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油价低于地板价了,不下调油价。要是高于天花板价,会涨吗?

2.油价上涨对整个社会有什么影响?

3.国内油价获迎大幅度下调,下调的原因是什么?

国际油价低于地板价了,不下调油价。要是高于天花板价,会涨吗?

国家能源加油站_国家能源署谈油价

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也就是国际油价高于130美元/桶时,国内油价不再跟随上涨。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桶时,国内油价不再调整。

我觉得不会涨,从30涨到130,国内油价也得再翻个2倍吧,等国际油价130美元一桶,那国内成品油都要20元每升了,估计到时全国都是坐公交车了,不知道我算的对不对,估计不对,来个大神帮算下

也就是常说的40美元的地板价。但不是说低于40美元一桶就不调整了,是按40美元每桶再加上成本和利润计算再进行调整。

上一次调整时间是2020年3月3日,由于成品油价格调整周期是10个工作日,10个工作日后就是2020年3月17日。

而且油价调整是按照3月3日至3月17日中10个交易日德平均价格计算的。而且要遵照上调或下调幅度不足50元/吨时,国内成品油限价将不作调整的规定。

因此,是否下调油价,下调多少,还需要看接下来几个交易日油价的变动情况。从目前来看,由于上次成品油调价搁浅,累积有一定的差价,现在又下跌幅度这么大,因此下调肯定一定的了。

至于高于天花板价130美元每桶,是否会调价,调价多少的原理和地板价调价原理一样,就是看10个交易日平均涨跌了多少,是否达到50元每吨的幅度要求,如果达到了就调整,达不到就搁浅不调整。

其实油价下跌利于国内航空油运行业,国家也可以减少储备原油的成品。我们老百姓也可以加到便宜油。

08年国际油价147美园一桶,国内每升6.7元。现在40元一桶国内近6元一升,如果再回升到147元一桶,国内油价就要2O元一升。

高于天花板130美元/桶的价格国内油价也不会上涨,这是由我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决定的。

简单来说我国发改委于2008年推出“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从此以后国内成品油价格跟国际原油价格“有条件”的接轨,国际原油价格涨跌触发“机制”则国内成品油价格也相应做出调整。

2008年“机制”推出以来,截至今天,“机制”经过多次调整,就目前而言“机制”的运行规则基本如下:

1.国内油价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根据国际原油价格涨跌幅度,当原油价格涨跌超过50元/吨时,就跟随涨跌,如果涨跌幅度不足50元/吨,则暂不调整,涨跌幅计入下一个调整周期累计。

2.上下限制的规定:“机制”规定,当原油价格高于130美元/桶或者低于40美元每桶时,我国成品油价格不做调整。这也是为了稳定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基本稳定,防止油价大涨大落对经济生产造成影响。

因此,通过以上对“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的解读可以 看出:如果国际油价上涨至天花板价格(130美元/桶),国内油价就不会做出调整,因此油价不会上涨。

显然不是的,国内成品油成本价格远远高于原油价格。

目前受全球疫情的影响,加之OPEC成员国与俄罗斯就石油减产协议谈判失败的刺激,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已经下跌到32美元/桶左右,换算成国内度量也就是1.4-1.5元/升。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内成品油成本价就是1.4-1.5元/升,因为成品油价格包括原油原料价格、加工提炼价格、运输储藏价格,因此油价成本远高于1.5元/升。

我国实行“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调整周期为10个工作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即使国际原油价格这两天出现大幅度下跌,但是在下一个调价周期到来之前,我国并不会对现油价进行调整。

另外,为了维持国内油价基本处于稳定水平,当国际原油价格跌破40美元/桶或者涨到130美元/桶时,我国成品油价格就不会再调整了。

油价,我个人觉得,要找到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油的亏赢点,按照现在的价格形成机制,国际油价40美元一桶时,国内价定在临界点上!然后,随行就市!现在40美元,国内现在6块多,就不动了,所以,临界点太高!造成了国际140多,国内6块多,国际3o多,国内还是6块多!现在的机制,国际140时,国内涨到多少,才不涨?!所以,专家要把真实的油价成本找出来,才是油价涨跌的本质!

国际油价在3月9日下跌幅度达到30%,目前原油价格已经跌破地板价32.91美元每桶,折合人民币约228元一桶,每桶原油约等于158升,按照目前原油价格来计算每升原油等于1.44元人民币,比国内矿泉水价格还要低!

在每升国际油价比国内每升矿泉价格还要低的情况下,国内成品油价格还会下降吗,目前成本油已跌破国内设定的地板价 (下限) ,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原油价格一直持续低于地板价,国内成品油也不会在进行大幅的调整 (不过略微调整也是会有的)。

如果未来某一天国际原油价高于天花板价 (上限) 国内成品油还会涨吗,按照国内目前所执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来看,如果在原油价高于130美元每桶的时候,国内依然执行的是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所发布的成品油价机制政策的情况下,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那么即便是原油价在未来某一天,飙升超越上限130美元每桶 (天花板价) 国内成品油价格这时候也不会再上涨。

综上:虽说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成品油价格息息相关,但是国内为了维护平衡在2016年的时候,设定了成品油价机制政策上下限40美元-130美元 (每桶原油), 不管是低于下限还是高于上限国内成品油价格均不会再发生下降或上涨 (未来某一天原油价格高于上限(天花板价)国内成品油是否会持续上涨,主要取决于当时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决定,按照目前政策来看是不会发生上涨)。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国家成品油定价机制,是与国际油价有条件的联动,不是随便设定的。2016年1月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成品油调控的机制,将成品油调控的上限定为每桶130美元,下限定为每桶40美元,这是国家根据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三地油价,世界平均油成本(世界平均油成本是3~5美元每桶),通过经过长期的摸索,市场检验符合国家经济发展要求,多方博弈的一个定价机制。

所以,国际成本油价格即使高于130美元的天花板,国内油价也不会涨,因为已经到达国家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上限。这是国家级层面的制度,不会因时因事而改变。

另外,即使国际油价高于130美元每桶,那么国内油价水涨船高,也已经涨到了很高的位置,人们已经无法承受,国家也会启动相应的机制来做调节,比如启动原油储备投放市场,平抑油价。否则不仅仅是老百姓开不起车,所有跟一次能源有关的产业都将会受到波及,会影响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打字不易,欢迎关注,不同观点请评论区留言。

经济发展离不开石油,不管国家油价涨与跌,国内油价都会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对生活没有任何影响。调价的问题有操心

再者国际油价哪怕到200美元一桶,按1桶=158.98升 来算也就1.2美刀一升。换成人民币才8.8元左右。何况现在才48美元左右。刨去加工成本,油价的利润可想而知。

国内油价保持10元左右1升一点问题都没有

根据现在的情况可以发现,国际油价已经非常低了,而且还有可能价格会更低,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进口大量石油的国家来说,确实是一个好机会,很多人希望国家能够借此机会大量储备低价的原油。

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一组进口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我国石油进口8688.8万吨,比2019年同期增加425.7万吨,增长5.2%。2019年,中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度已增至72.3%,依赖比例也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而上升,据分析,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2.7%,比2019年提高0.3个百分点。

虽然我国油田众多,中国石化主要以炼油为主,但我国油田有限,属于石油穷国,每年都有大量原油依赖进口,国际油价下跌意味着我国进口原油成本下降,但是我国是否应该大量储备现在的低价油呢? 此时,国际原油暴跌,股市暴跌,作为原油的消费大国和进口国,这对中国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过不了多久,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国家就开始恢复生产工作,需要大量的来发展生产,对原油的需求也会增大,国际油价的走低,有利于我国制造企业成本的降低,这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复苏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当前国际油价不稳,仍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

国际油价大跌,第一有利于降低通货膨胀,第二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利润,第三可以增加外汇储备。然而,油价下跌可能导致能源化企业亏损,对新能源 汽车 等行业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石油储运需要很大的成本,虽然供应端油量充裕,但是运输端的运力能不能达到还是个问题,而且,原油储存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和较高的成本。 现在的油价很低,国家根据现在的情况有可能增加石油的储备,但不会无限量的增加,而是根据未来国内石油需求去增加,储备或者是不储备,有利也有弊,所以要权衡实际,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油价上涨对整个社会有什么影响?

考虑到价格改革、工业化进程及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原油价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将逐步加深。即使从目前的油价水平看,油价对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压力也还没有真正缓解乃至消除。

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各大国经济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来看,原油价格与各国经济增长之间总是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因为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从生产到消费,从成本到价格,从贸易到投资,都会因石油价格波动而受到影响。目前,原油价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只是刚刚显现,因此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GDP 增速的影响不太大。而考虑以下因素,原油价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在逐步加深:

(1)价格改革的最终完成。目前价格改革并未真正推进,成品油价格受到管制,如果成品油定价市场化,原油价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更显著;

(2)工业化进程。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原油消费量在快速增长。原油消费量的增长使中国经济增长与油价的关系会更紧密,油价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将更深入;

(3)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目前,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最大,占比约70%,而石油约21%。如果考虑石油消费量的增长预期和能源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会更大一些。

回到短期上来,近期油价高位回调减缓了下半年乃至明年经济增长下滑的速度。一方面,由于存货等原因,4 月以来高企的原油价格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存在时滞效应,下半年GDP 增速将比上半年减缓,预计下半年在9.8%左右;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在美国不发生飓风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7 月11 日的147 美元/桶很可能会成为今年油价的最高点,油价的回落盘整将增大中国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即油价回调将减弱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将减缓对经济增长回落的冲击。

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从目前的油价水平看,油价对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压力还没有真正缓解乃至消除。2009 年通胀的高低依然有赖于油价水平。从短期看,油价回落将大幅减轻成品油价格上调的压力并进一步确认下半年中国CPI 的下降趋势。

我国现行的CPI 由八大类商品构成,大致的权重是:食品约33.6%;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约14.5%;居住约13.2%;交通通讯约9.3%;医疗保健个人用品约11%;衣着约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约4.4%;烟酒及用品约5%。八大类商品的权重这几年有微小的变化,但大致如此。从CPI 的构成来看,石油并没有直接的权重,但构成CPI的各类商品及服务大多直接或间接消费石油相关产品。

石油价格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中国CPI。直接途径是影响CPI 中交通运输和水电燃料等消费价格,其影响大小取决于成品油的价格和价格管制程度以及它们在CPI 中的权重。间接途径是通过影响石化中间体和成品油等生产资料价格来影响CPI,影响大小取决于企业盈利水平和市场竞争程度。根据国际能源署、OECD 经济部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研究部合作研究的报告,在没有价格管制的情况下,如果国际石油价格每桶上升10美元并持续一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将上升0.8 个百分点。

6 月20 日,成品油和电力价格上调,缩小了和国际成品油的价差,但对非食品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形成一定的上涨压力。如果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国内外成品油价差进一步拉大,很可能迫使我国加快调整成品油价格,从而对初步缓解的通胀形势形成新的压力。而油价的调整将缩小国内外成品油价差,也将带动其它石油化工产品价格的回落。截至8 月8 日的数据显示,国际成品油价格随油价大幅下跌,美国成品油价格跌幅超过10%,新加坡成品油价格跌幅超过14%。国内汽油、柴油、航煤油不含税价格与国际分别倒挂811元、1339元、1034 元/吨,差价幅度分别为13.1%、19.6%和14%。一个月以来随着油价的大幅下跌,国内外成品油价差大幅度收窄。

油价回落也会带动其它能源价格的回调。近期,国际油价回落带动国际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截至8 月8 日,国际天然气价格已经从6 月份的12.68美元/吨 均价回落到8.22美元/吨,近一个月其价格跌幅高达37.63%。天然气价格的下跌最终影响到国际国内尿素价格出现回落,跌幅分别为1.44%和1.21%。尿素价格回落将降低粮食生产的成本,从而减弱下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动因,减缓下半年CPI 的上涨压力。

更为重要的是,油价回落将大幅减轻成品油价格上调的压力和上调预期,削弱了非食品类价格上涨的驱动力。从而进一步确认下半年中国CPI 的回落趋势。

对相关行业盈利状况的影响

高油价直接抬高企业原材料成本并间接抬高资金成本和人力成本,对企业利润造成挤压。在未来的2-3 年,企业经营状况的根本改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油价高低。而从下半年来看,油价回落缓解了企业成本压力但盈利状况难以改善。

从油价波动下石油消耗前十位的行业的成本波动来看,如果油价提高50%,则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煤气生产供应业、电力热气生产供应行业为了弥补成本上升将要求分别提高价格50.75%、8.04%、6.95%。但是,由于价格管制的存在,成品油、煤气、电力往往不能按照成本上涨幅度定价,因此油价大幅上涨实际上形成了对这类行业的利润挤压。同时,从经济史来看,高油价往往伴随全球性的经济调整。全球经济调整和将原料价格上涨转嫁给最终产品价格方面的困难将对工业企业的支出(包括固定投资和存货)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从而造成利润的下滑。而油价下跌能缓解各行业的成本压力。

油价波动对各行业的影响程度不同,影响的时滞也不同。同样,各行业对油价的反应速度和敏感性也不相同。而成品油价格的管制会改变部分行业对油价的敏感程度和行业盈利状况。结合各行业石油直接消耗系数的情况,并根据产业链上、中、下游间原材料成本的传导,我们分析了成品油价格管制下的油价下跌或上涨情况下相关行业盈利状况的变化。总体而言,对油价波动不敏感的行业主要有医药健康护理、文化、通信服务及设备制造、金融保险、食品饮料等。

国内油价获迎大幅度下调,下调的原因是什么?

在9月18日24时间,国家发改委对国内油价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汽油每吨下调315元,柴油每吨下调300元。

而与广大车主息息相关的加油站的汽油、柴油,也有了不少的下降。92号汽油每升下调0.25元;95号汽油每升下调0.26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26元。

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少花12.5元。本次调价是2020年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出现的第四次下跌。

本轮油价调整的具体原因还是国际原油市场出现了连续下跌而造成的。

海外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印度疫情加速扩散,南美国家以及美国部分州新增病例数居高不下,欧洲疫情有所反弹,对原油需求造成打压;美国传统汽油消费旺季随着劳工节结束,更加剧需求不振的预期。沙特阿美下调了10月份售往亚洲和美国的原油价格,这是其连续第二个月下调销售到亚洲的轻质原油价格,该举措放大了市场对原油需求低迷的担忧情绪。

在前不久,欧美原油市场出现连续下跌走势,国内参考的原油均值水平已低于40美元/桶,?地板价?已经再次开启。有数据表明,截至9月14日收盘,参考原油变化率为负9.25%,因当前原油均价40美元/桶以下,所以国内9月18日24时下调?地板价?以上部分。

早在9月15日,花旗经济学家的警告称,今年秋冬季节可能出现第二波疫情,这种信息再次冲击已经遭破坏的石油需求。标普全球资讯的总裁称,如果需求没有反弹,OPEC+将取?微妙的平衡行动?。阿拉伯石油投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也同样发出警告,他认为能源领域的投资也将受到?巨大冲击?。

在今年早些时候,WTI原油期货5月合约价格历史上首次跌至负值,深层次的原因是疫情封锁,以及石油库存迅速增加导致库存空间不足。

今年4月份的时候之所以会出现负油价期货原油,最核心的原因就是由于整个全世界受到疫情黑天鹅的影响,全世界的需求出现了大规模的锐减,在需求大规模锐减的情况下,石油的库存开始迅速增加,但是增加的石油库存又没有办法进行消耗掉,这导致了在石油交割的地点也就是美国的库欣地区。

大量的石油储存设备全部都处于满负荷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新的石油完全无法交割,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石油价格下跌,负油价就是因为这样的一个情况所产生的。

其次,我们再来看当前为什么石油的问题依然严重?对于我国来说,实际上我们已经实现了整个疫情防控的复产复工,虽然在个别地区仍然有一些零星的病例出现,但是整体上来说,中国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际上中国当前的问题并不严重。

国内油价的下跌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而言是一件好事,至少减少了我们用油的成本支出,当然,我们更加希望油价进一步下跌,但显然,目前进一步下跌的可能已经没有什么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