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转机指标公式_油价调整机制计算方法
1.MLF利率下调能让债市重拾上涨吗?兼论19年债市两波调整的不同
2.8.18日猪价“涨翻天”,油价大降预警,羊价粮价“更揪心”!咋了
MLF利率下调能让债市重拾上涨吗?兼论19年债市两波调整的不同
国君固收 | 报告导读:
年内两波债市调整有何不同? 9月份以来,长端利率进入震荡上行通道,在持续阴跌后,10月份以来债市进入加速下跌阶段,直到近期才出现企稳。总结来看,“猪”只是触发剂,市场情绪是催化剂,在两者共同作用下,潜在的利空因不能被证伪而被市场所反应;微观交易层面,机构兑现收益,市场在下跌过程中欠缺配置盘的承接力量。
回顾年初以来债市走势,4月份也出现过一波较大幅度的调整。从调整的力量来说,4月份的强度较9月份以来更大。形成这样的差异的原因在于,4月份的调整主要因为经济基本面预期发生较大上修,而本轮调整中市场经历过一段时间阴跌后,情绪较为脆弱,成为驱动利率上行的催化剂,在基本面,乃至流动性方面得到的支撑并不多。
MLF 利率下调能让债市重拾上涨吗? 结合与4月份行情对比来看,当前尚未看到一致预期反转。我们认为,不出现一致预期的反转,就很难看到熊牛拐点切换。此外,后续可能会存在一些新的利空因素导致市场再出现一波调整,比如,CPI可能会突破5,并且将较长时间维持在3%以上;在CPI持续上升期间,经济企稳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9月份以来债市累计调整幅度不小,伴随着MLF降息,市场明显企稳。但我们认为后续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新一轮下跌出现。至少在一致预期还没有切换的时候,债市难言会有拐点性的大行情。建议投资者当下更多重视边际变化而非长逻辑,维持谨慎操作。
正文
1、年内两波债市调整有何不同?
2019 年 9 月份以来,长端利率进入震荡上行阶段,在持续阴跌后, 10 月份以来进入加速下跌阶段。 具体来说:
9月份的阴跌主要因为预期中的货币政策放松迟迟未出现(比如MLF未降息、LPR5Y未降低),而中美贸易谈判回暖导致风险偏好回升。从实际感受来看,9月初降准落地,其后整体流动性较为充裕。
数据方面,社融略超预期,但并未改变市场对经济趋势性走弱的判断。然而,9月18日关于公募基金免税取消的冲击刺激了市场神经,应该可以理解为通胀压力上升的背景下,市场情绪已经悄然走弱。
进入10月债市走势持续偏弱,10中旬开始的加速下跌,主要触发因素为CPI同比提前于预期触及3%,高频数据则显示猪肉价格涨幅惊人,对CPI连续突破4%、5%的预期有所强化。在此情形下,“猪”通胀不会导致货币政策转向的主流认知出现动摇。
然而,仅仅是以上认知的转变无法解释市场短期内几乎毫无抵抗的下跌。总结来看,“猪”只是触发剂,市场情绪是催化剂,在两者共同作用下,潜在的利空因不能被证伪而被市场所反应,比如四季度经济数据未必如预料中差。
此外,微观交易层面,不少机构前三季度累积了浮盈,有兑现收益,上交年度“成绩单”的诉求,这也导致了年末博弈的动力是下降的。而银行负债压力大,、地方债挤压了利率债的配置空间,也导致了市场再下跌过程中欠缺承接力量。
回顾 2019 年以来债市走势, 4 月份也出现过一波较大幅度的调整。 从调整的力量来说, 4 月份的强度较 9 月份以来更大。 表现在4月份形成了两个期债的跳空低开缺口:
跳空缺口一:4月1日公布的中国3月官方制造业PMI录得50.5,重回荣枯线上方(前值49.2,预期49.5)。金融数据企稳传导到经济底出现可能提前实现,当日股市大涨也助推了利率上行。当日活跃券利率上行7-8bp。另外,3月25日(因美债收益率倒挂)和4月1日的两个跳空缺口形成了岛形反转,也开启了4月份一波较大的调整。
跳空缺口二:4月12日公布的外贸、社融以及数据(3月社融2.86万亿,1.69万亿)均超市场预期,现券利率上行8bp左右。4月15日周一,期债大幅低开6毛钱。
对比多个参考指标,也能得出本轮调整弱于 4 月份的判断:
①4月份的调整经历28个交易日,核心指标10Y国债利率上行32bp,观察国债几个关键期限,利率曲线整体大幅上行。而本轮至11月4日,共经历39个交易日,10Y国债利率上行28bp,曲线显著陡峭化,并且10Y国开跌幅大于10Y国债。
形成这样的差异的原因在于,4月份的调整主要因为经济基本面预期发生较大上修,而正如前文所述,本轮调整中市场经历过一段时间阴跌后,情绪较为脆弱,成为驱动利率上行的催化剂,在基本面,乃至流动性方面得到的支撑并不多。
②9月份以来的调整中,国债30Y-10Y利差持平,3Y AA+信用利差走阔17bp;对比4月份,彼时国债30Y-10Y利差收窄,3Y AA+信用利差基本持平。以上两组数据侧面反映出,一方面,无论是利率还是信用的绝对水位已经相对较低,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债市欠缺配置资金承接,这也是10月中旬以来债市几乎“无抵抗”下跌的重要原因。
2、MLF利率下调能让债市重拾上涨吗?
MLF 利率下调,助推债市企稳,结合与 4 月份行情对比来看,当前尚未看到一致预期反转。 11月初市场情绪有所回暖,债市收复部分失地,而11月5日超预期下调MLF利率5bp至3.25%则刺激了市场神经,T主力合约收涨0.38%,指标券190210利率下行6bp。结合上文与4月份调整行情的对比,我们认为当前尚未出现一致预期的反转。主流观点仍从长逻辑出发,即看空经济,货币迟早会进一步宽松。
不出现一致预期反转,就很难看到熊牛拐点切换。 4月份的调整快而急,关于债市走熊的言论开始出现,但在经济回暖被证伪的情况下,债市从熊市氛围中走出而重拾上涨,在8个交易日后,10Y国债回到3.3%以下(3.27%),T主力合约涨至.38(从低点上涨1.58)。
同样的案例,发生在18年8-9月份的调整中。2018年无疑是债券大牛市,然而进入7月份后,宽信用政策密集出台,从7月18日央行指导商业银行配置中低等级信用债开始,7月23日,国常会定调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预期地方债供给集中放量。直至7月下旬,市场的牛市思维仍旧持续,在月末流动性宽松的推动下,长端利率持续下行。
进入8月份,油价的持续上涨,叠加国内猪瘟、寿光水灾、大宗商品价格走强,通胀压力阶段性加大。利率的调整显著加快,情绪持续悲观。然而,悲观的一致预期形成后,反而带来了市场转机。十一长后,央行盘前意外降准,叠加经济维持疲弱状态,推动债市四季度的上涨行情。
从近期债市走势来看,市场中的多头思维普遍存在,核心在于经济趋势性走弱的长逻辑根深蒂固:随着地产融资受限,宽信用欠缺合适载体,拿地等先行指标显示地产投资冲动降温,2020年一季度会见到CPI高点。然而,从上文对比18年下半年以及19年上半年两波调整行情中,不难发现,大级别行情的起点,一定是一致预期出现拐点的时候。
未来一致预期如何演绎? 当前的情绪可以描述为:主流认知认为仍是牛市,或者说牛市必然继续,只是因为猪通胀的利空,导致不敢贸然做多,反应在行情上为大多数时候都在震荡下跌。然而,我们认为即便是阶段性利空解除,也不见得会有太大的行情出现。因为利空的缓解,最多带来调整速度的放缓,更何况,这个利空离真正解除时点还有几个月时间。
后续有没有可能出现新的利空因素导致市场再出现一波调整?比如,投资者认可通胀会突破4,但高频数据显示CPI可能会突破5,并且将较长时间维持在3%以上。此外,有可能在CPI持续上升阶段,经济企稳的迹象越来越明显。类似于年初的市场行情,也是从金融数据好转开始,一开始市场并不买单,结果因PMI超预期直接触发暴跌,随后出现了市场下跌-利空出现-继续下跌的负向反馈。
总的来说,一致预期不出现切换,债市难言拐点。 9月份以来债市累计调整幅度不小,伴随着MLF降息,市场明显企稳。但我们认为后续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新一轮下跌出现。至少在一致预期还没有切换的时候,债市难言会有拐点性的大行情。建议投资者当下更多重视边际变化而非长逻辑,维持谨慎操作。
(文章来源:债市覃谈)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8.18日猪价“涨翻天”,油价大降预警,羊价粮价“更揪心”!咋了
#国内油价迎下调#8月过半,生猪市场迎来转机,已经出现连续3天上涨,行情再度被市场点燃。
汽油价格继“4连跌”之后,再度出现大幅下调,预期8月23日加油又可节省10元;玉米、小麦价格结伴下行,市场恐慌情绪已现;羊价刚刚出现回暖,然而最近几周又出现震荡下跌。
那么市场究竟如何?后市行情如何发展?下面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一、猪价连续上涨,年底前会如何走势?
生猪市场自4月份触底,猪价一度跌回到5.5-6.0元/斤区域,经过5-7月份的震荡上行,猪价回升到了11.8元一线,上涨了几乎1倍。
然而进入8月份,猪价出现高位震荡,并出现1元左右的回落。
不过最近3天,猪价出现连续上涨,猪价已经回到10.68元/斤。
8月18日市场猪价显示,又是19个省份大范围涨价,除了西南地区、西北局部地区以外,各省猪价悉数上涨。
其中:安徽猪价每斤涨2毛,10.5-10.8元/斤;福建涨2毛,11.0-11.3元/斤;其他省份上涨0.05-0.10元不等,具体报价见附表。
目前,全国猪价最高的地区是海南,主流猪价12.0-12.3元/斤,高出均价1.50元左右;最低的地区是东北地区,主流价格在10.1-10.55元/斤,整体上南北方地区差价不大。
目前看,猪价正处于猪周期的上涨阶段,据专家介绍,本轮生猪上周期大概率会持续到2023年的上半年,但是由于在此阶段,生猪生产秩序良好,没有出现大范围疫病,以及因为环保等因素造成的人为减少生猪产能行为,所以本轮猪价上涨不会像上一轮猪价上涨那样“剧烈”,会以温和上涨的情况出现,所以大家对未来猪价的预期不要预期过高。
在个人看来,受第四季度消费“黄金季节”的拉动,年底前猪价回到12、13元一斤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二、汽油连续下跌,回到8元以下概率多大?
上半年,汽油连续大幅上涨,导致即使92号油价,从7块多钱一升,上涨到了6月中旬的9块多钱,加一箱油比去年要多花100元以上,甚至有网友戏称“92加满负债满满,95加满倾家荡产,98加满三代还款”。
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足以说明油价确实让大家感觉到压力大了。
但是还好,自6月下旬以来,市场油价出现连续4次下调,整体下调幅度在0.9元/升左右,92号汽油已经降到了8.4元/升左右,很多网友反映,这个价格还是高,最好能回到6、7块钱一升的时代。
现在看来,有希望了,在最近连续6个工作日油价的统计当中,油价持续下跌,为8月23日24时的油价调整奠定了降价的基础。
据了解,今天预期油价下跌247元/吨,比昨天预期跌幅增长39元,折合每升油价下调0.19-0.22元/升,目前呈大幅下跌状态,如果不出意外,下调油价下调已没有悬念。
据业内人士分析,从世界经济衰退、地区争端频发、疫情在全球蔓延等多因素之下,油价仍然存在下行的趋势,让我们拭目以待油价进入“7元时代”的到来吧!
三、粮价走势低迷,何时迎来拐点?
今年的粮食市场,整体来看,玉米价格不如2021年,出现了上半年维持1.43-1.52元/斤的价位,而近2个月回落到1.35-1.45元/斤的价格区间,每吨下跌了200元左右,对于一些贸易商来讲,今年经营玉米赚钱的难度大大增加。
近日,有些贸易商已经出现一些恐慌情绪,加速玉米出货,导致玉米价格雪上加霜,出现了“温水煮青蛙”一样的阴跌模式。
8月17日,玉米市场又有多家企业下调收购价格,其中:山东寿光巨能金玉米下调0.3分,1.374元/斤;天力药业下调0.3分,1.37元/斤;诸城兴贸下调0.3分,1.399元/斤;潍坊盛泰药业下调0.3分,1.368元/斤;福洋生物淀粉下调0.5分,1.362元/斤;诸城源发下调0.3分,1.399元/斤;
河北省德瑞淀粉下调0.5分,1.375元/斤;中粮衡水公司下调0.5分:二等1.33元/斤,三等1.32元/斤;黑龙江成福跌2.0分,1.310元/斤。
此外,山东寿光晨鸣涨0.5分,1.382元/斤。
关于玉米后市,个人认为,虽然目前玉米市场走势偏弱,但仍保持乐观态度,在贸易商恐慌情绪稳定之后,叠加今年玉米预期减产、2023年可替代玉米的陈化小麦和稻谷数量不足、生猪产能预增等多因素之下,在今年的10-11月份玉米市场出现一波反弹行情并不是难事。
再说下小麦,今年小麦市场整体不错,从年初的1.30元左右上涨到最高时的1.60-1.70元一线,目前虽有回落,但仍然保持在1.50-1.60元区间。
近日受玉米价格下滑的拖累,以及加工企业开几率不足、消费淡季等因素影响,价格上也有所疲弱。
8月17日,多家加工企业下调收购价格:山东东明五得利跌0.3分,1.554元/斤;青岛五得利跌0.5分,1.553元/斤;禹城五得利跌0.5分,1.54元/斤;惠民宇东面粉跌0.5分,1.545元/斤;单县飞翔面业跌0.5分,1.545元/斤;菏泽华瑞跌0.3分,1.558元/斤;发达面粉(东区)跌0.3分,1.547元/斤;
发达面粉(西区)跌0.5分,1.547元/斤;发达面粉(武城)跌0.5分,1.55元/斤;发达面粉(潍坊)跌0.5分,1.555元/斤;利生集团(成武)跌0.5分,1.545元/斤;利生集团(梁山)跌0.3分,1.552元/斤;河南志情面业跌0.2分,1.56元/斤。
小麦市场近期有走弱迹象,但是小麦市场不会有大的下跌空间,1.50元/斤应是今年的市场底部,
在当下全国大中专院校开学、加工企业备战第四季度大消费备料、以及国际粮食危机等多个因素,小麦价格存在上涨的动能,预期9、10月份出现一波反弹行情概率较大。
四、羊价刚涨又跌,羊价“上涨周期”何时到来?
从年初到6月份,羊价一直处于下跌状态,平均一只羊下跌150-200元不等,羔羊价格甚至跌了200、300元,养殖户多在亏损的边缘。
不过7月份以来,部分地区羊价出现回暖,有的羊价一斤涨了1块多钱,但是好景不长,近日羊价再度下跌,目前各地育肥羊主流价格已回到了12.5-14.5元/斤区间。
虽然羊价低迷,但是羊肉价格却仍然坚挺,即使便宜的地区,一斤羊肉也要在35元/斤,本人所在的黑龙江绥棱,农贸市场羊肉价格45元/斤,羊排也要43-45元/斤,价格太高,没有特殊情况真的是消费不起。
羊价低迷,羊肉价格居高不下,那么何时会迎来拐点呢?说句心里话,根据羊周期来计算,2018年到2021年,养殖存栏量由214万头增长到31969万头,增幅达到7.6%,随着弱势产能的淘汰,估计2023年年中时,有可能会迎来羊价趋势性上涨的“拐点”。
但是羊肉价格再涨已没有空间,下跌更是不可能,大概率会保持一个较高的价位,羊肉降到30元以下基本不可能。
各位朋友,8月18日猪价“三连涨”,汽油跌0.23元/升,羊价、粮价扎堆下跌,大家咋看?何时会出现拐点?欢迎发表看法,供大家参考。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