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油品牌_东北油价4元左右
1.行情突变!油价大幅下调,12.5日猪价“涨翻天”,粮价变脸预警
2.为什么东北油价很便宜
3.辽宁油价为什么这么高
4.预警:蛋价、玉米僵持不前,麦价愈跌愈凶,油价迎来1个好消息
行情突变!油价大幅下调,12.5日猪价“涨翻天”,粮价变脸预警
01、加油不在“纠结”,多地油价回归7元时代!
最新油价消息显示:12月5日晚24时,预计油价下调440元/吨,折升下调0.34-0.40元/升,全国92号汽油预计下调0.34元/升。
本次下调的幅度还是蛮大的,与上一次调价相比,有多个省份的92号汽油降到了“7元时代”,只有云南、黑龙江、四川、海南、贵州、重庆等为数不多的省市,油价仍为“8字头”,92号汽油主流价格回到7块多,应是个比较振奋的消息。
从燃油消费来讲,按照50升油箱计算,加满一箱油可以节省17-20元左右,如果家庭用车百公里油耗按7升计算,行驶100公里将节省23.8-28元/百公里,虽然主流的92号汽油价格降到了8元以下,但是对于一些油耗较高的车主来讲,仍然费用不低。
02、消费洪峰到来,猪价霸气上涨
进入12月份,已正式进入隆冬季节,尤其最近几天,中北部地区降温幅度较大,黑龙江地区已经降到了零下20多度,猪肉消费也进入了旺季。
同时,两湖、两广、四川、重庆等南方地区一年一度的腌制腊肉腊肠的集中猪肉消费也拉开帷幕,助推了生猪行情的进一步好转。
12月5日,全国生猪市场大范围上涨,东北地区,吉林和辽宁普涨1-2毛,主流报价11-11.2元/斤;黑龙江小跌1毛,目前猪价10.7-11.0元/斤。
华北地区普涨2-3毛,主流报价11.0-11.8元/斤,内蒙猪价偏低;华东地区猪价普涨2-3毛,主流价11.3-12.0元/斤;
华中地区只有湖北猪价跌1毛,其他三省均为上涨走势,地区主流猪价11.1-11.6元/斤;华南地区的海南价格稳定,广东和广西涨价2-4毛,地区主流价11.5-12.0元/斤;西北地区上涨1-3毛不等,主流报价10.6-11.3元/斤;西南地区贵州稳定,其他省份上涨1-2毛,主流报价11.0-12.4元/斤,是全国猪价中的价格高地。
近1周时间的猪价上涨,除了消费因素之外,也有一些基他逻辑:
一是猪价经过10月下旬以来的回落,从14块多一斤跌下来,跌幅比较大,从市场规律来讲,也会有一个反弹的过程。
二是口罩现象的变化,一些地区已经进行精准管理,餐饮业逐渐好转,猪肉消费也有所恢复
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农历新年这段时间,猪肉消费将是影响生猪行情的重要因素之一,按照例年情况,这段时间猪价都不会太差,个人仍然坚持偏乐观的态度,春节前猪价再上14元的概率仍然是很大的。
03、粮食市场扎堆下跌
玉米报价:
山东福宽生物跌0.5分,报价1.52元/斤;柠檬生化跌1分,报价1.6元/斤;河南厚源生物刘庄库区跌0.5分,报价1.525元/吨;汉永酒精跌0.5分,报价1.525元/斤;河北玉峰淀粉跌1分,报价1.49元/斤;秦皇岛鹏远淀粉跌1.5分,报价1.460元/斤;瑞德淀粉跌0.5分,报价1.495元/斤。
小麦报价:
青岛金喜燕跌1分,1.65元/斤;济宁利生跌0.5分,1.625元/斤;新乡五得利跌0.5分,1.625元/斤;思丰面业跌0.5分,报价1.625元/斤。
目前看,近期小麦和玉米价格先后出现回落,即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也有各自回落的市场逻辑:
一是在小麦市场连续下跌的情况下,玉米市场也受到了一定的拖累,尤其是在饲料市场中,二者有着较强的替代作用,小麦价格回落,也波及到了玉米。
二是近期玉米市场上市量不断上升,东北、华北、山东等产区玉米上市量增加,主要是因为进入12月份,各路资金偏紧,农民、银行、贸易商都受资金掣肘,交易受到影响。
三是受最近一段时间玉米、小麦价格持续上涨的拉动,粮食价格进一步走高,对于一些贸易商来讲,收购的利润已经被挤压得十分有限,所以在收购粮食方面放慢了脚步,导致粮价回落。
各位朋友,对当下的油价、猪价、肉价、粮价有何观点?欢迎分享给大家,供全国网友参考。
为什么东北油价很便宜
受供给与运价影响
解析:
大庆和锦卅均有中石油大炼油厂,供给多,价格低,其次运价低也是一个因素
扩展:“涨价时与国际接轨、降价时讲中国国情”,这话是针对国际油价一路下跌,国内油价却迟迟不降说的,但挨批的石油石化企业也是一脸委屈:国际油价虽然降了,可国内油价还是比国际油价低得多啊,我们的炼油企业还是在亏损啊!
石油巨头的抱怨肯定会招来一片骂声,但某种程度上这的确是事实: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国内的价格都大大低于其他石油消费大国。让我们比较一下上周北京和伦敦97号无铅汽油的价格:北京是5.42元人民币/升,伦敦0.9英镑(合人民币14元)。英国的油价与德法比荷意等欧盟国家相当。美国的油价大大低于欧盟,但也比中国高出20%左右。
按照常理,东西卖的便宜,企业的利润就不应该很高。奇怪的是,国内石油公司的利润率反而高过欧美同行,比如2005年中石油的利润率是26.2%,埃克森美孚的利润率只有10.6%。这一差距不可能用成本控制或技术先进等因素来解释,仅举一个指标,中石油的员工数量十倍于埃克森美孚,运营成本怎么可能比后者低?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低价下的高利润呢?奥秘之一是税收,欧美石油公司要向政府交纳高额税赋,政府则将税款用于公共服务。让我们比较一下英国和中国燃油价格中的税率,英国油价中税的比例高达70%以上,而中国是30%左右。资源税一项,中国公司每吨是14-30元人民币,只有海外同行的几十分之一(美国公司超过130美元/吨)。这些少交的税款,就变成了国内石油巨头的利润。可以说,税赋的差距是国内石油行业获得暴利的决定性因素。
奥秘之二是国内公司可以用原油环节的利润来弥补炼油环节的薄利或亏损。中石油中石化都是集勘探开采炼油销售于一体的公司,各业务板块间可以交叉补贴。成品油价格国内确实低于国外,但原油价格国内却高于国外。比如8月份进口原油的到岸价折合人民币约4133元/吨,国内大庆原油价格则是4493元/吨。
国内石油巨头的高利润还得益于在行业中的垄断地位,2000年左右中石油中石化曾经出现过昙花一现的竞争场面,双方为了争夺油站针锋相对,各显神通。但最近几年他们视垄断为正常,常常公开开会议论提价,制定行业准则,使得中国的石油市场几乎成为中石油中石化系的天下。没有竞争压力,自然就没有降价的压力。
所以一方面是跟国际相比我们的油价低,有上涨空间,另一方面,就目前的油价而言中国的石油行业已经是暴利了,如果再涨价,岂不是推波助澜?这一矛盾,只能通过资源价格改革和原油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来解决。中国目前的油价并非一个市场的产物,改革的方向,一方面要逐步让市场来决定石油的价格,政府的调控手段应由直接定价转向以税收为主的间接调控。比如通过资源税来调节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公司的生产行为,促使他们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而酝酿已久的燃油税应从需求方面调控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减少非理性消费及浪费。
如果采用市场定价,中国油价的上涨将不可避免,因为中国石油储量有限,石油消费却高速增长,被人们寄予厚望的风能、太阳能在20年内又难以挑战石油天然气的能源消费主体地位。
面对如此前景,我们实在应当反省一下我们的生活方式。有过西方生活经验的人都会感觉到,发达国家的富人和中国的富人生活状态差不多,但中国的富人更具有炫耀性,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更厉害。发达国家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从油价这个方面来说,富人可以买车,但你要买很贵的油来缴税,周一至周五进城还得交拥堵费,国家利用这笔税费来治理环境,来让穷人也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所以,中国的油价到底是高是低,这并不是一个可以一言蔽之的问题
辽宁油价为什么这么高
运输和供应链,税费。
1、运输和供应链:辽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相对于别的地区,其石油运输和供应链更加复杂,地理位置较远,导致成本更高。
2、税费:辽宁省的油价还包括消费税、增值税以及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税费,这些税费的比例和金额会影响到最终的油价。
预警:蛋价、玉米僵持不前,麦价愈跌愈凶,油价迎来1个好消息
从近期的市场变动来看,农副产品价格波动不断,特别是蛋价、玉米僵持不前,麦价、羊价愈跌愈凶,油价突降,这是咋回事?
可见,蛋价行情仍不是太明朗,主要是南方雨水偏多,在高温高湿背景下,鸡蛋存储难度偏大,不少蛋农开始积极出售鸡蛋;而在终端,因天气炎热,鸡蛋销量减少,再加上高考、中考结束以及高校陆续放假,学生团膳性消费需求减弱,其蛋市需求低迷,因而价格难以走高。
其实,蛋价之所以回落,和产能恢复有一定的关系,第一季度时,因鸡蛋库存量偏低,市场需求紧俏,带动行情走高,不过因蛋价偏高,蛋农们积极补栏,因而也使得第二季度新开产蛋鸡量偏多。
同时,因鸡蛋迎来季节性消费淡季,其鸡蛋销量明显走弱,再加上受口罩影响,普通人消费欲望偏低,也不利于鸡蛋销量。
不过,蛋农们也别太过于担心,毕竟饲料成本居高不下,短期内难以回落,成本受挤压之下,蛋价底部支撑明显,因而这使得蛋价难以跌至4元左右,短期内还会处在4.2-4.4元之间波动。
02、玉米僵持
从近期玉米行情来看,市场行情总体偏稳,部分地区行情有所走高。
如在东北一带,行情已持续稳定多日,主要是企业库存宽裕,而基层已没有多少玉米,贸易商对未来行情持续看好,舍不得卖向市场,如此一来行情企稳。
当然,对饲企而言,随着定向稻谷的拍卖,玉米采购压力减少。
而对深企来说,因深加工产品需求不足,开机率偏低,也抑制玉米上涨。
而在华北一带,前几天受贸易商腾库的影响,玉米行情迎来一波走跌。
不过,随着市场自我调控,以及贸易商将精力放在小麦身上,因而玉米交易冷清,行情反而得到支撑。
今天来看,山东到货量已不足300辆,随着玉米流通量偏低,市场以库存消耗为主,因而企业也开始挺价,这也使得玉米价格稳定起来。
今天来看,昌乐英轩涨了0.5分,报价为1.54元/斤;成武大地涨了0.5分,报价为1.48元/斤,其他地方稳定。
总的来看,短期内玉米价格依旧僵持趋稳,随着上量偏多,玉米行情小幅度波动,不过预计7月份开始,玉米价格将迎来一波走高。
03、麦价愈跌愈凶
自新麦5月份上市以来,行情就迎来了一波持续性走高,企业报价陆续涨至1.55-1.6元/斤,部分面企更是涨至1.6元以上。
而随着企业报价偏高,基层小麦也已涨至1.5元大关,如此利好行情,让不少农民开始惜售。
然而,夏季本就是面粉消费淡季,随着市场需求低迷,面粉以库存消耗为主,这抑制了企业收购积极性,压价意愿明显偏高。
与此同时,贸易商不敢冒着风险收粮,毕竟1.5元的收购成本,算上运输、人工、储存,其成本逼近1.6元,后期麦价难以继续走高,贸易商亏损风险较大。
为此,近期麦价可谓是愈跌愈凶,今天来看,禹城五得利跌了1.2分,报价为1.588元/斤;发达潍坊跌了1分,报价为1.575元/斤;菏泽华瑞跌了1.5分,报价为1.575元/斤。
不过,大家也不必着急,麦价不会大跌,毕竟粮库收购成本依旧偏高,再加上基层惜售明显,价低难以收购小麦,因而短期内麦价或横盘走跌。
04、好消息:油价突降
今年的油价对农民而言可谓是一言难尽,尤其是如今正是农忙季节,柴油价格已涨至9元大关,更是让农耕成本加剧。
如今,汽柴油迎来年来“第十轮”上涨,不过近日国际油价大幅走跌,如伦敦原油跌至113.12美元,相比一周前120美元来看明显回落。
随着国际油价走跌,国内成品油价格必然也会受其波动,但就近几天油价来看,还处在搁置状态,至于新一轮周期涨跌与否,目前还不能确定。
随着油价持续性走高,人们出行、农耕成本增多,降温可能性较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