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油价报表分析-目前油价报表分析
1.石油资源垄断对经济的利与弊?
2.求一个蓝筹股的专业机构的近期分析
3.股票分析论文 2000字左右
4.刍议石油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石油资源垄断对经济的利与弊?
石油业内人士爆:油价就是个巨大的
6月20日,在国际原油价格回落和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再次提高成品油销售价格。汽油再创历史最高价位。有关方面对此的解释是,上次涨价没有调整到位 ,我们成品油销售价格仍旧低于国际市场,今后将考虑国际市场情况和社会承受能力继续推进价格调整。谎言是多么的的圆满,但是,我们早就有各种手段来论证,这是明目张胆的欺 骗。
一、中国进口的石油没有达到60美圆的(2005年发改委公布大是51美元)。国际市场达到139美圆的是优质石油,其质量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中国大量进口的是低质高含硫 石油。据著名的经济情报杂志分析,国际油价在54美圆时,中国进口的石油价格大多在30美圆左右。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劣质石油买家。
二、美国与中国石油价格比较。美国平均每升93号油大概是人民币7元多(美国也涨了),可是人家那是加了30%的燃油税,并且人家公路没有收费,高速公路也基本不收费或者 收费很低。而北京的类似汽油销售价格已达6.20元,实际价格高于美国。如果有关方面说,中国成品油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更将被下面的例子驳斥的体无完肤。海关宣布上半年 查获的走私案件中,成品油、香烟等位居前三名。既然中国成品油便宜,那应该是从中国向国外走私才对,为什么要从国外向中国走私?过去查获的特大走私案件,都与走私汽油柴油 等成品油有关,可见内外差价巨大,吸引走私者挺而走险。
三、石油企业报表显示利润巨大。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成为香港上市公司中最挣钱的,报道说利润接近千亿元,而其年经营额x000亿元左右,利润空间已相当可观,利润率非常可观 。以净资产收益来分析,即使是风光无限的房地产,其优质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为5%到10%为主,而中国石化的净资产收益,根据其2007年年报为17.32,其加权平均的 净资产收益为20.32%,中石化去年净赚549.47亿元,大家说这是不是很惊人!是房地产行业优质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三倍,是房地产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四倍多。这才是惊 人的暴利证明!我不久前与燕山石化公司的人士接触,他们去年的利润超过40亿元,总结因素是价格高、市场好。可见,中国石油企业是有很不错的业绩,怎么还有长期亏损的说法 ,这不是欺负老百姓没头脑么?
四、上游垄断掠夺下游竞争性行业,扭曲经济结构肆无忌惮的涨价,使中国经济和宏观调空的复杂局面加剧。可怕。成品油涨价,因为你是垄断,但下游产业却是竞争性行业,不能涨 价。比如公交和出租车,关系群众生活,其价格调整要经过严格审批,油价3元多涨到6元多,公交价格和出租车价格并没有什么提高,可见,油价上涨只能消化在成本和政府补贴中 。汽车制造业是国家寄希望的产业,但消费环境不良,加上油价上涨,更是雪上加霜。老百姓近两年的工资并没有显著增长,翻倍上涨的油价让大家很难受。可见,这是赤裸裸的掠夺 ,扭曲中国经济结构,增加了所谓的膨胀压力。尽管,中石油的滚滚暴利,让国家,同时也让某些不可明说的利益群体欢欣鼓舞,但是,这种危害中国经济的掠夺经济思路,将贻害中 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观察大家对油价上涨说法,虽然知道是中石油/中石化捣鬼,但是不知道要点!我在这里澄清一下!石油是战略物资,国内的油田都是这两个集团垄断的。只有他们有开采和销售权 利。近几年国家进口石油越来越多,今年会达到1.5亿吨.进口石油消费的比例越来越大,岂不是两大集团就没有话语权了放心。关键的石油进口权还是只有两大集团所有。国 内的炼油企业就算是油价再便宜,也无法自主进口,只能从两大集团买他们加价进口的原油。这样两大集团对内把持油田,对外把持原油进口权。国内原油价还不是他们说得算?国内 的炼厂,包括两大集团自己的炼厂是在亏损,那是因为原料石油(无论国产还是进口)的价格是两大集团定的!两大集团自己的炼厂亏损无所谓,反正在贸易开采环节已经有足够惊人 的利润了!!而且炼厂亏损的情况可以成为汽油涨价的借口,掩人耳目。于是我们就这样因为所谓的炼厂亏损,口袋的钱被淘空!!!!石油是工业血液,现代基础工业的王道!!两 大集团在上游敲骨吸髓,危害的是整个国家竞争力甚至国家安全!!93#油从3元多上涨到6元多,快一倍了!!到底有多少物流企业破产阿?到底有多少企业背上沉重的运费成本 阿?无耻的抢劫!!2005年两大集团净利润2000亿,咱们国家gdp才多少?11万亿,各行业综合净利润最多按照5%算,也就5000亿。可见 40%的国家利润都是两大集团的!大家伙都在给两大集团打工呢!!有人会问,油田是国家人民共有的,这两大集团虽然垄断,毕竟是中国自己的企业,为什么这样丧心病狂的掠夺 财富不顾危害国民生机?其实这两大集团都是海外上市企业!!所有权和资本不是国家的了,而是国外资本控制了。资本是贪婪的,对利润的追求是永远也不会满足的。看到这里,国 内油价未来的走势相信每个看过帖子的人已经很清楚了。我很担心国外投资者利用两大集团的垄断地位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从这个角度讲,两大集团已经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上了!! 有时候看到工厂的工人虽然12小时的拼命干活,居然连500块钱的工资都得不到,原因是有的工厂因为纺织原料涨价(非棉的纺织品大部分是石油变得)或者停产/或者破产。心 情真是无法描述。
前一阵子还听说北京有的哥为了多跑出点钱过劳...真不知道中石化/中石油有2000亿的纯利还叫嚣亏损要求涨价的嘴脸是什么麽样那 2000亿人民的血汗钱又有多少进了原本已经很富裕的老外口袋里!!无论如何,两大集团正在挤垮国内非自有的炼厂,同时也正在挤垮社会上的非自有的加油站。如果现在的情况 不得到改变,两大集团的目的很快就会完全实现。可能有人问,目前发改委已经批了19个非国营的公司可以进口石油。其实私营企业进口石油除了要有进口权,还要有配额,200 5年非国有进口配额一共才0.1亿吨,根本没有影响市场!而且两大集团除了因为自己是国有公司,进口不受限制之外,还注册了非国有企业,也在这19家里面混,用他们的实力 抢占绝大部分配额!!太狠了!!关于私有企业石油进口权/配额计划具体详情大家可以查询国家商务部网站看看!!我是业内人士,所以知道两大集团的要害!注意到很多人误解油 品涨价的原因,实在看不过去了,才发言的。
大家不要再让整个社会被两大集团“炼油厂亏损/加油站亏损”的幌子骗了!
求一个蓝筹股的专业机构的近期分析
网上多了去了,自己不会找么,还浪费积分来问。
或者一般的行情软件F10资料里也有。
哎!好吧,我就复制些给你看看。
以中国石油为例:
宏观分析:
[2009-06-04]中国石油(601857):原油反弹可望加速,公司盈利趋势提升
■中信建投
自今年 3 月25 日国内汽,柴油价格上调以来,WTI 原油期货价格由每桶53. 98
美元上涨到66. 31 美元,约2 个月时间原油价格涨幅达22.84%,特别是进入5 月份全
球原油价格呈现加速上涨态势.2009 年以来我国成品油价格已再度上调,这从一个侧
面也折射了全球原油价格反弹存在加速的可能.
基于对全球原油价格的跟踪分析, 笔者判断未来2—3 年全球原油价格整体呈现
低位态势,预测2009 年全球油价整体呈现反弹走势,年内最高有望达到80—90 美元/
桶,甚至接近100 美元/桶,但全年原油均价约60—65 美元/桶,较上年相应101 美元/
桶数据约同比下降30%以上. 基于这一前提,2009 年下半年全球油价仍有望延续反弹
走势, 由此则中国石油(601857)的盈利状况可望得以趋势性提升,从这个角度上调公
司股票评级至"增持".
基于对全球原油价格的跟踪分析, 笔者判断未来2—3 年全球原油价格整体呈现
低位态势,预测2009 年全球油价整体呈现反弹走势,年内最高有望达到80—90 美元/
桶,甚至接近100 美元/桶,但全年原油均价约60—65 美元/桶,较上年相应101 美元/
桶数据约同比下降30%以上. 基于这一前提,2009 年下半年全球油价仍有望延续反弹
走势, 由此则中国石油(601857)的盈利状况可望得以趋势性提升,从这个角度上调公
司股票评级至"增持".
[2009-06-03]中国石油:充分受益于油气改革
■财富证券
近期国际油价上升趋势明显,目前已经突破每桶60美元关口,国内汽,柴油价格上
调压力加大. 5月初,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指出,国内
成品油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合理流通费用和
适当利润确定, 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
调整国内汽,柴油价格.目前60美元的价格距离3月25日国家上调成品油价时国际原油
价约53美元/桶涨幅早已超过4%.按照上述成品油价格的形成机制.油价毋庸置疑已具
备上调的条件.
公司今日公告,通过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拥有的中国石油国际事
业新加坡公司,与吉宝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吉宝油气服务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将以14.
7亿新加坡元的价格收购后者持有的新加坡石油公司全部45. 51%股份.新加坡石油公
司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 是一家地区性能源公司,拥有石油炼制和营销以及石油
和天然气勘探和生产方面的权益. 该公司2008年拥有份额油气储量2000万桶,截至去
年底公司总资产约为33. 8亿新加坡元,净资产约为17亿新加坡元,2008年财务年度收
入约为111亿新加坡元,净利润约为2.3亿新加坡元,该公司拥有新加坡炼油公司50%的
权益,后者是新加坡三大炼油公司之一.
在新的成品油价格机制下,炼油板块将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 天然气价格改革加
速将促进公司该业务的稳定增长;另外,从中长期来看,资源类公司的优势还是比较明
显的,公司具有资源和炼化一体化优势,与其它石化类公司相比,优势很突出,预计09-
10年公司EPS为0.6元,0.75元,对应目前动态PE分别为22倍,17倍,给予"推荐"评级.
行业分析:
[2009.05.22]石化五巨头4月利润271亿,增幅超四成
■中国证券报
中国石油(601857)和化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
行情,资讯,评论),中国中化,陕西延长等五公司利润合计271.42亿元,同比增长44.8%
.其中,中石化集团4月份利润环比增幅达48.4%.
前四月累计利润737亿
报告显示,4月份五大石油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合计2077.2亿元,同比下降28%.1-
4月累计利润总额为737.44亿元,同比下降9.5%; 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为7425.2亿元,同
比下降29.5%.
4月份炼油行业开工率约为79%,原油加工量2942. 7万吨,同比增长6%,比3月份继
续有所回升; 成品油产量(汽,煤,柴油合计)1746.6万吨,同比增长6.7%,但比3月份仍
有下降.1-4月累计原油加工量同比下降1.8%,成品油产量与上年同期持平.
成品油销量增库存降
4月份成品油的销售量继续环比增长,库存环比继续下降. 据有关部门统计,当月
全国成品油销量达1734.1万吨,创今年以来新高,环比增长5.2%,其中柴油销量环比增
长7.4%,汽油销量环比增长6.6%.
而4月末全国成品油库存环比下降15.4%,其中柴油库存环比下降21.6%;汽油库存
环比下降5.3%.
协会市场信息部副主任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们很难确定究竟两
大公司有多少表观消费量是转移到了流通企业,有多少到了零售环节."
4月份原油价格继续回升,WTI和北海布伦特轻质原油平均价格较上月每桶分别上
涨5.33美元和6.05美元;我国大庆原油价格比上月上涨6.21美元/桶.因为预期全年油
价较低,中石油已经降低了全年的原油产量计划.
油价回升给了上游勘探开采增产的理由.数据显示,4月全国原油产量1559.4万吨
,同比增长0.8%,但环比3月份的1582.3万吨仍有所降低;天然气产量68.8亿立方米,同
比增长6.9%,比3月份73.5亿立方米有所降低.1-4月累计,全国原油产量同比下降0.9%
;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7.4%.
七成产品价格延续上扬趋势
截至今年4月底,石油和石化全行业总产值为5029. 4亿元,同比下降8.4%,环比增
长1%.1-4月累计实现总产值17696.8亿元,同比下降12.4%; 销售产值同比下降13%,降
幅均比1-3月有所收窄.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在协会重点跟踪的62种(类)石油和化工产品中,产量同
比增长和持平的约占68%,基本延续了3月份向上的走势.
其中,化肥和农药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0.5%和14.1%;轮胎生产也明显提速,同比增
长13.7%,为去年9月以来最高增幅; 合成橡胶产量同比增长28.9%;合成纤维聚合物产
量同比增长12%; 乙烯产量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纯碱同比增长5.3%,为今年以来首次
增长.
但出口形势仍然严峻. 4月份全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23.2%,降幅有扩大的趋
势.1-4月累计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24.3%.同期,化工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23.5%.
经营分析:
★2008年末期:
1、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回顾,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请参见本年度报告业务回顾、管理层对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的讨论及分析以及
董事长报告章节.
2、风险因素
本集团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规避各类风险,但在实际经营过程
中仍无法完全排除各类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发生.
(1)行业监管及税费政策风险
与我国其他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经营活动一样, 本集团的经营活动受到我国政
府许多方面的监管.这些监管政策会影响本集团的经营活动,如勘探和生产许可证的
颁发、行业特种税费、环保政策、安全标准等. 中国政府关于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
某些政策未来发生的变化也可能会对本集团的经营造成影响.
税费政策是影响本集团经营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 中国政府正积极稳妥地推进
税费改革,与本集团经营相关的税费政策可能发生调整,进而对本集团的经营业绩产
生影响.
(2)原油及成品油价格波动风险
本集团从事广泛的与石油相关的业务. 国际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受全球及地区政
治经济的变化、原油和成品油的供需状况及具有国际影响的突发政治事件和争端等
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国内原油价格参照国际原油价格确定.2008年12月18日,完善后
的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正式实施,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而调整.
(3)汇率风险
本集团主要以人民币开展业务. 目前中国政府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
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仍处于管制状态.人
民币的币值受国内和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和货币供求关系的影响, 未来人民币兑其
他货币的汇率可能与现行汇率产生较大差异,进而影响本集团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4)市场竞争风险
本集团的资源优势明显, 在国内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本集团的主要竞争
对手是国内其他大型石油石化生产和销售商. 随着国内部分石油石化市场的逐步开
放,国外大型石油石化公司在某些地区和领域已成为本集团的竞争对手.本集团的勘
探与生产业务以及天然气与管道业务在国内处于主导地位, 但炼油化工及成品油销
售业务面临着较为激烈的竞争.
(5)油气储量不确定性风险
根据行业特点及国际惯例, 本集团所披露的原油和天然气储量数据均为估计数
字. 本集团已聘请了具有国际认证资格的评估机构对本集团的原油和天然气储量进
行定期评估,但储量估计的可靠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假设和变量,如技术和经济数据
的质量与数量、本集团产品所适用的现行油气价格等,其中许多是无法控制的,并可
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调整. 评估日期后进行的钻探、测试和开采结果也可能导
致对本集团的储量数据进行一定幅度的修正.
(6)安全隐患及不可抗力风险
油气勘探、开采和储运以及成品油和化工产品生产、储运等涉及若干风险, 可
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及作业中断等不可预料或者危险的情况发生
.随着经营规模和运营区域的逐步扩大,本集团面临的安全风险也相应增加.同时,近
年来新的法规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集团已实行了严格的HSE管理体系,努
力规避各类事故的发生,但仍无法完全避免此类突发事件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此外
, 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以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会对本集团的财产、人员
造成损害,并有可能影响本集团的正常生产经营.
3、或有负债
(1)银行和其他担保
于2008年12月31日, 本集团因对联营公司借款提供担保形成对中油财务公司或
有负债为0.43亿元(2007年12月31日:0.77亿元).以上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预计将不
会给本集团形成重大负债.
(2)环保责任
中国已全面实行环保法规, 该等法规均影响到油气工业的营运.但是,根据现有
的立法, 本公司管理层认为,除已计入合并财务报表的数额外,并不存在其他任何可
能对本集团财务状况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环保责任.
(3)法律方面的或有责任
本公司管理层相信本集团日常业务中一些不重大的诉讼案件及其他诉讼程序所
产生的法律责任将不会对本集团的财务状况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4)道路、土地和房屋的租赁
截至2008年12月31日止,中国石油集团尚在办理手续,以取得根据本公司与中国
石油集团于2000年签订的重组协议, 以本公司名义取得的由中国石油集团转让予本
公司的土地所有权许可证、单个房屋产权证明以及加油站所处的集体土地所需的政
府批准.
本公司管理层认为使用上述有关的土地、加油站及楼房进行有关的活动并没有
因中国石油集团暂未取得有关的转让予本公司的土地使用权许可证、房屋产权证明
或暂未完成所需的政府手续而受到任何影响, 且认为上述事项亦不会对本集团的经
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5)集团保险
除对车辆和有些带有重要营运风险的资产进行有限的保险外, 本集团并未为其
业务经营的物业设施或设备购买任何其他保险.
此外,本集团并未购买因个人伤害、财产和环境损害,或业务中断而产生的第三
者责任保险,因为此等保险在中国并非常见.
此等未被保险保障而将来可能产生的对财务状况的潜在影响于现时未能预计.
4、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化情况
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的规定,本公司为同时发行A股和H股的
上市公司,对于同一交易事项,应当在A股和H股财务报告中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运
用相同的会计估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因此本集团2008年对中国准则财务报告
油气资产折耗计提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产量法,此项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并对比
较财务报表进行了重新表述. 此项变更导致本集团200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调增人民
币475. 46亿元,2007年度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调增人民币74.99亿元,2007年
年末未分配利润调增人民币550.45亿元.
本集团对于自2007年度开始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以及具有类
似性质的各项费用,原在提取时计入当期费用,并作为负债列示.根据财政部2008年1
2月26日财会函(2008)60号《关于做好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工作的通
知》,遵照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的规定,本集团在2008年提取此类费
用时改为在所有者权益中的"盈余公积-专项储备"项下反映,于实际支出时将其结转
至"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项下, 结转金额以"盈余公积-专项储备"科目余额冲减
至零为限. 此项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并对比较财务报表进行了重新表述.
此项变更导致本集团2007年度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调增人民币26.52亿元,20
07年年末未分配利润调减人民币8.84亿元,2007年年末盈余公积调增人民币35.36亿
元.
你上那些专业的证券网,或者新浪之类的大网站去看,这些分析报告很多的。。。就算不完全满足你的要求,你综合综合不就成了么。。。
股票分析论文 2000字左右
我才写没几天的。。。。。
推荐中国石化,理由如下:
1:中国石化最近半年净利润下滑严重,上半年年报显示其营业利润为-237亿,国家财政补贴333亿,才得以盈利93亿元。中国石化在上半年亏损的原因很简单,因上半年CPI指数居高不下,发 改委没有根据原油价格来调整成品油价,只6月20日有一次调价,上调汽油、柴油价格每吨1000元。在7月原油价格在147美圆/桶见顶后,一直回落到目前的60-70美圆/桶的区间内,中国石化的炼油业务已经能正常盈利。
2:中国石化上半年承担的是国家责任,但作为一个上市公司,股东利益也是中国石化需要考虑的,因此国家不可能一直让中国石化赔本卖油,然后财政补贴,保持不亏损略有盈利的状态。发 改委目前控制成品油价格可以说是走计划经济时代的老路,扭曲了市场供求关系,因此在原油价格猛涨而国内成品油不提价之际,国人经常会看到闹 油荒的现象,这种现象很好解释,因为炼油企业的炼油成本高于其销售价,所以以检修的名义停产,来对政府施压,从2006年开始,哪一次发 改委上调成品油价之前,没有闹过油荒?我相信时代是进步的,发 改委不可能长时间控制成品油价格,成品油市场价格迟早会市场化,这样中国石化的炼油垄断地位就会产生巨大的垄断利润。
3:费改税,燃油税的推出已经拖了数年,涉及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导致一直难产。但2008年国家提出节能减排的口号,燃油税不推出,这个口号基本是空喊。燃油税推出的前提是,国内油价和国外油价接轨,怎么接轨?这是一个摆在决策部门面前的难题,2007年初原油在50-60美圆/桶的时候,决策部门犹豫了,错过一个接轨的最好时机,结果原油一路高涨,最高涨到147美圆/桶,决策部门已经没有接轨的大环境了,因为高油价的时候接轨,老百姓的生活压力将急剧增大。目前原油跌到60-70美圆/桶,国内已经有声音在呼吁这是最后一次机会推出燃油税了!一旦决策部门拿出燃油税的时间表,那么成品油价格体系必然有所松动,可能以后每月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做一个调整,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这样的话,中国石化就不会出现亏本卖成品油的困境了。
4:中国石化作为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之首,当年营业收入1.2万亿元人民币。但其净利润才549亿元,比中国石油差了1345亿元净利润少了一半还多,而中国石油的营业收入为1万亿元人民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中国石油偏重于上游业务,也就是开采原油,在成品油价格受到发 改委管制的年代,中国石油的盈利能力比中国石化强很多。但中国石化有营业收入1.2万亿元人民币如此大的基数,只要稍微提高一下毛利率,其营业利润就能增加很多,相应的每股收益也会增厚,再传导至其股票价格。
5:个人预计中国石化2008年的每股收益有0.38元,而2009年的每股收益会有0.7元以上,如果发 改委理顺成品油定价机制,那中国石化的每股收益还可能更高,而且每年的每股收益会成几何级数增长。相对应的,如果10倍的市盈率在目前的环境下是合理的,那中国石化的股价从2008年的每股收益上来看,3.8元会是它的一个强力支撑,但2008年马上结束了,2009年的业绩将恢复增长,所以跌到3.8元的可能性极低,在2009年的每股收益上来看,7元会是一个弱支撑。如果把目光再放远一点,2010年以后,中国石化在弱市的环境下,A股价格不会低于3.8元,而在7元以上的可能性非常大,大盘一旦走好,市场就会给出更高的市盈率,股价也会上涨,因此我建议目前可以逢低建仓,在3.8元-7元这个区间内战略建仓,持有至2010年以后。
写于11月6日
刍议石油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阎文新
(西北石油局规划设计研究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 由于现行的石油工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没有全面考虑石油投资项目的特殊性和时效性,以致降低了经济评价的有效性。在基准评价参数、价格估算、流动资金估算、增值税计算、基本财务报表、经济评价指标和不确定性分析方面,与国际石油公司采用的评价方法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石油项目 经济评价方法
我国石油企业在进行石油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时,统一按照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发布的《石油工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进行,以下简称《方法与参数》。《方法与参数》基本上是按照国家计委和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编制的,尽管自1994年该《方法与参数》发布后对石油企业油气田勘探开发项目的经济评价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但由于对石油建设项目的特点考虑得不充分,造成了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不尽合理,影响了经济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因此,应结合实际工作并参照国外石油公司项目经济评价的成功经验,做好经济评价方法和理论的改进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国石油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体系,提高经济评价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1 行业基准评价参数
评价参数是衡量项目经济效益的参考数据,具有政策性和时效性强的特点。即评价参数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财税及金融政策,不同时期应颁布相应的经济评价参数。《方法与参数》规定石油行业的基准收益率为12%(1994年颁布),是根据我国当时的投资收益水平、资金机会成本、资金供求状况、合理的投资规模以及国民经济的实际情况测算的。近几年国家为了刺激内需,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相应也加大了石油行业的投资。据此,应该重新测算石油行业的基准收益率,使一些项目在财务评价上由不可行变为可行,以增强财务生存能力,配合国家财政政策的顺利实施。石油行业的基准投资回收期只考虑了投资回收前的投入、产出情况,但未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及整个生产时期的项目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该指标为评价项目的辅助指标。若要真实反映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必须对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项目的总体经济效益进行估算、分析。
2 价格估算
《方法与参数》规定对收入、成本等现金流按基价进行估算,即以建设起始年近几年的价格水平为基础,不考虑物价上涨的影响。采用基价估算现金流的好处是不需要预测油价、成本等在评价期的物价上涨率。但其存在两点缺陷:第一,利率一般含有通货膨胀率,以此计算出利息必然是时价。因利息是一项现金流出,这样就会造成在一个项目评价中同时出现基价现金流和时价现金流,显然这是不合理的。而且利息又是成本的构成项目,它会直接影响利润和所得税的大小,从而影响项目的现金流。第二,所得税应该是以每年的实际利润为基础计算,按基价利润计算出的所得税额与实际情况不符,最终会影响评价结果。《方法与参数》还规定,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估算要考虑建设期的物价上涨因素,目的是为了打足投资。这种规定也导致在同一项目中现金流估算价值的不一致。
国外油气项目评价一般都采用时价(即包括通货膨胀影响在内,以当时的价格水平表示)估算现金流,对投资、油价及成本分别配以相应的价格上涨率,如果需要不含通货膨胀率的评价指标,可以利用通货膨胀率将时价现金流换算为折算现金流,以此计算折算净现值和折算内部收益率,而不是按基价现金流计算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
3 流动资金估算
国外油气项目评价一般只估算勘探投资和开发投资,不要求专门估算流动资金。我国《方法与参数》规定油气项目除估算勘探投资和开发投资外,还须专门估算流动资金,并且流动资金的估算方法与会计上计算营运资本一致,即年流动资金需要量等于当年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后的余额。为此,在进行投资项目评价时就必须分析项目的投资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各年的影响,就必须分析投资企业有关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及应付账款等周转率的详细变动情况。对于油气投资项目评价,上述数据很难确定,因此实际中按这种方法估算流动资金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估算的流动资金数额也并不精确。估算流动资金主要是因为从项目投产到取得销售收入之间有一段时差,需预先垫付一定量的流动资金用于生产周转。但目前我国做评价时对现金流发生的时间都做简化处理,即假定流动资金的投入与销售收入的取得在同一时点上,这样就可以不考虑预先垫付流动资金的问题。如果必须估算流动资金,为了便于操作,最好采用以经营成本的一定比例进行估算。
4 增值税
《方法与参数》比较严格地遵从税收会计的规定,例如要求按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计算增值税等。由于油气项目评价很难将油气生产成本分解成外购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造成计算进项税额有较大的困难,为此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对于各成本项目都规定了相应的进项税抵扣比例,但各成本项目相应的进项税抵扣比例是主观确定的,所以据此计算的增值税额可能与实际有较大差距。对于增值税可以考虑以下处理方法:根据企业历史数据,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估算增值税。这样处理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在估算精度方面不会低于按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估算增值税的方法。从国外油气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看,一些国家如美国等对石油的勘探、开发和生产征收的税种较多,但在做项目经济评价时,除矿区使用费外,其他生产和销售方面的税金均简化为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进行估算。
5 基本财务报表
基本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一般是由企业编制的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状况的报表,而单独的油气投资项目不需要编制这类报表,即使是对新建企业项目做经济评价,编制资产负债表也没有任何意义。这是因为项目评价难以对每年的盈余资金的用途进行预测,只能将盈余资金累计放在流动资产中,这样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会出现流动资产逐年增加的现象;而且,随着借入资金的偿还,项目后期的资产负债表中会没有长期负债,这显然是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目前我国的油气项目经济评价均要求编制资产负债表,而国外却不要求编制。
另外,《方法与参数》要求对项目进行评价时必须同时编制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和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实际上,在项目评价时,项目的资金来源情况,尤其是借款的数量、时间、利率及还款方式等可能并不清楚,此时编制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只能根据假设条件,因此这类报表对决策的参考价值不大。在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可以只做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用于评价投资项目自身的经济效果。在项目融资决策阶段,应针对不同的融资方式编制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分析自有资金投资的经济效果,这样既可以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又能正确评价自有资金的投资效益。
6 经济评价指标
《方法与参数》规定项目盈利能力指标除包括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和投资回收期外,还包括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资本金利润率。后面三项指标对于项目经济效果评价所起的作用不大,甚至可能会影响到项目的项目经济效果的正确评价。如投资利润率,由于计算利润时扣减了资产的折旧、摊销、借款利息和储量有偿使用费,所以利润是权益资本或自有资金所取得的收益,利润加上折旧、摊销、借款利息和储量有偿使用费才是总投资创造的收益;因此只用利润除以总投资得到的投资利润率不但经济意义不明确,而且由于其数值可能较低,对投资项目盈利性的评价会产生负面影响。国外油气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主要是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和投资回收期,没有投资利润率等这类指标。
7 不确定性分析
《方法与参数》规定油气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中要做盈亏平衡分析,计算项目盈亏平衡时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及盈亏平衡产量。但是要明确,油气生产行业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油气产量主要受可采储量的影响,对于某一油气田,从长期看油气产量是递减的,单位产量的变动成本呈上升趋势。如果用不同年份的数据做盈亏平衡分析,计算出的盈亏平衡生产能力利用率及盈亏平衡产量也不同。因此,根据某一年的数据计算的盈亏平衡点作为整个项目的盈亏平衡点,不但不合理,而且对决策也没有任何意义。国外油气项目经济评价一般不做盈亏平衡分析,这也反映盈亏平衡分析不适合油气项目经济评价。另外,国外项目评价对项目的风险分析较为重视,而国内在进行项目经济评价时基本不做风险分析。
近几年我国加快了加入WTO的进程,石油、化工行业也逐步走向国际化经营,《方法与参数》愈发显得与现今石油项目经济评价工作有些不适应;为此,应结合我国的财税制度,借鉴国外石油公司项目经济评价的成功经验,做好经济评价的改进工作,制订出具有我国油气田特色、操作性强的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计划局,规划设计总院.石油工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2]刘清志.石油技术经济学.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
Views on the method of economy evaluation of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project for Petroleum
Yan Wenxin
(Academy of Planning and Designing, Northwest Bureau of Petroleum Geology, ?rümqi,830011)
Abstract:We don't consider the particularity and prescriptive of petroleum investment project,so that it reduce the efficiency of economy evaluation.In the aspects of standad evaluation parameter, price imputation,active assets imputation, increment value duty accounting,basic financial statements,economy evaluation indicator and uncertainty analysis,our evaluation method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company.Combining the experience of practical work,the article initial discusses several problems in theory and method of Economy evaluation.
Keywords:Petroleum Project Economy Evaluation Method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