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号溶剂油有毒吗_6号溶剂油价格是多少
1.购买食用油需要注意什么?什么牌的大豆油比较好?
2.菽油是什么植物榨的
3.食用油是压榨好还是浸出好?
购买食用油需要注意什么?什么牌的大豆油比较好?
一、看配料成分
1 转基因
2、非转基因
二、看制作工艺
1、 浸出工艺:(用六号轻汽油浸泡)出油率较高,价格低廉,但有溶剂油残留,在脱酸、脱色、脱臭及精炼等环节,油脂会加热到240度左右,会产生苯并芘致癌物。同时原料中原有营养成分及天然抗氧化剂被破坏掉,需添加人工合成抗氧化剂,易诱发癌症。大多数配料成分为转基因。
2、 预榨浸出:先压榨,剩余的残渣再用浸出法来获取更多油脂,同样有溶剂油残留及苯并芘致癌物,也需要添加人工合成抗氧化剂,但在产品包装上很多不良商家依然会标注为压榨工艺,但是价格会相对于纯正压榨工艺大豆油低廉。
3、 压榨工艺:用传统压榨法制油,出油率较低,价格较高,不含溶剂油及有害物质,保留了原有的矿物质、维生素及营养成分,富含天然抗氧化剂,不含添加剂,食用更加放心、健康、安全。推荐林加林非转基因压榨大豆油。
三、看食品添加剂
浸出油中需添加人工合成抗氧化剂,通常有相对安全的TBHQ人工合成抗氧化剂,还有BHA(易诱发胃癌)、BHT(易诱发肝癌、价格最低廉,使用商家较多)。
菽油是什么植物榨的
非常遗憾的告诉你,不是!我们平时吃的植物油大都是传统方法热榨或浸出法制成的,营养都有很大的损失。以花生油为例,传统的花生制油工艺主要是高温压榨和溶剂浸出。高温压榨一般是120度高温,传统工艺120高温制取花生油,严重破坏了花生中的营养成分,值得注意的是,不饱和脂肪酸加热后可以变成饱和脂肪酸,所以传统植物油经过高温蒸炒后其性质已经改变,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变成了饱和脂肪酸,长期食用,不但会引起肥胖,还会使胆固醇升高,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心血管病,对人体健康存在很大潜在危害。除此,传统食用油经高温煎炸后会形成由100多种挥发物混合成的油烟。油烟容易伤肺,更伤皮肤,部分挥发物实质会导致癌变,这给家庭主妇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一般来说,油脂精炼程度高,发烟点就高。
而浸出法是用溶剂油(6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260度)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最大特点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价格低于压榨法。但260度高温精炼工艺损失了天然植物油的原汁原味,脂溶性维生素也受到极大破坏,且残留微量“6号”轻汽油,新出台的国家标准规定,浸出色拉油溶剂残留标准一二级每公斤不得超过10毫克,三四级不允许超过50毫克,这说明合格油品中仍然含有汽油残留。最近美国著名的营养学家阿德勒
食用油是压榨好还是浸出好?
食用油市场主要存在浸出与压榨两种制油工艺。其中,80%以上的食用油厂家都用了浸出法;只有不到20%的食用油用了压榨工艺。浸出油以其出油率高、价格低廉的优势占据了我国食用油市场的主要份额。
一、压榨浸出有啥区别
压榨法和浸出法是两种不同的油脂制取工艺。
压榨法就是用纯物理压榨制油工艺、经过选料、培炒、物理压榨、最后经天然植物纤维过滤技术生产而成。这种方法不涉及添加化学物质,保留了油料内的丰富营养,无化学溶剂污染,不含任何化学防腐抗氧化剂。但缺点是出油率低。“压榨油工艺”目前在国内基本用于花生油、橄榄油、坚果油、芝麻油等高档油品。
浸出法是用溶剂油(六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最大的特点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这也是大豆色拉油的价格一般要低于压榨油的原因之一。浸出过程中,食用油中的残留不可避免,国家标准规定,即使合格的浸出大豆油每公斤也允许含有十毫克的溶剂残留。
二、专家意见莫衷一是
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俊籽认为,从安全和环保上看,压榨油由于能够保持原有营养,油的品质比较纯;而浸出油则很难满足人们追求食品天然、环保的消费心理。
中国农科院山东花生研究所育种专家、有国家级突出贡献的医药专家毛文岳也指出,判断食用油的优劣,生产工艺是一个重要标准。
国家食物与营养学会理事、全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农绍庄教授表示,两种油各有利弊,食用油的好坏关键看是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就可安全食用。
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薛雅琳说,一般来说,高含油油料用压榨法。如菜籽、芝麻、花生等含油率高的油料,为了保持油脂产品特有的香味而用压榨法生产;而低含油油料则用直接浸出法,如大豆等;而某些新型油料中带有特殊风味,为保持其产品不失去原有的风味,也多取压榨法,如橄榄油等油脂的生产。与压榨法相比,浸出法残留少,充分利用了油料,出油率高,所以市场价格也显得很便宜。但是便宜的不代表不好。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专家组组长丁福祺说,不管是用哪种工艺生产的,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认为用浸出法生产的油不如压榨法的纯,这种看法是极不确切的。
爱卡匪车甲听说,浸出油工艺从半成品油到毛油精炼,整个过程都在使用化学剂,有的提炼过程中甚至使用硫酸,所以浸出食用油中会残留化学物质,用最先进的浸出油设备也会有微量化学残留。浸出油还残留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极强,其毒性为人们熟知的剧毒药KCN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
黄曲霉毒素B1是目前已知的致癌性最强的生物代谢产物。毒性主要损害肝脏,可引起急性肝炎。黄曲霉毒素还有明显的慢性毒性与致癌性,持续摄入可引起肝肿大、肝细胞重度脂肪病变并发生肝硬化。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粟米油、花生油、橄榄油、山茶油、芥花子油、葵花子油、大豆油、芝麻油,核桃油等等。
现在,一般家庭还很难做到炒什么菜用什么油,但建议最好还是几种油交替搭配食用,或一段时间用一种油,下一段时间换另一种油,因为很少有一种油可以解决所有油脂需要的问题。
食用油 ?最好用调和油。 (起到一个互补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