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石油价格长期走势_未来3年石油价格是多少
1.俄拟定新石油战略:“石油时代结束前,能卖的全卖”,未来石油需求会怎样?
2.石油价格什么时候会下降
俄拟定新石油战略:“石油时代结束前,能卖的全卖”,未来石油需求会怎样?
未来全球的石油需求肯定会减少的。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最近俄罗斯正在准备一项,他们打算在全球石油需求减少的背景之下,将已有的油田进行开发或者变卖。有专业人士指出,虽然全球的石油储备依然有很多,但由于碳中和成为了大众追捧的目标,所以石油的需求会在未来几年大大降低。首先就是在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的替代已经如火如荼,未来五年内,新能源车的销售占比会达到25%以上,届时汽车行业对石油的需求开始直线减少。
除了电动汽车外,氢能源汽车也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因为从本质来看,氢能源才是最环保,最能减少消耗的能源。当然短期内,氢能源的普及还不会那么快,无论是氢能源汽车还是氢能源基础设施的搭建,都远远比不上电动汽车。
短期来看,电动汽车的替代会越来越快,尤其在特斯拉的带动下,汽车行业已经掀起了一场变革,传统的车企纷纷开始向着电气化时代转型,不少车企甚至公开表示,已经暂停了对内燃机的研发,未来会全力推进电动汽车的发展。
参考资料:
规划草案指出:?石油行业过去25年来的长期粗放增长已接近自然潜力的枯竭。?此外,欧盟可能在2025年后对碳氢化合物进口实行跨境碳管制。因此,俄罗斯石油行业要为世界石油市场进入长期萧条或需求下降状态做好准备。这既会加剧争夺销售市场的国际竞争,也会降低石油工业的投资吸引力。
规划草案预计,俄罗斯可能在未来探明更多石油储量。平均而言,探明的石油储量应当是石油开量的1.2倍。草案称:?为了在2035年前将石油开量保持在稳定水平,需要在2021至2035年期间将石油储量扩大到104亿吨以上。?
石油价格什么时候会下降
如果放开油价用价格杠杆降低需求,但这会产生不可收拾的通胀
进口越强劲,“倒挂”越强烈。中国国家发改委的消息,随着国际市场油价持续大幅度攀升,特别是今年2月中旬以来涨速加快,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矛盾加剧,企业加工和进口亏损严重,大部分地方炼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供求矛盾突出。
今年4月初,中石化集团公司总裁在香港业绩发布会上说,中国石化2008年前3月所生产的汽油每吨亏损人民币2162元,而柴油每吨亏损超过3000元。
中国对石油价格是否涨价一直面临着国际上不断加大的压力,要求其削减石油补贴。西方国家指责中国实行价格管制措施,人为地刺激了石油需求。
但中国的学者并不认为,是中国对石油需求的增加,导致了油价过快上涨。主因是美国四大投行在石油期货市场的操作,导致过快的增长。欧佩克很多成员国也这样认为。
6月22日,在沙特举行的国际石油大会上,欧佩克很多成员国把油价上涨归咎于地缘政治因素和几大投行的投机行为而致,表示应该取行动遏制“炒家”。欧佩克轮值、阿尔及利亚石油部长哈利勒认为,现在全球油价的价格与供求关系的基本面无关。
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加大,导致了油价上涨。这样的不同看法,导致大会很难取得一致性意见。
IEA的《世界能源展望2007》报告称,较高的石油价格会给那些仍然寻求通过补贴,来保护其消费者的发展中国家带来繁重的负担。中国不得不提高油价遏止倒挂,同时还不得不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油价还会疯涨吗?
尽管成品油价格调整部分地缓解了中国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倒挂矛盾,但是中国成品油涨价尚不会对国际油价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国际油价上涨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金融资本在国际商品市场的兴风作浪。
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后资本大量向外驱赶,其中有相当多的资本从金融市场到了商品市场,推高了商品市场的价格,而石油期货就在其中。目前,国际原油市场的投资结构发生了变化,以前是石油企业规模很大,金融机构非常渺小;现在正好反过来,一个对冲基金就能达到上千亿,能控制石油公司的股票流通。
对这次中国突然宣布对成品油提价,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是在冒通货膨胀的险。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认为,中国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上涨10%,将导致广义CPI通胀率上升0.3%到0.4%。
自去年7月以来,由农产品价格推动的中国通胀水平持续走高,今年4月CPI达到8.5%。如果放开油价将推动新一轮通胀高潮,并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尤其是提高了化肥、农药、收割、运输等成本,粮价若不随之上涨则可能引发抛荒危机,为明年的物价埋下“弹”。但是,燃油补贴也要付出巨大的财政代价,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已放开燃油价格,印度在近期削减了燃油补贴,将汽油和柴油价格提高了10%左右,毫无疑问,这将面临更大的通胀危机。
中金公司研究部报告亦认为,本次调价之后中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水平接轨仍有60%上调空间,但是比起一次性到位的大幅上调,通过目前这种分步调价方式乃是最优做法。这样既可逐渐理顺能源价格,又能在国际油价可能的回落过程中起到避免超调的作用,未来这一分步改革进程应继续。
国家发改委的一位发言人最近接受媒体访时也表示,中国石油有进一步提价的可能。看来石油近期下降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