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代战机和三代战机的差别?(具体)

2.雅克141型的飞机的详细资料和原理及其武器配置

3.俄罗斯苏-35战斗机

4.氦、锂、铍、铍

四代战机和三代战机的差别?(具体)

俄罗斯铝锂合金价格多少_俄罗斯铝有价格优势吗

不妨拿F22和Su37来个综合比较:

在基本飞行性能方面,F—22的最大平飞速度为2.1倍音速,苏—37为2.35马赫。苏—37保持了俄制战斗机传统的速度优势,而F—22则在研制中放弃了最初的2.5马赫的速度设计要求。不过,作为第四代战斗机的F—22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即不开发动机加力能以1.58马赫的速度(时速1730公里)飞行半小时以上。这使其在飞越战场时暴露在敌对空火力内的时间减少40%以上,从而大大提高了生存力。而苏—37尚无此能力。在俄罗斯现役的战斗机中,只有米格—31截击战斗机可以在部分加力情况下,以M2.35进行超音速巡航。实用升限上,F—22为19500米,苏—37为18800米,两者差别不大。航程及作战半径上,F-22的最大航程为4830公里,对应的作战半径超过1800·公里;苏—37则分别为3300公里和1400公里。两者都可通过空中加油增加航程和扩大作战半径。

远程拦截F—22争先

90年代以来,超视距空战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损失的飞机有70%的是被“麻雀”中程空对空拦射导弹摧毁的。作为下一代的主力战斗机,F—22和苏—37极其重视超视距空战能力。因此两者在远距发现、远程拦截方面都作出了巨大努力。

F—22和苏—37均装有大功率相控阵火控雷达。前者为AN/APG—77,后者为N011M。两种雷达的作用距离基本相当,对雷达反射截面积(RCS)3平方米的空中目标,探测距离为140—160公里,并且都具有对空监视、对地监视、地形回避等多种工作方式。但在目标的分辨率和低截获概率方面,APG—77优于N011M。N011M雷达可以同时跟踪20个空中目标,引导导弹同时攻击其中的8个目标;APG—77的同时跟踪目标数超过30个,并能同时攻击其中的6—8个目标。

在拦截作战中,战斗机用雷达系统锁住目标之后,就要用空空导弹摧毁目标。所以,空对空导弹的性能对于战斗机的超视距作战能力有着极大的影响。F—22战斗机使用的中程空空导弹主要是AIM—120C,苏—37主要用R—77型中程空对空导弹。两者都属于主动雷达制导,“发射后不管”的第四代空空导弹。AIM—120C是AIM—120A的改进型,AIM—120A发射重量148公斤,最大速度4马赫,最大射程80公里,机动过载35G;用惯导(初段)十指令(中段)4主动雷达自导(末段)的复合制导方式,主动雷达导引头对RCS值为5平方米的空中目标发现距离为18公里。AIM—120C将换装推力更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导弹最大速度超过5马赫。射程也相应增加。与AIM—120A相比,R—77重量略大,速度、制导方式、导引头作用距离相当;但射程更远,机动性也优于AIM—120A。目前,俄罗斯正设法将R—77改为固体冲压火箭发动机,可使射程增大40%。

另据报道,俄罗斯已研制成功一种专门用于攻击敌方空中预警机的超远程大型空对空导弹KH—172,据称其最大射程为400公里。美军目前尚没有可以和KH—172同等的远程导弹。

苏—37利用多用途挂架最多能挂14枚空对空导弹,而F—22考虑到隐身与超音速巡航的需要。只在机身内带6枚中程空空导弹和2枚近程格斗导弹。对某一个给定的空中目标,苏—37的攻击力要远远超过F—22。对于后者,在机翼下还有4个备用挂点,一般挂载转场飞行用的副油箱,当然也能挂4枚AIM—120,但这将使其RCS值剧增,从而丧失其作为隐身战斗机的巨大优势。当然,在对付威胁并不大的目标时,这也是增加攻击力的好办法。

苏—37的AL—37FU发动机的喷管可作俯仰方向正负15度偏转,加上三翼面布局,使其能飞出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机动动作,例如著名的“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类似“尾冲”的“钟”式机动,以及独创的在垂直平面内作直径很小,转弯速率很快的“筋斗”……据称。这类机动动作有利于常规战斗机与隐身战斗机进行近距离作战。 在对于过失速机动的研究方面,俄罗斯领先于美国。早已批量生产的苏—27战斗机就可以飞过失速机动;而美国则只能用一些验证机进行相同的研究。但另一方面,像“钟”一类的过失速机动动作毕竟太复杂,目前仅有一些经验非常丰富的试飞员才能飞出来,离前线飞行员普遍熟练掌握还有相当距离。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作为当今世界顶尖水平的F—22战斗机与苏—37在设计思想上面的一些差别。为了适应美国未来全球进攻战略的需要,F—22在设计中突出了远程拦截和对地攻击能力,由此带来了它在隐身性能和超音速巡航性能上的突破。苏—37战斗机更加强调的是防空作战,因此在设计中突出了传统的格斗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改善了远程拦截能力。

雅克141型的飞机的详细资料和原理及其武器配置

Yak-141:俄罗斯(前苏联),自由式(Freestyle) 一: Yak-141是俄罗斯雅克夫列夫实验设计局开放型联合股份公司研制的舰载超音速垂直/短距起落飞机,主要用于中小型航空母舰执行舰队护航任务,也可用于近距空中支援、近距格斗和攻击地面或海面目标。该机于15年开始设计,1989年开始飞行试验工作,原于1995年完成全部研制工作,但1991年一架原型机在试飞时坠毁,该中止,此时已试飞200多小时。该机沿用Yak-38的组合式动力方案,以大推力、高推重比发动机保证超音速性能,用升力发动机保证其垂直起降性能,大量用现有技术,性能水平和作战效能较Yak-38有很大提高。 该机用中等后掠机翼双垂尾正常式布局,翼根处带有前缘边条,机翼可折叠,广泛使用铝锂合金和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结构占全机重量的26%,机上装有三余度全权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和完备的机载电子设备,可挂装各种新型空战和对地攻击武器,具有超视距空战和火力圈外发射武器的能力。该机曾打破多项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世界记录,但其起降操纵性还不够灵活。 二、性能指标尺寸数据:翼展 10.10米,机长18.30米,机高 5.00米。 重量数据:最大起飞重量(短距起飞)19500千克,(垂直起飞)13675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1800千米/时,实用升限15000米,垂直起飞航程(内部燃油)1400千米,短距起飞航程(带油箱)2100千米。 武器装备:一门30毫米机炮,翼下四个挂架,最大载荷2600千克。 动力装置:机身后部装1台图曼斯基设计局的R-79推力矢量升力/巡航涡扇发动机,最大静推力为88.2千牛,加力推力约152千牛,圆形可转向喷口位于靠近飞机中心处的两个尾撑之间。座舱后部机身串列安装2台图曼斯基设计局的RD-41升力发动机,单台推力为41.68千牛。

俄罗斯苏-35战斗机

俄罗斯苏-35战斗机

苏-35战斗机是俄罗斯研制的一款重型战斗机,具有航程远和多用途的特点,该机与苏-27战斗机具有同血统的设计和相似的性能特征。

相比苏-27、苏-30和苏-33,苏-35拥有更大的机翼和发动机,其机鼻也更大,新的鼻锥中有被动式电子扫描阵列雷达,和其他最高科技的航电系统升级,包含数位线传飞控和可以往后方发射导弹的,半主动雷达导引导弹,其雷达平均输出在5~20kW之间,为了降低机身重量,该机更多地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铝锂合金。

二维向量推力系统也是首次于苏-35上测试,这项技术是基于早期苏-27的研发成果衍生而成的,新的2D向量推力引擎称为117S,是为了替换现有AL-35或AL31-F发动机而研发。

基本参数

服役时间:未服役

生产数量:不详

机长:22.2米

最大航程:4000千米

机高:6.43米

最大速度:2450千米/小时

翼展:15.15米

最大升限:18000米

空重:175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34000千克

氦、锂、铍、铍

氦的应用主要是作为保护气体、气冷式核反应堆的工作流体和超低温冷冻剂

://baike.baidu/lemma-php/dispose/view.php/20669.html

由于锂具有和氢、氧、氮、碳及氧化物、硅酸盐等物质结合的能力,冶金工业部门把锂作为“捕气剂”、“脱流剂”,可以消除金属铸件中的孔隙气泡、杂质和其他缺陷。

荧光屏是把荧光物质涂在玻璃上制成的。不过这不是普通的玻璃,而是加进了锂的锂玻璃。在玻璃中加进锂或锂的化合物,可以提高玻璃的强度和韧性。

把含锂的陶瓷涂到钢铁或铝、镁等金属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而轻、光亮而耐热的涂层,可作喷气发动机燃烧室和火箭、导弹外壳的保护层。锂与铝、镁、铍等“合作”组成合:金,既轻又韧,已被大量用于导弹、火箭、飞机等制造上

://baike.baidu/lemma-php/dispose/view.php/20681.htm

金属铍主要用作核反应堆的中子减速剂。铍铜合金被用于制造不发生火花的工具,如航空发动机的关键运动部件、精密仪器等。铍由于重量轻、弹性模数高和热稳定性好,已成为引人注目的飞机和导弹结构材料。铍化合物对人体有毒性,是严重的工业公害之一。

://baike.baidu/lemma-php/dispose/view.php/20684.htm

硼的应用比较广泛。硼与塑料或铝合金结合,是有效的中子屏蔽材料;硼钢在反应堆中用作控制棒;硼纤维用于制造复合材料等。

://baike.baidu/lemma-php/dispose/view.php/206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