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芯片ETF有几个

2.中芯国际是股票还是基金?

3.溯源中芯国际,是外企还是中资?为何企业核心高管来自台湾?

4.大基金二期投资了哪些企业

5.中芯南方和中芯国际的关系

芯片ETF有几个

中芯国际基金持股_中芯国际基金价格

对于芯片ETF有几个很多朋友都想了解,今天小编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大家分享一篇关于芯片ETF有几个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觉得有用的朋友记得收藏本站哦!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芯片行业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芯片行业的发展推动了智能手机、电脑、汽车、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而在芯片行业中,芯片ETF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那么呢?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ETF。ETF,即交易基金,是一种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基金产品。ETF可以追踪某个特定的指数,也可以跟踪某个特定行业或板块的股票。ETF的特点是:低成本、交易灵活、风险分散等。

回到芯片ETF的话题上,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只芯片ETF产品,其中比较知名的有以下几只:

1.半导体ETF(SMH):这只ETF基金的投资对象是美国半导体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其中包括英特尔、台积电、美光科技、英伟达、博通等知名企业。该ETF产品虽然以美国为中心,但其投资范围也扩展到了全球范围。

2.芯片ETF(SOXX):这只ETF基金的投资对象是美国芯片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其中包括英特尔、美光科技、英伟达、博通等知名企业。该ETF产品的投资范围同样也扩展到了全球范围。

3.纳斯达克半导体ETF(SOXX):这只ETF基金的投资对象是纳斯达克上市的半导体行业公司。其中包括英特尔、美光科技、英伟达、博通等知名企业。该ETF产品的投资范围同样也扩展到了全球范围。

4.富国半导体ETF(513100):这只ETF基金的投资对象是中国半导体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其中包括联发科、中芯国际、长电科技、全志科技等知名企业。该ETF产品是目前国内市场上为数不多的芯片ETF产品。

除了以上几只ETF产品外,市场上还有一些其他芯片ETF产品,但规模较小、知名度不高,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芯片ETF产品的投资风险

虽然芯片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但ETF产品的投资风险同样不容小觑。芯片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行业内的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市场份额变化较大。芯片ETF产品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投资风险。例如,市场变化、国际形势、技术革新等因素都可能会对ETF产品的投资收益产生影响。

结语

芯片行业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芯片ETF产品也是投资者分散风险的一种有效方式。投资者在选择ETF产品时需根据自身的投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来进行选择。同时,投资者也要注意ETF产品的投资风险,做好风险控制,以保证投资收益。

中芯国际是股票还是基金?

中芯国际是股票,中芯国际于2020年7月16日在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981,中芯国际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

投资者要交易中芯国际需要开通科创板权限,科创板开通条件: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50万及以上,两年的交易经验,投资者风险等级为C4及以上。

溯源中芯国际,是外企还是中资?为何企业核心高管来自台湾?

溯源中芯国际是中资。企业核心高管来自台湾是因为台积电第三大股东占股6.9%。

中芯国际到底是大陆企业还是外资的?为何领航人都是台湾人?今天战略企划就来具体说一说这件事。

中芯国际商标主要是两家公司,一个是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这个是母公司,一个是中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这个子公司,两家公司各司其职,母公司负责生产研发,而子公司则负责进行市场打理。

这两家公司的工商信息上的企业类型都写着“外国法人独资”,看起来就是外资企业,跟中国到底有啥关系呢?

这就要说到中芯国际的股权架构了。中芯国际刚起步的时候也是一波三折,筚路蓝缕,创始人张汝京怀着一腔报国热情,遵从父命想到大陆办厂,但是由于美国的政策限制,只能用曲线的方式,先以外资的身份在开曼群岛注册公司,在上海办厂,然后到美国上市的同时也在港股上市。

开始为了募集资金,张汝京的母亲利用自己教会的背景,找到了美国的五大教会为自己背书,并向美国商务部保证将来的芯片产品只作为工业民用,不会作为军方用途,就这样获得了华登国际、汉鼎亚太、高盛资本、祥峰资本等5家海外资本的投资,后来张汝京共募集到14.8亿美元。当时外资大约占到了20%左右,下面这张图是中芯国际早期的股权结构。

2004年,中芯国际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时候,最大股东是上海实业,这是上海市创办的国有企业,当时的持股比例达到了13%。2009年,因为持续几年的专利纠纷,遭到台积电缠斗不休的中芯国际最后和台积电达成了和解,台积电因而获得中芯国际8%的股份。

2010年,中芯国际进行了一次新股配售,筹得了1亿美元的资金,此后,电信成为最大股东,持股14.3%,上海实业为第二大股东,占股8.7%,台积电为第三大股东占股6.9%。

2011年的时候,中芯国际引入战略投资,中国大型央企中投公司又以2.5亿美元入股中芯国际,拿下了中芯国际11.6%的股份,取代上实集团成为第二大股东。此时,中芯国际前三大股东都已是国有资本。

2013年,中芯国际再一次发行可换股债券,电信和中投公司再次加码,而电信此时占股已经接近20%。2015年我国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目标是扶持国内半导体企业的发展。中芯国际成为首批扶持对象。

2015年底,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认购中芯国际47亿股新股份,持股达到11.58%。2016年,中芯国际的前三大股东分别是:电信,占股17.16%、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占股15.91%、紫光集团,占股9.35%。

中芯国际历经了多年的运作,主要股东都是国有资本,外资总共占股不足5%,但这并不影响注册时的企业类型定位。那么,可能有人要问了,为何中芯国际要大量引入国有资本呢?这要从两点说起。

第一,张汝京创办中芯国际的本意就是怀着一颗报国之心,企业使命里有一条就是“提升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所以从内心里讲,他也不愿意中芯国际最后被外资控制。

第二,中芯国际一直希望能够寻找到具有较强背景的大型国有电子企业入股。因为根据中国的国情,大型国企的加盟有利于中芯国际在争取国家“863”、“十一五”专项等重大产业基金及产业配套政策方面享受更多和优先扶持。

所以,综上所述,目前来看,中芯国际是妥妥的能代表中国制造的芯片企业,不管他背景多么复杂,它都将是中国人自己来主导,因为台湾人本来就是中国人,台湾人爱国,我们应该多给他们机会,请同样把您的掌声也送给他们!

大基金二期投资了哪些企业

按照目前的进度,大基金二期投资了紫光展锐、中芯国际等公司,因为这些公司目前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科技制造型公司。

1、国家大基金二期即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10月注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为2041.5亿元,比一期的两倍还多。按照相关进度,大基金二期的投资方向会以设计材料设备等为主。

2、最先投资紫光展锐其实不让人以外,因为紫光展锐是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龙头企业,公司高举5G和AI两面技术旗帜。值得注意的是,它是国内5G通信芯片的龙头,也是国内唯一对公开市场提供5G通信芯片的公司(目前,华为海思的5G芯片仅自用)。

3、在首个投资项目紫光展锐确定之后,5月15日,国内集成电路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中芯控股与国家集成电路基金等多方订立新合资合同及新增资扩股协议。结合目前已投的两家公司来看,芯片制造以及设备制造龙头企业或更容易得到大基金二期的青睐。

所谓大基金二期并不是指某个基金,因此没有场内场外之分,也不能申购。

而是指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二期(简称“国家大基金二期”)。是国家对整个半导体产业的战略部署,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国家大基金二期共27位股东,既有财政部、地方,也有中国电信、联通资本、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紫光通信、福建三安等机构。

国家大基金二期基于芯片产业的自主可控进行布局,设计环节、材料及装备预计是投资侧重方向,如对刻蚀机、薄膜设备、测试设备和清洗设备等领域企业投资。望打造一个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体系,尤其是国产装备、材料等上游产业链环节。

中芯南方和中芯国际的关系

中芯南方是中芯国际的子公司,但中芯国际并不完全控制中芯南方,中芯南方在成立初期是作为中芯国际的子公司,后来中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芯控股)、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以及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对中芯南方进行了增资,使得中芯南方成为中芯国际的并表子公司,中芯南方也是中芯国际的第二大营收来源,尽管中芯国际持有中芯南方38%的股权,但在某些年份的年报中,中芯南方被特别提及,表明其对中芯国际整体业绩的重要性,从2023年开始,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中芯南方的处理方式与之前有所不同,但未来中芯国际可能会在适当的时候回购大基金持有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