为677艘、678艘、673艘、641艘和654艘(参见《世界石油》,2007年10月号),其中超水深的平台骤增,如2006年,世界工作水深不小于1524米(5000英尺)的超深水钻井平台(船)已111艘(包括83艘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和28艘超深水钻井船)。

2001年,墨西哥湾钻井水深达2964米。

2002年,雪佛龙公司钻井垂深达9210米。

2003年,雪佛龙德士古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钻井工作水深突破3000米。

四、发展趋势

在海上石油开的最初阶段,由于向海上进军难度很大,在海上建造平台与在海上钻井的难度很大,所以最初的海上平台只是靠近海岸、在浅海处、用木头建造的近海结构物,而进行的也不过是在水深很浅的海域进行简单的钻井活动,还未能开始进行油气的规模开。

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建筑材料的掌握更加深入,因此构建海洋钻井平台的材料由木材变成了钢材,离海岸的距离也逐渐变远,从由海岸建筑向海洋延伸逐渐转变为出现在海面上的钻井平台。

当钻井平台由近海位置向海洋方向进发时,海洋平台下方海水的深度会发生变化,逐渐增大,特别是达到大陆架的范围之后。此时海洋钻井平台就出现了各种类型,如适于较浅深度的稳性较高的重力式平台、便于移动的半浮式平台、在风浪中能够保持稳定的张力腿式平台。

(1)海洋钻井平台被少数国家长期垄断的局面将逐渐被打破。

在海洋钻井平台技术发展过程中,美国、挪威等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起步早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尤其是在海洋深水技术开发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和垄断地位,但随着近几年世界多个国家涉足海洋勘探开发领域,尤其是中国、巴西、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崛起,今后海洋装备技术将呈现出多渠道、多国化、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

(2)海洋钻井平台将向高可靠性、自动化方向发展。

面对风、浪、流等各种复杂的海洋作业环境及海上安全与技术规范条款的要求等,石油装备的高可靠性是保证海洋油气能否顺利开发的先决条件。同时,为了提高平台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及减小手工操作的误差率,海洋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技术已得到较好的应用。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尚需对DP3定位系统、自动化管子处理系统以及海洋水下设备下入工具等做进一步研究。

(3)海洋钻井平台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

20世纪90年代后期,部分钻井平台开始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新型的多功能海洋平台不仅具有钻井功能,同时还具备修井、油、生活和动力等多种功能。如具有动力定位装置的FPSO,不仅完全具备上述功能,而且还可以作为穿梭油轮,实现一条船开发一个海上大型油田的目标。多功能半潜式钻井平台不仅可用作钻井平台,也可用作生产平台、起重平台、铺管平台、生活平台以及海上科研基地,甚至可用作导弹发射平台等,适用范围越来越广。

(4)海洋钻井平台向深水领域发展必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世界主要海洋装备制造强国均已开始研究并制造大型化的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作业水深已由早先的10~25米发展到当今的3000米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最大钻井深度可达12000米。目前,第5代、第6代超深水半潜式平台已成为发展潮流。根据美国权威机构统计分析,2001—2007年全世界投入的海洋油气开发项目为434个,其中水深大于500米的深水项目占48%,水深大于1200米的超深水项目达到22%,各大石油公司在深海领域的投资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海洋钻井平台正不断向深水领域发展。

目前最有潜力再生项目

北科大体育馆"双重身份" 奥运会后巧改篮球场赛场和中心双重身份很多区域可以改建利用 赛 ... 设计师还下了哪些工夫,本报对话场馆设计师庄惟敏,请 ... 庄惟敏:我们希望能有效利用清洁的可再生,力求将建筑带给环境的负荷降到最低。比如整个工程由主... 原油市场跌宕起伏 对杭城市民生活有何影响?杭州出租车还可收取每车次1元的燃油附加费,3月15日取 ... 油价波动对生活有哪些影响?”的帖子,一个小时有 ... 对发展可再生能源来说是一个机会 对于此次国际油价大 ... 是一个促进和推动相关部门加大对可再生资... 建筑节能的制度创新以及在国内的推进战略(组十七大的精神去引领我们地产可持续健康地发展,既是我 ... 第二个就是负责整个建设行业的节约工作,包括建筑 ... 第四就是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实现1千万吨的标准节能 ... 我们主要做哪些事呢?首先第一个在新建建... 建筑节能的制度创新以及在国内的推进战略(..十七大的精神去引领我们地产可持续健康地发展,既是我 ... 第二个就是负责整个建设行业的节约工作,包括建筑 ... 第四就是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实现1千万吨的标准节能 ... 我们主要做哪些事呢?首先第一个在新建建... 西安石油大学教授李志学解读欧亚论坛能源合作盛会对欧亚各国的能源战略将带来哪些影响?对于陕西和 ... 记者就此访了致力于矿产与石油储备战略研究的 ... 有三种可能:一是作为能源输出国,结为一体。这一点与 ... 植物油等可再生的利用,在技术上早已能... 八菜一汤宴洋顾问而放在餐桌上每人一份可作礼品收藏的菜单,也显得颇费 ... 抢先睇 洋顾问带来哪些"金点子"?昨日,记者访了部 ... 可再生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提议,建议广东大力发展风 ... 太阳能等可再生。 路义普(ABB集团执行副... 瑞士再保险CEO:可持续性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可持续性是必然选择 《上海金融报》:您能否从瑞士再 ... 同时避免破坏不可再生的外部。因此,可持续性是公司成功发展的根本前提,而并非一个"锦上添花"的选择。 ... 上海的城市建设以及可持续性发展有哪些建议? ... 中国人要学会扔垃圾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的垃圾箱,大多数人或视而不 ... 没人告诉我哪些可回收,哪些不可回收,不知道往哪扔啊 ... 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混在一起是垃圾,一旦分 ... 不少可再生早已被居民和拾荒者"先下手为... 中国人要学会扔垃圾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的垃圾箱,大多数人或视而不 ... 没人告诉我哪些可回收,哪些不可回收,不知道往哪扔啊 ... 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混在一起是垃圾,一旦分 ... 不少可再生早已被居民和拾荒者"先下手为... 滨海高新区昨天开工建设(图)主要发展哪些产业 滨海高新区作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 ... 新能源与可再生产业、民航科技产业等。滨海高新区将发挥高新区基础研究的集聚优势,着力不同学科研究成果的产业化整合与转化,形成科技产业化关键技术和核... 云德:德国的生态村 "德中同行"可以想像这里的田园生活吧! 可是请走近看看,哪些是值得我们微笑的,并且是值得这里人自豪的吧:在城外 ... 德国可再生所的科卡先生说,该所曾协助从德国联邦食品、农业与消费者保护部申请了300万欧元的启动成本 ..... 电子支付牌照不会阻碍行业发展大家谈到绿色的时候可能想到了环保、可再生、能源等等,对于互联网的支付,更是一种服务,它的内涵更多是关注于比较安全、诚信、高效、低成本、多元化等等 ... 这一大步有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它的距离。 唐彬:一个方 ... [时政观察]节能空间有多大节能降耗存在哪些重点难点?7月中旬,记者随省人大常 ... 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55万吨,节支增收830余万元,污染物 ... 农村节能:可再生开发潜力大 "走进上乍州,肥料到处丢,春雨绵绵下,粪水四处流。"这句顺口溜,曾是... 再生合理利用呼唤新的发展可利用的再生价值高达250亿元。我国目前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再生利用企业应解决哪些问题?在最近举办的2007年北京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化利用技术研讨会上,北京节 国家发改委解释油价上涨原因挂车之类的不可以。" "有限制,现在不能超过100升。" ... 第三个就是这个从多渠道组织来保证国内的供应,这 ... 那么国家还会在其他哪些方面取措施来缓解这个高油 ... 所以说这两年应该说是我们发展可再生能源最... 建立以市场定价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领导曾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全国价格改革研讨 ... 四是形成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价格结构和 ... 流向可再生的开发和利用;五是完善矿产权的招、拍 ... 我国现行的价格形成机制还存在 ... 奥运环保需从小事作起 垃圾分类尚待广大市民配合建设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2007年行动规划新闻发 ... 第一个问题是节能降耗和利用可再生,还是需要普通市民和大众的参与,现实生活中我发现街头分类垃圾的垃 ... 关于哪些垃圾是再生的,怎么分类他们还是不太清... 深圳转型应关切环保和社会问题应特别注意哪些方面? 王芃:深圳在转型过程中,壮大经 ... 最不可忽视的就是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就要求我们 ... 只有保障了自然和环境的有序利用,我们的城市 ... 分配及可再生的可持续使用上,都值得我... 设想成熟再动工但在装修中出现透支或出现了不可预见费用,就不爽了。 ... 可再生",也经不起乱折腾。所以要防患于未然,杜绝此类现象发生。 一般装修中,有哪些原因导致装修透支或出现不可预见费用的现象呢?对此,满堂红装饰专家 ..... 科技兴企定出路 自主创新谋发展更显得可贵。请谈谈贵企业所具备的建立博士后工作站 ... 您认为这会对公司的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李赉周:目前 ... 而且浪费国家。这也是2004年、2005年人事部突然 ... 以可再生代替不可再生,既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