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苏伊士运河的堵塞会影响油价?

2.战争为什么会影响油价

3.400米巨轮堵死苏伊士运河,这对国际油价会有何影响?

4.从保护自然的角度看,人类面临的新的矛盾和挑战是什么

5.为何油价下跌消费税要上调?谢谢

6.台湾的消费水平和内地比是高还是低,高多少低多少?

7.油价持续高涨及上升对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

8.国外哪里自由行比较合适

9.去台湾旅游为什么这么贵?

为什么苏伊士运河的堵塞会影响油价?

台湾油价与内地油价_台湾油价为何便宜

长荣海运巨型货柜轮?长赐轮?(Ever Given)在苏伊士运河搁浅,促使全球最繁忙的海上贸易路线之一的往来受到阻碍,油价曾一度因此上涨,目前已知百余艘船只的航运受到阻碍。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输来说,这条航道至关重要。目前,投资者正在评估事件对油价的影响。这艘长达400米的集装箱轮大约三年前在日本建造,如果竖立起来比艾菲尔铁塔更高。船运公司一直在转向改用超大型船只来帮助改善规模经济,多年来,包括苏伊士运河在内的一些主要海运水道也在不断扩大和加深,以适应这些需求。

最重要的航线堵塞

苏伊士运河是全球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繁忙的通航通道之一,经常有船只运送中东的原油到欧洲和美国,也有船只将北海的货物运往亚洲,每年原油通航量占全球原油贸易量的9%,停止通航的数日,将对全球原油贸易带来一定影响。

据悉,目前已经有逾100艘船只等在红海和地中海海面上,大概耽误了 1300 万原油的运输。每天约有60万桶原油从中东通过苏伊士运河运输到欧洲和美国。如果阻塞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依赖苏伊士运输中东石油的欧美炼油商可能被迫寻找替代供应渠道,与此同时,从北海油田运往亚洲的原油也将受到限制。

? 苏伊士运河全长约193公里,而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输来说,这条航道至关重要油轮通过此运河将中东原油运往欧洲和美国地区,该运河也是北海和亚洲之间的重要运输通道。运河管理局发布的显示,堵塞航道的这艘船的船体牢牢镶嵌在岸边,他们还派出了拖船和挖掘机试图将这艘货轮拉出困境的场景。

? 苏伊士运河的消息,只会带来短暂的利好影响,目前油价仍然存在利空因素疫情,目前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疫情仍在持续反弹中,这对石油需求可能会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

此外,早些时候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有些资产价格确实过高了?,也打压了风险情绪,总的来说,接下来国际油价继续走强到让成品油由跌转涨的可能性不大,因此,现在就是小跌与大跌之间的决择。

战争为什么会影响油价

战争会刺激油价上涨,因为战争对原油的需求高,而原油的产量是有限的,所以刺激油价上涨,因此对股票市场中的石油行业、室友开采、石油运输等行业都有一定的利好。此外,战争还对天然气、黄金、有色金属、军工行业有一定的利好。。

扩展资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

股票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同境内的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台、港、澳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我国A股股票市场经过几年快速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B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特种股票,它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在境内(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它的投资人限于:外国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H股,即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资股。香港的英文是HOngKOng,取其字首,在港上市外资股就叫做H股。 N股,是指那些在中国大陆注册、在纽约(New York)上市的外资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盈利及财产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权利的股份,代表满足所有债权偿付要求及优先股东的收益权与求偿权要求后对企业盈利和剩余财产的索取权。

400米巨轮堵死苏伊士运河,这对国际油价会有何影响?

400米巨轮堵死苏伊士运河,这对国际油价目前为止涨幅在2.07%~2.22%之间。苏伊士运河是跨越亚洲,非洲和亚非边界的主要航运海道。这条路线对于将石油运输到液化天然气是必不可少的。据Braemar ACM船舶经纪公司研究部负责人Anoop Singh称,每天大约有60万桶原油从中东通过苏伊士运河运到欧洲和美国。据统计,全球海上货运量的20%,欧洲和亚洲国家之间的货运量的80%,以及全球25%的油轮都通过苏伊士运河。从照片中不难看出,这种?怪兽?作为?塞子?可以说是非常尽责的:船首卡在一侧的岸上,船尾几乎碰到了另一侧的岸,它被卡在河道上,迫使苏伊士运河从北向南瘫痪。

据了解,这架货机来自台湾长荣集团,名为? Ever Given?,中文名字为? Chang Ci Hao?,? Cawei?也是真实的交易。该船长400米,宽59米,吃水深度15.7米,船上装有数百个集装箱,总吨位219,000吨,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货轮之一。?长赐号? 于3月4日出发,并于3月22日到达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原定于3月31日到达荷兰鹿特丹。

这也造成了苏伊士运河的双向交通拥堵,苏伊士运河别无选择,只能在没有警告的情况下宣布一项禁令。目前,至少有100艘船正在等待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或地中海,还有10艘载有1300万桶原油的油轮也受到影响。不仅可航行的船只受到影响,而且今天,港口和水运部门的股票也受到了威胁。

中远海运控股有限公司跌幅最大,招商港口跌幅超过4%,港口水运行业总体跌幅2%。但是,油价已脱离?深V?趋势。到目前为止,布伦特原油价格报每桶62.05美元,涨幅为2.07%。 WTI原油价格报每桶59.04美元,涨幅为2.22%。要想把?长赐号?移走,用埃及当地政府的话说,要从搁浅海域周围挖走大量沙子,这需要几天时间。?

从保护自然的角度看,人类面临的新的矛盾和挑战是什么

一、化石燃料枯竭的二十一世纪

化石燃料-煤炭、石油与天然气,合计占全球现在使用能源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但根据经济部能源委员会九十一年五月「台湾能源统计年报(九十年)」资料显示,在技术与成本的限制下,预估世界石油蕴藏量只可再开采四十年,天然气可开采六十二年,煤炭可开采二百二十七年,而核能发电的燃料源自铀矿,预估尚可开采七十七年,惟考虑用过之核燃料回收再处理后重复运用,则其使用年数可增加五十倍,约可达三千八百多年。可看出现在全世界依赖最深的主要能源-石油及天然气,在二十一世纪的前半,就将日趋枯竭。目前全球因为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生产设备过度投资,造成市场供过於求,因而油价尚相当稳定,但随著诸多产地蕴藏量降低甚至枯竭,全球将面临能源价格剧烈波动,将冲击全球经济发展。

二、全球能源需求的高度成长

依据美国能源部能源资讯署二OO二年三月出版之「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02」,从一九九九年至二O二O年全球能源消费情势如下:

(一) 全球能源总消费量将成长百分之六十,其中开发中亚洲及中南美洲国家将成长一倍(每年成长百分之四;相对已开发国家每年成长百分之一点三)。

(二) 石油:石油预估将成长五成九(以每年百分之二点二的成长率)。此外,石油将维持占全球能源总消费量四成的比例。

(三) 天然气:争议较小的天然气将为成长最快的能源,预估将成长一倍。天然气占全球能源总消费量比重也将由百分之二十三升至百分之二十八。

(四) 煤:由於空气污染及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煤炭占全球能源总消费量的比重将由百分之二十二降低到百分之二十。

(五) 核能:在政治问题影响下,全球核能发展情势尚难确立,但保守预估全球核能消费量将比现在略为成长。

(六) 再生能源(包含大水力):预估将成长百分之五十三。但再生能源占全球能源总消费量比重将由百分之九下降到百分之八。且最太阳能或风力等再生能源虽成长快速,但因其现阶段数量过少、成本高、能源密集度低且供应不稳定,因此再生能源成长动力,主要是开发中国家的大型水坝计画。

三、高度依赖石油进口的风险

石油是现代工业社会最重要、最具战略性的能源与基础原料,但全球一九七O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却导致油价暴涨及经济重挫。为避免石油问题再度冲击经济,各国曾积极寻求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度,但现在石油仍占全世界现有能源总消费量的四成,且未来二十年此趋势不会改变。

然而许多石油生产地区,尤其是中东地区,一直存在政治、外交及军事的,在近期较大规模的战争就有一九八O年两伊战争、一九九O年波斯湾战争,一九九四年俄国出兵车臣,二OO一年阿富汗战争及近期可能开打的美伊战争,而其他小型区域冲突也非常多,当然这些战争背后,都存在企图掌控这些地区石油资源的因素。而每次争夺石油资源引发的动荡,使各石油进口国家经济发展及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为了避免受到中东地区不稳定局势影响,各石油进口国家多尝试分散石油进口来源,降低对中东石油进口的依赖,但中东地区拥有全世界三分之二油藏,且开采成本低廉,而中东以外的新油田,大多位於开采成本较高的深海和输送困难的内陆地区,故各石油进口国,未来还是无法避免中东石油进口依存度节节上升的局面。国际能源总署曾建议各石油进口国可考虑降低中东石油供应风险的方向,一是加强确保如航运与输油管等运油管道的顺畅,二是必须寻求增加原油安全存量。目前国际能源总署规范其会员国的原油储量是九十天,但为预防突发性的原油供给中断及油价急涨,此储量标准可能还会提高。

四、恐布活动增加石油及天然气输运风险及成本

自美国发生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后,全球各地也陆续传出恐怖攻击行动。随著全球恐怖活动的升温,保护措施较为不足的石油及天然气供应等能源基础设施,成为恐怖分子攻击目标的可能性提高,例如二OO一年十月斯里兰卡一艘油轮遭受其境内恐怖组织攻击,二OO二年十月法国油轮在叶门遭受不明恐怖份子攻击,而在印尼十月遭受恐怖攻击后,也传出其石油及天然气设施是下一波攻击目标。各国为了预防恐怖攻击,正检讨加强能源设施的保护工作,而由於防范设施、人力及保险费用的增加,能源使用成本也面临逐渐上涨的压力。

在国际能源情势方面,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在二十一世纪前半就将枯竭,但能源需求仍持续成长,因此能源价格将剧烈波动。为了降低能源枯竭的冲击,各国企图掌控能源资源,更在近期引发多起战争。此外,自美国九一一事件后,能源设施的安全维护压力升高。化石能源危机时代的降临,能源使用成本面临上涨压力。

在我国能源情势方面,我国能源百分之九十七仰赖进口,因此化石燃料的枯竭问题与主要能源产地的动荡,都冲击我国的能源情势,使我国能源使用安全与成本受到挑战,而化石能源使用产生污染等问题所造成的外部社会成本,也越来越必须去面对。

在这种情势之下,我国的能源政策应兼顾经济发展、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但目前政府能源政策却没有清楚蓝图,使我国相关能源立法工作、能源基础建设及国内外投资受到冲击。

根据以上结论建议如下,就能源供应稳定度与化石燃料供应问题而言,要以能源多元化及适当能源配比,尤其现阶段纳入相对供应稳定的核能,才可确保能源稳定供应。

就能源供应价格而言,我国水力与火力发电成本持续上涨,只有较便宜的核能发电成本还小幅下降。又核能发电有提拨核能后端基金来处理核废料,相对我国火力发电有高额外部社会成本。所以现阶段核能仍应是我国能源的重要选项。

就能源政策而言,目前政府应考虑长期能源供需、国际趋势及能源使用社会成本,确保我国能源政策兼顾经济发展、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并迈向全球现阶段「低碳家园」的目标。

就长期能源发展的展望而言,虽然现阶段化石能源及核能还是必要的选择,但随著能源新科技的发展,当未来出现价格合理、可稳定供应、乾净、低社会成本的新能源或再生能源时,则不但满足我们经济发展及生活品质的需求,更将协助我国建立「非碳家园」及「非核家园」的无污染能源使用环境的终极目标。

能量转化

各种能源形式可以互相转化,在一次能源中,风、水、洋流和波浪等是以机械能(动能和位能)的形式提供的,可以利用各种风力机械(如风力机)和水力机械(如水轮机)转换为动力或电力。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一般是通过燃烧将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可以直接利用,但大量的是将热能通过各种类型的热力机械(如内燃机、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等)转换为动力,带动各类机械和交通运输工具工作;或是带动发电机送出电力,满足人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发电和交通运输需要的能源占能量总消费量的很大比例。据预测,20世纪末仅发电一项的能源需要量将大于一次能源开发量的40%。一次能源中转化为电力部分的比例越大,表明电气化程度越高,生产力越先进,生活水平越高。

旧燃料新能源:效率趋向100%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寻找一些既能保证有长期足够的供应量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能源。 而目前人类面临的问题正是:能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中国究竟该寻求一条怎样的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业内官员和学者认为,为了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一方面必须“开源”,即开发核电、风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还要“节流”,即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实施节能减排。 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我国的能源供应结构里,煤炭、石油与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占绝大部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不足,这不仅造成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也严重制约能源发展,必须下大力气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增强能源供给能力,缓解压力。 我国的核电装机容量不到发电装机容量的2%,远低于世界17%的平均水平,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技术路线、投资体制、燃料保障等问题,使我国核电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同时,我国的风电资源量在10亿千瓦左右,目前仅开发几百万千瓦,应当对风电发展进行正确引导,促进用电健康可持续发展。 走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从大的能源结构来讲,还是要加快发展核电。最近一两年,从中央到国务院,都坚定了加快发展核电的信心,今年以来核电的工作力度也在加大。在今后一个时期,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核电的比重、速度要保持相对快速的增长,规模要在短期内有比较大的提升。不光是沿海,还要逐步向中部地区发展。 节能减排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侯云春表示,我国能源需求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能源利用消耗高、浪费大、污染严重,缓解能源供需矛盾问题,从根本上就是大力节约和合理使用,提高其利用效率,严格控制钢铁、有色、化工、电力等高耗能产业发展,进一步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全面推进管理节能,大力推广节能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发展,广泛开展全民节能活动。

1. 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能源效率,走高效、清洁化的能源利用道路。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中国能源资源储量结构的特点及中国经济结构的特色,决定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不大可能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将继续存在,这就要求中国的能源政策,包括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勘探生产、能源利用、环境污染控制和利用海外能源等方面的政策应有别于其他国家。鉴于我国人口多、能源资源特别是优质能源资源有限,以及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等情况,应特别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能源效率,寻求能源的清洁化利用,积极倡导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能源安全体系。为保障能源安全,我国一方面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完善能源法律法规,建立能源市场信息统计体系,建立我国能源安全的预警机制、能源储备机制和能源危机应急机制,积极倡导能源供应在来源、品种、贸易、运输等方式的多元化,提高市场化程度;另一方面应加强与主要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对话,扩大能源供应网络,实现能源生产、运输、采购、贸易及利用的全球化.新能源(或称可再生能源更贴切)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生物质能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后,国内外许多专家都表示这种能源方式不能大力发展,它不但会抢夺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更将会导致社会不健康发展;地热能的开发和空调的使用具有同样特性,如大规模开发必将导致区域地面表层土壤环境遭到破坏,必将引起再一次生态环境变化;而风能和太阳能对于地球来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健康能源,他们必将成为今后替代能源主流。 太阳能发电具有布置简便以及维护方便等特点,应用面较广,现在全球装机总容量已经开始追赶传统风力发电,在德国甚至接近全国发电总量的5%-8%,随之而来的问题令我们意想不到,太阳能发电的时间局限性导致了对电网的冲击,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能源界的一大困惑。 风力发电在19世纪末就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一直是新能源领域的独孤求败,由于它造价相对低廉,成了各个国家争相发展的新能源首选,然而,随着大型风电场的不断增多,占用的土地也日益扩大,产生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成了我们又一困惑。 早在2001年,MUCE就为了开拓稳定的海岛通信电源而开展一项研究,经过六年多研究和实践,终于将一种成熟的新型应用方式MUCE风光互补系统向社会推广,这种系统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H型)和太阳能发电进行10:3地结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电力输出。在建筑上、野外、通信基站、路灯、海岛均进行了实际应用,获得了大量可靠的使用数据。这一系统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新能源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H型)突破了传统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启动风速高、噪音大、抗风能力差、受风向影响等缺点,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设计理论,采用了新型结构和材料,达到微风启动、无噪音、抗12级以上台风、不受风向影响等性能,可大量用于别墅、多层及高层建筑、路灯等中小型应用场合。以它为主建立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具有电力输出稳定、经济性高、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也解决了太阳能发展中对电网冲击等影响。 随着能源危机日益临近,新能源已经成为今后世界上的主要能源之一。其中太阳能已经逐渐走入我们寻常的生活,风力发电偶尔可以看到或听到,可是它们作为新能源如何在实际中去应用?新能源的发展究竟会是怎样的格局?这些问题将是我们在今后很长时间里需要探索的。

参考资料:

民政局研究,百度百科内

为何油价下跌消费税要上调?谢谢

 一、国内成品油消费税为什么接连上调?

短时间内,国内成品油消费税为什么接连上调?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际,中国选择在国际油价跌破60美元大关之际再度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其背后政策意图值得关注。

“提税对外释放出中国借助强化消费税杠杆作用,实行更强硬节能减排政策的信号。”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对记者说。

一个月前,中美两国元首对外宣布了各自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计划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到20%左右。绿色发展的承诺需要更严厉的节能减排举措来支撑兑现。

“半个月内两次上调消费税的原因,首先是考虑趁着国际油价连续下跌的窗口期;其次,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没有上调到位,没有达到两部委之前设定的调整目标,所以才会短期内再次调整。”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说。

根据汪德华的说法,消费税目前实施的是消费税暂行条例,尚未上升到税法,所以只要报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就可以进行调整。

二、油价再跌,还会提税吗?

如果油价再下跌,成品油会第三次提税吗?成品油消费税与油价会由此挂钩,成为一种常态化调整吗?将来油价涨起来,消费税会下调吗?

刘尚希认为,目前没有形成成品油消费税和油价挂钩机制的迹象,两次提税主要还是出于减少燃油消费的考虑。“消费税率会不会再次调整不好说,取决于环境的改善。”

也有观点认为,通常国内油价如上涨到130美元,则成为国家采取应对措施的价格“天花板”。鉴于目前国内油价已大幅下跌,两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是否意味着目前油价也已跌到“地板价”值得关注。

三、成品油税负将增加多少?

有分析师表示,消费税税率再度提高,中国油价税负比例继续上升,汽油税负比例达到40%。以山东93号汽油为例,在上次消费税税率提高后,汽油零售价格中税负占比达到35%左右,此次再度提高,汽油税负占比已达到40%左右。

成品油税负水平一般是用成品油流转税占油品含税零售价格的比重来衡量的。我国成品油中的流转税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消费税的上调将带动其他税费的增加。

经过此次调整,据粗略测算,以目前北京92号汽油6.63元/升价格计算,车主购买1升汽油缴纳的税费约为2.56元。其中包括增值税0.93元、消费税1.4元、城建税和教育附加费共计0.23元,总税负比重为38.6%,此前汽油流转税税负为34%。

在两次调整之前,汽、柴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分别为1元/升和0.8元/升,经过两次调整后,汽、柴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分别为1.4元/升和1.1元/升,上调幅度分别为40%和37.5%。

根据中国石化(5.76, 0.00, 0.00%)经济技术研究院去年3月份测算,汽油税收占最终零售价格的比例,中国大陆为30.46%,美国为11.22%,德国为56.92%,日本为39.30%,中国台湾为26.31%。汪德华表示,从目前国际成品油税负水平来看,我国的税负比重不如欧洲国家,但比美国等国家要高。短期内成品油消费税应该不会再上调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表示,国家应当从整体战略上做考虑,明确和控制好油价和税收的比重关系,设立长效机制,并且在进行调整的时候要有标准,要向公众解释清楚。

四、为何汽油消费税升幅更大?

分析师表示,本次价格调整,恰逢消费税再度提高,而政策调控的幅度不同,彰显了国家改革的调控方向。在累加上一轮消费税的幅度后,汽油单位税额上涨0.4元/升,涨幅高达40%。柴油单位税额上涨0.3元/升,涨幅小于汽油。

分析师认为,汽油消费税涨幅大于柴油,主要是受私家车保有量持续上涨影响,为了引导消费者节约能源,缓解交通压力,而使用财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当前国内经济复苏缓慢,作为工业命脉的柴油消费税上涨幅度小于汽油,不排除国家为经济复苏做出的适当让步。本次消费税改革是在上次调整的五年后,虽不排除继续调整的可能,但短时间内再次上调的可能性不大。

五、税费和油价有什么关系

当我们在国内加油时,油价中除了包含成品油本身的价格外,还包括诸多税费,而具体交了多少税费,许多人是不知道的。为什么不能清晰地向消费者列明价、税?甚至有人提出,我国消费税应该采用价外税的形式。

刘尚希表示,我国现行的流转税中,除增值税是价外税,其他包括消费税在内的流转税都是价内税。价内税和价外税没有优劣之分,世界上实行增值税和消费税制度的国家,一般都是将增值税设定为价外税、消费税设定为价内税的形式。

列明价、税,使消费者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购买的商品中负担了多少税,实质上是“价税分列”的概念。价税是否分列与采取价内税和价外税没有必然联系。价内税也可以实现价税分列,价外税也可以价税合一。目前,其他国家价税分列的通常是增值税、消费税,还未发现有国家将消费税单独列示。

六、成品油提税与公路收费是否有重复征收之嫌

此前我国首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后,有人提出质疑:当前多条高速公路仍然收费,是否与成品油消费税形成重复征税?

就此,刘尚希表示,2009年成品油税费改革实施后,财政部下发《关于公布取消公路养路费等涉及交通和车辆收费项目的通知》,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取消了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六项收费。同时,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他解释说,成品油税费改革,以税替代的是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高速公路收费等其他道路交通收费不属于取消范围。因此与成品油消费税不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

台湾的消费水平和内地比是高还是低,高多少低多少?

以我的体验跟你说

平均还是台湾高~

台湾大学生 父母亲给一个月零用钱平均2000多人民币,每个月都花光光

在大陆400元可以住到五星级酒店,在台湾只能住汽车旅馆

在台湾座公交车 人民币三块 超过一个距离 在加三块

计程车起表价 公订价约15块人民币

一碗阳春到不行的阳春面约8块人民币,份量不及内地的一半份量

大学生基本配备 一台笔电(打怪用)+ 摩托车(约一万块联谊用)

台湾大学生比高中生还多,一学期学费(大多私立一万块)

打高尔夫球18洞下来台湾约600人民币 大陆只要300人民币

但是

内地的 leivs 比台湾贵1成

耐克贵两成,最扯的是进口奶粉比台湾贵3成,一模一样,害我每次都要背奶粉过来

结论

ㄧ般民生用品 台湾比大陆贵,台湾平均所得比较高,均富

进口奢侈品 大陆比台湾贵,大陆贫富差距大,有钱的夸张 没钱的也夸张

(以上均以人民币换算)

油价持续高涨及上升对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

油价持续高涨及上升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以下影响:1. 成本上升:高油价意味着企业和消费者需要支付更高的燃料费用,这会导致生产成本上升,进而推高物价。2. 经济增长放缓:油价上涨可能会削弱消费者的购买力,导致消费支出下降,进而影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3. 能源需求下降:高油价可能会促使企业和消费者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寻找替代能源,从而减少对石油的依赖。4. 通货膨胀加剧:高油价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从而降低货币的购买力,推高物价。5. 地缘政治风险增加:油价上涨可能与地缘政治风险增加有关,如冲突和战争等,这可能导致市场不稳定和经济增长放缓。

国外哪里自由行比较合适

我说台湾会不会有人说我搞独立。。。我觉得台湾就非常好,我们去年就跟众信旅游定的台湾自由行,去了8天,玩儿的特别痛快,而且交通方便也没有语言障碍,总体来说台湾的消费水平真的不算高

1、交通:比大陆贵不少,去台湾的三大花销之一(另两项是机票和住宿)。比如高铁,台北到高雄360多公里,1400新台币,合280元人民币,济南到青岛390多公里,120元人民币,高出一倍都不止!再比如长途客运,台湾嘉义高铁站到阿里山,全长82公里,票价为290新台币,合58元人民币,而在大陆,济南到博山一百多公里才三十几块钱!出租车价格也基本上是北京的两倍以上。

台湾的油价和大陆不相上下,仅仅略微便宜一点点。

2、住宿:

大概比国内宾馆价格贵一倍以上,台北的住宿最贵,好像日月潭的也不便宜,一般三星级(4花)宾馆大概至少要500元/天,周末、节假日还要涨200元左右,且一律下午三点以后才能入住,其实房间比较小,设施也比较老旧,但是很干净整洁。

3、饮食

一般饭店的餐饮和大陆差不多,但是快餐便宜,我们看了台北麦当劳的价格,比大陆便宜30%-40%!一般夜市上的小吃和大陆出不多吧,有些比大陆稍微便宜些。

4、日用品等在台北我们专门去了一趟家乐福,出来的时候快把我们的鼻子都气歪了!为什么?你给评评理,台湾站街的小警察都每月工资8万多新台币,合人民币一万六,还整天发牢骚要跳槽,但是到超市里一看,样样东西比大陆便宜!有些还不是便宜一点半点,比如瑞士三角巧克力,50克的小包装合人民币5元,100克的大包装合人民币10元,仅仅是国内的一半!

去台湾旅游为什么这么贵?

我并不认同你所说的去台湾旅游贵的说法。

首先,不清楚你是哪里的,不过就我武汉的来讲,跟团旅行,台湾环岛8日游一般报价在三千元左右,同样的国内长线8日游报价基本上也在两千七八,而东南亚的8日游报价一般在四千到五千。所以说台湾跟团游并没有比同样水平的其他线路贵。只是因为台湾一般行程都是环岛,以七日八日长线游居多,所以不大会出现中长线五日游一千多的报价,可能这点让你觉得总价看起来比较“贵”。

其次,自由行的话,可能台湾旅游会比在大陆大多数城市旅游,稍微贵少许。因为台湾的消费水平比大陆大多数城市的消费水平还是要高一些的。但是要是跟北上广深相比,北上广深的消费水平在世界排名一直在台北之上,台北已经是台湾消费水平最高的城市了,所以我觉得这个意义上来讲台湾旅游也并不算贵。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虽然交通、住宿方面的费用支出可能会比在大陆旅行稍高,但是台湾旅游的门票支出绝对要远远低于大陆。相信我,你去个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门票钱,够把台北所有的重要景点的门票买一遍了。而且台湾任何一个景区内的餐饮消费跟景区外的定价并无二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单纯花在玩上的钱可以说远低于在大陆旅游。

再说穷有穷的玩法,贵又贵的玩法,不同的玩法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贵与不贵,全在你心,你觉得值再多钱也就不算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