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杀式”加息来了,市场出现“诡异”一幕

2.突发!美联储发声美股“崩了”:大跌500点!业绩爆了:拼多多一夜暴涨750亿

3.串通涨价的专家解读

4.“工行账户原油“是怎么回事?

5.沙特阿美下月起增加原油日产,为何沙特开始“薄利多销”的原油价格战?

“自杀式”加息来了,市场出现“诡异”一幕

国际油价飙升_国际油价下月走势

只有一场“深刻”的经济衰退,才能解决美国当下的通货膨胀!

1

刚刚(北京时间5月5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 增加0.5%(即上涨50个基点)至0.75%~1.0%, 以降低美国高企的通胀率。

凌晨的加息动作是美联储2006年以来首次连续两次加息,加息幅度也是22年来的第一次。

同时,美联储还宣布将启动一项缩表,从6月开始,每月从9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中减少475亿美元资产负债,三个月后,每月将减少950亿美元。

美联储宣布加息后,资本市场出现了诡异的一幕:

本来下跌的股指,仅在消息发布后瞬间下挫了一下,随后开始大幅拉升。

截止收盘,美股三大指数收涨,纳指涨3.19%、标普500指数涨2.99%、道指暴涨932.27点(涨幅2.81%)。

美元指数在大幅加息的预期下开启了强势反弹,但这种反弹在美联储正式宣布加息后居然盘中跳水,截至发稿跌0.93%报102.53。

美元加息大宗商品不跌反涨。周二大跌近4%的伦铜在宣布加息后告别四个月低谷,国际原油期货加速上涨,美国WTI原油三周来首次一日涨超5%;本已收跌的纽约期金盘随后转涨、一度逼近1900美元、较收盘涨超1%;

不过,油价上涨还有另一个推动因素,欧盟公布逐步禁运俄罗斯石油的

按照暴哥正常理解,加息本来是二级市场最为忌惮的事情,美联储大幅加息美股应该大跌、美元指数大涨,黄金开启下跌行情,而现在资本市场的投资品走出了一副与美元加息完全相反的走势。

当然,这并非“见证 历史 ”,如此诡异的走势,都来自于这个男人的一句话:

鲍威尔明确表示,单次会议加息75个基点并不是委员会正在“积极考虑”的选项。

鲍威尔的这句话,基本上否定了后续单次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

目前,期货市场对美联储在6月15日FOMC会议上加息的定价已经大幅跳水,预计美联储有76.4%的概率将在下月的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有23.6%的概率“按兵不动”——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已经从利率决议前的90%以上降为0%。

这就好比,美联储拿着大棒的抽打了一下市场,然而很温柔的对市场说:别怕,下次我绝对不会下狠手,一定不会打得比现在重!

然后,市场摸了摸刚刚挨打的身体,表示很开心!

不得不佩服美联储的预期管理,短短的几句话将资本市场拿捏的死死的。在A股别说了加息了,哪怕降准不及预期市场都吓个“半死”。

这或许就是一个“成熟的人”该有的表现吧。

2

美国开始尝到自己种下的“恶果”。

连月来,美国通货膨胀持续攀升,3月份的通胀率更是高达8.5%,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11.2%,PCE指数(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同比上涨6.6%,正在持续刷新1982年以来的峰值。

一次性加息50个基点,表明美联储已经意识到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严重低估了通货膨胀。

而通胀的另一个恶果就是,美国的消费能力开始下降。

由于通货膨胀,不同收入水平的美国人都在改变他们的支出。对约3500名美国消费者的调查显示,超过70%的人在食品和家庭必需品方面已经转向了更便宜的替代品;近40%的人表示,他们会推迟购买旅行、家具和电子产品等大宗商品。

所有的恶果,都来源于2年前播下的——天量放水。

在特朗普和的两位总统的接力刺激下,美国人手中积累了2.7万亿美元的额外储蓄,平均每个美国人都多分14000美元,两年时间美国消费了10万多亿美元的商品。很显然,放水不仅仅把的钱花的光光的,还透支了未来的财富,美联储积累了9万亿美元的负债。

这就是美国通胀“引领”全球的主要原因。

就连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都表示,美国印了太多的钱,而没有考虑到意想不到的后果。

事实上,对于美国来说,加息是远远不够的,美国这一轮通胀是内外夹击下双重影响的结果:

内部:发钱放水带来的需求增加;外部:供应链危机导致的供给减少。

如果不解决供应链问题,仅仅依靠加息来降低通货膨胀简直是天方夜谭。

美国要解决供应链危机,一半要看中国的疫情控制,一半还得要靠自己。

中国3月份的疫情冲击,对美国的供应链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个美国无法左右,只能期待中国能在5月份完全控制疫情后能全面复工复产。

那为什么美国解决供应链危机还得要靠自己?

因为美国的这波高通胀恶果,还来自于4年前的中美贸易战。

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在位时,开启了滥加关税的先例,对价值达37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征收7.5%~25%的惩罚性关税,企图以关税为武器,对中国实施经济打压。但让特朗普没想到的是,美国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美国所进口的中国商品都是美国人的生活必需品,是经过残酷的市场竞争脱颖而出的产品,具有他国产品无法比拟的价格和质量优势,即使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也难以撼动“中国制造”的地位。

现如今,美国对我国出口的商品税率基本是20%多,以前是3%左右,这中间7倍的损失基本都摊在美国消费者手里。

因此,降低对华关税也就成了美国降低通胀率、减轻民众生活成本的一个重要手段。

4月22日,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在电视上说,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值得考虑”;

5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戴琦此前表示,为了解决不断上升的通胀率,包括降低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

当然,哪怕是在如此紧迫的通胀压力下,所有的工具都摆在台面上,美国仍心有不甘。

在降低关税的同时,戴琦也称“但我们需要用战略眼光审视它。关键在于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虽然美国被通胀逼上悬崖,但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将美国在这个世界上为所欲为的霸主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

如果美国继续对中国取这种傲慢自居的对立态度,仅靠美联储加息肯定是不够的,不仅解决不了通胀,大幅度高频次加息还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衰退。

面对这个看不见的对手,美国的过度补偿行为,将走上上世纪70年代之后的又一场滞胀,它不仅扼杀了美国经济,将对全球带来一场金融危机。

3

50个基点的加息并不是结束,而是美联储强势加息的开始。

鲍威尔表示:委员会较为一致的意见是,接下来的几次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也应该是放在台面上的选项。

如此密集而大幅度地加息,对于美国经济来说无疑是一场“自杀”

美国商务部4月28日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按年率计算下降1.4%,远低于此前经济学家预测的增长1%。这也是疫情爆发初期以来,即2020年二季度以来美国GDP首次陷入“负增长”。

在这里,暴哥先解释一下这个“负增长”,因为市场对他出现误解。

一季度,美国名义GDP增长率为11.49%, 在剔除通胀率因素后,实际GDP季度增长率为4.3%。因为美国2021年GDP年化实际GDP增速为5.7%,如果折算为实际年化GDP,一季度美国GDP增速率是下降了1.4%,即增速放缓了1.4%,这并不是负增长,仍然在增长!

尽管如此,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美国的经济增长在放缓。

IMF最新的预测,2022年的美国经济增长速度3.7%,比上一次预测下调了0.3个百分点

在加息、缩表的影响下,美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越来越大。

当然,美国这场猛烈的自杀式加息潮,对于全球经济来说,也是一场巨大的冲击。

在美联储的加息周期背景下,美元指数不断走强,创五年多来新高,并向近20年高位挺进。与之相对应就是,其他货币开启了大幅贬值模式。

近期,日元贬值至20年来最高水平,韩元贬值7%,印度卢比贬值近3%、泰铢贬值4%、土耳其里拉贬值11.8%,欧元一度跌穿1.05关口,触及五年新低1.0483。

历史 上,美元加息后导致新兴市场经济衰退的血淋淋案例比比皆是:如1992年拉美主权债务危机,1998至2000年俄罗斯、阿根廷和厄瓜多尔经济危机,2001至2002年土耳其和巴西经济危机,2014至2015年巴西经济危机。

而影响最为深刻的是1980,美国经济经历了一次 历史 大通胀,为了抑制通胀而大幅升息,随后金融环境收紧,美元走强,让许多发展中国家难以还债,陷入大衰退。

如今 历史 的一幕似乎又在重演。

对于2022年全球经济表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就给出了4个字:严重恶化。

在暴哥看来,字少事大!

突发!美联储发声美股“崩了”:大跌500点!业绩爆了:拼多多一夜暴涨750亿

美东时间11月28日周一,多位美联储官员齐发声放鹰,美股单边下行,道指跌近500点。

中概股逆势顽强上涨。财报亮眼的电商巨头拼多多涨超12%至一年内新高,一夜市值飙升超750亿(约105亿美元)。

国际油价一度跌超3%后转涨,但美股石油股仍集体大跌,巴菲特“爱股”西方石油盘中一度跌超5%。

多位美联储官员放鹰

道指下挫近500点

美东时间11月28日周一,多位美联储官员密集讲话,发表鹰派言论,市场对美联储收紧政策以及鲍威尔讲话有了新的顾虑,美股整日呈单边下行,三大指数集体收跌且均跌超1%。

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跌1.45%,跌4.57点,报33849.46点;标普500指数跌1.54%,报3963.94点;纳斯达克指数跌1.58%,报11049.50点。

根据数据,日内,纽约联储威廉姆斯发表讲话称,目前通胀仍然太高,还需要时间才能降低通胀,而进一步加息将有助于恢复经济平衡。他表示,预计美联储将需要进一步加息,且需要将限制性政策保持到2023年,可以看到2024年降低名义利率的路径。

圣路易斯联储布拉德则表示,美联储应该在未来几个月继续提高基准利率,市场可能低估了美联储不得不取更激进措施的可能性。他认为,美联储需要加息至5.0%-7.0%利率区间的低端。至于下月的利率决定,布拉德预测最有可能是加息50个基点。

市场情绪开始有了新的顾虑。高盛的一组策略师表示,到2023年,投资者应继续保持防御性头寸,因为实际收益率可能上升和增长不确定性挥之不去会带来更多阻力。

万得消息,CrossmarkGlobalInvestments首席市场策略师维多利亚·费尔南德斯(VictoriaFernandez)表示,投资者将关注美联储鲍威尔周三(30日)的讲话。但她表示,他们可能会在某一点上感到惊讶。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将于周四和周五分别发布两份重磅的数据报告——PCE物价指数和非农就业报告。市场观察人士预计,随着投资者消化本周晚些时候将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市场将出现更多波动。

中概股顽强上涨

拼多多市值一夜飙涨超750亿

大盘下挫,中概股却顽强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83%。

电商巨头拼多多涨12.6%,至一年新高。盘前公布的财报显示,其三季度财报大超市场预期,且净利润同比大增546%。

其他热门中概股普涨,携程网涨超8%,腾讯音乐涨7.61%,好未来涨5.29%,网易涨2%,百度、理想汽车涨1.37%,京东涨0.87%,阿里巴巴涨0.50%。

大型科技股普跌

科技股多数下跌,苹果跌2.63%,谷歌跌1.45%,脸书跌2.36%,微软跌2.32%,特斯拉微涨0.03%,亚马逊涨0.58%。

消息面上,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称,特斯拉正开发Model3改进版,旨在削减成本并提高这款车型的吸引力。据悉,重新设计的将以“高地”(Highland)为代号,重点包括减少Model3内部组件的数量和复杂性,同时关注显示屏等买家重视的功能。此外,改造还可能涉及Model3的外观和动力系统性能。知情人士称,特斯拉上海工厂将在2023年第三季度投产重新设计的Model3,加州弗里蒙特工厂的情况则尚不清楚。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称,联邦贸易委员会和美国七个州针对宣传Pixel4智能手机的欺骗性广告起诉谷歌和大众媒体公司iheartmedia,州判决要求谷歌和iheartmedia支付940万美元的罚款。

OPEC+将减产?国际油价一度跌超3%后转涨

石油股却遭重挫

美东时间11月28日周一,美油WTI在美股盘初一度跌3.5%,刷新去年12月下旬以来最低,但美股午盘后止跌转涨,一度涨2%,并上破77美元。截至收盘,WTI1月原油期货收涨0.96美元,涨幅1.26%,报77.24美元/桶。目前位于76.68美元/桶附近。

国际布伦特1月期货一度跌超3美元或跌3.6%,美股尾盘跌幅收窄至0.5%,重回83美元。截至收盘,布伦特1月原油期货收跌0.44美元,跌幅0.52%,报83.19美元/桶。目前位于82.58美元/桶附近。

消息面上,引起此次油价由跌转涨的原因是,盘中传来最新消息称,OPEC+或在12月4日产油决策会议上“严肃探讨”进一步减产以支撑油价。OPEC+10月曾同意大幅减产200万桶/日并维持至2023年。

美股石油股齐重挫,雪佛龙跌超5%,埃克森美孚、马拉松石油跌超3%,巴菲特爱股西方石油一度跌超5%,收跌超2%。

串通涨价的专家解读

国家发改委日前已发出通知,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主要食品价格和相关收费专项检查,其主要打击对象为价格串通、哄抬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如何看待这个现象?是否违反《价格法》?如何处罚?某网站对有关专家进行了访谈。

嘉宾:

赵鹤冲 北京市价格协会秘书长

邱宝昌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

统一涨价涉嫌违反《价格法》

网:国家发改委日前已发出通知,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主要食品价格和相关收费专项检查,其主要打击对象为价格串通、哄抬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为什么发改委如此着急?检查后如何打击?

赵鹤冲:这检查是很正常的,检查它也不是说每项在什么的话,我们都要进行检查,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不是说因为什么了,我们就要查。

邱宝昌:当时我为什么要给发改委致函,认为统一涨价涉嫌违反《价格法》呢?我认为是这样,原来看到牛奶搞南京宣言声明也没有声音,马上快餐店也要搞,这种做法纷纷效仿,有的是协会,有的是几家企业联合在一起讨论协商,这样我认为是涉嫌违反了价格法的规定,应该出面制止,应该要认定它,应该有一个声音。所以这一次致函以后,我看的声音是很强有力的。

如果不发这个通知没有声音的话,这以后是连锁反应,后果堪优。今天这个协会,明天那个协会,今天这两个企业,明天那两个企业,那我们这个市场的价格秩序就非常的混乱,到一定时候调控就很难了。所以有这种苗头,应该把这种乱的苗头要扼杀在摇篮当中。

判定需要时间

网:既然涉嫌违法为什么不立即查处呢?

赵鹤冲:价格法的制定都是在国家发改委,认定是否违法有个调查取证的时间。

邱宝昌:它也有一个过程,它是不是违法现在我们还不能说,只能说是涉嫌,经过有关部门查处认定以后还能说合法还是违法,我们是建议来查处和认定。

网:如果是企业的单独提价,就不存在法律风险。那么如果企业分开涨价呢?

邱宝昌:只要有协商,分开不是同时,只要有协商,市场价格暗地里不是公开的,有可能是这样,不要能够查到,只要通过协商来定价。

只要你通过开会协商或者互相讨论怎么定价,这样的话即使不公开这样查处,也都是违法的,不允许的吗,但是难度大。

网:取证难度挺大的,比如它们形成一个攻守同盟那就不好了。

邱宝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首先你明目张胆都不查的话,那不更难查吧,只要有声音不允许这样,法律上是有刚性的,是有强制力的,你只要违法了就要处罚你。现在如果涉嫌违法都没有声音,人家不都效仿吗?如果私下里没有查到也没办法,如果查到了确实是通过私下协商定价的话肯定受处罚的。

协商定价不是真正反映成本和供求

网:近期垄断行业,比如电力行业和石油行业也纷纷要求涨价,如何看待?

赵鹤冲:这些商品的价格,管理权限都是在中央,也就是在国家发改委,地方是没有权力的,所以这一块究竟应该是什么呢?是调还是不调,还是应该怎么着,怎么考虑,都应该国家发改委它那儿做解释。

邱宝昌:我讲一个观点,为什么我关注方便面价格,它是食品价格,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这个价格一涨价,与老百姓基本消费生活有关的价格涨价容易起连锁反应,有的企业趁机哄抬物价,所以民生的问题必须得到关注。

另外,企业本身涨价无可厚非,原材料涨价了,人力成本涨价了,企业自主定价为什么不能涨价,可以涨价,涨价的理由根据什么,根据成本和供求关系。但是现在通过协商定价就不是真正反映成本和供求关系了,可以操纵价格了,你有市场垄断地位,乱用市场垄断地位、优势地位就不行了,它一串通有联盟,消费者权益就受到损害了。

消费者公平交易权受到损害了,价格和价值不相符,不是市场定价的机制,而是通过同盟谋取高额的利润的定价,必然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的声音还是非常强的声音,我认为规范这个市场是有好处的。所以第一我是非常欢迎的,也非常认可的。

如何处罚?

和讯网:目前,国家法律对此类价格联盟的处罚力度非常小。之前对很多价格联盟的处理也是不了了之。因为法律虽然写着反对价格垄断,但在操作中,还没有见到任何一起价格垄断被制裁过。对价格垄断的制裁为什么没有很好的实施?应该如何监督?

邱宝昌:相关处罚有,根据《价格法》40条有规定,第一没收违法所得,停止这种行为,没收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严重的可以吊销执照。 至于在实际中如何执行这属于部门的职责了。 叶檀:不要指责日化巨头涨价

市场传闻,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纳爱斯四大日化品牌商品下月将集体涨价,掀起轩然大波。从法律到消费者权益维护方面,都有人提出质疑,新华社更是连发五篇文章,指责大型企业窜通涨价——是可忍孰不可忍?

对企业的道德谴责无法代替理性的分析,责怪企业涨价不如责怪全球央行的负利率政策,宽松的流动性是石油等基础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罪魁祸首。

目前为止,全球流动性仍在泛滥,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全球原油价格站稳在每桶100美元附近,而中国到现在都处于负利率状态,宽松的流动性直接导致两大结果:通胀预期挥之不去,所有与石油相关的原材料价格全部都大幅上升。期货市场绝大部分是不交割的交易单,说明目前的石油价格上升是流动性过剩的产物,而不是实体经济的真实需要。

日化产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联合利华大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向媒体表示:“日化行业所用的原料大部分是石油的副产品,目前国际油价已从去年的50美元/桶涨到了现在的100多美元/桶,石化类产品价格上涨了60%,植物油价格上涨了50%~60%,无机盐价格上涨了40%~50%,而运输物流成本也比去年同期上涨了不少。”

笔者恰巧在上周与某家中型日化产品的董事长见了面,被告知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50%以上,大宗的洗发水等产品如果不涨价,就是赔本赚吆喝,目前之所以还能支撑,主要是因为去年囤积的原材料消化了部分成本。可见,这一轮涨价是大企业涨价在先,随后中小型日化企业必然跟涨。

上一轮日化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是在2008年年中,恰好处于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的通胀全面恶化之时,而现在,我们显然又看到了全面通胀的阴影。

下游的日化企业日子难过,上游的原材料巨型企业过上了繁花似锦的好日子。根据2010年年报,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巨头,总利润达到2651亿元人民币,其中中石油净利约1400亿元、中海油544亿元、中石化707亿元,涨幅分别为35.6%、84.5%和12.8%。

并不奇怪,在中国成品油价格已经到达历史最高点的时候,石化巨头们仍然以原油价格上涨、炼油亏损为由,继续游说成本油价格上升。上月,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发改委已宣布上调汽、柴油价格,汽油价格升幅约为4.5%,柴油价格升幅约为5.0%。据某银行[12.84 -0.62% ](601166,股吧)测算,此次油价上调效应在工业生产中完全传导、释放后,将带动PPI环比上升约0.3个百分点,带动CPI环比上升约0.2个百分点。

事实上,不仅成品油价格上升到历史最高位,石油衍生品价格也在大涨特涨,如丙烯、环氧丙等产品的价格也在节节上升,直接推高了下游企业的原材料价格。一轮由货币流动性过剩推导的通胀已经传导到下游产业链,包括粮食、日化品等在内的所有企业的价格都处于上升通道之中。

此时,最应该受到谴责的是包括美联储、中国央行在内的全球主要央行,正是这些央行不负责任地大规模货币发放行为导致全球流动性失控,全球通胀预期进一步恶化。其次,应该受到谴责的是中石化、中石油等石化巨头,这些巨型央企存在的最大理由是在关键时刻保持经济稳定,但现实已经证明,这些企业往往在通胀预期恶化的时候火上浇油。

不指责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指责石化巨头们火上浇油,一味指责下游的日化企业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无疑是杮子单捡软的捏。因为他们不敢指责央行,不敢指责大型央企,却对下游企业的价格说三道四,难道是想让下游企业扛住所有的通胀成本?如此欺软怕硬的结果是让全部的下游企业破产。

当然,我们不怀疑有些巨型企业在价格方面可能会互相通气,但在这方面法律有严格的约束,照章办事即可。《反垄断法》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垄断协议,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经营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如果有确凿的证据,严厉处罚就是。

发改委在对窜通上涨农产品价格的经销商进行了处罚。没有不怕发改委的商家人,除非是放弃中国这个大市场。

去年7月,发改委通报了山东省某经销商囤积大蒜,哄抬价格被处以10万元罚款;河南省中牟县当地冷藏保鲜协会组织经营者相互串通,操纵大蒜冷藏收费标准被处以8万元罚款;广东省广州市大鹏物流2号仓西一库某经销商哄抬绿豆价格,被处以2万元罚款。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等企业相互串通,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操纵绿豆市场价格,被处以法定最高处罚额100万元。发改委的重拳出击让价格短期下降,但此后绿豆仍存在小幅上涨,说明除了窜通涨价之外,还存在货币与成本因素。

处于产业链后端的企业不掌握营销渠道,窜通涨价成本极高,并且,产品替代效应强,即使大品牌窜通涨价,质量好的民族品牌就可以逢低扩大市场,因此,不到万不得已,竞争性强的下游企业不会使出涨价的招术。

斥责企业必须分清原委,否则,我们就是在处罚市场本身,而放过了制造通胀的部门与企业。我们指责市场行为,很有可能是在为损害市场的货币与垄断行为脱罪

“工行账户原油“是怎么回事?

账户原油是工商银行低风险的原油理财产品,账户原油是工行推出的原油投资理财产品,完全和国际原油和北美原油同步,客户可在预期原油价格将上涨时,通过先买入后卖出交易获取价差收益。在预期原油价格将下跌时,通过先卖出后买入交易获取价差收益。

账户原油没有杠杆,必须全额交易,只记份额,不提取实物的投资方式,有点像纸黄金纸白银,所以账户原油也俗称纸原油,账户原油投资有点像股票,交易赚钱靠的是原油价格变化的差价来实现盈利。账户原油投资门槛低,任何人都可以交易。

工行账户原油以后会根据月份出现不同的合约1604合约、1605合约、160约、1607合约、1608合约、1609合约、1610合约、1611合约、1612合约都会根据月份顺序排列。

工行账户原油合约到期日基本都在12号和15号,所以大家不要在这段时间交易上月合约,下月合约会在10号后开始交易,比如账户原油1603会在15年3月10日开始交易。会和上一个合约有5天的重合期。

扩展资料:

账户原油强平机制:工行账户原油是按期货制度,每月一份合约会到期,到期后会强行平仓。买入后如果没有及时出货,到期后就会被强制平仓。

工行账户原油优点如下:

1、账户原油是银行产品,和绑定,所以安全性有保障,也是很多人去交易的主要原因。

2、账户原油门槛低,投资者可以交易1桶,交易资金成本也就200多块。

3、账户原油交易费用很高,比如买入100桶账户原油就需要支付230块钱到250块钱交易费用。

4、账户原油转期还有高额的转期费用,费用主要来源于转期差价,如果有100桶原油,转期一次基本需要多出500以上。

百度百科—账户原油

沙特阿美下月起增加原油日产,为何沙特开始“薄利多销”的原油价格战?

沙特阿美之所以选择在4月1日开始增加原油产量开展价格战是因为早期与非欧佩克成员俄罗斯谈判,想要下调原油的产量,但是俄罗斯方面并不同意。欧佩克成员沙特阿美想要下调原油的产量是因为今年年初受我国肺炎疫情影响导致原油供需出现失衡,而且短期内可能没法缓解,导致原油的价格出现了下跌。

我们知道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的时候,就会导致价格出现波动,如果是说供大于求那价格就会出现下跌。所以沙特阿美想要与俄罗斯谈判通过减少产量来稳定原油的价格。但是俄罗斯方面表示现在原油的价格还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他们并不想要减产。而且早期俄罗斯与欧佩克组织谈妥的减产合作也即将到期,届时俄罗斯方面将会增加原油的产量供给。

因为沙特阿美与俄罗斯的协议失败,沙特阿美就想要通过恢复自己的一个原油供应量,然后降低原油的价格,通过薄利多销已达到维持原油销售收入的一个稳定性。目前沙特阿美已经下调了个原油价格,受此影响,原油期货的价格也跌至了31块美元左右。此前沙特阿美的最高持续日产量为1200万桶,但是沙特预计将会把日产量提升到最大最高值1300万桶,而且暂定从4月1日开始每天原油供应量将会达到1230万桶,正式开展薄利多销的策略。

其实沙特阿美之所以敢选择薄利多销是因为沙特阿美他们开原油的成本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他们可以承受低价格多销量来稳定营业收入,并且就目前的局势而言无法与俄罗斯谈拢通过压缩产量提高价格来维持稳定的原油销售收入,既然对方要增产,沙特阿美也觉得不能单纯的只靠他们减少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