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小伙在俄罗斯花170元加76升油,当地油价这么便宜能将其运回来吗?

2.南非燃油价格降幅惊人,国内的油价为什么降价幅度那么小呢?

3.国内油价不断上涨,俄罗斯油价便宜,为什么不能多进口俄石油?

4.国内油价暴涨,为什么我们不从俄罗斯大量购买低价石油?

5.为何除了中国,伊朗的石油价格再便宜,也没有国家愿意买?

6.现实美国油价折合人民币多少钱一升

7.西方对俄油限价俄罗斯油价为什么便宜

中国小伙在俄罗斯花170元加76升油,当地油价这么便宜能将其运回来吗?

国际油价便宜国家_国际油价最低点

不可以!如果你在东北,平常开车过去加个油再开回来就行了,但你要是用车从俄罗斯运一大批油过来,那你就是违法了。当然,如果你这么做,在过海关的时候,你就会被拦下来了。接下来,我们就仔细看一下这件事。

以下内容皆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为什么俄罗斯的油不能运回来中国卖?

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税,我国所售卖的东西是要收税的,你自己买了运过来是没交税的。其次,在我国,是不能以个人的身份从事这些工作的,你要去注册一个公司,以公司的名义来做,不然就是违法。最后,你之所以不能这么做,就是因为你会扰乱市场,国家针对这种情况制定那么多法律法规,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不然的话,那以后不是人人都要去搞这种赚差价的操作了吗?到时候国家没有这不服的税收,市场也混乱,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就受到阻碍了吗?

2.俄罗斯的油价为什么这么便宜?

很简单,因为俄罗斯是一个能源出口大国,俄罗斯的位置很好,国内有石油有天然气还有煤炭等自然资源。像欧洲和东亚,很多天然气和石油都是进口俄罗斯的,特别是欧洲,天然气基本上全靠俄罗斯。所以说,这次的俄乌局势虽然影响了全球的油价,但绝对不会影响到俄罗斯的油价,因为俄罗斯不缺汽油,说不定俄罗斯的水都比汽油贵,就像中东那边一样,水都远比汽油贵。

总的来说,俄罗斯的油价再便宜,你都不能运回来卖,因为这会影响到我国能源市场,想运回来卖也可以,你必须要注册公司,然后搞好必须的许可证,才可以运回来卖,但那样一套搞下来,还不如直接在国内加油了。

南非燃油价格降幅惊人,国内的油价为什么降价幅度那么小呢?

南非燃油价格降幅惊人,我们国内的燃油价格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在连续5次价格下调之后出现了价格上涨的情况,为什么产生这么大差异呢?因为不同国家的发展状况是不一样的呀,南非可以说什么都缺,最不缺的就是石油,最不缺的就是资源这些东西,在他们看来都没有什么成本是比较便宜的。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3月时候出现资源价格上涨,除了这个国家本身有非常丰富的能源之外,我国显然是有能源储备的,但是我国的人口数量太多,无论是生活能源的需求还是工业发展的能源需求,单靠我们自己的能源产出都不足以满足,有很大一部分要来源于进口,这自然就导致燃油的价格会比较高。因为进口的燃油价格有多方面的成本在里面,一个是国际原油的价格,一个是市场调节的需求,再有自然就是运输保管等各个环节中所涉及的成本。

因为这个燃油加螺丝也很便宜,因为他们自己就有了他们,可是经济并不发达,但是石油这种东西对他们来说是不缺的。就因为他们自己有,所以这东西不值钱,大量进口的东西在我们看来很便宜的一些工业品在那里,反而是比较贵的,因为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是不同的,社会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他们自己就有很多的能源储备丰富了,那种足以自给自足,不需要从外界进口的程度。

这个价格相对比较高,这个是事实,我们是要承认的,在所有国家的燃油价格排名里面,我们算是排名比较靠前的价格比较贵的那种,因为我国使用燃油的需求太大了,自己有一些能源,但是无论出于战略储备的需要,还是出于优化能源结构的需要都不能不进口进口的必然涉及到运输成本的问题,涉及到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影响的问题。我们又不会像某些国家一样去抢夺别人的石油,只能靠他们上大的手段去买,价格自然就会比较贵呀。

国内油价不断上涨,俄罗斯油价便宜,为什么不能多进口俄石油?

第一个原因当然是当前国际油价处于高位。相对去年的石油价格,俄罗斯的油价并不便宜,反而相对去年价格每吨价格涨了972元,涨幅29.6%。

第二个原因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商品,我国每年都会根据国防和战略物资储备需要,有进口石油的计划。这种计划是长期的,并不会因为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就大范围调整。

第三个原因,就是当前全球经济都不景气,对石油的需求有所降低,我国也不例外。从年初至今,新冠疫情一直零星不断,特别是上海的疫情,对整个国家第二季的经济影响都是巨大的。

第四个原因,就是当前全球石油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并不能持久。当前原油价格上涨的动力是俄乌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石油出口进行制裁。目前全球包括西方都因为石油价格上涨,国内通胀压力巨大,所以西方和俄罗斯最终都会妥协,通过谈判结束战争,这个时间应该不会超过3-5个月。此时加大石油购买量并不明智。一旦战争结束,石油价格会逐渐回归正常水平。

第五个原因,就是中俄签的有长期的石油供应合同,所以俄罗斯卖给中国的石油,每年的量是有保障的。

第六个原因,就是国家安全保障需要。石油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不能全部依赖某一个国家,就跟“鸡蛋不能全部放在一个”一个道理。

因此我国采用的是石油进口多种渠道及灵活价差的采购模式,以便能够随着市场价格波动去调整采购对象以及确保能源安全稳定。2021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前8名分别是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曼、安哥拉、阿联酋、巴西和科威特。2022年1至4月,我国石油进口量前8分别是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曼、科威特、阿联酋、安哥拉和巴西。从这两组数据看出,我国石油进口的来源基本是很稳定的。

国内油价暴涨,为什么我们不从俄罗斯大量购买低价石油?

并不是我们不想进口俄罗斯的石油,而是俄罗斯不想把石油都出口给我们。

谁说我们不在俄罗斯大量进口石油,俄罗斯和沙特两个国家一直都在争夺我国第一原油出口国的地位,有时候甚至一个月内,两个国家的位置就要换上一换,今天你第一,明天我第一,就是为了争相向中国出口石油,而我国为什么不在只是在俄罗斯进口石油,原因有这么几点。

第一,俄罗斯石油是便宜,那是对欧洲来说

看到这里的朋友可能有些不解,都说俄罗斯石油便宜,而且俄罗斯和我国关系友好,怎么可能卖给别人便宜,卖给我们贵呢。这是因为地理原因决定的。

首先,俄罗斯的油田主要分布在第二巴库和第三巴库。第二巴库是伏尔加-乌拉尔油气区的旧称,是仅次于西伯利亚的第二大石油工业区,有800处油田,500处气田,储油区绵延面积达到了70万平方公里。

目前该油田年产量为1.2到1.5亿吨之间,占俄罗斯全年产量的五分之一,同时该地区原油加工业和石油化工业特别发达,有大型炼油厂10多座,年加工原油的能力达到了1.5亿吨,输油管道在其内部纵横交错。

这么一个石油发达的地区,却主要位于欧洲平原,因为气候温暖且石油位置浅,开采起来自然轻松便宜,所以供给欧洲石油和天然气的时候,价格也不高,但这里到我们中国太远,同时输油管道要穿过寒冷的西伯利亚需要加热,因此成本就上来了。

其次,俄罗斯供应给东亚石油的主要产地为第三巴库,也叫做秋明油田,它位于西西伯利亚中部和北部地区,远景石油储量估计为400亿吨,是俄罗斯最大的原油产地。

但我们听到西伯利亚就知道,这里气候寒冷,加上原油储量位置深,开采成本高,因此价格并没有那么便宜。而且西伯利亚地处寒冷地区,冻土让我们无法修炼输油管道,而且漫长的官方运送原油还需要加热做保温,用来防止石油凝固,因此成本太高,多数都采用游轮运输的方式。

以2020年为例,我国在俄罗斯共进口原油8357万吨,通过俄罗斯到我国大庆的输油管道,共输送了3000万吨,剩余的5375万吨的石油,主要通过火车和游轮的方式进行运输。

火车属于陆路运输的方式,一列火车能够运送4200吨原油,分为两个途径,其一是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到我国的满洲里,其二是哈萨克斯坦到我国阿拉山口。

轮船运输原油属于海运,需要经过白令海峡,这里常年海面冰封,大型运输船还需要让破冰船疏通航道,因此成本也高。

这么一看,石油不便宜,运送过来成本也不低,我国在俄罗斯购买石油其实并不是十分合适,但依然支持俄国石油,这也体现了两国友好关系。

?第二,蛋不能投在一个篮子里

我国自古就有典故,叫做良禽择木,形容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俄罗斯虽然同我国关系友好,而且石油相对来说价格还算中肯,但石油属于战略储备,不可能全部交由一个国家进口,而且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进口量大,仅从一个国家进口也不现实,加上还有这么两个原因,决定我国不能在一个国家进口。

原因之一就是俄罗斯的石油质量一般。衡量石油质量的指标是API和硫。API表示的是石油密度,密度越高说明含水量和含盐量就越低,原油的品质就越高,而硫对于金属是有腐蚀的,原油中硫含量高了,还需要经过除硫工艺,多浪费一到环节,自然成本也会高。俄罗斯的原油对于沙特来说,品质差一些,而且价格和沙特差不多,因此并不会只进口俄罗斯的。

原因之二就是我国对于石油需求量太大,每年要进口大量的石油,如果单独从某一个国家或者某几个国家进口,一旦运送石油的线路发生故障,那么短时间会很快造成石油储备量危机,从安全的角度来说,从多个途径进口石油是分担危机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在沙特,俄罗斯,伊拉克,巴西,安哥拉,阿曼,阿联酋,科威特,美国,挪威都有进口石油,上面这个排序是根据进口石油量多少而排序的,可见我国“蛋并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2020年,我国全国石油消费总量为7.02亿吨,而我国石油产量只有2亿吨左右,其余5亿吨都需要进口,缺口很大,单从一个方面进口原油也不切实际,所以要“四面撒网”才对。

?第三,想大量进口石油,俄罗斯也不同意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些人认为俄罗斯不可能不想多卖我们石油?但实际上,俄罗斯也需要分担风险,并不能把能源出口只依赖我们一个国家,作为俄经济命脉,一旦石油出口出现问题,经济肯定受阻。

因此,在我国提出“安大线”的时候,俄罗斯宁愿绕远路,也要把石油管线修建到“泰纳线”上。安大线是一条从俄罗斯安热罗苏真斯克到我国大庆的输油管线,但在俄罗斯泰舍特地区就改道去了纳霍德卡,运送到这里以后,石油不仅可以出口到我国,还可以出口日本和韩国。

?总结

综上所述,不管是我们进口石油,还是石油出口国,都在谋求一个多元化的方针,多家进口,多家出口,才能保证竞争力!

为何除了中国,伊朗的石油价格再便宜,也没有国家愿意买?

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石油大国,中东地区的国家当属世界第一,倒不是我国美国等国家石油资源不丰富,而是因为我国美国等国家对于石油的利用率太大,且领土面积大,不像中东等国家遍地都是石油。只是怀璧是有罪的,尤其是当自身实力无法保护财富时,则必然受到他人的觊觎。显然,中东不少国家又成为了例子。

不难发现,伊朗的石油出口价格远低于世界各国,然而除了我们中国之外,鲜少能看见伊朗石油的买方,有人知道是为什么吗?

石油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源动力,至少在当下,人类文明的发展是离不开石油的。尤其一些工业国家更离不开石油,比如我国。所以我国每年都会向世界各国进口石油。以及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皆是如此。曾经,伊朗和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有石油贸易上的往来,但随着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后,日韩等国家已经纷纷切断了和伊朗的石油交易。

至于我们中国为何不和伊朗停止石油贸易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我国根本不惧美国的制裁,不仅不惧,还要呼吁并勒令美国的这种行为停止。且中国在其中事实上获得很多利益,我国就更加没必要和伊朗划清关系了。

石油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但伊朗出口的石油价格却只有不到5美金一桶。我国根本没有理由拒绝。毕竟中国和任何一个国家的交际贸易往来,都不需要受到他国的制裁。

美国显然对我国的行为是不满的,于是美国又加大了对于伊朗石油的制裁和把控权,并让多家中国石油公司受到了牵连影响。对于美国的这种行为,我国是斥责的。而对于我国持续向伊朗购买石油的行为,伊朗表示由衷的感谢。此前,中国和伊朗关系虽说不如和巴基斯坦,但困境时伸出的一只手,也令伊朗感动极了,未来我国和伊朗必然还会有更多的石油贸易往来。

现实美国油价折合人民币多少钱一升

5.2元一升

1、美国油价是以美元/加仑为单位计算,按照2021年6月数据,约合人民币5.2元/升,柴油约为5.6元/升,而这是在美国全国平均油价持续上涨后的数据,在以往,美国油价一般在人民币4.5元/升左右。

2、美国油价低的原因,是因为美国的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每年的产量巨大,并且由于开采技术成熟,所以成本很低,这也反映在油价上面,再加上美国加油含有的税费较低,导致美国的油价是比较低的。截止至2021年6月份,美国的油价约为人民币5.2元/升,这个价格不算很高的,主要是因为美国的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每年的产量巨大,并且由于开采技术成熟,所以成本很低,油价也低。

扩展资料:

根据可查资料,2018年末,美国石油储量位438亿桶,位于世界第11位。但是2019年,美国石油产量约为55亿桶,位于世界第一;比储量有3000亿桶的沙特还多,技术原因,美国因为技术突破,通过页岩油压裂技术,大肆开采原先不容易挖掘的石油,从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变成了石油出口国。但是页岩油弊端在于开采成本较高。

此外,EIA发布的月度短期能源展望报告预计2022年WTI原油为68.28美元/桶,高于先前的预期;预计2021年美国原油产量将为1113万桶/日,此前预期为1102万桶/日;预计2022年美国原油产量将为1190万桶/日,此前预计为1173万桶/日;预计2021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为511万桶/日,此前预计为505万桶/日;预计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为335万桶/日,此前预计为348万桶/日。报告还指出明年OPEC+、美国页岩油和非OPEC国家供应量的增长,将会超过全球消费量的放缓,推动全球基准原油价格降至年均72美元/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EIA上调了对2022年油价的预期,但预期2022年全年原油将供大于求,油价或面临下行可能性。

西方对俄油限价俄罗斯油价为什么便宜

历经近半年拉锯,欧盟成员国就对俄罗斯海运石油出口设置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达成协议,12月5日,俄油“限价令”正式生效。G7和澳大利亚随即也表示跟进。

根据这一限价机制,如果俄罗斯向第三方国家出售原油的价格高于上限水平,那么欧盟和七国集团的企业将被禁止为俄原油运输提供保险、金融等服务。欧盟还计划每两个月审查一次该限价机制运作情况,以应对市场变化,确保价格上限比俄罗斯石油产品平均市场价格至少低5%。

为何是60美元/桶?

价格上限是西方对俄制裁锁链的最新一环,也是核心举措。然而,围绕限价标准应设在何种水平,欧盟内部出现了严重分歧。

G7最早提议将价格上限定为每桶65至70美元,这在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看来“太过慷慨”,他们提出应限价每桶30美元甚至更低。但这一主张遭到希腊、塞浦路斯和马耳他等国的反对,这些国家拥有庞大海运业务,他们要求将价格上限设在每桶70美元。

最后阶段磋商超过24小时,经过艰难谈判,12月2日,欧盟终于就对俄海运石油出口限价达成一致,包括“钉子户”波兰在内的27个成员国同意将价格上限定为每桶60美元。爱沙尼亚总理卡娅·卡拉斯表示,虽然爱方希望更低的上限,但60美元已是目前能取得的最好结果。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赵晨指出,60美元/桶的价格低于外界此前预估的65至70美元/桶,显然,这是欧盟在经过一番博弈和妥协后,不得不采取的折中方案,而在弥合内部分歧的同时,欧盟也希望在限制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和不减少俄罗斯对全球市场的出货量之间取得微妙平衡。

对俄罗斯杀伤力几何?

那么,这样一个充满妥协的限价之举究竟能否达到美欧预期?舆论对此普遍持质疑态度。

比利时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能源政策专家西莫内·塔利亚彼得拉表示,60美元/桶很接近俄罗斯乌拉尔原油最近的市场价格,不会对俄财政产生太大影响。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则指出,“限价令”看似很精明,但俄方完全可以使用不受限价令影响的非西方油轮和保险公司。

在赵晨看来,欧盟出台限价举措,一方面是为了扩大对俄罗斯的能源打击范围,使其无法获得更多的原油出口收益并用于俄乌冲突中,同时,欧盟也是为确保石油进口价格的波动形势得到稳定,维护自身经济利益。

“但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实际效果都会大打折扣”,赵晨指出,从价格因素来看,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俄石油生产的成本盈亏平衡价约为每桶30至40美元。眼下,俄罗斯运往一些欧洲地区的乌拉尔原油交易价已跌至每桶60美元以下,远低于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每桶85美元的价格。因此,尽管西方设置了价格上限,俄罗斯仍有盈利空间,至少在短期内影响十分有限。

赵晨还注意到,相较于此前,欧盟的态度已经出现软化迹象。根据此前禁令,自12月5日起,欧盟将停止进口俄海运原油,欧盟将全面禁止向俄油轮提供服务。但是,最新达成的价格上限放宽了限制,允许欧盟公司为遵守价格上限的俄油轮提供服务。此外,欧盟还给予价格上限45天过渡期,并表示只有“故意”运输超过价格上限的俄原油,才会受到禁运90天的处罚。

“对俄油限价的制裁举措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反而为俄石油禁运打开了‘后门’”,赵晨说道。

俄罗斯的反制“工具箱”里有什么?

欧盟已经出牌,俄罗斯的回应则是寸步不让,誓言将进行反制。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3日重申,俄罗斯不会接受西方的油价上限,克里姆林宫正在评估当下的情况,会在快速分析后采取行动。

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4日也表示,俄针对“油价天花板”政策的态度一直没变,哪怕减产也不会接受对俄石油“限价令”。同时,他还指责西方的做法是野蛮干涉市场,违背了世贸组织制定的所有规则。

赵晨表示,俄罗斯的政治考虑优先于经济考量,因此必然会对“限价令”展示出强硬态度。这也意味着,俄罗斯将为此作两手准备,一方面,要调整能源出口方向,从需求侧寻找更多的新的原油销售地。事实上,俄罗斯早有绸缪,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自5月以来,俄罗斯向西方国家输送的石油以每天220万桶的数量逐日递增,其中三分之二已转移至中国、印度和土耳其。截至今年10月,印度已经成为俄海运石油的最大买家。

与此同时,为了突破封锁,俄罗斯还在组建自己的独立系统,买方可由俄罗斯实体安排保险,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开制裁。

赵晨进一步指出,除了减产和减少向欧盟国家出口石油,俄罗斯的反制工具箱中还有液化天然气,石油、天然气双管齐下,无疑将加剧欧洲国家的能源危机。

西方将遭到何种反噬?

针对“限价令”给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欧佩克+也表示了不满。路透社援引几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几个欧佩克+成员国认为这一反市场措施最终可能被西方用来对付任何生产商。

印尼财长穆里亚尼此前也提出过同样看法。她表示,沙特和欧佩克决定大幅减产石油,是为了阻止美国“将大宗商品价格用作地缘政治目标”,因为一旦开创这个先例,将加剧全球经济焦虑,且没人知道西方的下一个目标会是谁。

欧佩克+还在“限价令”生效前一天举行会议,决定维持第33次部长级会议确定的减产目标,即在8月产量的基础上将月度产量日均下调200万桶。在会后发表的声明中,欧佩克+表示,这一减产决定“纯粹是基于市场考量”,是“正确且必要的做法,以让全球石油市场迈向稳定”。

赵晨注意到,相关会议一般是在工作日时间举行,但这次会议被安排在西方对俄石油实施“限价令”前的周末,且从线下面对面会议改为了线上会议,使得这场会议显得“非同寻常”,而此前曾主张增产的代表也就此形成共识,认为当下并不是加大石油产量的好时机。

“这一轮原油供给侧同需求侧之间的博弈,最终会给欧盟和G7国家带来反噬,相比天然气,石油市场全球化程度更高,若该市场重演欧洲天然气危机,波及范围会更广,不仅欧盟国家这个冬天的日子会很难熬,世界经济的复苏脚步也将受到拖累“,赵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