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暴跌社会热点分析_金价暴跌社会热点
1.张炳南的最新动态
2.为什么黄金是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
张炳南的最新动态
中国大妈抢金行为是正确的
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张炳南称黄金可对冲信用风险
今年4月份开始,曾被高捧上神坛的黄金价格,突然遭受重挫,不仅引发了世界关注,更涌现出一波民众抢金浪潮。金价缘何突然暴跌?中国大妈们能否抵抗华尔街的做空行动?京华时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张炳南。他表示,对黄金的未来仍充满信心。
黄金本质
有内在价值的金融资产
京华时报:黄金的本质是什么?其价格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张炳南:从物理属性看,黄金属于贵金属,但黄金还有一个特殊的属性,即金融属性。它是商品中具有金融属性的资产,也是金融产品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资产,黄金对抗信用风险的功能是与生俱来的。为了防范信用风险,世界上210个国家及地区中,180个都有黄金储备。
从根本上看,中长期影响黄金价格的,是黄金的基本面,即黄金在人类货币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短期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则包括全球各大国尤其是美国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其金融政策,还包括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黄金的价格。
暴跌原因
内因是涨幅过大需调整
京华时报:今年上半年,金价突然暴跌,请问原因是什么?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暴跌是因美联储等机构刻意操纵所致,您如何看?
张炳南:4月份以来,黄金价格连续两波大幅下跌,主要有两个原因。
内因是黄金价格涨幅过大需要调整。黄金从2001年每盎司250美元开始,进入二战以后的第二个大牛市,到2008年涨到1032美元。2008年初出现一个大的下跌,最低至680美元左右。这轮调整幅度很大,对此前连续7年的大涨作出了修正。从2008年的680美元,黄金价格再度上涨至2011年底的1920美元,在此次4月12日跌至1540美元之前,黄金价格都没有出现过大的下跌,来对此前的大涨作出修正。因此,内在上存在一个回吐的要求。从年平均金价看,2010年比2009年上涨了30%,2011年比2010年又上涨了30%。而黄金其实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金融资产,连续两年的大幅上涨使得业内预期2012年可能会有调整,但2012年的年平均金价又上涨6.8%。应该调整但没有调整,因此未来其调整的力度肯定比人们想象中要大。
外因是大机构联手做空
张炳南:外因则需要从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博弈来谈。美国次贷危机以后,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等人提出,应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加入对抗美元的因素,降低美元在货币体系中的比重。我国央行行长也提出,要构建超主权的储备货币。但随后欧元和日元相继倒下,当其他货币都不能与美元抗衡的时候,金融大鳄们就想到了黄金。这造成黄金价格上涨,但从2013年2月份开始,国际上一些大的机构和财经媒体,对黄金的看法突然由多转空。经过两个月的舆论准备,在4月12日和15日对黄金进行了集中打压。随后任由世界的实物买盘主导市场。第一波如果是由大的机构联手在做,那么6月份这第二轮大幅下跌,则是政商推动。伯南克说美国要退出QE,先营造一个氛围,机构再跟着打压。核心来讲,都是为了维护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一个核心地位。
热点回应
巴菲特唱空不等于做空
京华时报:巴菲特等投资大师一直在唱空黄金,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张炳南:投资名人对黄金唱空,在短期内对金价肯定是有压力,但巴菲特唱空,其实与金价涨跌并没有绝对关系。他在口头上不看好黄金已经很多年,黄金不是从2001年到现在也涨了5倍?此外,在金融市场上,重要的不是看一个人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一个人做了什么。在1999-2001年贵金属价格最低迷之时,他最多买入了相当于全世界五分之一仓位的白银,并就此大赚。索罗斯也一直在唱空黄金,但其仍然是世界最大的黄金ETF-SPDR的大股东。
其实全球百姓都在抢金
京华时报:此次国际金价大跌,也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中国大妈”集体抄底黄金,与华尔街叫板。您认为这一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张炳南:首先,我个人认为抢金的行为是正确的。其次,建议老百姓投资黄金的最好方式,是每年拿自己新增收入的一小部分买入黄金,每年持之以恒去做投资。这样会更加理性与科学。
全世界绝对不是只有中国大妈在抢金,在中国也不是只有“普通的邻居大妈”才抢金,而是全球各种收入阶层的投资者对黄金的集中性购买。无论是国家还是老百姓,都增加了对黄金的购买,说明黄金在人类货币和金融体系中的作用逐渐提升。这是基于世界经济和金融会慢慢从美国的“一体独大”,走向多极化,这是一个任何人都不可改变的趋势。
不认可大妈抢金送死说
京华时报:中国大妈们的行为究竟是理性投资,还是羊群效应?
张炳南:此次中国大妈们抢金,有人说中国大妈被套了,是“送死”。我不这样认为,从长远来看,这次抢金是一个“藏金于民”的好范例。中国的黄金,绝对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从国家来讲,我国黄金储备只占外汇黄金总储备的1.5%,而全世界的平均水平是
13.2%。
另外,黄金是最诚实的资产,从这个角度讲,不论是国家还是老百姓,黄金储备都是实现资产优化、降低金融风险的一部分。因此,实现“藏金于国”和“藏金于民”,都是任重而道远的。此外,还应“藏金于市”并进一步“藏金于未来”,繁荣和发育本国的黄金市场和黄金产业。
后市看法
对黄金的未来仍有信心
京华时报:近日,受美联储伯南克力挺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国际金价大涨。请问您如何看待黄金后市走势?
张炳南:伯南克的言论从短期看,会对金价构成一定的影响,但中长期看,长期注入流动性稀释债务,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
正如之前所说,根本上决定金价的是黄金在人类货币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这点看,我对黄金的未来还是有信心的。随着世界从一极走向多极,美元长期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比重一定是逐渐下降的,黄金在金融体系中会越来越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本轮世界金融危机,核心就是信用危机。2007年次贷危机和2008年的银行危机,核心是私人资本违约,这个世界是一个“杠杆金融”,因此当发生问题的时候,信用链的熔断速度是非常快的。到2009年迪拜主权基金的违约,就将此次信用危机上升到主权资本违约的层面。2010-2012年,主要是债务的违约。2013年和2014年,可能是主权资本将自身债务再剥离回私人资本里去。应该说金融危机并没有结束,整个世界经济尚未走出低谷,这点从海运指数低迷就可看出来。通过此次金融危机,大家深刻认识到,把钱借给谁都有风险,因此必须在资产中保留一部分黄金,用于对抗整个信用风险体系的对冲。
张炳南简介
12年6月生,经济学博士,高级编辑,高级经济师,高级黄金投资分析师,客座教授,经济学研究生导师,管理学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黄金投资分析师国家职业资格评委会主任,中国黄金年鉴编委会主任,《世界黄金年鉴》中文版主编,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专家智库组成员。
为什么黄金是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
由于黄金的稀缺性和完美的自然属性,很早就被人们看作财富的象征,在历次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发展变化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金本位制时期,黄金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代表,黄金越多表明购买力越强,实力越强,所以会出现欧洲殖民主义者到处抢夺黄金。19世纪初开始实行的金本位制及黄金美元本位制,黄金的尊贵地位进入鼎盛时期。直至20世纪的多半时间内,黄金充当着世界货币,活跃在经济流通领域和国际金融市场。18年“牙买加协议”生效后,黄金在制度层面上被取消了世界货币的地位,但并不等同于黄金在实际生活中的货币功能已经消失。正如凯恩斯在咒骂金本位制为“野蛮的遗物”时,却也不得不承认黄金“作为最后的卫兵和紧急需求时的储备金,还没有任何其他更好的东西可以替代它”。如今,黄金的魅力仍然体现在其所承担的货币职能上,在现代金融制度下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1 充分认清黄金在国家经济安全中的地位与作用
1)黄金在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各国维持货币体系和货币制度信心的基础,黄金的储备作用仍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
尽管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黄金已不再当做一般等价物,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但各国央行仍视黄金储备为资产负债表中外汇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依旧是世界黄金存量的最大持有者。黄金作为世界国际储备资产仍保持一个相当高的比重。据中国黄金协会统计,2011年9月世界官方黄金储备为30707.1t,占目前已开的全部黄金存量140000t的21.93%;而美国、德国、意大利及法国等国家,黄金储备均在其全部外汇储备的50%以上(表1)。这说明黄金仍然拥有储备价值,并有相当大的比例存在于金融领域。各国央行可通过国际黄金市场吞吐黄金来调节其国际储备的品种,调节国际收支;在国内市场上也可通过黄金买卖调节基础货币供应。储备黄金除了出于政治目的外,一个重要考虑是加强本国在现行国际货币体制中的安全性和独立性,确保储备货币的流通性和价值不受别国意志的制约。
表1 世界黄金储备前10名的国家、地区和组织
注:资料来源为世界黄金协会(World Gold Council)。
尽管一些国家正在考虑重新估价黄金储备,但世界各国的黄金储备减少的幅度并不大,许多国家经常利用吞吐黄金来平衡外汇收支。虽然欧元和美元是世界上最强的两大货币,但对不使用欧元和美元的国家来说,黄金仍然是重要资产。拥有世界最多黄金储备是美元坚挺的基础,一旦美元发生疲软,黄金有可能再次演变成稳定汇率的工具。事实证明,当一些国家出现外汇短缺或需要大量进口的情况,也不时通过出售黄金来获得外汇,或者出售其生产黄金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如南非,有时外汇收入的51%来自出售黄金。此外,在黄金完全市场化的前提下,汇率和黄金储备挂钩,可以防止通货膨胀和美元、欧元剧烈波动的风险。
2)黄金是金融危机的避风港,是应对严重突发,如社会动荡、战争、自然灾害等最佳的避险工具。
在当今美元和欧元坚挺的时期,黄金大有黯然失色之势,但这是以美国经济增长势头良好为前提的,但美国经济尤其是其股票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泡沫成分,历史事实证明,当发生严重突发,如金融危机、社会动荡、战争等,黄金是最佳的避险工具。一次大的金融危机就会使普通货币迅速贬值,而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则会安全运行。一旦美国经济出现危机,美元受到重创,黄金可以规避风险。
19年,一个注定被写入世界金融史——韩国的“捐金救国”,从而引发人们对黄金价值的重新认识。19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风暴所到之处,富人财富“缩水”,穷人更加贫困,本国货币大幅贬值,楼价跌了一半,艺术品更是无人问津……奇怪的是,只有祖上传下来的黄金和结婚时买的金戒指在这场金融风暴中幸免于难,而且本币标价的黄金价格比危机前上涨了一倍多。在金融风暴中各国外汇储备告罄,国家收支发生困难,黄金再次显示了“乱世英雄”的本色。人们在电视上看到,韩国上到总统、下到平民“捐金救国”,从压箱底的金锭到脖上的项链。短短几个月,韩国从民间募集了700 t黄金,价值70多亿美元,缓解了韩国的国际收支,韩元开始稳定。
美国“9·11”发生之后,国际金价曾经迅速上涨了20多美元。随后国际金价便走上了一条上涨的不归路,创出24年半新高,黄金也因此成为众人瞩目的避险资产选择品种。
2005年以来,最引人注目的大概就是国际局势的不安定。伦敦发生的致命爆炸案、印尼雅加达的爆炸、阿富汗南部赫尔曼德省发生爆炸、约旦首都安曼3家豪华酒店爆炸等都曾使国际金价大幅上涨。而市场对飓风“卡特里娜”过后美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心存担忧,买入黄金以求避险,从而推动国际金价逆势上升。2008年至今,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债务危机不断蔓延,美国债务危机一度白热化,使得黄金价格屡创历史新高。世界各国都把黄金储备用作防范国内通货膨胀、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黄金仍是各国对付金融危机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工具。
2011年黄金价格更是出现快速震荡上升趋势,国际金价在2011年7月份一度冲破1900美元/盎司的大关,目前仍保持在1600 美元/盎司以上,国内金价也同样,上海黄金黄金交易价格在2011年9月最高达到393.48元/克。
可见,世界各国都把黄金储备用作防范国内通货膨胀、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黄金仍是各国对付金融危机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工具。
2 增加我国黄金储备,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截至2010年12月,中国的外汇储备为28 473.38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但从储备资产来看,结构较为单一,即使在目前美元贬值的情况下,仍主要以美元资产为组成部分。这些外汇储备以美国债券为主,黄金储备据公布资料约为1054.1 t,占外汇储备百分比为1.6%,低于其他发达国家用的3%~5%的一般标准。增加黄金储备,是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大事。尤其是在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美国也一直在施压人民币升值,这将导致外汇储备缩水。在储备各国货币均将贬值的情况下,我国势必增加黄金的储备比例。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加,我国黄金储备比重增加是必然的趋势。
首先,从保值、增值的角度来看,应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结构多元化,包括提高黄金的储备比例。在美元逐渐退出世界货币角色的历史时期,若无其他国家的货币能取代美元成为新的世界货币,黄金则必将重占世界货币的宝座。表现为在各国的硬通货储备中,黄金将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黄金的价格(与各国货币的比价)也会不断上升,并且越往后上升越快。因此,抢在其他国家抛售美元抢购黄金之前尽早建立大规模的黄金储备,不仅关系到国家重大的经济利益,而且具有重大的战略利益。因为,“从长远考虑,国家外汇储备中保障金融安全的结构份额应增加黄金储备的比例,这比增持任何国家的货币资产都安全。”因为一旦发生美元急剧贬值的情况,我国外汇储备将大幅度缩水,我国经济将遭受沉重打击。
其次,随着人民币国际货币地位的日益上升,其汇率制度也将逐渐自由化,而要维护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市场的重要地位,维持其币值的相对稳定,就要以一定数量的黄金作为支持。而且随着人民币汇率逐渐实现自由浮动和自由兑换,作为天然国际货币的黄金将成为居民和机构资产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保值避险的主要选择。目前,受通货膨胀压力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人们开始考虑资产的保值避险问题,在未来的资产组合中,人们将在人民币资产、外汇资产和黄金中进行资产配置。民间储藏黄金保值避险同样符合国家经济安全需要。
3 加大黄金矿产勘查、开发力度,最大限度满足国家对黄金的需求
1)20世纪黄金一直是全球勘查开发热点,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自70年代以来,黄金业是最具吸引力的产业,各国对黄金勘查投资有增无减,全球形成了一股此起彼伏的找金热潮。黄金勘查投资一直雄踞固体矿产勘查投资榜首,因而也是近年发现新矿区最多的矿种。
近年来,许多国家出台新的矿业政策,加强了对黄金勘查、开发管理,突出黄金国有的战略地位,限制甚至禁止外资参与勘查、开发,如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家表示限制甚至关闭外资进入本国黄金领域的大门。2005年年初,俄罗斯公布了禁止外国资本进入的首批战略矿产清单,其中就包括黄金。而实际上,近7年来,俄罗斯没有允许拍卖任何一处大型自然产地。
2)我国黄金勘查、开发态势良好,黄金工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后备紧张等问题。
“八五”以来,我国固体矿产勘查费用半数投向黄金,使储量有大幅度增长,产量也大幅度增长,进入世界主要产金国的行列。截至2010年年底,金保有储量量居世界第三位,而黄金产量已连续4年稳居世界第一。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地质找矿的难度加大,每年新增探明/储量与矿山消耗/储量相比仍有较大的缺口。据全国矿产/储量通报统计,我国金矿保有储量/量呈现下降趋势,黄金地质静态保障程度不足6年,严重威胁着黄金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探矿增储步伐势在必行。
我国黄金储备比重增加是必然的趋势。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要购入400 t黄金;如果黄金储备比重从目前的1.6%增加到10%的国际平均水平,将需要购买超过3000 t黄金。同时,民间黄金需求量呈上升趋势,供需差达到20%~30%。这些为当前及今后黄金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已经将黄金列为战略,是国家实行保护性开的特定矿种,强调了其对国民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已经出台政策对外商投资黄金进行新的限制。对《指导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黄金勘探、开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调整,将原来鼓励类项目中“低品位、难选冶金矿开、选矿(限于合资、合作,在西部地区外商可独资)”修改为限于合资合作,取消了“在西部地区外商可独资”的内容。凸显了黄金在国家经济安全中的战略意义。
当全世界地勘工作处于正向上升起步之时,我国应克服重开发、轻勘查耗竭带来的影响和危机,抓住时机,加强黄金的勘查力度,保持黄金工业可持续发展,改变我国黄金居世界第15位的状况。
(卿敏编写)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