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下跌比例最新_油价 下跌
1.电动车多了油价会降吗?
2.如何算油价一升优惠多少
3.如果国际石油价格跌至10美元/桶的情况下,中国油价会降到什么程度?从中看出税收占比是多少。
4.2022国际油价大变脸什么情况?
5.放大招,油价暴跌7%,同时国内油价“7连涨”,大豆受累跳水
6.为何油价下跌消费税要上调?谢谢
电动车多了油价会降吗?
电动汽车普及后,油价也很难下跌。因为石油不光是汽车使用,工业用油相当巨大。虽然说电动车在市场当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但是依然没有办法撼动燃油车在世界当中所占的主体地位。在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没有解决之前大部分的消费者依然不会选择电动车出行。
再者说,石油的价格虽然由供给决定。但是一个国家的石油需求并不仅仅只有汽车那么简单。所有的航天航空,工业发展,沥青等领域都需要石油的供给,汽车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油价最新调整的消息
油价将在4月15日24时(周五晚上12点)进行调整,今天进行了本轮调整的第7个工作日统计(共统计10个工作日),目前原油变化率-14.14%,预计下调油价610元/吨左右,按照升计算就是预计大跌油价0.46元/升-0.55元/升的范围。
按照目前的跌幅来说,周五晚上油价很有机会迎来一次超过5毛/升的大跌,而且就近期的国际油价走势而言,预期跌幅还是有望进一步增加的。
如何算油价一升优惠多少
换算关系:1、国际油价是以桶为单位,国内以升为单位。国际油价的一桶相当于159升,这个数字非常准确。2、国际油价是以美元为单位,国内以人民币为单位,现在一美元大约换6.8元人民币,3、国际油价指的是国际上原油的价格,并不是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国内油价指的是成品油的价格。国际上原油转换成成品油的比例大约为1:0.9,加上加工损耗、原油进口、加工成本,比例大约为1:0.8,以美国前几年的数据为例,当时原油18美元/桶,美国商人卖22美元/桶,比例大约为1:0.82。美国的成品油质量是高于国内#油的,根据以上换算关系国际油价100美元/桶,换算成#国内油价为1006.81590.8=5.346元人民币/升国际油价最高达到140美元/桶时换算成#国内油价为7.484元人民币/升,目前国际油价为70美元/桶左右时换算成#国内油价为3.742元人民币/升。
如果国际石油价格跌至10美元/桶的情况下,中国油价会降到什么程度?从中看出税收占比是多少。
合理油价的经济分析
1998年的油价暴跌和1999年的油价暴涨,完全冲破人们的预期,动摇了原来油价预测的基础模型。当油价跌至10美元/桶 中国油价与美国影响 大幅度降低 目前约为6.2美元一桶。
人们却有种种理由认为油价还会下降,而当油价高达34美元/桶时,人们又在讨论油价的上升空间。在油价突破人们一道又一道心理防线的时候,大家不由得需要反思油价能不能够预测,这就是所谓有没有“合理油价”的问题。
税收比例约为三分之一
我是千辛万苦找的资料 帮我 纳
2022国际油价大变脸什么情况?
2022国际油价大变脸什么情况?
EIA这次公布的数据引发市场担忧情绪升温。国际基准布伦特原油、WTI原油随即直线跳水,上演了“大变脸”行情。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原油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看看吧!
需求“降温”,原油领跌商品
近段时间以来,原油的表现弱于铜、钢铁等其他工业品,在前期大宗商品整体反弹行情中,原油呈现弱势振荡格局。海通期货能源化工研究负责人杨安表示,当前原油上行动力正在逐渐消退,前期供应紧张背景下国际油价非常强的月差结构也在持续走弱,后期一旦供需局面出现进一步恶化迹象,油价很可能会领跌大宗商品。
杨安认为,油价走势转弱与欧美市场需求开始下滑有直接关系。“需求端降温导致成品油价格大幅回落,目前欧美市场成品油裂解利润均从高位大幅回落,欧美地区高通胀压力迫使各国纷纷加大了加息力度,流动性收紧提速的同时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加,这已经开始影响到了原油需求,EIA最新数据已经将原油需求增长预期从年初360万桶/日下调到220万桶日。”
海证期货能化研究员郑梦琦分析认为,在7月中旬出访中东后,沙特和美国均未立刻宣布原油增产量,从7月中旬至此次会议结果宣布,其间不确定性较大,叠加利比亚原油产量逐渐回升至120万桶/日,致使前期油价振荡偏弱运行。
“目前影响原油市场的多空因素正在此消彼长,宏观层面对油价的影响权重在增加,经济衰退压力及控通胀的流动性收紧大环境利空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市场,原油市场需求端表现不及预期进一步拖累油价。”杨安表示。
OPEC+未来增产空间相对有限
“此次OPEC会议吸引了市场高度关注。”杨安表示,一方面,8月是OPEC新任科威特籍秘书长首次履职;另一方面,OPEC+最终产量决议是市场关注焦点。目前油价正处在非常关键的位置,OPEC+方面的产量决议对油价影响重大,原油市场需求端表现弱于预期,OPEC+在增产方面相对谨慎,但考虑到以美国为代表的消费国诉求及努力,OPEC+可能需要提高产量来满足需求,不过让油价维持相对合理价格,对石油输出国们来说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他们在增产同时尽可能降低供应方面给油价带来的压力。
OPEC+达成了9月增产10万桶/日的决议。杨安表示,这个增产幅度较之前常规每个月40万桶/日的增产进度来说,市场可以轻易消化。
创元期货原油研究员金芸立表示,OPEC+决定9月开始增产10万桶/日,增产幅度有限,对缓解供应紧张意义不大。按照2020年的减产来看,到今年8月底,OPEC+理论上应该回补0万桶/日的减产配额,使产量回归基准4548.5万桶/日,但从减产至今的落实情况看,OPEC+日产量距离基准仍有200余万桶差距,排除俄罗斯受制裁影响,其余国家日产量也落后100余万桶,即使增产,能否落实仍存疑,因此此次增产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东证衍生品研究院能化高级分析师安紫薇表示,OPEC+同意9月小幅增产10万桶/日,将按比例在成员国之间分配。OPEC+这一决定预计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增产效果,符合此前市场预期。由于需求前景转弱,OPEC+对有限的闲置产能释放维持谨慎态度,尽管在会议前持续受到来自美国的要求增产的外部施压。
从增产能力看,安紫薇分析认为,OPEC+有效闲置产能持续下降,大部分国家已经出现增产瓶颈,沙特和阿联酋是联盟中为数不多的仍有一定规模闲置产能的国家,合计名义闲置产能预计接近250万桶/天,闲置产能相对有限也增加了两国在短期内快速增产的难度。“出于维持联盟团结的角度,单一国家抛开其他盟友大幅增产的可能性偏低,本次会议结果也进一步明确OPEC+未来增产空间相对有限,维持渐进式灵活释放剩余闲置产能的可能性更高。”
南华期货能化分析师刘顺昌表示,9月增产10万桶/日的幅度大幅低于7月和8月的64.8万桶/日,短期来看,OPEC+增产力度不及预期,利多油价,但利多力度也不会很高,因为本次OPEC+会议只决定了9月的产量政策,10月及随后月份的产量还需等待下一次会议,且当前原油需求端面临的压力在持续增大。此外,需要关注美国是否会对此作出相应反应,尤其是7月中旬对中东进行了访问。
一德期货资深分析师陈通表示,此次OPEC+增产大幅不及市场预期,一方面反映了近期原油价格的明显下跌让产油国变得更加谨慎,另一方面也显示出OPEC的剩余产能可用性已非常有限。
“原油市场处于现实偏强但预期转弱的格局中。”陈通说,宏观方面,西方主要央行取激进的紧缩政策已经限制了经济活动,全球经济衰退预期持续升温。欧洲各国也已经放松了限制俄罗斯石油贸易的力度。供需方面,随着油品需求增速开始放缓,北美和OPEC+产量的逐渐回归,预计四季度供需缺口将会收窄。
中信建投期货能化首席董丹丹表示,OPEC+增产幅度有限凸显了一个事实:全球原油供应暂时仍难以大幅提升。俄罗斯深陷俄乌冲突泥沼,美国受供应链问题影响页岩油增产速度也较缓慢,唯一被市场寄予厚望的就是OPEC的沙特和阿联酋,此次会议宣布仅增产10万桶/日,令市场对供应的担忧重新燃起。
分析人士:中长期不乐观
对于后市,董丹丹认为,原油整体以振荡思路对待。以WTI为例,90—110美元可能是未来几个月的振荡区间。原油上行的最大阻力来自宏观经济的下行,德国7月PMI跌破50关口,美国PMI创2020年7月以来最低,临近荣枯线。原油供应增量有限,原油下行与否取决于需求以什么样的速度和幅度下滑。
杨安表示,OPEC+最终10万桶/日的增产决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缓解了处在危局中的油价破位下行风险。目前油价已经连续背靠高位区间下沿附近的支撑横盘拉锯,形态上较为弱势,如果供应端再给油价施加压力,很可能迎来压垮油价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油价走出破位下行行情。此次供应端动作,一方面算是响应美国对增产的呼吁,但实质上更多的是试图延缓油价转弱。整体来看,后市油价仍然面临宏观层面和需求不及预期的压力,中长期仍不乐观,油价重心下行概率偏大。
新湖期货原油分析师严丽丽表示,目前来看,全球经济下行,石油产品需求承压,美国进入汽油消费旺季下半程,消费难有大的增量。中国受疫情和高温影响,消费也较为一般。印度进入消费淡季。供应端,利比亚产量已恢复至前期120万桶/日的水平,美国页岩油增速缓慢但进入飓风季,OPEC+增量有限,俄罗斯7月原油产量1076万桶/日,但后期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月差走弱裂解价差走弱,油价或波动较大,重心下移。
郑梦琦表示,本周五将公布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下周三将公布美国CPI,当前通胀压力较大,如果CPI继续大幅增长,就业市场依然强劲,美联储9月扩大加息幅度的可能性将增大。近期,根据CMEFEDWATCH,虽然美联储9月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仍然较大,但75个基点的概率正小幅上行。“在加息和经济衰退预期下,原油需求预期走弱。”
短期来看,郑梦琦认为,OPEC+继续维持小幅增产,需求韧劲尚存,库存处于相对低位,油价有一定支撑。中长期来看,美联储大幅加息以压制通胀,经济衰退风险上行,需求有走弱预期,成品油矛盾缓解,原油价格重心将逐渐下移。进入四季度后,需考虑俄乌冲突以及天然气带来的能源危机是否重演。
金芸立表示,整体来看,经济衰退的预期仍将持续扰动,制造业PMI数据走弱施压石油工业需求前景,近期近远月价差收窄,油价反弹力度或受限,后期关注期限结构转势以及美国原油库存拐点的出现,预计油价仍将维持振荡走势。
放大招,油价暴跌7%,同时国内油价“7连涨”,大豆受累跳水
昨夜美农业部种植意向报告出炉:预测2022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为9095.5万英亩,2022年2月展望论坛预测为8800万英亩,2021年最终大豆种植面积为8719.5万英亩。
2022年美农业部大豆种植面积预估比2021年实际种植面积高376万英亩,美豆随即下跌。
而后美宣布释放原油储备:称,未来六个月美国将每天释放1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应对俄乌局势导致的美国内油价上涨。
“这次释放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世界从未在如此长的时间内以每天100万的速度释放石油储备。
”
受此消息影响,原油应声大跌7%,美豆扩大跌幅。
于此同时,国内油价实现“7连涨”,3月31日24时起,汽、柴油每吨上调110元,折合每升92号汽油上调0.09元。
以油箱容量在50L的小型私家车为例,加满一箱92的汽油将较之前多花4.5元左右。
昨日国内豆粕现货价格跌30-150元/吨,部分地区报价:
河北秦皇岛43%蛋白报价为4700元/吨,跌100元/吨;天津43%蛋白报价为4600元/吨,跌150元/吨;江苏泰州43%蛋白报价为4580元/吨,跌40元/吨;广东东莞43%蛋白报价为4650元/吨,跌70元/吨。
3月30日,国内主流油厂豆粕成交回暖,当日总成交量2.7万吨,较上日增加2.15万吨。
成交均价4772.5元/吨,较上一日下跌183.83元/吨,连续第四日下跌,突破近4周新低。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公告,将在4月1日进行第一批50万吨进口大豆拍卖。
另有市场传闻,未来1-2个月国储拍卖会密集投放市场,整体放储量或超300万吨。
受此消息影响,国内豆粕期价反弹无力。
另据市场消息,因为下游需求减少,业内一些饲料企业调整中大猪饲料配方,甚至出现零豆粕饲料,其他类型饲料中豆粕添加比例也从以前的12%降到6%左右,令豆粕现货价格承压。
“内忧外患”之下,国内豆粕期货持续下跌,截止今日开盘,豆粕5月合约已自高点下跌超500元,现货价格已经跌超700元。
丨来源:智农通行情宝
丨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文章所包含的分析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广告宣传,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生产、经营、销售、交易、投资建议。
本公司对文章所引用的他人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任何人根据本文信息或意见做出的任何实际生产、投资等决策或其他任何行为所产生的风险、损失和责任均应自行承担,与本公司无关。
丨原创版权声明:任何形式的转载,必须保证文章图文完整性,不得删除作者、作者单位及来源信息。
智农通行情宝对此保留一切权利!
为何油价下跌消费税要上调?谢谢
一、国内成品油消费税为什么接连上调?
短时间内,国内成品油消费税为什么接连上调?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际,中国选择在国际油价跌破60美元大关之际再度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其背后政策意图值得关注。
“提税对外释放出中国借助强化消费税杠杆作用,实行更强硬节能减排政策的信号。”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对记者说。
一个月前,中美两国元首对外宣布了各自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到20%左右。绿色发展的承诺需要更严厉的节能减排举措来支撑兑现。
“半个月内两次上调消费税的原因,首先是考虑趁着国际油价连续下跌的窗口期;其次,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没有上调到位,没有达到两部委之前设定的调整目标,所以才会短期内再次调整。”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说。
根据汪德华的说法,消费税目前实施的是消费税暂行条例,尚未上升到税法,所以只要报院批准,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就可以进行调整。
二、油价再跌,还会提税吗?
如果油价再下跌,成品油会第三次提税吗?成品油消费税与油价会由此挂钩,成为一种常态化调整吗?将来油价涨起来,消费税会下调吗?
刘尚希认为,目前没有形成成品油消费税和油价挂钩机制的迹象,两次提税主要还是出于减少燃油消费的考虑。“消费税率会不会再次调整不好说,取决于环境的改善。”
也有观点认为,通常国内油价如上涨到130美元,则成为国家取应对措施的价格“天花板”。鉴于目前国内油价已大幅下跌,两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是否意味着目前油价也已跌到“地板价”值得关注。
三、成品油税负将增加多少?
有分析师表示,消费税税率再度提高,中国油价税负比例继续上升,汽油税负比例达到40%。以山东93号汽油为例,在上次消费税税率提高后,汽油零售价格中税负占比达到35%左右,此次再度提高,汽油税负占比已达到40%左右。
成品油税负水平一般是用成品油流转税占油品含税零售价格的比重来衡量的。我国成品油中的流转税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消费税的上调将带动其他税费的增加。
经过此次调整,据粗略测算,以目前北京92号汽油6.63元/升价格计算,车主购买1升汽油缴纳的税费约为2.56元。其中包括增值税0.93元、消费税1.4元、城建税和教育附加费共计0.23元,总税负比重为38.6%,此前汽油流转税税负为34%。
在两次调整之前,汽、柴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分别为1元/升和0.8元/升,经过两次调整后,汽、柴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分别为1.4元/升和1.1元/升,上调幅度分别为40%和37.5%。
根据中国石化(5.76, 0.00, 0.00%)经济技术研究院去年3月份测算,汽油税收占最终零售价格的比例,中国大陆为30.46%,美国为11.22%,德国为56.92%,日本为39.30%,为26.31%。汪德华表示,从目前国际成品油税负水平来看,我国的税负比重不如欧洲国家,但比美国等国家要高。短期内成品油消费税应该不会再上调了。
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表示,国家应当从整体战略上做考虑,明确和控制好油价和税收的比重关系,设立长效机制,并且在进行调整的时候要有标准,要向公众解释清楚。
四、为何汽油消费税升幅更大?
分析师表示,本次价格调整,恰逢消费税再度提高,而政策调控的幅度不同,彰显了国家改革的调控方向。在累加上一轮消费税的幅度后,汽油单位税额上涨0.4元/升,涨幅高达40%。柴油单位税额上涨0.3元/升,涨幅小于汽油。
分析师认为,汽油消费税涨幅大于柴油,主要是受私家车保有量持续上涨影响,为了引导消费者节约能源,缓解交通压力,而使用财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当前国内经济复苏缓慢,作为工业命脉的柴油消费税上涨幅度小于汽油,不排除国家为经济复苏做出的适当让步。本次消费税改革是在上次调整的五年后,虽不排除继续调整的可能,但短时间内再次上调的可能性不大。
五、税费和油价有什么关系
当我们在国内加油时,油价中除了包含成品油本身的价格外,还包括诸多税费,而具体交了多少税费,许多人是不知道的。为什么不能清晰地向消费者列明价、税?甚至有人提出,我国消费税应该用价外税的形式。
刘尚希表示,我国现行的流转税中,除增值税是价外税,其他包括消费税在内的流转税都是价内税。价内税和价外税没有优劣之分,世界上实行增值税和消费税制度的国家,一般都是将增值税设定为价外税、消费税设定为价内税的形式。
列明价、税,使消费者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购买的商品中负担了多少税,实质上是“价税分列”的概念。价税是否分列与取价内税和价外税没有必然联系。价内税也可以实现价税分列,价外税也可以价税合一。目前,其他国家价税分列的通常是增值税、消费税,还未发现有国家将消费税单独列示。
六、成品油提税与公路收费是否有重复征收之嫌
此前我国首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后,有人提出质疑:当前多条高速公路仍然收费,是否与成品油消费税形成重复征税?
就此,刘尚希表示,2009年成品油税费改革实施后,财政部下发《关于公布取消公路养路费等涉及交通和车辆收费项目的通知》,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取消了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六项收费。同时,逐步有序取消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他解释说,成品油税费改革,以税替代的是还贷二级公路收费,高速公路收费等其他道路交通收费不属于取消范围。因此与成品油消费税不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