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联手打压油价_中美油价对比
1.国内油价为何会频繁上调?
2.中美高层通话,美不回应中方取消加征关税要求,还妄图敲我们一笔
3.为何油价下跌消费税要上调?谢谢
4.油价会下降吗
国内油价为何会频繁上调?
国内油价上调的原因我认为第一跟世界石油产量下降有关系,第二跟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引起的欧美国家对俄罗斯制裁有关系,第三就是随着疫情控制到位,各企业单位都慢慢恢复工作所以国内对油的需求也增加所以导致油价频繁上调。
首先,最大的原因就是俄罗斯乌克兰战争引起的油价上升,俄罗斯作为石头出口大国,很多欧洲国家都在俄罗斯进口石油,因为俄罗斯的石油要便宜,但是随着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开始,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抵制是非常厉害的,为了打压俄罗斯的经济,欧洲国家用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掐断了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这虽然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打击,但是同样欧洲国家自身也非常难受,因为很多行业还需要石油的,这就导致欧洲国家通过其它渠道去进口时候,而石油大国的产量也是有限的,需求量还变大了,这就使石油的价格不断上升。
其次,俄罗斯作为石油出口大国,但是现在跟乌克兰的战争打的热火朝天,所以石油生产和出口量就下降了,因为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收拾乌克兰上面,而欧美国家的参与让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变得更长了,俄罗斯的产出也一直得不到恢复,所以石油的价格也同样持续升高。
再次,随着疫情的慢慢的得到了控制,其他没有控制住的国家也依然开始恢复工作,对油的需求量也是不断上升的,很多国家的石油库存都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对是有的需求大大提升,很多国家的需求都很大,但是购买的渠道却减少了,所以肯定会高价去购买石油,因为买石油的话对国内生产肯定会造成很大影响的。
最后,还有美国在中间盈利,在欧洲国家抵制俄罗斯之后,虽然美国也同样表现的义愤填膺,但是却私底下偷摸低价进口俄罗斯石油,然后再高价卖给欧洲国家,虽然欧洲国家也都知道美国加价了,但是找不到其它渠道只能选择美国高价购买石油,所以也是油价上升的一个原因。
所以很多原因叠加起来这就造成了油价的不断上升,同样现在的价格也远远没有到达最高点,因为俄罗斯战争现在根本没有停下来的苗头,而西方的制裁也是下定了决心,在寻找是有的替代品,也同样控制是有的使用,也开始考虑有电车代替油车等问题,所以种种迹象表明,石油问题是短时间不能被解决的。
中美高层通话,美不回应中方取消加征关税要求,还妄图敲我们一笔
有求于人却没有求人的样子,美方再度邀请中方高层通话背后,透露出的信息量很大!
中央政治局委员、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财政部长耶伦举行了通话。
这次通话信息量很大,首先,双方就宏观经济形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议题进行了交流,中方发布新闻稿写的是“交流富有建设性”,也就是说双方未达成实质性成果。其次我们看到,此次我们是应约通话,美国是主动邀请方,结合现在的局势情形,美国显然是有求于我们的,希望借此给美国金融维稳。但在会谈中,美方不仅对中国要求取消对华加征关税的问题不作出回复,同时还指责中国所谓的“非市场贸易行为”,美国既然有求于人却又不愿轻易放弃手中的筹码,自然会谈不会有实质性成果。
另外,美国此次由财长耶伦打来电话,结合屡次三番释放出,将宣布取消部分对华关税的消息,可以看出美国是希望借此作为筹码,妄图再“敲我们一笔”。但很显然我们不会予以理会,因为我们已经适应美国加征关税的环境,而且美国比我们更急需解除对华加征关税。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三: 一是,美国恶性通胀已经创下40年来最高纪录。 美国劳工部发布数据显示,美国5月未季调CPI同比升8.6%,6月虽还未公布,但继续上涨是大概率。高通胀意味着更多的美国民众将忍受饥饿,意味着美国经济会出现衰退,美元可能会出现严重贬值。这几样,不论哪一种对于增长乏力的美国,以及支持率一路走低的来说,都是一场灾难。所以我们看到美联储短时间内疯狂加息,试图将国外的美元资本吸引回国,助推美国经济发展,缓解通胀上涨,但目前看来效果并不明显,所以被逼无奈的美国只能寄希望于中国制造的优质商品,缓解通胀压力。
二是,美国会重新审查关税问题的时间点即将来临。 按照美国法律规定,对外加征关税等权力属于国有,但为了方便美国维护国家利益打击竞争对手,国会直接将此项权力授予美总统。美国会虽然不管了,但仍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美总统签署生效的征收关税法案进行审查,确定是否有利于国家利益,以及这项权利有没有被总统滥用。如今,美国国会已经开启对华加征关税的审查,最迟7月就会得出结论,所以在此之前,需要做出决定,否则在国会得出结论后,无论是解除还是维持都会显得更加被动。
三是,美国中期选举。 随着11月中期选举逐渐来临,因为高通胀的影响,的最新支持率已不足40%,这是一个危险的数值,若不想办法提升支持率,中期大选将会以失败告终。为了自身的政治前途,以及民主党的政治利益,不得不选择取消对华加征关税。
以目前情形,但在我看来,尽管美国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在短期内将推动中国商品更多出口美国,以此平缓美国通胀压力,比如美国智库机构测算,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将使美国通胀率下降一个百分点,同时这也能提振的民众支持率。但长期看,恶性通胀并无法有效得到解决。
因为,美国不断上涨的通胀率,虽有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原因,但最根本原因在于美元泛滥,也就是美国印美钞印得太多了;还有就是美国挑起的俄乌冲突,导致国际油价暴涨,从而助推美国通胀快速上涨。
美元泛滥的问题,既有特朗普的责任,也有自己的责任。因为防疫不力,导致美国民众生活困难以及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国两届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印钞,向民众发钱,利用“疫情纾困”和“美国基建”,美国释放出了6万亿美元,而疫情导致全球制造业产能不足,全球根本无法吸纳如此数量的美元。
俄乌冲突呢,在美国挑动下爆发。但这场冲突也带来一个严重后果,即能源产能和供应不足,促使国际油价暴涨,最终反噬美国。
在对华取消关税问题上,曾多次提及,什么“正在考虑”、“将很快做出”等,美媒目前又给出了新的说法,那就是“最快本周内”。 目前,之所以一直犹豫,迟迟没有作出取消关税的解决,主要还是白宫内部存在分歧,一派以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和贸易代表戴琪为主,他们反对取消,认为对华加征关税是打压中国的“重要武器”,不能轻易丢弃;另一派则是以耶伦和美国商界为主,他们认为美国通胀已经十分严重,为了美国经济大局,必须立刻取消。两派在过去吵得不可开交,因为无法达成统一意见,所以在该问题上拖拖拉拉,光打雷不下雨。
如今,形势对于美国来说已经是极为不利,所以为了自身也为了民主党前途考虑,不得不作出最终的抉择。而由耶伦出面与刘鹤进行通话,表明已经选择了“解除关税”的选项,所以解除时间即使不像美媒所说的“本周内”,也会在几周内看到好消息。
最后,我们看到短期内,中美高层频频通话,国防部长之间的会谈,又有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之间举行的会谈,再到如今的刘鹤应约与耶伦通话,这背后即有美国撑不住想对华妥协,却又想挣扎一下,希望换取部分利益。同时这也是在为中美元首会谈做前期准备。之前,美总统和安全顾问沙利文就不断对外放话,称将很快将举行“元首会谈”,以他们两人的身份很显然不会单纯“放空炮”。
中美作为全球大国接触比不接触好,所以谈可以,但美国也别作太多妄想,求人就应该有求人的样子。伟人有句话说得好:“美帝国主义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要让美国讲理,手里一定要拿着鞭子。如今的我们已经是手持鞭子,美国还需认清现实。
为何油价下跌消费税要上调?谢谢
一、国内成品油消费税为什么接连上调?
短时间内,国内成品油消费税为什么接连上调?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际,中国选择在国际油价跌破60美元大关之际再度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其背后政策意图值得关注。
“提税对外释放出中国借助强化消费税杠杆作用,实行更强硬节能减排政策的信号。”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对记者说。
一个月前,中美两国元首对外宣布了各自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到20%左右。绿色发展的承诺需要更严厉的节能减排举措来支撑兑现。
“半个月内两次上调消费税的原因,首先是考虑趁着国际油价连续下跌的窗口期;其次,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没有上调到位,没有达到两部委之前设定的调整目标,所以才会短期内再次调整。”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说。
根据汪德华的说法,消费税目前实施的是消费税暂行条例,尚未上升到税法,所以只要报院批准,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就可以进行调整。
二、油价再跌,还会提税吗?
如果油价再下跌,成品油会第三次提税吗?成品油消费税与油价会由此挂钩,成为一种常态化调整吗?将来油价涨起来,消费税会下调吗?
刘尚希认为,目前没有形成成品油消费税和油价挂钩机制的迹象,两次提税主要还是出于减少燃油消费的考虑。“消费税率会不会再次调整不好说,取决于环境的改善。”
也有观点认为,通常国内油价如上涨到130美元,则成为国家取应对措施的价格“天花板”。鉴于目前国内油价已大幅下跌,两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是否意味着目前油价也已跌到“地板价”值得关注。
三、成品油税负将增加多少?
有分析师表示,消费税税率再度提高,中国油价税负比例继续上升,汽油税负比例达到40%。以山东93号汽油为例,在上次消费税税率提高后,汽油零售价格中税负占比达到35%左右,此次再度提高,汽油税负占比已达到40%左右。
成品油税负水平一般是用成品油流转税占油品含税零售价格的比重来衡量的。我国成品油中的流转税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消费税的上调将带动其他税费的增加。
经过此次调整,据粗略测算,以目前北京92号汽油6.63元/升价格计算,车主购买1升汽油缴纳的税费约为2.56元。其中包括增值税0.93元、消费税1.4元、城建税和教育附加费共计0.23元,总税负比重为38.6%,此前汽油流转税税负为34%。
在两次调整之前,汽、柴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分别为1元/升和0.8元/升,经过两次调整后,汽、柴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分别为1.4元/升和1.1元/升,上调幅度分别为40%和37.5%。
根据中国石化(5.76, 0.00, 0.00%)经济技术研究院去年3月份测算,汽油税收占最终零售价格的比例,中国大陆为30.46%,美国为11.22%,德国为56.92%,日本为39.30%,为26.31%。汪德华表示,从目前国际成品油税负水平来看,我国的税负比重不如欧洲国家,但比美国等国家要高。短期内成品油消费税应该不会再上调了。
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表示,国家应当从整体战略上做考虑,明确和控制好油价和税收的比重关系,设立长效机制,并且在进行调整的时候要有标准,要向公众解释清楚。
四、为何汽油消费税升幅更大?
分析师表示,本次价格调整,恰逢消费税再度提高,而政策调控的幅度不同,彰显了国家改革的调控方向。在累加上一轮消费税的幅度后,汽油单位税额上涨0.4元/升,涨幅高达40%。柴油单位税额上涨0.3元/升,涨幅小于汽油。
分析师认为,汽油消费税涨幅大于柴油,主要是受私家车保有量持续上涨影响,为了引导消费者节约能源,缓解交通压力,而使用财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当前国内经济复苏缓慢,作为工业命脉的柴油消费税上涨幅度小于汽油,不排除国家为经济复苏做出的适当让步。本次消费税改革是在上次调整的五年后,虽不排除继续调整的可能,但短时间内再次上调的可能性不大。
五、税费和油价有什么关系
当我们在国内加油时,油价中除了包含成品油本身的价格外,还包括诸多税费,而具体交了多少税费,许多人是不知道的。为什么不能清晰地向消费者列明价、税?甚至有人提出,我国消费税应该用价外税的形式。
刘尚希表示,我国现行的流转税中,除增值税是价外税,其他包括消费税在内的流转税都是价内税。价内税和价外税没有优劣之分,世界上实行增值税和消费税制度的国家,一般都是将增值税设定为价外税、消费税设定为价内税的形式。
列明价、税,使消费者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购买的商品中负担了多少税,实质上是“价税分列”的概念。价税是否分列与取价内税和价外税没有必然联系。价内税也可以实现价税分列,价外税也可以价税合一。目前,其他国家价税分列的通常是增值税、消费税,还未发现有国家将消费税单独列示。
六、成品油提税与公路收费是否有重复征收之嫌
此前我国首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后,有人提出质疑:当前多条高速公路仍然收费,是否与成品油消费税形成重复征税?
就此,刘尚希表示,2009年成品油税费改革实施后,财政部下发《关于公布取消公路养路费等涉及交通和车辆收费项目的通知》,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取消了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六项收费。同时,逐步有序取消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他解释说,成品油税费改革,以税替代的是还贷二级公路收费,高速公路收费等其他道路交通收费不属于取消范围。因此与成品油消费税不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
油价会下降吗
2022年油价有望下跌。
2022年油价能降回到6元时代的可能性比较小,不过92号汽油回到7元时代的可能性比较大,看2023年油价是否能回到6元时代。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油价不可能回到6元时代。决定油价价格的因素有很三个:
1.一是石油供应量,从理论上讲,石油供应量越大,各石油公司在相互竞争中会把油价挤压下去。从这个角度来看,油价是有可能回到6元时代的,但世界上那些产油国也不笨,当市场上石油供应量过来时他们会减产稳定油价。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组织欧佩克就经常干这事,动不动就减产,所以想让石油价格大幅度下降基本不可能。
2.二是市场消费量变化,从经济学理论上讲,市场对油料需求越大,那么油料的价格就会存在上涨的空间。反过来说,当市场对油料的消费萎缩,那么油料厂商就被迫降价保证其市场份额。但是大家都知道,随着工业化发展,各方面需要消耗油料的机械越来越多,尤其是私家车不断增加,会进一步推动社会对油料的需求,因此油价会不断上涨。
3.三是货币因素,货币会直接对物价产生影响,货币发行量越多,物价上涨的越厉害,相反的减少货币发行量,物价就会下降。总得来说,2022年油价有望下跌,看下半年是否会有下降的可能吧。而今年油价降回到6元时代的可能性比较小,可能性几乎为零。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