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润滑油基础油“150SN”与“150N”的不同点是什么?

2.150C摩托车加多少机油才合适?

3.富路乐星150加齿轮油是多少

4.基础油**150阔以调什么油

5.机滤使用寿命比机油短?如何选择机油机滤

6.基础油150在100℃下的运动粘度不够,用什么调节

润滑油基础油“150SN”与“150N”的不同点是什么?

150基础油价格_150bs基础油

150N基础油是指中性油粘度等级以37.8℃(100℉)的赛氏粘度(秒)表示的,如

100N、150N、500N等,而SN是指石蜡基中性油,其粘度以40℃的运动粘度划分,其

它还有中间基中性油 ZN,环烷基中性油 DN。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150SN和150N不

是一样的,但一般情况下150SN和150N同属于国标基础油,其性能指标相差不大。矿物润滑油基础油又称中性油。中性油粘度等级以37.8℃(100℉)的赛氏粘度(秒)表示,标以100N、150N、500N等;而把取自残渣油制得的高粘度油,则称作光亮油(bright oil),以98.9(210℉)赛氏粘度(秒)表示,如150BS、120BS等。

我国于70年代起,制定出三种中性油标准,即石蜡基中性油、中间基中性油和环烷基中性油三大标准,分别以SN、ZN和DN加以标志。例如:75SN、100SN、150SN、200SN、350SN、500SN、650SN和150BS。但是,SN油的粘度以40℃的运动粘度,BS则以100℃运动粘度划分。这些中性油的规格标准已在国内实行了一段时期,对于润滑油总体生产技术起了促进和提高作用。

150C摩托车加多少机油才合适?

150C摩托车贴着加1.3L的话,我建议你不要超过1.3L,最多加1L价差不多了,加多了容易漏而且机器也和人一样过多不易。

扩展资料:

机油,即发动机润滑油,英文名称:Engineoil。

密度约为0.91×10?(kg/m?)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减磨、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等作用。被誉为汽车的“血液”。

机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网址:机油-百度百科

富路乐星150加齿轮油是多少

100至150毫升。根据查询富路乐星得知,富路乐星150加齿轮油是100至150毫升,每两个月更换一次,可以适当长些,到冬天了,最好换成冬天用的摩托车机油,减少车子的阻力。齿轮油是以石油润滑油基础油或合成润滑油为主,加入极压抗磨剂和油性剂调制而成的一种润滑油。

基础油**150阔以调什么油

加氢基础油。基础油**150阔以调的是加氢基础油,也可以调调制发动机油,导热油,液压油,齿轮油时做基础油。该油是由石油润滑油馏份经过脱蜡,化学精制或加氢而制取的工业白油。是无色无味透明液体,它的性能优点为无色无味、稳定性好闪点高、粘度指数高。

机滤使用寿命比机油短?如何选择机油机滤

汽车百科知识机油篇:机滤使用寿命比机油短吗?如何选择机油机滤

摘要:机油机滤使用寿命,机滤的更换周期,机油的特点与品质判断方式,机油选择标准。

作为汽车用户往往对如何更换机油机滤比较关心,因为常规保养是一定要更换这两项的;而保养时往往会遇到一个问题:机油的使用寿命可以相当长,但是机滤的使用寿命却要普遍短一些,那么中途是否需要更换机滤呢?其实这一问题也是后市场对用户的错误引导导致的结果,本篇分为三节解析一些关于机油机滤的重要知识,掌握这些知识后就不会再对常规保养感觉迷茫了。

机油机滤_更换标准

知识点:机油按照基础油分类可以分为三个等级,针对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其使用寿命大致有四个标准。(NA_自然吸气发动机/Turbo_涡轮增压发动机)

1.矿物机油_N机型5000km

2.半合成机油_N机型7500km

3.半合成机油_T机型5000km

4.全合成机油_各类机型建议1年/1万

重点:选择什么类型的机油匹配发动机,机滤的的使用周期100%是匹配的,除非选错喽!

「机油滤清器」使用寿命:低标准选项5000km,高标准选项≥10000km!这是可以百分百确定的答案,因为在机油加注到的发动机之后,其使用过程中并不适合中途更换滤清器。下面先来了解一些冷知识:机滤的功能是为了过滤净化机油机油在油泵的作用下会在机体油道内循环流动,功能除了润滑以外还要负责对发动机的清洁;其中包括对油泥的清洁,以及对内燃机运行时正常磨损出的金属碎屑进行过滤与贮存,下图为滤芯的结构与核心滤纸。

知识点:机油滤芯的滤纸是非常特殊的,并不是一般理解的类似“空滤”的软滤纸,其滤芯一般都会用「树脂浸泡」工艺进行韧性与强度的加强。而且滤芯的过滤与贮存杂质的极限是可以调整的,5k公里数的标准自然会小于10k,反之10k公里数的高标准滤芯自然价格会高一些。

回到正题,在没有更换机油的前提下不建议更换滤芯,原因为滤芯中不仅会贮存机油中的杂质,同时也会保留一些机油;即使在熄火后也很难做到依靠重力绝对放空,那么此时更换滤芯则毫无疑问会浪费一部分机油,结果则有可能造成无法满足发动机的正常润滑需求。而再添加机油则会增加养护车辆的成本,同时在更换过程中还有可能污染机油;那么对于用户而言不如选择低标准的润滑油,让机油里程和滤芯更换里程相同更划算了。

但是这样只会显得该品牌机滤的技术落后,其机油怕是也会让用户失去信心。然而机滤又不是什么“高新科技”的工业产品,如果各大供应商妄图依靠降低机滤使用寿命的多卖机油的话,某些小体量的企业必然会抓住这一机遇实现反超。所以打造「高标准·长寿命」机滤也是很重要的,目前后市场销售的几十元一只的机油滤清器,其使用寿命超过10000公里是没有问题的。

机油相关知识

番外知识:燃油动力车装备的内燃式发动机会产生正常磨损,而且磨损掉的确实是「金属碎屑」。这些物质是要通过机油滤清器过滤并储存的,不过也曲轴箱的油底壳实际也有清洁与贮存能力——参考油底壳的放油螺丝!在正常保养汽车时拧下放油螺丝总会发现上面有些“毛茸茸”的金属碎屑,这些碎屑之所以能吸附在上面是因为这枚螺丝有磁性,其功能就像是滤清器的。两者功能叠加后还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吗?

聊完机滤聊机油,机油应该如何选择与更换呢?

在不考虑中途更换机滤的前提下,机油可以适当选择高标准选项,但也要找到一个平衡点。理论上机油的建议更换标准参考的是里程而不是时间,因为机油在加注到的发动机曲轴箱内部后,环境为相对密封的状态的。机油中除基础油以外主要是各类添加剂,其中需要了解的是:抗氧化剂、抗乳化剂、防蚀剂、清洁剂、挤压抗磨剂等等;机油变质是因为「氧化还原反应」,而具备极高抗氧化能力的机油,在“贫氧”的小小曲轴箱内会因为放上一两年而快速变质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鉴于各类机油的品质仍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以及长期形成的用户习惯已经很难概念。所以建议的更换周期仍然为:≤1年,其次则要依据里程数标准进行判断。那么这就要在聊一聊机油应该如何选择才更有性价比了分析的基础为:年均行驶里程!

如何选择机油最划算呢?

设年均行驶里程≤10000公里,选择的标准建议为三类。

1:NA自然吸气中小排量发动机(≤2.5),在性能明显感觉一般的前提下,此类车辆最适合使用「矿物质机油」。因为N型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并不恶劣,并不通过富氧燃烧的高温高压技术来实现扭矩的提升,机油也不用考虑为增压器散热。所以这种发动机只需要用抗热衰能力最差的矿物油,原因是这种机油的大品牌优秀产品选项也只要“150元/4L”左右,加上普通一些的机滤与工时,一年保养两次也只是400多元。

分析的基础为:年均行驶里程!

2:Turbo涡轮增压小排量发动机,动力储备在110kw/220N·m左右的发动机(低性能标准),此类机器可以选择半合成机油。因为这些机器的性能也还比较弱机器对于机油要求并不是那么高;而半合成机油是抗热衰能力很强的全合成油,与较差的矿物机油混合打造,其性能其实是超越矿物机油很多的。在这些机器上可以正常使用到5000公里,综合200元左右的价格而言也能够节省费用。

3:高性能T机型一定要用全合成机油,更换里程标准为“1年/1万公里”。这种机油4L装的价格普遍在500/600区间(所谓大牌),加上机滤和工时费会在750元上下。上述两类发动机很显然NA机型没有必要使用,保养两次也不需要这么多钱;至于低性能的涡轮增压机倒是可以选择升级全合成机油,如果能选择到低价全合成的话……

总结:机油机滤的使用寿命一定是匹配的,选择机油要按照发动机类型与性能的实际需求决定,绝大多数NA机型不需要高标准润滑油,绝大多数T机型不适合矿物机油(否则使用里程会非常短)。至于机油的选购则建议正规渠道,面对价格低到不好理解的机油一定要谨慎选择,防止选购到劣质机油,就聊这么多了。

基础油150在100℃下的运动粘度不够,用什么调节

用增粘剂5%左右,品种有乙丙增粘剂、氯丁胶增粘剂。这个成本很低。而且可以提高粘度指数,适合低温起动。

2)用高粘度基础油500SB 25% 或光亮油150BS,因这两个基础油粘度在24~30之间,所以用它调节,但这样成本高。

1.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

符号W代表冬季是Winter(冬天)的缩写,

W前的数字越小,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

2.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

3.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

5W/20、5W/30、5W/40、5W/50、

10W/20、10W/30、10W/40、10W/50、

15W/20、15W/30、15W/40、15W/50、

20W/20、20W/30、20W/40、20W/50,

代表冬用部分的数字越小,代表夏季部分的数字越大者粘度越高,适用的气温范围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