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粮价油价菜价_粮食油价
1.信息量很大!发改委回应民生热点问题,涉及粮食、化肥及生猪
2.哪些生活用品将迎来涨价?
3.物价为什么这么高?
4.卖菜难买菜贵经济学原因
信息量很大!发改委回应民生热点问题,涉及粮食、化肥及生猪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今年以来,油价、粮价、菜价、化肥价格等都出现了明显上涨,也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针对这些问题,近日国家发改委作出了回应,在涉及民生、三农方面,谈到了以下问题:
1、全球粮食危机风险加剧,中国如何应对?
粮食安全一直是我们的重中之重,而从全球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粮食市场出现了较大波动,主要表现为通胀高企,粮价上涨。
而今年受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使得全球粮食供给格局的改变以及出口减少,粮食保护主义抬头等相继发生,今年3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再创新高。
这些都使得全球粮食风险加剧。
当前,全球小麦、玉米、大豆等价格均出现了较大涨幅,而就连一直稳定的大米也由于化肥价格的上涨或将面临减产风险。
在全球粮食风险紧张加剧的情况下,我国的粮食市场又如何呢?
首先,我国一直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当前我国粮食已实十“十八连增”,连续7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其次,我国粮食库存充足。
尤其是口粮自给率达到98%以上,且供应充足。
第三,调控能力较强。
具体表现在除了有充足的粮食储备以外,去年我国进口粮食均出现了大幅增长,这也为调控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国家将从3个层面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一是全力稳定粮食生产。
虽然去年部分冬播小麦播种较晚,有一定影响,但国家一直注意小麦的长势情况,并派出专家及时解决小麦生长中出现的问题,以保障夏粮产量。
二是增加政策性粮源投放。
鉴于全球粮食市场环境的波动,进口成本明显抬升,以及粮食上市节奏等,适当增加政策性粮源的投入,以保障市场供粮充足,从而稳定市场供需。
三是持续抓好粮食收购,引导农民适时卖粮,稳定粮价在一个合理区间波动,避免过高或过低对市场产生影响。
四是严厉打击囤积居奇,扰乱市场的行为。
2、化肥价格高涨,如何应对?
全球面临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化肥价格高企,使得种植成本全面抬高。
具体到国内,我们的氮肥等供应总体有保障,但是钾肥供应相对不足,有一半需要依赖进口。
在具体措施方面:
一是加大国内化肥企业开工率,提高日产,协调相关优先向化肥企业倾斜。
二是提高运输效率,保障农用化肥优先运输,提高流通效率。
三是积极加强钾肥进口,例如前不久白俄罗斯表示可以解决化肥的出口运输问题,继续供应中国。
四是严厉查处哄抬化肥价格等行为,稳定市场。
3、稳定生猪及猪肉市场
在粮价、油价、菜价等上涨的时候,猪价却一直跌跌不休,猪粮比价连续8周低于5:1,处于过度下跌的一级预警空间。
为保障生猪市场的平稳,防止产能大起大落,今年以来,已启动5次中央收储工作(最近一次将于4月22日开启),以稳定市场。
对于生猪市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有2个:
一是猪价何时会扭亏为盈?
对于这个问题,市场普遍预计将在年底,因为产能虽然回归正常保有量区间,但市场消费仍然低迷,所以消费回暖只能期待年底了。
二是猪价触底反弹后会不会再次导致猪肉价格猛涨,再次面临“吃不起”?
为避免猪价过度下跌、养殖户过度亏损而引发产能过度淘汰,因此后续将会持续开展中央及地方收储工作,推动猪价尽快回归合理区间。
结语
虽然今年全球市场波动较大,但是对国内影响相对有限,尤其是粮食方面,供给十分充足。
当前粮价走高主要是种植成本提升引发的,在供需上并不存在问题。
而生猪领域虽然猪价仍在底部,但随着收储的持续开启,猪价再大跌的几率已经很小,回暖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值得收藏的是化肥市场,化肥总体供需虽然有保障,但是化肥价格也总体处于高位,并且后续来看,化肥价格仍将高位震荡。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哪些生活用品将迎来涨价?
衣食住行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而随着四月份的到来,有几样生活物品的价格将迎来新一波的上涨。这波涨价会影响到一些人的生活。
我们熟知的粮食和原油价格依旧处在上涨的位置上,那除了它们还会有一些物品也会出现价格上升的问题。这些物品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以原油为原料或者燃料。面对复杂的疫情和国际局势,这些东西涨价也在情理之中。那么你知道哪些生活商品将会迎来新的涨价吗?这些问题会不会影响到你家呢?
一、 家电用品将涨价
第一个涨价的就是家电商品。国际市场除了原油价格再上调以外,一些金属材料的价格波动也比较大,而且将会迎来新一轮的金属价格上涨。
作为金属材料的下游产品,家电商品将在四月份迎来一波涨价,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我们日常使用的冰箱、空调之类的东西都会因为金属材料的上涨而导致制作成本升高。厂家为了能够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到损失,必定会给这些商品提高售价。
如果是一些比较刚需的用户,就可以趁这几天还没有上涨,去选购自己所需要的家电产品。如果没有太大的需求的话,就可以躲过这段时间,等到价格再次回落的时候再去选购。不要多花很多的冤枉钱。
二、 生活用纸涨幅明显
纸巾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成为了一个最常见的物品,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身体需求,都需要用到它。现在都提倡大家要节约用纸,但作为生活中的日常用品,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现在纸张生产原材料价格出现了浮动,所以很多生活用纸、文化用品等商品都在涨价。据专业人士的估计,很多纸类商品在四月份价格会持续地上涨,如果有需求的话,可以多做一些储备。
在储备的同时也要考虑好家里有没有地方放,是否会发生变质的情况。虽然生活用纸会涨价,但也不会涨太多,是能够满足我们正常的需求的,所以请理性购置。
三、 蔬菜粮食价格依旧上涨
一直在变动的就是粮食和蔬菜的价格,变化还是比较频繁的。因为国际局势比较紧张,作为化肥出口国的俄乌已经暂停了化肥的出口,这直接影响了农民种植的成本。
化肥并没有跟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直接的联系,只是间接的影响,所以显现出来的是粮食和蔬菜的价格上涨。但价格的反应可能会导致很多人去大量的团购粮食和蔬菜。实际上我们国家的粮食和蔬菜是完全能够满足我们现在的需求的。
涨价的问题国家会进行调控,但菜比肉贵的现象确实已经出现了。如果真的觉得菜价难以接受的话,不妨换个思路,可以多购买一些肉类,还可以冷冻存储,相对于高价的菜来说,它更加的方便和实惠,这也提醒我们不要一味的屯菜而导致蔬菜的价格更高。
日常生活中必须要用到的蔬菜和粮食,它们的储存方式也不是很容易。尤其是一些蔬菜会有很短的保质期,如果大量堆积在家中的话,会出现变质的情况,这样不但浪费了粮食,还浪费了金钱。大米白面这些可以多囤一些,豆油也可以适量的囤,蔬菜水果类的就没有必要大量的囤了。
真的觉得不太放心,会出现大幅增长的状态的话,可以适当地去囤一些保质期比较长的东西。像干菜这种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毕竟所有的事情都会有完美的解决方案,放平心态,不随波逐流才是正确的决断。
四、 国内原油价格持续上升
之前根据机构的预测,在3月末的时候,国内原油的价格可能会出现下跌的趋势。但后来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国内原油价格会迎来第七次的连涨。对于一些靠汽车来出行的人来说,是一种很不友好的结果。
目前国际原油的价格出现了下跌趋势,但在3月31号的时候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国内原油的价格始终处于稳定上涨的情况,根据一月份的价格对比,已经上涨了一倍的价格。
以十个工作日为一个循环周期的话,从3月31号到4月15号,国际原油价格将还是上涨的状态,国内的油价也属于只增不减的情况。对于那些不得不用汽车出行的人来说。提前选择去把油箱加满油是最好的结果。
五、 原材料上涨
现在很多物品的价格上涨都是因为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就像原油的价格上涨,就会带动很多相关产品的价格波动,比如塑料。原油的价格上涨,塑料的价格必定会上涨,那么跟塑料有关的制品成本都会相应地上升。这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生产厂家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还能够保证自己相应的利润,就必定会把销售价格也抬高。所以才会出现我们现在大部分商品的涨价潮,但这个问题也不会持续得太久,像粮食问题在几个月后就会得到缓解,忙碌的春耕工作已经开始,新一轮的粮食将会被收获,所以是不需要担心的。
总结
虽然在四月份这些生活用品迎来涨价,但好在像猪肉这些刚需产品的价格还是比较稳定的。相对于去年来说,它的价格有了很大幅度的下跌,如果不是很注重身材管理的话,其实可以选择肉类作为主要的食品,加强锻炼也是可以应对这次涨价潮流的。
疫情的影响和国际形势的不稳定,一些物品的涨价都是在意料之中的。而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涨价潮也是会持续一段时间。面对生活物品涨价这类问题,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没有必要进行疯抢,我们国家是有应急处理机制来保障我们的正常生活。面对四月份迎来的几样生活商品的涨价问题,你的家里会受到影响吗?
物价为什么这么高?
中国的国情,说句实在话,是有很大困境的。其中最大的困境就是人口多。
咱们拿粮食价格举例。现在网上很多童鞋,拿着中国菜价跟美国菜价进行比较,在综合比较了菜价和消费水平等因素之后,我们很明显发现,美国人吃饭上画的钱貌似比中国人负担要小。实际上,也确实比中国人负担小。
但是!
你不觉得有问题么?跟美国比粮食价格,那简直就是自找不痛快!
美国拥有世界最庞大的耕地,而且是黑土地。粮食产业从业人口不及百万。用的全是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设备。而且美国人比中国少。只有3亿。美国产出量及其庞大的粮食,但粮食需求很小。形成粮食供大于求的局面。所以美国还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粮食多到拿出n多来卖,粮食价格当然就低了~~
中国只有2.17亿英亩耕地,比印度的都少~农业从业人口保守估计有6亿。因为必须让6亿人都要有工作,所以不能广泛使用农机和现代化设备。中国人口13亿现在估计都超14亿了。粮食消费大。中国耕地产的粮食直到去年刚刚实现自给自足。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相信稍有经济常识的同学也都明白为虾米粮食价格会偏高了。
美国是世界上粮价最便宜的地区之一,跟美国比粮食价格,这不是自找不痛快是什么?
经济学里面的供需关系来确定物品价值的规律,几乎在中国的任何基础商品上面都有体现。庞大的人口带来庞大的市场需求。从而推高了很多产品的价格。
除此之外,中国还有一个基本国情就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概念就是生产资料公有。现而今,还有什么东西是公有的呢?银行、铁路、石油、通信、、航天、电力、盐业等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都是国有企业。不知你发现了吗?这些行业除了都是国企以外,还有个共同点,就是产品价格高。
中国为了保证国家关键行业不落入外国之手,故意将这些行业,变成国有垄断经营。学过经济学的童鞋们都知道,一旦一个行业实现垄断,那么该行业的价格将不随供需变化而变化。因为垄断,所以消费者别无选择,所以价格高,也只能承受。
现在的垄断结果,是由朱容积时代的抓大放小的国企改革遗留下来的问题。在这里我不想批评朱总理,因为当时这个政策,确实挽救了中国经济。但也为今天油价高埋下了隐患。抓大放小,使得关键行业的国企以垄断的方式得以生存,并发展壮大。当时的确在95-98年的经济困难中,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现在价高的副作用,其实也不全是朱总理的过失。因为底下的人在朱老退休后玩猫腻,朱老也没办法的。
在这里,我不是说提倡大家反对现行的垄断体制。我是希望大家理解中国面临的困境。中国人一盘散沙大家都知道,拍一部建国大业,演员表一小半都是外国人的事,大家也都很清楚。如果这些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不以垄断形式进行严格管理,弄不好就被卖国贼把他们都卖给外国人了。中国要都是能像日本武士似的一致对外,以卖国为耻,我举双手赞成市场化。但是,家贼难防啊~~
所以,我希望大家不光要见到ZF决策的漏洞,也要充分认识到中国面对的困境,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问题。有些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再有一个大家关注的价高的问题就是房价。首先我先不谈国内的价格,咱们先看看国外。我前些天惊讶的发现,但凡华人多的地方,房价都高。香港、台湾、悉尼、美国加州……当然还有大陆。这使我忽然发现,中国房价问题,应该植根于中国文化内。而并非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群人的责任。
先说说投资性买房,这股势力是中国现在推高房价的主力。中国人对于财富的概念只有2个:黄金和土地。理财方式其实有好几十种,《穷爸爸、富爸爸》里面就阐述了30多种投资理财的方式。但中国人只认得其中两种:买黄金,买土地。有了钱,买房子呗,房价在涨,买了房,等价涨了一出手,不就坐地生财了吗?这大概就是网上盛传的手持25个房本炫富的“房本哥”的行动动机。这其实并不鲜见,在咱们身边,稍微家庭财政比较好的,都会有好几套房子。比如李刚~~网上人肉说它有5、6所房子。~实际上这些投资住房,并不进去住,在中国相当普遍。实际上,中国现在已经是房子多人没那么多了。但依然价高,依然很多人没房。很明显就是有投资买房的存在。
自从朱容积时代之后,收回了很多地方税的款项,使得中央财政一下子充裕起来,而地方财政一下子紧张起来。为了创造GDP好升迁,为了席面上多点高级酒,为了能多泡俩烂妞,地方财政注意到了土地升值为地方财政带来的巨大财富源泉。所以基层ZF作为卖土地的一方,坚决支持土地涨价。
其次,是中国传统的结婚必买房的刚性规定。使得丈母娘成为了推高中国房市的又一必要条件。虽然不是主要原因,但因为刚性的需求,使得不论多高地价格,家里也会为此买单。事实上,这个群体既是高房价的帮凶,也是高房价的受害者。
三大群体的需求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风助火势,将房价一路推高。~~
接下来说说奢侈品。
谁要说奢侈品价格高是ZF责任,谁就是没脑子。中国的奢侈品关税,因为加入世贸,早就开始不停地降。但为什么奢侈品不涨价呢?
原因很简单!价低了,就不是奢侈品了,就没人买了。这是商家的营销策略。
咱们拿宝马车举例。宝马在美国算不上特别贵,用几个月工资就能整出一辆。但在中国,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这是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宝马如果当真降价降到QQ的价格,那大伙也就不拿宝马当身份地位财富象征了。所以也就不买宝马了。所以即使他成本是10万,他也要卖到120万。不卖到这么高地价,没人买的。
好啦,再解释下为什么天天涨价。
这是中国国力还不足够的问题。
解答这个问题前,先要给你介绍纸币的价值定义的问题。纸币是由纸做的。纸本身没有价值,那怎么才能让纸做的东西被大火承认他有价值呢?就是一个国家的央行,要储存一种很有价值的东西,当大家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将纸做的货币向手中兑换出有实际价值的东西。所以,一个如果存有足够的物资储备,来兑现居民的这种需要,那么这种纸币就有了价值。不然一台机器,随便印一张上面写了100的纸,就能换走大米什么的。那市场就完了。
中国用什么东西作为储备呢?是黄金+美元+欧元+日元+……一大堆外币。而中国的国力还不强,手里只有1000吨黄金。而美国有8000吨,加上IMF放在美国的3000吨,美国能直接取用的超过万吨黄金。美国可以用黄金作为它的货币保证,但中国没那么多黄金,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中国的办法是上述一堆东西作保。
另外,中国也当然考虑过一个问题,如果当那一堆东西里其中有一种掉价了,中国就受损失了。比如中国手里原来有2万亿美元,而这2万亿美元是中国辛辛苦苦挣来的。可如果有一天,美元贬了一半下去,中国不就损失了一半么?但这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国内的老百姓也可能持有美元,也会因此手里的钱贬值一半。这样大量老百姓的资产就被美元贬值所掠夺了。
中国的办法是外汇管制。所有做出口贸易的企业,一旦你卖出东西了,美国人肯定会给你美元。在接到美元的那天往后15天之内,必须把美元花掉,或者找银行把美元兑换成RMB。这样,国内的老百姓就不会持有大量美元了。从而避免外币贬值对老百姓的掠夺了。但是这等于把外币贬值的风险全包揽下了。所以中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外汇储备。就因为这个外汇管制。
如果不管制,那么外币将堂而皇之的走进普通居民生活。到那时,你到市场上买菜,手里一大把美元、欧元、日元、比索、泰铢、韩元、第纳尔、瑞士法郎什么的一掏出来,小贩直接挂掉~~极不利于日常生活。
但正是因为管制,所以导致了现在物价的上涨。因为美元在贬值,所以中国出口的时候会赚到更多美元票子~~而这些美元票子,找银行兑成了RMB。这样一来,美元跌价的同时,也会造成国内RMB总量的大幅提升。也就所以会通货膨胀了。
美国因为跟中国出口关系很大,所以他们一贬值,咱们这边就涨价,很明显的。要怪,只能怪咱们自己没那么多黄金。如果有那么多黄金,只要宣布一个比价,RMB总量与国库黄金量成一个比例,这样货币就不会通货膨胀了。瑞士之所以国际信誉好,不光是因为他的绝对中立,还因为他的货币是按严格比例,与他所拥有的3000吨黄金一一对应的。货币币值绝对稳定造成的。
现而今,美国又要推出第三波量化宽松了。所以国内又要面临一轮通货膨胀了。亲们,大家准备好了吗?
卖菜难买菜贵经济学原因
农产品的价格长期以来遵循“蛛网理论”,也就是忽高忽低。市场经济格有波动很正常,但象我国目前蔬菜价格的暴涨暴跌,还是必须要彻底解决。因为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对小农以及消费者都损失巨大。
粮食价格的暴涨暴跌问题我国近年来解决得很好,主要是建立了收购储备制度。蔬菜的解决更困难一些,但应该通过以下途径来缓解:
第一,在销售终端应该注重两个方面的建设:其一是应该多建公益性的农贸市场,不收摊位费,平价销售;其二是搞农超对接,订单农业,让超市直接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合同直供;
第二,从生产者来看,农民应该加入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到城市找销路,或者直接到城市开超市;
第三,从部门来看,其一是要加强农产品产销信息的发布,目前的信息既不准确,也太滞后;其二是大力发现农业政策性保险,给种菜农民加一道保险;其三是在蔬菜产销地建深加工企业,通过产业链延长来降低风险;其四是在蔬菜产地大力建冷库,解决大规模集中上市风险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