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布伦特原油价格

2.历史油价怎么查

3.20世纪80年代的油价大震荡

4.美国原油和布伦特原油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布伦特原油价格

历史布伦特现货油价数据表_历史布伦特现货油价数据

布伦特原油出产于北大西洋北海布伦特地区. 伦敦洲际和美国商品有他的期货交易,是市场油价的标杆.

为了提高布伦特原油和 WTI 原油差价交易有效性、流动性和实现成本控制, NYMEX 将布伦特原油期货交易的公开报价设定在都柏林的交易大厅,其余时间在 NYMEX ACCESS 电子系统平台上交易。公开叫价时间为都柏林时间上午 10 点至下午 7 : 30 , NYMEX ACCESS 系统电子交易时间为都柏林时间下午 8:15 至上午 9:30 。 在提高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实用性的同时,推出了自动报价、价格报告、以及布伦特原油与 WTI 原油差价的,对 NYMEX 的布伦特原油以及轻质低硫原油分别进行清算,这是市场的一个重要发展,因为通过该平台可以完成两个不同市场的套利交易,使之逐步成为一个价格透明、竞争交易、操作简单的流动性市场。

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用现金结算方式,以 ISIS LOR 、 Argus 以及路透在都柏林的公开叫价平台收集的市场数据作为指数。布伦特原油期货交易由专门的清算机构负责清算,确保了资金的安全,其中立性、流动性以及市场透明度成为了 NYMEX 的特点。

历史油价怎么查

2,2008年油价每升多少元

2008年平均油每升6.3元。2008年,国际油价历史最高点为146.08美元/桶,欧盟每升约14.8元,而当时北京地区油价为6.2元/升。现在国际油价在80美元每桶,现在的油价92号汽油8元左右,那么如果国家原油价格恢复到08年的水平147美元每桶的话,我们的油价不是要到15元每升,很多国际原油专家预测,到年底国家原油价格可能会上涨到100美元每桶,到年底我们的油价可能会涨到10元左右。

3,国际油价历史最高价

历史原油最高价147.91(2007年)

据说在未来5年要上涨到10元/升,与国际油价接轨,目前欧洲汽油价格在1欧元左右/升.

4,那年油价145美元

2008年7月14日纽约商品原油期货价格创出147.27美元/桶的历史高点,是在2008年油价145美元/桶

搜一下:那年油价145美元

5,历史上国际油价最低是多少美元一桶

历史上最低的时候 一桶油还不要 2美圆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1盎司黄金兑换30桶原油,在解体前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圆

23.1

当前油价布伦特原油 $52.47纽约轻质油 $49.51

6,国际油价波动的历史与近来趋势

面对今天的开门长阳,操作上可注意几点:A、大盘已经开始进入3300-3500点区域,理论上已经进入这里上涨的波段高点区域,也就是说已经开始进入风险区域,明后天有望出现冲高回落的走势B、今天中小板指数同样走出中长阳,而创业板出现下探年线后的回升,这里指数的分化原因已经讲过,那关注中小板指数能否站住5600点一线,这里将决定个股的反弹能否延续

主要还是几个产油国的平稳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7,从1949年到2008的石油价格

第一次石油危机(13~14) 1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原油标价权,并将其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都明显放慢。 第二次石油危机(19~1980) 1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 万桶以下,打破了当时全球原油市场上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油价在1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34美元,导致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出现,此次危机成为70年代末西方全面经济衰退的一个主要诱因。从2002年的每桶20多美元涨至目前的每桶140美元左右,6年间,国际油价涨了6倍多

61元

8,历史上哪年油价最高

目前,国际市场原油计量单位一般为“桶”。1桶约合159公升。以世界平均比重的沙特阿拉伯34度轻质原油计算,一吨约合7.33桶。 现代石油工业诞生后的约一个世纪里,美国始终垄断着国际石油市场。二战后,中东石油产量猛增,世界石油中心逐渐从北美转向中东。这一时期原油价格低且平稳,1945年原油标价为每桶1.05美元,1960年为1.90美元。  1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中东产油国取了减产等举措,使油价在不到3个月内从每桶约3美元猛升至约11美元,从而引发第一次石油危机。这场危机导致全球出现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18年底,伊朗政局剧变使其石油日产量从580万桶猛降到100万桶以下,打破了市场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油价从每桶13美元飙升至34美元。  1980年,伊拉克对伊朗开战,油价涨至每桶38美元(按照实际购买力,这一价格相当于目前每桶100美元以上),从而催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机。  1982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开始实施生产配额制,力求“限产保价”。但这种做法导致欧佩克成员国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价格战,油价1986年第二季度一度下泻至每桶六七美元。  1990年8月,海湾战争爆发,其间国际油价升至每桶40美元。  19年亚洲金融危机突发,欧佩克由于错误地判断形势决定增产,导致油价暴跌。1998年底国际油价跌破每桶10美元大关。  1999年3月,国际油价开始回升,2000年3月回升至每桶34美元。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油价进一步攀升。2004年以后,油价涨势一发而不可收。2008年1月2日,油价攀上每桶100美元高位。

20世纪80年代的油价大震荡

从1981年起,国际油价连续5年大幅下降。随后,1986年又发生了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油价战”,引起国际原油价格的暴跌。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石油供应前景不明和油价的大幅上涨,都使西方石油工业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变化。西方主要国家能源消费的增速开始大大降低,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进口的石油减少了。

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世界1980—1982年严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西方世界能源需求由增长迟缓变为负增长,其中石油需求量的下降幅度尤大。接着,整个西方石油工业,从上游的油气勘探和开,到下游的储运、炼制和销售,迅速陷入一场全面的和严重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之中。在国际市场上,石油由供不应求和被疯狂抢购变为销售困难,油价由暴涨转为跌落,竞争激烈,生产大幅度下降。从19年到1983年,世界市场日消费量减少590万桶(1桶=0.16立方米),从5160万桶降至4570万桶,向OPEC提出的石油需求量比19年降低了43%。

面对油价下跌和市场份额缩小,OPEC在1983年第67届特别会议上,将原油的官价下调至每桶29美元,并决定“限产保价”。规定最高日产量1800万桶(19年最高日产3100万桶),并规定每个成员国的限额。由于OPEC内部分歧较大,考虑到其他成员国减产的难度,而让沙特阿拉伯承担“浮动产油国”的角色。OPEC试图通过“限产保价”来等待世界石油需求重新增加和油价回升,但此举却使其石油产量和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到1985年,其日产量已降至1847万桶,市场份额也从19年的47.8%降至30.1%。

1985年12月,OPEC第76届部长级会议正式宣布以“减价保产”争夺市场份额来取代过去的“限产保价”政策,国际石油市场由此出现了大混乱,导致1986年的“油价战”和油价暴跌。1985年12月9—12日的三天内,布伦特原油价格每桶下降5美元。到1986年1月20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下降到每桶仅19.5美元,这是自1980年以来该油价首次跌破20美元。2月18日,伦敦现货石油市场交易活动完全停止。3月4日,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跌到每桶11.98美元。7月23日,国际石油价格已跌破每桶10美元大关。同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到每桶只有8.5美元。而7月30日,在地中海装上油轮的沙特阿拉伯轻质油价格每桶只有6.8美元。油价由1985年11月的31.75美元/桶,降至1986年4月的10美元/桶,降幅达70%。至此,油价基本上跌至谷底。

此后,经过一系列的会议,到1986年10月,OPEC基本就产量问题达成协议,并提出恢复OPEC官价。就在第79届部长级会议结束后的1986年10月29日晚,担任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25年之久的风云人物亚马尼被宣布解职,他的解职也宣告了据称是由他所发起的这场油价大战落下了帷幕。

1986年12月10—20日,OPEC第80届部长会议决定,从1987年1月1日起,OPEC的“参考价格”为每桶18美元;1987年上半年,不包括伊拉克在内的OPEC 12个成员国的石油产量限额为每天1580万桶。会议改变了1985年“限价保产”的政策,又回到“限产保价”的老路上来,只不过其油价是每桶18美元,比一年前低了10美元。到此“价格战”基本结束。

这次油价大震荡给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其后的国际石油形势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此后,各西方主要石油公司纷纷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以适应新的市场形势。新战略的主要内容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重新突出强调要坚持“一体化”体系。

尽管各西方主要石油公司在历史上一直是“垂直一体化”的石油公司,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曾一度不再多谈这一问题,而且在80年代初还曾出现过要实行“非一体化”的说法。经过1986年油价暴跌之后,各公司又重新提出要坚持“一体化”,以确保公司的业务平衡和财务稳定。

(2)在油价低落和竞争加剧的形势下,各大公司纷纷强调实施“最优原则”。

BP石油公司在1988年和1989年春就曾反复强调,它的“基本哲学”是“最优选择”,即“把力量集中在我们擅长的事情上,进行投资使它变成更好”,“关闭或卖掉”不合这一“标准的业务”,决不“充当二流角色”。

(3)坚持把取得新的油气放在压倒一切的首要地位。

在低油价的条件下,仍大力进行油气的勘探开发,同时,强调对已有的油气的开补偿率。

1986年和1988年油价大幅度下跌后,各西方主要石油公司的上游业务利润也急剧下降,但各公司依然强调上游业务的重要性。1988年壳牌集团的石油投资达81亿美元,其中用于上游部分的占64%。埃克森公司1987年宣布“同其他石油公司一样,找到新的合理价格的油气供应已经成为一项压倒一切的目标”。

(4)大力加强兼并和收购活动。

为了解决储量紧急和勘探无重大突破并且费用日益困难的问题,兼并和收购也成为各西方主要石油公司取得新的油气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其地位已不亚于甚至超过勘探所获。

美国原油和布伦特原油有什么区别

一、原油产量不同。美国原油产量仅次于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排在第三位,布伦特原油在国际上暂无排名。?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美国原油产量在2018年,时隔45年后跃居世界首位。2017年,其原油产量仅次于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排在第三位。

二、原油产地不同。美国原油产自美国,根据英国石油公司年度报告,美国在2014年超过沙特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国。布伦特原油产自英国伦敦,石油巨头英国石油(BP)的数据显示,按包括页岩气开过程中产生的天然汽油在内的产量计算,美国2014年就超过了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

三、原油交割地不同。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交割在欧洲,美国原油交割地在美洲。美国能源信息局在2015年9月份月度报告中预测,往后两年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分别为每桶73美元和74美元,纽约轻质原油期货均价分别为每桶67美元和68美元。

人民网-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国

人民网-美国2018年原油出口量大幅增加

人民网-国际油价真会“破百”吗?

人民网-时隔45年?美国原油产量再次跃居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