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报复性消费”会来到吗?

2.最新汽油价格

3.3月销量:要谨慎乐观,也要常怀希望

4.今日油价95号汽油涨了吗

5.谁知道年前与年后稻谷的价钱趋势?

6.乘联会发布3月份第三周周报车市扫描(20200316-0322)

7.今天油价多少

8.丰田全新小型SUV来了,估计不太贵!

“报复性消费”会来到吗?

今年四月份的湖北油价表_湖北现在油价多少

有人预期,疫情过后,消费行业会迎来一波报复性反弹;有人预期,这种反弹将是短暂、微弱的,并不足以支撑起消费本应对GDP的贡献。

如何提振消费,稳定信心,是疫情平稳期千头万绪的工作中一个较为显著的问题,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考虑到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未来或有望迎来更多提振消费的财政、金融政策。

消费复苏节奏如何?

海外欧美多个国家和地区疫情持续扩散,原油市场、美股和多个主要市场股价暴跌,国内还处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平衡期,在此背景下,国内的消费市场复苏会以怎样的节奏展开?

从供给端来看,餐饮、 旅游 行业等零售消费行业经历了一轮硬核的被动“去产能”。

中泰宏观研究团队日前发布的研报中,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测算显示, 旅游 受损最严重,1季度收入下降或为1.2万亿,占全年 旅游 收入的近2成。餐饮零售收入下降9600亿、交通运输1400亿、**100亿。并且,消费收入减少还会对其他行业产生间接影响,该团队利用投入产出表对此进行估计。 旅游 收入下降将造成其他行业收入下降约5500亿,餐饮零售为3200亿、交通运输为820亿、**为60亿。“2019年我国4.7万亿的餐饮收入中有15.5%来自于春节期间,即使疫情过去,春节假期已不再,餐饮业损失恐难恢复。”

但从需求端来看,疫情过后,餐饮等行业也将最快迎来复苏。

据企鹅智库近期发布的《全国网民消费影响调研报告》,疫情期间,居民线下消费需求被压制,疫情结束后,消费信心回弹,疫情期间减少的线下消费活动,居民均有不同程度的补偿性消费。在疫情期减少外出就餐的网民中,65.9%的网民表示疫情结束后,将会外出就餐,餐饮业在疫情结束后预计会迎来比较明显的补偿性增长。购物、美容美发、**院消费也有较大的重新消费需求。

宜信首席经济学家李琳博士认为,随着3月份和4月初湖北以外地区的全面返工复产,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正常化,二季度消费将在一季度极低的水平上反弹,消费增长二季度或会显著提升。二季度的消费提升部分也是得益于疫情之后的补偿性消费需求,比如,今年前2个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和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均下降40%等,这些在一季度被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有望在二季度得到释放,并带动相关的如家电、家具、装修等消费。三、四季度的消费增速可能又将较二季度逐步放缓,回归到中国消费增长的长期趋势水平上来。

3月份开始,快递物流行业人员复工明显加速,线上消费复苏的步伐明显快于线下。可供参考的一个表现是,阿里发布“38大促”成绩显示,其大快消行业同比去年38大促的增幅超过2019年双十一和双十二的增幅,去年双十一天猫整体成交额的同比增幅是25.7%。

消费能力与信心是否同步恢复?

按照人力资源 社会 保障部此前的提法,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由于企业规模和技术能力等限制,中小微企业普遍处于制造业、服务业的产业链下游,在本次疫情中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依附于中小微企业的大量城镇劳动人口,收入与就业面临的险峻形势,是否还能支撑起足够的消费能力与信心?

据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近日发布的《诊断疫情对微弱经济体金融 健康 的影响与政策建议报告》,在其调研中,流动资产可维持生活的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工薪阶层占比为47%,六个月以上的有45%,4-6个月的为8%。“流动资产与月支出比例”指标,各职业类别评分均值都在2分以下。

但这份报告中也展示了一个积极正面的指标,有三成工薪阶层较为乐观,认为依然能够维持现有生活水平。三成可能降低生活水平,但不会失业。仅14%的工薪阶层认为,一旦失业只能退出劳动力市场。“对家庭未来财务的信心”指标中,49%的人在6分以上,工薪阶层悲观情绪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

更需要考虑的是,我国居民虽然储蓄率较高,但负债结构失衡的情况由来已久,住房按揭贷款的偿还压力,对潜在消费力的挤出效应,或在经济下行期更为凸显:央行公布的数据中,今年前两个月住户部门贷款增加220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565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862亿元。

另外,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较多。食品是居民消费中的“刚需”,食品价格的走高,也会压抑其他非必要消费的支出。

李琳认为,年初以来,油价显著下跌,预期将带动国内工业品价格回落,未来PPI同比通缩幅度将进一步加深。非食品、食品CPI同比增速到年底将大幅下降, 总的来说,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预期通胀下行,由于去年底的高基数原因,年底CPI或面临通缩的压力。通胀环境对居民消费影响较为负面。

消费心理方面,疫情使更多人增强了抗风险意识,对流动资金的重要性有更深的体会,消费趋于理性。融360维度出品的《疫情期间大众消费信心调查》显示,超6成受访者表示会更加趋于理性消费,仅有11%表示将扩大消费。大众会在今后长期生活中减少的消费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是 旅游 消费、线下 消费、宠物相关消费、礼品消费、配饰消费,受访者选择比例分别为31.39%、28.48%、20.71%、20.39%、19.74%。

收入不确定性增大,房贷支出每月不变,再加上物价上涨趋势仍在持续,留给“报复性”消费的空间还有多大?目前还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而不确定性本身带来的不安,已足够辐射到实际的经济活动之中。

最新汽油价格

山东东明12.27日最新成品油报价:90#5050 93#5400

-10#5000 我是新乡地区的私人加油站 90卖4.2元 93#卖4.67元 -10#卖4.7元 卖出油价仅供参考

3月销量:要谨慎乐观,也要常怀希望

最难过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4月8日零点,封城76天的武汉正式解禁。数据统计,零点过后已有数万人或自驾、或搭乘高速列车离开武汉。这不仅仅是对自由的渴望,生活被按下暂停键超过两个月,此时的武汉人更需要报复性赚钱。

这也被解读为市场复苏的重要信号,其中包括受影响最深的的汽车行业。4月第一周,各大汽车厂商陆续公布了3月销售数据,跌幅进一步收窄,但仍然有50%左右的同比下滑。随着武汉解禁,全国的社会秩序和流动性逐步恢复,人们对汽车的消费需求也将得到释放。

外界把更多的希望寄托于第二季度。原因在于,全国大范围复工的3月份,「报复性消费」并没有在汽车销量上体现出来。成绩稍微好一点的品牌迫不及待公布了3月销售数据,比如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奔腾,环比大增、但远不如去年。至于那些成绩没那么好看的厂商只好用第一季度的数据说话,以求尽快在消费市场复苏之时显示品牌实力与抗风险能力。

乘联会对3月的数据监测表明,中国汽车市场正在以每周跌幅收窄的节奏逐渐回暖,但在全球疫情防控仍不明朗、国际市场形势复杂的当下,在可预见的第二季度,汽车行业的头顶仍是一片阴霾。

数据翻红背后的危与机

4月1日,上汽通用五菱最先公布了今年3月的销量数据,以13万辆的成绩提前锁定了销冠位置。这样的数字让随后陆续公布销量的车企望尘莫及,这甚至已经超过了一些头部车企第一季度的总销量了。按照上汽通用五菱的说法,由于生产地受疫情影响较少,产能恢复的进度更快,随着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复工,到了4月初,上汽通用五菱全国经销商的开业率已经达到了98%,甚至有过单日总销量超过6000辆的热销状况。

不过,仔细分析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走势,仍然会发现其中的危机。2019年,上汽通用五菱年度销量为98万辆,整体跌幅24.9%;其中又以宝骏的销量下滑最为明显,2019年仅卖出60.4万辆,同比跌幅超过30%。具体到五菱宏光、宝骏510两款明星车型,分别出现了20.6%和41.9%的严重跌幅。

上汽通用五菱的走势直接反映了市场的变化。

其一,五菱宏光这类工具车属性极强的低端MPV销量萎缩,是中国经济衰退的缩影。2010年上市、2013年攀升巅峰、2016年开始走低,每一阶段的销量变化都与中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冲击将会持续影响五菱宏光这类产品的销量。

其二,是新宝骏品牌转型的困境,2019年明星车型宝骏510跌幅41.9%,其他车型也都出现了销量缩水,这是产品的问题,也是市场的问题。过去几年政策刺激和品牌猛攻已经提前预支了广大城乡市场的购买力,增换购的时机远未到来,而首购车人群对消费升级的需要,又让新宝骏落后于吉利长安等品牌的高端化产品。

今年3月份上汽通用五菱销量翻红,很可能只是短期的反弹,这里面除了部分消费者对出行和复工的迫切需要,还受到了上汽通用五菱10亿补贴的政策刺激,以及疫情初期上汽通用五菱投入到口罩生产所带来的群众情绪高涨。

事实上,除了上汽通用五菱,几乎所有公布第一季度销售数据的品牌都不怎么乐观。今年2月几乎停摆的消费市场带来了超过?80%的同比降幅,即便3月份经销商复工率和客户接待率提升明显,今年第一季度汽车市场的平均跌幅仍在50%左右。只有极少数品牌能在一片萧条之下跑赢大盘。

东风日产、吉利、别克等实力相对稳定的选手也只能将控制跌幅在40%左右。比如东风日产,虽然有两家工厂在疫区湖北,但今年第一季度仍然做到了15.6万辆的销售数据,同比跌幅只有39.9%。334.5%的环比数据表明,东风日产在3月复苏明显,其中又以轩逸的销量最为突出,3月卖出了25,181辆。如果参考疫情之后消费者对9-12万家用轿车的关注度增长,日产轩逸将会是消费者综合考虑出行需求、性价比、经济可靠等因素的不错选择。

当然,市场复苏之后被调动的消费需求里,也不仅仅是求稳的普通家用车。按照吉利汽车公布的数据,今年3月卖出了7.3万辆汽车,比2月增长了245%,其中博越、帝豪家族、远景家族的销量都在1.5万辆左右,占比较为均衡。而2月全新上市的个性化SUV吉利icon已经在上市一个多月时间里收获了2.8万订单。

大概是这样的成绩才让吉利有信心保持今年的销售计划。相对均衡的产品布局,疫情之后对消费需求变化的迅速反应,这些都被认为是吉利汽车能够在竞争中突围的因素。

谁能捕捉难得的消费欲望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截止3月31日,全国的经销商门店复工率已经达到了95.5%,客流恢复率达到64%。武汉解禁之后,全国汽车市场将会重新回归到正轨。一些汽车经销商甚至表示增加工作日时间来消化被积压的购买需求。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3月环比增长明显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今年1、2月份消费需求被压抑之后的集中释放,其中最大的作用在于缓解了2019年以来日益严峻的经销商库存问题,从2月份最高的80%下降到59.3%。即便如此,这个库存数据仍然超过了警戒线,未来几个月要如何刺激更多新的购车需求,这仍然是摆在车企面前的大难题。

今年2月,疫情防控第一阶段趋于稳定之后,几乎所有汽车厂商都迅速作出了应对和调整,业内人士归纳出来了「三板斧」:促销、线上、健康。具体表现为以车企为主导的购车优惠、线下经销商转型网络直播、线上销售模式,产品升级以健康、空气质量为卖点。

除了「健康」这一步具备长远的积极影响之外,促销和线上模式更像是临急抱佛脚,未能从根本上刺激消费者购买汽车,尤其是那些疫情过后考虑出行问题和消费升级的首购车用户。

3月份的销售数据里,哪些车表现出了不错的抗跌能力?马自达品牌车型算其中一个。根据马自达公布的第一季度数据,一汽马自达跌幅26.3%,长安马自达跌幅33%,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其中又以昂克赛拉的销量最为突出,第一季度售出17326辆,为马自达中国贡献了近半销量。

去年昂克赛拉、阿特兹、CX-4均完成了换代和改款,各自的发展潜力正逐步释放。比如,昂克赛拉在新旧款同时销售、完成产品过渡的同时,新款的销量占比开始攀升;而全新一代阿特兹上市后继续保持2.5L排量占比过半、一汽马自达两款车型销量相当,在同比下滑的前提下,第一季度市场份额反而超出预期,同比提升21%,这些都在说明产品进步获得了目标群体的认可。

当然马自达的成绩也会受到质疑,毕竟跟自己比跌幅不大、但在整个市场里马自达的销量本来就不高。总的来说,结合前文所言的吉利icon逾2万辆订单,以及特斯拉、蔚来超预期的第一季度数据,基本就可以看到今年汽车市场逆市突围的机会所在。

一部分是求稳。除了日产之外,东风悦达起亚也在第一季度出现了让人惊喜的成绩。按照起亚公布的数据,虽然同比跌幅仍在48.3%,但是包括全新一代傲跑、全新一代K3、新一代智跑、新一代KX5在内的1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占比已经从去年同期的53%提升至74%,韩系车经历了过去几年的低迷之后,也逐渐重建了性价比和质量稳定的形象。这同时意味着,合资紧凑级车与自主品牌升级车型之间的竞争和摩擦将会加剧。

另一部分则是升级。大环境是更谨慎的消费决策,但无论是首购车用户还是增换购车用户,能力范围内的消费升级都是必然。根据特斯拉公布的数据,国产Model?3在今年1、2月最低迷的时候仍然交付了7500辆,而蔚来汽车在第一季度交付3838辆、超出预期的成绩,也都指向了中高端市场的消费能力和升级诉求。如果说疫情对整个消费市场的影响是新型消费、网络消费的转移,那么在汽车市场、尤其是高端领域,今年的突围关键将完全转移到智能化。

连番政策刺激的喜与忧

疫情发生之后,中央出台的多项稳经济促发展政策里,汽车最先被照顾。据统计,今年2月以来,中央多部委针对汽车消费的刺激政策已经推出了5次之多,随后是各地方政府的响应与跟进。

以广州市为例,截止4月8日已经陆续出台了包括购车置换补贴、增加购车指标、放宽非广州市户籍人群参与竞价的条件等多项优惠政策。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倾斜尤为明显,自购新能源汽车的用户可以额外获得1万元补贴,如果算上旧车报废、品牌经销商优惠等等,今年可能会成为买新能源车最便宜的一年。

然而,中央乃至地方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扶持并不能很好地刺激消费者,扭转他们的购车选择。3月31日,中央再一次提出了新能源车补贴、免征购置税延长两年的政策,也被认为是「雷声大雨点小」。

以笔者所在的非限购限行城市为例,新能源汽车始终难以成为大多数首购车用户的选择项。根据日常出行的粗略统计,粤A牌(广州)的新能源汽车种类很多,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广汽新能源、吉利等紧凑级纯电动车;而粤E牌(佛山)的新能源汽车更多集中在中高端领域,比如蔚来ES6和特斯拉Model?X/S/3三款车型,去年开始比亚迪唐的能见度才高了一些。

可以认为,在非限购限行城市,纯电动汽车在私人用车领域的购车欲望还是消费升级,但这个市场毕竟是有限的,使用习惯、私家车位等问题会影响消费者的抉择,而今年3月以来的油价下跌也会进一步动摇那些考虑中低端纯电动汽车的消费者。

完全可以理解业内人士对上述政策的不看好。这项优惠政策更多的是加快限牌限行城市的新能源汽车刚需用户做决定,正如汽车之家对新能源车购车意向的统计数据:今年3月,新能源车购买意向最集中、增长最明显的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天津。

但这份意向调查同样指出,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刺激并不具备广泛性,3月份新能源汽车潜在用户的意向增长更多集中在9-12万元区间,20-30万元区间有所下滑,而到了30-50万元的高端车市场又维持不变。这正好对应了第一季度国产Model?3、蔚来汽车、甚至宝马插电混动的销量表现,同时,这也意味着自主品牌从去年开始走新能源车高端化的道路将会受到一定的阻碍。以比亚迪为例,第一季度新能源车的跌幅将近60%,?3月同比下滑仍在59.2%。

很多人在预测中国汽车销量的时候用美国人均保有量和中国人均保有量做对比,乐观地认为中国的汽车销量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但这里需要引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观点:千人保有量一定是和居民财富中位数挂钩的,不考虑财富中位数预测4200万年销量,都是瞎扯。

中国的居民财富中位数是多少呢?2018年底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年的财富中位数是1.6万美元,是人均净财富的三分之一。财富的增长愈发集中在少数富人阶层,大部分地区的财富中位数已经出现了停止增长甚至有下滑趋势。现实是,大部分居民已经长期被房贷困住。而今年疫情发生以来,明显看到大量的中小企业从业人员收入锐减甚至失业,他们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进行正常生活的重建,汽车消费只能被搁置。

雅斯顿小结

最难过的第一季度已经过去,各行业正在卯足干劲,将希望寄托在4月以及整个二季度上。最近一周,全国多个城市公布了确切的开学时间,对家庭出行、接送小孩的安全考虑,也许能带动一波小的销量增长。

图?|?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今日油价95号汽油涨了吗

今天是2022年9月11日星期日,最新油价调第四个工作日将在明天周一重新计价,经过3个工作日统计,预计下调油价355元/吨,已经大幅超过50元/吨的下跌标准红线。这一轮油价目前已经形成下跌状态,至于最终下跌多少,还得看未来几个工作日的原油市场表现。那么本轮最高零售限价预期下调355元每吨,而折合终端零售价预计汽油下调0.26元每升;预计柴油下调0.30元每升。这只是目前三个工作日的下跌表现,不排除后续有上涨的可能!

本轮全国第十八次油价调整准确时间为2022年9月21日24时开启,9月22日零时执行。届时以发改委正式通告为准。不利的一点是,国际原油在9月10日晨上涨了近4%,这就有可能使得调整金额在接下来的一个统计窗口中停止下跌,虽然这还不至于抵消全部的下跌,本次油价统计还有7个工作日才完成(9月21日),原油价格照这样子涨下去,别说400元/吨的跌幅,就是500、600元/吨的跌幅也得迟早玩完。

然而,今年下半年以来,受以美国为首等国家释放战略石油储备的影响,加上OPEC+也做出了一些承诺等,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才逐渐开始降温,俄罗斯总统普京威胁称,如果实施价格上限,将停止向欧洲出口石油和天然气,本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盟友(所谓的OPEC+)宣布的小幅减产计划也支撑了油价。

国内成品油价也紧跟其后,结束了连续上涨的态势,并实现了年内“五连跌”的走势,汽柴油价格明显回落,92号汽油、95号汽油以及0号柴油价格显著下调,这才让一部分车主又看到了希望。截至当天收盘,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3.25美元,收于每桶86.79美元,涨幅为3.89%;11月交货的英国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3.69美元,收于每桶92.84美元,涨幅为4.14%。

当然,对于国际油价的反弹,确切来说是俄罗斯威胁将对任何支持原油价格上限的国家断供,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小幅减产,以及美国石油产量增长前景疲软,表明油市潜在供应依然紧张,并遏制了油价跌势。

综合来看,当前国际油价已跌破支撑位,国际油价或会对国内市场形成利空牵引。但这也是短期内的行情,所以不排除OPEC+或将进一步减产,8月份OPEC+产量依旧大幅低于生产目标,8月份OPEC+产油国的产量仅仅提高了3万桶/日,大幅低于其总生产目标340万桶/日。还有其它方面的破坏,以及对俄罗斯制裁的影响,一些国家的原油产量远远低于目标,OPEC+一直在追赶产量目标的路上。

谁知道年前与年后稻谷的价钱趋势?

稻谷的价钱趋势

11月下旬,国内小麦市场交易异常活跃,市场价格全面上涨。本旬全国粮食批发市场三等白小麦1646元/吨,比上期上涨3.02%;郑州市场三等小麦平均价为1615元/吨,比上期上涨2.22%。

本旬,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交易空前火爆。在投放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参会企业参会空前踊跃,本旬两次交易的成交率郑州分别是81.22%和94.37%,安徽分别是86.33和94.24%,与月初的20%左右相比,涨幅相当可观。在成交率不断提高的同时,成交价格也出现了一定幅度提高。以郑州市场为例,两次交易成交混合均价分别是1525.7和1527元/吨。尽管仅比月初的1494元/吨上涨2%左右,但这是在投放量迅速加大的基础上形成的,这足以说明此次小麦市场行情上涨势头的强劲。究其原因:首先,目前正值国内面粉消费旺季,面粉价格有所上涨,由于面粉加工企业目前小麦库存较低,无论产区,还是销区的加工企业采购积极性均出现明显提高。其次,农民手中小麦余粮较少,加之目前农民多以出售玉米等秋粮为主,市场小麦供应较为短缺。参与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是目前面粉加工企业的采购小麦的主要渠道。第三,“买涨不买落”的心理因素导致在行情上涨时,企业的采购积极性会随之高涨。第四,国内整体物价水平上涨拉动、其他粮食品种以及油脂油料价格上涨幅度均高于小麦等因素,给小麦价格留下了上涨空间。但是,由于投放量持续增加,企业资金有限等因素的制约,小麦市场如此火爆的局面将会得到一定的缓解,前期涨幅过大的地区价格可能会有所回落。

玉米:需求不减价格继续上涨势头

11月下旬,国内玉米市场行情价格涨幅明显,旬末农民惜售心理开始缓解。本旬全国粮食批发市场二等玉米平均价为1661元/吨,比上期上涨3.55%;郑州市场二等玉米1685元/吨,与上期相比下跌5.98%。

本旬,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带动下游产品淀粉、酒精价格也大幅上涨,反过来进一步支持了玉米价格的上涨。目前,东北玉米收购仍以深加工企业为主,由于农民惜售,深加工企业原料库存紧张,本旬继续提价收购,以保证收购数量。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上市量增加,但由于收购主体竞争激烈,玉米价格继续上涨,深加工企业强劲的需求仍是价格上涨的关键。由于玉米价格上涨幅度大于小麦价格,近期小麦替代玉米的比例有所上升。

据悉,鉴于近期大幅上涨玉米价格,国家准备在南方主销区、养殖大省和冀鲁豫等第集中投放部分中央储备玉米,预计数量在200万吨以上。此外,经过此轮价格上涨,目前东北地区2006年库存玉米已实现了顺价销售,农发行决定限期收回贷款,促使企业加快销售库存玉米。旬末,华北黄淮地区农民惜售心理开始有所缓解,加之山东、河北陆续有东北玉米到货,价格明显低于当地产玉米价格。政策调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缓解市场供应压力,但目前农民惜售才是供求关系的主要矛盾,农民售粮心态的变化值得密切关注。预计短期内政策调控的作用,国内玉米价格上涨态势将会得到抑制,部分地区可能会有所回落。

稻米:国内稻米市场呈现“南强北弱”

11月下旬,国内稻米市场较为活跃,价格呈现“南强北弱”局面。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标一早籼米平均价格为2480元/吨,比上期上涨1.13%;标一晚籼米为2631元/吨,比上期上涨0.21%;标一粳米为3050元/吨,与上期持平。

本旬,最低收购价稻谷集中销售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每周一、二、四、五一周四天的网上挂牌交易,这种方式成交情况明显好于前期。目前,最低收购价稻谷仅余280万吨左右,且2005年中晚籼稻占到七成以上。分区域来看,江西、湖南两省已所剩无几。从当前小麦生产状况来看,这两个省份稻谷价格可能会是国内稻米价格上涨的领头羊。本旬,受玉米、小麦价格上涨的影响,南方稻米价格也有所上涨,尤其是江苏产粳稻米价格。但东北地区精到价格继续低迷。此外,据统计,截至11月25日,13个中晚籼稻主产省共收购2007年新产中晚籼稻1103.5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573.9万吨,占总收购量的52%,比上年同期减少167.7万吨。预计随着国内稻米消费旺季的到来,稻米市场行情,尤其是优质稻米价格将趋于强势,东北粳稻价格也有望止跌。

大豆:政策调控力度加大市场观望气氛加重

11月下旬,由于有消息称国家加大了海外采购力度以加强内国内大豆和豆油的供应,本旬初,现货市场在期货市场的带动下,主产区收购价出现振荡,后在外盘的支持下站稳并继续向上。本旬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三级大豆平均价为4284元/吨,与上期相比上涨2.3%;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三级大豆平均价为4500元/吨,与上期相比上涨5.89%。

本旬国内大豆市场现货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市场整体购销量不高,观望情绪成为主流。主要原因是,期市的振荡使油厂和贸易商犹疑不决,加上担心后期国内可能增加进口数量,部分开始停收;而看好后市的豆农则继续囤豆惜售,不肯轻易出货。因此,油厂和贸易商从农民手中收豆的速度因此放慢。由于国家对粮油市场的调控,出于对走势不明的担心,主产区黑龙江的部分油厂开始暂停收购;而由于期现价差缩小,再加上运费及其他费用,在国产期货交割标准大豆的贸易上,部分贸易商利润出现大幅缩水,这对其出货积极性造成了极大打击。综合来看,充斥市场的观望心理造成了本旬国产大豆成交进度的迟缓,而这种情况在短时间内估计不易改观,预计近期国内大豆现货市场行情将呈整体平稳、局部小幅波动态势。

食用油:国内油脂油料市场继续保持强势

11月下旬,受国家将增加食用油供应消息面的影响,本旬初期国内油价出现短时回调,后继续上涨。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二级豆油平均价格为10450元/吨,与上期相比上涨2.16%;二级菜籽油平均价为10149元/吨,与上期相比上涨0.66%;二级花生油平均价为17000元/吨,与上期基本持平。

本旬国内豆油市场表现相对坚挺,受外围期货市场提振以及国内大豆整体供应仍偏紧的影响,价格较上周略有反弹,但是调整压力则逐步加大。市场整体需求仍不理想,特别是宏观调控压力的加大令市场持续观望,短期内市场仍有进一步震荡趋弱要求。

本旬,由于菜籽供应有限且进口菜籽成本易上难下,加之随着温度下降,棕油等低价油难以掺兑,菜油市场需求有望稳步增加,因此,虽受国家调控,增加豆油的供应量以平抑油价,菜油有小幅回落的可能,但从供需面来看,菜油市场支撑强劲,后市其坚挺运行态势仍将延续。

本旬马来西亚毛棕榈油期货市场因缺乏基本面消息支撑而冲高回落,并有效跌破了3000令吉大关。受此影响国内的棕榈油现货市场也因需求不足影响而全面下跌,目前主要港口现货价格保持在8600-8900元之间,由于经销商手中均有一定库存需要消化,多数以退市观望为主,短期内市场仍将以震荡趋弱为主。

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交易价格

2007年11月下旬单位:元/吨

品种等级本期平均价上期平均价本期与上期比%

白小麦(普通)31615.001580.002.22%

黄玉米21685.001590.005.98%

大豆(油脂业)34500.004250.005.89%

豆粕二级3950.003750.005.34%

花生仁29000.008400.007.15%

早粳米标一3050.003030.000.67%

早籼米标一2535.002510.001.00%

绿豆(杂)27050.006570.007.31%

注:以上价格均为卖方火车板交货价格,包装另计。表中白小麦为符合GB1351-1999标准的小麦。

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平均交易价格

2007年11月下旬单位:元/吨

品种等级全国

本期平均价上期平均价比上期%

白小麦(普通)31646.431598.263.02%

黄玉米21661.251604.363.55%

大豆34284.444188.332.30%

花生仁286808153.336.46%

菜籽油二级10148.8510083.040.66%

豆油二级10450102302.16%

花生油二级1700017000平

粳米标一3050.003050.00平

早籼米标一2479.672452.111.13%

晚籼米标一2631.42625.960.21%

注:以上价格均为卖方火车板交货价格,包装另计。

一句话消息

1.为应对近期食用油价格大幅上涨,甘肃省粮食局将于12月18日在省粮油批发市场公开销售省级储备食用油200万公斤,每家企业限购200吨。据该省粮食局的粮油价格监测周报显示,到11月19日,全省四级菜子油批发均价每百公斤为593.79元,比上周上涨33.43元;全省四级菜子油零售均价每百公斤为628.5元,比上周上涨35元。另据了解,我国其它部分省份在春节前后也将有部分储备油投放市场。

2.2008年豆油、棕榈油、菜子油进口资质审核工作将于近日启动,继续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和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联合组成的植物油进口协调组负责。进口企业2006、2007年已经取得的进口资质,2008年继续有效,不用再申请。

3.油世界11月27日指出,2007/2008年度全球豆油产量为3952万吨,将低于同期的消费量4002万吨,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由于2007/2008年度全球豆油供不应求的状况将使得全球豆油库存降至363万吨,而上一年度期末库存为411万吨。此前,该刊物对2006/2007年度全球豆油的产量及消费量预估分别为3675万吨和3665万吨。07/08年度全球豆油市场将供不应求。

4.国家为保障市场小麦供应,充分满足企业用粮需要,根据目前托市小麦销售情况,计划12月5日(周三)竞价销售的第52批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数量由250万吨调整到350万吨,国家临时存储进口小麦销售数量仍维持20万吨不变。其中: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含有关会场)竞价销售最低收购价小麦180万吨(河北、湖北两省2006年小麦80万吨,江苏、安徽、山东三省2007年小麦100万吨)、国家临时存储进口小麦14万吨;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竞价销售河南2006年最低收购价小麦170万吨、国家临时存储进口小麦6万吨。因此次交易数量较大,交易时间预计在周三、周四两天进行。

5.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中国10月份进口大豆2,845,430吨,同比提高27.3%。主要从阿根廷进口了1,022,745吨,从巴西进口了1,011,674吨,从美国进口了769,936吨,从乌拉圭进口了37,991吨,从加拿大进口了3,083吨。2007年1至10月份进口了24,540,411吨,同比提高4.5%。另据统计,中国10月份大豆出口量为11,479吨,同比降低44.3%。目的地主要是日本(4,122吨),韩国(3,682吨),越南(1,502吨),香港(673吨),美国(621吨),朝鲜(196吨)。2007年1至10月份出口了376,048吨,同比提高28.9%。

6.最低收购价小麦第51次竞价销售交易会于2007年11月28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河北、江苏、山东、湖北设分市场)成功举行。此次交易会计划拍卖数量为126.47万吨,实际成交119.18万吨,总成交比率94.24%。其中:06年白小麦成交36.22万吨,成交比率90.87%,成交均价1598元/吨;07年白小麦成交13.60万吨,成交比率97%,成交均价1590元/吨;06年红小麦成交1.11万吨,成交比率100%,成交均价1530元/吨;07年红小麦成交1.54万吨,成交比率100%,成交均价1494元/吨;06年混合麦成交37.05万吨,成交比率93.87%,成交均价1491元/吨;07年混合麦成交29.66万吨,成交比率97.34%,成交均价1552元/吨

7.安徽此次计划销售35.49万吨,成交33.43万吨,总成交率94.20%。其中:06年混合麦成交19.38万吨,成交比率100%,最高成交价1580元/吨;最低成交价1440元/吨,成交均价1507元/吨;06年白小麦成交2.07万吨,成交比率67.65%,最高成交价1680元/吨,最低成交价1500元/吨,成交均价1560元/吨;06年红小麦成交1.11万吨,成交比率100%,均以1530元/吨成交。07年混合麦成交9.33万吨,成交比率91.11%,最高成交价1560元/吨;最低成交价1440元/吨,成交均价1496元/吨;07年白小麦全部流拍;07年红小麦成交1.54万吨,成交比率100%,最高成交价1530元/吨,最低成交价1440元/吨,成交均价1494元/吨。

8.山东本次交易会计划销售12.20万吨,全部成交。其中:06年混合麦成交0.63万吨,最高成交价1570元/吨,最低成交价1490元/吨,成交均价1570元/吨;06年白小麦成交2.93万吨,最高成交价1590元/吨,最低成交价1560元/吨,成交均价1568元/吨;07年混合麦成交1.06万吨,最高成交价1600元/吨,最低成交价1590元/吨,成交均价1590元/吨;07年白小麦成交7.58万吨,最高成交价1750元/吨,最低成交价1550元/吨,成交均价1593元/吨。

9.湖北计划销售19.46万吨,均为混合麦,成交17.04万吨,成交比率87.56%,最高成交价1580元/吨,最低成交价1420元/吨,成交均价1471元/吨。

10.河北小麦交易结束,本次交易会计划销售33.87万吨,实际成交31.22万吨,成交比率92.18%。其中:白小麦成交31.22万吨,最高成交价1710元/吨,最低成交价1500元/吨,成交均价1603元/吨;混合麦全部流拍。

11.江苏本次交易会计划销售25.45万吨,均为07年小麦,实际成交25.19%,成交比率98.98%。其中:混合麦成交19.17万吨,全部成交,最高成交价1710元/吨,最低成交价1440元/吨,成交均价1578元/吨;白小麦成交6.02万吨,最高成交价1630元/吨,最低成交价1540元/吨,成交均价1587元/吨。

12.28日河南最低收购价小麦、进口小麦拍卖成交结果,计划销售119.85万吨,实际成交113.1万吨,成交率94.37%,最高成交价1780元/吨,最低成交价1400元/吨,成交均价1527元/吨。

13.国家将在销区、养殖大省等地投放中央储备玉米.据悉,今年国内玉米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但由于天气原因,玉米脱粒晚于常年,造成短期性供求偏紧,价格上涨。为了满足国内饲料需求,稳定玉米价格,近日国家将指令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在南方主要销区、养殖大省和冀鲁豫等地集中投放部分中央储备玉米。有关人士预计此次投放数量将在200万吨以上。另据反映,近期国内玉米价格上涨,东北地区粮食企业库存2006年产玉米已经实现顺价销售。农发行即将出台新措施,要求贷款企业加快库存玉米销售,限期回收贷款。

托市麦竞销火暴面粉市场“笼罩”观望气氛

11月初,因小麦价格持续上涨,提振了面粉价格走高,但是,随着近期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大量投入市场竞价销售,面粉经销商也对后市持观望态度,密切关注原粮价格行情,不再盲目“签单”。

据中华粮网信息显示,11月中旬主产区面粉价格略有上涨,进入下旬则基本保持稳定。目前,河北金沙河特一粉出厂价2200元/吨,半月前为2120元/吨;河南海嘉神象特一粉出厂价连续十多天稳定在2320元/吨,前期为2240元/吨;山东恒丰特一粉出厂价两周前上涨了40元后,一直维持2280元/吨。

分析原因:一方面,虽然当前小麦市场收购难度加大,但同时托市小麦竞价销售持续火暴,使小麦市场供应压力得到一定缓解。11月28日全国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交易计划销售量246.32万吨,比上周增加约80万吨,实际成交量232.28万吨,总成交比率94.3%。充足的市场供给,给用粮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为迎接元旦、春节面粉消费旺季,一些面粉经销商前期已签下的大量订单,还没有完全履约。看到原粮价格涨势受到政策调控影响,面粉经销商不再看涨后市,于是纷纷持观望态度。山东发达面粉销售负责人高经理介绍,最近虽然每天销售量仍有几百吨,但是远没有月初的订货量大,经销商比面粉加工企业“更关心”小麦价格走势,目前大家都在观望,看小麦行情给后市面粉“定价”。

据悉,因小麦市场竞价销售持续火暴,国家仍将加大市场供给力度,将于12月5日举行的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交易会,计划销售量已由原定的250万吨增加到了350万吨,其中河南170万吨,安徽市场180万吨。

随着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交易计划销售数量连续大幅增加,小麦市场价格强劲涨势将得到抑制,面粉价格上涨有一定的压力。但是,随着元旦、春节消费旺季逐渐到来,市场需求将增加,也对面价有所支撑,面粉价格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不会太大。(来源:中华粮网)

面粉提价引发方便面再度涨价

信息时报11月28日报道,近日面粉涨价一成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部分挂面、方便面等商品的价格下月起将上涨。广州已有个别超市收到了统一方面的提价通知,称桶装面将涨价0.3元/盒。据悉,这是继7月底因棕榈油涨价而上调售价以来,方便面企业的第二次集体涨价。

统一桶装面拟下月提价

昨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广州市内部分商超机构,发现包括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等品牌在内的方便面仍维持7月底八月初的价格水平。不过,好又多超市南洲店内的工作人员却向记者透露,下个月,上述品牌方便面的零售价将有小幅变动。

随后,记者又从一家名为“利客隆”的社区型超市处获悉,该超市已收到统一方面的提价通知书。通知书明示:下个月起,12杯装的统一桶装方便面每箱将提价3~4元(即每盒桶装方便面涨价0.3元),袋装方便面则暂不提价。记者留意到,统一本轮提价将成为其今年下半年以来发起的第三波涨价。此前,在今年6月份,统一公司已对1元左右的平价面好劲道系列产品进行了第一波调价,平均涨幅达20%;在8、9月份,则进行了第二波的调价行动,对象是1.5元/包以上的高价面,平均上调幅度为13%.利客隆负责人担心,在统一等大品牌提价之后,其它品牌方便面届时也会跟风而动,因为“以前就有过先例”。

面粉涨价引发本轮提价

7月底方便面集体涨价缘于棕榈油价格上扬,业内人士指出,引发新一轮方便面涨价的主因则是面粉涨价。市内一家大型食品企业负责人介绍说,面粉下半年比上半年上涨了10%,仅这个月就比上个月的价格上涨了5%.而记者从白云山农批粮油市场了解到的数据亦显示,上月25日还卖2.14元/公斤的标面粉,昨日报价已经飙升到了2.75元/公斤,涨幅达到28.5%.

“近期的面粉、食用油价格上涨,确实对我们方便面企业的影响很大,但是是否涨价还要再做研究。”昨日下午,记者采访从广州康师傅、统一企业、华龙日清等方便面企业处得到的都是这种含糊其辞的答复。广州康师傅有关负责人称,到目前为止,他们方便面的价格仍然维持今年8月提价后的价,至于近期是否会再次提价,他们将等待总部的通知。统一企业负责方便面的一位工作人员则称,近期面粉、食用油价格上涨,可能牵涉到他们方便面。而华龙日清也表示,需要进一步核实才能告知。(来源:信息时报)

农民惜售较重新季玉米收购市场价扬量稀

11月下旬以来,国内玉米价格继续延续10月末以来的反季上扬态势,无论产销区玉米价格均有一定涨幅,特别是关内产区及南方销区玉米价格不断创出历史新高目前,产区新季玉米收购市场较为清淡,尽管收购主体竞相提价,但收购数量仍显稀少,情况很不理想,甚至部分企业因原料短缺或亏损被迫停产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暖冬天气影响新玉米上市、企业收购态度较为谨慎等因素影响以外,农民惜售心理较重一直成为新粮上市以来主导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下面笔者将结合近期国内产销区玉米行情变化情况作以简要分析。

种植成本高涨变现需求较低,农民对玉米价格有较高期待

今年以来,随着原油价格的大幅攀升,柴油、化肥等农资价格也出现相当幅度的上涨,同时种子、农药价格也同比大幅增长。据有关部门调查资料显示,与往年相比,2007年玉米种植人工成本增幅相当大。在春播时各类农资价格上涨趋势明显,其中种子价格涨幅在10%左右,农药平均涨幅在15%以上,个别农药甚至超出两倍。预计2007年玉米种植成本将提高272元/公顷,其中燃油费增加220元,占玉米生产成本增加量的80.9%。同时不少农民租地费用也是水涨船高,据了解,黑龙江省玉米每亩租地费用已经涨至200多元。玉米种植成本提升使得农民对玉米价格有了较高的期待。同时,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支持下,农民的负担大幅减轻,收入增加,使得农民变现需求大大降低。加之由于上一年度玉米价格出现反季节上涨走势使先卖者吃亏,所以农民现观望者居多,不急于出手。

周边农产品价格及物价上涨,加重农民玉米价格看涨预期

今年秋粮上市以来,东北地区新大豆、花生、高粱价格普遍上涨,当前价位与上市之初相比,上涨幅度普遍超过100元/吨,农民认为玉米价格也会上涨,待价而沽。其中受大豆减产、油脂需求旺盛的影响,今年大豆收购价格已经创下历史记录,目前产区大豆收购价格高达2.2元/斤,且仍有继续上涨的势头。在此背景下,农民对玉米价格也出现了较高的预期。一方面,虽然今年大豆价格高涨,但是由于大豆单产的下滑,每亩大豆收益并没有显著的提高,种植大豆的收益与往年持平或者略有增加,不少农民就把增收的希望寄托于玉米的收购价格上。另一方面,尽管玉米遭遇旱灾,但受种植面积的影响,玉米的产量并没有大幅减少,同时质量却是近几年较好的,农民在看到大豆价格走高的同时,也希望质量好的玉米卖个好价钱。另外,今年以来,国内农副产品鸡蛋、肉类价格大幅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明显。近日,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2%,全年将达4.5%。同时,原油、有色金属、证券、期货等市场价格都有较大幅度上升,在这种背景下,农民认为玉米价格也会相应上涨。

乘联会发布3月份第三周周报车市扫描(20200316-0322)

1.3月乘用车市场零售开局较好

3月第一周(1-8日)的乘用车市场零售表现较强,第一周日均零售1.67万辆,同比增速下降50%。第一周销量总体恢复明显。

3月第二周(9-15日)的乘用车市场零售回升相对平稳。第二周日均零售2.17万辆,同比增速下降44%。第二周销量总体恢复明显。

3月第三周(16-22日)的乘用车市场零售回升相对平稳。第三周日均零售2.58万辆,同比增速下降40%。第三周销量总体恢复较快。

今年2月的最后一周零售同比下降61%,3月第一周的同比下降50%、第二周下降44%,第三周下降40%,体现车市零售已经是环比平稳改善。

从恢复进度看,需求爆发增长的现象不突出,目前的逐周快速提升的销量同比表现还是平稳。尽管政府拟出台车市刺激政策,但部分城市政策实际落地生效预计要到4月份,而且政策启动期效果一般不是很突出,而等到政策退出前的末班车效果才明显。虽然部分城市已经鼓励恢复正常秩序,但消费者购车信心在3?月底内很难回归正常,加之学生基本没开学,购车需求短期内难以强力爆发。

2.本月乘用车市场批发需求逐步回暖

3月第一周(1-8日)的乘用车经销商进货回升表现较强,第一周日均厂家销量1.26万辆,同比增速下降68%。第一周厂家销量总体恢复明显。

3月第二周日均厂家销量1.57万辆,同比下降67%,较第一周的同比下降68%改善幅度很小。

3月第三周日均厂家销量2.40万辆,同比下降53%,较第二周的厂家销量改善较大。

但零售回暖没有超预期,对应当期零售的库存似乎还是不低,让经销商进货信心不足。加之一些湖北企业仍未有效恢复生产,局部缺货问题也有所体现。

由于3月份绝大部分厂家开始恢复考核与奖励,因此进货的频率应该相对会逐步恢复正常。

3.刺激车市才能填疫情消费之坑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是世界灾难,欧美国家遭遇巨大冲击。中国经济也受疫情影响,消费稳增长受到阻碍。全国今年经济增长和消费稳定目标非常明确而强烈,我们希望鼓励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要让汽车抵充消费市场的下行压力。今年应该在衣食住行消费的总盘子里面解决消费的问题,目前通过政策鼓励措施把汽车需求拉起来看来是最可行的。

建议加大限购城市的汽车限购指标数量、全国范围实施购置税减免、6月新能源车补贴不退坡、购车抵个税、实施微型电动车下乡补贴、延缓国六标准的PN值实施等综合措施。

4.2020年欧洲新能源赶超中国?

2019年全球广义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440万辆,同比增速达到10%。其中插混、纯电动、燃料电池的狭义新能源车全球销量达到211万辆,同比增长8%。中国新能源乘用车19年的世界份额达到51%。但2020年1月受到政策环境与春节因素等影响,中国新能源车份额28%,美国与欧洲超越态势明显。

欧洲新能源车市场在2020年爆发式增长,欧洲新能源车1月份销量同比增长120%,原因在于欧盟法规的严厉要求。欧洲各厂家新能源车线路多元化,其中插电混动、微型和小型电动车是目前主要的增量点,这与中国前期新能源车发展的特征相类似。中国新能源车目前内部竞争格局发生剧烈变化,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面临一定压力。

随着欧洲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中国也需要在政策方面给予新能车更多的支持,推动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可持续发展。尤其是针对新能源车的微型电动车车型和电动车使用环节的补贴,两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同样的类似油耗积分政策,中国的推进速度较慢,但欧洲车企对应速度很快。未来世界指标提升,中国新能源还是要加速发展。

5.谨防世界疫情的倒灌影响

面对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金融的冲击力要有充分的想象力,仅仅拿非典的角度来对它进行对照是低估的。目前美国等只救市、不救人的政策简直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并直接导致我们的出口受到巨大的波及影响。

国外的疫情影响日益严重,而且国家主要出口的第三世界国家短期内国民核心精力是防疫,对车辆的需求会急速下降。

全球产业链受损的影响巨大,出口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应该很大,部分企业疫情后急迫复产,现在又出现海外订单取消的风险,导致国内出口企业受打击很大,不利于消费信心的恢复,对车市的影响风险巨大。

前期对车市下降8%的预测因外部基础环境在剧烈变化,政策救市效果仍难量化,因此目前对车市的预测判断应该更加谨慎,市场压力仍是逐步加大。

6.扩内需是抵冲世界疫情的抓手

目前很多人担心疫情下的产业链断裂对国内消费的冲击。目前的消费恢复相对缓慢,供给不是核心问题,虽然汽车产业链长,但拉动消费仍是关键。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已有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10亿人口被要求待在家中。

目前中国自己消费需要有强大的财政支持,而财政的来源主要靠税收,汽油消费税是按照升的数量征收的,与价格无关,价格越低,汽油税收占比越高。2019年石油及制品销售额达到2万亿元,这为国家税收带来巨大的支持。

因此,在国际油价极低的情况下,鼓励居民多用油,对改善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巨大支持作用。而国家有了更多的税收,也就能够更好的改善百姓生活,促进消费和经济发展。

7.杭州2020年增小客车指标2万个

据报道:杭州2020年一次性增加的2万个小客车指标,按3:1的比例通过个人阶梯摇号和县(市)个人指标摇号的方式进行配置,即个人阶梯摇号15000个、县(市)个人指标摇号5000个。限购城市而言,提振汽车消费更重要的是增加购买指标,增加的2万个小客车指标是扩大基盘,促进保有量增长,拉动未来长期的换购需求,增量意义重大。

据报道:针对突发疫情对消费市场的冲击,北京市正研究制定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措施。这是车市的大红包,对北京购车者是巨大的福音。昨天各大网站迅速报道相关新闻,但原网站已经删除相关报道。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政策思路的利好效果很突出,社会反响好。但一般政策推动都是很谨慎的,还会有很多的调整可能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今天油价多少

2014年2月27日调价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单位:元/吨

 

90号汽油

 

 

93号汽油

 

 

97号汽油

 

 

0号柴油

 

 

-10号柴油

 

 

一、实行一省一价的地区

最高批发价

最高零售价(吨价)

最高零售价(升价)

最高批发价

最高零售价(吨价)

最高零售价(升价)

最高批发价

最高零售价(吨价)

最高零售价(升价)

最高批发价

最高零售价(吨价)

最高零售价(升价)

最高批发价

最高零售价(吨价)

最高零售价(升价)

北京市(京Ⅴ)

9435

9735

7.32

10019

10319

7.82

10603

10903

8.32

8680

8980

7.77

9219

9519

8.24

天津市

9230

9530

7.11

9802

10102

7.67

10374

10674

8.11

8115

8415

7.27

8620

8920

7.71

河北省

9230

9530

7.11

9802

10102

7.67

10374

10674

8.11

8115

8415

7.27

8620

8920

7.71

山西省

9300

9600

7.14

9876

10176

7.63

10452

10752

8.24

8170

8470

7.33

8678

8978

7.77

辽宁省

9230

9530

-

9784

10102

7.65

10338

10674

8.16

8115

8415

7.17

8602

8920

7.6

吉林省

9230

9530

-

9784

10102

7.53

10338

10674

8.29

8115

8415

7.14

8602

8920

7.57

黑龙江省

9230

9530

-

9784

10102

7.71

10338

10674

8.34

8115

8415

7.03

8602

8920

7.45

上海市(沪Ⅴ)

9415

9715

7.26

9998

10298

7.78

10581

10881

8.28

8650

8950

7.70

9187

9487

8.16

江苏省(苏Ⅴ)

9455

9755

7.3

10040

10340

7.73

10626

10926

8.17

-

-

-

-

-

-

江苏省(国Ⅳ)

9285

9585

7.17

9860

10160

7.6

10435

10735

8.03

-

-

-

-

-

-

江苏省(国Ⅲ)

-

-

-

-

-

-

-

-

-

8155

8455

7.23

8662

8962

7.66

浙江省(国Ⅳ)

9285

9585

7.09

9860

10160

7.64

10435

10735

8.1

-

-

-

-

-

-

浙江省(国Ⅲ)

-

-

-

-

-

-

-

-

-

8170

8470

7.25

8678

8978

7.69

安徽省

9280

9580

7.15

9855

10155

7.63

10430

10730

8.08

8165

8465

7.3

8673

8973

7.74

福建省

9270

9605

7.11

9846

10181

7.64

10423

10758

8.16

8145

8480

7.26

8654

8989

7.7

江西省(国Ⅳ)

-

-

-

9860

10160

7.64

10435

10735

8.2

8175

8475

7.31

-

-

-

山东省

9240

9540

7.12

9812

10112

7.66

10385

10685

8.22

8125

8425

7.26

8631

8931

7.83

湖北省(国Ⅳ)

9255

9555

7.20

9810

10128

7.65

10366

10702

8.25

8140

8440

7.35

8628

8946

7.75

湖南省

9322

9622

7.17

9897

10197

7.65

10473

10773

8.13

8223

8523

7.35

8733

9033

-

河南省

9250

9550

7.18

9823

10123

7.61

10396

10696

8.01

8135

8435

7.31

8641

8941

7.74

海南省

9340

9675

8.11

9921

10256

8.79

10501

10836

9.34

8585

8920

7.67

重庆市

9445

9745

7.32

10030

10330

7.74

10614

10914

8.18

8325

8625

7.33

广东省(IV)

8555

8855

7.15

9887

10187

7.70

10463

10763

8.34

8555

8855

7.59

广西自治区

9375

9675

7.21

9956

10256

7.74

10536

10836

8.36

8250

8550

7.32

宁夏自治区

9235

9535

7.15

9807

10107

7.58

10379

10679

8.01

8115

8415

7.15

8620

8920

7.58

甘肃省

9215

9515

7.14

9786

10086

7.56

10357

10657

7.99

8135

8435

7.17

8641

8941

7.6

新疆自治区

9010

9310

-

9551

9869

7.56

10091

10427

8.15

8010

8310

7.08

8491

8809

-

二、暂不实行一省一价的地区

 

 

 

 

 

 

 

 

 

 

 

 

 

 

呼和浩特市

9245

9545

-

9800

10118

7.67

10354

10690

8.11

8130

8430

7.21

8618

8936

7.62

成都市(国Ⅲ)

8350

8650

7.36

成都市(国IV)

9450

9750

7.22

10035

10335

7.7

10620

10920

8.3

9042

9342

7.94

贵阳市

9410

9710

7.36

9993

10293

7.81

10575

10875

8.25

8310

8610

7.37

昆明市

9430

9730

7.21

10024

10324

7.83

10609

10909

8.4

8305

8605

7.34

西安市

9215

9515

7.14

9786

10086

7.56

10357

10657

7.99

8125

8425

7.16

8631

8931

7.59

西宁市

9195

9495

7.17

9747

10065

7.6

10298

10634

8.03

8160

8460

7.19

8650

8968

7.62

下次调价时间3月12晚24时,目前来看不调整的可能性大。

丰田全新小型SUV来了,估计不太贵!

在前不久,丰田发布了一张旗下全新小型SUV车型的预告图,目前该车型并未正式命名,只透露车型目前代号为“B-SUV”,与2019年东京车展首发的全新丰田YARiS采用相同的TNGA-B平台打造,而定位将会在现有的C-HR之下,但预计整体的设计还是会偏向年轻运动。

从中除了能看到丰田的标识以外,还能看到“Hybrid”和“?AWD-i”的标识,这预示着该车除了常规的燃油版及两驱车型外,还会推出混合动力车型和四驱版本,这相比于现有的C-HR拥有更多选择。据悉,该车将在2020年3月3日开幕的日内瓦车展上正式亮相,至于会否进入国内销售这一点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在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自2月18日24时起汽油每吨下调415元,柴油每吨下调400元。其中,92#汽油每升下调0.33元,95#汽油每升下调0.34元,0#柴油每升下调0.34元,这次油价下调是2020年的第二次跌幅了,整体的跌幅还是比较大的。

从降价后的油价来看,92#汽油每升6.34元、95#汽油每升6.87元、98#汽油每升7.73元、0#柴油每升5.95元,如果以一辆油箱容积为50L的车型来计算,92#汽油加满的话大概可以剩下17元。在这里

我只想说一句,什么时候才能重回5元时代,好怀念啊!

日前我们从海外媒体了解到,全新高尔夫R预计将会在6月份开幕的古德伍德速度节上正式亮相。参考此前已被公布的无伪谍照,该车在前包围上相比普通版车型要更显运动激进,略微隆起的机盖线条非常凸显肌肉感。

尾部上双边共四出的排气非常符合其运动性,但除此之外并没有与普通版车型拥有太大的区别。同时据此前透露的消息,全新高尔夫预计搭载一台333匹马力的2.0T发动机,与现款相比有着43匹动力的提升。

根据海外媒体日前的报道,据称凯迪拉克计划将在今年4月推出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型,并将该车定位为中型SUV。此外,凯迪拉克总裁Steve?Carlisle近日也对经销商透露此消息,但并未明确表明该车是插电式混动还是纯电动车型。

不过从发布的上来看,该车整体的设计还是更偏于电动车,在前格栅上采用了电动车非常惯用的封闭式设计,同时还采用了凯迪拉克标志性獠牙式日行灯设计,配合全新设计的大灯组,整体看起来极具攻击性。但是根据此前推出的CT6?PHVE车型来看,整体的销量并不是十分理想,应该不会再推出插混车型了,反而没曾推出过的纯电车型会有更大可能,并且曾经凯迪拉克也表示将在2022年销售纯电车型。

受目前疫情影响,理想汽车目前官方宣布原定于交付时间为2、3月份的用户,会努力将延期交付时间控制在一个月内,但至于准确的交付时间目前品牌方仍在与供应商沟通中。其中,理想ONE有超过10%的零部件是由湖北地区企业生产,这一点对于车型交付来讲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此外,在2月~5月期间理想one每月将进行一次OTA升级,升级项目共达到15项,包括车载微信、能源模式设置、路况模式选择、驾驶辅助优化等等。而2月份升级的项目则有:低电量低油量下剩余续航的显示方式、优化报警提示方式调整、后排安全带未系提示方式、优化蓄电池补电策略。

每逢年初都不少车企相继推出新款车型,对于想要购车的人士不妨稍微多等一等;而油价的下调也算是最近相对利好的一个消息了;至于理想one虽然延迟交付,但是每个月都有不同项目的OTA升级,这一点还是非常有诚意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