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下跌对航空股的影响_油价下跌航空燃油费
1.燃油费发生变化,应该如何看待机票燃油附加费价格下调问题呢?
2.多家航空公司下调燃油附加费,为何只下降国内的?
3.国内多家航司今起下调燃油附加费,具体有哪些调整?
4.为什么机建燃油费涨价了
5.航空燃油附加费最新调整消息12月5号燃油附加费下调
6.为什么油价已经下跌了,燃油税却涨了?
燃油费发生变化,应该如何看待机票燃油附加费价格下调问题呢?
针对本次飞机票燃油费下降,有杰出航空公司专业人士在和《证券日报》新闻记者交流时表明,先前飞机票燃油费增涨频次及其力度太多太大,让游客交通出行有所顾忌,危害航空公司飞机客座率,不益于国际航空公司在暑高峰期“加血”。其表明,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进一步下降,飞机票燃油费也有望不断下降。
订机票时,为何要独立交燃油附加费?燃油附加费指的就是飞机起飞燃烧的然料,飞机场所使用的然料十分价格昂贵,汽柴油的价格也是会有很大的起伏,飞行的成本费很高,因此船舶公司会根据成品油价的震荡来扣除额外燃油附加费。
在2012年以前,财政部向游客征缴机场建设费,向国际航空公司征缴民用航空基础建设股票基金。2012年起征收的民航发展基金,取代了之上二项收费标准。
燃油费是否需要扣除,在于中国燃料油综合性产品成本。当产品成本小于标准石油价格时,终止扣除汽柴油额外;超过标准石油价格时,根据适度扣除汽柴油额外填补。
因而,燃油附加费价钱起起伏伏,并不是船舶公司逗朋友玩,反而是航空燃油价钱不稳所造成的。海外也需要扣除机建燃油附加费,可是称呼并不相同,比如飞机场税、飞机场旅客离境税这些。不同国家的资费标准也并不相同。
燃油费减少,也会产生什么影响?本次燃油费减少对整个行业全是利好的。最先,这就意味着航空公司汽柴油成本下降,之前因为考虑到成本费缘故撤销的航班,现在能执飞。
对乘客来讲,燃油费减少能直接减少出游成本费,游客有更多交通出行的挑选,从而可让旅客的交通出行意向提升。目前看来,最近领域均值门票逐渐下降,燃油费降低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游客暑期出游。
那么关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发表你的看法和想法!
多家航空公司下调燃油附加费,为何只下降国内的?
喜大普奔!多家航空公司发布下调燃油附加费的消息,而国内油价在经历4连跌之后,不少网友猜测在未来很有可能迎来持续下跌的局面。而之所以只有国内的燃油附加费下降是因为国际形势不容乐观, 国际油价并未波动太大。
对于消费者来讲,日常出行之时选择坐高铁还是乘飞机主要考虑到费用问题,而当前购买机票之时,燃油附加费却成了重中之重,以往20、30元的燃油附加费,在2022年随着油价的上调,身价涨至了200元到300元不等,直接提升了出行成本。原本想乘坐飞机出行的游客们都会慎重考虑,毕竟出行方式选择多样,没必要非要乘坐飞机。两者之间的时间优势也并不明显,倒不如选择更加经济的出行方式。可能对于经济收入较高的群体来讲,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整体来讲,燃油附加费的提升对于航空公司也造成了不小影响,收入也是大幅度锐减。
如今附加费的下调不管是对于消费者还是对于航空公司都是重大利好的消息,暑又是旅游出行的旺季,出行成本的降低也会刺激游客出行。据悉,燃油附加费在下调之后,出行距离在800公里以内,由原本的200元左右低至130元。而出行距离超过了800公里,也由原本的300元不等下调到最低190元,这也就意味着购买一张邮票相对于之前相比,游客们最高可以省下60元。
此外对于燃油附加费这个问题,其实一直以来都有不少网友提出,为何不能取消这一部分额外支出?尤其是油价上涨之时,燃油附加费的价格快等同于机票票面价格加上商业险等增值费用的总价格,如此定价真的合理吗?但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建立一个机场需要巨大资金,不管是基建费还是燃油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只要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对于消费者来讲,也是能接受的。
国内多家航司今起下调燃油附加费,具体有哪些调整?
暑如果有出游意愿的小伙伴们应该也会关注到飞机票的价格,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国内很多航空公司已经将燃油附加费进行了下调,那么用飞机出行的成本就相应进行了下降,那么对于燃油附加费的下调具体都有哪些调整呢?
首先,燃油附加费的调整,主要还是要看这个航班的航线距离的远近,如果这个航班的航线距离在800公里以下,那么燃油附加费在每一个航段就会收取80元,如果在800公里以上的话,那么每个航段就会收费140元,在对比收费标准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次燃油附加费的下调中,最高的标准就是节省了60元。
所以对于暑期有出游意愿的小伙伴来讲,燃油附加费的下调使得使用飞机出行的成本进行了下降,当然在目前的情况看,也不会出现燃油附加费的价格会高过机票费价格的情况了,所以有出行意愿的小伙伴们选择飞机出行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毕竟飞机是速度非常快的交通工具,有出行意愿的小伙伴选择飞机也是比较舒适的。
同时燃油附加费的下调,相信使用飞机出行的人群会增多,航空公司的利润也会得到上升,燃油附加费的下调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国际油价的下跌,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之下,燃油附加费进行下跌,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其实对比很多交通工具来看,如果燃油附加费价格过高的话很多小伙伴还是非常愿意选择高铁出行的,毕竟高铁的速度也非常快,在燃油附加费十分高昂的情况下,选择高铁出行是性价比比较高的方式,在如今燃油附加费进行了向下调整,那么相信使用飞机出行的人数也会相应增多,航空公司的效益也可以获得提高。
为什么机建燃油费涨价了
国际油价上涨比较快,已经超出了航司之前承受的范围,因此机建燃油费涨价了。
不止是5月份,从4月5日开始,机票的航空燃油税就已经调整了。
请看民航快讯:自2022年4月5日(含)起,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800公里(含)以下航段,每位旅客收取人民币5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每位旅客收取人民币100元。
也就是说,目前的情况下出行,燃油加+基建单程100元是跑不了的了,而你是从青岛到南宁,妥妥的超过了800公里单程,因此往返300元的税费是需要的。
主要原因来说,就是国际油价上涨比较快,已经超出了航司之前承受的范围,因此就开始收取燃油附加费,并逐步上涨。如果后续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话,燃油附加费也会相应进行调整并降低。
航空燃油附加费最新调整消息12月5号燃油附加费下调
12月3号,国内航空纷纷发布消息,将会从12月5号来时下调燃用附加费用,据悉这次燃油费调整,也正式因为油价下跌,一直就只见到燃油费用上涨还是首次见到下跌,好多人都开始纷纷购油。
发布下调燃油费公司:
四川航空、海南航空、大新华航空、首都航空、祥鹏航空、天津航空、吉祥航空、春秋航空、南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
通告信息:
即自12月5日(出票日期起,成人旅客乘坐800公里(含以下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由原先的20元/人降至10元/人;800公里以上国内航线也由原先的50元/人降至30元/人。
在婴儿继续免收的同时,上述航空公司对儿童、革命伤残军人和因公致残的人民警察实行减半收取政策:800公里以下航段每位旅客收取0元,相当于免收;
800公里以上航段由20元/人降至10元/人。
提醒:
1.根据航空公司通知,燃油附加费的征收以原始出票日期为准,换开客票时,燃油附加费不退不补
2.12月3日时各消息,还有部分航空尚未公开发布下调燃油附加费的信息。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12月国内航空煤油出厂价下降,国内航线的燃油附加费也随之下调。
具体看,自12月5日(出票日期起,成人旅客乘坐800公里(含以下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由原先的20元/人降至10元/人;800公里以上国内航线也由原先的50元/人降至30元/人。在婴儿继续免收的同时,上述航空公司对儿童、革命伤残军人和因公致残的人民警察实行减半收取政策:800公里以下航段每位旅客收取0元,相当于免收;800公里以上航段由20元/人降至10元/人。
燃油费规定变迁史
2015年4月24日,国家发改委和民航局对燃油附加费颁发《关于调整民航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与航空煤油价格联动机制基础油价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571号》的规定。规定显示,将收取民航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依据的航空煤油基础价格,由当时每吨4140元提高到每吨5000元,也就是国内航空煤油综合购成本超过每吨5000元时,航空运输企业方可按照联动机制规定收取燃油附加。
根据该规定,2015年2月国内航空公司停止收取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但是随着油价上涨,年6月航空煤油出厂价为5389元/吨,燃油附加费起征点。
6月份航空公司恢复征收燃油附加费,每位成人收取10元。
10月份国内航线航空煤油综合购成本上涨至5859元/吨。因此,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也再度上涨,国内航线800公里(含以下航线每位旅客收取20元,800公里以上航线每位旅客收取30元。
11月份随着航空煤油出厂价再度上涨,达到6218元/吨,国内航线800公里以上航段燃油附件费上涨至50元/人。
12月份,国内航空煤油出厂价下降,国内航线的燃油附加费也随之下调,也就有了现在所见到的燃油费下调。
各个通告截图
中国国际航空
南方航空
春秋航空
吉祥航空
海南航空
天津航空
为什么油价已经下跌了,燃油税却涨了?
近期关于燃油附加费上涨的传闻再次“不幸”被证实,而且上涨幅度、时间均超出此前所有预期。昨日,国家发改委和民航总局正式对外发布消息,国内燃油附加费收费标准9月1日起再度上调,800公里以下航线由30元调整为60元,800公里以上航线由60元调整为100元,这比上次调整附加费后规定的执行期限(10月10日)提早了40天。
资料;
对于油价的飞涨,很多人按照经济学的原理来理解,认为是石油供不应求。但是有关统计数据告诉我们,石油是供大于求。2004年第一季度,原油每天供大于求约30万桶;第二季度全世界原油日产量为8190万桶,平均日需求8040万桶,日供大于求150万桶。2005年年中,“世界石油日供应量约8400万桶,日消费量约8300万桶”(梅新育《中国没有定价权》《世界知识》2005.15),日供大于求量也达100万桶。所以,造成油价上涨的原因不是石油供不应求,而是其它因素所致。实际上,造成21世纪以来石油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对石油的投机炒作,上个世纪90年代石油价格的下跌,21世纪以来美元的大幅贬值。
近八、九年,我国以及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住房价格飞涨,其最重要原因是房产商和把房屋作为期货投资的“投资者”们的投机炒作。大量没有居住需求,但要投机歉钱的“投资者”将投机资金投入房地产,使投机资金与购房居住的购房资金之和大于正常情况下购买居住房所需资金量,人为地造成需求旺盛,使房价大升。同样,近几年石油价格飞涨的主要原因也是对石油期货的投机。所不同的是,对石油投机的力度比对房地产投资力度更大。2004年8月18日的《经济日报》,刊载了题为《国际原油市场风高浪急》的文章,该文章写道:“投资者想从油价的涨跌中大赚一把的投机行为,也对油价的飙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几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对游资严加防范和约束,相当多的对冲基金开始进入国际原油期货市场进行期货的倒买倒卖,谋取高额利润。石油期货交易量目前是现货交易量的好几倍。据估计,在原油期货市场上,真正的需求方只占到交易总量的三成,其余都是套利的人。长期跟踪国际原油市场的亚太博宇公司研究员陈光远说:‘在几年前,美国基金在石油行业中所占比重大约在7%到8%,这个数据是5年前的。据最新的数据,美国的一些对冲基金在国际石油价格中的比重已经上升到1/4。’”据该文可知,两年前,投机的“投资资金”已远超过因为“真正的需求”而购买石油的资金,两部分资金之和,造成在石油流通领域内资金大大多于购买这些石油所需的资金量,即造成该领域的“通货膨胀”,原油物价上升。如前所述,2005年世界石油平均日供销量为8000多万桶,“但纽约商品石油期货日交易量达2亿桶,伦敦国际石油日交易量更接近4亿桶;按金额计算,当油价为50美元/桶时,世界石油日消费金额约40多亿美元,而国际石油市场日交易金额则高达数百亿美元。”
2005年世界石油平均日供销量为8000多万桶,“但纽约商品石油期货日交易量达2亿桶,伦敦国际石油日交易量更接近4亿桶”。这意味着原油一天内要被投机商们倒手几次。价格上涨期间,房屋倒手每倒手一次,一般房价就上涨一次。同样,价格上涨期间,原油倒手一次,一般石油价格也就上涨一次;倒手几次石油价格就上涨几次(只有少数时侯的倒手是获利回吐,价格下跌)。“按金额计算,当油价为50美元/桶时,世界石油日消费金额约40多亿美元,而国际石油市场日交易金额则高达数百亿美元。”当一种产品的购买,每天只需40亿美元时,却涌入了上百亿美元资金,那么这种产品的价格上涨将成为常态。所以,石油价格是以炒家们投机炒作的“石油期货价格作为定价基准,皮肯斯之流石油炒家对油价的影响力超过了海湾国家的石油部长们。”(《中国没有定价权》)
另外,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物价一直在上涨,年平均有百分之几的物价上涨率,而石油价格则一直趋于下降。如2006年7月6日的《参考消息》转载的法新社资料看,纽约市场交易石油价格1990年10月为40.40美元,而1994年3月则为14.08美元,1998年12月更降为10.72美元。直至2003年3月,涨到37.78美元,仍未恢复到1990年10月价格水平。再考虑到90年代美国的物价上涨,国际石油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十余年中,它的实际价格下跌状况,比它在交易市场上交易价格下跌的状况更严重。所以21世纪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在较大程度上是油价下跌约10年后,大量炒家逢低纳入后的恢复性反弹。
还有,原油是以美元计价。而从汇率关系看,最近几年,美元对欧元贬值40%多,对日元也有约20%的贬值。美元大幅贬值的情况下,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不变,实际意味着石油价格在欧洲、日本能用较以前更少货币来买油,例如,在欧洲,仅,美元对欧元贬值40%多就意味石油价在欧洲下降了许多。而在进出口关系上就意味着,石油输出口国要从欧洲进口同样多的某种商品,必须要用比几年前多得多的石油去换。因此,为弥补美元贬值带来的影响,石油价格肯定要上升来“纠偏”。所以,美元贬值也是石油涨价的重要原因。我们据美元对欧元、日元贬值(或者说欧元、日元对美元升值)的情况知道,对欧盟国家和日本来讲,因为他们的货币相对于美元升值,所以这段时间的石油涨价,对于他们的影响要小于对美国的影响。或者说,欧盟用欧元折算的石油涨价倍数远小于用美元计算的石油涨价倍数。
欧日的情况也使我们想到,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关系使石油涨价对我国有何影响。具体说,如我国人民币也象欧日货币一样对美元升值,石油涨价对我国有何影响。
现时人民币基本是与美元挂钩(2006年对原来只有约3%的升值),所以石油涨价对我国的影响很大,用人民币计算的涨价倍数与美元计算的涨价倍数相同(我们以有最新年石油进口数量资料的2006年为例来讨论,而2006年时约3%的人民币升值忽略不计)。
如2006年原油平均价格为每桶60美元的话,则相对2003年每桶涨了33美元,即涨了约1.2倍。2006年我国进口原油1.45亿吨,为计算方便,将2003年我国进口原油也定为1.45亿吨。每桶涨33美元,意味着每吨原油涨约247美元左右。这样,2006年进口原油要支付650多亿美元,约合5330亿元人民币(还是按1美元兑换8.2元人民币计算)。相对2003年要多支付约358亿美元,人民币计算要多花费2800多亿元。
如果我国在2006年前将人民币相对原来升值一倍,1美元兑换4.1元人民币,则2006年进口原油仍要支付650多亿美元,相对2003年仍要多支付约358亿美元。但因为人民币比2003年升值一倍,则以人民币计算仅支付2665亿元,比2003年只多花费约100亿元,而不是现时汇率要多支付的2800亿元。因此,如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一倍,理论上,每升汽油、柴油价格将比现在降一半。当然,考虑到我国原油不是全进口,以及提炼原油为汽油或柴油等因素,可能降不到一半,但肯定会比现在便宜许多。因此,人民币的汇率变化也将影响在我国的石油产品销售价格。
我记得,20多年前的经济时期,我国确定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2.4元人民币(有段时间甚至为1美元兑换1.9元多人民币),其后我国将人民币一路贬值到1美元兑换8.2元多。这使我国进口石油、铁矿石等所支付的人民币数量大增。或者换句话说,换回同样多石油、铁矿石等进口货物,所支付的、用人民币计价的衣帽等出口货物就需大增。反之,如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我国只需出口较少货物,就会换回同样多石油、铁矿石等进口货物。
据许多国际机构估算,不按汇率计算,按购买力计算,现时的1美元也只值2元多人民币(这与经济时期我国确定的汇率大致相同)。而我国现时将其定为1美元值7.5元多人民币。当然,我国这样确定汇率是使出口商品以美元计价更便宜,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以增大出口。但这样的结果也有许多弊端:使进口原料和其它产品按人民币计算很昂贵(因为我国企业和人民购买进口产品要用人民币兑换美元或用人民币购买);并因为我国出口产品以美元计价价格太便宜,国际上频频对我实施反倾销,要我们交反倾销税,造成额外经济损失;我出口产品以美元、欧元等计价价格太便宜,客观上使许多国家的劳动密集性行业的工人就业困难(这也是我国设在西班牙的鞋子仓库和商店被袭击、烧毁的重要原因);我国对西方国家出口大增,对美欧是大顺差,造成我国对西方市场较大依赖,美欧(尤其是美国)也看到这点,它们就要求我国在外交上付出代价,在外交上配合它们(例如在朝核、朝鲜导弹、伊朗等问题上),而我们则经常只能配合他们。对此,我们常把这种被迫屈从称之为“韬光养晦”。
当然人民币升值也有坏处。例如,人民币升值将使出口商品以美元计价变得昂贵,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将不那么大。另外,人民币升值将使我国的庞大外汇储备贬值(用人民币计算)。而人民币大幅升值将使我国的庞大美元外汇储备大幅贬值,这是我国对人民币升值问题难以定夺的重要原因。而这就是我国以前将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贬值的错误政策,带来的难以解决的后遗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