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汽车和德国汽车比较,要具体

2.#美国油价# 每加仑3.88美元,合成人民币多少钱一升?谁帮我算算

3.人生总有一台绕不过的三系,你好,MY 2020款 320i 运动套装

4.天津和新西兰比哪的治安好

5.地理世界主要港口、世界主要航线

6.发改委调高油价和地震有关系不?!!

日本汽车和德国汽车比较,要具体

青岛油价为什么便宜_青岛油价为啥比西海岸油价便宜

德国车比日本车重,主要因为以下方面原因:

1)为确保高速行驶的操控性、稳定性、安全性(车体刚性),德国车的底盘用料十足,特别结实(同排量德国车的最高速度大多比日本车要高,比如1.8升花冠的最高速度比1.8宝来/GOILF要低20公里/时,只与1.6升的宝来/GOLF相当),因此,重量增加了。看看XCAR俱乐部什么车的用户加装平衡杆多就便知其中差异了。德国车几乎没有加装平衡杆的,而日本车比比皆是!

2)德国车发动机底部大多装有高强度防护板,而日本车除了中高档车外基本没有装(光这一点重量就相差至少20-30斤);

3)德国车采用前后高强度加强型吸能保险杠(确保低速追尾碰撞变形尽可能小,尽可能不伤及发动机仓内部件,减小不必要的维修费用,这一方面GOLF便是典型代表)。而日本车所谓的碰撞吸能,是以牺牲保护汽车内部部件为代价来保护乘客,中低速碰撞就会导致碰撞部位严重变形,往往伤及内部部件,使得维修费用大增,这一点飞度便是典型代表);

4)同排量德国车的载重能力往往比日本车要高出30%!(同排量的宝来/高尔夫比花冠载重能力高出150斤!)。为此,德国车的避震弹簧更粗,避震装置自然更重。

5)德国车(比如POLO、GOLF等)采用钢板双面镀锌防锈工艺,空腔注腊技术、多层喷漆工艺等确保车身12年不生锈,而日本车给省了。

6)同排量的车德国车的轮胎宽度往往比日本车大一号,由此也增加了重量。

稍有物理常识的人都知道,移动重量越重的静止物体要克服更大的惯性,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同样,汽车自重越重就越耗油,尤其在城市拥堵路况开开停停行驶更加明显。

日本车之所以轻(相对省油),说难听点是“偷工减料”的结果,其所谓的省油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降低安全性与操控性为代价换来的。

从国际上汽车售价就可看出,日本车普遍处于中低档次(凌志等少数高档车除外),日本车是侧重满足用户基本安全和代步要求而设计的,至于操控乐趣、品味等就免谈了吧,买日本车是抬高不了自己的身份的。

关于汽车的概念,欧洲人想的是我用它横贯欧洲不能有问题。美国人想的是我从美国的东海岸开到西海岸它得好使。而日本人在回答中国人责问为什么使两年以后哪哪都是毛病时,是这么说的:“在日本,你就是天天住在车上,一年也就跑一万公里。谁能想到你一年就跑五万公里!日本人开3年就换车了,你非得开15年,你怨谁?”

欧美人发明汽车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从无到有的想象、钻研。日本人学做汽车是为了赚钱。所以他把别人有的拿过来琢磨怎么做的更便宜!日本车打入美洲市场是能源紧张,油价上涨的70年代。――他最省油。

大家知道车怎么能省油么?――车轻!(风阻系数并不是最根本的因素,因为风阻系数的作用是与速度有关的。)为什么在日本车迅速占领市场的时候,欧美人(特别是德国人!)却不生产同样省油的廉价车与其竞争呢?是因为他们作汽车的目的不一样!!!

德国人在想让汽车轻的时候想的是把钢板换成铝合金,这一下成本高得吓人!日本人在想让汽车轻的时候直接把2个厚的钢板换成0.8的。结果是既降低了成本又省了油!!!

德国人真的没想过这么做吗?真个这么笨吗?德国人真的没想过这么做!但却绝不是笨蛋!!!

前面说了,因为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造成了二者对汽车概念的理解不同,又说了二者造汽车的目的不同。结果造成什么直接的结果呢?举个例子:两个人各自开着日本车和德国车以同样的速度撞墙,50公里的时候,日本解说员对驾驶员说:“你看,这是最新科技:发动机下陷技术,保证不会进入驾驶室造成对驾驶员的伤害;这是利用塌缩吸能原理制造的三级吸能结构,确保其通过充分变形来吸碰撞能量以保障驾驶员的安全。”(车已经报废了)。德国的解说员只对驾驶员说了一句话:“看,没问题。”然后是时速100公里,撞完之后德国解说员不好意思地对驾驶员说:“对不起,您的车报废了!”日本解说员大声对驾驶员骂道:“活该你死,开这么快,你还敢撞墙?”

德国人想的是要把发动机室做坚固,以确保在可能出现的事故中尽量把车的损失减少到最小。而为了人的安全要把驾驶室造的更坚固,以确保在车的损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还能保证人的安全。

日本人想的是为了节约成本把驾驶室做的越薄越好,只要能保证发动机室比驾驶室更不结实就行――这样就不至于直接把人撞死(安全碰撞试验能过关)。

而这两辆车带给人的直接区别是:日本车每百公里省1-2个油,每开出一万公里,日本车少花几百块油钱――前提是别有事故,因为一有事故,日本车用于修车甚至换车的综合费用要比德国车高很多。(不要只看到德国车的一个保险杠是日本车的几倍,德国车需要换保险杠的时候,换成是日本车可能已经报废了!)

想一想你买车花了多少钱,你每年能开多少万公里,你就知道省这点油钱对你有没有意义!而多花这点油钱对你有多大的好处!

人要学会自爱,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就像日本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森林资源,一定要从中国进口一次性筷子一样。日本人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是尤其不会在乎你中国人的死活的!!!

首先感谢朋友们的支持,有位网友问我:“德国在中国卖的车也减了配置”。还有的网友说:“日这本车卖给中国的质量次,在欧美的品质还是不错的。”

这些朋友说的都有一定道理,这次我就试着分析一下“品质”与“质量”的区别。举一个例子,有位朋友说:“在国外美女最多的是韩国,大街上到处都是。”大家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基本都是假的。再举个例子是香港**。好莱坞越来越重视香港**,但并不意味着香港**就有资格与好莱坞相提并论。为什么,因为凡大卖的香港**60%以上都能从好莱坞身上找到影子。可以说没有香港**并不会影响世界**的发展,而没有好莱坞将引起世界**的倒退。举这两个例子想说明什么呢?就是想说质量和品质的差别。什么是质量好,韩国的美女就可以说是质量好!质量的好坏是外界的评价是一些客观标准的达标。什么品质好,品质好就是好莱坞的**!香港**可以拍的比好莱坞更花哨(只限武打场面)、更血腥、更紧张。但没有了好莱坞,我们将直接失去的是想象力(香港**很大程度上只是好莱坞想象力的亚洲演绎版)。品质是内在的,是内在的对想象力、原创力、生命力的追求!韩国人以他认为美的标准不断的整下去的结果并不会使韩国的母亲们生出更多符合标准的美女来,只能使他们的美容业病态的发达。而最后的结果是整个民族的自卑!

走了这么远回到汽车上来,同样的道理,日本人可以做到质量好,但他还没有能力做到品质好。日本人做汽车的初衷是因为这是一个大的赚钱的产业。他现存的大家都知道品牌的汽车企业基本上是第二三代的,因为第一代的企业已经在前赴后继的冲击美国市场的过程中伤亡殆尽了。(当时日本没有什么汽车消费市场,他做车就是为了出口)当时的美国甚至出过专门针对日本车的笑话集。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懂得了质量的概念。并且它也做到了这一点――它可以让使用者在一定的范围内挑不出毛病。而这一切是源于他对欧洲人对汽车品质的追求的模仿上。(到现在日本车在欧洲仍然是没有什么作为的)

再举个相对专业店的例子,欧洲车的功率响应峰值是在一定转速范围内的一个平台,而日本车则只是一个尖点。同样的道理两种车都宣称有ABS系统,德国车通常是连带着EBD的。而日本车在更贵一些的车型上会标着ABS+EBD!

就是同样的ABS在极限状态下的表现也是相差很大的。但这并不影响日本车的质量――因为绝大多数使用者并不能察觉。毕竟只有极少数人才能遇到极限情况。而一旦遇倒这种极限情况将是致命的!!!

品质和质量的差别同样体现在德国车和日本车在对中国销售的车型减配置上。日本人在对中国销售的汽车减配置上不仅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还有一种病态心理。(具体为什么有这种病态心理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在下一次试着分析一下)德国人减配置是因为中国人病态的喜欢日本车的心理造成德国车必须降低成本和他拼价格。我说过在国际市场同档车德国比日本要高1/4――1/3的价格双方销量持平。(中国人为什么有这种病态心理大家有兴趣的话,我也在下次分析一下)

我前段时间在媒体上看见很多关于马3PK速腾的文章,这两款车是否PK,这与我无关,这两款车我都仔细地看过,两款车都很诱人,特别动感的外形让两款车都定位于运动型车,我也觉得很合适;从动力系统上看,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和大众的涡能增加发动机都是世界闻名的发动机,第一台转子发动机诞生于1961年,而大众的涡能增压发动机诞生于1966年,涡能增压最开始是用于飞机的发动机,渐渐地用于汽车。虽然转子发动机是日本马自达的技术优势,其实转子发动机是德国工程师汪克尔(Wankel)发明的,1988年11月份,日本马自达公司购买了汪克尔的发动机专利。可见,马自达的发动机的根还是德国,这就是德国人在发动机上的优势,或许是德国高速路不限速的情况让更多的发动机工程师疯狂的改进发动机。

在世界汽车工业史上,汽车起源于德国,德国车以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操控性见长,而日本的地理条件(岛国山多)决定了日本汽车也需要良好的操控性和稳定性。可是,在动力性方面,日本对此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因为日本的弯路多,车速不能上去,但是对操控性要求高,比如马自达6的良好的操控性也能说明。德国公路不限速,直路居多,从此德国车不但要有良好的动力性,还要有安全性和操控性,可以看出来,在高速的情况下,不但要有良好的安全性还要有操控性才行。这就是德国车在其高速的情况下比日本车多了一个筹码,那就是安全性。虽然这有些片面,不能说明所有的日本车和德国车都那样,但是这一定是绝大多数的日系和德系车的区别。在安全的速度下行使,日系车和德国车都很安全,可是,在超高速的情况下,谁更加安全?

当然,上面题外话,还是回到文章的主体上来,马3和马6都不错,并且,马6以弯道之王而赢得了很多消费者的厚爱,德国车的捷达和桑塔纳10多年市场不衰,宝来除了价格高了一些和后排空间的弱点,但是市场还是一片看好。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一些细节可以看出。

首先,我们看看马6和马3的细节,马3和马6都具有很棒的外形设计,马3的动力也很棒,马6也号称弯道之王,可是,大家可以仔细地看看马3和马6的内饰和做工,不管是马自达6还是马自达3,他们的隔音效果都是特别差,不信的人可以自己亲自比较。另外,马3和马6的做工都比较粗,这可以从他们很细小的部分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就拿马自达的座椅来说,从座椅的针线匀称、以及座椅的塑料部件与部件的切合度都可以看出来,马自达的内饰和做工明显偏粗。此时,我就觉得有些怀疑了,既然马3和马6在外形设计,发动机上都舍得花钱,为什么那些内饰和部分做工都不可以改进、或者做得更好呢!同时,我们可以比较内饰和做工所需要花费成本与汽车设计、发动机、变速箱等配件的成本,谁更加高?或许傻子都知道后者的成本更加高,可是为什么还不在内饰和做工上下功夫呢?

其次,我们再看看速腾,甚至德国大众的别的车型,以及其他德国车,他们的内饰和做工怎么样?有句很经典的话:德国人造车如同造艺术品。即使这句话不能用来形容全部的德国车,但是德国的豪华车完全可以用这句话来印证。我们甚至可以从捷达车来看它们的内饰,即使是呢绒的座椅,也绝对做到每一针线的匀称和到位,速腾也不例外,为什么我可以这么说,因为我亲自仔细考究过两款车的内饰。

此时,我想到了以前看过的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我不知道日本的本土产的马自达内饰情况怎么样,但是从日本的电子商品的做工来看,日本对细节的要求也是很严密的,来到中国后的马自达的内饰和做工却变得那么粗糙了,这是为什么?难道这就是马自达在忽悠中国消费者?尽管德国车也有缺陷,比如价格普遍偏高,外形比较古板而稳重,但是德国车在细节上做得较好,在技术研发方面也很有突破。

最后,我想到了一句话:细节都做不好,还能够持续地做大作强吗?马自达被福特收购,或许原因就在此,难道这就是马自达和德国汽车企业的文化之一。这对于国产车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既然我们在技术上比别人差,但是我们可以从细节上下功夫啊!如果本身技术都不先进,再加上细节也做得不到位,消费者怎么才会信赖它们。

#美国油价# 每加仑3.88美元,合成人民币多少钱一升?谁帮我算算

1加仑=3.785公升

3.88美元=25.244人民币

25.244/3.785=6.67元/公升

事实上美国的汽油和中国的汽油没有可比性,汽油标号算法不同,中国的汽油97号的油品还不如美国的87号(入门级)汽油

人生总有一台绕不过的三系,你好,MY 2020款 320i 运动套装

从小就喜欢车,非常喜欢。大学毕业之前一直开着家里的车子,毕业后拥有了我的上一台车,十代思域。17年2月,喜提思域~小思陪伴了我三年的时光,陪我走过了将近4万公里的路程,陪着我认识了很多朋友,经历了很多的故事。三年前,也没有为思域单独发个帖子,那就在这里纪念一下那些一起走过的历程吧。因为思域,接触到了改装,并一发不可收拾。避震换了两套Tein,AP9660刹车,包围换了好几套,排气换了好几根,轮毂从杂牌子换成正品的RAYS?TE37SL?绿标,等等等等。从一个改装小白,慢慢了解学习车子的各个部件,如何去提高性能,认识各个国家的改装品牌。因为改装车,也在这个城市里认识了很多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十七八辆车一起去给车友出婚车,一起到东环岛跑山,一起去下赛道,一起吹着海风在湾边闲聊好几个小时......那真是无比美好的时光,让人非常怀念。我喜欢我的思域,我不认为车子只是简单的代步工具,它为我遮风避雨,陪我度过人生的高潮低谷,载我努力前行提升自己。思域真的是一台很好的车子,动力强,改装潜力大,本田信仰。但是这两年思域在网上车圈里的风评不是很好,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某些车主的行为影响了整个思域圈子的口碑,还是希望所有热爱改装车的伙伴们文明驾驶,理性改装,不做马路飙客,大家一起塑造一个良好的改装车圈子文化。发几张照片,纪念一下我的FC1。

非常喜欢这张照片。

青岛的海天是非常漂亮的。

飘扬过海的?RAYS?TE37,撬木架的德邦小哥体现了POWER感。

I’M?Super?Gamer.

与小思域的告别...

因为一些原因,18年底的时候,慢慢将思域车上的改装件一件件的卖掉了,小思域也还原了。那个时候心里真的蛮不是滋味的。19年4月看新闻上海车展要发布新一代宝马三系,4月17日,还是车展媒体日,与女朋友一起打飞的去会展中心一睹新三系的容颜。其实当时并没有换车的想法,去车展也当是去上海玩的一个地点而已。当时上海车展上展出的那一台耀目金的325i真是太迷人了。20寸的轮毂Mperformance的款式,扎眼的**,紧凑协调的车身。到车内一坐,哇,座椅支撑很舒服,有腰撑。一握方向盘,哇,好舒服,握感好棒。从车展回来以后,就开始对三系念念不忘了~三系论坛,头条,抖音各种看。想着如果换车,那下一台车就是三系了。万万没想到的是,6月22日新三系天津上市发布,330i竟然不发售,而且要等到2020年,太太太失望了...7月初,各个4S店的试驾车都到了后,就去店里试了几次325Li,总体的驾驶感受还是不错的,但是毕竟还是和心心念念的330i有差距,也就没下订。开了几个月还原的思域驾驶感受和之前差别很大,换车的念头开始越来越强烈。那个时候的想法最好玩,最纠结。重新改思域,S4,A5,二手M2,野马等每天都在脑子里转好几遍,也各种去4S店看车。这些想法中,与野马的距离最近。自己一直有个跑车梦,9月份的时候都去福特店把订金都交了,但过了半个月还是去退了。那个时候,就决定好了,既然那么喜欢330,就一定要等到他。

上海车展,初见新三

非常喜欢这个角度

325i?这屁股太漂亮了

20寸的轮毂,真的是好看,太大了

上海车展新款宝马S1000RR,希望以后能拥有一辆摩托车

某4S展厅里的M2C,驾驶者的暴力机器

将野马退订后,就天天刷三系论坛,期待着330上市的消息。终于在11月份等到330要在广州车展上市的通知,11月22日开展媒体日又是直接飞到广州去刷一眼330i。没想到9点准时发布330的价格,早上起晚了没赶上,在去往车展的路上就知道了330i的价格和配置。很惊喜!比325i曜夜增配了几项,而且价格比上一代便宜不少。到会馆后直奔宝马展厅,展车都被护栏围着,再加上人实在是太多了,也不让进去拍照,在外面草草看了几眼就走了。26号之前一直沟通着的销售老哥告诉我他们店有一台配额是1月份下线的,可以个性化定制。立马赶到店里下订单了,白外黑内,舒适套装,冬季套装,19寸轮毂和腰撑通通选上。两天后销售老哥告诉我选配都选上了,订单完成,很顺利,非常高兴,想要的配置都加上了。接下来就是漫漫的等车之路,1月11号下线的车,年前物流没发出来,就没提上。本来2月初就可以提到的车子,又遇上疫情,这也没办法,不过从过年就一直在家不出门,到不到也无所谓了。直到2月29号,整整三个多月,老哥告诉我车到了!!!接下来几天办手续,挂牌等等一系列手续销售老哥帮我办完后,就顺利提车了。总而言之,这次的购车体验让我个人是非常满意的。也让我感受到一名专业,靠谱的销售是多么重要,没买野马的一大原因就是因为销售给我的感觉不实在。话不多说了,开始上图~

车到4S店正好下雨,一身泥...

想直接去贴车衣,就没让4S洗车

提车前刚中的一双鞋子,自己没抽中,还是女朋友帮我抽到的,off-white联名的AJ5,新鞋配新车!

前脸非常霸气

帅哥,请加330元95号油~现在油价低,基本280元就能加满

19寸的轮毂造型比较好看,也显得饱满

提车将近一个月了,也跑了一千多公里了,大体讲讲用车感受。?动力方面:330i的动力和驾驶感受,在我个人感觉与325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加速不用说了,确实是提升了一个层次。之前试驾的325li在低速的时候有比较明显的顿挫感。普通模式下虽然330i的顿挫感不是特别明显,但低速猛加速的时候变速箱也会反应0.5秒,不是那种随叫随到的感觉。有的车友说是变速箱会学习驾驶者的驾驶习惯导致的。这一千多公里,大部分都是市区通勤,所有很少有突然加速突然减速的情况。这个以后再慢慢试吧,车肯定是越开越习惯的。普通模式,S,S+模式这三个也有比较大的区别,S换成S+明显的感觉就是车身轻快了很多,油门随踩随到,而且切换驾驶模式后,HUD的显示也会变得不同,这点很酷。市区通勤很难介绍出转向时的车身姿态等等这些细节化的驾驶感受,但330的确实是让我非常满意的,开起来真的很爽。还有就是,我个人感觉330的刹车没有虚位,325的是需要踩下去一点后才有,这点比较好,刹车脚感比较直接。?再就是我选装了几个选装包,介绍几个功能吧。冬季套装远程启动是需要先在温度设置那边打开的,然后连续按三下锁车键,就能启动车子。舒适套装是随车附带一张白卡,数字KEY,直接拿卡就能上车发动。后备箱感应不是很好用,得扫好几次才能打开,这点不太好。我的19寸轮胎是普利司通的,防爆胎确实不好用,以后就直接换PS4S了。哈曼卡顿的音响是需要调一下的,我也是根据论坛里面一位老哥发出来模式照调了一下,音质还是很不错的,哈曼本来就是比较擅长流行乐,而且Carplay和用USB听无损的差别也很大,建议对音响有要求的车友尽量用无损音乐。怎么调哈曼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留言,我发你~再就是我车子贴了隐形车衣,这里提一个小建议,贴隐形车衣前,洗车的时候,一定要看着让店家洗的仔细干净点,然后你自己要仔细的验一遍车,尽量检查到车子的每处细节,车衣贴好后,也一定要在阳光下仔细再检查一遍,这样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大体就这些吧,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我了解的一定会回复。随便附点吧~

330的改装从方向盘开始[偷笑]翻毛皮的手感很好~

内饰设计真的很好,简约大方

前脸真的非常帅气

欢迎大家到青岛西海岸看海?哈哈

下午去拍的照,光线有点暗

The?330i

星光岛大桥

漂亮的尾灯

超级喜欢能显示歌曲封面的这个功能,太帅了,十几年的杰伦粉~希望今年能再去现场看周杰伦的演唱会~

最后?钥匙和白卡,来个验证~白卡很漂亮~

人生总有一台绕不开的三系。当我真正拥有了这一辆宝马后,当我真正的驾驭它后,才真正发现这蓝天白云是如此迷人。每一辆车子出现在生命里特定的那个阶段,都会有它独特的经历和故事。年龄的不同,故事也就不同,给自己带来的意义也不相同。而不变的只是自己那颗爱车的心,它不只是遮风避雨的交通工具,它更是我的伙伴,也是载我前行,让我为之努力奋斗的动力。与小思域的故事已经完结,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它陪我度过的那三年时光,那些时光里小思域陪我所经历的一切。好几年没有认真的写过东西了,这个帖子写的也跟流水账一样,就简单记录一下吧。接下来,希望与我的330i一起认识更多爱车的朋友~和330i的故事刚刚开始...

胶州湾跨海大桥~美丽青岛欢迎你~

天津和新西兰比哪的治安好

天津和新西兰比哪的治安好

我是天津人,现在在新西兰,我的感觉是,相对来说新西兰治安好一点,社会简单一点;但是因为这边的警察力度或是刑罚体系比较轻,所以出了事情之后,会比天津麻烦一点

新西兰度蜜月治安好不好

我跟对象2013年10月到11月去新西兰度蜜月,在新西兰一共17天,去了南岛和北岛,奥克兰出发在基督城换车飞到奥克兰回来。国内国外花的所有费用5.2W左右。有些问题可以帮你解答下。

交通。在新西兰自驾是最合适的。公共交通虽然很发达但是很贵。飞到奥克兰之后机场大巴一个人30多纽币,坐公交车几站就要好几纽币,跟公交比起来打车还真不贵只是公交两倍左右的价钱,但是必须电话叫车。城市之间的交通有Intercity之类的大吧公司,但是也不便宜。

租车费用和手续。我们当时在Apex租了16天自动档的三厢尼桑骐达,含全险每天52纽币,还送南北岛之间车过海的船票(人需要另外买票)。油价最贵的地方2.1纽币一升,但是没有任何过路费。租车手续:在淘宝上搜一下,可以找到店铺,把你的国内驾照拍照发过去,过几天正规的官方认证翻译件就可以寄到手上,在新西兰开车有完整的法律效力。我当时去新西兰甚至都没带驾照原本都租到车了。费用200多人民币,很上算。

其他关于开车的事项。新西兰是在路的左边开车,需要稍微熟悉一下。大家都很守规矩,没有乱插队的,去了也需要遵守当地的交规和习惯,特别是要注意让行。再就是道路比较曲折,要注意控制车速。

语言。感觉语言不是问题,即使英语差劲也问题不大。当地人都很热情、很耐心的帮助别人。再说只要大点的商场、机场、餐厅之类必定有华人。

住宿。我都是在Booking.上找住处。5月份是淡季,应该很便宜,一般带洗手间、厨房的套间不会超过100纽币。建议找带厨房可以开火做饭的地方然后去超市买东西自己做着吃,特别是早饭会很省钱缉粻光救叱嚼癸楔含盲。

季节。需要特别注意,5月份是冬季,很多项目不开放,很多小地方基本上没人。新西兰所有好玩的地方都有自己的网站,可以事先查好。

天津和杭州哪个治安好?

杭州

天津哪里卖新西兰十一坊

怎么那么多人想买新西兰十一坊呀!

给你推荐一家新西兰十一坊的专卖店,我经常在这个店里网购的,去年老妈血糖有升高的情况,吃了她家的蜂胶,2个月后就稳定下来了,说明店主很专业,希望可以帮助你,你可以去问下她们,店铺名叫:正百健康营养站 现在我老爸还在吃她家的螺旋藻的,呵呵,东西比药店便宜很多,也是我喜欢去的一个重要原因了,毕竟咱不是暴发户,每个月的薪水都有限的....

天津海运到新西兰多少钱,天津到新西兰海运价格

需要知道您的是新物品,还是旧物品。新货的话,首方3200人民币,续方1000人民币,不含新西兰海关税费,含中国报关,海运,目的港清关服务。派送费有详细的地址才有。额外费用:1、熏蒸费:650RMB一票。货物或外包装有原木才要熏蒸,没有就不收。2、叉车费:单件超150KGS,叉车费60RMB/件,不超就没有。3、保险费:按货值3‰投保,最低消费100RMB。旧货的话,在新货价格基础上,加免税操作费1000RMB。旧货海关查货产生的费用实报实销。船期:每周五装柜,下周五开船,一般开船后23天到港,岸上时间预留7-10天清关和派送。帮客人做过很多了。

从天津怎样进口新西兰奶粉/天津进口新西兰奶粉报关流

进口资料:

1,输华乳制品证书,

2,产地证卫生证箱单发票合同

3,自动进口许可证(7证)。

4,品牌授权(如果是婴幼儿奶粉,那么这个授权是强制的)

进口流程

报关——报检——交税——入仓——标签审核——标签备案——放行送货——出卫生证上架销售

另外可以以跨境电商的方式进行进口,保税备货、跨境直购还有个人快件,通过跨境电商进口比较方便一些,青到西海岸跨境电商产业园。

新西兰海运天津多钱

有没有大致多少个方?

青海和新西兰哪个美

新西兰气候更好。

美景是不同类型的不能做比较,

海南和新西兰哪个好玩

看怎么玩。

要是海的话,各有千秋,新西兰的海干净,中国海南和其他沿海城市一样,海边感觉不干净。

玩城市,喜欢人多的那就三亚,喜欢休闲、人少些的就去新西兰。

个人认为,有出国玩的机会还是要出去玩,一下飞机就有不同的感受。

冰岛和新西兰哪一个好

世界上北欧五国最好,

不论政治,经济……都是这样。

冰岛属北欧。

地理世界主要港口、世界主要航线

一:世界十大著名港口及国家

(1)?鹿特丹(HAMBURG,GERMANY)-荷兰

(2)?纽约(NEW?YORK,NY)-美国

(3)?神户(KOBE,JAPAN)-日本

(4)?新奥尔良(NEW?ORLEANS,LOUISIANA)-美国

(5)?横槟(YOKOHAMA,JAPAN)-日本

(6)?马赛(MARSEILLES,FRANCE)-法国

(7)?新加坡(SINGAPORE)-新加坡

(8)?安特卫普(ANTWERP,RELGIUM)-比利时

(9)?伦敦(LONDON,UK)-英国

(10)?汉堡(HAMBURG,GERMANY)-德国

二:2010年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及其吞吐量?

1、上海?2907万TEU?

2、新加坡?2843万TEU?

3、香港?2363万TEU?

4、深圳?2251万TEU?

5、釜山?1428万TEU?

6、宁波-舟山?1314万TEU?

7、广州?1212万TEU?

8、青岛?1201万TEU?

9、迪拜?1150万TEU?

10、鹿特丹?1110万TEU

三:世界主要航线:

1.太平洋航线(1)远东--北美西海岸航线(2)远东--加勒比,北美东海岸航线(3)远东--南美西海岸航线(4)远东--东南亚航线(5)远东--澳大利亚,新西兰航线(6)澳,新--北美东西海岸航线

2.大西洋航线(1)西北欧--北美东海岸航线(2)西北欧,北美东海岸--加勒比航线(3)西北欧,北美东海岸--地中海,苏伊士运河--亚太航线(4)西北欧,地中海--南美东海岸航线(5)西北欧,北美东海--好望角,远东航线(6)南美东海--好望角--远东航线

3.印度洋航线(1)波斯湾--好望角--西欧,北美航线(2)波斯湾--东南亚--日本航线(3)波斯湾--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西欧,北美运输线

除了以上三条油运线之外印度洋其他航线还有:远东--东南亚--东非航线;远东--东南亚,地中海--西北欧航线;远东--东南亚--好望角--西非,南美航线;澳新--地中海--西北欧航线;印度洋北部地区--欧洲航线。?

4.世界集装箱海运干线?目前,世界海运集装箱航线主要有:(1)远东--北美航线;(2)北美--欧洲,地中海航线;(3)欧洲,地中海--远东航线;(4)远东--澳大利亚航线;(5)澳,新--北美航线;(6)欧洲,地中海--西非,南非航线。

发改委调高油价和地震有关系不?!!

呵呵,大家都看出问题了,石油是从地下出来的,所以石油的油价和地震是息息相关的,现在唯一控制地震和海啸还有空难的办法就是,控制发改委提高油价,其实那些地震只不过是给全球的一个警告,控制发改委提高油价的办法就是补贴,中国自己补贴自己那国内就不会地震,国际上那个国家不给中国油价补贴,哪国就会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