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调查报告

2.92汽油回归8元时代,油价持续下跌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3.EPA《燃油经济性指南》十年大数据对比,这些结果你绝对想不到

4.了解下历史,10年前的物价难道比现在还高吗?

5.为什么国际油价比十年前降了一半,中国的油价却一直在涨?

6.油价2019还会涨吗?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调查报告

中国历年汽油价格表_中国十年汽油价格统计

在沈阳受小麦等原材料持续上涨的影响,酱油价格普遍上涨20%左右,原来4元的拓东一级咸酱油,现在已经卖到4.8元了;而至5月下旬,成品油价格已在一年间上涨幅度超过30%。与此相关联,国内不少地方出租车价格也水涨船高:原来卖两元一斤的苹果现在涨到三四元一斤;甚至平时不起眼的白糖,也涨价了;另外一些蔬菜、牛羊肉也在不同程度地涨价……

而菜价涨跌互现,尖椒、青椒、云豆等少数品种价格高于去年,白菜、土豆、韭菜、胡萝卜等价格低于去年,蔬菜的整体价格水平低于去年,供应总量与去年持平,基本满足市民消费需求。

2.日常用品类:

商品的涨价像传接力棒一样,纸巾、毛巾类商品也偷偷跟着涨价。

我从一个超市负责人处得知,超市方已经得知厂家的通知,后期纸巾、毛巾等部分商品价格将上调10%。目前,维达、心相印、清风等多种品牌的10只装卷筒纸,市场价格在15—23元。到时,这些商品的价格标签将进行微调,价格几乎都涨到20元以上。据介绍,纸巾涨价与纸浆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有关。受到去年旱灾、霜冻等各种自然灾害影响,国内林木减产,直接导致木浆涨价;另一方面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增加,加重了纸巾生产企业的造纸成本压力。

3.汽油:

目前沈阳汽油价格为:90#汽油4.35元/升,93#汽油4.65元/升,97#汽油5.1元/升。

目前,我国成品油的定价机制是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当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幅度在5%-8%的范围内时保持油价不变,超过这一范围时由国家发改委调整零售中准价 。换句话说,我国的成品油价格是参照国际市场价格而制定的价格。世界范围内汽油价格的上涨也影响到沈阳汽油的价格。

4.房价:

沈阳原来城市人口中下岗人员比较多,收入比较低,所以沈阳的房价调控一直很严,做的不错,经济发展不错,而且最近十多年来,依靠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建设,不需要靠房地产来提升GDP,还有个原因就是沈阳作为东三省的集散中心,大量再就业人员和外来人员也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比照小城市的吃拿卡要现象也少些,所以房价照同等规模大城市相比并不高,但仍旧年年呈现走高的趋势。 总之,全国城镇居民8大类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5.8%,但不同的居民食品支出的比重差别较大。10%的高收入户和10%的最高收入户其比重分别为33.4%和27.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4和8.5百分点;而10%的低收入户和10%的最低收入户食品的消费比重分别达43.5%和46.3%,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7和10.5个百分点。因此,从数据可看出,食品价格的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影响是最大的。 从价格下跌的衣着、交通通信、教育文化类消费比重看,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比重37.4%,而10%的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的消费比重分别为38.4%和44.9%,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和7.5个百分点。从低收入群体看,10%的低收入户和最低收入户的消费比重分别为30.9%和27.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5和9.6个百分点。 因此,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在商品价格的下跌中,得到实惠最多的是城镇居民中的高收入群体。而低收入群体由于消费比重低,相对而言,价格下跌的实惠则得到较少。

在目前的消费市场中,小轿车在降价,电脑、手机在降价,平板电视在降价。电信资费也在降,药价也在降,而且降了二十多次。总体归结为:消费需求弹性越小的涨得越多,弹性越大跌得越多;资源性、基础性产品涨的多,电子类、科技类产品降的多;米袋子、菜篮子涨的多,高档消费产品降的多。 (二) 具体影响

从宏观的角度看,由于部分商品价格上涨,特别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肉禽蛋、鲜菜、汽油、柴油、石油、液化气等商品价格仍保持在高价位上运行,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6%,影响了农民人均多支出186元。这些都必然影响了居民的消费信心和心理。人民手中钱越来越不值钱,纸币贬值,存款所代表的实物量少了,势必影响人民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人民购买力降低,影响人民消费心理,商家难攻消费者荷包,消费市场不活跃 。

但涨价幅度大的恰恰是低收入群体支出比重高的商品,而降价幅度大的也恰恰是这一群体支出比重低的商品。因此,可以说对于城镇低收入群体而言,是一方面要承受涨价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较少或难以享受到降价带来的好处。对这一反差现象,理应受到有关方面的极大关注。另外,更值得注意的是,高收入阶层既消费了粮油肉,也购买享受型、科技类高端产品,在承受涨价负担的同时,也获得降价的好处,两者相抵,得益大大高于支出。比如买车,原价20万元现在只需18万元,这2万元的“额外”收益,可以弥补多少个月家用的“额外”支出。相反,低收入群体维持生计原已有些困难,应付一日三餐之后,无力购买其他,甚至需动用积蓄来度日,使原本买电脑的计划泡汤,于是,只承受涨价的痛苦,却得不到降价的好处。这就是当前物价涨跌的对不同人的不同感受与影响。因此,从价格的涨跌和居民消费比重的分析,不难看出,面对涨价,哪些人的承受力强些、哪些人承受力弱些?在涨跌之中,谁的利益受损最大,谁的损失小些,谁不仅没有损失反而得益呢?在社会分层日益明显的今天,富人群体与穷人群体的存在是客观事实,而他们对消费品涨价的承受力差别很大。为应对“开门七件事”,每月多开销几百元,对富人来说,压力不明显;对只有千把元收入的家庭来说,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对城镇的大多数中等收入阶层来说,其实也不轻松。(三) 物价上涨问题的原因分析

后文调查问卷中的最后一题实际上是我做调查前做的一些总结。供需失衡、成本拉动、国内投资过热、国际贸易失衡、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归根结底,都是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造成的。

其次流动性过剩,再次是之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滞后反应。

(四)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物价上涨

目前,让老百姓最担心的就是物价居高不下。近期的物价快速上涨,已经形成城乡低收入居民生活的较大压力和紧张心理,居民消费信心指数高位回落。遏制物价,使上涨来得缓慢一些,做好应对措施,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安排低收入居民生活,已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想方设法尽量减轻这一部分人的生活负担。同时,要减少物价过快上涨对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的负面影响,切实将改善民生落到实处,要在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对低收入群体生活影响较多时,及时采取调整社会保障标准、发放临时补贴等措施,确保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 有三个应对之方,一是加速人民币升值;二是加速提高劳动力价格,增加社会公共福利,以解决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和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三是保持股市平稳发展,发挥股市吸纳过剩流动性的作用。 同时,保持股市稳定发展对当前经济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股市的稳定向上发展,可以吸纳大量过剩流动性,对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有好处。如果当前股市出现暴跌甚至发生股灾,那么,对当前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股市吸纳的大量流动性必然会一方面流向储蓄、其他理财产品,另一方面将会流向房地产以及其他商品上面,将推动房地产价格以及物价继续走高。因此,要建设好股市,防止股市的大起大落,使股市成为良好的投资资金与消费资金的蓄水池,较好地吸纳当前过剩的流动性。

92汽油回归8元时代,油价持续下跌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92汽油回归8元时代,油价持续下跌带来的影响如下。

一、更多的人重新使用汽车

对于燃油汽车的车主来说,92汽油回归8元时代这无疑是最好的消息。由于汽油价格不断上涨,很多车主已经主动放弃了驾车出行的计划,而油价的持续下跌,虽然降幅有限,但对车主来说绝对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油价下跌的情况下,可以有更多的车主使用原来摆在车库中的汽车,因为油价下跌后汽车的使用成本更低。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油价的下降给中国带来了正面影响,而非负面影响。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中国的石油进口量每年都在增长,这也是国内消费的一个主要部分。

二、美国有可能放缓加息或减少加息幅度

今年以来,美联储已经数次大幅提高利率,以应付少见的高通胀,而油价的下降则有助于缓和美国的通胀。这样的话,美国的通货膨胀稍微缓和了一些,那么美联储的利率,就会降低,这对于美股乃至全球股市来说,属于大利好。

三、新能源汽车在股市回落

近几个月来,由于石油价格上涨,新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也是导致新能源板块上涨的主要原因。为了取代油价飞涨,很多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新能源建设。但现在油价下跌了,这些替代品的需求也不是很紧,对新能源的需求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在A股,最近的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板块,都有很大的上涨空间,很有可能会在油价下跌的时候,出现一个回调,这就需要谨慎了。最近新能源行业的表现不佳,股市暴跌,拉累沪市股市近2%的跌幅,主要原因就是原油价格的暴跌。

EPA《燃油经济性指南》十年大数据对比,这些结果你绝对想不到

十年,这个行业到底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没有什么比数据更有说服力了。

青主最近简单对比了一下EPA(美国环保署)发布的2020版和2010版的《燃油经济性指南》,从"能效"——汽车行业最重要的技术维度——来看看这个行业的巨大变化。

("能效"可能是汽车最关键的技术指标,更高的能效不仅仅意味着更低的使用成本、更大的出行自由度,也意味着更低的排放、更高的技术含量。)

01,"电动化"在加速

首先我们还是来看各级别的"FUEL?ECONOMY?LEADERS"——也就是能效领先车型,看看都有哪些变化。

关于车型级别划分,不用再表示疑问了,EPA有自己的标准,上次介绍过了,就不再赘述。

2010年和2020年,都划分了13个级别,不同之处是2020年取消了"货运厢式车(VANS,?CARGO)",而将SUV细分成了"小型SUV"和"标准SUV"两类。

2010年各级别能效领先车型一共是32款,其中混合动力车7款,柴油车5款(全部来自大众集团),其余20款均为汽油车。

到了2020年,各级别能效领先车型一共是27款,其中混合动力6款,插电混动3款,纯电动6款,柴油车3款,汽油车只剩下9款。

第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是,电动化车型大幅增加。2010年32款能效领先车型中,没有插混,也没有纯电,电动化车型只有7款混动,占比是21.9%;而2020年,27款能效领先车型中,电动化车型达到了15款,占比高达55.6%。

第二个显著变化是整体能效水平大幅提升。虽然已经是"能效领先者",但2010年的32款车中,能效高于50MPG的(MPG即每加仑燃油行驶的英里数),只有丰田Prius一款。到了2020年,27款"能效领先车型"中,综合能效超过50MPG的达到11款。即使剔除插混和纯电车型,2020年的整体能效也较2010年有大幅提高,尤其是混动车型,比如福特翼虎混动,2010年的市区工况能效只有34MPG,但是2020年提高到44MPG,提升了29.4%;相对来说,燃油车在过去10年的能效提升幅度有限,比如MINI?Cooper敞篷版,2010年市区/高速工况能效是25/33MPG,2020年是28/36MPG,分别只提升了12%和9.1%。

其他比较显著的变化还包括手动挡车型大幅减少。2010年32款能效领先车型中,有12款是手动挡,但是到了2020年,27款能效领先车型中,手动挡车型只剩下2款。当然,还有一些变化在上面这个表格中没有显示出来,比如由于增压技术的普及,燃油车的发动机排量普遍的小型化——即使是在喜欢大排量的美国市场。

02,燃料电池车能效10年没进步

EPA在每年的《燃油经济性指南》的最后,都会单列出不同能源类型车辆的能效数据。

2010年的《指南》单列了混合动力车、乙醇燃料车(能使用E85乙醇燃料的车型)、柴油车、压缩天然气汽车和燃料电池车。

2020年的《指南》,则单列了柴油车、纯电动车、燃料电池车、插电混动车和乙醇燃料车。

看出变化了吗?2010年没有单列纯电和插混,是因为当时的美国市场,几乎没有纯电和插混的在售车型;而2020年没有单列混合动力,当然不是因为市场上没有混合动力车,而是EPA认为非插电的混合动力车不属于新能源,只是一种节能车,因此不再单列,这一点和中国官方的看法一致。事实上,2020年美国市场上的混合动力车型不仅数量大增,而且能效水平也大幅提升,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动力。

下面,我们先比较一下两份《指南》中都单列出的氢燃料电池车(FCV)。

2010年的《指南》,列出的燃料电池车只有两款,分别是本田FCX?Clarity和丰田FCHV-adv,这两款车当时都还没有面向私人销售。前者每公斤氢能行驶60英里,续航里程是240英里;后者则没有提供具体的能效参数,但在2008年进行的一次实际路试中,FCHV-adv完成了331.5英里的续航,工程师推算出每公斤氢能行驶68.3英里。

2020版《指南》中所列的燃料电池车增加到4款。2020款丰田Mirai和本田Clarity?Fuel?Cell能效数据都暂时空缺,但2019款丰田Mirai的续航是312英里,每公斤氢能行驶66英里;现代Nexo?Blue,续航里程更是达到380英里,但综合工况每公斤氢也只能行驶60英里。

总体而言,过去十年,氢燃料电池车的能效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但总续航能力大幅提升。对FCV来说,过去10年,最重要的进展不是提升能效和功率,而是系统成本的大幅降低,正因为此,FCV才能够真正开始面向私人销售。

03,纯电动车的性能提升空间已经不大

对比两份《指南》,最大的变化当然是电动化的进程在加快。

2010年的《指南》里,没有一款纯电车型,而2020版里纯电车型多达37款。其中能效水平最高的是特斯拉Model?3标准续航版Plus,综合工况百英里电耗24度,折合141MPGe;

排第二的是现代Ioniq?Electric,综合工况百英里电耗25度,折合133MPGe;相比起来,大众e-Golf综合工况百英里电耗是30度。

全部37款纯电动车型中,除了那些没有公布具体能效数据的,电耗最高的是保时捷Taycan?Turbo?S,综合工况百英里电耗高达50度,折合只有68MPGe。可见,在纯电动车的能效水平上,欧洲汽车厂家和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青主查了一下,在2015版《指南》里,有19款纯电车型,其中能效最高的是宝马i3,综合工况百英里电耗27度,折合124MPGe。与之相比,2020版的纯电最高水平综合能效提升了13.7%。

在2015版《指南》里,特斯拉Model?S系列中,能效最高的是Model?S?AWD-70D,综合工况百英里电耗33度,合101MPGe。相比起来,2020款的特斯拉Model?S系列,能效最高的达到了111MPGe,综合工况百英里电耗降到30度,综合能效提升了9.9%。

也就是说,过去5年,虽然纯电动车数量大幅增加,但是纯电的能效提升幅度非常有限。或许,技术上,纯电动车的提升空间已经没有多大潜力,今后最主要的进步在于电池成本的进一步下降。

04,欧洲大牌的插混有多落后,比比这两款车就知道

2010年的《指南》里,同样没有一款插电混动车型,而2020版中,插混车型多达38款。其中,丰田Prius?Prime以78?MPGe夺得插电混动车综合能效第一。在2020版《指南》中,插电混动综合能效前五名车型如下:

前面说过,对于插电混动车型,综合能效是算出来的,意义不大;更有意义的是纯电以及燃油模式下的能效水平,而纯电模式下,综合工况耗电最低的同样是丰田Prius?Prime,百英里仅耗电25度。

在2020版《指南》中,能效最低的PHEV是路虎揽胜以及揽胜运动版,纯电模式下百英里电耗高达80度!除了暂缺数据的车型之外,能效最低的PHEV是下面十款:

发现没有,在能效最高的5款PHEV中,没有一款欧洲车;而在能效最差的10款车中,9款都是欧洲品牌。当然,你会说,这些欧洲车都是大车,所以能效自然偏低,那么我们来比较一下克莱斯勒Pacifica(大捷龙)插混和奥迪Q5插混。

(大捷龙插混国内售价49.69万元。其搭载的插电混动系统曾两获沃德十佳称号,国产Jeep指挥官PHEV上也搭载了同款插混系统。)

克莱斯勒Pacifica插混是一款车长达5176mm的7座MPV,车身尺寸和发动机排量都比奥迪Q5插混大多了,纯电续航里程也更高,这种情况下,Pacifica插混在纯电模式下的综合工况电耗比Q5插混居然还要低21%!燃油模式下,综合能效也比Q5插混高11%!这种差距在行业里绝对是一种"代差"。这种"技术代差"是欧洲汽车厂家在电动化时代面临的巨大挑战!

05,过去十年唯一取得能效突破的是混动

欧洲大牌汽车厂家为何在电动化领域全面落后了呢?这源于他们过去20年对混合动力技术的忽视。

混合动力不是什么过渡性技术,而是汽车电动化的重要技术路线,电池、电机、电控,一台混合动力车上具备电动化车型的全部要素,一些厂家,比如丰田,通过混合动力领域的多年积累,在"三电"技术领域,已经形成了强大的领先优势。

对比相隔10年两个版本的EPA《燃油经济性指南》,在各种动力类型当中,能效提升幅度最大的是混合动力。

在2010版《指南》里,共有33款混合动力车,涉及13个品牌,并非只有"两田"。但是当时,能效超过50MPG的只有丰田Prius一款,多数混合动力车型,市区能效都在30-40MPG之间(见下表):

到了2020年,混动车型实在太多,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动力形式,《指南》在最后不再单独列出混动车型,可能这也是一个原因。不仅车型数量大增,更重要的是,混合动力车型的能效,和10年前相比也有了大幅提高。

2020款混动车型中,能效最高的是现代Ioniq?Blue?Hybrid,高速工况能效达到了59MPG,比2010版最高的丰田Prius提升了23%!

之前提到,2020款福特翼虎混动的市区工况能效比2010款提升了29.4%;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凯美瑞混动,相较于2010款,2020款凯美瑞混动,市区和高速工况,能效分别提升了55%和56%!

前面介绍过,过去5年里,纯电动车的能效水平提升幅度也就在10%左右;而过去10年,FCV的综合能效更是几乎没有改善;真正在能效上取得跨越式进步的,唯有混合动力。将一部烧油的车,EPA综合能效提升到58个MPG(约合百公里4.1升)——可以说,Hybrid技术给传统内燃机带来了新生。

06,自吸汽油机实际能效竟优于涡轮增压

当然,作为仍是市场主力的汽油车,在过去10年时间里,能效提升的幅度也非常巨大,青主选择了2010版和2020版《指南》中都有的16款全球性汽油车,对比之后发现,过去10年汽油车整体能效水平提升幅度相当大。

这16款车型中,十年间能效提升幅度最大的是本田雅阁,2020款雅阁市区能效比2010款提升了42.9%!第二名是本田CR-V,市区能效提升了33.3%,第三名是凯美瑞2.5L,市区能效提升了31.8%。

不过,本田的能效提升主要得益于用1.5T发动机替代以前的2.4L自吸发动机,如果是同类型、同排量发动机对比,那么10年间能效提升幅度最大的是凯美瑞2.5L,同样搭载2.5L自吸发动机,2020款凯美瑞市区和高速工况比2010款的能效分别提升了31.8%和28.1%;

第二名是同样搭载2.5L发动机的丰田RAV4,10年间市区和高速工况能效提升幅度是27.3%和25.0%;

第三名是宝马5系,同样搭载3.0T发动机的宝马540i,市区和高速能效比10年前的宝马535i,分别提升了29.4%和15.4%。

从上表也可以明显看出,采用小排量增压发动机替代大排量自吸发动机之后,市区工况能效提升幅度更加明显,但高速工况则提升幅度有限。

和同期优秀的自吸发动机相比,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在能效上也并没有什么优势。比如高尔夫1.4T,两种工况下的能效都不如卡罗拉1.8L;翼虎1.5T的能效也同样逊色于RAV4?2.5L;奔驰E350虽然改用了2.0T发动机,但是市区和高速工况能效,也只是和雷克萨斯ES?3.5L基本持平。

所以,如果从实际能效的角度出发,我们对小排量涡轮增压可能真的是误解了。

文?|?青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了解下历史,10年前的物价难道比现在还高吗?

大米今天4.5斤 vs 10年前10斤

今天普通平坝大米卖2.2元一斤,10元钱能买到4.5斤。

米商:10年前,大米一元一斤,10元能买到10斤大米,三口之家可以吃上10天半月,现在只能吃上三五天,10元钱买4斤多米,单身汉都不敢开口说拿10元钱买米,但10年前,经常有单身汉买10元钱的大米。

鸡蛋今天14个 vs 10年前33个

今天,10元能买到14个鸡蛋,鸡蛋7角钱一个。

鸡蛋摊贩:10年前,鸡蛋0.3元一个,鸡蛋“正宗”姓“土”。10元在那时能买到33个鸡蛋,比现在的数量多出19个,10元钱的鸡蛋,吃上个把月没问题。今天,最多半个月就消灭掉。

精瘦肉今天8两 vs 10年前2斤

今天,10元钱在菜场里能买到8两精瘦肉,精瘦肉卖13元钱一斤,8两肉本来应该卖10.4元,肉老板四舍五入,取整数算,收10元。

肉老板:10年前,10元钱能够买到2斤精瘦肉,那时不仅肉价便宜,猪肉质量也比现在好。

出租车今天1次 vs 10年前1次

今天的出租车起租价为8元,10元可打车3公里,还有2元结余。

出租车师傅:10年前,出租车起租价10元,3公里内,10元可坐一次出租车,比现在高出2元,但现在交通拥堵,坐一次出租车,即便在3公里,经常都要花费10元。停车费今天2次 vs 10年前5次

今天,在贵阳市一类地段和一般停车场,停车收费为5元,10元可停车两次。

收费员:10年前,停一次车最多收费2元,10元可停5次车,比现在停车次数多出3次,停车位多,10元也还算管钱,还得准备充足的零钱,不像现在只准备5元就行,5元已经算零钱了。

水面条今天4.5斤 vs 10年前10斤

今天,水面条卖到1.7元一斤,10元钱可以购买到6斤水面条。

面条老板:10年前,水面条8角钱一斤,比今天的价格少了1倍多,10元钱可买到12.5斤水面条,数量也比今天的多出一倍多,那时,一次性买10元水面条的,多是大客户,现在,买10元钱水面条的,算不上大客户。

西红柿今天4斤 vs 10年前10斤

今天,西红柿2.5元一斤,10元能买到4斤西红柿。

蔬菜摊主:10年前,一斤西红柿卖1元,10元钱能买到10斤西红柿,数量比今天多出6斤,大家感觉到当时的物价不高,不像今天感觉到生活的压力。

香肠今天4两 vs 10年前1斤

今天,10元钱在集贸市场能够买到4两香肠。

香肠摊贩:10年前,肉价高不过5元一斤,香肠能卖到10元已经算不错,卖起来有点利润就行,现在什么价格都高,利润如果不高点根本不够维持正常开销,10元钱,不值钱了。

大白菜今天5斤 vs 10年前10斤

今天的大白菜2元一斤,10元钱,能买到5斤大白菜。

蔬菜摊主:10年前,大白菜最多1元一斤,10元钱能够买到10斤大白菜,大白菜价格10年翻番。10年前,10元钱就能进菜场,并能从菜场大包小包的带回家,有肉有菜,够一天的生活。放到现在,恐怕不行。

桔子今天3斤 vs 10年前10斤

今天,10元能够买到3斤桔子。

水果商:10年前,桔子1元一斤,10元能买到10斤桔子,比现在足足多出7斤,10年前的10元钱比现在值钱。

牛肉粉今天1碗加肉粉 vs 10年前3碗牛肉粉

今天,10元钱在花溪王记牛肉粉店能吃到一碗加肉的牛肉粉,牛肉粉6元一碗,加肉3.5元,还剩5毛钱。

牛肉粉店主:10年前,牛肉粉不过3.5元一碗,加5毛钱就能买到3碗。10元钱在10年前确实值钱得多。

结束语

10元钱,在10年前还是“有些管钱的”,但在物价飞涨的今天,很多人都认为,10元钱已经“不算钱”了。确实,坐一次出租车,10元就没了;吃一碗加肉的牛肉粉,10元钱也没了;进个菜场,10元钱还买不到一斤精瘦猪肉,在物价飞涨的今天,你说,10元钱还“管钱”吗?

不过,10元钱也非“一次性消费”,它还是能买14个鸡蛋,5斤大白菜,4斤西红柿,还有6斤水面条,这些,数量还是挺多的,也够普通人家用上一段时间的,这个时候,这种意义上,10元钱,还是“管钱”的。

为什么国际油价比十年前降了一半,中国的油价却一直在涨?

国际油价比10年前降了一半,中国的油价却一直在涨,这有两个原因:首先,中国的汽油价格是以原油为基础的,今年以来原油的价格确实一直在上涨。其次,由于石油的进口税费这些年一直在涨,所以油价总是居高不下。

其实汽油价格一直上涨的原因很简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最近的石油价格确实在上涨,但更多人则是表示不解,毕竟目前的国际油价也只不过是比10年前降了一半,那么中国的汽油价格按照进货成本来说也应该降一半,但是95号汽油目前已经突破10元每升。不管是出于推广新能源汽车还是让大家更少使用燃油汽车,这么一个现象的背后肯定是有其具体原因的。

一、直接原因:石油价格今年确实在上涨势头

最为直接的就是最近的石油价格确实在上涨,根据目前的汽油调价规则,目前国内的汽油价格是按照前20个交易日的价格来算的,这也就意味着前20个交易日石油成本上涨,最后表现在汽油价格上也就会上涨。石油运输到内地进行加工其实需要相当长的周期,而且这还有一些其他的成本,自然汽油价格最后也就只能一直上涨。

二、根本原因:税费增加所致

汽油价格一直上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税费增加导致,由于每次石油上涨的幅度都能够刚好达到一个上涨的临界值,但是下跌的时候却跌不到下调价格的点,所以最后石油汽油价格表现出来就是一直在上涨。之所以大家对汽油上涨的价格很敏感,最为重要的是出行的时候总是要开车的,而开车总是需要加满油,但是随着油的价格越来越高,最后大家也就只能转变出行方式。

油价2019还会涨吗?

油价新年第一调已经落实了,此次在1月14日24时开启的油价调整窗口,从全国平均值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上调了0.08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了0.09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了0.09元。从上涨的幅度来看,并不算太大。加满一箱50升的92号汽油会多花费4元左右。

2018年国内成品油以“五连跌”的表现结尾,没想到在2019年的首次调价就出现了上涨的局面。很多人感到奇怪,为何2018年油价的整体走势还是以下调为主的,到了2019年就变成上涨了呢?

相信其中的原因应该不少人都是清楚的,首先就是OPEC石油组织国达成的减产协议。加上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都在积极配合减产行动,2018年12月份欧佩克的原油产量降至每日3268万桶。已经是2017年以来的最大单月降幅了,而俄罗斯的原油产量也降至每日1138万桶。这样的利好因素自然带动了国际油价出现反弹的局面。

当然一直以来影响油价的还是欧佩克,这一石油组织国能够控制40%的石油产量。因此通过增减或是减产的举动就可以改变市场的供应,从而达到控制油价的目的。不过在近十年中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增加,也改变了美国在全球原油供需格局之中的地位。

而现在的OPEC石油组织国和之前也有着不同,除了自身以外,美国和俄罗斯作为国际产油国之一,也变成了独立的一个状态。因此OPEC在国际原油市场的定价权也遭到了“削弱”。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页岩油的增产,就会导致国际油价出现震荡。如果想要2018年国际油价持续呈现上涨的趋势,那么美国在页岩油这一块的减产也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来看的话,美国在页岩油这一块并没有大幅减产的迹象。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际油价上行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不过想要出现大规模上涨的话还有着一定“难度”。

一直以来油价与我们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油价的调整会影响到我们的出行计划。加上春节快要临近,油价的上涨也会导致车主的出行成本增加。毕竟现在的物价都在上涨,油价如果能够下调的话,对于经常需要开车的人来说,也可以省下一笔开销。

国际油价的上调或是下跌都会影响到国内成品油的变化,因此受到国际油价上涨趋势的影响,新年第一调出现了上涨的局面。而原油的需求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但是供应量上出现了减少,很好的调解供需之间的关系。

从2019年开始国际油价就有着反弹的趋势,毕竟OPEC石油组织国的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就是要让一直处于下行状态的油价调整过来,将市场上供大于求的局面改变。因此在2018年的12月份OPEC石油组织国就达成了减产协议,国际原油产量的减少,国际油价自然会有着上升的空间。

在国际上原油交易大部分都是以美元进行的,所以美元的汇率也是影响油价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美元升值,那么国际上石油以及黄金的原材料价格会有着“下跌”的可能。反之当美元出现贬值时,石油以及黄金等商品就有着上涨的“动力”。

加上现在乙醇汽油在国内得到了不断的推广,不过加过乙醇汽油的车主应该比较了解,乙醇汽油相比传统汽油是比较费油的。因为乙醇汽油是由90%的普通汽油加上10%的燃料乙醇调和在一起的,因为乙醇的热值只能达到汽油的60%,所以产生的能量自然是不及汽油的。

不过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取代一部分传统石油,减少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要说在环保这一方面乙醇汽油还是比传统汽油要好的,使用乙醇汽油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尾气的排放。不过乙醇汽油不耐烧这一问题,让很多车主都表示不太喜欢加乙醇汽油。因为同样加200元,加传统汽油跑的里程数要明显高于乙醇汽油。

回归到油价的问题上来看,此次油价的上调也迎来了开年第一涨的局面。对于之后油价的走势,让人有点“捉摸不透”。按照现在国际油价的走势来看,在春节之前的油价调整,可能会继续迎来“上调”的局面,不过离下一次油价的调整还有一段时间,具体的情况还要继续关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