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石油价格走势预测_石油天然气期货价格
1.热浪席卷全球,天然气板块后市如何?
2.年天然气供需形势分析
3.影响天然气价格走势的是什么因素?
4.油价或迎大幅下调,92号汽油重返“6元时代”,这种价格会持续多久?
5.现货天然气怎么判断价格走势?
6.国际石油价格走势
热浪席卷全球,天然气板块后市如何?
热浪席卷全球,天然气板块后市如何?
在天然气供应不足的炎炎夏季,全世界付不起电费人们的生活状况可想而知。而且这可能不是一个短期问题。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天然气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看看吧!
决定天然气价格的逻辑
其实,决定国际天然气价格走势的底层逻辑非常明确,就是供需关系的变化。我们先分别对出口和进口两端进行分析。
以液化天然气贸易为例,出口方名单里的国家都是世界主要能源大国。美国能源署最新报告,截至今年上半年,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其中71%的液化天然气出口至欧洲。
澳大利亚也是世界数一数二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据Statista数据,2021年澳洲出口了约1081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排在世界第一;卡塔尔出口了约1068亿立方米,排在世界第二;美国以950亿立方米出口量排在世界第三;俄罗斯、马来西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以及印度尼西亚分列4~8位。
当然,这里我们只计算了液化天然气的出口,也就是海运这条线。像俄罗斯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主要是以天然气管道走陆路出口。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显示,2021年,俄罗斯出口了约2500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和管道天然气,占其生产的约70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36%。其中,84%的俄罗斯天然气是通过管道出口的。
在液化天然气进口方名单中,东亚国家和欧洲国家排在最前面。
2021年欧洲进口天然气3410亿立方米,其中管道天然气2328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1082亿立方米。
以俄罗斯天然气为例,2021年,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土耳其、意大利、白俄罗斯和法国)是俄罗斯天然气最大的进口地区,占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总额的近75%。
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欧盟27个国家大约40%的天然气供应来自于俄罗斯。
即使欧洲的进口量已经非常之高了,在进口天然气量上,东亚三国依然傲视全球。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世界液化天然气的前三大进口国就是中、日、韩三国。中国已超过日本,居各国之首。几年来,中国需求一直在持续上升。2021年,进口同比增长了12.8%。日本和韩国紧随其后,分别为第二和第三大进口国。
冬季还有行情
综合各研报,只要上述三点涨价原因无大变化,今年冬季全球市场上的天然气供求关系很可能变得更紧。
这对日本和韩国这样的进口大户来说或许还能通过提高价格来弥补,但对很多相对没那么有钱的国家来说,今年冬季可能会受到断气停电等严重危机的影响。
(1)今年冬季天然气价格如果再次触顶,那么会对其他能源的价格造成多大影响?我们知道,煤炭和石油也是发电和其他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材料,这里的想象空间不少。
(2)今年冬季世界各地,特别是进口大户欧洲和东亚的天然气价格是否会继续出现差距?设欧洲天然气价格较大幅度高于东亚地区,则对两地相关产业链会否造成竞争力上的此消彼长?
(3)欧洲和东亚国家企业在可替代能源以及节能减排绿色产业上几乎都走在世界前列,大幅升高的天然气价格是否会促进相关企业的发展,间接导致这两个地区出现相关行业上的龙头企业?
天然气概念龙头股
中曼石油(603619):龙头,2017年11月17日,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挂牌上市,成功登陆A股资本市场。
2021年中曼石油净利润6614.15万,同比上年增长率为113.61%。
8月14日开盘消息,3日内股价下跌1.17%;今年来涨幅上涨21.08%,市盈率为110.77。
广安爱众(6009):龙头,公司是建设主管部门核定的供气经营区域内唯一的供气经营机构,在核定区域内经营天然气销售,从事客户工程安装,仪表安装和调试等。
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2.09亿,同比增长10.62%,近五年复合增长为-6.89%;每股收益0.17元。
8月14日消息,广安爱众今年来涨幅下跌-9.85%,成交额4868.22万元。
龙洲股份(002682):龙头,在天津地区公司还通过收购方式,在天津市大港区投资建设有CNG天然气加工厂一座,该项目设计产能日供气量可达30万立方。
2021年,龙洲股份公司实现净利润1318.19万,同比增长101.43%,近三年复合增长为-64.67%;每股收益0.02元。
8月14日开盘最新消息,龙洲股份7日内股价下跌8.07%。
年天然气供需形势分析
一、国内外状况
(一)世界天然气状况
截至2009年底,世界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为187.49万亿立方米(表1),比上年增长1.0%。按当前开水平,世界天然气剩余储量可供开年限为62.8年。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和中东地区。按地区来说,中东是世界上天然气最丰富的地区,拥有76.2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的40.6%。从国度来看,俄罗斯天然气探明储量为44.3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23.7%,居世界第一位;伊朗天然气探明储量为29.61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储量的15.8%,居第二位;卡塔尔的天然气储量为25.37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13.5%,排名第三位。以上三国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53.0%(图1)。同时,根据2009年度各国生产量计算,俄罗斯的剩余可年限为84.1年,是主要天然气国中剩余可年限最长的。已有数据显示,目前世界天然气储量基本保持增长态势,但增幅不大,近10年的平均年增幅不超过3.0%。
图1 2009年世界天然气探明可储量分布
表1 2009年世界主要国家天然气储量分布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0,7
(二)我国天然气状况
截至2009年底,我国天然气剩余技术可储量为3.7万亿立方米(其中,剩余经济可储量为2.8万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8.8%。天然气出量840.7亿立方米,新增探明技术可储量3861.6亿立方米。新增探明技术可储量主要来源于中石油长庆苏里格(1127亿立方米)、中石油塔里木塔中Ⅰ号(888亿立方米)、中石油西南合川(501亿立方米)、中石化西南新场(484亿立方米)、中海油深圳荔湾3-1(344亿立方米)和中石化华北公司大牛地(111亿立方米)。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剩余技术可储量保持较稳定的增长态势,2009年度比上年增长8.8%。但我国天然气储量具有分布不均匀、品质不理想的特点,勘探开发难度较大,生产成本较高(表2;图2)。
2009年度全国主要矿产品供需形势分析研究
图2 2009年我国天然气剩余经济可储量分布表2 2009年我国天然气储量分布单位:亿立方米
图3 2000~2009年我国天然气剩余(技术)可储量变化
我国天然气开发在近几年一直处于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天然气的勘探投入逐年增加,并不断发现新的储量,2009年天然气剩余技术可储量比上年增长8.8%(图3)。从现有的情况看,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天然气的储量还会进一步增加。一方面,我国天然气的勘查程度低,还有很大的勘查前景;另一方面,我国能源需求的潜力巨大,而且在油气体系内部,石油缺口大,天然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个缺口,同时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其本身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
二、国内外生产状况
(一)世界天然气生产状况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世界天然气产量出现下降趋势,总产量约为2.99万亿立方米,同比减少2.4%。美国和俄罗斯仍然是主要天然气生产国,2009年两国的天然气产量占世界总量的37.5%。但俄罗斯在2009年度的产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高达12.3%,而美国仍有3.3%的上涨幅度。主要原因是俄罗斯是天然气输出大户,境外需求占其总需求的比重较大,因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境外需求乏力,导致国内产量下滑。而美国的天然气供应部分需要依靠进口,所以国内天然气产量受影响较小。另外,在产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国家是伊朗和卡塔尔,分别达到12.8%和16.0%(表3)。
表3 2004~2009年世界天然气生产情况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0
从区域上看,中东和亚太地区仍为主要增长区域,2009年度中东地区天然气产量达到407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5%;亚太地区产量为438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2%,增长点主要来源于印度和澳大利亚,两国分别增长28.9%和11.0%。
(二)我国天然气生产状况
我国天然气产量一直保持增长的势头,2009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到830亿立方米(表4;图4),同比增长7.7%。从地区分布看,我国天然气产量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数据显示,中国石油集团的长庆、塔里木和西南三大气田(企业)为天然气主要供应地,合计占全国总量的62.7%,而且国内天然气产量80%以上集中在中国石油集团,2009年度中国石油集团天然气产量共有683.2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0.7%。另外,中国石化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各有83.28亿立方米和74.77亿立方米的产量。
表4 2004~2009年我国天然气生产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注:“全国合计”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略有出入。
图4 2000~2009年我国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变化
从近几年天然气产量增长趋势看,我国各地区表现不一。在2009年,三大产地之一的长庆天然气产量,比上年增长31.8%,连续几年保持高增长态势;另外塔里木气田也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但2009年的增长幅度放缓,只有4.1%;排名第三位的西南气田,近几年产量基本保持稳定,2009年有小幅增长(1.3%)。而其他生产地区产量相对较小,部分气田(企业)已呈逐年减产的态势。从全国的产量变化趋势上观察,近几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增幅在逐年放缓,已从2005年的21.9%下降到2009年的7.71%。
三、国内外消费状况
(一)世界天然气消费状况
2009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达到29404亿立方米,同比下降2.3%。在此前的2001~2008年中,世界天然气消费量保持增长的态势,平均增幅2.78%。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仍为美国,2009年消费天然气6466亿立方米,比上年略有下降。俄罗斯作为天然气生产大国,其本国消费也有38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排名第三位的国家是伊朗,2009年消费量为1317亿立方米,增长幅度较大,达10.4%(表5)。
表5 近年世界天然气消费情况
续表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0
从区域上看,欧亚大陆和北美是全球两个主要天然气消费地区,2009年各占全球消费总量的35.9%和27.8%。但因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比上年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下降6.8%和1.2%)。而亚太和中东地区仍保持增长势头,比上年分别增长了3.4%和4.4%。
(二)我国天然气消费状况
2009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874亿立方米,增长8.3%。加上国内经济继续保持稳健的步伐,能源消费需求也将不断攀升,作为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气消费量也将进一步增加。“九五”期间,天然气的消费增长量是101.7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为9.57%;“十五”期间消费增长量已高达246.4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高达12.91%。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占全部消费量的65.4%,这个巨大的消费量主要由其下的制造行业产生,达到337.92亿立方米。其次是掘业,达到109.67亿立方米,但从发展趋势看,掘业在消费中所占比重已在减少。除工业部门外,生活消费领域也有170.12亿立方米的消费量,同比出现很大幅度增长(27.54%)(表6)。从天然气消费领域的比重上分析得出,除建筑业消费比重在降低,其他领域的消费量都在增长。从消费地区结构上看,我国天然气消费以产地消费为主,主要集中在西南、东北、西北地区,即四川、黑龙江、辽宁、新疆,占全国消费量的80%以上。目前,随着管道建设的开展,北京、天津、重庆、成都、沈阳、郑州和西安等许多大中城市都用上了管道天然气。
表6 2003~200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单位:亿立方米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8
人均消费量稳步提高,但消费量依然很少,2008年,人均消费量为12.8立方米(中国统计年鉴),比上年增长17.43%。同时,我国天然气总消费量在世界上所占份额也很少,与我国众多的人口极不相称。2009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占世界天然气总消费量的3.0%(BP数据),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四、国内外贸易状况
(一)国际天然气贸易状况
2009年,全球天然气贸易创历史新高,贸易总量高达8765.4亿立方米,管道天然气和LNG(液化天然气)贸易量分别为6337.7亿立方米和2427.7亿立方米。LNG贸易量创历史新高,其中亚洲增长潜力最大,贸易量达1522.7亿立方米。管道天然气贸易依然以欧洲地区为主,2009年其贸易量为4443.8亿立方米,占管道天然气贸易总量的70.1%。
2009年,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排名世界前三位的LNG进口国日本、韩国和西班牙,贸易量都有6.0%左右的下降幅度,但其合计进口量仍超过全球进口总量的60%。美国经过2008年的低谷后,LNG进口量开始回升。增长势头较好的国家是印度、中国和英国,中国和印度作为新兴经济体,近年对外能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未来还有增长的势头;英国作为西欧大经济体,国内能源供应不足,能源进口的压力长期存在,发展LNG进口可能是其一个重要选择(表7)。
表7 2004~2009年世界LNG主要进口/入境国家和地区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5~2010
在管道天然气贸易进口方面,2009年进口量最多的是美国、德国和意大利,分别达到930.3亿立方米、888.2亿立方米和664.1亿立方米,三个国家合计占全球管道天然气进口量的39%。另外,法国、俄罗斯和英国都有300亿立方米以上的进口量。年度增幅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和阿联酋,分别达到24.8%和12.0%。在2009年,管道天然气进口量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的国家是美国、意大利、英国、土耳其和比利时,降幅都在10%以上,其中,比利时下降幅度高达17.8%(表8)。
表8 2004~2009年世界管道天然气主要进口国家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5~2010
管道天然气出口方面,俄罗斯依然是最大的出口国,在2009年达到1764.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4.3%,占管道天然气出口总量的27.8%。其次是挪威和加拿大,分别有957.2亿立方米和922.4亿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气出口量,加拿大近年来出口量一直在1000亿立方米左右,2009年比上年下降10.6%。而挪威的出口量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另外,2009年荷兰、阿尔及利亚和美国分别有496.7亿立方米、317.7亿立方米和294.6亿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气出口量,分别排在世界的第五、第六、第七位。土库曼斯坦正在实施天然气出口多元化战略,出口势头发展较好,在2009年度管道天然气出口已达到167.3亿立方米,增幅较大(表9)。
在LNG出口方面,2009年全球出口总量是2427.7亿立方米,与管道天然气出口趋势一样,LNG的全球出口量一直保持增长的态势,年度增幅达7.2%。在2009年世界LNG出口中,卡塔尔的出口量最大,达到494.4亿立方米,增幅也最大,高达24.6%。其次是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LNG出口量分别达到295.3亿立方米和260.0亿立方米,分别居二、三位,但是从出口发展趋势看,两国未来增长空间较小,印度尼西亚基本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另外,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LNG出口国受到较大的影响,其中表现较为明显的是尼日利亚,降幅高达22.2%(表10)。
表9 2004~2009年世界管道天然气主要出口国家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5~2010
表10 近年世界LNG主要出口国家
资料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5~2010
(二)国内天然气进出口贸易状况
2009年,石油气及其他烃类气(简称液化石油气,下同)进口量达969万吨,比2008年增长63.0%;进口金额为约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4%;减去出口317万吨,2009年我国液化石油气净进口652万吨。我国石油气主要以进口为主,在近十几年,只有19年出现了净进负值,主要是由于1996年经济泡沫的影响,此后几年中净进口量总体上保持增长的势头(表11)。近几年我国LNG进口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2006年我国首批进口的液化天然气进入广东省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2007年广东LNG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该年我国进口LNG291万吨,是2006年进口量的3倍多,其中248万吨为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项目的长期合同供货,约占进口总量的85%,平均价格为206.16美元/吨。2009年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达553万吨,同比增长65.8%,进口金额为12.87亿美元,同比增长38.2%。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供应中有49%来自进口,其中39%将来自液化天然气进口,10%来自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管道天然气进口。
出口方面,2009年,我国天然气出口232.5万吨,比上年下降1.1%,出口金额近5亿美元,同比增长4.3%。
表11 2006~2009年我国石油气进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6~2009从进口国度上看,我国2009年石油气进口的主要来源国是澳大利亚、伊朗、卡塔尔、马来西亚和阿联酋,从以上5个国家进口的量占进口总量的77.5%(表12);澳大利亚是我国石油气进口的主要来源地,进口量达到385万吨,占总进口量的39.7%,比上年增长36.0%;卡塔尔是我国石油气进口增长幅度最大的国家,2009年的进口量比上年增长323%;俄罗斯则实现了零的突破,未来增长潜力较大;科威特则出现逐年下降的态势,2009年从其进口26万吨,比上年减少49.0%。
从进口的区域看,除了澳大利亚这个最大进口源以外,其他具有重要地位的进口源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和非洲的阿尔及利亚等地,亚洲的主要进口对象为印度尼西亚。从进口的对外依存度上评估,澳大利亚所占比例过重,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其他地区的进口量,以降低对外进口集中度,降低供应风险。根据目前的进口区域分布情况,我国应加强与这些地区的政治外交,扩大与中东和中亚国家的油气合作,并结合国内LNG接收站的建设发展,逐步分散进口区域,降低风险。
表12 2006~2009年我国石油气进口主要来源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6~2009
五、天然气价格走势分析
1990~2009年,世界LNG价格总体上呈上升态势(图5)。2008年,国际天然气价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之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天然气贸易受到冲击,价格回落,回归到理性水平。以日本LNG到岸价格为例,2009年为9.0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随着2010年全球经济回暖,未来LNG进口价格将会保持增长势头。
图5 ~2009年日本LNG到岸价格
2009年,管道天然气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全球四大天然气交易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其交易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加拿大的亚伯达和美国的亨利中心价格下降幅度最大,基本回到2003年的水平。相比之下,欧盟的到岸价格下降幅度稍小些,主要是因为欧盟地区是天然气进口大户,缺口较大,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价格基本面(图6)。
图6 ~2009年世界天然气价格
我国天然气行业现行的定价政策以成本加成法为基础。随着天然气行业的不断发展,根据天然气供不应求的现状和市场结构的变化,天然气定价政策几经调整,基本呈现出在监管下市场定价的基本特征,从考虑天然气生产企业成本水平,又适当考虑市场用户承受能力的角度出发,我国天然气行业现行定价政策被概括表述为:以成本加成法为基础,适当考虑市场需求的定价方法,出厂价为定价,天然气管道输送价格为指导价并取老线老价、新线新价的定价政策。为了改变现有价格体系,已着手开展天然气定价改革,改革方向是与国际接轨。
六、结论
(一)世界天然气供需趋势
世界天然气的供应,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基本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趋势。全球能源需求量的不断扩大、天然气探明储量的不断增加,又给天然气供应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1990年,世界天然气供应量只有19918亿立方米,到2008年供应量已达到30607亿立方米,增长53.7%,虽然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供应量有所下滑,但未来仍呈增长态势。同时,在当前石油能源供应紧张的形势下,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促使天然气在21世纪充当重要能源角色,使其供应量持续增长。
在需求方面,随着全球能源需求量的不断扩大,天然气因其具有洁净、环保等优势,需求量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成为能源消费结构中的重要角色。1990年,世界天然气需求量只有19817亿立方米,到2009年已达到29403亿立方米。
在供需平衡上,天然气一直较为平衡,例如,2009年世界天然气有466亿立方米富余量。预计未来几年内,天然气的供需依然能保持平衡。
(二)我国天然气供需趋势
近几年,我国天然气的供应能力有所加强,天然气的生产量和进口量都在不断增加,2001~2009年,供应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3.34%,增长势头较好。在需求方面,我国天然气近几年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2001~2009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5.24%,2009年达到880亿立方米。
从近10年的进出口情况看,我国的天然气净进口量在不断扩大,进口方式有了扩充,特别是LNG进口有了较快的发展,2006年,LNG进口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与境外合作进入新的阶段,2009年度我国LNG进口553万吨,同比增长65.8%。管道天然气进口也取得了突破,2009年12月14日,我国首条跨国天然气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投产,引自土库曼斯坦等国的天然气将达300亿立方米/年。
天然气消费区域继续扩大。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建成的天然气管道长度达3.8万千米,初步形成了以西气东输、川气东送、西气东输二线(西段)以及陕京线、忠武线等管道为骨干,兰银线、淮武线、冀宁线为联络线的国家级基干输气管网;同时,江苏LNG和大连LNG项目进展顺利,浙江LNG项目获国家核准,进口LNG不断落实,形成了天然气供应的新格局,天然气消费市场扩展到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从未来的能源消费结构及发展趋势看,我国天然气依靠本国生产供应的压力较大,必须结合进口及境外开等方式,来保障我国天然气的供应平衡与市场稳定。从进口的源头与方式上看,我国在近几年有了新的突破,管道进口方面,与俄罗斯和中亚等国有了新的协议与合作,LNG进口方面,沿海地区接收站点建设步伐较快,发展势头良好,相信在未来的能源供应格局上可以起到促进全局合理化的作用,一方面拓宽沿海城市的供应方式,另一方面缓解远途管道供应的压力。
(余良晖)
影响天然气价格走势的是什么因素?
您好,影响天然气价格走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供求关系占主导
需求端:天然气从出现开始,替代以石油为代表的其他能源比例值逐年提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高和加速以及能源结构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天然气的需求不断提升。
供给端:随着国际能源探测技术的进步,不断有新的气田被发现,天然气储存技术和运输技术的提高,提高了供给效率,进而推动天然气价格的变化。
2、替代品价格波动
由于天然气潜代燃料具有与天然气类似的使用特性,因此,与天然气相关的一些替代燃料的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天然气产品的定价。在天然气长期合同中,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部分参考油价进行定价。如俄罗斯Gazprom和法国GDF签订的购气合同,价格公式以3个月平均油价为基础。即使从天然气市场化程度很高的美国来看,其气价与油价也存在一定关联性。
3、成本因素
天然气的开成本是影响天然气价格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天然气定价的价格底线。美国天然气井的钻井成本从1949年以来呈现出上涨的趋势,2006年的钻井成本平均在193万美元/口。天然气开成本的不断攀升是助推天然气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美国天然气产量过剩,将会有一部分运输到欧洲并且迫使俄罗斯油气供应商Gazprom降低气价,与此同时也加速了燃气发电替代燃煤发电的进程。
“俄罗斯在欧洲的气价去年大跌可能不仅仅因为油价下降”,BP的发言人表示,“俄美双方其实在做价格竞争”。因为美国输送的LNG预计在未来五年持续上升并且价格维持在地狱4美元/mmBtu,俄罗斯方面必须压低价格来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
BP也发现,俄罗斯正在增加直接往德国输送LNG的管道数量而不是单单增加输送量。这个NordStream2项目虽然有很多大头的合作,但是也因为俄罗斯过于强硬的外交手段而导致在比利时地区的反对。
但是,美国液化气对欧洲地区更大的影响可能是推动燃气发电,也直接导致了煤去年的消耗量大幅度下降1.8%。
油价或迎大幅下调,92号汽油重返“6元时代”,这种价格会持续多久?
国内成品油下调窗口再次开启,在本轮计价周期内,国际疫情继续蔓延,国际油价连续下跌,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在负值内不断加深,8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8月23日24时,国内汽油、柴油零售限价迎年内第三次下调,其中汽油、柴油将分别下调250元/吨、245元/吨,折升价,92号汽油及0号柴油分别下调0.2元、0.21元,为年内最大跌幅。记者访获悉,青岛92号汽油每升降为6.83元,进入6元时代,0号柴油每升降为6.48元。
根据油价调整规则,国内成品油下调随着国际油价下调幅度而变化。“本计价周期内,国际疫情继续蔓延。在市场担忧需求将会降低的大背景下,美联储释放悲观预期,不仅担忧通胀走高,而且增强了缩紧货币的预期。大宗商品与股市承压调整,欧美原油价格持续下行。”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徐娜分析,由此,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负值内不断加深。中宇资讯分析师胡雪介绍,国际油价连续七日走跌,创年内5月24日以来新低
调价周期内,市场对原油需求下降、供应增加的担忧情绪加剧,油价持续下跌。需求方面,肺炎变异德尔塔加速扩散,为防控疫情,多国重启出行限制措施,交通燃料需求疲软。供应方面,“欧佩克+”本月起放松减产力度,每日增产40万桶,美国能源情报署预计,9月美国页岩油产量将增至去年5月以来最高。供需两端均为利空,投资机构忧虑情绪升温,市场出现抛售,纽约WTI原油非商业多头持仓量已降至今年最低,油价因此承压。美元指数涨至去年11月以来最高,也对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价格造成打压
多重因素叠加,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8月9日至8月20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平均来看,伦敦布伦特、纽约WTI油价比上轮调价周期下降5.98%。受此影响,国内汽油、柴油零售价格随之下调。本轮国内成品油调价也创下今年以来最大跌幅,对应汽、柴油零售限价每吨分别下调250元、245元,折升价92号汽油及0号柴油分别下调0.2元、0.21元。
国际油价走势不济,打压国内成品油操作积极性,叠加主营持续下调集指导价,成品油市场交投面被悲观氛围持续笼罩。尤其是汽油市场,虽然8月份国内汽油仍处于消费旺季,但因部分地区公共卫生直接影响,加油站及中间用户多保持谨慎观望心态,市场投机操作氛围持续低迷,此外北油南下量增加,尤其是高标号汽油下海量增加明显,市场供应充裕情况下,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数据显示,当前山东地区92号汽油下海价在7100元/吨附近,95号汽油下海价在7250元/吨附近。卓创资讯分析师告诉风口财经记者,低价冲击+贸易商抛货,南方汽油价格震荡回调,当前华东主营92号车单成交价多在7500元/吨及下方,按照流入情况看,后期华东主营单位汽油价格仍有继续回调空间。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预计,总体来看全球经济及原油需求复苏进程较为确定,“欧佩克+”近日报告上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值,同时维持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测不变。但变异的持续蔓延,将对油价运行带来扰动,短期内油价将呈现震荡
“后市来看,原油在经历了持续大幅度的下挫后,油价或寻求支撑,预计原油将有一个筑底的过程,短期或逐渐趋稳震荡。”金联创分析师王延婷分析,但新一轮变化率仍以负向开端,且幅度较大,对后期行情打压依然较为明
“尽管国际油价已处三个月低点位置,但短期仍然难言乐观,避险情绪蔓延将促使油价继续下行探底,但短线来看60美元附近仍存支撑。”中宇资讯分析师胡雪分析,单就目前的国际油价来看的话,下一轮调价周期内,成品油零售限价仍为下调预期,零售端有望迎年内首次连跌,目前下调幅度暂为240元/吨左右。
现货天然气怎么判断价格走势?
新手做天然气想要赚钱其实还是有很多的方法的:
1、前期的话主要是摆好心态,不要盲目地去 操作或者逆向操作,抗单操作,技术面结合消息面来分析走势,而要坚持设置止损止盈的原则。
2、综合各种市场行情和技术分析,予以加权判断,决定开 平仓、加减仓,切勿随意和频繁交易。
3、切勿盲目追求整数价位,以防错失机会,且阻力或支撑多在整数价位,实现成交相对较难。
4、 控 制好自己的仓位。不要重仓操作,否则一旦出现*动,可能会导致爆仓,亏损更大。
5、 学会及时止损。
国际石油价格走势
一、未来国际石油价格走势与合理价格区间
从长远看,国际原油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未来几年,国际原油价格仍将高位运行,主要集中在40~60美元之间。如果没有发生重大的突发,如伊朗核危机升级等,油价达到100美元的可能性不大。
世界主要产油区原油成本均在15美元以下,仅个别地区达到24美元,因此,原油价格在25~45美元之间较为合理,在这个区间内,石油公司有可观的利润,消费者能够承受,替代产品利润微薄,对石油公司发展最为有利。
二、影响国际石油价格走势的因素
不稳定因素还存在,不可预见因素还会突然出现,产生重大影响。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的因素有:美国、中国、印度等经济发展迅猛,导致了石油需求的快速增加;欧佩克的“限产保价”;地缘政治、局部地区不稳定因素,自然灾害的影响;国际投机资本的炒作;中国、印度、韩国等不断增加石油储备等。
制约国际原油价格下降的因素主要有:全球性经济滞胀或经济危机;替代产品开发利用的成熟;天然气的大量开发利用会影响石油的价格;发现丰富的油气;全球变暖。
三、投资的影响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的多少,与需求因素、价格因素、储比因素有关。在石油需求强劲、价格居高、储比较低的情况下,石油勘探开发投资会稳定增长,这对探明储量的增长起到了保障作用。而对于天然气而言,目前储比很高,需求增长不快,价格偏低,石油公司为减少勘探资金的占压,投资热情较石油要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