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伊士运河终于通了!国际石油飙升,业内担忧市场连锁反应

2.经济增速过低会产生哪些连锁反应和不良影响

3.原油暴跌的原因是什么,因素有哪些

4.若油价涨到10块,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吗?

苏伊士运河终于通了!国际石油飙升,业内担忧市场连锁反应

负油价事件的理解_负油价的连锁反应

据英国《卫报》3月24日消息,这艘在苏伊士运河搁浅的货轮是来自台湾长荣集团的巴拿马籍货轮“恒吉文号”(Ever Given),这艘船长达400米,宽约60米,排水量高达22万吨,称得上是一艘超大型货轮。据了解,事故发生在当天上午,当时该货轮正从红海北向进入苏伊士运河,疑似受到强风影响后偏离航道,意外触底搁浅。从新闻中可以得知,该货轮侧身在运河中停下,船头与岸边发生了碰撞,并且在事发河段仅有24米深,205米宽,并没有太多的可操作空间。

众所周知,苏伊士运河是连接欧亚的重要航道,也是中东地区石油输送至欧洲的捷径。如今运河内却因搁浅事故被迫禁行,将给全球油价及外贸行业带来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据悉有近100多艘装载着石油和各类货物的船只在运河里拥堵不堪,动弹不得。这意味着,原有的航运秩序已被打乱,此时“受困”于河道内的一艘艘货轮,必须等待河道顺利疏通后,才可继续航行至目的地,而各国船只所承运货物的交付时间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延后。

另据《纽约时报》消息,就在苏伊士运河被堵当天,被称为全球油价基准的布伦特原油价格飙升至了每桶62.52美元,涨幅达到了2.85%,短期内国际原油价格或将保持在高位。

目前据新华社报道,3月29日下午,这艘“长赐号”已经成功地上浮脱浅,随后埃及总统宣布苏伊士运河的疏通工作已经成功完成。3月30日凌晨,苏伊士航道目前已经完全畅通了,预计最快当天就可以过河。

但是此次苏伊士运河拥堵事件或给全球市场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一方面,为确保准时交货,规避违约风险,一些外贸企业可能会选择成本更高的运输方式,比如海运绕行或改为陆运,这将出现企业利润摊薄,甚至是亏损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航运秩序紊乱,将加剧全球集装箱运输的紧张局势。随着各方面传导效应的影响,国际运价也将普遍升高,将再次加重外贸企业成本,继而影响国际大宗贸易的活跃程度。

经济增速过低会产生哪些连锁反应和不良影响

经济全球化经过调整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各国经济互相之间的依存性不断上升。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带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当前世界经济对我国有以下影响:1、世界经济保持增长,我国外贸市场空间仍较大,但近期出口量又有了下滑。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我加工贸易影响显著,一般贸易保持原有增长压力加大。3、主要经济体失业率高企加剧了世界经济摩擦的风险,欧美等国对我发起的贸易摩擦多由失业部门发起。4、油价高企加剧了我国的进口成本,可能导致我国生产企业成本高企。

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经济仍具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但也应看到,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因素,财政政策是继续加大调控力度,还是继续保持原有的增长率,陷入两难。并且,一些长期性的矛盾和问题还有待通过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来加以解决。

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短期难有所改善,外部需求恢复增长需要较长时期。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停滞。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呈现复苏艰难的迹象,目前仍面临失业率飙升、财政赤字剧增和消费不振等诸多挑战,经济刺激计划也将收缩或陆续退出,经济全面复苏将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因此,增长率放缓的中国经济恢复期或将推迟。

经济形势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增大

当前,虽然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减小,西班牙却因国内银行危机被迫提出接受外部援助的请求,欧债危机呈现进一步扩散和恶化的趋势,欧元区大部分国家同时深陷债务与景气“双重危机”境地。美国失业率出现反弹,消费者信心下降,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新兴经济体面临结构调整压力,经济减速超过预期。因此,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我国经济发展的外围环境依然严峻。

2、消费需求持续低迷

今年以来消费增势不尽如人意。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和实际增速分别为14.5%和10.9%,同比分别下降2.1和0.7个百分点。消费增速减缓主要受到汽车、家用电器和石油及制品等大额商品销售不景气的影响。初步测算,1-5月限额以上企业汽车、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石油及制品销售额分别下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约0.48、0.56和1.54个百分点。在经济减速的同时,消费需求以更快的速度减缓,说明结构调整没有朝预期方向发展,广大居民对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新期盼没有得以满足,不利于转变发展方式,扩大消费任重道远。

3、房地产调控面临两难境地

经过两年多的严格调控,我国房价过快上涨的局面得到初步控制,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连续出现负增长,房地产业的泡沫不断得到挤压。但是,过去几次房地产调控越调房价越高的经历,使我国房地产政策有可能陷入“塔西佗陷阱”[1]的困局,降息传递出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政策信号,使得房地产市场预期发生较大改变。尽管有关部门一再强调房地产调控政策取向不变,但居民半信半疑,居民购房意愿明显增强,5月份以来住宅成交量和土地出让成交量环比明显上升。当前,房地产调控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为了防止经济减速过于明显,需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房地产成交量放大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房地产调控尚未取得根本性成效,一旦房地产成交量连续放大有可能带动房价和土地成交价回升,似乎再次验证“塔西伦陷阱”效果,房价反弹将使民众再次失望,房地产调控有前功尽弃的风险。

4、企业转型升级困难重重

目前我国工业增速减慢,一方面受到出口减少、国内需求不旺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于企业发展缺乏技术创新、缺乏新的增长引擎。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和风险大的特点,而目前大多数工业企业都面临“去库存化”和“去产能化”的双重压力,在企业经营困难普遍、实现利润大幅降低的情况下,产业转型升级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制造业的结构优化和调整依然处于阵痛期。

5、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效率不明显。

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为7.6%,上半年为7.8%,为三年来首次破8%。6月份物价指数为2.2%,再创新低。年内有过三次降低存贷款利率、下调银行准备金率,以应对经济增长放缓。此外:

A、房地产价格的回落,并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抑制房地产价格的途径和办法,主要是通过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实行的。换句话说,之所以房地产价格会降低,是由于有了央行的收紧市场流动性的手段;

B、央行收紧了信贷规模和流动性,就会迫使市场价格降低,降低的市场价格不仅仅是房地产价格,同时还会使得钢材价格、煤炭价格、水泥价格等品种物资价格同步降低,社会用电量也在降低;

C、央行增加准备金率,收紧银根就使得市场流动性资金量减少,从而就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活力;上调大型银行存贷款利率,就使得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企业融资成本的增加,就使得企业整个生产成本的增加。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产性企业、商业性流通企业就会不堪重负,难以为继。前个时候,就有部分房地产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出现经营者“逃遁”、“跑路”的现象。

并不是房地产价格的降低,就必然会导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而是通过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起作用。这是一个原因多种结果的因果关系和连锁反应。

原油暴跌的原因是什么,因素有哪些

一,油价下跌本质原因之一:供需失衡,供大于求。

首先,油价的下跌从本质上看,处于供大于求的现象。根据欧佩克的预期,2015年全球原油需求为每日2890万桶,是2003年以来最低水平,该需求水平低于上月欧佩克成员国的日均产量及维也纳会议所确定的每日生产3000万桶的目标。雪上加霜的是,美国能源信息署同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近期持续增加,库存增加暗示需求疲弱。2014年以来,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实际石油需求增长缓慢,页岩油供应增加和欧佩克稳产,国际石油市场出现的供应过剩情况是油价下跌不可否认的诱因之一。

二,油价下跌本质原因之二:国际政治局势和人为意图的刻意打压

然而,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国际油价的一跌再跌已经不能简单地用供需失衡基本面来分析,更多的是政治和人为因素的博弈。长期来看,页岩油从供给增长和价格传递两个层面降低国际原油价格,同时这种供应的多元化有利于减少国际油价波动,加剧美国和欧佩克之间的原油产量博弈。这就有形成了另一种市场声音-“政治意图的刻意打压”。美国为了控制国际经济的脉搏,首先要对中东国家形成能源上的控制。节前伊朗石油部长表示,如果欧佩克再不团结一致,原油价格恐跌至每桶40美元的低位。而有海外媒体披露称,伊拉克将对明年南部巴士拉港口出口的重质油给予更大幅度的折扣。在上月的欧佩克紧急会议上,尽管阿尔及利亚和委内瑞拉建议采取行动稳定油价,沙特石油部长欧那密仍维持维也纳会议上的论调,坚决不减产。很明显,沙特要把美国页岩油扼杀在摇篮里,再加上华尔街投行在唱空。油价一跌再跌是有主力持续做空。至于底在哪,根据对页岩油成本的数据跟踪,沙特心中有个底价。通过这轮大跌,我们也可以观察到页岩油的成本。原油一跌再跌,是需求持续放缓,供应过剩不断累积爆发的一个结果。此外,供应过剩的量持续得不到改善,再加上欧佩克放弃担当市场调节者角色,进而引发市场价格战。

三,影响之一:油价大幅下跌,制裁俄罗斯经济的“重拳”

俄罗斯全国的GDP有近50%来源以原油和天然气出口,本次的下跌打压,同时也是对俄罗斯国家经济的一种制裁。种种迹象表明,油价的下跌与国际的政治策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四,影响之二:油价大幅下跌,拖累大宗商品连锁反应

另一方面,原油价格的下跌,引起了大众商品的连锁反映,铜、糖、猪肉、大豆等产品均出现供给过剩现象,而对市场的投机机构来说也是雪上加霜,早在2008年,东航、中航集团和中远集团在国际油价历史最高点时,与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等境外投行签订了高额石油期权合约,油价快速下跌,3家企业不得不双倍赔付,截至2008年底共赔付人民币8亿元。油价下跌,金银避险需求刺激贵金属价格上涨我们可以看出油价目前持续破位已经开始拖累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最对贵金属来说反而构成利好刺激,因人们在担心经济放缓的同时,避险需求则会提升,金银显然成为首选。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在油价下跌过程中,金银表现一直比较强劲的原因。

若油价涨到10块,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吗?

生活压力大,社会矛盾增加。现在社会都是环环相扣的,无价上涨会导致人民的生活成本增加,这几年受疫情影响,很多人本来感觉“钱难挣”,如果油价大涨牵动物价上涨必然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一定会产生影响,最直观的就是油价上涨肯定会带动物价涨,这是一个连锁反应,就算很多本地产品跟运输没有关系的也会“跟风涨价”,无价上涨,生活成本会增加,大家钱包都会缩水。

加速新能源产业布局。凡事都是一分为二的,油价大涨在短时间内对产油国是好事情,但是从长远来看油价上涨对于产油国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高油价只会催生新能源(汽车)产业活跃。让人们更加青睐新能源。如果新能源占据市场,那么就会挤占燃油车份额,最终导致自己逐渐凉凉了。

1,油价上涨,首先自己的出行肯定就会受到影响,你会先考虑低碳出行。

2,生活成本提高,你平常买菜买肉都是从别的省份或者其他市运输过来的,油价上涨,成本也跟着上涨,最终这笔费用只会摊在终端用户身上,每个商家都不会给你做慈善。

3,快递费用,现在网上购买产品大部分现在是包邮的,到时候这个费用由卖家负责的话,产品价格也会随之上涨,所以你购买必需品的成本的也增加了。

而且在油价持续上涨的时候,所有人无论开不开车,无论还是开油车还是电车都将体验到什么是输入型通胀!

个人交通工具选择比较多,应对油价上涨可以少开车或者不开车,骑电动车或者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但油价不仅只是影响出行成本,更大的影响在于工农业生产和物流。

汽柴油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石(原)油不仅只提炼汽柴油,也是重要化工原料。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东西很多都是石油化工的产物,比如塑料制品、化纤制品等。原油价格上涨这些石化原材料及制成品的价格必然也会上涨。此外,农业用诸如地膜、大棚材料、化肥和农药产品及包装物等也和原油息息相关。物流就更不用说了,油价上涨最能直观体现在海运、空运以及公路运输的成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