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庆油田去年产原油近多少万吨?

2.油气勘探开发成效显著

3.地球上每年都挖1200万吨石油,会不会导致塌陷?

4.内部收益率—油价线性拟合曲线斜率变化规律

5.你知道2019年中国有哪十大油田吗?

6.原油期货即将推出,这些知识你必须了解!

大庆油田去年产原油近多少万吨?

大庆的油还有多少_大庆油价为什么低

据悉,大庆油田2017年生产原油3952.0279万吨,其中国内产量3400.0279万吨,海外权益产量552万吨(同比增长13.81%),生产天然气40.1321亿立方米,全年油气当量达到4271.8056万吨。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大庆油田内外并举、稳油增气,取得了好于预期的生产经营业绩。

面对持续低油价挑战,大庆油田开发不断加大优化调整力度,注水量10年来首次实现负增长,产液量创10年来新低,探索了老油田持续有效开发的新途径。

大庆油田是继新中国第一座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被发现后,于1959年9月26日发现的又一个大油田,而后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油田,世界级特大砂岩油田。大庆油田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

大庆油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砂岩油田之一,由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等52个油气田组成,含油面积6000多平方千米。勘探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全境,内蒙古海拉尔,吉林延吉、珲春,新疆塔里木东部等16个盆地,登记探矿权面积19.15万平方千米。油田现有二级单位51个,员工24万人,资产总额3729亿元。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油田化工、生产保障、矿区服务、高等教育、城市公交、多种经营等,具有较为完整的业务体系。

油气勘探开发成效显著

我国在世界103个产油国中,属于油气“比较丰富”的国家,油气总的特点是总量丰富,品质一般,分布不均,油气比相近,石油总量略高于天然气。

2.1.1 勘探投入增长,成果显著

2007年全国石油天然气勘查投资大幅度增长,达541.89亿元,较2006年的447.02亿元增加了94.87亿元,增幅达到21.2%,约为“十五”年均勘查投资的2倍。从各石油公司勘查投入的比例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占57.9%,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占27.9%,中国海洋石油占10.8%,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占2.2%,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占1.2%。

2007年各石油公司遵循油气并举的勘探思路,加强岩性地层、前陆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等复杂油气藏勘探,取得重大成果,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和准噶尔等盆地获得重要发现,落实了一批油气储量,实现了油气储量的高位增长。

冀东南堡油田是2007年油气勘探的最大亮点,提交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45亿吨,油气地质储量油当量油达到11.80亿吨。长庆苏里格气田新增基本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652.00亿立方米(此前已提交探明储量5336.52亿立方米),初步形成了我国第一个储量超过万亿立方米的巨型气田。

2.1.2 油气储量稳定增长

2.1.2.1 石油

2007年全国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2.31亿吨,较2006年增加了2.82亿吨,增幅29.8%,比“十五”年均增长25.1%,是继1961年(20.60亿吨)、2004年(12.65亿吨)之后的第3个高峰年。全国新增探明技术可储量2.47亿吨,较2006年增加了0.74亿吨,增幅42.8%。

至2007年年底,全国石油累计探明地质储量277.40亿吨,同比增长4.6%,石油探明程度达35.0%;累计探明技术可储量76.72亿吨,同比增长3.4%;剩余技术可储量28.33亿吨,同比增长2.7%,储比15.2。

2007年全国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大于5000万吨的盆地有渤海湾、松辽、鄂尔多斯和塔里木,合计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1.38亿吨,占全国总量的92.7%,同比增长58.2%;新增探明技术可储量2.29亿吨,占全国总量的92.1%,同比增长59.4%。其中,渤海湾盆地陆上由于冀东南堡油田的重大突破,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同比增长了151.0%,新增探明技术可储量同比增长了141.1%;渤海海域也有大幅增长,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同比增长了88.0%,新增探明技术可储量同比增长了82.9%;鄂尔多斯和塔里木盆地的新增储量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

2.1.2.2 天然气

2007年全年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6119.03亿立方米,为历史上第2个高峰年,较2006年增加了487.48亿立方米,增幅8.7%,比“十五”年均增长14.1%。新增探明技术可储量2926.65亿立方米,较2006年下降了262.60亿立方米,降幅8.2%,主要原因是探明的储量中溶解气比例大。

至2007年年底,全国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7.39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7%;累计探明技术可储量4.13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4%;剩余技术可储量3.27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8%。

2007年全国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大于500.00亿立方米的盆地有松辽、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和渤海湾,合计新增探明地质储量5902.47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96.5%,同比增长15.1%;新增探明技术可储量2831.07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96.7%,同比下降7.0%。其中,松辽盆地增长最多,2007年新增探明地质储量2012.03亿立方米,新增探明技术可储量989.36亿立方米;由于冀东南堡溶解气储量增加了536.08亿立方米,从而使渤海湾陆上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649.89亿立方米,新增探明技术可储量149.52亿立方米;而四川、鄂尔多斯和塔里木盆地的新增储量较2006年有明显下降。

2.1.3 石油产量持续稳定增长

2007年,全国石油产量稳定增长,全年累计生产石油1.86亿吨,比“十五”年均产量增长8.0%。其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生产原油1.08亿吨,占全国的57.9%;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原油0.41亿吨,占22.1%;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生产原油0.27亿吨,占14.4%;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原油0.10亿吨,占5.5%,其他企业23.6万吨,占0.1%。

2007年全国石油产量大于1000万吨的盆地有渤海湾、松辽、鄂尔多斯、塔里木、珠江口和准噶尔盆地,合计产量1.76亿吨,占全国总量的94.5%,同比增长1.47%。除松辽、珠江口盆地石油产量较上年减少外,其余均稳定增长。其中,渤海湾陆上2007年产量5315.41万吨,同比增长0.41%;渤海湾海域1417.22万吨,同比增长0.66%;鄂尔多斯盆地2505.02万吨,同比增长11.60%;塔里木盆地1179.26万吨,同比增长9.46%;准噶尔盆地1251.93万吨,同比增长3.66%。

全国石油产量由2001年的1.59亿吨增加到2007年的1.86亿吨,年均增加450万吨;其中2007年较2006年净增200万吨,同比增长1.1%,2006年较2005年净增300万吨,同比增长1.7%,可见石油产量增长速度变慢。

截至2007年年底,石油累计出量48.20亿吨,2007年石油产量列世界第5位。

2.1.4 天然气产量快速增加

2007年全国天然气产量大于30.00亿立方米的盆地有松辽、渤海湾、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合计产量593.13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85.58%,同比增长21.46%。天然气增幅较大的盆地有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柴达木和松辽盆地。其中,松辽盆地2007年产量30.4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9%;四川盆地产量172.3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77%;鄂尔多斯盆地124.6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9.75%;塔里木盆地163.6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7.69%;柴达木盆地34.0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8.86%。

2.1.5 煤层气勘探开发刚刚起步

1996年以来,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起步,10多年来先后在30多个地区进行了钻井评价,在沁水、鄂尔多斯、阜新、准噶尔等10个盆地和地区取得勘探进展;国家级沁南潘庄煤层气开发示范项目、晋城寺河煤层气开发项目、沁南枣园煤层气开发试验项目和阜新煤层气开发试验项目等4个项目先后进入煤层气商业化开发示范阶段;同时,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也取得进展。

截至2007年年底,探明地质储量1130.30亿立方米。通过钻探和试评价,目前已确定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为2个重点勘探盆地。沁水盆地晋城潘庄煤层气先导试验项目6口多分支水平井的排,达到了国内日产煤层气的最高水平,其中单井最高日产量达到9万立方米,总日产气量达30万立方米。2007年,煤层气累计产量约2.93亿立方米。

2.1.6 油砂勘探开发还没有真正起步

我国油砂尚处于普查与初步研究阶段。近几年,随着油价的不断升高,石油公司、科研院所、民企等许多机构也开始了油砂的调查、勘探和开。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从2003年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于2006年开展了准噶尔盆地红山嘴红砂6井区油砂水洗工艺小试,完成了红山嘴红砂6井区1万吨产能油砂中试厂可行性论证。2007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油砂水洗工艺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提出了油砂水洗分离4大机理,为新一代高效、低成本水洗配方的优选缩短了研发周期。研制了日处理能力10吨的油砂水洗分离装置,对西北缘油砂进行为期3个月的分离实验,水洗效率85.0%以上,实现18.5吨油砂可分离出1吨油砂油良好效果。进行了日处理200吨油砂的水洗分离放大工艺方案设计,初步确定用2条生产线,单条生产线日处理200吨油砂,按照18.5吨产1吨油的效果,2008年2条生产线可以实现5000吨油产量。

此外,内蒙古图牧吉地区可供开的含油10.0%以上的油砂储量为1.04亿吨,可供开的油砂量为1350万立方米(含油量357.5万吨),该区油砂储量大、品质高、赋存浅、油砂层厚,宜于露天开。恒源矿业公司已在图牧吉建成了油砂分离的生产线,并进行了试生产。

2.1.7 油页岩勘查开发再度升温

我国油页岩勘查程度较低,只有近39.0%的油页岩含矿区勘查程度达到勘探和详查程度,大部分处于普查和预查阶段。油页岩查明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农安、登娄库、长岭,辽宁省抚顺、朝阳,广东省茂名、高州、电白,海南省儋州等地。

地质、煤炭、石油、冶金、化工、建材等部门都进行过油页岩勘查工作,工作水平基本停留在20世纪50~60年代,由于大庆油田的发现,致使油页岩提炼成本相对较高,勘查工作基本停滞。2005年以来,随着全国油页岩评价项目的开展,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吉林省和内蒙古区的3个矿点开展了初步勘查工作。

我国开发利用油页岩已有70多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为我国油页岩开发利用的繁盛时期,页岩油产量曾占我国整个石油产量的一半。抚顺页岩油的产量从1952年的年生产页岩油22.61万吨,到1959年年生产页岩油达到72.00万吨,成为我国第1个人造石油生产基地,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页岩油生产基地;20世纪60~90年代为我国油页岩发展的停滞时期;2004年以来,油页岩开发利用再度升温,吉林桦甸、辽宁抚顺、广东茂名、吉林罗子沟、山东黄县等油页岩相继投入开发。

2007年全国共生产页岩油35.00万吨,产自辽宁省和吉林省。其中,辽宁抚顺2007年页岩油产量30.00万吨,吉林桦甸2.00万吨,吉林汪清3.00万吨;大庆油田在柳树河盆地完成了3.00万吨页岩油的中试。山东龙口也准备引进日本的炼油设备,开展油页岩的炼制。广东茂名开的油页岩主要用于发电,目前电厂正在建设当中。

2.1.8 天然气利用不平衡

2007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只占有3.3%,而全球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达到近1/4。随着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及产量的稳步增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将稳步提升。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一份关于21世纪能源的研究报告认为,约在2040年,世界天然气供应将超过石油和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51.0%,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能源”。但是,天然气的广泛利用,必须有相应的政策出台,以鼓励甚至强制天然气的利用。

我国“十一五”期间的能源发展目标是: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为27.00亿吨标准煤左右,年均增长4.0%。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电、水电、其他可再生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6.1%、20.5%、5.3%、0.9%、6.8%和0.4%。

煤炭、石油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下降,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将稳步提升。在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油价高涨使我国石化企业承受着较大的成本压力。在预计未来几年油价继续高涨的情况下,降低石油在一次能源中消费比重,有助于缓解我国进口原油的压力。天然气与煤炭、石油相比,具有清洁、无污染的优点,在油价持续高涨的情况下,天然气的优势得以显现。

2.1.9 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取得初步进展

200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财政部的支持下,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继续在南海北部海域进行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与研究,在东沙群岛附近海域开展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调查3500千米,在西沙海槽区进行沉积物取样及配套的地球化学异常探测35个站位及其他多波束海底地形探测、海底电视摄像与浅层剖面测量等。

2002年1月18日,院批准设立了“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调查与评价”专项(简称“118”专项),执行时间为2002~2010年,承担单位是国土部中国地质调查局。

“118”专项自启动以来,先后组织调查船6艘共20个航次,重点在南海北部陆坡西沙、神狐、东沙及琼东南等4个海域,有重点分层次地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调查与评价,并在神狐海域实施了钻探工程,获取了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

2007年,主要在南海北部琼东南海域重点目标区、南海西部陆坡区,开展了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完成多道地震、水深测量各5015千米,地质取样202个站次;在综合分析地震、地质和地球化学等资料信息基础上,优选东沙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目标区3个,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目标区2个;提出了东沙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井位6个,神狐海域钻探井位8个。

2007年5月1日,在南海北部陆坡首钻获取了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实现了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的战略突破,为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远景评价及成藏机理和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基础。据现场资料显示,钻井岩心中多个层段含水合物,含水合物的沉积层厚度达40多米,通过对钻探取样、测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初步预测该区天然水合物总量大于100亿吨油当量。

地球上每年都挖1200万吨石油,会不会导致塌陷?

到现在为止,石油仍然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血液?,据媒体公开资料,2019年全球石油开总量约为900亿桶,按全球一桶石油平均137千克计算,大约为1200万吨,看起来这个不是个小数字,那么从地壳中抽出了那么多石油,地球结构会被破坏吗?

石油是怎么开出来的?

在大家的印象中都是石油钻井钻入油层,然后石油冲天而起,如果一直都是这样的话,那就封上油井,装个水龙头就好了!要不然怎么会有王进喜大冬天跳进泥浆池搅动泥浆压住井喷的故事呢?

事实上钻入油层的早期确实会有一个压力释放的过程,因为油田上方的岩层给它的压力很大,喷出石油这种情况是可能的,但随着油田开,这个压力会迅速下降,到平衡,此时就必须要抽油机,就是那个头一抬一抬的设备,但继续抽油最后会到负压,也就是说你再开的话,就会小于一个大气压,很可能就抽不出来了,必须要压力平衡,通入大气!

到最后油井中石油枯竭,再也抽不出石油来了,此时怎么办?在油井的很多缝隙里含了大量的石油,很简单,注水,在油井中注入大量的水后,因为石油密度比水要低,因此石油将会浮在水面上,然后将这些油水混合物一起开上来,比如现在的大庆油田几乎就是到了注水开、发挥余热的阶段了!

页岩油的开

除了常规的油井抽油机开外,页岩油确却是另一种开方式,因为页岩油根本就不算一个油田,只是一些含油的石头,所以油井里面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井,只是一大片含油的岩层,要从这些石头中出石油,必须要有高超的开技术!

这个技术就是水力压裂技术,它通过高压水泵将含有沙子的水泵入地下,压裂钻口周围的岩层,然后通过这些缝隙将石油慢慢富集,最后将这些油水混合物抽取上来,这就是页岩油的开过程,因为手续繁杂,设备要求很高,因此这个页岩油开成本极高!

这里有个有趣的小故事,大家看看就好,当前世界石油市场暴跌,美国的页岩油开陷入停滞,濒临破产,但在2018-2019年时形势却好得很,因为在美国的鼓动下,欧佩克石油减产,油价高企,此时美国却加大了页岩油的产量,迅速占领了市场,俄罗斯在西伯利亚的高成本油田也获利颇丰,等到2019年底欧佩克主要主导国沙特明白过来时,俄罗斯和美国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

Seven Generations能源公司在亚省Montney地区的页岩油开基地

所以从那会开始欧佩克表面上和俄罗斯扛上打击油价,其实真正的目的却是美国的页岩油市场,当然沙特是不敢公开造次的,所以大家都说沙特和俄罗斯打架,真正受伤的却是美国!

挖掘量那么大,地球结构真不会有事吗?

从油田开和页岩油开来看,石油的出同时会有大量的水注入,另外油田也很难出现大面积空区,它不像煤矿,除了煤层外还有工人和设备通过的坑道,油田都是区域性块状分布的多孔结构,即使真正空问题也不大,但石油开的后期都大量注水,甚至会注入靠聚合物收集石油,而且水的密度比石油还大一些,根本不会产生结构问题!

那么煤矿空了会有问题吗?

我们经常听到煤矿透水事故,这是煤层掘时挖通了地下水系,当然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故,但这也告诉我们一个结果,也即是煤矿在正常开时也需要水泵将渗入的地下水抽走,否则长期积累就会淹没坑道,因此大部分煤矿在被放弃后,地下水就会逐渐渗入,淹没整个煤矿!

不过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另一种情况,就是大量开地下水后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整个区域沉降,还有煤矿坑道也无水渗入,长期会导致空区塌陷,甚至可能导致小型地震,从这个角度来看,空区确实会对地面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首先是导致基建结构不稳,甚至坍塌,另一个是地下水位下降,不再适合农作物种植!最终的结果就是塌陷区居民迁移!

空区塌陷

但对于地球整个地球来说,这些开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我们最深的开也不过4000米(姆波尼格金矿),最深的油田是俄罗斯远东萨哈林岛,Z-44 Chayvo油井(12.345公里),只有地壳平均深度33千米的1/3,大陆上的地壳更是高达70千米,而地球半径则高达6370千米,所以连鸡蛋壳都还没挖透,根本不会对地球有啥影响。

内部收益率—油价线性拟合曲线斜率变化规律

大庆长垣喇萨杏油田是我国发现的大型背斜油藏,丰度高,储量大,储层为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物性好,非均质性强,目前水驱收率在34%左右,剩余油丰富,聚合物驱、化学复合驱成效显著。可以认为是我国进行聚合物驱、化学复合驱成效和前景最好的油田。

扶余油田是一个裂缝孔隙型层状砂岩油藏,主要开发层为白垩系泉头组扶余油层,油层平均孔隙度25%,平均空气渗透率0.21m D。扶余油田目前的出程度只有20.06%,剩余储量丰度在106×104t/km2以上。红岗油田是一套冲积扇—三角洲沉积,为扇三角洲前缘相沉积,砂体类型为叠置水下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砂体横向连通性和稳定性都比较好,连片分布,砂岩厚度一般为2~8m,平均孔隙度20.1%,平均渗透率91.4mD。这两个油田为比较难的中小油田。

由于其他油田的聚合物驱和化学复合驱油的经济评价没有进行价格敏感性分析,无法直接确定内部收益率为12%时的价格条件,因此通过以下方式对其他油田在内部收益率为12%时的内部收益率:

将大庆喇萨杏油田作为聚合物驱和化学复合驱效益最好的油田,随着油价的增加,聚合物驱和化学复合驱效益增加的最快,油价和内部收益率间进行线性拟合方程的斜率最大;将吉林的扶余油田和红岗油田作为聚合物驱和化学复合驱效益较差的油田,油价和内部收益率间进行线性拟合方程的斜率较小;其他大多数油田油价和内部收益率间进行线性拟合,方程的斜率多数介于两者之间。

将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复合驱开发中油价和内部收益率间进行线性拟合,得到聚合物驱拟合曲线斜率为0.0152~0.0332,平均0.0242;复合驱拟合曲线斜率为:0.03~0.0422,平均0.0371(图4-6)。

图4-6 大庆聚合物驱、复合驱税后内部收益率与油价关系

吉林油田聚合物驱、复合驱开发中油价与内部收益率之间线性关系明显,经线性拟合,聚合物驱斜率为0.0079~0.0113~0.0177,平均0.0123;复合驱斜率为0.0104~0.0152~0.0182~0.0221,平均0.0164(图4-7)。

两油田聚合物驱拟合方程斜率最大变化范围为0.0332~0.0079,平均变化范围:0.0242~0.0123。

图4-7 吉林油田聚合物驱、复合驱内部收益率与油价关系

两油田化学复合驱拟合方程斜率最大变化范围为0.0422~0.0104,平均变化范围:0.0371~0.01640

你知道2019年中国有哪十大油田吗?

中国的十大油田每年的排位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下面我们就以2019年国内油气田产量来做一次排名,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国最新的十大油田都有哪些。

中石油长庆油田

2019年油气当量年产量:5700万吨

长庆油田算近些年新崛起的一块油田,也是目前为止中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目前长庆油田探明的储量占到全国年度新增储量的1/3以上,未来的发展潜力依旧十分巨大。

中石油大庆油田

2019年油气当量年产量:4363万吨

大庆油田可能是中国最有名的油田之一,2019年是它发现的第六十周年,累积产出原油24亿吨,并且创造了最高27年稳定高产的好成绩。

中海油渤海油田

2019年油气当量年产量:3000万吨

这块油田在2019年的勘探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且在当年就实现了年产3000万吨的好成绩。由于这块油田发现的时间不长,很多基础设施都在紧张修建的过程中,未来的产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

2019年油气当量年产量:2850万吨

塔里木油田作为中国石油的重要接替区,已经成了我国陆地上第三大的油气田,产量连续三年超过百万吨的增长。2020年是塔里木油田是否能突破年产量三千万吨的最重要的一年,将会新开超过250口油井,目前看实现目标没有任何问题。

中石化胜利油田

2019年油气当量年产量:2400万吨

这个油田比较悲催,从2014年开始就一直保持亏损状态,直到2019年才全面的实现盈利。由于国际油价持续走低,今年又面临着亏损的风险。不过从2019年开始胜利油田优化了产业结构,2020年还是值得期待的。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

2019年油气当量年产量:2139万吨

在2019年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探明的天然气储量超过了27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总量的15%以上。虽然石油的产量略有不足,但是天然气产量一直在全国保持前列,未来发展前景非常美好。

中海油南海东部

2019年油气当量年产量:1500万吨

2019年对于南海东部油田来说是关键性的一年,它完成了对新疆油田和陕西延长石油的超越,一举跃居为中国第七大油田。目前中海油制定了“七年行动”,预计到2025年将产能提高到2000万吨。

中石油新疆油田

2019年油气当量年产量:1480万吨

这个油田是中国北疆以及西二线最重要的天然气供应中心,在2019年新疆油田较去年原油产能净增超过一百万吨,净增幅度居国内油气田首位,成绩十分亮眼。

陕西延长油田

2019年油气当量年产量:1120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延长油田在去年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突破了1.35亿吨,并且在页岩油以及致密油的开发中均取得了突破,未来这两块将成为延长油田的新增长点。

中海油辽河油田

2019年油气当量年产量:1000万吨

这算是中国十大油田中最新的面孔,根据中海油的七年规划,在2025年这块油田的产量也要突破2000万吨以上。

原油期货即将推出,这些知识你必须了解!

据媒体报道,中国原油期货预计在1月18日上市,部分期货公司已经收到上市时间信息,正在让有交易需求的客户尽快,以在原油期货上市前完成交易编码申请。此前已经多次测试确保原油期货的顺利推出。原油期货已酝酿多年,期间几经推迟。上海期货旗下的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将以INE为缩写,并允许国内买家以人民币进行期货交易。此外,境外投资者也被允许投资,这在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尚属首例。

相对于其它品种有何特殊之处

原油期货是我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期货品种,原油期货在平台建设、市场参与主体、计价方式等诸多方面与国内现行期货品种有所不同。原油期货合约设计方案最大的亮点和创新可以用十七字概括,即“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人民币计价”。

国际平台:即交易国际化、交割国际化和结算环节国际化,以方便境内外交易者自由、高效、便捷地参与,并依托国际原油现货市场,引入境内外交易者参与,包括跨国石油公司、原油贸易商、投资银行等,推动形成反映中国和亚太时区原油市场供求关系的基准价格。

净价交易:就是计价为不含关税、增值税的净价,区别于国内目前期货交易价格均为含税价格的现状,方便与国际市场的不含税价格直接对比,同时避免税收政策变化对交易价格的影响。

保税交割:就是依托保税油库,进行实物交割,主要是考虑保税现货贸易的计价为不含税的净价,保税贸易对参与主体的限制少,保税油库又可以作为联系国内外原油市场的纽带,有利于国际原油现货、期货交易者参与交易和交割。

人民币计价:就是用人民币进行交易、交割,接受美元等外汇资金作为保证金使用。

下面是上海能源交易中心公布的原油期货标准合约,交易单位1000桶/手,最小变动价位是0.1元人民币/桶,最小涨跌停板幅度是4%,交易时间是上午9:00到11:30,下午1:30到3:00。

原油期货标准合约

交易品种

中质含硫原油

交易单位

1000桶/手

报价单位

元(人民币)/桶

(交易报价为不含税价格)

最小变动价位

0.1元(人民币)/桶

涨跌停板幅度

不超过上一交易日结算价±4%

合约交割月份

最近1-12个月为连续月份以及随后八个季月

交易时间

上午9:00-11:30,下午1:30-3:00以及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规定的其他交易时间。

最后交易日

交割月份前第一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有权根据国家法定节日调整最后交易日

交割日期

最后交易日后连续五个交易日

交割品质

中质含硫原油,基准品质为API度32.0,硫含量1.5%,具体可交割油种及升贴水由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另行规定。

交割地点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指定交割仓库

最低交易保证金

合约价值的5%

交割方式

实物交割

交易代码

SC

上市机构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

国际主要原油期货

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原油期货交易中心为芝加哥商品集团(CME)旗下的纽约商业(NYMEX)、以及洲际(ICE),对应的WTI、布伦特两种原油期货分别扮演着美国和欧洲基准原油合约的角色。其他国家(或地区)上市的原油期货合约影响力较小,包括迪拜商品(DME)上市的阿曼(Oman)原油期货;印度大宗商品(MCX)的原油期货及布伦特原油期货;日本的东京工业品(TOCOM)的中东原油期货;莫斯科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圣彼得堡国际商品的乌拉尔(Urals)原油期货等。

与国外原油期货的区别

我国的原油期货方案和目前国际上几个主要的原油期货品种在交割等级、合约大小、报价单位、交易时间、挂牌月份等多个方面都有所不同。下面是之间的对比图。

参与原油期货交易的条件

参与条件:个人50万,机构100万

据了解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可用资金:个人投资者50万人民币或者等值的外币,机构投资者100万人民币或等值的外币。

2、知识测试:本人必须参加机构安排的期货交易考试并且合格。

3、交易经验:本人必须拥有10个交易日且参与10笔以上的境内期货仿真交易记录,或者近三年具有10笔以上境外期货交易记录。

境外客户参与原油交易的四种模式

1、境内期货公司会员直接代理境外客户参与原油期货;

2、境外中介机构接受境外客户委托后,委托境内期货公司会员或者境外特殊经纪参与者(一户)参与原油期货;

3、境外特殊经纪参与者接受境外客户委托参与原油期货(直接入场交易,结算、交割委托期货公司会员进行);

4、作为能源中心境外特殊非经纪参与者,参与原油期货。

推出原油期货的意义

1、为石油石化及相关企业提供保值避险工具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目前进口占比超过55%,进口原油的保值和价格锁定需求显得十分强烈。根据我国入世协议,外国企业获得与国内石油企业同等的国民待遇,外国企业带着价格制定优先权和石油套期保值的双重优势进入国内石油市场。如国内企业无法通过石油期货交易进行避险,就会处于更加被动和不利的境地。

其他的石油石化企业,比如一些民营企业,在产业链中没有定价权,急需在原油期货市场套期保值,锁定生产经营成本或预期利润,增强抵御市场价格风险的能力。

2、争取原油定价权,增强国际竞争力

由于亚太地区还没有权威的原油基准价格,“亚洲升水”使我国进口原油每年要多支出约20亿美元。近二十年来,因为中国等亚洲国家无定价权,在不考虑运费差别的情况下,亚洲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对中东石油生产国支付的价格,比从同地区进口原油的欧美国家的价格每桶要高出1—1.5美元。

亚太范围来看,近年各国对亚太石油定价中心的争夺日益激烈,我国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亚洲最大的两个能源期货市场是日本石油期货市场和新加坡石油期货市场。我国大庆生产的原油挂靠印尼米纳斯原油(Minas)定价,胜利、大港原油挂靠印尼辛塔中质原油(Cinta)定价,渤海原油挂靠印尼杜里原油(Duri)定价。推出原油期货,无疑将有助于中国争夺国际定价权,稳定国内经济运行。

原油小知识

原油种类有哪些?

根据不同的标准,原油可以进行以下分类:

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

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

按相对密度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三类。

原油为何以桶来计量?桶和吨有什么关系?

世界上最早两处打出工业油流的地方都盛产葡萄酒,而且在本国都很有名气。打出工业油流的人们不约而同用葡萄酒桶盛放刚打出来的原油。

1870年,洛克菲勒成立标准石油公司,他们使用的是自己家族生产的葡萄酒木桶并且自立交货规格,1桶为42加仑。美国取了英国商人和美国商人能共同接受的标准,即沿用洛克菲勒家族标准石油公司自行制定的标准,规定42加仑为1桶。这个标准的原油计量单位“桶”(每加仑为3.7854L(美),故1桶约

159升)就成为至今全世界普遍用的原油交易单位。

然而,“桶”主要还是欧佩克组织和英美等西方国家常用的原油计量单位,是以体积计量的。在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则是以重量计量的,使用“吨”作为原油计量单位。因为各地出产的原油密度不尽相同,所以一桶原油的重量也不尽相同,大约在128-142公斤之间。1吨原油大约等于7.0至7.8桶。

全球每天的原油产量、消费量有多大?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16年全球每天的原油总需求为9645万桶/天(1236-1378万吨/天)。总供给为9690万桶/天

(1242-1384万吨/天)。其中,中国每天的原油总需求量为155万吨/天,产量为55万吨/天,相当于每天需求1190万桶,每天供应400万桶。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7》,2016年全球每天的原油消费量为9656万桶(约1210万吨),同比增长156万桶/天,消费量为2011年以来最高。产量增长创下2011年以来的新高,为

9215万桶/天(约1201万吨/天),同比增长45万桶/天。其中,中国每天的原油消费量为159万吨/天,产量为55万吨/天,相当于每天消费1238万桶,每天生产400万桶。

世界上的原油还能开多少年?

世界原油能开多少年,一般用储比来衡量,即当年的剩余探明经济可储量与当年产量的比例。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7》,世界原油探明储量为17067亿桶,原油消费量352亿桶/年,那么世界原油还可开48年。

当然,世界原油到底还能开多少年,取决于每年新发现的经济可储量,如果新发现的储量大于年开量,储比还会增加。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原油的可年限不但没有减少,而且还在增加。

世界重要的原油生产、消费国家有哪些?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7》,主要的原油生产国家有沙特12349千桶/日,俄罗斯11227千桶/日,美国12354千桶/日,伊朗4600千桶/日,中国3999千桶/日,加拿大4460千桶/日。

主要的原油消费国家有美国19631千桶/日,中国12381千桶/日,日本4037千桶/日,印度4489千桶/日,俄罗斯3203千桶/日,沙特3906千桶/日。

OPEC参考的一揽子原油价什格体系?

OPEC参考的一揽子原油包括12种原油,分别为: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混合油、安哥拉的Girassol、厄瓜多尔Oriente原油、伊朗重油、巴士拉轻油、科威特出口原油、利比亚的EsSider、尼日利亚邦尼轻油、卡塔尔马林、拉伯轻油、穆尔本原油和委内瑞拉的Merey。

一揽子原油价格体系主要讲欧佩克的宗旨是,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来维护它们各自和共同的利益。为使石油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都得到保证,欧佩克实行石油生产配额制。为防止石油价格飚升,欧佩克可依据市场形势增加其石油产量;为阻止石油价格下滑,欧佩克则可依据市场形势减少其石油产量。

为什么中东地区动荡对原油市场的影响大?

中东地区动荡对原油市场的影响大,主要是因为:

首先,中东地区的原油储量巨大。沙特阿拉伯的原油储量高达266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比例高达15.7%,其日均产量目前约1200万桶。其次,伊拉克、伊朗和科威特的储量也分别高达1431亿桶、1578亿桶和1015亿桶。

其次,该地区的原油产量和出口量也很大,全球各大原油消费国对其依赖程度很高。据欧佩克2017年1月份月报的数据显示,欧佩克成员中中东产油国的日均产量为2485万桶,占欧佩克产量的近77.7%,占世界总供应量的25.8%以上。

第三,该地区剩余产能很大,因此对油价调控能力很强。沙特阿拉伯是目前拥有剩余生产能力最大的国家,拥有对世界市场进行调控的能力,因此有人将沙特誉为“世界油市的中央银行”。正因为如此,中东产油国国内局势一旦发生动荡和出现社会,对世界原油市场就会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例如2012年初欧盟宣布将对伊朗实施制裁,立即导致国际原油价格出现大幅飙升。再如,2011年利比亚战乱导致利比亚原来日产160万桶的原油供应一度几近停止,给世界油市带来冲击并导致油价飙升。为此,沙特迅速提高产量以弥补利比亚供应中断造成的空缺,对遏制世界油价进一步飙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对原油市场的影响为什么那么大?

美国对原油市场影响大主要因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美国原油消耗量十分庞大,2016年达到1963.1万桶/日即71.65亿桶/年,位居世界第一。二是美国进口量很大,日进口达945.0万桶,对全球原油市场的供需影响格局很强1。三是美国综合国力强,有能力且有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油价,在世界能源政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四是北美近期的页岩气技术发展有望飞速增加美国本土能源供给,实现美国能源的自给自足,甚至到2020年取代沙特阿拉伯,成为能源生产及出口大国。

美国有什么渠道能影响国际原油价格?

美国影响国际油价的方式有很多,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几个:

第一,美国建立了完善的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体系,以及库存数据的定期发布机制,同时依托国际能源署建立了战略储备的联合动用机制。

第二,美国建立了发达的能源金融市场体系,其石油期货价格成为了世界石油市场的风向标。

第三,美国有实力雄厚的跨国石油公司以及数量众多的中小石油公司,为石油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七禾网研究中心翁建平编辑整理

七禾网研究中心合作、咨询电话:0571-88212938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七禾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