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元时代的世界各国油价模式

2.油价最便宜国家有哪些?

3.国际油价中的每桶是多少升啊?

4.“囤粮”变“囤油”?全球最大植物油出口国突然暂停出口,咋回事

5.原油价格高企,多国开始“救急”!不仅“烧粮”,还要“烧油”

6.食用油市场再起风波,继印尼暂停出口后,加拿大也面临减产!咋了

7.现在国际油价每桶70多美圆,请问一同多少升呀!

8.2008年3月豆油价格猛涨是什么原因?

8元时代的世界各国油价模式

印尼出口油价表格查询官网_印尼出口油价表格查询

和国际油价挂钩

美国成品油零售定价模式很简洁,原油价占比大约在60%,再给予运输、配送、加油站零售网点等一定利润(一般在25%到30%左右),并留出10%到15%左右的税费,组成了其最后的零售价格。

美国洲际交易所市场拓展总监迈克·戴维斯3月22日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美国成品油的定价机制完全市场化。如果有某间公司将成品油卖高价,大家很可能去其他低价的厂家买油;同时因为美国信息透明度很高,大家可以上网查询,所以有充分的选择权。

一位石油行业资深分析师告诉本报,美国主要进口墨西哥、加拿大、委内瑞拉的原油,因此美国成品油价主要与美国原油期货指数(WTI)而非“布伦特”指数挂钩。因为布伦特的价格远高于WTI的价格,所以美国国内成品油价相对较便宜。 汽油比水还便宜

作为世界上主要的产油国之一,每日石油产量261.3万桶的委内瑞拉鼓励石油的消费,政府没有设立增值税和消费税,汽油价被称为“比水还便宜”,平均油价只有每升0.05美元。

美国洲际交易所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杰夫向本报表示,委内瑞拉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没有完全市场化,所以其成品油价格只是美国成品油价格的零头。 税费占油价七成

与委内瑞拉石油日产量相差无几的挪威,两国油价却相差了60多倍。这是由于欧洲国家注重环保,政府在成品油价格中加征重税,挪威的油价含税70%,平均油价达到13元/升的水平。 也是市场化运作

美国洲际交易所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杰夫认为,迪拜和美国一样,成品油定价机制都是市场化运作,完全没有政府监控。迪拜的成品油价主要与布伦特指数挂钩,同时参考迪拜原油期货指数。

一位石油行业资深分析师告诉本报,布伦特是迪拜原油期货交易所的大股东。而布伦特由美国洲际交易所控股。迪拜与沙特、卡特尔等中东国家一样,每月由政府公布成品油官方结算价。 政府每年补贴超百亿美元

印尼长期对国内燃油实行补贴政策,其价格远低于国际价格。2012年,印尼政府计划的燃料补贴费用达123.6万亿卢比(约合137.3亿美元)。作为东盟国家中唯一的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印尼的石油出口曾是外汇的最主要来源。由于国内软环境不佳,新油田开发落后,旧油井资源匮乏,加上用油需求迅猛增长,2004年印尼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此次 是进入2013年以来的第一次,距上次有三个月时间左右。涨价后,北京92#汽油价格为8.05元/L,涨幅0.24元/L,95#汽油8.57元/L,涨幅0.25元/L。

油价最便宜国家有哪些?

第十位:阿尔及利亚,每升0.32美元(约合RMB 2.0元)

阿尔及利亚是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石油储量居非洲第三,排在前两位的是利比亚和尼日利亚。

第九位:阿曼,每升0.32美元(约合RMB 2.0元)

阿曼是中东地区非OPEC成员中,已探明产量的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其石油储量约为55亿桶。该地区石油产量从2007年开始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截至2010年,其年产油量已经达到了86万桶,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已经占据该国GDP的47%。

第八位:埃及,每升0.30美元(约合RMB 1.9元)

埃及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同时也是非洲最大的炼油地。由于其国内需求上升,该国也会进口一些石油产品。另外,2010年时,该国的石油产量已经下降到每日73.6万桶,而天然气则有望成为一项更大的收入来源。

第七位:卡塔尔,每升0.24美元(约合RMB 1.5元)

作为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和OPEC成员国,卡塔尔在2009年的世界原油最大出口国排名中位列第16位。随着经济发展,低价和石油补贴的实施,自2000年以来,卡塔尔的国内石油消费量已经增长了3倍。2011年,卡塔尔成为海湾国家中人均GDP第二高的国家。据悉,卡塔尔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54亿桶,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占到该国GDP的50%以上。

第六位:科威特,每升0.22美元(约合RMB 1.4元)

科威特石油储量居全球第六位,是OPEC中的顶级石油生产和出口国。石油出口收入占到科威特GDP的一半以上,占到该国国家财政收入的95%。科威特石油总公司计划,到2020年石油产能将增长到每日400万桶。相对于出口而言,科威特国内消耗的石油量较少,去年科威特87%的石油产量用于出口。

第五位:巴林,每升0.21美元(约合RMB 1.3元)

相比邻国而言,巴林石油产量较少,其主要经济发展动力来自扩展零售和旅游等,目前巴林已经成为波斯湾地区的银行中心。2005年,巴林与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并被联合国作为阿拉伯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鉴于巴林国内局势的变化,其国内汽油等补贴可能被很快取消。

第四位:土库曼斯坦,每升0.19美元(约合RMB 1.2元)

鉴于国内政策的变化,土库曼斯坦的汽车车主可能会享受到每月120升的免费汽油,这也意味着每升0.19美元的汽油价格形同虚设。但该国政府承诺的补贴会至少持续到2030年,相对石油储备较低的情况而言,这样的承诺是否会兑现,还尚不清楚。

第三位:利比亚,每升0.14美元(约合RMB 0.88元)

在去年反抗卡扎菲政权期间,利比亚的石油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损坏,该国最大的炼油厂也被关闭。目前,该国在临时执政委员会的执掌下,正在恢复生产和出口石油能力的过程中。

第二位:沙特阿拉伯,每升0.13美元(约合RMB 0.82元)

沙特阿拉伯每年在汽油、柴油价格方面的补贴约为133亿美元。OPEC近期宣布,在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方面,委内瑞拉已经超过了沙特阿拉伯。但拉丁美洲对石油投资者的吸引力还非常小,因此,沙特阿拉伯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据悉,今年一月该国每天原油出口750万桶,现在这一数字已经提升到900万桶,以如此产量出口原油将会维持多久?全球石油价格是否还会持续攀高?

第一位:委内瑞拉,每升0.05美元(约合RMB 0.32元)

随着2012年10月的国内大选临近,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深知提高汽油和柴油价格将是政治上冒险的一步。该国政府上一次试图提高汽油价格还要追溯到1989年。预计,委内瑞拉很有可能会在未来继续维持燃料比瓶装水更低价的情况。

国际油价中的每桶是多少升啊?

159升。

国际石油桶以世界平均比重阿拉伯34度轻原油为基准计算,每一原油桶容积约等于159升,每吨原油为7.33桶。桶是容量单位,不是重量单位,1桶相当于159升(0.159立方米),或者1吨原油相当于6.29桶。

原油不同产地不同种类的密度(吨/立方米,或者公斤/升)不一样,这就造成重量不一样。国际原油界在进行原油重量、容积折算时,通常以世界平均比重的沙特阿拉伯34度轻原油为准。

这种原油每吨折合7.33桶,每桶又折合42美加仑(0.159立方米),每加仑(美)相关于3.785升。所以计算1桶=42×3.785=158.97 升。

扩展资料:

开采石油注意事项:

1、开采石油企业应对采油生产之前的钻井和采油生产中的各种油井作业的相关方提出的管理要求,在各种设计中应了解施工中的基本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并在预以充分的注意,采取事先预防。

2、由于开采石油涉及地面环境和地下地质情况,从钻井到采油,井下作业,外输都存在泥浆处理、油品泄漏、原油落地。

3、原油脱后水回注、烃类挥发,化学品药剂使用,有害固废处理、井喷、火灾等重要环境因素,如果逢值讯期控制不好,一旦事故发生就会导致大气、水体、土地、养殖业等的污染。因此在开采石油过程中应特别强调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遵守法律法规等。

4、对有毒有害化学品等,在钻井、采油、井下、集输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使用,要求按照MSDS的要求分类存放,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尽量采用危害小的化学品,以免造成对人员损害和环境的污染。

百度百科-原油

百度百科-BBL

百度百科-石油桶数

“囤粮”变“囤油”?全球最大植物油出口国突然暂停出口,咋回事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粮食和工业产品不一样,当粮食贸易受影响变得紧张时,很容易引发恐慌情绪,进而触发粮食保护主义,表现为粮食进口国想进口更多的粮食以保障国内供给,而粮食出口国则提高关税或减少甚至暂停出口寻求自保。

于是,全球粮食供给就会变得紧张起来。

粮食市场的这种倾向还未消除,并且还传导到了食用油市场。

近日,印尼宣布该国将于4月28日启动食用油和棕榈油产品的出口禁令,这意味着该国食用油和棕榈油产品将暂停出口。

这一消息释放后,再次使全球食用油市场“炸锅”。

资料显示,印尼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而由于印尼用棕榈油生产食用油,所以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植物油出口国。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印尼的棕榈油年产量在4550万吨左右,出口数量约2800万吨。

所以,随着印尼这一出口禁令的宣布,使得全球食用油市场发生大幅波动。

美国CBOT豆油期货随即上涨超过3%,达到了磅84美分/磅的历史新高。

事实上,这并不是印尼第一次扰动全球市场。

在今年年初时,印尼政府突然宣布将暂停煤炭出口一个月,理由是为了缓解其国内的煤炭紧张现象以及可能出现的供电不足。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大国,同样这一消息释放后,也扰动了全球煤炭市场。

不过,好在其国内几个重点煤炭企业及协会的调和下,有的缓和。

而此次印尼暂停食用油出口的原因同样是其国内食用油供应出现了短缺的情况。

而这次禁令的时间却未定,这也是使得全球油料市场波动的另一主要原因。

我们之前分析过,相比全球粮食市场,全球食用油市场的供需紧张问题要更加严峻。

1、全球四大植物油供应均偏紧

全球四大植物油分别为豆油、棕榈油、菜籽油以及葵花籽油,而目前来看,这四大油供应均出现较大缺口。

豆油方面,由于南美各大豆主产国纷纷减产,使得豆油压榨及产出减少,再加上生物燃料的影响,全球豆油价格一直在高位震荡。

而加拿大由于受天气影响导致油菜籽出现了减产,使得菜籽油供给下降。

另一方面,俄乌两国是全球最大的葵花籽油出口国,两国的葵花籽油出口占到了全球出口量的近80%,所以可见其影响之大。

而印尼作为棕榈油的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随着出口禁令的宣布,更加使市场供给趋紧。

2、供应紧张问题短时难以缓解

然而更为棘手的是,这些供给紧张问题短时间内难以缓解。

一方面是随着地缘政治冲突及制裁的持续,整个全球贸易格局正在发生转变,其后续影响一直在持续并且不断升级;另一方面,随着各国粮食保护主义的抬头,植物油方面也受到影响贸易更为趋紧。

3、价格不断创新高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3月份的食品价格指数中,植物油的涨幅是最高的,环比涨幅达到了23.2%,创历史新高。

另一方面,从全球趋势来看,食用油价格更加易涨难跌,诸多因素都利好油价上涨,并且后续来看,可能仍将成为涨幅最大的一个品类。

随着油料市场以及粮食市场供需不断趋紧,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全球粮食危机的风险不断加剧,后续需密切收藏。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原油价格高企,多国开始“救急”!不仅“烧粮”,还要“烧油”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原油价格自俄乌冲突爆发后,瞬间飙升,一度逼近140美元/桶的高位,后来虽然有所回落,但总体仍然在100美元/桶之上浮动。

但近期再次呈上行趋势,截至6月7日,美油价格涨至119.41美元/桶,涨幅为0.77%;而布伦特原油价格则涨至120.57美元/桶,涨幅为0.89%。

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俄罗斯是原油出口大国,随着一系列制裁的影响,俄罗斯原油出口预期受阻,因此使得市场供给预期减少;

二是随着全球夏季用油高峰的来临,市场对原油需求增加,在供弱需强的格局下,再次助推油价上涨。

能源价格持续高位,多国为平抑高涨的油价,对生物燃料需求大增。

一、将有更多粮食被“烧掉”

随着油价持续上涨,生物燃料市场也开始活跃起来。

常见的生物燃料比如燃料乙醇,主要分为甘蔗乙醇和玉米乙醇,其主要原料就是甘蔗和玉米。

例如,美国的生物燃料市场就十分庞大,在2021-2022年度,美国用于生物燃料的玉米数量为1.36亿吨,占到美国当年玉米总产量的35%,相当于全球玉米贸易总量的73%。

而今年以来,随着全球原油持续上涨,美国国内汽油价格也一路飙升。

根据美国汽车协会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汽油价格在6月7日这天平均零售价达到了4.92美元/加仑,创下新纪录。

而据专家预测,随着假期的到来,旅行需求增长,这一价格可能仍将继续上涨。

受此影响,美国政府正在要求炼油厂增加玉米乙醇等生物燃料的使用。

美国环境保护署在6月初时公布,今年可再生生物燃料的最终配额为206.3亿加仑,并希望可以推动市场选择更多的石油及柴油替代品。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对粮食的需求将会增加。

根据推算,如果用乙醇装满一辆suv汽车,那么所需用的玉米数量大约可供一个人吃一年。

因此,这意味着,随着生物燃料需求的高涨,也在推动粮食需求的上升,从而也推动着粮价的上涨。

二、更多植物油也面临被“烧掉”

除了燃料乙醇外,生物燃料还包括生物柴油,生物柴油则主要以豆油、棕榈油、菜籽油为原料,美国、巴西、欧盟、印尼等经常使用。

同样,在美国环保署公布的最终方案中,也预示着可再生柴油的产量将增加,因此也带动了美国豆油需求的上升,使得豆油价格出现了上涨。

此前,美国农业部对2022/23年度生物燃料中豆油的添加需求调到了120亿磅,同比增长12%,而巴西也考虑在下半年将生物柴油的掺混比例从10%提升至15%,而阿根廷在今年1-5月份共出口生物柴油73万吨,同比大增78%,这再次使得全球豆油价格上升。

除了美洲国家以外,棕榈油生产大户印尼也正在大力推动生物柴油的发展。

据该国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部长介绍,通过使用掺混30%的棕榈油制成的B30生物柴油,在2021年印度共节省外汇45.4亿美元,他还称大力推广生物柴油,不仅能很好的平抑国内油价,还能稳定印尼的棕榈油价格并增加农户收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2022年,印尼划拨了1015万千升的生物柴油配额,这也意味着,在原油价格长期维持高位的情况下,生物柴油的性价比凸显,使得全球油脂市场不断波动,价格易涨难跌。

结语

当前全球市场的波动已不再是单一市场的波动,而是相互传导,相互作用,能源、粮食、油脂三大市场紧密相联,在能源价格高企的背景下,也支撑着粮食、油脂市场继续向上运行。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食用油市场再起风波,继印尼暂停出口后,加拿大也面临减产!咋了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今年的市场注定不平静。

能源市场随着地缘政治冲突及制裁的不断演变,屡屡波动;粮食市场受供需格局变化的影响供需紧张;而食用油市场更是一直在高位震荡。

前不久,全球最大植物油出口国印尼突然宣布暂停植物油出口,一石激起千层浪。

而随后全球第一大菜籽油出口国加拿大也表示,该国的油菜籽种植或将减少7%,使食用油市场风波再起。

一、印尼暂停出口,加拿大面临减产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而国际棕榈油价格在经历了短暂的下跌后,于今年1月份出现了反弹。

反弹的原因主要是印尼受劳动力短缺影响,棕榈油的出口供应预期走低。

事实上,这种担忧不无道理。

不久前,印尼宣布,于4月28日启动食用油和棕榈油产品的出口禁令,原因就是为了平抑高涨的油价对国内产生的影响。

数据显示,2020/21年度,印尼棕榈油产量达到了435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9.70%,位居全球第一;而全球棕榈油出口量为4794万吨,其中印尼棕榈油出口量为2687万吨,占比超过一半。

因此,印尼的出口禁令宣布后,引发了全球食用油市场大震。

印尼的这一重磅消息市场还未消化,紧接着加拿大近日表示,在全球粮食供需格局偏紧的情况下,该国农民倾向于种植更多谷物,而可能会减少油菜籽的播种,或导致油菜籽播种面积下降7%。

而油菜籽是菜籽油的主要原料,油菜籽如果面临减产,那么也就意味着菜籽油产量会跟着降低。

加拿大是全球最大的油菜籽出口国和第二大油菜籽生产国(仅次于欧盟),但从去年以来,加拿大的油菜籽也是“多灾多难”,先是极端干旱天气使油菜籽产量减少了近1/3,而近期又遭遇洪水灾害,也为今年5月的春播增加了难度。

二、食用油价格高位运行

与能源市场、粮食价格剧烈波动相比,食用油价格更是一直居高不下。

回顾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全球食品价格指数数据,今年以来,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呈现出连续上涨模式,1月份平均为135.7点,环比上涨1.1%;2月份时涨至140.7点,环比增长3.9%;到了3月时涨至159.3点,环比上涨了12.6%,并且创下30年来的新高。

而在这连续上涨中,涨幅最大的品类就是植物油。

数据显示,1月份全球植物油价格指数为185.9点,环比增长4.2%,为各品类中涨幅最高;

2月食品价格指数涨幅最多的仍然是植物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了8.5%;

到了3月时,植物油价格指数更是环比涨幅达到了23.2%,创历史新高。

植物油价格指数连续大幅上涨,反映出全球植物油价格均出现上涨。

除了上述的棕榈油和菜籽油外,豆油和葵花籽油也出现较大涨幅。

豆油价格上涨主要受南美大豆减产影响,使得大豆出口预期下降,供需偏紧。

另一方面,美国农民虽然倾向种植更多大豆,但是天气仍然是一个不稳定因素,且天气炒作与大豆价格如影随形,增加了大豆的供给及价格风险。

而葵花籽油则是直接受俄乌冲突影响出口量大幅下降。

因为俄罗斯和乌克兰均是葵花籽油出口大国,两国的葵花籽油出口量加在一起占全球总出口量的70%以上,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与持续,葵花籽油价格大涨。

此外,随着原油价格的高涨,生物柴油的需求变得旺盛,也更加使全球食用油供需偏紧,对食用油价格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对我国有何影响?

全球食用油价格大涨,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国。

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较高,国内与国际市场联动性强,因此国内食用油价格也承压上涨。

从涨幅来看,去年我国食用油价格上涨了8.6%,远低于国际食用油65.8%的涨幅,但要高于国内粮价1.1%的涨幅。

不过后续来看,预计大涨的几率也并不大。

原因一是我国食用油消费主要以豆油、菜油和花生油为主,棕榈油、葵花籽油等相对较少,因此影响相对较小。

二是今年在“扩大豆、扩油料”的政策下,国内大豆及油料作物会有明显增加,将缓解部分国内需求,减少对外依赖。

三是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越来越重视,对于食用油的整体需求逐渐下降。

但随着全球食用油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而我国全面提升油脂油料产业也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国内食用油市场虽然并不具备大幅涨价的基础,但是仍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市场的影响,油瓶子仍将高位震荡。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现在国际油价每桶70多美圆,请问一同多少升呀!

1.体积与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体积与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必须引入密度p。原油及成品油的密度pt表示在某个温度状态下,没立方米体积的石油为p吨重。换算关系为:

一吨油的体积数=1/p立方米

一吨油相当的桶数=1/p * 6.29桶(油)

将6.29除以密度即为求1吨油等于多少桶油的换算系数公式。此换算系数的大小与油品的密度大小有关,且互为倒数关系,如:大庆原油密度为0.8602,胜利101油库原油密度为0.9082,可分别得:

大庆原油换算系数=6.29/0.8602=7.31 ,胜利原油换算系数=6.29/0.9082=6.93

对石油产品得计算方法也是一样。如某种汽油的密度为0.739,计算结果:1吨汽油等于8.51桶;某种柴油的密度为0.86,计算结果1吨柴油等于7.31桶。依此类推。表1列出了国内外常规油品及常见的原油的吨与桶的换算系数。

美国市场的汽、煤、柴油价格以美分/加仑为单位,同样可用上述公式换算为以美元/吨为单位。例如,1993年7月27日美国旧金山93号无铅汽油价格为54.0美分/加仑,其换算方法推导如下:

93#无铅汽油价格=54.0美分/加仑;54.0*0.01*42美分/桶(1桶=42加仑),54.0*0.01*42*8.5美元/吨(1吨汽油约和8.5桶),54.0*3.57*(3.57即为汽油由美分/加仑换算美元/吨的换算系数)=192.78美元/吨

表1.原油和油品体积与重量单位换算表

一、油品 品名 密度p 桶/吨 品名 密度p 桶/吨

航空汽油 0.701 8.97 船用柴油E80。c37-5.0 0.886 7.10

车用汽油 0.725 8.67 减压渣油(大庆) 0.941 6.68

航空煤油 0.775 8.12 道路沥青 1.01 6.23

轻柴油 0.825 7.62 润滑油基础油150SN 0.8427 7.46

轻石脑油(44-100。c) 0.674 9.33 润滑油基础油500SN 0.8579 7.33

重石脑油(102-143。c) 0.742 8.48 润滑油基础油150BS 0.879 7.16

二、原油 品名 密度p 桶/吨 品名 密度p 桶/吨

中国原油 米纳斯原油 0.8498 7.40

大庆混合原油 0.8602 7.31 杜里原油 0.9218 6.82

胜利原油(101库) 0.9082 6.93 辛塔原油 0.8602 7.31

阿曼原油 0.8498 7.4 阿朱纳原油 0.9279 6.78

阿联酋原油 汉迪尔原油 0.8850 7.36

迪拜原油 0.8708 7.22 维杜里原油 0.8850 7.36

穆尔班原油 0.8498 7.4 马来西亚原油

沙特原油 塔波斯原油 0.7972 7.89

阿拉伯轻油 0.8550 7.36 拉布安原油 0.8654 7.27

阿拉伯中油 0.8708 7.22 米里原油 0.8948 7.03

阿拉伯重油 0.8871 7.09 伊朗原油

科威特出口油 0.8680 7.25 伊朗轻油 0.8554 7.35

伊拉克原油 伊朗重油 0.8707 7.22

巴士拉轻油 0.8559 7.35 英国原油

巴士拉中油 0.8698 7.23 不伦特原油 0.8348 7.53

中原文留油 0.8321 7.56 俄罗斯原油

辽河外输油 0.930 6.76 原苏联出口原油 0.8659 7.26

胜利孤岛油 0.946 6.65 美国原油

江苏真武油 0.8403 7.49 西得克萨斯中质油 0.8251 7.03

华北任邱油 0.8410 7.48 北坡原油 0.8944 7.03

南海惠州油 0.8380 7.51 澳大利亚原油

南海绥中油 0.972 6.47 吉普斯兰油 0.8017 7.085

印尼原油 贾比鲁油 0.8156 7.71

阿塔卡原油 0.9109 7.76

2.体积单位换算

体积单位主要有桶、加仑、升、立方米,它们之间的换算系数见表2。

表2.体积单位换算表

升(L) 立方米(m3) 加仑(美) 加仑(英) 桶(油)

158.98 0.15898 42 34.973 1

1 0.001 0.218 0.21998 6.29*10-3

1000 1 2.18 219.98 6.29

1立方米=6.29桶(油)

2008年3月豆油价格猛涨是什么原因?

今年以来,随着全球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国际市场食物油价格也呈现上涨趋势。豆油、菜籽等期货价格不断创出新高,批发和零售价格也紧随而上。不少食物油出口国在分享上涨带来的红利同时,也出现了本国市场价格高企所引发的通胀的隐忧。

1.国际期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连创新高,近期价格处历史高位。

今年以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类品期货、加拿大温尼伯商品期货交易所(WCE)油菜籽期货、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榈油期货等国际上有影响的食物油期货价格指数出现了大幅上涨趋势。

大豆是食物油的基础产品,也是最重要的期货品种。而菜籽油、棕榈油等在国际市场都是被看作为替代品。因此,这里以CBOT大豆市场为例来说明价格走势。从1月3日开市,到7月13日,开盘700.7,最高948.3,最低671.3,收盘948.1,上涨257.6(单位均为美分/蒲式耳),涨幅36.7%。其走势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月10日CBOT大豆指数的最低点671.3美分/蒲式耳(1蒲式耳大豆=27.100公斤)一直炒至2月22日的最高点813.5美分/蒲式耳,最大幅度为142.2美分/蒲式耳。主要炒作因素是美国职业农场主组织(Pro Farmer)在其间抛出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美国新产季大豆的种植面积可能急剧减少860至940万英亩。第二阶段:从4月24日的最低点732.2美分/蒲式耳开始,一直爆炒至6月18日的最高882.4美分/蒲式耳,最高幅度达150.2美分/蒲式耳,而这一阶段主要影响因素是天气。天气因素炒高了100多美分/蒲式耳。第三阶段:从6月22日的最低点817.4美分/蒲式耳一直炒作到7月13日的最高点948.3美分/蒲式耳,其最大波幅为130.9美分/蒲式耳。期货价格创下了三年来的新高。这主要是因为6月29日美国农业部公布了一份令所有市场人士大跌眼镜的报告,即:美国2007年大豆种植面积预计为08.1万英亩,较三月份的数据大幅削减305.9万英亩,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测的6783.8万英亩的平均值(预测区间为6600—6900万英亩)。当天CBOT大豆各合约一度涨停开盘。

经过市场有计划地进行播种面积——天气状况——播种面积的三个阶段炒作,使得CBOT大豆上升近260美分/蒲式耳。值得注意的是,以前CBOT大豆是上涨——种植面积增——下跌——种植面积减少——再上涨的循环模式,而现在出现了新情况是上涨——种植面积减少——再上涨——再减少种植面积的恶性循环模式。

7月,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月度供需报告,预计全球2007-2008年度大豆产量达到2.221亿吨,低于6月预测的2.253亿吨,也低于2006年的2.361亿吨。事实上,除了巴西之外,全球其他几个大豆主产国的大豆产量均有程度不等的减少,其中美国大豆产量调低至7140万吨(6月预测7470万吨,2006年为8680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测为4700万吨(2006-2007年度为4720万吨)。中国大豆产量预计为1560万吨,也低于2006-2007年度的1620万吨。不过巴西大豆产量预计达到6100万吨,和6月预估值持平,也高于2006-2007年度的5900万吨。

从需求面看,全球大豆用量略微调低到了2.342亿吨(6月预测为2.343亿吨,2006年为2.252亿吨)。全球大豆出口预计为7550万吨,和6月预测持平,2006年为7050万吨,其中阿根廷大豆出口预计提高到1020万吨(6月预测860万吨,2006年为800万吨),巴西预计为2970万吨(6月预测2970万吨,2006年为2460万吨)。美国预计为2780万吨(6月为2940万吨,2006年为2970万吨)。这也将导致2008年9月底全球大豆期末库存降低到5187万吨(6月预测为5400万吨,2006年为17万吨)。

总体看来,报告印证了市场近期对全球下一年度大豆供应吃紧的担忧,这也使得市场对于任何可能导致美国大豆单产降低或者南美大豆播种面积降低的因素都极为敏感。从最新的气象预报看,美国西部玉米种植带可能出现炎热干燥的天气,而7月底和8月份正值美国大豆关键的结荚期和灌浆期,炎热干燥的天气将会导致大豆单产潜力受损。除了天气因素,美国大豆价格的上涨也是为了鼓励巴西农户增加播种面积。一般预计巴西新豆播种面积将会比2006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但是从雷亚尔汇率持续走强来看,这显然不利于巴西大豆种植收益提高,因为巴西大豆主要是用来出口,所以美元相对雷亚尔越是疲软,农户换回的收益就越少。现在雷亚尔汇率位于近7年来的高点,1雷亚尔可以兑换0.53美元,年底之前可能达到1美元兑换1.8雷亚尔。因此,在南美大豆播种季节开始前(也就是未来三到四个月里),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维持高位运行的几率很大,特别是如果美国中西部出现炎热干燥天气的情况下,以便能够鼓励南美农户尽可能增加大豆播种面积,弥补美国大豆产量下降带来的全球供应缺口。

加拿大WCE油菜籽期货、马来西亚BMD毛棕榈油期货等价格基本上与CBOT走势相同。自从2006年以来,马来西亚粗棕油期货价格飙升近80%,现货价格创下了8年来的新高。

2.三大因素支撑国际棕榈油价上涨

7月以来,国际棕榈油市场大幅上涨,24度棕榈油近月装运港船上交货(FOB)价格为每吨(下同)797.5美元,较前一周上涨22.5美元;33度棕榈油FOB价格为792.5美元,上涨22.5美元;44度棕榈油770美元,上涨10美元。

国际棕榈油市场上涨的主要支撑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CBOT大豆市场大幅上涨的带动。美国农业部大幅调低2007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数据,导致CBOT大豆市场大幅上涨,对BMD棕榈油起到支撑作用。第二、近期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大幅上涨,使得棕榈油在生物燃料行业的需求前景改善,吸引投机资金做多。马来西亚政府计划到2008年时强制要求在传统燃料中掺混生物柴油,并且打算提供补贴,确保生物燃料项目获得成功,这也对BMD棕榈油市场形成支撑。第三、印尼调高棕榈油出口基价,增加了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出口竞争力。印尼政府将毛棕榈油的基准出口价格由此前的每吨(下同)622美元上调至676美元;24度棕榈油基准出口价格由676美元上调为746美元;33度棕榈油基准出口价格由此前的652美元上调至737美元。印尼上调棕榈油出口价格有利于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出口,对BMD棕榈油市场有利。

3.全球油菜籽供应趋于紧张,整体价格趋势保持向上。

据德国《油世界》预计,2006/07年度全球10种主要油料作物的消费量预计将达3.96亿吨,高于3.92亿吨的同期产量。2007年全球油菜籽产量预计为5160万吨,高于上年的4720万吨。其中欧盟油菜籽产量预计达到1780万吨,上年为1610万吨;中国产量预计为1100万吨,低于上年的1270万吨。加拿大产量预计提高到980万吨,上年为850万吨;澳大利亚产量预计提高到140万吨,上年为51万吨。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需求的增长,全球油菜籽消费量增长明显,预计为5220万吨,上年为4910万吨。油菜籽加工量预计为4900万吨,上年为 4610万吨。从期末库存来看,预计今年为470万吨,上年为530万吨,库存对用量比预计为9.0%,上年为10.9%。可见,今年全球油菜籽供应趋于紧张,整体价格趋势持续向上。

造成供需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市场对生物柴油的炒作,从而预期菜油、豆油、棕榈油需求将可能大幅增加,供需基本面将偏紧。这一点在去年末的市场反应中较为明显,在德国,随着能源价格下挫、植物油价格相对坚挺及2006年8月开始实施的每升9美分的能源税造成生物柴油生产利润下降等,导致了生物柴油消费量下降,菜籽油和油菜籽价格出现了短暂的下跌。今年以来,由于豆油、菜油、棕油价格的大幅爆涨,如此高的成本已失去了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意义。但是,不断有新的预测调高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这无疑将给油菜籽供应带来逼迫的气氛,为其价格居高不下提供依据。

4.周边国家食物油价格上涨带来供应紧张,通货膨胀压力加剧。

棕油是印尼人的主要食用油,但由于作为烹调油和生物燃料的棕油价格飞涨,很多印尼人因为买不起,只能改煮无油之炊。已经迫使很多印尼穷人改吃水煮、而不是用油炒食物了。

作为世界最大棕油生产国之一,印尼会从油价上涨中获利,但是因为国内食用油价格也水涨船高地上涨了三分之一,造成千千万万的印尼普通百姓负担不起。另外食用油价格上涨,也让经济政策计划官员担心会对通货膨胀带来冲击。未加工食品包括食用油价格今年6月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10%,是构成消费物价指数的商品和服务篮子中,上涨幅度最大的一块。

印度是主要的植物油进口国,每年食用油需求的一半要靠进口来满足。由于今年油籽预计减产,这也使得印度对进口植物油的依赖性提高。印度食用油价格上涨,原因在于本地油籽产量降低,而且国际棕榈油价格创下数年新高,也带来明显的支持。

印度植物油价格近期持续走强,带来了国内通涨率指标的继续高企。到3月底,印度批发价格指数比一年前提高了6.39%,印度政府为了平抑通涨压力,已经将毛棕榈油的进口关税从70%调低到了60%,把24度精炼棕榈油的进口关税从80%调低到了67.5%。相比之下豆油进口关税仍然维持在45%。由于用于计算关税的基础价格依然维持在2006年7月份的水平上,这有助于降低这些食用油的进口成本,也有利于进口增长。

总体上说,国外食物油价格仍然处在上涨趋势之中,除了种植面积减少及天气因素以外,美元持续贬值、全球面临通胀威胁以及投资基金在期货市场兴风作浪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预计CBOT大豆市场很有可能达到1065美分/蒲式耳或1116美分/蒲式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