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导热油厂家_西藏高温导热油价格多少
1.变压器油型号有哪些 看了这些让你更了解变压汽油!
2.金刚石有哪些特征
变压器油型号有哪些 看了这些让你更了解变压汽油!
变压器油,又称方棚油,浅**透明液体,是石油的一种分馏物。它在变压器中主要起到保证运行时的冷却和散热。那么变压器油的型号有哪些呢?变压器还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变压器油的型号
变压器油10#、25#、45#,三个型号
我国变压器油标准,是60年代仿制前苏联的果斯特标准(ΓΟСТ10121)和IEC296标准而制定了我国变压器油标准GB2536,产品以凝固点高低来划分牌号为三个牌号,分别是10#、25#和45#变压器油。
当变压器油的凝固点不高于-10℃时(90年修订为倾点-7℃),就是10#变压器油;当凝固点不高于-25℃时(90年修订为倾点-22℃),就是25#变压器油;当凝固点不高于-45℃是,就是45#变压器油。
通常10#变压器油是由石蜡基油原料经酮苯脱蜡-溶剂精制-白土补充精制后,凝固点达到低于-10℃时,就作为-10#变压器油原料;当采用中间基或石蜡基原料经酮苯脱蜡-溶剂精制-白土补充精制后,凝固点达到低于-25℃时,就作为25#变压器油;当采用环烷基油作为变压器油原料时,则无须进行酮苯脱蜡就可由常压蒸馏直接得到凝固点低于-45℃的变压器油原料。因此,45#变压器油只能由环烷基油生产。当采用环烷基油生产25#变压器油时,得到的变压器油凝固点通常在-30℃~-45℃。
我国进入1980年以后,电力行业开始研制500KV的大型高压变压器,随之就提出了变压器油在高电压下析出氢气而威胁设备安全的问题,所以提出了开发抗析气变压器油的要求。这样我国就随之诞生了超高压变压器油的产品。也是以凝固点来划分牌号,分别是25#和45#超高压变压器油。并制定了行业标准超SH0040高压变压器油。相对地将无析气性要求的变压器油GB2536称为普通变压器油。
克拉玛依作为国内超高压变压器油唯一生产商,采用富芳烃矿物油作抗析气性组份,为保留足够的芳烃组份,通常采用酸碱工艺生产超高压变压器油。但此工艺存在严重的缺陷,产量低、污染大、成品油吸水性强等。超高压变压器油的落后生产方式而国内的超高压变压器油市场几乎被尼纳斯(Nynas)、壳牌(SHELL)等跨国公司所垄断。电力部门迫切希望国产超高压变压器油能够达到国际知名品牌的水平,因此如何按照国际标准生产变压器油并达到世界名牌—尼纳斯产品的水平,是本项目需要攻关解决的问题。
与变压器容量没有直接的关系,与变压器使用、安装的地点有关。?1、10号油的凝固点是-10度、25号油是-25度、45号油是-45度。?2、一般是:长江以南用10号、长江以北用25号、特别寒冷的地区(如西藏)用45号油。
二、变压汽油的主要作用
变压器油有以下几种主要作用:
(1)?绝缘作用?变压器油具有比空气高得多的绝缘强度。绝缘材料浸在油中,不仅可提高绝缘强度,而且还可免受潮气的侵蚀。
(2)?散热作用?变压器油的比热大,常用作冷却剂。变压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使靠近铁芯和绕组的油受热膨胀上升,通过油的上下对流,热量通过散热器散出,保证变压器正常运行。
(3)?消弧作用?在油断路器和变压器的有载调压开关上,触头切换时会产生电弧。由于变压器油导热性能好,且在电弧的高温作用下能分触了大量气体,产生较大压力,从而提高了介质的灭弧性能,使电弧很快熄灭。?对变压器油的性能通常有以下要求:
(1)?密度尽量小,以便于油中水分和杂质沉淀。
(2)?粘度要适中,太大会影响对流散热,太小又会降低闪点。?
(3)?闪点应尽量高,一般不应低于135℃。?(4)?凝固点应尽量低。
(5)?酸、碱、硫、灰分等杂质含量越低越好,以尽量避免它们对绝缘材料、导线、油箱等的腐蚀。
(6)?氧化程度不能太高。氧化程度通常用酸价表示,它指吸收1克油中的游离酸所需的氢氧化钾量(毫克)。
(7)?安定度不应太低,安定度通常用酸价试验的沉淀物表示,它代表油抗老化的能力。
变压器油为25#绝缘油,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但对橡胶有腐蚀作用,促进其老化。因为粘度大,可以防锈,但不能除锈。
废油一般不能再加入变压器。如果只是有少量不可溶解的杂质,或轻微受潮,过滤后可以使用,但必须进行检验合格.
前面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对变压器油有了一定的了解,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变压器的信息,请大家一定要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吧!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就能免费领取哦~
金刚石有哪些特征
金刚石的几种特性金刚石是自然元素类矿物的典型代表,化学成分是碳。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硬度10,绝对硬度为石英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承压力最大,平均每平方毫米可承受10吨压力。抗磨性最强,但性脆,不耐摔打。金刚石有较强的折光率,呈标准的金刚光泽,经白光照射,立即可被分散成明亮刺眼的单色光折射出来;金刚石有稳定的化学性质,耐强酸强碱腐蚀,熔点较高;金刚石,白天经曝光照射后,晚上能自动发光,历来被称为“夜明珠”。 钻石的颜色钻石的颜色对它质量的评价有极大的影响。由于无色中带“黄”是最常见的减等色素,故目前鉴别钻石的颜色等级(简称色级)时,就以含**素的多少来分颜色等级(简称色级)时,就以含**素的多少来分颜色等级。色级以百分区别。100色亦称“十足色”,就是纯正的“净水钻”;95色以上都是仅有极微的**,在不与纯正钻石相比的情况下,外行人看不出**;90色-95色之间亦仅带极微的**,略可感觉到色素存在;85色指有较明显的淡**;80色指有明显的淡**;75色指有显著**。75色以下的钻石,一般就很少作装饰物了。有些特殊颜色的钻石,如纯正的艳红,称为“红钻”,艳紫色称为“紫钻”,深蓝称为“蓝钻”,鲜绿称为“绿钻”,蛋黄或深(金)黄称为“金钻”,乌黑称为“黑钻”等等,这些都是极难得的珍品。 两类金刚石矿床 1、原生金刚石矿床:此类矿床都产在金铂利岩中。金铂利岩是一种碱质超基性火山颈岩石,斑状结构。岩石的主要矿物成分镁橄榄石、普通辉石、黑云母、钛铁矿、磷灰石、镁铝榴石、黑色镁钛铁矿铬透辉石,及部分后期热液或自变质次生矿物,伴生斑晶主要为橄榄石、金云母、石榴石钛铁矿等。金刚石以八面体积和菱形十二面体最常见。 2、砂矿金刚石矿床:是指含刚石的金铂利岩经过风化剥蚀而成的残(坡)积砂矿、冲积(河成)砂矿、海成砂矿、冰川漂砾砂矿等。其中以河成冲积砂矿最为重要。如非洲许多国家和我国的湖南、山东、江苏、辽宁等现代河流水系和古河谷阶地中都有重要的金刚石砂矿。 金刚石的重量分级和价格金刚石按每颗不同重量来分级。一般把0.01-0.24克拉的钻石,叫小钻;把0.25-0.99克拉的钻石,中中钻;大于1克拉的钻石叫大钻。大于100克拉的称特大钻石。在国际市场上,不同重量的钻石,每克拉的价格是不同的,钻石愈大价格愈高。一般的计算公式是: N(钻石价格)=M/2×(M+2)×K 式中M为钻石重量(克拉);K为一克拉的市价基数。但是,现在世界市场上钻石的定价完全操纵在钻石托拉斯手中,近年来,他们常用的公式是: N(钻石价格)=M2×K 这样,不同重量的钻石,价格差距就大多了。 金刚石产地的变迁 在十八世纪四十年代以前,金刚石的产地主要是印度。曾在这里采到不少世界著名的大特大金刚石。如“莫卧大帝”重793克拉、“皮特”重410克拉等。以后金刚石的产地开始转移到巴西,这里也采到不少世界著名的特大金刚石。如“瓦尔加斯总统”重726.6克位、“巴西黑钻”重350克拉等。到1867年,南非发现了更为丰富的金刚石和产金刚石的金伯利岩,采到了更多更好的特大金刚石。如1893年采到的“高贵无比”重995.2克拉、1905年采到世界最大的“库里南”重3106克拉,1934年采到的“琼格尔”重726克拉等。 我国的五颗特大金刚石第一颗,镶嵌在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内弥勒佛的眉宇间,重约390克拉,正面看足有核桃大。第二颗,是1937年深秋山东郯城罗甸邦老人拣到的,重281.25克拉,,形似淡**小雏鸡,故起名“金鸡”。1938年12月21日,被日本侵略军抢走,至今下落不明。第三颗,是1977年12月21日,山东临沭县常林村魏振芳姑娘在地里拣到的,取名“常林钻石”,呈八面体和和菱形十二面体的聚形,透明,微淡**,重158.79克拉。第四颗,是1981年8月15日山东郯城陈埠一位农民拣到的,取名“陈埠一号”,重124.27克拉。第五颗,是1983年11月14日山东蒙阴金刚石矿一个姓张的临时工在大块矿石上发现的,重119.01克拉。 我国发现最早的金刚石戒指我国南京博物馆人员在象山的西晋贵族墓群七号墓中,挖掘出一个金刚石戒指,推测为公元265-316年间的殉葬品,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为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金刚石戒指。这颗金刚石,为八面体晶形,直径一毫米以上。戒指扁圆形,直径为二点二厘米,平素无花纹,上有方形斗状孔长、宽各四毫米。现存于南京博物馆中。 金刚石的晶体形态金刚石,等轴晶系,晶体形态常为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立方体及“类球形”的凸八面体、凸十二面体、凸立方体和各种聚形,偶尔见到四面体。“类球形”晶体的形成,一般被认为是晶体成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不稳定,导致已晶出的个体外部,重新软化,使其晶棱、隅角部位溶蚀所造成。近年来在我国辽宁大连金刚石矿里,陆续发现七颗宝石级极为罕见的四面体金刚石,其中一颗有黄豆大小,重1.44克拉,无色透明,晶体完整,填补了我国四面体金刚石的空白。 世界最大的金刚石——“库利南” 它是1905年1月在南非的普列米尔金刚石矿采场上被发现的。这块宝石后来用矿主的名字取名为“库利南”。它是一个大晶体的解理块,并非完整晶体。颜色是带纯净淡蓝色的“水火色”,质地极佳。重量为3106克拉,差不多有一个拳头那么大。此宝石后来由当时的南非当局献给英王爱德华三世。其后由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著名工匠加工,制得九颗大钻石。最大的叫作“非洲之星”,重530.2克拉,安在英王权杖正中。“库利南第二”重317.4克拉,镶在王冠上。这九颗大钻石和其余96颗小钻全为英皇室占有。 “莱索托布朗”特大金刚石 这个重601.25克拉的“莱索托布朗”特大金刚石,是一个名叫欧内斯廷的妇女1967年于非洲南部的莱索托发现的。政府派三位专家保护她安全拍卖这颗特大金刚石,先是被比利时矿物收藏家尤金·塞拉菲尼以21.636万美元买去。政府只给这个妇女3.241万美元;几个月后尤金·塞拉菲尼又以买价的两倍价转手卖给了美国钻石商哈里·温斯顿。1967年12月哈里·温斯顿为庆贺买到这颗特大金刚石而举行招待会,并特邀了发现这颗特大金刚石的欧内斯廷及她的丈夫到美国参加这个招待会。1968年对这颗特大金刚石估价为100万美元,然后加工成为一些精美的钻石。 “光山”和“光海”金刚石 “光山”和“光海”金刚石,也是重400克拉左右、居世界第十位的特大金刚石。 “光山”和“光海”的原石,于17世纪初在印度南部下古生代地层风化的残坡积砂矿中找到,为蓝绿色。据记载,最初被用作神像的眼珠,后来被磨石两颗稀世珍宝的大宝石“光山”和“光海”,一起镶嵌在印度王的宝座上。再后,“光海”被辗转盗卖,于1773年由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情夫奥尔格夫买来送给了沙皇,从此改名为“奥尔洛夫”,装饰在沙皇的王笏上。经按新式样翻修重琢,由194.8克拉减到168克拉。“光山”在印度被英国统治者劫走,后被分为大小两颗钻石,大的重106克拉,为英皇室所有,另一颗存放在“不列颠博物馆”中。 “摄政王”特大金刚石 “摄政王”又名“皮特”,是世界第十位的特大金刚石,重400克拉,它是1701年印度的一名奴隶在矿区找到的。他把自己的腿割破,将这颗金刚石藏在绷带里,带伤逃出矿区,托一名水手为其出售,却被这个水手图财伤害了。水手把它卖给了当时的英国驻印度总督,后经工匠琢磨成一颗重136.6克拉的漂亮钻石,转卖给法国的摄政王,取名“摄政王”,现藏于法国国家博物馆里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