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油价第五次下调,这么频繁下调的原因是什么

2.美国经济滞胀是哪一年?

3.冷静期过后,美国运输行业将迎来大罢工,将会带来怎样的损失?

4.美国石油产业的油价影响

5.经济衰退担忧加剧,美油跌破90美元大关,将带来哪些影响

6.油价越来越低,俄罗斯和美国为什么不采取措施救市?

7.美国油价预计上涨至每加仑5美元以上,美国油价飙升的根源是什么?

8.石油断供对中国影响

我国油价第五次下调,这么频繁下调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打压油价失业_美国打压油价的真实目的

我国油价第五次下调,频繁下调是受到欧美疫情不断加重, 利比亚原油增产等原因影响

一.石油进口国欧美新冠病毒肺炎病例不断激增,降低了对原油需求

欧美新冠病例一直不断增加,感染人数不断攀升,欧洲最大两个经济体德国和法国进入部分封锁期,道路运输燃料消耗量因疫情封锁继续减少,疫情导致大量企业倒闭,失业救济人数上升,经济复苏希望渺茫, 石油需求持续下降,原油库存增加,国际油价因此受压,而且因市场担心全球冠状病毒病例第二波来袭,加大了扼杀燃料需求领域有望复苏的前景

二.美元汇率增强进一步打压以美元计价的石油期货市场

美国科技股遭遇抛盘,导致美股大跌,同时美元汇率反弹,打压以美元计价的石油期货市场,国际油价遭遇重创,也打压了石油市场气氛,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低硫原油首月期货净跌2.44美元,跌幅6.14%;每桶均价37.36美元,比前一周还要再低,交易区间维持在36.13-39.59美元。而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首月期货净跌2.83美元,跌幅6.63%;每桶结算均价40.50美元,结算价最高每桶42.02美元,最低每桶39.78美元,交易区间在39.31-42.43美元

三.沙特、俄罗斯、利比亚前后宣布增产石油,导致国际油价继续下跌

沙特和俄罗斯两国瞄准的目标是美国的页岩油,沙特的原油增产方针导致美国3月份的西德萨斯轻质原油(WTI)期货价格暴跌,而俄罗斯最大国有石油企业俄罗斯石油公司在4月份也启动增产体制,2周时间将日产量提高30万桶, 而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10月份宣布解除Es Sider港口和Ras Lanuf港口的不可抗力因素后,月内产量将达到100万桶/日,现国际原油库存消耗慢,石油增产导致了油价持续下跌

美国经济滞胀是哪一年?

美国滞胀时期指的是二十世纪70年代。

美国滞胀主要是在20世纪70年代,准确的说是1970年-1983年左右。

从外部看,一是1973年10月第4次中东战争爆发,引发了石油危机,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这次危机持续了3年,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二是在1978年底,受两伊战争影响,全球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随着产量的剧减,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

滞胀对美国经济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1、美国工业经历了长时间的生产下降。1973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5.3%,持续时间为18个月;197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11.8%,持续时间约44个月。

2、企业倒闭、银行破产数和失业率都创出战后最高纪录。企业破产数量达25300 家,失业率最高时达10.8%。

3、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物价上涨都严重影响了美国的经济发展。“滞胀”阶段是美国“二战”结束后最为艰难的一个阶段。

4、经济的衰退通常伴随着股市的下跌。整个滞胀期间,股票市场经过了6次调整,约有一半的时间处于熊市之中。滞胀严重影响了美国股市的发展。

冷静期过后,美国运输行业将迎来大罢工,将会带来怎样的损失?

冷静期过后,美国在运输行业也出现了罢工的情况,很多列火车也都处于停运的状态,这一情况也代表美国在货物运输上也将会陷入到停顿的状态当中,这在经济上的损失也要超过20亿美元。而这个数值也只是刚刚起步,如果罢工现象更加严重的话,在美国内地商品就会出现严重短缺的情况,很多制造工业也都会受到影响,大部分的工人都会面临失业的境地。如果没有铁路货运的话,在美国炼油厂就无法生产出汽油量,油价也会出现暴涨的趋势,这对于美国人的生活也会造成很大的压力。

除了油价和货物运输以外,铁路停运也会导致汽车厂商在生产汽车的过程中无法获取到零配件,其他工厂也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在供应链方面的打击也是毁灭性的。运输行业罢工对于大企业来说也是会造成严重损失的,而小企业也会面临很多问题。美国的经济发展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可以看得出来,铁路停运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比较高昂的,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失。全国各地的疫情状况都是比较严重的,而美国也因为疫情在经济发展上就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疫情给当地的发展造成了很严重的冲击。如果这个时候运输行业还出现罢工行为的话,相信美国将会出现更加严重的通胀。

铁路工人在工作的过程中薪资水平也是普遍偏低的,这些工人为了能够增加自身的收入,也在要求涨工资。有一部分的工人要求增加14%,有的甚至要求增加更多。除了工资以外,还有工作条件方面的问题,这些原因都导致铁路工人没有办法忍受,所以才会选择罢工,而资本家对于这些要求也选择拒绝让步,所以才会出现僵持和停工的情况。

美国石油产业的油价影响

(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高位震荡)

2003年以来,尤其是今年8月以来的油价大幅快速上涨使国际石油市场再次陷入恐慌之中。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割的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价在短短数周内先后突破每桶40美元和45美元心理防线,并直逼50美元大关。最终于8月20日在冲高至49.40美元后才有所回落。与年初相比油价上涨了约50%。

业界人士对油价不断上涨的原因看法较为一致,主要是1、相对于其他商品,石油的垄断性仍较强。为维护售价,石油输出国组织近年来一直采取限产保价的销售战略,只是供应减少。2、国际市场需求呈缓慢增长态势,新兴化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等国的石油进口需求大幅上升。3、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伊拉克国内势力扬言炸毁石油生产设施,外国公司作为人质,进行恐怖活动。委内瑞拉国内大选引发政治动荡影响其石油产量和出口,俄罗斯由科斯石油公司偷漏税案久拖不决等事件引发市场恐慌心理。4、石油期货市场上投机交易活动加剧,交易商一遇风吹草动,便乘机大炒一把,对油价的涨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5、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生产能力几近极限,调节石油供应的能力下降。

至于本次油价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于油价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从70年代以来发生的几次石油危机看,每次危机过后总是伴随着高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的到来。如阿拉伯国家实行石油禁运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在1973-1975年间出现严重衰退,1979年因两伊战争触发的石油危机导致全球范围内1981年至1982年的衰退,海湾战争引发的油价冲击则使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陷入1990-1991年的相对温和的经济衰退。因此有经济学家认为,本次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势必也会给世界经济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以美国为例,2004年其第一季度GDP增幅为4.5%,第二季度则降至3%。受油价冲击影响,不少美经济学家纷纷调低下半年的经济增幅预测,认为高油价将影响消费者开支,投资缩减,国民实际收入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外贸逆差扩大,并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更有甚者认为美国经济可能会出现滞胀,或在2005年重新陷入经济衰退。但也有一些机构,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则乐观地认为此次油价冲击对美国经济影响力有限,更不会导致新的经济危机出现,理由是,从宏观层面看,国际油市供求关系未出现根本性变化,石油供应量是充足的,美国对石油的需求并未明显增加,而且有相当大的石油库存作为后盾,更为主要的是对油价上涨的承受力较以往大为增强,因此在短期内足以应付国际石油市场出现的价格波动。一俟投机活动平息,石油市场即会恢复原有的格局。

石油属于战略性稀缺资源,尽管长期以来主要石油进口国厉行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但石油作为主要能源的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无法被有效替代。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等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必将会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动荡,特别是中东等主要产油国家内恐怖活动此起彼伏,将始终是国际石油市场供应链中的不稳定环节。因此从较长期间看,油价将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引发的需求增加而不断上涨。不排除受临时性因素影响和投机炒作而出现的短期内油价大幅攀升的可能性。从美国看,由于它在经历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后及时调整宏观能源政策,注重能源构成多样化,加大对天然气资源和核能及其他替代能源的开发力度,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注重节能,进口渠道多元化,再加上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因此整体而言抵御能源短缺危机的应变能力较过去大为增强,短期油价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力也相对较小。因此虽然本次油价冲击肯定会影响其2004年下半年的经济增幅,但估计尚不至于对其经济活动构成逆转性影响,至于具体影响程度将有待进一步密切关注。

经济衰退担忧加剧,美油跌破90美元大关,将带来哪些影响

首先会使欧美国家持续陷入高通胀压力,美联储和欧洲央行被迫启动加息、缩表等措施,引发投资者对经济衰退的担忧。特别是欧洲的经济数据特别差。与此同时,欧元大幅下跌,美元上涨。投资者对经济衰退的情绪重燃,导致油价进一步下跌。中国抗击疫情的成功与北半球夏季石油消费叠加。随着旺季的到来,诸多利好因素产生共鸣,推动油价再度走强。

其次促使美联储大举加息,并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担忧。由Omikron变体引起的案件激增,然后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随后通胀达到几十年来的最高水平。这是通胀和增长放缓之间的拉锯战,在收紧金融条件以应对通胀和试图避免彻底恐慌之间找到平衡,我认为我们不太可能看到软着陆。可支配收入下降,消费者支出放缓,通胀居高不下,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上升。

再者是加息的溢出效应。在美国滞胀和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担忧中,贵金属将受益。?徐颖表示,目前境外债券市场对通胀和加息的定价较为充分。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在通胀未失控的环境下,债券收益率可能逐渐见顶,利差将支撑美元指数。?走弱,因此美元对黄金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压制也将减弱。未来大宗商品将面临需求疲软,当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增强时,价格将进一步走弱。

要知道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重申,央行对抑制通胀的关注是?无条件的?,劳动力市场的强劲势头是不可持续的,这引发了对进一步加息的担忧。潜在衰退和放缓的警告盖过了石油市场的基本面,这些基本面表明供应限制正在加剧。投资者一直在减持风险资产,因为他们正在评估各国央行通过提高利率来对抗通胀的行动是否会将世界经济推入衰退。

油价越来越低,俄罗斯和美国为什么不采取措施救市?

全球石油供应主要是欧佩克组织供应协调,作为欧佩克主要成员国沙特,在以往的石油供应会议中是非常具有谈判的地位。但此前因为沙特阿美与俄罗斯提议减产仪式没有得到俄罗斯这边的同意,从而开启的价格战使得美国的页岩油生产企业深受其害,石油价格一路创新低。

当前俄罗斯和美国似乎并没有采取特别有效的措施是直接针对石油行业的。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因为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非常的严重,现在就算是协调大家减少石油的供应可是需求端的数量是呈现急剧下减的,似乎对整个石油行业的开采没有多大的意义。

美国现在出台了很多的宽松政策来刺激国内的经济,稳住经济的有序发展,而不至于出现大规模的失业。与此同时随着欧佩克组织的沙特阿美宣布要在四月份增加石油产量,欧佩克的其他成员国也尾随其后宣布加产。对于美国来说现在不管怎么调节石油的价格应该都很难回到之前的水平,所以还不如从需求的这边解决办法,稳经济稳生产。

对于俄罗斯来说最先扛不住石油价格的是美国的石油开采企业,如果这一次俄罗斯先作出让步的话,可能会导致俄罗斯以后石油市场份额占有的进一步减少。我们知道俄罗斯早前受美国的经济制裁,国内经济一度很萧条,后来通过与中国的合作才得到有效缓解。而且这次俄罗斯之所以不同意减产应该就是有一希望美国页岩油供应减少,凭借价格战打败部分美国页岩有企业,以此来获得长期的一个市场占有稳定。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有时候考虑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都有更深层次的想法。

美国油价预计上涨至每加仑5美元以上,美国油价飙升的根源是什么?

美国油价飙升的根源是因为战事原因,当地与某地之间爆发长期局势冲突,原油价格也将会有持续上涨,目前美国当地油价已经打破了最高纪录,当地的民众怨声加剧,再加上现在很多行业对能源的需求陆续涌现,供应商们现在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这些都是导致美国油价飙升的原因,我们国内的油价也有上涨的趋势,当地的相关部门也出手进行干预,希望这样做也会有助于抑制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疯长,可以早日回归到正常价格。

美国油价预计上涨至每加仑5美元以上一事引起了很多人的热议,油价一直都是我们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油价的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次美国的油价飙升的趋势非常明显,如今当地的油价已经打破了历史最高记录,美国是消费最大的国家,但是当地的石油产量并不高,所以当地需要大量进口石油,但是因为受到外界战事的影响,所以美国当地的油价也受到了很大的波动。

第一、受到战事影响

相信很多人都有关注国际战事的问题,美国油价上涨与战事有着直接的关系,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地也非常着急,缺少了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美国的汽油价格以及原油相关产品价格毫无疑问会上涨。,为了抑制油价继续上涨,当地政府也出面进行干预,希望可以把油价降下来,不过目前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第二、因为需求量大

供不应求也是导致当地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前面我们也提到美国是石油需求量最大的国家,现在因为各方面原因导致供不应求,所以油价才会出现飙升的情况,其实不止是美国当地,很多地方都有出现油价上涨的情况。

石油断供对中国影响

如果发生石油断供,而我国战略石油储备量不足的话,则意味着我国这样的严重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的生产生活会受到重大影响,停摆,甚至威胁国家安全,就像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对美国的冲击一样。

20世纪70年代,长达十余年的滞涨(增长停滞+通货膨胀)突然来袭,将美国经济瞬时带入黑铁时代,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弹。

1973年,OPEC对美国实施石油禁运,一时间油价高涨,成为通胀神助攻。在接下来的9年里,美国原油价格上涨9倍,交通、炼油厂、化工厂、钢铁厂、铝业公司、国际货运等能源大户受到严重冲击,波及整个经济体。

滞涨之下,人们承受着失业与通胀的双重打击,美国梦消失了,引发一系列社会动荡:工人要求提高工资,以匹配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纳税人奋起反抗,因为名义收入上升推高了他们的纳税登记;储蓄者发现积累一生的财富像雪糕一样融化消失。

我国是原油依赖度高的国家

2022年9月我国进口原油数量为4024.2万吨,1-9月份累计进口原油数量为3.7亿吨;而原油出口方面则少的可以忽略不计,9月出口原油72.4万吨,1-9月累计出口原油182.1万吨。

2022年9月中国成品油出口量为5万吨,数量上虽然明显少于原油进口量但远多于原油出口量。

通过这两个数据能够清晰地发现咱们国家的石油贸易模式为进口原油、出口成品油,所以问题中的石油依赖与出口石油并不矛盾,进口和出口的东西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商品。

我们常说中国其实是一个石油依赖性国家,指的是对原油的依赖性,这几年原油对外依存度虽然有所下降但还是在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