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税船供油价格查询_中国保税船供油价格
1.薛光林的个人经历
2.谁知道什么是保税油啊?
3.45万吨级的成品油码头需离开居民区多少距离
4.中央发布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广西成西部开放开发前沿
薛光林的个人经历
1992年,他带领着几个人开始创业。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薛光林是银行出身,在深圳创业后,他从事了电子信息等多项业务。
1993年,中国从一个石油出口大国变为净进口国,薛光林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选定了石油贸易这一方向。他先在广东周边做起油品销售,并建立了自己的购和供应渠道,此后进行国内外成品油贸易,业务量逐年增加。
1998年,国家进行石油体制改革,重组中石油和中石化,几乎垄断了上中下游的所有业务局面。市场限制及资金短缺,几乎压垮了光汇石油。光汇石油不得不重新整合业务,按照国家要求,再次报批成品油经营权。
2002年6月,公司获得了成品油批发经营权,油品贸易业务进入正常轨道。
薛光林1993年作出的另一个决策即进入油库领域,这为之后的外轮海上加油和其他业务拓展,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
2003年对薛光林可以说是转折性的一年,在这一年他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光汇石油获得海关总署批准设立20万立方米的成品油公共保税仓,也是在这一年,面对当时成品油市场几乎是中石油、中石化天下时,薛光林开始向有关部门申请保税船供油的牌照,将业务瞄准海上供油。
2009年11月,其以95亿元购买的第一艘远洋油轮已在新加坡交用。
2008年借壳上市以来,薛光林率领光汇石油强势扩张。
2010年,光汇石油投资70亿元在舟山外钓岛建设油库和仓储以及码头配套设施,一期工程完成后,还会将总库存从220万立方米提升至550万立方米,并在大连长兴岛建设15个从千吨级到30万吨级大小泊位的配套石油码头。除此之外,新加坡租用16万立方米的燃油仓储设施,使其在当地的总仓储量达20万立方米。与此同时,光汇石油拥有4艘远洋油轮,40万总载重吨。为进一步增强供应能力,光汇石油还订购了5艘每艘载重吨为8万的超大型油轮,这些油轮将在2012年7月—2013年3月之间交付 。
2010年薛光林家族以1.5亿元荣登“中国3000家族财富榜”第13位。201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单,薛光林以88.8亿元排第59位。
谁知道什么是保税油啊?
保税油就是保税船供油,是指国家按照国际通行惯例,为国际航行的船舶提供免税油品供应。保税船供油应具备以下7个特点:
1)保税:保税油经营企业可直接从国际进口燃油,不占国内燃油进口配额,免征进口环节的关税、消费税、增值税。
2)市场化:由于远洋船舶的特殊性(船东可以哪里的油便宜去哪里加油),保税船供油是国际上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一种燃料商品。
3)加油点:通常在正常港口范围内,也可以在近海或者海域。
4)入行门槛:我国对经营保税油业务企业的要求相当高。目前我国有资质进行保税油经营的公司有6家,分别是中燃、中石化中海、中石化舟山、中长燃、深圳光汇和中油泰富。
5)功能灵活:保税油可与内贸油相互调剂和转换,经营具有灵活性。当内贸行情看涨时,可以将保税油转销内贸。
6)船供油种类:远洋船舶的燃油主要分为两大类,轻油和重油,重油就是我们常说的380CST和180CST等,用于海上正常航行;轻油是船用柴油,就是MGO和MDO等,主要用于机动航行使用,比如进出港、进出狭窄航道、大风大浪天气等。因此这类船舶整个燃油系统分为两个完全独立的系统——高粘度燃料油系统和柴油系统。当然也有些远洋船舶仅以重质燃料油为原料,不使用柴油,这类船舶再加油时必须考虑限制硫含量的影响,尤其是当目的港有硫排放限制时。
7)燃油标准:无论远洋船舶的注册地是国内还是国外,都通常执行国际公认的ISO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和ASTM标准(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
45万吨级的成品油码头需离开居民区多少距离
1
1
项目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外贸活动蓬勃发展,外贸运输快速增长,外贸船舶运力不
断增加且呈现大型化趋势。相应地,外贸船舶运输对燃料油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然而我
国沿海对外开放港口为到港外贸船舶提供免税燃料油的服务发展缓慢,
目前已开展船舶
保税燃料油业务的企业只有深圳光汇石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
公司
2
家企业,明显滞后于我国外贸及外贸船舶运力发展的速度,且不适应船舶大型化
的发展要求。此外,船舶保税燃料油销售对象的国际性及我国国产燃料油的内销性,决
定了船舶保税燃料油以进口为主。
外钓岛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属于长三角地区,是中国中心地带,在该地区建设油品
中转、仓储有着较好地域优势。深圳光汇石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从事外轮海上免税供
油、石油产品仓储和保税中转、成品油批发零售、油轮运输、油品国际贸易、油气田勘
探开发的石油企业集团,该公司拟进入舟山化工物流园区,在舟山外钓岛投资建设大型
油品储运基地,工程总规划为
500
万
m
3
储罐,近期建设规模约为
210
万
m
3
,并以此开
展成品油(柴、汽油,燃料油的批发业务以及修造船厂的船舶燃料供应)
、液体化工品
的销售业务以及舟山地区中小油库的油品中转服务,
预计年吞吐量约为
3000~5000
万吨
(含内贸油品)
。舟山外钓岛光汇油品码头是深圳光汇石油集团与舟山港务集团合作建
设的油品码头,作为舟山外钓岛光汇油库的配套工程,为油库提供装卸服务。
目前舟山地区大量中小油库缺少能停靠大型船舶的码头,
本工程建成后可为舟山地
区中小油库提供中转服务,大船可直接停靠本码头进行油品装卸,可极大减少海上过驳
业务操作,
提高供油安全,
减少物流运输成本,
提升舟山地区油品仓储物流的竞争能力。
2
建设项目概况
2.1
工程概要
项目名称:舟山外钓岛光汇万吨级油品码头
建设单位:舟山光汇油品码头有限公司
工程规划设计单位: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行业类别:交通运输,行业代码:
5432
2
总投资:8
4
9
2
5
万元人民币,其中环保工程投资
1
3
4
4
7
万元。
工程进度:工程施工期为
24
个月
报告书编制单位: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本工程所在港址外钓山处于多岛屿怀抱的海域,西有册子岛、金塘岛,西南至东南
有穿山半岛,北有富翅岛、里钓等岛屿,东为舟山本岛。
拟建
3
0
万吨级泊位、
1
0
万吨级泊位
(兼顾
2
个
1
万吨级泊位)
、
5
万吨级泊位
(兼
顾两个
5
千吨级泊位)、2
万吨级泊位各
1
个,及相应的引桥
3
座,消控平台
3
座。码
头设计年吞吐量为
3
0
2
0
万吨,其中卸船
1
6
0
5
万吨、装船
1
4
1
5
万吨,装卸货种主要为
燃料油、汽油、柴油、航煤和化工品,装卸设施用装卸臂和复合软管
中央发布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广西成西部开放开发前沿
8月15日,根据《院关于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
按照规划,2019—2025 年,展望到2035年期间,我国将建设重庆-贵阳-南宁-北部湾出海口,重庆-怀化-柳州-北部湾出海口、成都-泸州(宜宾)-百色-北部湾出海口 三条西部陆海主通道,形成重庆、成都、北部湾港、洋浦港 等主要陆海通道枢纽,形成纵贯我国西南地区,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以及中国内陆与沿海、东西双向的陆海贸易通道。
战略定位
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通道。 发挥毗邻东南亚的区位优势,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以全方位开放引领西部内陆、沿海、沿江、沿边高质量开发开放。通过通道建设密切西北与西南地区的联系,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转型升级,使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连接“一带”和“一路”的陆海联动通道。 纵贯我国西南地区,有机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等国际经济走廊的联系互动,使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促进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桥梁和纽带。
支撑西部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陆海贸易通道。 支持和促进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合作,带动东盟及相关国家和地区协商共建发展通道,共享通道,提升互利互惠水平, 探索 开拓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深化国际经贸关系,使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
促进交通物流经济深度融合的综合运输通道。 发挥交通支撑引领作用,以“全链条、大平台、新业态”为指引,打造通道化、枢纽化物流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汇聚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创新“物流+贸易+产业”运行模式,使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交通、物流与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
三大主通道
按照规划,2019—2025 年,展望到2035年期间,我国将建设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湾港、洋浦港),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以及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三条通路,共同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
重要枢纽:重庆、成都、北部湾港、洋浦港
着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充分发挥重庆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的区位优势,建设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发挥成都国家重要商贸物流中心作用,增强对通道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建设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发挥海南洋浦的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作用,提升通道出海口功能。
核心覆盖区:大西南
围绕主通道完善西南地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密切贵阳、南宁、昆明、遵义、柳州等西南地区重要节点城市和物流枢纽与主通道的联系,依托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重要口岸等,创新通道运行组织模式,提高通道整体效率和效益,有力支撑西南地区经济 社会 高质量发展。
辐射延展带:大西北
强化主通道与西北地区综合运输通道的衔接,联通兰州、西宁、乌鲁木齐、西安、银川等西北重要城市。结合西北地区禀赋和特点,充分发挥铁路长距离运输优势,协调优化运输组织,加强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衔接,提升通道对西北地区的辐射联动作用,有力促进西部地区开发开放。
重点建设物流枢纽:重庆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
加强通道两端物流枢纽建设。在通道两端城市和港口,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保税港区等,按照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等不同物流枢纽功能定位,有序推进物流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国际物流功能。
支持重庆建设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提升国际物流集散、存储、分拨、转运等功能。提升港口服务 能力和铁海联运水平,完善广西北部湾港和海南洋浦港仓储、中转、 分拨等物流功能。
两端枢纽:重庆、成都、广西北部湾港、海南洋浦港。
沿线枢纽:南宁、昆明、西安、贵阳、兰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西宁、湛江、遵义、柳州等。
边境口岸:防城港(东兴)、崇左(凭祥)、德宏(瑞丽)、红河(河口) 、西双版纳(磨憨)等。
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重庆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成都铁路局城厢铁路物流基地、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遂宁) 、云南腾俊国际陆港(昆明) 、甘肃(兰州)国际陆港、陕西国际航空物流港(西咸新区)、广西防城港市东湾物流园区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物流园等。
大型货运场站:重庆南彭贸易物流基地、成都天府国际空铁公多式联运物流港、西部(成都) 汽车 物流多式联运中心、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黔北(遵义)物流园、南宁玉洞交通物流中心、柳州西鹅铁路物流中心站等。
铁路物流基地:南宁沙井、贵阳改貌、昆明王家营西、西安新筑等。
建设一批运输干线重点项目
在铁路建设方面,将打造重庆、成都至北部湾出海口大能力铁路运输通道,实施一批干线铁路扩能改造项目,新建局部支线和联络线,畅通能力紧张“卡脖子”路段,形成东、中、西线合理分工、相互补充的铁路运输网络。中线着力提升通道能力,加快贵阳至南宁等新线建设;东线着力加快既有铁路改造提升,推进渝怀铁路增 建二线等项目建设;西线加强补齐通道短板,建设黄桶至百色等铁路项目。研究建设双层集装箱运输通道。
加快贵阳至南宁铁路、叙永至毕节铁路、渝怀铁路增建二线、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电气化改造等项目建设,推进黄桶至百色铁路建设,改造升级湘桂铁路南宁至凭祥段、成渝铁路成都至隆昌段、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研究建设黔桂铁路增建二线、重庆至贵阳铁路等项目。
同时,对接中南半岛铁路网,加快推进大理至瑞丽、玉溪至磨憨等铁路建设,实施湘桂线南宁—凭祥铁路扩能改造,扩大连接口岸铁路运输能力。
公路建设方面,加快推进 G69 待贯通路段、G75 渝黔和南宁至钦州段扩 能、G5615 墨江至临沧段、G85 待贯通路段等项目建设;升级 G93重庆至遂宁段等。
枢纽经济建设重点
规划还提出了培育枢纽经济。
打造高品质陆港经济区。 围绕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提升铁路物流设施功能,积极推进公路港建设,打造一批现代物流中心。完善重庆、成都、昆明、贵阳、南宁等铁路口岸通关设施,拓展国际商贸流通服务功能。强化口岸枢纽建设,推动保税监管场所等建设,促进沿边地区开发开放。
加快发展航运经济。 强化广西北部湾港、海南洋浦港、重庆港等航运和集聚功能,提升现代航运经济发展水平。依托广西北部湾港,积极推进临港工业、国际贸易发展。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设立洋浦航运,研究建立洋浦港保税油供应中心,发展以保税船供油为特色的大宗商品贸易,培育修造船、油品加工与供应、特色产品加工和高端航运服务等产业。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推进长江及珠江—西江沿线临港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临空经济区建设。 强化重庆、成都、贵阳等临空经济示范区牵引带动作用,鼓励南宁、昆明等城市发展临空经济。依托航空货运网络,积极引进发展航空设备制造及维修、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业,发展壮大航空物流、专业会展、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促进专业化分工和 社会 化协作,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以航空运输为基础、航空关联产业为支撑的高端产业体系。
重点建设经济区
陆港经济区: 重庆高新区、成都青白江经济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
临空经济区: 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昆明长水临空经济区、南宁临空经济区、贵阳双龙航空港经济区。
边境经济合作区: 广西东兴边境经济合作区、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云南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瑞丽边境经济合作区、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
发展目标
到 2020 年,一批重大铁路、物流枢纽等项目开工建设,重庆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初步建成,广西北部湾港和海南洋浦港整合初见成效,铁海联运和多式联运“最后一公里”基本打通,通关效率大幅提高,通道物流组织水平显著提升,陆海新通道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撑作用开始显现。铁海联运集装箱运量达到 10 万标箱,广西北部湾港、海南洋浦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 500 万、100 万标箱。
到 2025 年,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基本建成。一批重大铁路项目建成投产,主要公路瓶颈路段全面打通,形成以铁路为骨干、高等级公路为补充的陆路交通通道;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北部湾深水港基本建成,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海南洋浦的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地位初步确立,实现与广东湛江港协同发展;西部地区物流枢纽分工更加明确、设施更加完善,重庆内陆口岸高地基本建成,通关便利化水平和物流效率大幅提升,更好引领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新格局。铁海联运集装箱运量达到 50 万标箱,广西北部湾港、海南洋浦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1000 万、500 万标箱。
到 2035 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全面建成,通道运输能力更强、枢纽布局更合理、多式联运更便捷,物流服务和通关效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物流成本大幅下降,整体发展质量显著提升,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