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会跌到深渊吗_金价会跌到深渊吗
1.后经济时代漫谈
2.管子的经济思想与墨子有何不同 官方一点
3.狮蝎套 和 箭神祭祀的一些问题
后经济时代漫谈
人类步入21世纪,出现了阻碍其经济发展的两大瓶颈,那就是能源危机和信用危机。我们不难发现,自19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走势一波三折。短短十三年,出现了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等。经济危机发作的频率越来越高;危机发作的影响越来越深远;而经济的自身修复能力也越来越差。这就好比一位老人,快不行了,心脏病、脑血管、糖尿病等等连环发作。所有的这些现象,具备了强烈的后经济时代特征。何谓后经济时代?就是新的经济及其模式尚未形成,而现实的经济及其模式面临崩溃。我以为这种现状大约会维持50年,即2000年--2050年。
全球经济到底怎么啦?它真的走上绝路了么?它面临了怎样的难题?
首先,能源危机是阻碍它继续发展的根本原因。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末,是人类经济高速发展的150年。它所依赖的基础是地球的不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人类所有的发明机器需要它们才能运转,或者说需要它们转化为电能,才能运转。而煤炭、石油、天然气可供人类开发时长不过区区几十年了。或许你不同意,说:不是还有核能、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各种新能源么?不错,新能源的确可以缓解能源危机,但在最近50年内不能解决能源危机。核能本身具有放射性风险,核泄漏的破坏力是巨大的,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3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混合着炙热的石墨残片和核燃料碎片喷涌而出。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切尔诺贝利最后一个反应堆已于2000年12月15日正式关闭。据专家估计,完全消除这场浩劫的影响最少需要800年!乌克兰共有250万人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而身患各种疾病,迄今已在核泄漏事故的善后事务上花费了150亿美元,预计到2015年,还将耗资1700亿美元。核事故所泄漏的放射性粉尘有70%飘落在白俄罗斯境内,200万白俄罗斯人不得不生活在核污染区,直接经济损失在2350亿美元以上。(此段为引用)可怕吧?自从有了核能,世界就发生了十大核泄漏的恐怖事故。欧洲一些国家,譬如法国已经决定在2020年之前,关闭所有的核电站。
再说,核能,风能,水力发电运用到飞机、汽车等诸如此类的机器上确有一定技术难度。而太阳能怕是唯一能解决人类危机的清洁新能源了。人造太阳正在研发,而大规模运用到现实的经济生活中预计需要50年的时间。
其次,社会化大生产是当代经济的败笔。无休止的生产再生产,无休止的对地球的掠夺,把人类的贪欲展现的一览无遗。无可置疑,地球不堪重负,它需要休息了。需要归需要,人类要达成共识还真的有一段不菲的过程。我们从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可以观察到,全球意义上的绿色经济、绿色意识、绿色政治,它必须由一个个主权国家做出妥协甚至牺牲,因为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个体利益,有着不同的诉求。所以这次会议只是草草地签了一份不具有效力的协议,就无果而终了。悲哀!为了有限能源,为了政治经济,为了人类的永恒利益,在最近的几十年,世界存在着爆发第三次大战的可能。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人类经济的每一次转型都伴随着疯狂的血腥屠戮。而这一次大战一旦发生,对人类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因为它有核战争的危险。这正是我的担忧所在,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希望有一位世界级超人振臂高呼,挽狂澜于即倒。
导致全球经济走上绝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信用危机。所谓信用危机,对于经济而言,就是货币危机。由于释放流动性拯救全球金融危机,而实体经济未能同步上涨,导致的结果是全球的货币信用受损,我们处于前所未有的货币危机时代。 债券与股市处于疯狂波动之中,这也成就了许多特立独行的短线炒客。以上证指数为例,998点--6124点--1664点--3478点。这期间的波动区间是前所未有的。通胀压力持续存在,房价,金价高举不跌,这正是流动性释放过度,资金寻求安全渠道导致的。其实各国对货币贬值这一大趋势心知肚明。只是害苦了普通百姓,因为他们的有限货币与生活、与性命是休戚相关的。而当权者和有钱人可以购买抗跌品种避险,投资稀缺赚钱。或许你会说,收回市场流动性就行了。这就更不好办了,经济尚未走出低谷,危机的阴影时刻跟随,盲目收回流动性,势必让经济一蹶不振,失业率上升,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这不但会让经济受伤,也会让政治受伤,危害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全球经济就这样在后经济时代的50年里,危机迭出,你方唱罢我登场。往往危机频繁时期,也是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多发时期。真的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从《易经》的角度来讲,全球经济正在经历困卦,如何获取解卦的秘方,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开发太阳能的投入力度。能源危机解决了,所有的危机会迎刃而解。
2、社会扩大再生产应赋予人性化,应该是节约型的必需品生产。
3、全球彻底消除核武器。
4、加强全球意识沟通,行动起来,达成共识,努力遵守。
在2050年以后,新型的世界经济会产生何种新鲜事物呢?我从《易经》的角度作一番预测,大家不妨看看,一笑了之:
1、会有一种新型交通工具--个人飞行服的发明。人只要穿上它,可以在特定的高空任意飞行,很方便。
2、每个人都会配带一只电子表,用于信息认证,卫星定位,电子货币支付等。纸币逐渐退出流通领域。电子货币银行产生。
3、全球经济的名词被星球经济代替。人类会用飞船从外太空带回所需物质。太空检查站成立。
4、人的器官可以更换。
5、许多物种可能面临基因改良,主要是因为环境因素引起的。
6、每一所房子都是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和能源系统。
(江南雨谈经论道(2010-6-21 11:11)江南雨,是我曾经的笔名)
管子的经济思想与墨子有何不同 官方一点
管子》的经济思想是很超前的,就当时条件来说是很精湛而有洞见的。
先说管子的赋税制度。在管子看来,国家赋税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强制性的,一种是自愿性的。强制性的,除了土地税之外,还有房屋税、牲畜税、人头税、果木税等。对于这种强制性的税,管子认为应当尽量少征或免征。因为这些强制性赋税有一定的负面效应。那么,国家应该征收什么赋税用以充实府库财力,以满足国家机器的各项开支呢?管子认为,最好的赋税形式是让民众只“见予之所,不见夺之理”的间接税,就是说,能够通过一种特殊的征集办法,让人民只见到国家给予他们的好处,而见不到有夺取的行为。这种税,民众不仅自愿交纳,而且还请求交纳。这种税在当时的齐国,有盐铁税、渔业税、山泽特产税等。
管子对于货币这个杠杆,主要是利用它与商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抓住“币重则万物轻,币轻则万物重”的相互作用,于是便在轻重、贵贱之间有有步骤地进行调控。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轻(贱)时买,重(贵)时卖。而国家一旦插手其间,通过对谷物的敛聚(买进)和散行(卖出),就会使物价向相反方向发展。本来是的谷物,国家一大量收储,价格就会上扬,即“藏则重”;反之,国家在谷物贵时大量抛售,价格又会下降,即“发则轻”(见《揆度》)。这样,国家便可以相机调控,在适当时机、适当地区“以重射轻”;或者是相反方面操作“以贱泄平”,以实现平抑物价、调剂余缺并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即其所谓“人君操谷币金衡,而天下可定也”(见《山至数》)。
就以《轻重丁》篇中之例为例。是年,齐国西部因涝成灾发生饥荒,而齐国东部又因丰收而谷贱。这时,国家就可以大量收储齐东之谷,散售于齐西之民。齐东因有国家的大量收储谷价必上扬,这样,就可以解决谷贱伤农之害。而齐西又因有国家的平价谷物售卖,使“西之民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但是,在谷贱伤农时,仅靠国家收储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还须下令给士大夫和富商,让他们也按规定的数量收储,“使卿诸侯藏千锺,令大夫藏五百锺,列大夫藏百锺,富商蓄贾藏五十锺”,这样的大量收储,谷价才能上扬。因有如此大量的收储之举,市场上货币必然不足,而这时国家就可以通过发行新的铸币来解决。发行渠道不仅通过国家收购,而且还可以通过对士大夫发放货币俸禄等形式使钱币流通出去。这样做的结果,就会使商品与货币的供应量发生上下调整,“则一国之谷资在上,币资在下”,谷价上扬就已成定局了。这时,“国谷什倍,数也。”对这种用货币杠杆进行宏观调控的做法,管子在《国蓄》篇中概括得十分清楚:“故视国之羡(富余)、不足而御其财物,谷贱则以币予食,布帛贱则以币予衣,视物之轻重而御之以准,故贵贱可调,而君得其利。”
除了货币与商品价格之间的相权之数外,国家还可以利用信贷这种经济杠杆,来平抑物价、调节余缺,抑制奸商和高利贷者的高额暴利,借以扶助民众生产经营,且可将流通环节中所产生的利润,一部分收归国有,一部分让给民众。其具体措施有:在春耕农忙时对农民发放生产资金和预付收购订金,即所谓“无食者予以陈,无种者贷以新”,或者将一些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租借给农民使用,秋后农民付一定利息归还原物。
管子亦善于经营国际间贸易。重要的方法是密切关注各国市场行情,在各种相关物资的比价不断变化趋势中,充分利用价格政策,根据本国的需要鼓励进口或出口某项物资,从而使天下的财货皆能为我所用,即所谓“因天下以制天下”(见《轻重丁》)。如果国家需用某种物资鼓励进口时,就要在“天下高则高,天下下则下”的物价变化中,取与之相背的措施,实行“天下下我独高”的价格,这样,这种物资便会归之如流水一般输进国内。反过来,对于需要鼓励出口的物资,例如鱼、盐、器械等,则在适当的机会取“天下高我独下”的价格政策,这样,齐国的盐便可远销到“梁、赵、宋、卫濮阳之地”。
为了取得齐国所奇缺的各种稀缺物资,有时还可以积敛黄金以作为购买手段。这样,不论多么遥远的货物皆可购得来。桓公问管子曰:“吾闻阳山之马,具驾千乘”,怎么可得呢?管子知道需要四万黄金才换得,而齐国又不是产金的国,管子便建议国内所有征集不用钱币皆改用金,且言金价,可以以一顶四。此外,还对亟缺盐的梁、赵、宋、卫之国,因其“国无盐则肿”,特别是正在争战的“守国之国,用盐独甚”,对于他们都要求用黄金来购买盐,这样就很快积得四万金,于是就换得大量马匹(见《揆变》)。管子说:“积得了黄金,不仅可以购买马匹,甚至连远在七八千里之外的禺山的白璧、朝鲜的虎豹之皮、吴越的珍珠、昆仑的玉石,皆可招致而来。管子最后尖锐地指出:故为国者,不能来天下之财,致天下之民,则国不可成”。
管子的一系列强国富民政策的出发点,或者说理论依据,概括起来说,就是利益趋动四个字。他在《禁藏》篇中说得很清楚:“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渊之下,无所不入焉。”既然人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在于追逐利益,趋利避害,因而治理国家、强国富民的根本要务,或者说最有效的办法,就在于因势利导,用利益作杠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管子的另一个理论依据,或者说是经济指导思想,就是充分认识到市场的作用。他认为,通过市场不仅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程度和经济实力、物价变化、物资余缺等状况,而且可以看出社会治乱、人心向背的情况。他在《乘马》中明确指出:“市者,可以知治乱,可以知多寡”,“而万人之所和而利也。”市场的地位和作用,不亚于农工的物质生产,“道若秘言:物之所生,不若其所聚。”因此,他把市场看得非常重要:“无市乏”(见《乘马》);有了市场“则万物通;万物通,则万物运;万物运,则万物贱;万物贱,则万物可因”,万物可因,则天下可治。
管子》的经济思想是很超前的,就当时条件来说是很精湛而有洞见的。
先说管子的赋税制度。在管子看来,国家赋税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强制性的,一种是自愿性的。强制性的,除了土地税之外,还有房屋税、牲畜税、人头税、果木税等。对于这种强制性的税,管子认为应当尽量少征或免征。因为这些强制性赋税有一定的负面效应。那么,国家应该征收什么赋税用以充实府库财力,以满足国家机器的各项开支呢?管子认为,最好的赋税形式是让民众只“见予之所,不见夺之理”的间接税,就是说,能够通过一种特殊的征集办法,让人民只见到国家给予他们的好处,而见不到有夺取的行为。这种税,民众不仅自愿交纳,而且还请求交纳。这种税在当时的齐国,有盐铁税、渔业税、山泽特产税等。
管子对于货币这个杠杆,主要是利用它与商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抓住“币重则万物轻,币轻则万物重”的相互作用,于是便在轻重、贵贱之间有有步骤地进行调控。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轻(贱)时买,重(贵)时卖。而国家一旦插手其间,通过对谷物的敛聚(买进)和散行(卖出),就会使物价向相反方向发展。本来是的谷物,国家一大量收储,价格就会上扬,即“藏则重”;反之,国家在谷物贵时大量抛售,价格又会下降,即“发则轻”(见《揆度》)。这样,国家便可以相机调控,在适当时机、适当地区“以重射轻”;或者是相反方面操作“以贱泄平”,以实现平抑物价、调剂余缺并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即其所谓“人君操谷币金衡,而天下可定也”(见《山至数》)。
就以《轻重丁》篇中之例为例。是年,齐国西部因涝成灾发生饥荒,而齐国东部又因丰收而谷贱。这时,国家就可以大量收储齐东之谷,散售于齐西之民。齐东因有国家的大量收储谷价必上扬,这样,就可以解决谷贱伤农之害。而齐西又因有国家的平价谷物售卖,使“西之民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但是,在谷贱伤农时,仅靠国家收储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还须下令给士大夫和富商,让他们也按规定的数量收储,“使卿诸侯藏千锺,令大夫藏五百锺,列大夫藏百锺,富商蓄贾藏五十锺”,这样的大量收储,谷价才能上扬。因有如此大量的收储之举,市场上货币必然不足,而这时国家就可以通过发行新的铸币来解决。发行渠道不仅通过国家收购,而且还可以通过对士大夫发放货币俸禄等形式使钱币流通出去。这样做的结果,就会使商品与货币的供应量发生上下调整,“则一国之谷资在上,币资在下”,谷价上扬就已成定局了。这时,“国谷什倍,数也。”对这种用货币杠杆进行宏观调控的做法,管子在《国蓄》篇中概括得十分清楚:“故视国之羡(富余)、不足而御其财物,谷贱则以币予食,布帛贱则以币予衣,视物之轻重而御之以准,故贵贱可调,而君得其利。”
除了货币与商品价格之间的相权之数外,国家还可以利用信贷这种经济杠杆,来平抑物价、调节余缺,抑制奸商和高利贷者的高额暴利,借以扶助民众生产经营,且可将流通环节中所产生的利润,一部分收归国有,一部分让给民众。其具体措施有:在春耕农忙时对农民发放生产资金和预付收购订金,即所谓“无食者予以陈,无种者贷以新”,或者将一些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租借给农民使用,秋后农民付一定利息归还原物。
管子亦善于经营国际间贸易。重要的方法是密切关注各国市场行情,在各种相关物资的比价不断变化趋势中,充分利用价格政策,根据本国的需要鼓励进口或出口某项物资,从而使天下的财货皆能为我所用,即所谓“因天下以制天下”(见《轻重丁》)。如果国家需用某种物资鼓励进口时,就要在“天下高则高,天下下则下”的物价变化中,取与之相背的措施,实行“天下下我独高”的价格,这样,这种物资便会归之如流水一般输进国内。反过来,对于需要鼓励出口的物资,例如鱼、盐、器械等,则在适当的机会取“天下高我独下”的价格政策,这样,齐国的盐便可远销到“梁、赵、宋、卫濮阳之地”。
为了取得齐国所奇缺的各种稀缺物资,有时还可以积敛黄金以作为购买手段。这样,不论多么遥远的货物皆可购得来。桓公问管子曰:“吾闻阳山之马,具驾千乘”,怎么可得呢?管子知道需要四万黄金才换得,而齐国又不是产金的国,管子便建议国内所有征集不用钱币皆改用金,且言金价,可以以一顶四。此外,还对亟缺盐的梁、赵、宋、卫之国,因其“国无盐则肿”,特别是正在争战的“守国之国,用盐独甚”,对于他们都要求用黄金来购买盐,这样就很快积得四万金,于是就换得大量马匹(见《揆变》)。管子说:“积得了黄金,不仅可以购买马匹,甚至连远在七八千里之外的禺山的白璧、朝鲜的虎豹之皮、吴越的珍珠、昆仑的玉石,皆可招致而来。管子最后尖锐地指出:故为国者,不能来天下之财,致天下之民,则国不可成”。
管子的一系列强国富民政策的出发点,或者说理论依据,概括起来说,就是利益趋动四个字。他在《禁藏》篇中说得很清楚:“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渊之下,无所不入焉。”既然人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在于追逐利益,趋利避害,因而治理国家、强国富民的根本要务,或者说最有效的办法,就在于因势利导,用利益作杠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管子的另一个理论依据,或者说是经济指导思想,就是充分认识到市场的作用。他认为,通过市场不仅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程度和经济实力、物价变化、物资余缺等状况,而且可以看出社会治乱、人心向背的情况。他在《乘马》中明确指出:“市者,可以知治乱,可以知多寡”,“而万人之所和而利也。”市场的地位和作用,不亚于农工的物质生产,“道若秘言:物之所生,不若其所聚。”因此,他把市场看得非常重要:“无市乏”(见《乘马》);有了市场“则万物通;万物通,则万物运;万物运,则万物贱;万物贱,则万物可因”,万物可因,则天下可治。
墨子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无差等”的社会平等观
在墨子看来,国无大小,人无贵贱。“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②人们在社会经济交往过程中是对等和公平的,“强不执弱,众不劫富,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③。?
同时,墨子在“无差等”的基础上,引申出追求平等的社会理想。墨子明确要求打破贵族统治阶级垄断政治、经济的局面,使庶民也有平等参与的权利。他说:“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段予以令。?故当是时,以德就烈,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墨子还批判了儒家“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主张,反对奴隶主贵族利用宗法关系和等级制度垄断富贵爵禄的旧制度。?
墨子“无差等”的思想,反映了当时庶民阶级要求实现社会平等的强烈愿望,表达了劳动人民对改变自身社会地位和生活境况的期盼,表述了他理想中的社会关系,可以看成他其他经济思想的前提。?
(二)对生产和财富的认识
1、社会生产以农业为基础。?
墨子认识到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类社会只有从事物质生产才有物质生活,如果不从事生产就不能生活下去。在社会劳动中,墨子尤其重视农业生产在国计民生中的作用,他说:“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④五谷麻丝“为民衣食之财,自古及今,未尝不有此也”⑤。因此,统治者应当重视农事,把农业生产放在首要地位。同时,墨子还认识到农业收成好,人们丰衣足食,则社会安定,统治稳固,而“农事缓则贫,贫且乱政之本”⑥,农业是社会生产的基础。?
墨子对发展农业提出了一些方法建议。首先,应当开垦荒地。“田不辟,少食。”⑦“安国之道,道任地始。地得其任,则功成;地不得其任,则劳而无功。”⑧土地能不能得到合理使用,能不能充分发挥效力,是农业生产能否发展的关键。其次,必须保证农业生产的时间,若“农夫不暇稼穑,妇人不暇纺绩织,则是国家失卒,而百姓易务业”⑨。在所有行为当中,以战争对农业生产破坏最大,“春则废民耕嫁树艺,秋则废民获敛”,这也反应了小生产阶层希望过上安定生活的愿望。再次,应当增加农业劳动力。当时,社会上存在劳动力不足,人口稀少的现象,墨子分析其中的原因是,统治者“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⑩。而且“攻城野战,死者不可胜数”{11}。因此,墨子提出了,男子二十当娶,女子十五当嫁的要求,同时反对诸侯大夫们蓄养妾媵的做法。?
2、勤劳致富的生财观。?
墨子作为自己从事生产的小生产者,深谙劳动的艰辛,也明白勤劳致富的道理。他认为生产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本手段,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今人与此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君子不强听治,即刑政乱;不强从事,即财用不足。”{12}?
墨子还对儒家轻视物质生产的态度加以了批判,说儒家的倡导者好吃懒做,“倍本弃事而安怠傲,贪于饮食,惰于作务”,必然“陷于饥寒,危于冻馁”{13}针对儒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观点,墨子反驳道:“在于桀纣,则天下乱;在于汤武,则天下治,岂可谓有命哉!”{14}这从侧面体现了小生产者以力谋、勤劳致富的思想。?
在论述了劳动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墨子提出了发展生产的措施:第一,进行合理的社会分工,使劳动者各尽其能、各从其事;第二,发挥技术的作用,促进物质生产;第三,重视人才。虽然墨子没有提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分工,但有触及这方面的论述。他认为,从事管理、教育等活动的劳心者,也同劳力者一样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都应该享有分配的权力。
(三)对分配和赋税的认识
基于勤劳致富的思想,墨子在分配方面主张“有财相分”,反对“不与其劳,或其实”。“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15}?“入人之场园,取人之桃李姜者,上得且罚之,众闻则非之,是何也?曰:不与其劳,获其实,已非其有所取之故”{16},言下之意,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却据为己有,是会收到责罚的。因此,墨子谴责不顾百姓疾苦,只顾自己享乐的“别君”,谴责“厚措敛乎万民”、“亏夺民衣食之财”的王公大人{17},谴责“贪于饮食,惰于从事”的“穷民”{18}。墨子倡导的是“有财相分”,“有力者度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19},反对“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朽余财,不以相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20}。?
在赋税方面,墨子认为,赋税是维持封建统治各级机构正常运转的经济来源。但是敛税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第一,不能“厚敛乎万名”。统治者的消费和百姓的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官府征收的多,则百姓自留的少。“国家治则刑法正,官府实则万民富。外有以为皮币与四邻诸侯接;内有以食饥息劳,将养其万民,怀天下之贤人”。可见,墨子处理官与民之间赋税比例的原则是“官府实”、“万民富”,统治者应当适可而止,不能通过横征暴敛来满足自身的奢侈消费。第二,“加费”与“加利”同步,即如果统治者增收了赋税,那么就应当增加社会,例如新修水利等。这与当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税收原则相类似。
(四)“交相利”的交换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已经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出现了坐地买卖、摊贩、倒卖等商业活动的形式,“商人之四方,市价倍蓰,虽有关梁之难,盗贼之危,必为之”{21},墨子称这种行为为“商人之察”,是商人智慧的表现。?
墨子认为:“买无贵,说在反其贾。刀籴相为价。刀轻则籴不贵,刀重则籴不易。王刀无变,籴有变。岁变籴,则岁变刀。价宜则售,说在尽。尽也者,尽去其以不售也。其所以不售去,则售。价也宜不宜在欲不欲。”{22}言下之意是,商品的买卖,很难说贵与贱,交易过程中,刀币与谷物是相互为价格,它们的贵贱是相对而言的。商品价格受到货币价值和供求关系的影响:当货币升值或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就会下降;当货币贬值或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就会上升。价格适宜,商品就能成交,而价格适宜与否,取决于双方的买卖意向。这一段论述表明墨子已经从商品价格和货币价格的相对关系中认识到货币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价值规律的内容。?
(五)“节用”的消费思想
墨子一方面积极倡导生产,一方面倡导节用,主张“量腹而食”、“度身而衣”的消费观。为防止统治阶级的过高消费,墨子提出了三条原则:第一,个人的消费应当与自己的财力相当。“贫家而学富家衣食多用,则速亡必矣”{23}。第二,主张“去无用之费”。他认为,“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24}。治理国家要从最严重的弊端入手,因此财政开支应当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25}。第三,“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即凡是劳民伤财,对人不产生更多好处的事情,不应为之。根据这条原则,墨子设计了一套以维持较低生活需要为限度的消费标准:日用产品上,“足以奉给民用则止”;饮食上,“足以增气充虚,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衣着上,“冬以围寒,夏以围暑”,能够冬暖夏凉则止;房屋建设上,“冬以围风寒,夏以围暑雨”,整洁卫生,“足以别男女则止”;军事上,“以围寇乱盗贼”;交通上,“车以行陵陆,舟以行川谷,以通四方之利”{26}。在节葬上,墨子提倡“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泉;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27}。?
可见,墨子的消费理论是把包括统治阶级在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控制在一个最简单节约的水平上,在墨子看来,“其民俭而易治,其君用财节而易赡也。府库实满,足以待不然”{28}。
狮蝎套 和 箭神祭祀的一些问题
如果你要做狮蝎套9000金两套外加强化还是够的,天启套装加的属性比较高,但9000金不够,除非你自己刷材料。穿着狮蝎套到50还是不会被人踢的。
现在建议你先拿B或C装备的高强,到了50级去刷女神的怜悯换图腾材料做图腾套,或直接去买材料或成品也可以。到50前祭司攻击不要低于2600还是比较不会被人踢的,箭神的话攻击最好上3200(不过天启巢穴要求会高一些)。其实只要你意识好通常不会被人嫌弃的,攻击不要太低就行。(37祭司你可以找个师傅带你)
至于后缀我觉得弓箭防具做生命或疾风,主武器做疾风,副武器做破坏;祭司防具做智慧或生命,武器做魔力。(偏向生存就做生命,偏向输出就做疾风和智慧)
就这些了,有什么问题的话随时找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