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石化BP职业发展。

广州南沙最新油价分析报告_广州南沙哪个加油站便宜

彻底退出煤炭开采的广东省,正走在北上"寻煤"的路上。

本报6月22日获悉,为了保证超亿吨的煤炭年需求量,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寻煤模式正在形成。

广东省经贸委交通处李敬斯告诉本报记者,这一模式首先由政府出面,与国内重点产煤企业签订框架协议,再由重点用煤企业与煤炭企业签订经济合同。同时广东省还采取了积极寻求国际煤炭供应,以进口煤炭为补充的策略。

据了解,为了保证这一模式的切实有效,广东省还鼓励企业到铁路沿线、北方港口建立煤场收煤,保证煤炭供应稳定。

政府搭台"寻煤路"

广东省煤炭供应主要依靠海上南北航线实现运输。6月18日,交通部水运司和广东省经贸委联合召开了广东省海上南北航线煤炭运输工作座谈会。

"在这次会议上,我们重点协调落实了与神华集团签订的煤炭供应框架协议有关事项,确保'十一五'期间神华集团每年向广东供应煤炭5000万吨。"李敬斯说,广东省的目标是政府和煤炭企业达成的供煤框架协议,至少达到该省"十一五"煤炭需求量的一半以上。

据了解,在落实神华集团5000万吨供煤协议的基础上,广东省政府部门还将与中煤集团、内蒙古伊泰集团、山西同煤集团等企业签订框架协议。李敬斯透露,与这些企业的协议将留在9月份山西煤炭博览会上再签。

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能源处一位负责人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2006年广东煤炭供应先松后紧,但整体平稳,预计2007年供需形势比2006年有所好转,但仍存在时段性或局部性供应紧张。"

这位负责人介绍,2007年广东新上燃煤机组较多,且集中在沿海地区,电煤需求量增大。预计2007年广东全省消耗煤炭约12400万吨,同比增长159%,其中电煤消耗约8300万吨,同比增长194%。

据了解,2007年全国新增煤炭生产能力2.2亿吨,新增煤炭需求1.5亿吨,但是铁路到港运能仅增加0.8亿吨。运力与需求并不匹配。

此外,由于优质电煤总体供应不足,电煤价格与市场煤价相差较大,而油价、运价、煤价整体呈上涨趋势,2007年重点电煤组织任务艰巨。而由于广东自己不产煤,未来煤炭需求总体呈上升趋势,煤炭供需缺口会越来越大。

正因为如此,在全国各地煤炭供应尚未表现出大面积紧张的时候,广东已经未雨绸缪。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能源处官员说,2006年,广东省就是在政府相关部门对煤炭采购和运输进行周密部署的情况下,积极组织电煤抢运,使全省电厂存煤一直保持合理水平。

"我们希望通过政府与煤炭集团签订框架协议,用煤企业再与企业签订经济合同这种形式保证广东的用煤供应。"李敬斯说。

企业部署"寻煤戏台"

"经贸委与神华集团签订的只是框架协议,用煤企业还需与企业签订经济合同。"李敬斯介绍,在与神华集团签署框架协议的同时,广东粤电集团有限公司、广东蓝粤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珠江煤浆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广州洁能电力水煤浆有限公司等有关企业还与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煤炭供应及煤化工项目合作意向。

实际上,作为广东省发电企业的"带头大哥",粤电集团未雨绸缪走在最先列。

早在2004年,粤电集团就与神华集团签订了2000万吨煤炭购销协议。从2005年开始,由神华集团煤炭运销公司分别向粤电集团供应电煤500万吨、650万吨、800万吨,煤炭价格在双方协商确定的基础价格上,上下浮动不高于5%。

2005年5月,为保障下属火电厂燃料的海上运输,进一步加强对燃料运输成本的控制,粤电集团与控股子公司粤电力(000539.SZ)等三方共同成立"广东粤电航运有限公司",投入资本金2亿元。

粤电集团总经理邓安表示,粤电集团因为拥有三张"王牌"(3家参控股船公司),能够将海运煤价控制在合理范围,为此集团方面可以节省几亿元。

2006年4月,粤电集团又与神华共同投资8000万元成立了粤电山西能源公司。该公司主要以投资开发山西省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为主,拟投资山西霍尔辛赫煤矿等项目,并以此为依托,加大山西省及周边地区煤炭资源的投资开发;今年4月6日,由同煤集团、北京能源投资集团、粤电集团共同开发建设的山西马道头煤矿及电厂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署。

而另一个发电巨头广州控股(行情论坛)(600098.SH)的煤电一体化步伐同样并不落后。

2005年6月,广州控股属下全资子公司广州珠江电力燃料有限公司与同煤集团正式携手,共同出资建设新东周窑矿井建设项目。这个将耗资20亿元的煤矿项目,是广州控股投资参股的首个大型煤矿项目。

而之前的一年,广州控股还成立了广州南沙发展煤炭码头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煤炭卸载和中转业务,同时与中国远洋属下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了中远发展航运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煤炭运输等业务,并对煤炭资源开发项目进行研究和探索。

"煤电一体化这是趋势,有利于我们从上游控制成本。"广州控股证券事务代表李腾高对本报表示。

另据了解,广东发电"三套马车"之一的深能源也展开了煤炭投资。继2004年10月与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后,其在惠州港荃湾半岛东部新建了2个5万吨级煤码头专用泊位。此外,深能源还将采取购买股权的方式控股中铁(惠州)铁路有限公司,由重新组建的公司启动长度约8公里的惠大铁路进港线建设,以便与惠州港专用煤码头配套。

"像粤电、广州控股、深能源等这几家大的发电企业的需求占到整个电煤的65%,我们鼓励他们以参股煤矿公司和航运公司的形式保证煤的供应。"李敬斯说。

外引进口煤

虽然广东已通过大型煤炭企业保证了每年8000万吨煤的供应,但依然还有几千万吨的缺口,这给国际煤炭进入广东市场带来了机会。据了解,仅2006年广东就向海外采购煤炭2500万吨以上。

今年4月,满载着来自印度尼西亚煤炭的"成功号"轮船首次靠上广州港集团新港码头卸货,揭开了广州华南煤炭交易中心引进海外煤的序幕。

"今年会有近200万吨印尼工业用煤将在华南煤炭交易中心挂网销售。我们目前还在与俄罗斯等国的矿主洽谈进口煤炭事宜,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外煤进入到国内来挂网销售。"广州华南煤炭交易中心总经理娄忠干表示。

"海外煤在中国还是有不少竞争力的,比如越南的无烟煤和印尼的环保煤等,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目前海外煤进入中国的主要问题还是物流链过长,如果能降低物流链成本,前景应该不错。"娄忠干说。

记者从广州港集团了解到,去年国外煤进港的增幅高达60%,全年进港800万吨,主要来自越南、澳大利亚和印尼三个国家,其中越南的无烟煤占到400多万吨,印尼为200多万吨,而澳大利亚则接近200万吨。

本报获悉,在进口煤炭增加的同时,广东省发电企业正在寻求通过东南亚建立海外煤炭供应基地。广东省已经考察了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等地的煤矿和港口,主要目的就是建立海外煤炭基地。 广州报道 本报记者 朱宗文

中石化BP职业发展。

2010年11月1日,第16届亚运会主媒体中心正式揭幕,即日起向媒体开放。

主媒体中心位于亚运城内,包括主新闻中心(MPC)和国际广播中心(IBC)两部分,办公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其中位于一层的主新闻中心是为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服务,位于二至四层的国际广播中心主要是为各国电视记者服务,世界各地看到的比赛画面将从这里传出。

主新闻中心提供580个文字记者工位和130个摄影记者工位。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个工位配备两个电源插口、每两个工位一个网络接口、每三个工位一部电话。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的工作间有无线网络覆盖,墙上还配备有线电视供记者了解现场比赛的最新情况。

据主媒体中心文字记者间主管吴凡介绍,“从今天开始,记者们可以按先到先得的原则,随时来到文字记者工作间办公。”

主新闻中心还设有3个新闻发布厅,其中700座新闻发布厅提供英、日、韩、俄、阿拉伯五种语言的同声传译服务,而200座和80座新闻发布厅主要提供交替传译服务。 执行南方电网充电技术标准,为电动汽车提供三相充电电源

作为南方电网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应用的示范试点,广州市首个公共电动汽车充电站在亚运城投入运行,该充电站位于南沙港快速和京珠高速公路之间,充电站集充电服务设施和营业厅于一身,充电桩24小时提供服务,建起现场购电现场充的快捷通道,也是亚运城的“专属”营业网点。

充电站执行南方电网开发的充电技术标准,为电动汽车提供三相充电电源,相比另外一种技术标准采用的单相电源,三相电源单位时间内输出电量是其三倍,充电效率高,花费的时间更短。以额定功率为21千瓦的单台交流充电桩为例,充满一辆电动轿车只需要3个小时,减少了使用电动车的时间成本。该充电站不仅充电便捷,还将在二期建设中引入便利店等便民设施。

直流快充:最短要18分钟,交流慢充:充满需3小时

据介绍,该充电站可以为电动轿车、中巴车和大型交通运输车辆提供充电服务,配备了2台直流充电桩和1台交流充电桩。

这种直流充电桩输出功率大,将220伏交流电源逆变为大电流的直流电源,实现快速充电。电动轿车最短充电时间为18分钟,中型车辆最短的充电时间为30分钟,大型车辆最短充电时间为45分钟,电动车跑远途可以随充随走,克服了电池续航能力差的缺陷。

全新出场的直流充电桩实现智能充电、手动充电统一平台,车主嘀卡后可以在触摸屏上选择两种模式中的一种。智能充电模式可根据电动汽车耗电情况,自动调节直流充电设备的输出功率,从10千瓦到400千瓦不等,从而调节了通过电池的电流大小,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在手动充电模式下,车主也可以手动调节直流充电设备的电量输出,实现充电时间和电量自己做主。

中型客车百公里电费比燃油成本便宜一半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电动车显示出节能经济环保的巨大优势。按照物价部门规定,亚运城充电站按照商业电价标准0.9885元/度收费。以示范车型安凯纯电动中型客车为例,百公里耗电60千瓦时,电费总价59元。而“喝”93号汽油的中型客车百公里油耗约为17.5升,按照11月初油价6.8元/升计算,燃油成本总计119元,是电动车的2倍。

该站采用CPU磁卡预购电方式结算,需要充电的用户可以到供电部门营业网点办理预购电磁卡,在充电桩前嘀卡消费,即可充电。供电部门计划打通与羊城通、银联的结算通道,这样车主可以在羊城通充值机、ATM上对预购电磁卡充值。

外国石油巨头进入中国投资公司的伞逐步转移到中国国有企业伞失去星岛环球网2007-11-04 2时43分外国石油巨头亏损的 www.singtaonet.com 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宣布,它打算出售其北部在四川,中国的四川天然气田,有一个100%的工作权益,在今年9月底,在同时,至2.23新加坡石油公司宣布在中国渤海湾的海上油田亿美元收购,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拥有一个浅水油田在渤海湾,六,日产油4300万桶。

如果不是在此之前,前几天被读取的开采陆上石油资源,经国务院中国中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等信息只可交易媒体的关注。按照国务院刚刚出台这项新规定,外国公司将有权自治区政府批准的合作开采石油勘探,油田开发和石油产品的份额在未来。

外国石油巨头希望

全面开放,外国石油公司,上游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采是第一个进入,但这些年来,在新鲜的领域。早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石油公司(BP)被允许在国内勘探石油,但对有限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中国,外国石油巨头,很快就开始抱怨,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使他们只该等采矿贫油地区的前景黯淡。

今天,皇家荷兰壳牌公司和法国道达尔公司在陆上石油勘探,只有一个地方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项目。现在越来越多地活跃在国内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交易的外国公司,松动的政策,中国的石油工业和开放,即使是在最谨慎的上游,有迹象显示,有加速迹象。

打开上行仍处于起步阶段相比,几乎所有的外国油公司最近开始精炼中游的力量。壳牌,BP,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公司和其他石油公司开始频频出现在谈判桌上,希望在中国建立更多的石化项目。例如,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投资建立43亿美元的中海壳牌壳牌炼油项目已经投产。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时间已经到了全面开放的外国石油巨头期待。事实上,他们希望扩大在中国的业务的深入开展,仍然面临许多障碍,必须继续耐心等待政策的进一步明朗。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说,在石油领域,中国正在逐步开放资本的累进多元化,但在某些领域,如非常好油,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领域,它是不可能的外国干预,这涉?及到能源安全的问题。

当然,这并不能防止外商投资企业有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描述:下游销售网络的扩张,成立合营企业,甚至控股炼油厂,原油和成品油进口资格获得深参与上游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项目。这些都可能在未来成为外商投资企业的下一个突破的方向。

统一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石油企业通常会选择建立一个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经营风险对冲石油价格的波动,包括?上游对下游

油中间的炼油业,下游的成品油批发及分销网络,扩大勘探和开发的。

外国石油公司希望在中国的业务取得更大的进步,这是必要的补充和加强链中最薄弱的环节。在中国的市场结构,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中国的垄断,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不仅是国内唯一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大约80%的石油进口量,原油炼制,还拥有大部分的零售加油站,成品油批发和零售自由化政策仍然是有效控制市场的批发和零售行业,主要是挤压外资和民营石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截至2005年,外国石油巨头的数十亿美元的外资投资在石油勘探领域,主要是通过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合作,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环渤海,东中国海,中国南海采矿权,海上或陆上,国际石油公司块勘探区的?难度相当大,最有可能得到的是一个高风险的项目边际油田或偏远地区的,目前还不能得到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欧新黔,在今年6月表示,将推动石油勘探,开采等方面的行业准入条件,引入细化文件来实现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公平待遇。康菲石油公司和新加坡石油的标志在中国的最新交易。

事实上,在跨国石油公司方面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在海外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在中国是不工作的重中之重,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成本较高的油探索。更现实的是,在处理国际原油运到中国,和中国庞大的成品油市场的占领。

2004年年底成品油零售版本,以扩大市场提供一个渠道,外资,道达尔,BP,壳牌和其他外商投资企业已经建立了中石油,中石化及其他成品油零售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目前,外商投资在中国已经拥有超过2,000个加油站。

WWW加油站网分析师李钰说,中油BP加油站,加油站集中在广东占8%,但其销售额占广东省的20%。排名榜首的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和销售模式,它很清楚他们的潜在优势,在零售链。

但是,油源仍是外商投资企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合资加油站必须从石油,中石化批发成品油,以防止外国石油公司在网络下游市场,推广自己的准备表。因此,要实现步行即到在零售市场上,最核心的是有一个稳定和自治的成品油供应。不仅需要建立自己的或拥有外国炼油厂,但还需要随附的石油进口和批发权。

在成品油零售,批发权,2007年按照WTO协议都已经放开,国有大型石油,中石化的石油进口配额被取消,而在非国有的石油贸易配额,也可以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但在实际操作的私人石油企业进口原油的需要不仅是资产和硬件设施,资格要求,并在同一时间,以证明其进口的石油已经被包括在集团的两大油精制油生产计划已被完全在夹缝中喘息的机会。

从理论上讲,限制对外国石油的公司有雄厚的实力要小得多,但至今没有一家外国公司获得的进口原油和成品油,成品油,如果不进口权,并拥有炼油厂,即使成品油批发资格的外商投资企业,从石油中石化购买成品油的炼油厂,这是很难发挥的国际石油公司,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优势在全局配置。

这是因为这个原因,之前和之后的开放成品油批发权,壳牌,BP,埃克森美孚公司,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等巨头也没有采取积极的步骤,适用,而是以在石油炼制和零售网络的扩张,其工作重点。

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在今年一月,油年产1200万吨炼油和乙烯项目,该项目投资50亿美元,在广州南沙设立的企业,这是最大的自成立的合资项目。

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公司,中国石化合资在九月中石化森美(福建)正式成立,总投资为46亿美元,这是一个集炼油,石油化工和石油销售作为合资项目之一。

同时,沙特阿美公司的股份,青岛大炼油项目批准,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项目也正在筹备之中。 ,国际石油公司的合资炼油厂项目,以提高外商在中国的投资,甚至是发布该项目的炼油,成品油批发都会有自己的油源,扩大零售网络的保护。

光大证券分析师裘孝峰股份炼油厂外商投资企业进入中国的触角。更重要的是,国际石油巨头在中国已经拥有从上游勘探,中游炼油,成品油的批发销售业务已经只有一步之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能够完全打通产业链,国际石油公司将能够把更多的原油和成品油输送到中国,以获得多的利润,也将让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他们真正与两大石油公司的竞争能力,从而促进在中国石油工业和市场的竞争。

价格标准

事实上,国际石油巨头,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是指没有通过石油,石化生产调度的传输容量的资源:原油对中国的出口,出口成品油不有,只由少数有条件的中国企业,成品油的销售,而无需通过网络两组。所有这一切,他们可以自己做。

现在的问题是,不论是直接进口的成品油或原油面临的一个根本的障碍 - 成品油价格改革。一方面,国内成品油价格控制,以在国际市场上仍然落后,很少有公司愿意直接进口成品油,另一方面,成品油价格的情况下是不与国际接轨,炼油中国从国外进口原油,将要承担的损失炼油部门。最期待的最新的,中国石油大学教授,中国石油发行价格的市场和放宽对贸易,外商投资企业“的核心或能源价格改革,他们不会放弃现在,更着眼于未来“。

成品油价格改革,国家有关部门已规划多年,由于时间问题,但并没有真正让油价格与国际接轨。

在2006年国家调整成品油价格挂钩,新加坡,纽约,鹿特丹,原始成本法,而在解决炼油行业亏损,国内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完成。然而,这项改革是难以实现的,因为石油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状态。

在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在石油工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一直被认为是打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组,垄断了重要的一步,石油市场为导向,这个过程伴随的学生。

但是,这一观点已开始与反对派的分析师见面。韩平,CEO,中国能源网,的的3组是中国的自己的业务,它的利润将最终被用于在中国人的退休金和其他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来保护他们,而不是故意让外国公司,以参与在竞争,所以高油价的中国人没有好。 “

韩文科,开放是在保持与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能够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的必然选择,但也必须做好准备,以规避许多潜在风险,以为了保护中国的石油和能源供应的安全性。

但没有人怀疑,成品油价格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最终将走向市场定价。时序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影响的过程中,在目前的经济增长过快,通胀压力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现很难在短期内实现。

外商投资企业似乎并不担心,至少,对外保持着谨慎。BP中国招远市恒发言人说,“目前我们是唯一按照国家的重大政策,以进行了进一步开放了的格局是不明确的。”,国家的政策是指导发展的行业规则,在有限打开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