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金价还会上涨吗

2.有现货黄金操盘手的发操作建议我看看 准备投资

3.货币贬值和黄金储备量有什么关系?

4.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崩溃的主要原因

2021年金价还会上涨吗

8月22日国际金价_8月27国际金价

不会。由于美元走低、超低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等市场结构性牛市因素依然存在,全球多数分析机构预测,黄金价格2021年将继续上涨,甚至创历史新高,之后将随着疫苗应用普及,走势逐渐趋于稳定。

受低利率、经济纾困、美元走弱、若干重大地缘政治和经济拉动,2020年黄金价格快速上涨,并于8月6日升至历史最高水平每盎司2070美元。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认为,导致金价2020年上涨的牛市因素,还将持续存在至少12个月至15个月。

美国花旗银行预测,金价将在6个月至12个月之内上涨至每盎司2400美元。澳大利亚澳新银行预测,金价2021年底将上涨至2300美元。高盛集团将2021年黄金目标价格定为每盎司2300美元;香港汇丰银行认为黄金将在2021年上半年保持强势,之后走势趋于缓和。

扩展资料:

在全球多数国家感染人数还在继续增加的情况下,近期经济复苏的速度、深度不确定性很大。各国应对疫情的主要办法还是实施前所未见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货币供应量大增使市场对通胀的担忧难以消除。

美元继续走弱,是支持黄金价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美元2020年开始进入下跌通道,至11月底,美元指数下跌至自2018年4月以来最低点,下跌幅度已经超过4%。平均而言,交易商预测2021年底美元将从目前水平再下跌3%。

发展中国家对黄金零售需求持续复苏,也将推动2021年黄金价格上涨。高盛集团分析认为,中国、印度对黄金的需求已经出现正常化迹象。同时美国新当选总统就职之后,美国对外关税风险率将下降,这将推动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升值,增强这些国家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不断增长的债务问题也支持黄金价格,目前全球债务负担高达272万亿美元。此外,地缘政治和疫苗的有效性等因素,也将影响2021年黄金价格的走势。

人民网-分析机构预测:黄金价格2021年将继续上涨?甚至创历史新高

有现货黄金操盘手的发操作建议我看看 准备投资

昨日金价仍顺势下跌,最低触及前低1227,但受经济数据影响,美股大跌,黄金避险情绪逢低买盘介入,在前期1230附近一直有买盘介入,形成有力支撑,从技术上看,周一的大跌,形成了中期双顶形态,空头压力很大,短线的反弹力量可能面临再次打压,随着时间的震荡,向下突破的可能性最大,从时间周期来看,金价经历了长达半年的强势上涨之后,面临2个月左右的调整需求,纵观整个历史行情,每年的6-8月为金价淡季,而10月至次年2月为金价上涨期,因此近期操作策略以逢高沽空为主,今日建议在1245-1248区域沽空

支撑:1238?1227?1220?

压力:1245?1250?1258

昨日金价区间震荡,在1245-1248遇阻,日线走势连续收十字星,市场多空状态胶着,临近非农数据,市场观望气氛浓厚,短期方向不明,从4小时走势来看,金价有望冲高后回落继续考验1227。若此次下破金价将回测至1200一线,操作策略上仍保持高空为主,短线今日1242区域沽空,止损5美金。区间5-7美金出局。

压力:1244?1248?1255

支撑:1238?1233?1227

昨日因美国市场独立因休市,市场交易清淡,日k线收一根小阴线。空头技术形态进一步获得确认和加强,而上周五的短期反弹力量被消耗,短期1200一线受买盘支撑,有望短线继续区间1200-1227震荡。而中期目标则可能跌破1200抵达1150-1143区间。从四小时图表来看,上周的下跌后反弹达到0.382(1215),从图表来看,金价有望探至1225-1227。多单持有者可在反弹位出局。操作策略上仍以逢高沽空为主。建立中期趋势空单。今日仍挂单1225-1227沽空。止损1235。

压力:1215?1220?1227

支撑:1200?1195?1180

昨日黄金先跌后涨,日内区间震荡剧烈,在1185一线形成有效买盘支撑,整个市场目前虽然仍以空头占据,但在1200一线,避免频繁沽空,短期获利空头已经有出局迹象,等待更佳点位,日内操作以区间为主,低买高卖,短线盈利5-8美金即可出局。1195做多,止损1190。目标1205

上周五黄金市场短线逢低买盘突破涌入,金价暂时摆脱1200的空头压力,向上强劲反弹,。预计本周进一步推动金价向1230方向反弹。但日k线图的近期市场趋势来看,短期反弹仍将受制于下跌趋势线,不能轻易将短期反弹行情判断为多头趋势行情。ETF连续五次减持,表明市场看涨热情正在逐步消减。短期多头反弹受到阻力依次递增1216-1225-1235。价格反弹越高,可能遭受空头重挫的力度越强,市场处于年内阶段性大调整周期内。建议紧随市场主要趋势,上周1195的多单继续持有,在1230附近寻找中期做空机会。短期则在1205一线做多。

压力:1212?1216?1225?1230

支撑:1205?11?1190?1184

昨日市场单边暴跌,空头主导市场,技术与价位上都取得突破,空头自1265至今幅度达100美金,金价跌破连续几个重要支撑位,直指1155(5.21日)支撑位,破位下跌后有望继续下跌考验支撑位。目前下方关注1150?1130。从趋势通道与价格空间体系来看,金价有望围绕1150一线徘徊,昨日暴跌后今日以区间策略为主。

A:1155-1160区域做多,止损1150。目标1170-1175

B:1173-1175区域沽空,止损1175-1178。目标1165

支撑:1160?1155?1150?

压力:1165?1170?1173

7.29,经过暴跌之后,短期黄金盘整,昨日再次触碰1160下方,1155一线形成有效支撑,短期经过2次探底确认,但未能取得有效跌破,因此金价有望向上反弹至1175-1185区域,但短线的反弹并不能改变目前的下跌趋势,从1264一路下来,金价有100美金的波幅,近日以弱势反弹为主,谨防1180区域空头打压,今日以1163附近做多,目标10-15美金

支撑:1160?1157?1155

压力:1170?1176?1180

7.30,昨日金价区间震荡,技术性买盘与黄金ETF的减持对金价形成箱体震荡,昨日走势显示对金价有一定支撑,价格有望进一步反弹,通过昨日第三次触及1158区域,根据历史经验走势,一般弱势反弹2-3天,但目前仍在下跌趋势通道中,在交易中,谨防技术性空头下探,由于近几日市场ETF巨量减持的影响,金价在1170一线受阻,预计今天将突破1170。到达前阻力区间1175-1180,关注今晚美国公布的GDP数据。

A:逢1165区域做多,止损1160.目标1175-1180。注意1170。昨日多单继续持有

B:1180区域沽空。止损1184。见1175平仓。

压力:1170?1175?1180

支撑:1165?1158?1155

更多交易策略盘面交流与提供

8.2

上周五金价反弹,最高探至1185压力位下方,因技术性买盘与美国GDP数据的影响,多头一路上扬并测试上方阻力位,日线图表来看,金价从1264下跌至1158,目前反弹幅度0.236,并且有长阳线有望反弹至0.382区域(1195-11),金价下跌后有弱势反弹2-3天。从日线通道来看,金价仍受制于1264-1217形成的下跌趋势,周一金价有不确定性,预计整日走势已上探压力位为主。操作上可顺势短多,也可逢上方阻力位沽空。

A:关注1187与11两个点位。若遇此阻力可沽空。短线6-10美金即可平仓。

B:1173挂单做多(防短线快速下探支撑位后回升),止损位获利位均可设6-8美金

支撑:1179?1170?1165

压力:1185?1187?1195?11

8.3

昨日金价波动剧烈,先触探下方支撑1174后上探上方阻力区间1187-1190。遇阻后回落,日线收十字星,多头自1157反弹至今三天,显示多头力量有一定的衰竭,而1187阻力位也以达到技术区空头。从目前来看,金价自1265跌至1155一线,110美金的幅度。若反弹则需关注0.3/0.382/0.5比例位。金价仍然受制于下跌趋势通道线压力,弱势反弹态势显现。操作策略今日以逢上方技术阻力沽空为主。

A:见1190/11位置。短空获利目标5-12美金,见1175平仓。需止损平移。

支撑:1179?1175?1165

压力:1187?11?1210

免费交流。更多策略盘面发出。另外配图说明

货币贬值和黄金储备量有什么关系?

转一片文章,供你参考:

盘点2005年全球金融大事,最受瞩目的无疑是金价出现不同寻常的持续上涨。尽管受年终结账因素影响导致近期国际市场金价一度自每盎司540美元的高位出现急剧下挫,但许多市场人士依然对金价未来走势充满信心。这显然不是由于黄金在中国已渐渐成为一种新的投资工具,毕竟上海黄金市场全年成交量仅为106亿元人民币,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投资者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当人们相信大宗商品交易价格对产业周期具有前瞻性,以及汇率对经济周期具有前瞻性的时候,黄金价格的前瞻性可能更加丰富。

以“比价关系”来解读本轮金价上涨的人不在少数。的确,与40年前相比,国际市场油价至今已上涨了30倍,最大涨幅超过35倍,而金价涨幅充其量不超过15倍。不仅如此,以“9"11”为起点,目前铜价上涨了3倍,镍价的上涨幅度更高,而金价的涨幅仅为80%。这可以用来说明黄金价格曾受到严重低估,也暗示了金价在未来仍具有可观的上涨空间。

不过,将黄金混同于一般大宗交易商品忽视了其货币的属性。作为世界货币以及储备工具,黄金的需求导向及其对金价的影响无疑要比上述“比价关系”重要得多,亦深刻得多。最大胆的联想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35年以后,黄金的货币功能特别是其国际储备地位开始重新受到重视。

黄金储备比例

黄金和白银成为世界货币是由国际贸易推动的。在此之前,各国的货币形态五花八门。如果说以白银为主的世界货币代表了十七世纪前以中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格局,那么,在西方工业革命、海上贸易发展以及战争赔款等因素作用下,到十九世纪,黄金逐步取代白银成为扩大的世界贸易体系普遍接受的世界货币。

如果黄金供应充足,准确地说是黄金供应量的增长能够与国际贸易量的增长保持一致,那么,各国为满足偿付外债、维持进口的需要而建立的货币储备就不会有外汇,而只有黄金。就此而言,金本位制的出现是黄金供应短缺引起的。当贸易增长持续快于黄金供给增长时,各国改变了以往专注于黄金储备的做法,开始储备由主要债权国中央银行发行的以黄金为本币的货币即外汇。

在不发生外汇信用危机和贸易正常发展的前提下,一个国家的货币储备率(黄金与外汇储备合计对进口总值的比率)达到50%似乎是恰当的,而且其中的外汇储备比例(外汇储备占黄金与外汇储备合计的比例)可以占据较高的水平。然而,贸易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天灾人祸尤其是战争足以对贸易构成影响。与此同时,那些作为世界货币的外汇信用也是靠不住的,例如1931年出现的英镑大幅贬值,以及上个世纪后半叶频繁出现的美元贬值。于是,人们相信,为应对国际市场的不测风云,需要提高并保持较高的货币储备率。为避免外汇贬值对货币储备体系的冲击,在外汇市场不稳定的时期需要提高黄金储备比例(黄金储备占黄金与外汇储备合计的比例)。

历史曾经按照这一逻辑左右着世界的货币储备格局。据当代国际货币体系奠基人特里芬(Robert Triffin)在《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提供的数据,一战前的1913年,全球货币储备占全球进口总值的比率为37%,其中黄金储备比例占94%。以一战后贸易快速增长和英镑汇率相对稳定为背景,到大萧条之前的1928年,全球货币储备比例升至45%,而其中的黄金储备比例则降至77%。大萧条后,随着以“英镑-黄金”为基础的金本位制度崩溃,黄金的地位再度巩固,以至于全球范围内黄金储备比例在1933年和1938年先后升至92%和94%。

二战结束后建立起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鼓励了各国纷纷提升其货币储备当中的外汇储备比例(主要是美元),并相应降低了黄金储备比例。到1949年,在全球范围内,黄金和外汇的储备比例分别为74%和26%,10年后分别为67%和33%。

谁改变了金本位制

颇为流行的观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意味着黄金丧失了其长期保持的储备地位,甚至出现黄金的非货币化趋势。这可能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新兴贸易大国忽视并不断削弱黄金储备地位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当尼克松在11年关闭“黄金窗口”的时候,美国人所担心的是黄金储备的流失,而不是黄金储备的增长。到目前,美国的货币储备依然是以黄金标价的,全部黄金与外汇储备为12748.4吨黄金,其中黄金储备8133.5吨黄金,占全部货币储备的63.8%,与40多年前相比几乎是一样的。由于美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这让人怀疑金本位在国际贸易以及相应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其实并没有改变,只是热衷于美元储备的国家将黄金储备的责任推卸给美国而已。

中国的货币储备率过低曾经令人担忧。这主要是指1990年以前的情况。1980年,国家外汇储备为-12.96亿美元,黄金储备为1280万盎司(按金衡制1吨黄金等于32151盎司换算为398.12吨)。在向市场出售了13万盎司黄金并导致黄金储备降至1267万盎司之后,1981年外汇储备提升到27.08亿美元。直到1989年,国家外汇储备升至55.5亿美元,按照当年黄金价格1盎司=381.44美元计算,1267万盎司黄金储备价值48.33亿美元,货币储备总计约103.84亿美元,与当年进口总值591.4亿美元相比,货币储备率不到17.56%(详见表1“中国的黄金与外汇储备概览(18~2004)”)。

由于黄金储备数量长期不变,到2001年,尽管外汇储备增至2121.65亿美元,黄金与外汇储备合计2155.98亿美元,对当年进口总值而言的货币储备率提升到88.52%,但其中的黄金储备比例由1989年的46.55%大幅降至1.59%。值得一提的是,在2002年将国家黄金储备量由1267万盎司增加至1929万盎司之后,当年黄金储备占全部货币储备的比例仅升至2.2%。由于外汇储备增长速度过快,到2004年末国家黄金储备比例再降至1.28%,相信2005年末已不足1%。

不难看出,是中国改变了金本位制,确切地说是中国在过去27当中将官方黄金储备比例由93.67%降至1%以下,并导致外债偿付能力由主要依赖黄金变成主要依赖外汇或美元。由此而来的问题是,虽然中国的货币储备率到2005年末可能已接近150%,但由于黄金储备比例严重偏低,出于外汇市场波动的考虑,中国所承受的货币储备风险依然是不可低估的。

贸易全球化趋势中的货币储备风险

如今在各国货币之间形成的汇率与历史上各国金银铸币之间存在的成色差异是一个意思。例如,日本在实行金本位制之前奉行万延币制,一分判金币的含金量约0.75克,可兑换0.5美元。实行金本位制之后,新铸币1日元金币的含金量为1.5克,与1美元的含金量相当,形成1日元=1美元的汇率。不过,必须承认,改变纸币的价值要比改变金银铸币的成色容易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外汇储备比例过高或黄金储备比例过低的国家不得不承受更大的货币储备风险的原因。

促使一个国家改变其货币价值的力量来自不平衡的贸易以及相应的国际收支状况。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不情愿看到本国货币升值,毕竟出口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防范货币储备风险方面,重点是防范主要贸易赤字国的货币贬值。如果该国货币恰好是主要储备工具的话,那么,对外汇储备比例较高的国家来说,货币储备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不应当怀疑贸易全球化有着缩小各国经济差异和实现全球经济和谐发展的初衷和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化国家在世界贸易当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地位则相应上升。中国在世界贸易排名中的地位快速提升无疑是这一观点最好的佐证。但是,贸易全球化必然冲击以往单一的世界货币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欧元的出现反映了世界贸易的多元结构对多元国际货币体系的需要。尽管由美元和欧元共同扮演世界货币的角色要比先是英镑后是美元独挑大梁的局面好得多,但从长计议,依然不能满足贸易全球化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际贸易至今没有从更本上摆脱金本位,即使是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国家,或者由此类国家结成的货币一体化组织,除非大幅度提升黄金储备比例,否则,其货币不大可能扮演好世界货币的角色。鉴于亚洲各国黄金储备比例水平普遍偏低,所谓的“亚元”能否受到欢迎令人高度怀疑。

如果说外汇储备多元化的目的旨在降低单一世界货币体系下的货币储备风险,同时,候补的世界货币有赖于其黄金储备比例的提升,那么,在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的目标之前,应对货币储备风险的最好办法,恐怕不是将目前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储备置换为所谓一揽子货币,而是提升黄金储备比例。有理由相信,在外汇储备当中增加那些没有充实黄金储备作后盾的非中心货币(指美元、欧元之外的货币),所承担的货币储备风险恐怕比较为单一的外汇储备更大。

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能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而改变本国货币的汇率。在这种情况下,黄金的储备地位必将重新受到重视。道理很简单,当主要持续贸易逆差国都可能放任或主动接受本国货币贬值的时候,黄金即使贬值也是最缓慢的一个。进一步说,由于目前的主要贸易逆差国恰好是主要黄金储备国,其货币贬值的过程往往也是金价上涨的过程。为此,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黄金有着无法抗拒的诱惑力,可以成为价值最稳定的储备工具。如此说来,为什么不看好金价的前景呢?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崩溃的主要原因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3年宣告结束。

历史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 布雷顿森林体系会议协商相贬值,动荡不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美两国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构思和设计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分别提出了“怀特”和“凯恩斯”。“怀特”和“凯恩斯”同是以设立国际金融机构、稳定汇率、扩大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为目的,但运营方式不同。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实力得到稳固,双方于1944年4月达成了反映怀特的“关于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的专家共同声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关键人物是美国前财政部助理部长哈里·怀特,凭藉战后美国拥有全球叁分之二黄金储备和强大军事实力的大国地位,他力主强化美元地位的提议力挫英国代表团团长、经济学大师凯恩斯,“怀特”成为布雷顿森林会议最后通过决议的蓝本。

崩溃主因: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崩溃的根本原因,是这个制度本身存在着不可解脱的矛盾。在这种制度下,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一方面,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美元币值稳定,其它国家就会接受。而美元币值稳定,要求美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而且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顺差,从而使黄金不断流入美国而增加其黄金储备。否则,人们在国际支付中就不会接受美元。另一方面,全世界要获得充足的外汇储备,美国的国际收支就要保持大量逆差,否则全世界就会面临外汇储备短缺,国际流通渠道出现国际支付手段短缺。随着美国逆差的增大,美元的黄金保证会不断减少,美元将不断贬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美元短缺到美元泛滥,是这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直接原因则在于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此消彼长,美元危机是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直接原因。第一,美国黄金储备减少。13年美国爆发了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黄金储备已从战后初期的245.6亿美元下降到110亿美元。没有充分的黄金储备作基础,严重地动摇了美元的信誉。第二,美国通货膨胀加剧。美国消费物价指数1960年为1.6%,10年上升到5.9%,14年又上升到11%,这给美元的汇价带来了冲击。第三,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增长,出口贸易的扩大,其国际收支由逆差转为顺差,美元和黄金储备增加。美国由于对外扩张和侵略战争,国际收支由顺差转为逆差,美国资金大量外流,形成“美元过剩”(DollarGult)。这使美元汇率承受巨大的冲击和压力,不断出现下浮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